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有關於三大改造的紀錄片或電影
辛德勒的名單 美麗人生 飛躍瘋人院
㈡ 請問老師知不知道關於三大改造那個歷史時期的一些小品
《金光大道》寫的是本世紀五十年代初期中國農村普遍發生過的事情。那時,共產黨剛剛取得政權,為醫治戰爭創傷、恢復發展生產,把中國建設成符合其綱領和主張的社會,在農村實行了土地改革之後,隨即著手發動分散勞動經營的農民搞生產互助組,進而試辦農業生產合作社,再推廣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集體所有制的「合作化」。當時黨的總路線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金光大道》寫的就是「三大改造」之一的農業改造。具體描繪冀東一個名叫芳草地的普通村莊里,眾多不同層次、不同身世、不同命運、不同理想和追求的農民們,在這個「改造」的運動中,傳統觀念、價值取向、生活習性、感情心態等等方面,或自願,或被迫,或熱切,或痛苦的演變過程。這部長篇小說,一九七0年十二月動筆,歷經七度春秋陸續寫完,共分四部,約計一百九十萬字。第一部和第二部分別在一九七二年和一九七四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以後幾年,第三部雖然由該社審定排出清樣,第四部未定稿而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列印成冊,皆因「文化大革命」結束,作者受江青政治株連均被擱置。已經出版的前兩部,也在書店和大小圖書館消失絕跡了近二十年。
㈢ 三大改造時期影視的特點
農業社會主義改造 積極引導農民,走互助合作道路;採取了從互助組到初級社到高級社的逐步過渡方式,引導農民逐步擺脫私有制。
這個時期的電影有《智取華山》,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戰爭題材驚險片,由郭維執導,郭允泰主演,於1954年1月在中國大陸公映。
該片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解放大西北的戰役中的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解放軍偵察小分隊機智、勇敢地攻取華山的故事。
㈣ 想找一些反應土改前後,農業合作社時期的電影看,但找不到。有知道的朋友可以推薦幾部嗎
金光大道。春風吹到諾敏河。
㈤ 三大改造的內容
三大改造的內容如下: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三個行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理論上和實踐上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極大地促進了工、農、商業的社會變革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政治上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經濟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我國基本確立;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開辟了道路;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又叫「農業合作化運動」,仿照蘇聯建立合作社。從1951年12月開始,中共中央頒發了一系列的決議,規定了中國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農業合作化運動大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辦「互助組」為主,同時試辦初級形式的農業合作社;第二階段是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在全中國普遍建立和發展「初級社」;1955年中,中共黨內對於推動合作化的速度應該減緩還是加速出現分歧,最後實行了毛澤東加速推動的政策;第三個階段是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底,也是推動農業合作化最快的時期。到1956年底,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在經歷了「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三階段後基本完成,全國加入合作社的農戶達96.3%。
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1953年11月開始至1956年底結束,全國90%以上的手工業者加入了合作社。
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進行。中共對之採取了「和平贖買」的政策,通過國家資本主義形式,逐步將其改造成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而且「將所有制改造與人的改造相結合,努力使剝削者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㈥ 有關三大改造的故事
有關三大改造的故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三個行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全國在1953年春天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指出:「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
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基本上實現國家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條總路線應該是照耀我們各項工作的燈塔,各項工作離開它就要犯'右傾'或『左傾』的錯誤。」
也就是說在整個過渡時期要實現「一化三改」。「一化」即社會主義工業化,就是要發展生產力。「三改」即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其中對農業、手工業實行合作化,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公私合營。
大約需要十八年,即三年恢復時期(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3年),加上三個五年計劃。他認為中國「大約在五十年到七十年的時間內,就是十個五年計劃到十五個五年計劃的時期內,可以建成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歷史背景
1952年9月,在一次中央會議上提出:「我們現在就要開始用10年到15年的時間,基本上完成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第二年6月,中共中央公布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逐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這是總路線的主體;二是逐步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這是總路線的兩翼。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國僅僅用了4年時間,就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使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跨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㈦ 農業合作化時期的電影有哪些
記得小時候看過農業合作化時期的電影很多,比如巜喜盈門》、《咱們的牛百歲》、《月亮灣的笑聲》等等,很受歡迎。
㈧ 電影五朵金花觀後感
《五朵金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59年製作的一部愛情電影。講述的是白族青年阿鵬與副社長金花在一年一度的大理三月街相遇時一見鍾情,次年阿鵬經過了千辛萬苦,走遍了蒼山洱海,先後找到了積肥模範金花、畜牧場金花、煉鋼廠金花和正在舉行婚禮的金花,在一次次的誤會之後,最終阿鵬才找到了自己心愛的姑娘。他與金花在蝴蝶泉邊再次相會,兩人解除了誤會。另外四個金花和男友也來到這里,翩翩起舞,為他們真摯的愛情唱起了贊歌。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動人故事。
該片以阿鵬找金花為線索,連接了一個個富有喜劇色彩的故事,使活躍在不同崗位的五位金花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生活情景與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全片格調清新優雅、妙趣橫生,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抒情色彩和濃烈的時代氣息。當中處處反映了中國當時三大改造中的農業改造的情況。農業合作社處處可見,每一朵金花都是社裡的勞動好手,特別是主角金花,還是一位副社長。當時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得到了廣大農民的支持和參與。
「三大改造」中,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一場深刻的農村經濟體制的變革,在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程中佔有著特殊的地位,起著特有的作用。而這個在歷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的事件,是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的。片子主要反映的是第一和第二階段。
第一階段是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互助組為主,同時試辦初級形式的農業合作社。在黨中央確定了工作的目標和方向後,各級的黨委加強了領導,使得農業的互助合作化運動取得了較大的發
hao123精彩資訊,每日最新最熱隨時 頭條新聞 娛樂八卦 精彩視頻
展。
從1954年至1955年的上半年,就是農業合作化運動的第二階段,初級社在全國普遍建立和發展。4月中央農村工作部召開第二次農村工作會議,會議分析了互助合作社運動的形勢,指出農村將相繼出現一個社會主義革命高漲的的局面。為了吸引更多的農民入社,國家也從各方面大力支援農業生產合作社。但是由於發展速度過猛,不少地方又出現了強迫命令、違反自願互利原則的現象。使得實際的情況並沒有按照預定的計劃或者是預定的速度來發展。為了改變和糾正這些在實踐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3月上旬,毛澤東提出了「停、縮、發」的三字方針,即根據不同地區的情況,停止發展、實行收縮和適當發展。在這樣的政策思想的指導之下,實際的發展情況稍微得到緩解。
最後的一個階段就是,從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年底,是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第三個階段,也是農業合作化運動的迅猛發展時期。在這期間,農村的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發展迅速,僅僅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就在全國實現了農業合作化,基本上實現了完全的社會主義改造。
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一場深刻的農村經濟改造。這樣的史無前例的重大改造,「將眾多的小農個體經濟,改造成為社會主義集體經濟,實現了土地公有,避免了農村的兩極分化,同時也解決了社會主義的工業化同小農經濟之間的矛盾,在新的基礎上鞏固了工農聯盟和社會主義制度。其次就是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使得農村的
經濟得到快速的增長,由此而帶來的就是農民的收入大大增加,農民的生活就得到了改善,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勞動積極性。雖然在這期間,「三大改造」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是我們仍然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來客觀的看待它的缺點和不足。主要的是出現了要求過快,工作過粗,改變過快,形式過於簡單劃一的偏差。這就是黨的政策,方針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以後的工作中,應該吸取經驗教訓,來改善工作。
在新中國取得了這么偉大的成就後,中國共產黨並沒有驕傲自滿,而是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在接下來的執政過程中,繼續虛心的慢慢的摸索著前進的道路。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一定可以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
㈨ 三大改造時期的電影有什麼
三大改造1953年至1956年:農業合作化 手工業合作化 資本主義工商業公私合營,這期間出的電影有:
《智取華山》1953,《董存瑞》1955,《平原游擊隊》1955,《鐵道游擊隊》1956 。
關於三大改造或者描寫三大改造的電影:
《藍風箏》
㈩ 三大改造中農業手工業改造形式主要是
一、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形式
1、積極引導農民組織起來,走互助合作道路。
2、農業合作化遵循自願互利、典型示範和國家幫助原則,以互助合作的優越性吸引農民走合作化道路。
3、正確分析農村的階級和階層狀況,制定正確的階級政策。
4、堅持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採取循序漸進的步驟。
二、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形式
1、對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採取了類似改造個體農業的逐步過渡的方法,主要形式也是合作化。
2、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經歷了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的三個步驟:第一步是辦具有社會主義萌芽性質的手工業供銷小組;第二步是辦具有半社會主義性質的手工業供銷合作社;第三步是建立具有社會主義集體經濟性質的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10)三大改造農業電影擴展閱讀
在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後,國內的主要矛盾轉為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之間的矛盾。
國家需要資本主義工商業有一定的發展,因為它有有利於國計民生的一面;但資本主義工商業又存在著不利於國計民生的一面,這就出現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爭。
為了把原來落後、混亂、畸形發展的資本主義工商業逐步引上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從1953年起,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果斷地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改造。
改造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是把資本主義轉變為國家資本主義;第二步是把國家資本主義轉變為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