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唐宋八大家電影紀錄片

唐宋八大家電影紀錄片

發布時間:2022-08-30 11:22:59

㈠ 唐宋八大家,初唐四傑,元曲四大家分別是哪些

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6、三蘇:蘇洵、蘇軾、蘇轍。
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

㈡ 蘇東坡紀錄片觀後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蘇東坡紀錄片觀後感(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東坡紀錄片觀後感 篇1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蘇東坡學養貫穿儒、釋、道,造詣縱橫文、書、畫,成為中國傳統文化集大成者,也被視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人物。蘇東坡因其非凡的才華和瀟灑飄逸的人格魅力名滿天下,是唯一入選法國《世界報》「千年人物」的中國人。

紀錄片《蘇東坡》從文學、藝術、美食、情感等多個維度出發,多層面、多角度地解讀蘇軾生命感悟、精神嬗變和藝術升華的過程,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的深遠影響。輔以當今最新的蘇軾研究成果,匯集中外專家學者的目光,再現出一個最豐富、最接近本真的蘇東坡形象。

蘇東坡紀錄片觀後感 篇2

宋人筆記中傳說,蘇作了上面所引的最後那首小詞後,「掛冠服江邊,拏舟長嘯去矣。郡守徐君猷聞之驚且懼,以為州失罪人,急命駕往謁,則子瞻鼻鼾如雷,猶未興也」(《石林避暑錄話》),正睡大覺哩,根本沒去「江海寄餘生」。本來,又何必那樣呢?因為根本逃不掉這個人世大羅網。也許,只有在佛學禪宗中,勉強尋得一些安慰和解脫吧。正是這種對整體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脫而未能,欲排遣反戲謔,使蘇軾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談世事而頗作玄思;於是,行雲流水,初無定質,嬉笑怒罵,皆成文章;這里沒有屈原、阮籍的憂憤,沒有李白、杜甫的豪誠,不似白居易的明朗,不似柳宗元的孤峭,當然更不像韓愈那樣盛氣凌人不可一世。蘇軾在美學上追求的是一種朴質無華、平淡自然的情趣韻味,一種退避社會、厭棄世間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態度,反對矯揉造作和裝飾雕琢,並把這一切提到某種透徹了悟的哲理高度。無怪乎在古今詩人中,就只有陶潛最合蘇軾的標准了。只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陶淵明,才是蘇軾所願頂禮膜拜的對象。終唐之世,陶詩並不顯赫,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視。直到蘇軾這里,才被抬高到獨一無二的地步。並從此之後,地位便鞏固下來了。蘇軾發現了陶詩在極平淡朴質的形象意境中,所表達出來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諦,藝術的極峰。千年以來,陶詩就一直以這種蘇化的面目流傳著。

蘇軾有一篇散文《方山子傳》,其中說:方山子……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然方山子世有勛閥,當得官,使從事於其間,今已顯聞,而其家在洛陽,園宅壯麗,與公侯等。河北有田,歲得帛千匹,亦足以富樂,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余聞光黃間多異人,往往徉狂垢污,不可得而見,方山子儻見之歟?

這也許就是蘇軾的理想化了的人格標本吧。總之,不要富貴,不合流俗,在當時「太平盛世」,蘇軾卻憧憬這種任俠居山,棄冠服仕進的「異人」,不也如同他的詩詞一樣,表達著一種獨特的人生態度么?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蘇軾傳達的就是這種攜帶某種禪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盡管蘇軾不斷地進行自我安慰,時時現出一付隨遇而安的「樂觀」情緒,「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鬢微霜,又何妨」;但與陶淵明、白居易等人畢竟不同,其中總深深地埋藏著某種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無怪乎具有同樣敏銳眼光的朱熹最不滿意蘇軾了,他寧肯贊揚王安石,也決不喜歡蘇東坡。王船山也是如此。他們都感受到蘇軾這一套對當時社會秩序具有潛在的破壞性。蘇東坡生得太早,他沒法做封建社會的否定者,但他的這種美學理想和審美趣味,卻對從元畫、元曲到明中葉以來的浪漫主義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驅作用。直到《紅樓夢》中的「悲涼之霧,遍布華林」,更是這一因素在新時代條件下的成果。蘇軾在後期封建美學上的深遠的典型意義,其實就在這里。

蘇東坡紀錄片觀後感 篇3

俗話說,人間不如意十之八九。對待生活樂觀向上,對待工作積極作為,不為別的,只為心安。

最近看了《蘇東坡》紀錄片,感慨頗深。在中國眾多的文人里,蘇東坡的詩與詞,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卻是很多人的最愛。看到月亮,你會情不自禁吟誦起「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詩句;練習書法,他的《寒食帖》又堪稱精品;提到美食,又會讓人想起令人垂涎三尺的「東坡肉」。可以說,蘇東坡就是這樣一個讓後人念念不忘,提到他,嘴角露出敬意微笑的一個人。

蘇東坡一生幾起幾落,一度被貶至杭州、黃州、惠州,乃至儋州,可每到一處,蘇東坡心懷天下蒼生,用心造福一方。比如,清淤西湖,築建蘇堤。東坡餅、東坡笠,都因蘇東坡而變得更有韻味。

詩人餘光中說:「如想要選擇一個人一同旅行,他不選李白,因為他不負責任;不選杜甫,因為他太悲苦。蘇東坡倒是一個值得同行的人,因為他是一個有趣味的人。」這或許,就是無數人喜愛蘇東坡的原因了。千年之後,人們喜愛他,相信,再過千年,他依然魅力依舊。

蘇東坡紀錄片觀後感 篇4

看完紀錄片《蘇東坡》第六集,為他和王朝雲的惺惺相惜不勝唏噓——不合時宜,唯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然而,更讓人心中一動的是蘇軾人格魅力上的兩個閃光點:一 「蘇東坡是一個容易感傷的人,也是一個善於發現快樂的人。當個人命運的悲劇一再降臨,他就用這樣細小而具體的快樂,將苦痛化於無形」——指蘇軾被貶官後,沒法買羊肉,就買來羊骨頭,自己動手發明了一道美食「烤羊脊骨」的事情。

二在一個就面對生死時的豁達和現實態度,是常人不可及的蘇軾在常州病重之時,把三個兒子叫到跟前囑咐說,我一輩子沒有做過虧心事,所以不會下地獄的。我心裡毫無畏懼,你們也不用為我而心裡難過。——在家人面前,他是慈祥開通的長輩彌留之際,好友維琳方丈在蘇東坡耳邊大聲說,「端明宜勿忘西方」。維琳方丈的意思是說,你不是信佛嗎,你苦了這么長時間,現在要走了,你嘴裡念叨念叨自己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你就真的能去了。然而蘇東坡的回答,卻很讓人意外,在蘇東坡看來,西方極樂世界和我的現在不是分離的。如果我曾經用心的過了每一天,那西方極樂世界就存在於我生命的每一天。不存在我生命結束了,要往生到一個獨立的西方極樂去!——在世人面前,他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智者!在家人面前,他把實事務虛以寬慰親人,在好友面前,他又把虛事務實以坦然面對寂滅的輪回。

蘇東坡紀錄片觀後感 篇5

今天,我趁著吃飯的空隙看了紀錄片《蘇東坡》——大江東去。本篇主要講了蘇東坡被貶官黃州,寫下了著名的兩篇詞作分別是《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兩首《赤壁賦》。在此之前,人們對詞曲的評價很低,因為它們基本上都是被商女唱的。當年初入汴京,蘇東坡無異於詞的創作,因為他認為詞只是勸誡君王或輔佐君王的。

當蘇東坡外放杭州後,他才開始詞的創作。這時他才明白,詞並不是為朝廷,為君王寫的。而是為心,為一個人真實的存在所寫的。當時聞名天下的詞是柳永詞。不過,蘇東坡把詞像詩一樣寫,融入了自身的.情感,比起來更勝柳永詞一籌。現在,日本的廟里還專門開設了東坡班,供日本學者一起研究蘇東坡。蘇東坡有一次與朋友泛舟河上,看著湖面的清風,山間的明月,頓時黯然傷神。他的好友拿起竹蕭,幽幽的吹著。蘇軾問他為何吹的如此傷感?朋友說,這么美好的景象,我們的生命卻如此的短暫。蘇軾笑了笑說,如此的美景,只要我們用心體會,體驗透了,便知足了。

蘇東坡在黃州不僅留下了文壇巨匠,還留下來了著名的菜式——東坡肉。相傳,黃州那個地方盛產肥豬肉。富人們不吃,窮人們不會做。蘇東坡因為家境貧寒,便拿了便宜的豬肉,按自己的口味煮。這便是令後人大為稱贊的東坡肉的來歷。

讀了這則影片,我為蘇軾《赤壁懷古》的雄壯詩詞所打動。同時也為他那樂觀,豁達,開朗的性格所崇拜。

蘇東坡紀錄片觀後感 篇6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該片以蘇軾貶謫黃州四年的生活為線,觀照其一生的心路歷程,從文學、藝術、美食、情感等多維度,解讀蘇東坡生命感悟、精神嬗變和藝術升華的過程。同時,輔之以當今最新的蘇東坡研究成果,再現一個最豐富、最接近本真的蘇東坡形象。全片共分為:《雪泥鴻爪》、《一蓑煙雨》、《大江東去》、《成竹在胸》、《千古遺愛》、《南渡北歸》等六集。

該片由湖北省黃岡市委市政府、湖北廣播電視台、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制。自2015年12月啟動拍攝以來,攝制組行程10餘萬公里,除在黃州、羅田、麻城、眉山等地取景外,並遠赴日本、韓國、法國、英國、美國,拍攝大量珍貴素材,對餘光中、葉嘉瑩等數十位國內外著名學者進行了訪談,還采訪了哈佛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北京大學等十幾所全球知名學府的教授,以國際化、多元化的視野探討蘇東坡對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產生的深遠影響。

㈢ 央視紀錄片《蘇東坡》從哪幾個方面講述了蘇東坡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㈣ 如何評價紀錄片《蘇東坡》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㈤ 求央視的紀錄片中國通史的全集下載,迅雷,百度雲 ,bt都可以~

《中國通史》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提取碼:r64e

《中國通史》是由廣電總局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共同監制指導,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撰稿,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製作出品拍攝的百集大型電視紀錄片。

㈥ 蘇軾的成就有哪些

北宋時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醫學家。嘉佑二年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南宋理學方熾時,加賜謚號文忠,復追贈太師。有《東坡先生大全集》及《東坡樂府》詞集傳世,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編有《蘇文忠公全集》。

其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且善書法和繪畫,是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也是公認韻文散文造詣皆比較傑出的大家。藝術方面,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宋四家)之首;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並在題畫文學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政治上,在王安石變法期間,雖贊同政治應該改革,但反對王安石任用的後任呂惠卿及一些「拗」的政策,招來新黨爪牙李定橫加陷害;後來又因反對「盡廢新法」受到司馬光為首的舊黨斥退,終生當不了宰相。

在新舊黨爭中兩邊不討好導致仕途失意,被侍妾王朝雲戲稱為「一肚皮不合時宜」。元祐更化中,一度官至尚書;宋哲宗紹聖復述又加貶謫至儋州(海南島);徽宗即位,遇赦北歸時病卒於常州。墓在河南郟縣。

(6)唐宋八大家電影紀錄片擴展閱讀:

蘇軾年幼時父親出遊在外,母親將其養大,並教他讀書,曾令其以范滂為榜樣。蘇軾生性放達,好交友。和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三蘇」。

蘇洵修編族譜,自稱是初唐相國蘇味道後裔。然而蘇洵自己也承認蘇味道的後人與自己的高祖之間世系不可考證,蘇洵的高祖才是信史的上限。蘇洵的尋根方法,在當時就有人不以為然。

柳立言認為蘇洵修撰族譜編寫世系,將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宰相蘇味道當做自己家族的始遷祖,是看中蘇味道的知名度,蘇洵編訂族譜的目的是不問親疏,團結蘇姓人士,爭取共享政治和社會資源,以虛構始祖來聯宗。

㈦ 編導聯考要不要才藝展示

編導類的才藝展示都會表演。一)文藝常識
(1)文學部分:
1、中國最古老的文學體裁
2、中國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文藝傳統的源頭(人物和作品)
3、奴隸社會藝術的典型代表
4、漢字形體結構發展的幾個階段
5、《詩經》的「六義」(《詩經》的三個組成部分和三種表現手法)
6、「六藝」的內容
7、中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
8、中國樂府詩的第一個高潮及其代表作品。
11、漢賦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2、田園詩和邊塞詩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13、「建安七子」、「三曹」、「竹林七賢」、
14、《文心雕龍》
15、「初唐四傑」、「唐宋八大家」、「三蘇」
16、「豪放派」與「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7、《春江花月夜》
18、中國文學史上的「詩仙」、「詩聖」、「詩鬼」、「小李杜」的詩歌創作及其代表作
19、明中葉市民文學達到繁榮的標志「三言二拍」
20、中國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康熙字典》,共收字49174個。
21、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22、封建世紀末的歷史畫卷
23、清末四大暴露小說
24、「鴛鴦蝴蝶派」
25、魯迅、巴金、聞一多、梁實秋、林語堂
26、王安憶《長恨歌》(小說、話劇、電影)
27、古希臘神話;阿波羅、維納斯、雅典那、狄奧尼索斯
28、《荷馬史詩》、《神曲》;畢達哥拉斯學派與黃金分割
29、《伊索寓言》
30、《一千零一夜》
31、文藝復興及其代表藝術家、代表作品
32、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
33、歌德與席勒
34、巴爾扎克、雨果
35、大仲馬、小仲馬
36、安徒生
37、卡夫卡
38、陀思妥耶夫斯基與托爾斯泰
39、馬克?吐溫、傑克?倫敦、海明威
40、諾貝爾文學獎
(2)美術部分
1、「文房四寶」與「書法五體」
2、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及代表作
3、張旭與懷素
4、「顏筋柳骨」;「瘦金體」
5、趙孟睢?∫遂良、歐陽??/p>
6、鄧石如與吳昌碩
7、美術的種類及其特徵
8、中國繪畫的三大題材
9、「畫祖」與「畫聖」
10、《清明上河圖》
11、中國傳統藝術題材「四君子」
12、「金陵八家」與「揚州八怪」
13、嶺南畫派
14、吳昌碩、黃賓虹、徐悲鴻、齊白石、劉海粟、張大千、潘天壽、陸儼少
15、中國南方和北方園林藝術的代表作及其特徵
16、中國佛教的四大石窟
17、中國旅遊標志與中國郵政儲蓄標志的出處
18、「多里安式」、「愛奧尼亞式」、「柯林斯式」
19、古羅馬建築、雕塑的代表作
20、「哥特式藝術」、「巴洛克藝術」、「羅可可藝術」及其風格
21、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大藝術家及其代表作品
22、「荷蘭畫派」
23、古典主義藝術、浪漫主義藝術、現實主義藝術、印象主義藝術、野獸派藝術、立體主義藝術、表現主義藝術、超現實主義藝術、抽象主義藝術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風格
24、世界古代七大建築奇跡
25、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代表建築風格
26、浮世繪藝術
27、「包豪斯」
28、後現代建築
(3)樂舞與戲劇藝術部分
1、聲樂、器樂的基本分類
2、高胡與京胡;馬頭琴與牛腿琴;三弦與阮;古琴與箏;「冬不拉」與「熱瓦甫」;
3、羌笛;曼陀林;管風琴
4、號子、山歌與小調
5、「花兒」、「信天游」、「牧歌」、「舞歌」、「船歌」、「飛歌」、「堆謝」、「十二卡姆」
6、京韻大鼓、二人轉、山東快書、評彈、快板、三句半、獨角戲、雙簧、相聲
7、江南絲竹與廣東音樂
8、《十面埋伏》與《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與《二泉映月》
9、聶耳與冼星海
10、流行歌曲
11、「藍調音樂」與「爵士音樂」
12、「音樂之父」、「音樂神童」、「樂聖」、「歌曲之王」、「鋼琴詩人」、「歌劇大師」、
13、「圓舞曲之王」、柴可夫斯基
14、古典舞與現代舞、民族舞與民間舞、宮廷舞與芭蕾舞、歌劇
15、秧歌、社火、高蹺、採茶舞、蘆笙舞、孔雀舞、手鼓舞、鍋庄
16、現代舞蹈之母
17、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18、中國與「莎士比亞」齊名的劇作家及代表作
19、南戲與崑曲;中國入選聯合國「人類口頭流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戲曲
20、京劇的主要角色名稱;「四大名旦」
21、蘇州評彈、黃梅戲、越劇、秦腔、川劇、豫劇、晉劇的地域分布及特點
22、關漢卿與湯顯祖;《西廂記》與《牡丹亭》;《琵琶記》與《長生殿》;《桃花扇》
23、「悲劇之父」與「喜劇之父」
2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與布萊希特
25、荒誕派戲劇
26、「三一律」
(4)影視藝術部分
1、電影的誕生;電影與電影藝術的基本特質;「第七藝術」
2、鏡頭、景別、運動、角度、色彩、聲音
3、電影藝術的基本類型
4、電影在中國的第一次放映;《定軍山》
5、中國電影第一:戲曲影片、新聞紀錄片、長故事片、偵探影片;電影刊物、電影學校;電影歌曲、有聲電影、獲得國際榮譽的影片、第一部音樂喜劇片、抗戰影片、人民政權領導下的電影機構及第一部紀錄片、木偶片、彩色戲曲影片、新中國在國際上獲獎電影、彩色故事影片、中外合拍的彩色故事片、彩色立體寬銀幕影片
6、中國著名導演及其代表作:鄭正秋、張石川、沈浮、鄭君里、費穆、謝晉、張暖忻、鄭洞天、吳貽弓、黃蜀芹、謝飛、吳天明、李安、徐克、吳宇森
7、「第五代」主要導演及其代表作品
8、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一:卡通影片、警匪片、電影雜志、彩色影片、紀錄片、第一次影展
9、著名導演及其代表作品:盧米埃爾與愛迪生;弗拉哈迪、格里菲斯、卓別林、愛森斯坦、希區柯克、奇士基耶夫斯基、波蘭斯基、小津安二郎、黑澤明、塔可夫斯基、米哈爾科夫、斯皮爾伯格、阿巴斯、陳英雄
10、電影流派:德國表現主義、法國新浪潮、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真實電影、直接電影、dogma95、好萊塢、寶萊塢、迪斯尼
11、電影頻道、東方電影頻道
12、電視的誕生;「尼普科夫圓盤」
13、廣播、電視與電視藝術、「第九藝術」
14、電視史上的第一:現代意義上的電視機誕生、電視劇、電視實況轉播、彩色電視實驗與彩色電視節目開播、開始播出電視新聞性節目、中國中央電視台成立、中國第一部室內電視劇、中央電視台開始向全國輸送彩色電視信號、中國第一條商業廣告、中國「電視新聞雜志」類欄目、中國首開「說新聞」先河的主持人
15、電視電影
16、韓流、哈日(韓)族
17、益智節目、電視雜志、綜藝類節目、談話類節目與「脫口秀」
18、3g、cc、pk、dv、dvd、mm、mtv、mv、ntsc、dolby、16:9、5.1聲道、mpeg-2、mpeg-4、led
(5)考試方式:
考試以客觀性基礎常識為主,思考性常識為輔,通過靈活多樣的閉卷筆試考核方式(如填空、選擇、判斷、連線、簡答題等),考查學生的基礎素養。
本門課程滿分15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鍾
(二)命題創作
(1)創作內容
1、事件
故事應由一個或多個具體事件構成。
2、物
構成事件發展的主要角色與次要角色。
注意以下方面:
1.外貌特徵與心理特徵的描述。
2.人物之間的關系。
3.性格的發展。
3、場面
構成事件發展的環境。
注意以下方面:
a.適當介紹時間、地點<

㈧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其中誰是唐朝人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1、韓愈

韓愈(768—826),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

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

2、柳宗元

柳宗元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

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游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有《河東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漁翁》。

3、蘇軾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4、蘇轍

蘇轍(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號穎濱遺老。與父蘇洵、兄蘇軾並稱「三蘇」。

「轍」者,低調、務實、甘於負重,成人之美,正合厚德載物之意。蘇洵以此字為沉靜厚重的次子名之,是寄望於他不慕榮利、精誠守拙,步步為實、不蹈虛空,用扎扎實實的腳印說話。

5、蘇洵

蘇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應試不舉,經韓琦薦任秘書省校書郎、文安縣主簿。長於散文,尤擅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有《嘉佑集》。工於書法,氣韻有餘。

6、王安石

王安石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短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

7、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3),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安永豐(今屬江西)人,自稱廬陵(今永豐縣沙溪人)。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

8、曾鞏

曾鞏(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豐(今屬江西省)人。嘉祏二年(1057年)進士,官至中書舍人。曾鞏能出名,正是因為他的文章,名列唐宋八大家之列。

據說他寫的文章一出來,就被人拿去傳抄,不到一個月就流傳天下,讀書人手抄口誦,唯恐落到別人後面。

閱讀全文

與唐宋八大家電影紀錄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孩與保姆法國電影 瀏覽:316
電影愛的色放哪裡有完整版觀看 瀏覽:539
漫畫殺手電筒影完整版 瀏覽:606
巧奔妙逃電影觀後感 瀏覽:102
聶冰是哪個電影的主角 瀏覽:895
電影致命羅密歐完整版在線觀看 瀏覽:480
日軍攻打台灣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223
瑞典電影經典愛情片 瀏覽:263
電影功夫里有一段悲傷的音樂 瀏覽:194
黃日華當年第一部電影 瀏覽:798
萬物生長電影完整版 瀏覽:987
電影白鹿原完整版在線看完 瀏覽:573
越南和法國之間的戰爭電影 瀏覽:327
喜盈門老電影大全 瀏覽:468
中文雙語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979
台灣校園鬼電影有哪些 瀏覽:799
賽爾號大電影免費版 瀏覽:915
適合電影放映前播放的音樂 瀏覽:642
他們准備看電影英文 瀏覽:594
氣泡電影網站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