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電影節玩法

電影節玩法

發布時間:2022-08-08 23:08:38

① 高票房電影都用哪些套路

這是一篇特別不要臉的帖子(壞笑臉)。
我打算嘗試一下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做了公眾號之後覺得自己的臉消失了。
再也不用擔心臉被自己打腫。

縱觀了幾年的票房排行榜。
如下這幾張圖。
歷史消息:
1,回復」變身「可以查閱《零基礎變身運營小達人》,講述電商基礎知識
2,回復」電影營銷「可以查閱《史上最全電影營銷玩法拆解》
3,回復」婚禮「可以查閱《婚禮策劃自己策劃自己的婚禮》
4,回復」活動策劃「可以查閱《一張圖教你學會活動策劃》
5,回復」微商「可以查閱《如果你想自己做個淘寶店或做微商,該如何掙錢?》

關注【夏狐狸說世界】公眾號
我會定期分享營銷知識,
並拆解時事和電影營銷的案例,
幫你學習營銷的基礎邏輯。
微信號搜索「Sylar54」

王偉晨,不定期分享營銷干貨知識,時常拆解電影營銷案例,公眾號:夏狐狸說電商和電影營銷

② 馬雲找理工男做電影,阿里影業這玩法,也是沒誰了

例如,在《三生三世》電視劇熱播時,盡快讓其電影登陸院線,共造IP勢能,玩轉影劇聯動,或者電影游戲聯動,電影小說聯動;同時,再用3年10億元的「A計劃」造就電影界的「黃埔軍校」,為「非頭部」電影人創造進步空間,打造更多像《被陽光移動的山脈》的新銳作品……這樣一來,阿里影業在內容上,才算是「當下有抓手,未來可期待」。

畢竟,內容大爆炸的今天,玩家眾多,競爭激烈,此時,方向不對,半生白費,技巧用對,快活不累。借「商業化連接」的優勢,阿里影業把自己的內容平台做強,其後,才有生態做大,帶出各種次生價值。

不按套路出牌,照自己節奏上路,如今,放眼電影圈,阿里影業的玩法,「也是沒誰了」。俞永福對此卻信心滿滿:「科技、數字平台,不管誰去干,這兩件事如果不是我們贏了,那我覺得公司全體管理崗位、全體團隊全可以下課了。阿里影業的基因,有這么強的歷史,這么強的人才都輸了,那純屬開玩笑。」

時間不欺人,讓我們拭目以待。

——————————————

作者:小郝子 / 10年傳媒經歷,前商業雜志資深記者,一隻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思考喵……互聯網的幸福就在這里。

③ 除了看電影,周末還能玩什麼

周末,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異常珍貴的,因為它意味著我們可以從勞頓的一周中解脫出來,盡情放肆的休息一下。既然是這樣,我們肯定不能把它白白的荒廢,要好好的玩一下。那麼到我周末,我們除了看電影以外還能做什麼呢?你下來為大家解析一下,周末攻略。

1,打籃球。對於喜歡打籃球的男生來說,好不容易才熬到了周末,當然要好好的酣戰一場啦!盡管一場球下來我們大汗淋漓,渾身疲憊,但是精神上的充實和滿足,就足以說明一切,更何況還能鍛煉身體呢。只想從小玩兒到大的游戲,再過多少年都會很有趣,我們隨時都願意心甘情願的把周末奉獻給它。

想要選擇周末怎麼過,主要還是看你自己。找到一款適合你的周末方案,只要自己願意,只要自己覺得開心,哪怕是整個周末在家裡睡大覺,都會變成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

④ 聖誕節應該怎麼過(和朋友)花錢少的玩法!!!

⒈可以看看電影(看電影比較浪漫,推薦看些恐怖片或者卡通愛情片)
⒉可以去吃吃西餐。(因為聖誕節是洋節,用西式的方式來過最合適不過了``而最簡單又不失浪漫的辦法就是吃西餐。推薦:牛排批薩)
⒊平安夜晚上逛節(強力推薦,因為平安夜晚上大商場是不會關門的,都是通宵營業,女孩子對這在喜歡不過了)
⒋可以買點好看有意義的小禮品(女孩子喜歡買小玩意,聖誕節又是一個瘋狂購物的好機會`她們不會放過的``小飾品好看又不貴`可以滿足下女孩子的虛榮心嘛!推薦:聖誕帽氣球小面具等)
以上是最基本的活動啦`如果有經濟條件或者地理優勢
可以充分利用下!謝謝```
以上屬於本人聖誕安排,特意為你找了一些我認為比較經典一點的東西在此你可以參考下:
聖誕行程安排及計劃
1買一個很漂亮的少女襪子(襪口有很多蝴蝶節邊邊的那種),然後在裡面塞不同顏色的水晶之戀(果凍)和德芙心形的巧克力(5個一盒的那種,7元多錢),打一個很漂亮的包裝.目標:製造浪漫視覺效果,因為水晶之戀每個蓋子上都有一句很溫馨的愛情物語,德芙巧克力每打開一顆裡面都有一句很深情的表白.
2定一家餐廳,晚餐用.考慮經濟.可以選擇像上島咖啡,或者自助海鮮晚餐的地點,消費在200元左右,吃的不多但是比較精緻.
3買一支唇彩,參考經濟能力.因為秋東季節來了,女孩子的唇部很容易乾燥,選擇一支較好的唇膏,這樣比較貼心的舉動很能打動她的.要有亮彩滋潤效果的,選擇可以有(redearth/cocoul/商場都有,價格60元左右,是屬於女孩子青春系列的,顏色也很正)
4在吃完晚餐後,把襪子和唇彩送給她,說這是聖誕老人送的襪子,呵呵.一般餐廳都安排都活動,然後11點送她回家,17歲的女孩子應該還在讀書吧,一般有門禁的,不要送玫瑰,如果家教很嚴,目標太大不容易帶回家,如果是寄宿或者是不讀書了,就可以考慮目標大的禮物,例如玫瑰或者毛絨娃娃.
如果想送珍藏比較久的,還是建議送戒指,小巧精緻,一般女生都喜歡,送紫金的吧,價格不貴100--200元,有很時尚.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純粹是過來人建議.
至於實際操作,還要個人考慮了,希望我的建議能給你帶來靈感

⑤ 萬聖節怎麼玩

萬聖節是西方人的三大節日之一,而近年來,這個節日在國內也開始日漸風行。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又要到了,網路知道針對其海量數據,著力打造的《知道大數據》欄目圍繞著「萬聖節」進行了數據的挖掘和分析,並對萬聖節的歷史為大家進行了梳理和總結。讓我們一起看下吧。

1.萬聖節的歷史淵源?

在網路知道上提問關於「萬聖節」問題的人中,19歲以前的年輕人,佔到了30.3%,20到29歲的佔到了29.2%。萬聖節真可謂是「年輕人的天下」。

現如今,不再是人們「驅魔降妖」的日子的「萬聖節」,成為人們可以放鬆自己的理由。想知道關於萬聖節更加詳細的內容?到網路知道首頁就可以看到啦!

⑥ 電影眾籌是什麼電影眾籌成功要素有哪些

【電影眾籌定義】

電影眾籌,即電影項目籌資發起人在眾籌平台發起項目眾籌,在預設的時間內達到或超過目標金額即是成功。沒有達到目標的項目,支持款項將全額退回給所有支持者。籌資項目完成後,網友將得到發起人預先承諾的回報,或是電影票,或是作品刻碟等都可以。


【電影眾籌成功要素】

馮小剛導演可以說自己不懂IP,但混影視投資圈兒的不能不懂IP。國內市場有名的眾籌項目背後幾乎都有IP支持,《大聖歸來》消費的是中國超級IP「齊天大聖孫悟空」,《十萬個冷笑話》消費的是自家動畫IP。

IP最大魅力,在於跟潛在的消費者的相連性。《暮光之城》、《飢餓游戲》、《分歧者》錨定美國最年輕的電影消費者,《小時代》等青春片錨定80、90、00後們。眾籌平台衡量IP大小,也就能預估項目上線後的火熱程度。

其次是明星效應,也算是IP的一種變化。好萊塢電影眾籌史上有這么幾部片子比較著名:大衛?芬奇監制的動畫片《亡命暴徒》、斯派克?李眾籌的黑人電影《耶穌的甜血》(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捐了一萬刀)、?瑟夫的動畫短片《夢幻英雄》(SideKicks,拉來安妮?海瑟薇當主演),以及克里斯汀?貝爾的《美眉校探》。這些電影一經走上眾籌平台,立馬被各大媒體一通宣傳,幾乎不用眾籌平台操心,保證能超額完成任務,甚至能突破眾籌紀錄。

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說,明星跟票房直線掛鉤,要知道其身價也不難,直接查明星歷屆作品票房就能毛估出來。舉個例子,好萊塢當紅喜劇女皇梅麗莎?麥卡錫北美的票房價值是八千萬美元,即便是質量再爛的《媽咪》也有這個收益;小羅伯特?唐尼的鋼鐵俠北美身價三到四億,換普通角色五千萬左右,《法官老爹》的北美表現4800萬上下。在好萊塢,除非特別不靠譜、只認錢不認劇本的明星投起來有風險外,普通明星還是願意通過電影抬高自己的,本身也表示對項目的一種肯定,屬於隱形背書。


在Kickstarter上面投資眾籌項目,一般是不會得到金錢回報的,大部分眾籌人都是對項目出於真愛。而國內電影眾籌更像一種新式金融理財產品,有收益率和外加福利,會有人單純沖著收益率而來購買眾籌而不考慮項目本身的價值,二者有本質的區別。

沒有金錢回報,是否不利於項目眾籌?其實答案未必。許多眾籌項目在玩法上相當用心,比如說破了Kickstarter百萬美元募集最短時間紀錄的《美眉校探》,分了26種玩法。其中,前幾種跟國內某寶實物眾籌的套路相類似,比如:

資助10美元:可以獲得該片劇本的PDF版本(有一萬左右的投資人買了該項目)。

資助25美元:可以獲得劇本及紀念T恤一件。

資助200美元:能得到額外的主角簽名海報一張。

花樣主要集中在大額玩法上,比如:

資助400美元:你可以讓主演們專門為你錄制一問候視頻,或者讓導演托馬斯及主演在推特上關注你整整一年。

資助1000美元:影迷就有機會上《美眉校探》的電影拍攝片場,充當群眾演員,並絕對會有出鏡的機會,比如跟主演一起在路邊吃個午飯什麼的,不過這些鏡頭有可能會被剪掉,而且參與者的來迴路費必須得自己報銷。

資助6500美元:就能獲得一次被主角大聲喊出名字的機會,而且導演保證這個鏡頭不會被剪掉。如果再多花一些錢,還能在電影中獲得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角色。

資助10000美元(最高金額,只有一個,上線即被秒殺):資助者將會在電影中出演一個有台詞的角色。不過這個角色和場景已經被定好,人人能勝任,且只有一句台詞。

對國內的投資者來說,既有金錢回報又有額外福利豈不兩全其美。設想電影版《旋風少女》搞眾籌,讓小鮮肉楊洋跟迷妹們微博互關哪怕一天,有沒有人要?


不得不承認,在創意方面,從電影、電視劇到真人秀,國內各種短板。好萊塢情況好得多,尤其在獨立電影方面。Kickstarter跟美國最重要的獨立電影節聖丹斯和翠貝卡都有合作,2014年的聖丹斯電影節上,超過三分之一的展出影片是通過眾籌模式融資的。扎克?布拉夫和凱特?哈德森的《心在彼處》從Kickstarter眾籌了拍攝成本的一半,送到當年的聖丹斯電影節後,第一天就被焦點影業買走了北美發行權。

另一個特點就是,Kickstarter選片並沒有固定標准,在電影列表上,很多先鋒和實驗電影都在其列,但它有篩選機制。普通項目要獲得進場資格,至少要向Kickstarter證明影片「情節有趣而不落俗套」。這種篩選機制,不但保證了影片有40%以上的成功籌款率,或者說符合Kickstarter「有趣」標準的項目能夠突出重圍。

篩選機制最成功的例子在2012年,一部講述15歲的非法移民少女堅信自己能成為畫家的真人短片通過網站的篩選制度,被推到了Top位置,並榮獲奧斯卡獎,填補了眾籌史上的一個空白。

另外,小編之前介紹過一部瑞典史上最神經病、奇葩、炫閃、?炸天的電影《功之怒》,同樣得益於Kickstarter。篩選機制准確來說沒什麼固定標准,只要你能征服別人就行了。


如果你說,你的電影既拉不到明星大腕,又沒有IP背景,創意似乎也就那麼回事,但還是想做一把電影夢,唯一的辦法就是靠真情實感打動投資人了。

Kickstarter創立五年時間,幫助超過3000部短片,5000部電影眾籌成功,其中大多數片子是籍籍無名的。網站能夠促成其眾籌成功的原因,賣的是情懷。Kickstarter上非常好玩,講述獨立游戲製作者開發游戲的紀(搜索微信公眾號「投黑馬」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 )錄片《獨立游戲大電影》的拍攝只需十萬美元,1600位支持者的平均支持金額為62.5美元,還不算太大負擔,但是感覺自己是在支持那幫有夢想的年輕人開發游戲,成就感爆棚。

真人紀錄短片《泥巴種》(Mudbloods)故事也很簡單,一幫喜歡看哈利?波特里魁地奇比賽的高中生發明了一個陸上魁地奇游戲,紀錄的就是平時訓練中的小摩擦小故事,以及最後兩隊比賽的過程。幾乎是自娛自樂的眾籌項目卻受到540位路人的支持,可以說是魁地奇情懷戰勝了一切。

此外,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投資人的參與感。在眾籌網站上,投資人所參與的每一個項目每當有進展,都會第一時間在網上通知投資人,即便是電影已經下檔,隨便出個小型影展,做個藍光碟也要「騷擾」一下投資人。被支持的影片也能通過iTunes進行觀看,絕不會給投資人石沉大海之感。

最終,每位眾籌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每位投資人都能收到理想的收益,就是電影產業發展最美妙的事情。

⑦ 《十一羅漢》 關於電影開頭的撲克玩法,是什麼玩法

一般都是玩梭哈「梭哈」是一種撲克游戲,五張牌比大小,同花順最大,主要流行於我國廣東、香港、澳門,由於此游戲簡單,激烈,既含有技巧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所以流傳非常廣泛。游戲用的是撲克牌,各門花色的牌只取「8、9、10、J、Q、K、A」,有黑桃、紅桃、草花、方片四種,因此游戲中共有28張牌。比較大小:牌型比較:同花順>鐵支>葫蘆>同花>順子>三條>兩對>對子>散牌。數字比較:A>K>Q>J>10>9>8花式比較:黑桃>紅桃>草花>方片牌型說明:同花順為同一種花色的順子,比如全部是黑桃的A,K,Q,J,10。但8和A之間不算順子。鐵支為四張同樣大小的牌,比如4個A。葫蘆為三張一樣的帶2張一樣的,比如3個A帶2個8。大家都是3帶2時,比較三個頭的大小。同花為五張牌為一種花式,如果大家都是同花,比最大的一張牌,如果大小還一樣就比這張牌的花式。順子為5張牌是順子但不同花,如果大家都是順子,比最大的一張牌,如果大小還一樣就比這張牌的花式。三條是指有三個頭,如果大家都是三條,比三條的大小。兩對是指有兩個對子,如果大家都是兩對,比大對子的大小,如果大對子也一樣,比小對子的大小,如果還是一樣,比大對子中的最大花式。對子是指有一個對子,如果大家都是對子,比對子的大小,如果對子也一樣,比這個對子中的最大花色。散牌是沒有上面說的任何情況,比最大一張牌的大小,如果大小一樣,比這張牌的花色。

⑧ 求:電影里常見的撲克牌玩法

詳細?

梭哈玩法網上自己看去

⑨ 電影裡面經常有賭的鏡頭,他們發五張牌,究竟是怎麼玩的啊

一般都是玩梭哈。港式五張又名梭哈,港式五張牌游戲主要流行於我國廣東、香港、澳門,由於此游戲簡單,激烈, 既含有技巧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所以流傳非常廣泛,更由於多被用來進行賭博,因 此也被誤認為是賭博游戲。其實,游戲本身是沒有賭博色彩的。玩好此游戲需要良好 的記憶力、綜合的判斷力、冷靜的分析能力再加上一些運氣。牌藝與人生相互掩映, 以正確的心態來參與游戲,無疑也是一種對自身的反思。

(9)電影節玩法擴展閱讀

港式五張牌游戲用的是撲克牌,各門花色的牌只取「8、9、10、J、Q、K、A」, 有黑桃、紅桃、草花、方片四種,因此游戲總共有28張牌。

游戲開始後,先發給各家2張牌,從第二張牌開始自動亮出,明牌大家都可以看到。 從亮牌之後開始,每發一張牌,以牌面較大者為優先,進行下注。有人下注後,其它想繼續 玩下去的人,要按「跟注」鍵,或可選擇加註,若不想跟牌,請按「放棄」鍵,先前跟過的籌碼,亦無法取回。

從亮牌之後開始,每發一張牌,以牌面較大者為優先,進行下注。

一人下注後,其餘玩家根據牌型選擇。繼續玩參與的,按「跟注」鍵,下同上相等的注;選擇「加註」,則比上家加多下注;若不想跟牌,選擇「放棄」,先前跟過的籌碼,亦無法取回。

每次發牌後玩家循環下注,玩家選擇「梭哈」即壓上全部籌碼。

每次發牌後的情況相同,但最後5張牌發齊的時候允許"港式五張牌"即壓上全部金幣, 但這里全部金幣的大小是指金幣擁有量最少的玩家的金幣數減去已經壓上的金幣數。在最後的勝利者獲得本局桌面上的全部金幣。

請大家注意:如果用戶的金幣少於100將不能再玩港式五張牌游戲,必須說明的是:嚴禁利 用樂透游戲推出的港式五張牌賭博,一旦發現,一切責任玩家自己負責。

⑩ 請問:「世界八大紀錄片節」分別是哪八大呢

德國萊比錫國際紀錄片短片電影節
法國陽光紀錄片節
波蘭克拉克夫紀錄片節
加拿大DOC TALK電影節
加拿大熱門(HOT DOCS)紀錄片節
澳大利亞AIDC國際紀錄片大會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

這是法國陽光記錄片節的一點點資料

法國陽光那面紀錄片節
(2006/06/26---2006/07/02)

The Sunnyside of the DOC
The Sunnyside of the DOC的開會地點在法國的一個西部港口城市--La Rochelle,我們先到巴黎,然後坐火車去的拉羅謝爾。

La Rochelle是一個不大的小城市,火車站很老,是那種典型的歐洲城堡建築,房頂上還掛著一口大鍾,站在小小的廣場上,內心雀躍著一種難以言表的異國浪漫情緒。盡管是旅遊季節,但火車站人跡稀朗,偶爾在站樓下晃過的背包族,讓人遠遠看著內心有些異樣的溫暖,他們是我常態生活之外一份深藏的嚮往。

因為和導演一起出來,對方是精明的未雨綢繆一族,只要身邊有活物,我又開始慣性的不帶腦子,結果被接車的拉錯地方,一氣給拉到了一個孤島上,check in之後發現不對,導演氣得要死,只差把我腦袋給擰下來,後來只好打了一車回來,花了50多歐元,雖然迷糊,數字還是看得明白,狠狠的心疼了一把。

第二天到了會場才知道,主辦方給中國來的客人還設了一個展台,我把我們訓練營的招生海報帖到了上面,看的人還不少,可能是中國字不認識的緣故吧。這次到法國的中國人有:老何兄弟倆、我和導演,還有香港人黃先生,他們都有各自的玩樂和公幹,最後就我老老實實在那站了三天台,也可能是第一次有中國人出現在展台,過來詢問的人一直不斷。

和國內電視節特別不一樣的是,他們的展廳既不豪華,也不超大,從這邊一眼可以望到那頭,人群穿梭但並不喧嘩,比起我們那種「騾馬大會」般的嘈雜,這里有一種特別的樸素和安寧。

The Sunnyside of the DOC主要分成三大塊內容:1,來自全世界的紀錄片內容提供商和發行商的展台式展覽2,各種主題論壇(包括預案銷售、主題研討和主題放映) 3,觀片室Video Library

和HOTDOCS的DOC SHOP有點不一樣的是:The Sunnyside of the DOC 的Video Library,高科技含量更高,他們把所有收集的片子放在後台,有專門的分類和標號,每個進去看片的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密碼,輸入進去之後,點擊你想看的片子標號,看完後如果覺得片子不錯,直接在電腦界面上留言並點擊發送,你所有想要做的事情就在一分鍾內完成了,這套系統對於時間金貴的買家而言簡直是太有效率了!Video Library只對買家開放,我是強人所難硬找他們給我換了一張卡才加塞進去的。如果你是內容提供方的話,門口的管理電腦上還有一份資料,你如果需要了解你自己的片子有那些買家瀏覽或觀摩過,直接從那裡頭可以免費列印出這些資料,有專門的志願者會義務為你服務。
Video Library每天19:00關門,因為在的那幾天都很忙,所以我都是插空跑到樓上快速的瀏覽了一部分片子,然後直接在電腦上把我的EMAIL地址發送給了每個片子的製片方,回到北京的時候收到將近100多封反饋過來的郵件,我回完它們差不多花了一個月時間。

片子看太多了,人也傻了,最後一天在La Rochelle的時候,從旅館出來碰到一人,面孔看起來有些熟悉,但又想不起來了到底是誰,站在咖啡館門前,跟我搭訕:
--Is it a nice day?
-Sure!
--La Rochelle is a sunny city!
--Yeah, but I have to watch films in video library today, it is my last day here .
。。。。。
回來的路上想起這些,覺得特別悲哀:在繁雜不斷的工作中人已然變成了一具僵屍!

La Rochelle
La Rochelle 是個名副其實的Sunnyside city ,早上4、5點鍾天就已經大亮,到夜裡12:00還跟北京夏天的傍晚一樣。最後一天Video Library下午5:00就關掉了,出來以後一個人在大街上閑逛到夜裡11:00多才回去。

到La Rochelle第一天最強烈的感受:這里才真的是一個適合人或者人類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回望我們的環境,彷彿多年渾然不覺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垃圾場中,今天一睜眼,才知道原來我們是在豬圈裡!

空氣在La Rochelle是完全透明的,那感覺好像你只要一伸手,天邊的雲彩就可以摘過來似的,在你和天之間幾乎沒有任何遮擋物!!地面的干凈更不用說的,走在避風港和避風港之間的木製浮橋上,腳下那些其實很有年頭的木板紋理清晰可見!

街道上也有汽車駛過,但全然沒有北京的喧囂和張狂,開車的也不全是年輕人,你會經常看見銀發素裹的老人緩步從車里出來,然後手挽著手往酒吧走去,這些不經意撞見的場景會讓疾走的你忽然內心怦然一動。

酒吧也是La Rochelle的一景,在避風港臨街的一隅,酒吧一個接著一個,成排的桌椅都整齊而緊密的擺放在門口,逗留酒吧的更多是一些中年人的面孔,人不少,但也是同樣的不喧嘩不張揚,在各種不同的表情背後你會看到同一種東西:鬆弛和閑適。

La Rochelle的房子都很老,避風港和避風港之間那些保存完好的百年城垛,還有那些藏在民居背後的老教堂, 和陽光下那些交錯著的白色桅桿一起構成了這個城市獨特的風景。 歷史在這里一直是活著的,在狹窄的街中里穿行,你甚至可以聽到或者觸摸到它們的呼吸聲。

在La Rochelle,歷史是有生命的,這生命來自人對歷史本身的敬意和溫情,那些建築就像一段凝固的時光,讓任何一顆不太堅硬的心都能感受到它的溫暖。這種在人群中鮮活著的歷史更像一隻溫良的老貓,站在暗處,始終沉默,始終不語,靜靜地看著時光之手掠過人類的額頭。

中國的歷史似乎總是少些煙塵氣, 這除了我們不說人話之外, 我覺得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我們失去了歷史應該有的承載物,我們拆掉了太多的東西!少有的那些拆不了的東西就束之高閣,遠離人群, 圈在黑暗和不見光的地方, 歷史本身帶著的余溫在人長久的背棄中也漸然涼寂,然後是忘卻,然後是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記憶空白。
歷史是有生命的,如果我們能把它揣在懷里,或放在人群中,停留在記憶里,它才有可能活起來,伴隨我們一起冥想、呼吸。

反思和觸動
The Sunnyside of The DOC是歐洲最大的一個國際紀錄片節,今年已經是第17屆了,意味著快20年了,這個舞台根本不曾有過中國人的身影,我們這次的出現對他們而言更像一個點綴,那感覺就好像是今天談中國是另一種世界時髦似的。
其實人家壓根就沒帶你玩過,在所謂真正的全球化游戲中,今天,我們在文化輸出和文明分享上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但更糟糕的是我們根本都不知道!我們自己把自己關在一個狹長的黑管子當中,望著頭頂上有限的泛著光亮的空間,還在無比的自鳴得意中呢,以為我們是天下第一!

在我們知道或者掌握很少信息量的時候,我們會自負的以為自己就是天下,以為我是世界坐標的原點,以為世界以我為半徑為中心,很多事情只從自己出發,去考慮,去思維。。。
忽然當你把自己從脆弱的雞蛋殼里,擰出來,換一個位置或者多走一步路,再去看原來的生活或者世界,你發現: 即使不是顛覆性的翻轉,至少你會目睹從前你根本無法察覺的很多嚴重錯位。空間緯度的改變會打破日益慣性的常態思維,換一個場景,跳出來,走走、看看,你忽然發現:坐標的原點在變。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我第一次才真正明白它的含義。

外面另一個真實世界的存在讓我知道:地球上人類生活的區域是一個多元的世界,我們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無論是外在的物化的東西,還是內在的精神層面、文明或者文化層面的,我們的祖先也許從前發出過很強的聲音,用他們創造的璀璨的物質和精神文化,但今天,離開那個臆想的原點,回到那個我們該呆的角落,我已經強烈的感受到那種衰落。而且今天的我們對於這個所謂的全球或者地球,也更難看到會有新的或有價值的精神財富產生或者留下,過度的商業和物化,讓這個民族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像人了,越來越遠離人本了。

這種全國人民一個聲音的大背景下,對於內容創作者是一種更大的挑戰。今天我再去看中國紀錄片的問題時,對於內容創作本身而言,我覺得最致命的問題在於我們的基本功太差,知識結構、文化底蘊和技術掌握上,我們離要完美表達的那個東西還有很遠很遠的距離。當然這樣簡單埋怨導演的見識短淺基本功薄弱其實絲毫於事無補,這趟法國之行,給我最大的清醒是:我們急於建設的應該是真正意義的製片體系和製片人。
但是接下來的問題是:製片人從哪裡來?理想意義的製片人又在何方?

一個圓滿意義的製片人,在我看來,應該是這樣一個理想形象:
1,他不乏普世的仁愛之心,但是又在事情操作層面相當理性;他善於思考,但不可以只是沉湎於形而上的理想,他需要有創業、創新和奔跑的實務能力。
2, 他諳熟商業之道,但又不世俗不功利,而且對內容和藝術卻有相當的敏感,有足夠的鑒賞和審美能力。
3, 他能讀懂人心,善於與人溝通,同時又能享受做幕僚和觀眾的樂趣。

但是,這樣一個有著高超的思考和操作能力的完美形象會在哪裡呢?!

選題聯想
看著那樣多形式各異的好片子,我覺得大腦受刺激:紀錄片的題材其實是多麼的寬泛,我們的導演什麼時候可以更貼近地面更貼近皮膚說些好玩的有趣的人話和故事呢?!
我們有那樣多的事情可以做,那樣多的題材可以去拍:

生育的故事和話題 中國人口這樣多,真的是毛澤東的一個愚蠢政策導致的嗎?!我覺得未必 比如采訪83歲外婆 60歲的媽媽 還是35歲的女兒 每個人的生育觀、生育感受以及生育故事一定是不一樣的 同樣年紀的女人 城裡的和農村的又有怎樣不一樣的故事和命運呢?。。。。選擇好對象,裡面一定有辛酸 有痛苦 但一定也有快樂 有幸福 這快樂和幸福又是什麼?

中國千人一面的城市 一樣的高樓 一樣的白色瓷磚 一樣的蘭色反光玻璃 一個的品種的草籽 一樣高低的草坪。。。。。可以采訪城市生活居民的感受 外來者的觀感 還有設計者的本意和當下的態度 我們都不用去振臂高呼民族想像力這樣的空洞詞彙 各個讓我們無法明辨地區差異的死板面孔足夠讓我們每個人無地自容:我們的生活是怎樣的缺乏創意和想像力!

菜市場 城市是誰的城市 菜市場的商販來自何方 他們有著怎樣共同的辛酸和樂趣。。。在昆明的菜市場 度量單位是公斤 你要買一斤酸菜 賣的人會告訴你只需要買三兩就夠了。。。但在北京 度量單位卻是10元 5元 什麼東西都是 10元3斤 或者 5元2斤 你只打算要2斤東西的話 最後對方一定會賣給你比5元 10元更多的東西。。。一個城市和一個城市的不一樣在這些細節中便一覽無余

音樂在中國人生活中的位置 哪些人在聽音樂 在透過什麼方式聽什麼類型的音樂,我們在聽中國的音樂,還是聽外國的音樂,是古典的還是現代,我們透過何種渠道接觸到各種類型的音樂,中國有無真正的樂迷,真正的樂迷「痴」到如何的一個狀態 。。。。每一個小切面展開 都會有無數讓製作人自己或觀眾意想不到的故事鋪展開來

詩歌去了哪? 當下的中國社會有誰在關注詩歌?他們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去關注詩歌?寫詩的是誰?讀詩的又是哪些人?他們又會在什麼樣的場合讀詩?。。。詩歌在普通中國人的生活中什麼時候輝煌過,是怎樣的輝煌?它又在什麼時候隕落?它又是如何隕落到今天的缺失狀態?

中國的雕塑 各個城市廣場的雕塑出爐背後,早期爆發戶庭院內維納斯塑像,新式社區內雕塑的來龍去脈,798工廠內各類冠以藝術之名的雕塑。。。。還有西單廣場和去十渡路上一個叫韓村的馬路上那些塑料椰子樹也算上的話,所有這些一一展開,中國人的群體審美的水平和個體審美的差異都一覽無余了。

結婚證的故事 結婚證產生於何時?在每一個中國人日常生活中有怎樣的作用和功效?中國的結婚證生效范圍?是咱們自己給自己生產的「合格證明書」還是在更遠范圍內也同樣有效?在中國以外的地方中國結婚證產生過哪些啼笑皆非的故事?

介紹信的故事 介紹信產生於何時?為什麼會有介紹信?最早產生此物的背景是什麼?介紹信在多大范圍內有效?在有效范圍之外使用介紹信時出過哪些意想不到的故事?因介紹信出過的千奇百怪的笑話、締笑姻緣的官司。。。。

戶口的故事 中國為什麼會有戶口?戶口制度起源於何時?一個沒有戶口的人在中國如何生活?因為戶口普通中國人經歷了怎樣的悲歡離合?今天的戶籍又有怎樣的變異?這種變異背後的故事是什麼?。。。。

中國人到底怎麼學英文 英文到底在中國人生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一個中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學英文?怎麼學?一生要花多長時間去學?學習的障礙和誤區到底在哪裡?對於英文程度的測試,一個普通中國人究竟要經歷多少個門檻才可以算作合格?全世界關於英文水平的認知到底有多少?。。。關於英文的學習和英文的考試在中國催生了多少個企業?這些企業為中國的「雞的屁」增加了多少貢獻。。。。。。。

中國老人的社交生活 中國的老年人在干什麼,除了在大馬路上扭秧歌以外?他們的社會公共生活到底在哪裡?他們在跟誰一起生活?如何生活?他們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在眼花繚亂的世俗生活背後到底演繹著怎樣的故事?。。。。

粉絲是誰?誰是粉絲? 粉絲到底是一群怎樣的人?為什麼會成為粉絲?各種粉絲用怎樣的方式追逐他們內心的偶像?粉絲個人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他們如何生活?靠什麼為生?他們如何面對周圍的目光和質疑?他們在短暫狂歡之後又是如何返回到他們常態生活?

17歲孩子讀什麼? 在日益成人化的媒體社會中孩子們到底在消化怎樣的精神食糧?他們是否還在讀書?他們讀怎樣的文字?他們如何獲得他們的信息渠道?許多過早來自成人社會的知識和信息對他們的生活有著怎樣的影響?他們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誰在關心他們?又是以何種方式被關注?他們和成人社會有沒有溝通?如何溝通?

中國人的周末如何度過? 除了KTV和郊區游 中國人還有哪些其他的周末的玩法?和誰一塊玩 如何玩。。。。

中山公園何其多 中國有多少中山公園 怎麼出來這樣多中山公園 又是哪些人在中山公園里消磨時間 他們以什麼的方式在公園里渡過 公園管理中問題有哪些 有多少是全國都一樣的?同樣的問題各個城市的解決方法是什麼?。。。。

中國幼兒園孩子的接送 誰接 用什麼工具接 什麼時候接 什麼時候送 一路上要闖多少關口。。。。。因為這種接送 有過多少尷尬 無奈 以及有趣 好玩的故事。。。

中國人的城市公交 公交線路 公交站牌 如何設置 每個城市都不一樣 有多少民主路 中山大道。。。。

中國大學的門 中國大學到處都是門 正門 東門 南門 還有西門和小西門 這些門都建於何時?最老的大學大門在哪裡?門口都站著誰 大學門口的小商販都在賣什麼?冰棍、文憑、圖書。。。還有別的什麼?

中國的廣告牌 城市裡的廣告牌以商業的居多,稱為戶外廣告 鐵路旁邊、城鄉結合處還有農村的廣告以及各種標語口號 誰寫的 什麼狀態和背景下寫上去的 寫給誰看的。。。我覺得把它們羅列到一起,會非常有好玩和有意思。。。。。。。。。

鄭瓊 寫於2006/09/03

DOC TALK其實是一個規模很小的紀錄片大會,非常加拿大化,整個會議也就兩天,一共才13個提案,全部來自加拿大本土的製作公司,買家也以加國為主,零星有二個來自美國電視台和相關機構,可能是因為他們靠得比較近的緣故

資料真的很少,去了一些英文的網站也是寥寥無幾,看來規模真的不大

閱讀全文

與電影節玩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春節期間為啥不讓換電影票 瀏覽:586
邵陽大祥區電影院 瀏覽:912
有一個小孩丟失的電影名字 瀏覽:129
電影院沒有武漢日夜 瀏覽:657
333層監獄的電影名字 瀏覽:673
印度一部電影主角會接子彈 瀏覽:155
武打片大全電影南拳王 瀏覽:820
電影前路漫漫背景音樂 瀏覽:771
鄭伊健泰國電影 瀏覽:279
豫劇電影全集大全在線觀看 瀏覽:735
愛國電影八佰觀後感300 瀏覽:748
泰國關於打胎的恐怖電影 瀏覽:500
教父1電影英文字幕 瀏覽:728
top拍的電影名字 瀏覽:739
正義聯盟電影中文免費觀在線觀看 瀏覽:211
電影導演的因果 瀏覽:804
徐達夫是什麼電影里的名字 瀏覽:724
香港的天使愛情電影 瀏覽:247
保護動物的電影觀後感 瀏覽:31
什麼電影的床戲是真的 瀏覽: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