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產木偶片《一隻鞋》:老虎「擬人化」手法,在美術電影中是首秀嗎
國產木偶片《一隻鞋》改編自同名的川劇曲目,而該曲目的故事原型,則取材於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故事《毛大福》。影片全長40分鍾,主要圍繞著一起案件展開。一對老夫婦有一天分別外出行醫,老奶奶被一隻老虎請到家中為母老虎接生。第二天,老奶奶的老伴又被請去為母老虎治療腳傷。作為答謝,老虎送給老爺爺一份禮物。而這份謝禮卻使得老爺爺成為了一起謀殺案的嫌疑人。 關鍵時刻,那對老虎夫婦口銜兇手掉落在犯罪現場的一隻鞋,出庭為老爺爺作證,最終,老爺爺洗清了嫌疑,真正的兇手也被捉拿歸案。
老奶奶因為醉酒的緣故,一開始,誤將這只突然出現的老虎當成了自己的老伴,不但催著老虎去給自己弄碗酸梅湯,伸手摸到虎皮的時候,還嗔怪它“清明都過了,怎麼還穿羊皮襖?”;摸到老虎的鬍子,又抱怨它“早上剛給你梳好了,又是亂糟糟的了”。要是一般的老虎,早就大發雷霆了。可是,這只老虎,不但一點也不生氣,還不停搖擺著它那條大尾巴,咯吱老奶奶,甚至是允許老奶奶順勢靠在自己的背上。它還不時地向老奶奶撒嬌賣萌,活像一隻大貓。
當老虎得知,是因為自己送給老爺爺的“謝禮”,而害得救命恩人遭受不白之冤後,居然主動讓官差給它戴上枷鎖,順從地跟著他們回到衙門。
『貳』 多年前一部國產狗電影,一個老人在回家的路上一條狗擋在路中間,好像是老人就了那條狗
毛大福
『叄』 和狼有關的電影在古代有一個江湖郎中就了一隻受傷的狼,後來醫生不知為什麼給官府抓了。狼又去救他。就記
我也一直在找,優酷里有。叫毛大福……
『肆』 找個電影 小時候看的 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有個江湖郎中 救了一隻狼 後來這個老頭被
這個電影是80年代的電影《毛大福》。我小時候也看了,念念不忘,剛特意找到又看了遍。
『伍』 毛大福文言文閱讀答案
試題:
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方怪異間
(2)眾狼悉散去
(3)會毛貨金飾
(4)三人遂反
2、下列各項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為寧所認 此何遽不為福乎(《塞翁失馬》)
B、察其意不惡 其一犬坐於前(《狼》)
C、狼遙送之 獨以跛之故(《塞翁失馬》)
D、狼乃俱去 乃悟前狼假寐(《狼》)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語,眾狼悉散去。
(2)直抵狼穴。值狼未歸。
4、在課文《狼》中,作者在文末發出了「禽獸之變詐幾何哉」的議論。請你就上文中狼的表現發表你的精闢議論。
答案:
1、(1)方:正。(2)悉:全;都。(3)會:適逢;恰巧。(4)反:通「返」,返回。
2、D。(A、為:介詞,表示被動,被。/動詞,是;就是。B、其:人稱代詞,它的,指代狼。/指示代詞,其中。C、之:人稱代詞,他,指代毛大福。/結構助詞,的。D、乃:連詞,表示承接,於是;就。)
3、(1)為他送行的那隻狼趕緊跑進狼群,好像對它們說話一樣,眾狼便全都走散了。
(2)徑直走到狼窩。不巧狼沒回來。
4、提示:本題可以從多個角度回答,比如:一是狼亦有情,狼也能知恩圖報,懂得感恩,意思對即可;二是人要改變固有的印象,不能用死板的眼光看待事物;三,有人忘恩負義,恩將仇報,連狼都不如。
附錄:
蒲松齡《聊齋志異·毛大福》
太行毛大福,瘍醫①也。一日,行術歸,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視,則布裹金數事②。方怪異間,狼前歡躍,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惡,因從之去。未幾,至穴,見一狼病卧,視頂上有巨瘡,潰腐生蛆。毛悟其意,撥剔凈盡,敷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遙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數狼,咆哮相侵,懼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語,眾狼悉散去。毛乃歸。
先是,邑有銀商寧泰,被盜殺於途,莫可追詰。會毛貨金飾,為寧所認,執赴公庭。毛訴所從來,官不信,械之。毛冤極不能自伸,惟求寬釋,請問諸狼。官遣兩役押入山,直抵狼穴。值狼未歸,及暮不至,三人遂反。至半途,遇二狼,其一瘡痕猶在。毛視之,向揖而祝曰:「前蒙饋贈,今遂以此被屈。君不為我昭雪,回去搒③掠死矣!」狼見毛被縶④,怒奔隸。隸拔刀相向。狼以喙拄地大嗥(háo),嗥兩三聲,山中百狼群集,圍旋隸。隸大窘。狼競前嚙縶索,隸悟其意,解毛縛,狼乃俱去。歸述其狀,官異之,未遽釋毛。
後數日,官出行。一狼銜敝履委道上。官過之,狼又銜履奔前置於道。官命收履,狼乃去。官歸,陰遣人訪履主。或傳某村有叢薪者,被二狼迫逐,銜其履而去。拘來認之,果其履也。遂疑殺寧者必薪,鞫之果然。蓋薪殺寧,取其巨金,衣底藏飾,未遑搜括,被狼銜去也。
昔一穩婆⑤出歸,遇一狼阻道,牽衣若欲召之。乃從去,見雌狼方娩不下。嫗為用力按捺,產下放歸。明日,狼銜鹿肉置其家以報之。可知此事從來多有。(節選自《聊齋志異》)
【注】
①瘍醫:指治瘡傷的外科醫生。《周禮·天官·瘍醫》:「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葯劀殺之齊。」②數事:數件。③搒(péng):用板子捶打;拷打。④縶(zhí):用繩索拴住;捆綁。⑤穩婆:接生婆。
【注釋】
1、略:副詞,簡略地;稍微。
2、曳:拉;拽。
3、未幾(jī):不一會兒。
4、如:介詞,按照;依照。
5、相:偏指副詞。
6、侵:漸進;逼近;迫近。
7、先是:見選講篇目三【注釋】。
8、追詰:(1)追問詰難。《三國志·魏志·蔣濟傳》:「初,侍中高堂隆論郊祀事,以魏為舜後,推舜配天。濟以為舜本姓媯(guī),其苗曰田,非曹之先,著文以追詰隆。」(2)追查。清唐仲冕《查保甲紀事》詩:「昔時楊港有淫祀,木偶既沉宮已瀦(zhū);今移張田卧雲寺,夜聞官至負以趨;朝來追詰出二塑,二老面白三老朱。」
9、會:副詞,適逢;恰巧遇到。也說值、屬等。
10、貨:(1)買進;賣出。明·崔銑《洹詞·記王忠肅公翱三事》:「所貨西洋珠。」(2)賄賂,買通。
11、執:捉拿;逮捕。
12、械:名詞作動詞。用枷鎖拘禁。【本義腳鐐手銬一類的刑具。】
13、寬釋:寬大免罪。這里需要意譯,大意指寬限時日。
14、諸:兼詞,相當於「之於」。
15、值:碰巧(遇到)。
16、其一:其中一(只狼)。
17、向揖:對著作揖。
18、祝:祝告;禱告。
19、遂:副詞,終於;最終;竟然。
20、搒(péng)掠:笞(chī)擊,拷打。《後漢書·朱暉傳》:「各言官無見財,皆當出民,搒掠割剝,彊(強)令充足。」
21、縶(zhí):(1)會意字。從糸(mì)執聲。本義系絆馬足;絆住。(2)拘禁;束縛。《左傳·成公九年》:「南冠而縶者誰也?」(3)拴住馬足的繩索;絆馬索。《詩·周頌·有客》:「言授之縶,以縶其馬。」《左傳·成公二年》:「執縶馬前。」
22、隸:皂隸;衙役;差役。
23、圍旋:圍繞旋轉;圍著打轉。旋,旋轉畫圓。
24、狀:情形;情況。
25、異: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26、遽:(1)形聲字。從辵(chuò)表示與行走有關。本義送信的快車或快馬。(2)副詞,立刻;馬上。文天祥《〈指南錄〉後序》:「北亦未敢遽輕吾國。」《聊齋志異·促織》:「遽撲之。」(3)副詞,就;竟。《呂氏春秋·察今》:「其父善游,其子豈遽善游哉?」《淮南子·人間訓·塞翁失馬》:「此何遽不能為福乎?」清·周容《芋老人傳》:「遽驚謝曰。」(4)形容詞,驚慌;驚懼;慌張。(5)形容詞,十分貧困;窘迫。《世說新語·雅量第六》:「遠近久承公名,令於是大遽,不敢移公。」(6)形容詞,倉猝;急忙;匆忙。《禮記·儒行》:「遽數之不能終其物。」《國語·晉語》:「公懼,遽見之。」《呂氏春秋·察今》:「遽契其舟。」柳宗元《童區寄傳》:遽曰:「為兩郎僮,孰若為一郎僮耶?」(7)快;迅速。劉禹錫《天論》:「本乎疾者其勢遽,故難得以曉也。」
27、敝履(bì lǚ):破舊的鞋子。
28、委:舍棄,丟棄。
29、陰:副詞,暗中。
30、遣:派。
31、訪:尋訪;訪查。
(1)形聲字。從言方聲。本義廣泛地徵求意見。咨詢;謀議。
(2)訪問、拜訪。
(3)尋求。《滕王閣序》:「訪風景於崇阿。」《石鍾山記》:「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清·周容《芋老人傳》:「使人訪其夫婦,載以來。」
(4)調查;查處。清·方苞《獄中雜記》:「又九門提督所訪緝糾詰,皆歸刑部。」
32、迫逐:追逐;追趕。
(1)驅逐。《左傳·襄公十四年》:「昔秦人迫逐乃祖吾離於瓜州,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三國志·吳志·孫策傳》:「時吳景尚在丹楊,策從兄賁又為丹楊都尉,繇至,皆迫逐之。」
(2)指追逐,追趕。《續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三年》:「敵人迫逐,未有寧息之期。」
33、鞫(jū):審訊(犯人)。查究;查問。
34、未遑:沒有時間顧及;來不及。也說不遑、未暇、無暇等。
35、搜括:也作「 搜刮 」。
(1)搜求;搜索;搜集。《梁書·武帝紀中》:「凡諸郡國舊族,邦內無在朝者,選官搜括,使郡有一人。」
(2)謂用各種方法掠奪財物。司馬光《言蓄積札子》:「官吏往往更行收糴,所給官錢既少,百姓不肯自來;中糴則遣人編攔搜括,無異於寇盜之鈔劫。」
另:蒐括:搜集。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序》:「獨龍子猶氏所輯《喻世》等諸言,頗存雅道,時著良規,一破今時陋習,而宋元舊種,亦被蒐括殆盡。」
36、置:放;放置。
【文言文參考譯文】
太行地區的毛大福,是個外科醫生。一天,他做完手術回來,路上遇到一隻狼,吐出一個包裹著的東西,蹲在路的左旁。毛大福揀起來一看,原來是用布裹著的幾件金首飾。他正覺得奇怪的時候,狼上前歡跳,輕輕拽了拽他的衣袍,然後就離開了。可等毛大福走了一段,狼又來拽他。毛看這只狼沒有惡意,就跟著它去了。不一會兒,到了狼穴,只見一隻狼病卧著,仔細觀察,見它的頭上有一個大瘡,已潰爛長蛆。毛大福懂了狼的意思,將蛆挑干凈,按醫法敷上葯,然後走了。當時天色已晚,狼遠遠地尾隨著他。走了三四里,毛大福又遇到幾只狼,嗥叫著逼向他,毛大福十分害怕。為他送行的那隻狼趕緊跑進狼群,好像對它們說話一樣,眾狼便全都走散了。毛大福於是平安回到家。
在這之前,縣里有個名叫寧泰的錢商,在路上被強盜在路上殺死,沒有可以追查的線索。正巧毛大福出售金首飾時,被寧家認出,於是將他抓起來,送往公庭。毛大福訴說金首飾的來歷,縣官不相信,用枷鎖把他拘禁起來。毛大福受了冤屈,卻又不能自己申明,只得請求寬限時日,讓他去向狼詢問。縣官便派兩名差役押著毛大福進山,徑直走到狼窩。不巧,狼沒回來,三人只好往回走。走到半路,他們遇見兩只狼,其中一隻狼瘡疤還在。毛大福認出了它,向它作揖祝告說:「前次承蒙贈送,現在就因為這件事受到冤屈。你如果不為我昭雪,我回去就會被拷打而死。」狼見毛大福被捆綁著,憤怒地奔向差役。差役拔刀相對。狼用嘴抵著地面大嗥,嗥叫了兩三聲,山中百狼群集,包圍著差役打轉。差役十分窘迫。狼爭著上前咬毛大福的綁繩,差役明白了它們的意思,便解開毛大福的綁縛,狼這才一起走了。差役回來講述這件事情,縣官覺得奇怪,卻沒有馬上釋放毛大福。
幾天後,縣官出行,一隻狼銜著破鞋丟在路上。縣官走了過去,狼又銜著鞋子跑到前面放在路上。縣官命令收起鞋,狼才走。縣官回來,暗地裡派人查找鞋的主人。有人傳某村有個叫叢薪的人,曾被兩只狼緊緊追逐,後來,狼銜著他的鞋走了。於是,縣官派人將叢薪拘捕來認鞋,果然是他的鞋。於是懷疑殺死寧泰的必定是叢薪,審訊他後,知果然如此。他殺了寧泰,並取走了寧的錢銀,而寧藏在衣服下面的首飾,卻沒來得及搜尋,後來被狼銜走了。
從前有個接生婆外出歸來,遇到一隻狼擋道,狼牽著她的衣服好像想帶她到某地去。於是就跟狼去了,到了地方,看到母狼正難產,分娩不下來。老婆婆給母狼用力拉出幼狼,產下幼狼以後,狼就把她放回來了。第二天,狼銜著鹿肉放在接生婆的家門來報答她。可見這類事從來就有很多。
『陸』 8幾年的老電視劇古裝聊齋
1980年 北京版《嶗山道士》(2集;原著同名)
1981年 浙江版《聶小倩》(2集;原著同名)
1981年 香港無線版《無雙譜》(20集)
1983年 山西版《瑞雲》(集數不詳;原著同名)
1983年 浙江版《石清虛》(集數不詳;原著同名)
1984年 香港無線版《聊齋夜話》(8集;包括《陸判》、《畫皮》、《聶小倩》等4篇)
1985年 上海版《聊齋的故事》(集數不詳;?)
1986年 上海版《醉菊》(集數不詳;《黃英》)
1986年 南通版《庚娘》(集數不詳;原著同名)
1986年 浙江版《青鳳》(集數不詳;原著同名)
1986年 新加坡版《奇緣》之《辛十四娘》(3集;原著同名)
1986-1987年 淄博版《蒲松齡》(14集)
1987年 淄博版《狐仙》(3集;《張鴻漸》)
1987年 安徽版《狐女嬰寧》(2集黃梅戲;《嬰寧》)
1987年 安徽版《狐俠紅玉》(2集黃梅戲;《紅玉》)
1988年 安徽版《古剎鬼影》(2集黃梅戲;《聶小倩》)
1988年 安徽版《琴痴宦娘》(2集黃梅戲;《宦娘》)
1988年 淄博、長春版《風流丈夫俏女人》(3集;《江城》)
1988年 香港亞視版《聊齋志異》(5部,20集)
1987-1990年 福建、南昌版《聊齋電視系列片》(50-51篇,77-79集;現通行版為47篇,72集)(目前為止單版篇數最多的「聊齋」影視劇)
20世紀80年代 青島、贛西版《毛大福》(2集;原著同名)
『柒』 誰知道聊齋志異 毛大福這個電影的觀看地址
這上邊有
『捌』 求一部電影,很老的片子,大概意思是一人在樹林中救了一隻受傷的兒狼,可那個狼卻是森林中的狼王,後來那
毛大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