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攜作品參加國際電影節
明確報名要求,參考評審團偏好,合理安排時間
首先,在參加任何電影節之前,必須先完成的是背景調查。投遞影片跟投遞簡歷一樣,盲投不會增加成功的概率,只會浪費寶貴時間,背景調查一般包括兩個方面:明確報名要求和評審團偏好研究。
大多數電影節是對所有影片開放申請的,對於電影本身無特別的要求。但是部分電影節會存在特殊規定,比如需要影片必須是導演的處女作,或者是前三部作品,或者影片的時長不能長於3小時,影片沒有在其他地方展映過等等。在確定申請之前,一定要明確這些報名要求。
另外,不同的電影節有特定的審美口味,或者評審團成員對某一類影片有偏愛,在做了了解之後,我們才能因地制宜,找到合適的電影節。你可以分析歷史獲獎影片甚至展映影片的類型和風格,如果提前知道了評審團成員,那就了解每個人的審美偏好。
時間安排上,在影片進入後期製作時,就可以考慮報名參加電影節。根據影片的預計完成時間和上映檔期,結合電影節舉辦時間,合理安排電影節的申請。
為了獲獎而調整電影檔期的情況也非常普遍。比如,2002年《上帝之城》在沖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敗北之後,選擇了將影片在影院放映時間延長到54周,從而利用規則上的漏洞獲得了2004年四項奧斯卡提名。
提交影片,利用首映權與邀請函來謀求最佳主場
確定了要參加的電影節後,接下來需要的是提交影片,這個時候要注意截止日期,還有參賽費用和首映問題。
關於參賽費用,其實有時可以申請豁免,當然這要看參賽電影的情況和與電影節的既往關系。
而首映的問題,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顯而易見,一部電影只有一次全球首映的機會,如果影片質量很高,那麼對於電影節來說,拿到全球首映權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所以,首映的選擇可以作為籌碼,同最想去的電影節或者想進入的競賽單元協商。
另外,在申請電影節時,需要先對所申請的電影節進行分類。一種是申請起來希望不大的電影節,一種是或許會入圍的電影節,還有一種是可能保底的電影節,這樣可以保證一部電影憑借盡可能少的申請入圍其中的某個電影節。在收到某個電影節的邀請後,還可以作為與其他電影節商談的籌碼,去爭取更有分量的邀請。
准備階段:與電影節聯系,做好媒體公關
在獲得了一個或多個電影節的邀請後,就可以准備起程前往電影節現場了。
在准備過程中,你的影片會被告知是進入了哪個單元,競賽單元還是展映單元。進入競賽單元的影片將由評委會成員觀看評選,評委會成員由評論家,學者,電影從業人員以及觀眾組成,一同觀看完影片後他們會討論出獲獎結果,並在頒獎典禮中公布。
那麼在前期准備中,媒體公關就成為獲獎與否的重要環節,大型商業製片公司通常會以巨額的公關費用,通過操縱媒體引導輿論以達到獲獎目的。
TWC的老闆、的創始人哈維•韋恩斯坦就是個中翹楚,他的常用手段就是選擇更符合奧斯卡口味的電影,在電影節評審期間發布大量通稿,塑造影片的正面形象。並同時舉辦私人晚宴和明星慈善晚會邀請評委參加私人觀影會,以達到影響評委傾向的作用。
據說,在面對呼聲高的競爭對手時,韋恩斯坦還會不惜通過媒體以及私人關系抹黑競爭對手,來確保自己推舉的電影可以成功獲獎,這也是他在好萊塢經常被人詬病的主要原因。
參加電影節:觀眾,評委,媒體與商業的四重考量
電影節的組成通常包括一系列電影展映,專題研討會和頒獎典禮。電影市場可能是附屬於電影節,也有可能單獨舉辦。你需要做的,並不只是按照官方團隊的安排參加放映那麼簡單,幾個重要的事項需要特別下功夫:
a)觀眾交流
一般電影節官方會在參展電影放映結束後做一個15-30分鍾的問答,分享拍攝影片的過程。利用問答時間與觀眾分享主創最想表達的內容,與觀眾在觀影結束後進行各種交流,都會對影片的口碑造成影響,所以一個良性的觀眾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b)媒體采訪
如果影片進入了電影節的重要單元,電影節官方會為主創准備媒體采訪的時間(專訪或群訪);如果官方沒有給你安排媒體采訪,你可以在參展之前提前主動聯系當地媒體和國內媒體,讓行程相對有序。畢竟,增加曝光度是每個主創團隊或者發行方都想要的結果。
c)認識電影節選片人
電影節的選片人對電影至關重要,他直接決定著影片是否入圍,幸運的話,通過選片人會可以與更多的業內人士結識,這是電影持續走向更多電影節的有效路徑。
d)認識買家
在電影市場中,是一個認識買家的最好機會,全球的電影內容采買和銷售,對於獨立製片和小型的區域性發行公司,都不是一件易事,因此電影節會是一個擴展可能性的優質場所。
比如戛納電影節的電影交易市場,位於戛納電影宮的地下一樓。每天下午兩三點,交易市場里隨處可見眉頭緊鎖、嚴肅交談的買方和賣方,在這里每天都有大量電影成交,推動電影產業的商業發展。
❷ 為什麼明星都喜歡蹭戛納紅毯
在地中海和煦的海風、陽光下,法國南部的戛納小城迎來世界各地最重要的電影參與者:導演期盼在這里找到行業認可和商業機遇、明星身著華服在紅毯博眼球和媒體曝光……范冰冰的龍袍和仙鶴裝已成為過往,近兩年中國網紅、18線小藝人搶灘戛納紅毯,各種博出位的小動作也成為一時的八卦談資。
所以越來越多的小明星和網紅獲得了走紅毯的機會,來借機炒作自己,宣傳自己,希望能有好的發展,對此你怎麼看呢?
❸ 戛納電影節的紅毯是只有一條嗎
第72屆戛納電影節開幕。這條開幕紅毯只有短短60米,卻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紅毯之一。開閉幕式和主競賽影片的首映場才會設立紅毯環節,因而紅毯上真正的主角一定是電影的全體主創。
現在,紅毯推手對明星進行包裝,花高價參加紅毯秀;還有一些機構提供類似服務,普通民眾都可以花錢買到走紅毯的機會。
如今,戛納紅毯邀請函已經成為一些海外代購、選美公司、旅行社的一門生意。據錢江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只要你到淘寶上搜索「戛納紅毯邀請函」,很快就會跳出幾個海外代購,甚至明碼標價,開幕式、走紅毯、特約攝影師、酒會邀請函一條龍服務。
❹ 戛納電影節2015張馨予怎麼進去的
張馨予出現在戛納,幾乎所有電影口線記者腦子里都冒出問號,她去干嗎呢?沒有入圍作品,也不是宣傳新片,更不是贊助商邀請,怎麼就走上紅毯了?經調查,原來張馨予代言了一款網路游戲,有小道消息稱該游戲製作公司砸20萬元弄到邀請函。
❺ 戛納電影節中有哪些明星是蹭紅地毯的
雖然桂皮君老師已經在前幾天,就本屆戛納電影節紅毯所發生的傳奇故事給大家做了一回課代表(課程回顧:「這位女明星,請你盡快離開紅毯!」),但是,一向「戲多」的戛納電影節紅毯,只要不到電影節結束的最後一刻,這條紅毯上所發生的「故事」則永遠不會停止。
我們先來回憶一下上篇文章最後那幾張被「和諧」的圖片。
不過這種電影展映除官方邀請以外,片方也可以通過申請獲得戛納官方邀請函,像是前一陣想要帶著自己作品「逐夢戛納」的畢志飛導演便是通過第三種方式申請參與戛納電影節的。
國內這些年對於戛納電影節的關注點,逐漸從入圍作品轉移到了紅毯上的花邊新聞,比起某某某紅毯穿了什麼衣服、誰誰誰紅毯走了多長時間這類有關戛納紅毯的消息登上熱搜,又有多少人知道今年唯一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影片的中國電影《江湖兒女 》,又有多少人知道帶著入圍作品前來的趙濤、廖凡才是這場電影節的頭等貴客。
❻ 怎麼評價『戛納紅毯10萬走一趟』
明星收到官方邀請去戛納走紅毯其實在公眾看來是一件很有逼格的事情,畢竟是代表中國形象走出國門,去參加世界級的電影節。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並不關注電影節本身,不關注電影節上展出的作品,反而一味去追求紅毯上都有哪些爆點,這就給了很多想要出名的人可乘之機。
希望「娛樂至死」這種觀念不要再繼續傳播並且推廣下去了,不然我們的精神世界早晚有一天會徹底完蛋。可能蹭紅毯在戛納電影節主辦方看來不過是多了一些人走紅毯,但是他們完全沒有想到這些人會搶走電影節本身的熱點,吸引大眾對電影失望,過度娛樂化電影節,對電影的發展,百害而無一利。
❼ 為什麼明星們擠破頭皮都要上戛納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
❽ 戛納紅毯上為什麼會出現群魔亂舞的現象
法國戛納電影節設立於1946年,自開辦以來,戛納電影節始終堅持推動世界電影的發展,振興電影行業,為世界電影人提供更好的國際舞台為目標,如今的戛納電影節在堅持初衷的前提下,不斷地創新進步,吸收新的電影概念和想法,致力於發現電影新人,為電影的進一步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法國戛納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以及柏林電影節被稱為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在電影行業佔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很多電影人都以能夠獲得戛納電影節獎項為畢生的榮耀!
每年的戛納電影節都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的電影人出席,而走戛納紅毯是戛納電影節里最重要的環節,各國影視明星都會通過短短的60米的紅毯展示自我,讓記者拍照,本來應該是電影人的盛會,可是這幾年的戛納紅毯上卻突然出現了很多網紅,各種搔首弄姿,群魔亂舞的走紅毯,還有賴著不走的小明星,著實拉低了戛納電影節的檔次和地位!
面對如此眾多的網紅和微商走在世界頂級電影節戛納紅毯上,著實拉低了戛納電影節的檔次,首先這是電影人的盛會,是推動電影發展和發現優秀電影作品的地方,怎麼可以出現這么多網紅非電影人士呢?這樣的現象到底是打了誰的臉呢?網紅的行為確實丟人,為了商業目的到電影節去走秀,不過戛納電影節的組織者是不是也該反省一下,源頭問題不解決,這種現象是不會杜絕的。盡管組委會不承認售賣邀請函,但是目前的情況來看,網紅手中的邀請函都是經過實名電子注冊的,並不是單純的贈予,這一點來看,很有可能組委會是默許這樣的買賣行為的,更有可能是內部人的操作不想公之於眾!
總之這種現象不根除,戛納紅毯將會越來越混亂,群魔亂舞還會再現!
❾ 哪些人和機構能獲得戛納電影節邀請函
戛納國際電影節中國人獲獎情況:1964年唐澄的《小蝌蚪找媽媽》(水墨動畫片)獲得第四屆戛納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獲得戛納技術獎,成為首部折桂戛納的華語電影。 1990年張藝謀的《菊豆》獲得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的中國電影《霸王別姬》獲金棕櫚獎,侯孝賢的《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 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獲得評審團大獎,葛優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7年香港王家衛執導的電影《春光乍洩》,入選影展競賽單元,王家衛並奪得最佳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 2000年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獲得最佳藝術成就獎,梁朝偉憑此片榮膺戛納影帝,姜文的《鬼子來了》獲得評委會大獎,楊德昌的《一一》獲得最佳獎。 2002年伍仕賢的電影短片《車四十四》成了入選戛納電影節「雙周」單元的首部華語短片。 2004年張曼玉以法國電影《清潔》獲得戛納影後桂冠。 2005年王小帥的《青紅》獲得評委會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第一個擔任戛納評委會主席的華人。
❿ 楊冪去戛納既沒有作品參賽,也沒有品牌的邀請,沒有邀請函也去走紅毯是為什麼
楊冪攜帶《畫皮2》出席戛納電影節,而且,她和劉愷威接受Dior的邀請,作為中國區代表出席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