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2 1年,雖然病情還沒完全過去,但在我國嚴防死守的防病措施下,國內大部分群眾的生活已經恢復正常,而國內影視行業在遭受了去年病情的嚴重打擊下,今年漸漸回溫,很多優秀的國產電影初入鋒芒。尤其是在去年,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自此,我國的科幻影視產業正全面進入快車道。在此次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中,科幻元素再次成為重點板塊內容。
上海科幻影視產業論壇是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的科幻板塊,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上海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任指導單位,中國科教電影電視協會、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電影專業委員會、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和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管委會任支持單位,上海浦東新區科幻協會和上海影者工會(影者商務咨詢有限公司)承辦,第三屆上海科幻影視產業論壇將於6 月19-20日在浦東國際影視產業園共享空間舉行。
②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電影論壇
金爵電影論壇在2015年6月14日至18日期間舉行,邀請業內人士討論藝術創作、產業格局、影視金融、互聯網思維和市場完善等多個領域的話題。流程安排表如下: 日期時間段活動內容6月14日
周日 10:00—12:00 電影新常態:互聯網+與產業升級 13:30—15:30 大數據主推大電影:帶你玩耍帶你飛 15:15—16:00 中外動作片上海論道 6月15日
周一 10:00—12:00 中國電影營銷密碼 14:00—16:00 中國電影下一站:繁華往左,危機往右 6月16日
周二 9:30—11:30 機遇和挑戰—與中國電影政策對話 10:00—11:30 Winston Baker 中外合拍論壇
與獅共舞:獅門影業與電廣傳媒合作案例分析 13:30-17:00 Winston Baker 中外合拍論壇
l互聯網電影新藍圖
l中外合拍片上海新出發 6月17日
周三 10:00—12:00 新導演·新力量 13:30—15:30 互聯網電影上海高峰會 14:00—16:00 電影人才哪裡來——中外電影教育互鑒 6月18日
周四 10:00—12:00 互聯網文學·影視劇劇本·新編劇人才 14:00—16:00 中國動畫電影的思考與突破 以上內容來自上海國際電影節官網
③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相關介紹
經過近20年發展,上海國際電影節以海納百川的風范,充分發揮文化推廣、產業集聚和經濟帶動功能,被業內譽為全球成長最快的國際電影節。在中國電影產業持續繁榮發展的大背景下,邁入20個年頭的上海國際電影節無論報名影片、市場招展、創投項目,還是出席紅地毯、電影論壇的名人與嘉賓,以及前來報道電影節的媒體數量都再次刷新電影節創辦以來的紀錄,成為亞太地區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電影盛會。
金爵獎項核心內涵,展現多元包容特色
如同金棕櫚獎之於戛納、金熊獎之於柏林、金獅獎之於威尼斯,金爵獎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核心。作為主競賽單元的獎項,它是電影節賦予優秀電影人最新作品的最高榮譽。金爵獎對多元文化的推動和引領有目共睹,贏得了海內外業界的尊重。
除競賽影片外,上海國際電影節最受大眾歡迎的國際影展單元,也始終堅持多元包容的特色,通過近20年電影節帶來的大量影片的熏陶,已培育起觀眾接納多元題材影片的觀影習慣,大大提高了觀眾的鑒賞水平和專業素養,比起平時大量好萊塢商業大片,每年電影節期間集中放映一大批高質量的優秀文藝片、歐洲片受到青睞,電影節通過國際影展真正做到了吸引觀眾回歸影院,培養了健康多元市場。
國際平台助推華語電影,彰顯中國力量
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之初就始終將自己放在中國電影產業大環境中,思考探索產業現象,尋找中國電影突破之路,與中國電影產業同呼吸,共命運。電影節通過多板塊的打通融合,有效建立起完整的助推中國影片、集結中國影人,彰顯中國力量的平台機制。
上海電影節的開閉幕紅地毯完整呈現華語影壇的最新風貌與動態,成為展示年度華語電影人創作實力的最佳窗口。電影節由此所形成的兼具推廣、營銷、發行的功能已得到國際業界的認同和肯定,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公司把參加上海電影節作為重要的亮相機會,發揮出了電影節助推華語電影走向國際的重要推廣功能,贏得了「亞洲第一紅毯」的美譽。金爵獎大師與新銳同台競技,一些獲獎的中國作品受到國際影壇關注,走向了世界。項目市場的中國電影項目創投成為華語電影力量的一次集結,不僅被國內外業界普遍關注,並紛紛被其他國際電影節所仿效。
堅持孵化新人集聚年輕力量,助推產業健康發展
上海電影節身處產業發展前端,助推新人、新作、新項目。自2004年起,陸續通過設立中國電影項目創投、亞洲新人獎、手機電影節(國際學生短片大賽)等活動,並發揮各主體活動的板塊聯動效應,搭建了中國-亞洲-世界三個階梯式的評獎與推廣平台,為不同區域、不同層次的人群提供專業化、定向化服務。
堅持創新與傳承,拓展新興媒體,保護經典遺產
上海國際電影節不僅敏銳把握產業發展與新媒體的最新關系,推出創新活動手機電影節,而且自覺堅持文化傳承,承擔起保護經典電影遺產的社會責任。2012年的手機電影節規模和影響力更有所創新,推出手機短片評選系列活動、短片展映、新媒體論壇及手機電影節頒獎盛典等4大主體活動。
經典影片拷貝修復,歷時1年成果卓現,上海電影節成為國際電影節中首個自覺承擔修復拷貝、推動文化傳承的電影節。《一江春水向東流》、《十字街頭》、《八千里路雲和月》,在大銀幕上重煥光彩,經典再現。
④ 第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主要活動
評獎單元
電影節評獎單元包括「金爵獎」國際影片評選、「亞洲新人獎」,邀請國際電影業界的知名人士組成評委團對參賽影片進行評選。
作為主競賽單元的「金爵獎」國際影片評選旨在體現電影節的權威性和影響力,評委會由國際知名電影專業人士組成。「亞洲新人獎」致力於發現、推出亞洲電影新人,激發亞洲電影創作活力。
2010年,共有來自81個國家和地區2327部影片報名金爵獎、亞洲新人獎以及國際學生短片大賽,其中的長片1299部,短片928部,又一次刷新歷屆最高紀錄。
電影市場
電影市場包括電影交易市場、中國電影項目創投以及合拍片項目洽談三部分。
電影交易市場是中國最專業的電影交易平台,每年吸引國內外重要的電影製作、發行公司以及上百位國際買家進行交易。中國電影項目創投及合拍片項目洽談則是電影項目與資本對接的橋梁,也是發掘電影新銳的重要平台。
2010年電影交易市場場面火爆,吸引了韓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北歐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100多家電影機構,銷售影片300多部,3天內有6000多人次入場參觀,接待專業買家800多人,達成700多個交易意向。而項目創投和合拍片洽談吸引來自中國、美國、日本、韓國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219個項目,35個項目入圍,包括9個中國電影創投項目和26個合拍片項目,6月14日至16日,有527位投資人、買家到現場洽談,經過453 場洽談會議,35個項目均初步達成合作意向。
電影論壇
電影論壇秉承「中國道路,世界價值」的宗旨,為業界提供專業服務,是世界電影節中最具特色與影響力的業界話語交流平台,每年的論壇由「主席講壇」、「產業論壇」、「電影圓桌」和「電影大師班」四大板塊十多個專場組成,為業內交流合作搭建平台,為產業發展提供風向標。
2010年的電影論壇共邀請到60多位國內外業界精英在9場論壇上發言,圍繞中國電影產業大發展和3D技術等重磅話題,邀請來美國韋恩斯坦創始人哈維·韋恩斯坦,美國電影協會首席執行官羅伯特·皮薩諾、任仲倫、於冬等業界巨頭、馮小剛、何平、姜帝圭、王小帥、彭浩翔、戴立忍等知名導演,共同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電影產業和電影新人「指點江山」,為參會人員提供超值服務,體現電影節對產業關注的責任與使命感。
國際電影展映
電影展映單元設官方特別推薦、向大師致敬、全景中國、地球村、多元視角等單元。影片風格各異,為全球業界認識提供展示交流平台、為公眾和媒體了解世界電影動態提供窗口。
2010年的第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25家放映影院滿場超過140場。9天里,組委會還精心組織了80多場高質量的觀眾見面會,其中《海洋天堂》、《阿黛拉的非凡冒險》等全部爆滿,現場氣氛熱烈,觀眾掌聲不斷。
此外,2010年電影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近500家媒體1300多名記者參與報道,不僅為歷屆以來之最,而且媒體的報道力度實現歷史性突破,中央電視台每天熱點報道電影節,為提高電影節的國際影響力,推動電影產業發展和促進電影文化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
⑤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上海國際電影節始辦於1993年10月,每兩年一屆。電影節宗旨是:增進各國、各地區電影界人士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世界電影藝術的繁榮。從第5屆(2001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屆。
每年6月,為期9天的電影節如約而至,已經成為上海文化生活一個重要的景觀。創辦至今,上海國際電影節已經吸引了150多萬中國觀眾,總計吸引近萬名中外影人造訪上海。
電影交易市場,不斷發揮吸引世界各地買家、投資人聚焦、合作中國電影的集聚功能。電影項目市場的中國電影項目創投成為華語電影力量的一次集結,自覺將項目置身於國際電影產業的競爭格局中,講述海內外觀眾看得懂、聽得懂的故事。電影論壇也已成為產業風向標,自覺對焦中國電影,會聚世界業界精英,務虛與務實並重,頭腦風暴與方法引領並舉,已成為上海國際電影節專業服務的品牌旗幟。國際影展是亞洲規模最大、也是最多元的電影展映活動,每年都會集中展映數百部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優秀影片,成為最受大眾熱捧的觀影嘉年華。 宗旨是呈現並鼓勵多元藝術創作,創辦以來在專業架構及服務、社會影響力等方面迅速提升,被譽為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國際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開幕紅毯不僅集聚世界各國著名電影人,同時完整呈現華語影壇的最新風貌,成為展示年度華語電影力量的最佳窗口,越來越多的電影人把參加上海電影節作為重要的影片推廣機會。
金爵獎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核心,是電影節賦予優秀電影人最新作品的最高榮譽。
亞洲新人獎則推動亞洲原創力與生產力的結合,同時向世界推薦亞洲電影產業新生力量,關注中國乃至亞洲電影的未來。
⑥ 金爵獎的上海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是中國國內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在中國有很高的重要性。每年6月在中國上海舉行。
上海國際電影節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及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上海文化廣影視集團國際大型活動辦公室承辦。
上海國際電影節共分為4個主要部分,包括競賽部分金爵獎、國際電影展覽放映、國際電影交易市場,及金爵國際電影論壇暨亞洲新人獎評選。
電影節舉辦至今,已經吸引了世界各洲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3823部影片的報名, 959部影片展映,累計票房2770萬人民幣。這是尚沒有完全開放的中國電影市場每年度惟一的一次世界影片集萃,因此,每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對上海及周邊城市的觀眾無疑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電影朝聖,創辦至今,已經有150多萬人次融入這個中國重要的電影活動中。每年六月期間九天的電影節已然成為上海文化生活一個重要的景觀。
著名權威的國際評委、炙手可熱的國際巨星、實力雄厚的參賽片、大師級別的論壇對話、精彩紛呈的展映影片令人目不暇接。每年6月舉辦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已經成為世界電影人的盛會,受到海內外專業媒體和公眾的熱烈關注。每年報名參加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媒體記者超過1000人,從電影節籌備期開始,相關報道密集見諸各大電視、廣播、互聯網及報刊雜志。電影節每年吸引30多萬電影觀眾,公眾參與度在世界各大電影節排名中名列前茅。
⑦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社會評價
這屆電影節的論壇部分,沒有曝出什麼大新聞,也沒有敏感話題被延伸為公眾議題,不少論壇被互聯網大企業承包,做了不少廣告。電影節被過多地捆綁於產業身上不是好的跡象,電影節要提供的應該是作品和價值導向。本屆上影節也有一大亮點,那就是它在價值取向方面比往屆要更清晰明確。《烈日灼心》是部爭議作品,評委會給了它兩個大獎,大有「舉賢不避親」的自信。電影頻道傳媒大獎單元里,口碑好但票房差的《十二公民》獲得多項大獎,這本身就是立場堅定的表現。 (《京華時報》評)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日票房便破千萬,展映9天期間,觀影人次超30萬,票房近1800萬元。然而,熱門排片臨時被取消、展映電影字幕錯亂、影展期間組織混亂的消息卻也如影相隨。 (《21世紀經濟報道》評)
因上海電影節沒有外片進口權,進口權都被中影公司把控,上海電影節國際檔次未能到位,市場做得還不行。 (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石川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