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寒戰第一部上影的時間
中國2012年11月8日中國台灣2012年11月16日中國香港2012年11月8日韓國2012年10月4日(釜山電影節全球首映)新加坡2012年10月18日
B. 彭於晏7月8號上映的電影叫什麼
彭於晏2016年7月8號上映的電影是《寒戰2》,影片是《寒戰》的續集,講述劉傑輝妻兒卻遭遇綁架並被殺害,他說服李文彬再度復出,協助他破案的故事。彭於晏在片中繼續飾演李文彬的兒子李家俊,彭於晏笑說自己幾年前演《寒戰》時只有三場戲,「這次不止了,角色發揮空間很大,和梁家輝和郭富城這兩位影帝級人馬都有很多對手戲,我演得很過癮,免費學習耶!」
另外,周潤發在片中飾演一位大律師,彭於晏昨日談起這事也是很遺憾,「我最遺憾的就是這部電影和發哥沒有演到對手戲,甚至連他的面都沒見過!我多想和發哥演戲啊。咦,明天(指11日)《寒戰2》為上海電影節揭幕,我應該有機會見到他吧!」已經從上一部的三場戲「逆襲」成為《寒戰2》主角之一的彭於晏,遇到這些前輩,還是有著一顆「粉絲心」。
C. 文詠珊演過的電影有哪些 文詠珊演過的電視劇有哪些
截止2019年12月有《十分愛》、《內衣少女》、《愛情故事》、《為你鍾情》、《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風聲》、《天龍八部》等。
2007年,從模特轉戰大銀幕,參演客串首部電影《十分愛》,2008年,正式擔任女主角飾演愛情喜劇電影《愛斗大》。2011年,出演驚悚片《迷途追凶》。2012年,出演動作片《大追捕》並一人分飾兩角徐雪和徐依芸。
2014年,出演動作片《赤道》,並評借該角色獲得第三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最佳女配角。2015年,JM 正式進軍內地,參演第一部電視劇由嚴歌苓編劇,曹盾導演的《畢業歌》。同年,在古裝玄幻劇《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飾演小師妹周青雲。2016年,出演動作片《寒戰2》。
(3)上海電影節寒戰擴展閱讀:
社會活動
2010年5月,文詠珊隨黎明等一起參加了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舉辦,並由周大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全力支持的「青海地震賑災慈善義賣」活動,為義賣籌款出一分力。
2012年6月27日,文詠珊與李治廷一起出席了「公益金便服日」20周年活動,現場揮毫繪制主題T恤衫,呼籲市民攜手共襄善舉。
2014年憑借電影《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參加第64屆德國柏林影展。
2016年4月3日,憑借電影《赤道》獲得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女配角提名。4月16日,電影《寒戰2》參加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紅毯。6月11 日,參加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電影《寒戰2》劇組紅毯。
D. 求寒戰寒戰(2012)李治廷,彭於晏,主演的電影高清視頻免費觀看資源
《寒戰》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rPdwMBKWC20h3IPUejaU0Q
《寒戰》是銀都機構有限公司、萬誘引力丁有限公司、安樂影片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動作電影,由梁樂民、陸劍青執導,郭富城、梁家輝、楊采妮領銜主演。該片講述了在新時代背景下,一輛價值不菲的警察沖鋒車被劫持,隨之整個香港都陷入到安全危機,警匪之間展開高智商較量。2012年10月4日,作為韓國釜山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全球首映,11月8日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同時上映。2013年該片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等諸多獎項。
E. 求電影寒戰的主要內容
午夜的警隊,報案中心接到匿名電話稱一輛前線沖鋒車被脅持。車內五位警員及武器裝備成為賊人談判籌碼。事件驚動警隊,不知是巧合還是意外,沖鋒車內其中被劫持的警員,竟為現任行動副處長李文彬獨子﹝彭於晏飾﹞!
適逢警隊一哥外訪未返,下任處長選舉的兩大熱門:鷹派人物警務處副處長李文彬﹝梁家輝飾﹞與年輕的警務處副處長劉傑輝﹝郭富城飾﹞都開始大施拳腳。李立即指揮營救,並將此次行動代號為「寒戰」。可賊人竟對警隊內部一切了如指掌、洞悉先機,警隊精英盡出,行動依然無功而返,處處受制,眾同袍均開始 懷疑他的決策,推舉劉傑輝接手整個行動,危急時刻,二虎相爭,劉傑輝毫不示弱,不同與李的激進手法,他選擇主動與賊人溝通,並答應交予賊人贖金。
整個交收贖金過程中,劉設法令贖金留下線索,以便追查賊人位置。可道高 一尺,魔高一丈,劉非但找不著賊人蹤跡,還將巨額贖金失卻,跟劉出生入死的同袍徐永基﹝錢嘉樂飾﹞更在交收贖金過程中殉職,劉內疚不已,香港警隊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急與威脅…整場行動令庫房失卻八千萬現金,兩位警員殉職。事件不但驚動了政府內部,也驚動了廉政公署,因廉署收到匿名人士舉報,懷疑兩位副處長,其中一人在此危急關頭以權謀私 …香港的安全瞬時淪陷,警隊及香港的管治漏洞被抖出,威脅直逼警隊內部,矛頭直指警隊高層。 原來,香港被稱為「最安全的城市」的原因,只是未遇上真正的敵人 ...
F. 寒戰觀後感,與管理學有關
《寒戰》作為香港亞洲電影節的開幕電影之一,映前梁家輝、郭富城、彭於晏齊齊出席。相較於演員陣容的豪華,兩位新導演顯然氣場稍弱。當晚百老匯電影中心有兩場同時放映,主創們在放映前還把兩個廳的觀眾都照顧到了,互相吹捧之外,導演還是話少且稍顯窘迫。但身為新導演,在《寒戰》中能有如此大的格局和大膽的創新,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中國的電影觀眾,不管現在口味如何,但恐怕沒幾個不是在港片浸淫中長大的。而且對於大多數男性觀眾來講,成長路上最讓人難忘的港片記憶大概是警匪片。前《無間道》的兄弟義氣,《無間道》之後的煎熬掙扎 ,我們耳熟能詳,津津樂道。
《無間道》的無數跟風之作,在當前的港片大環境下,除了銀河映像,警匪這一類型片似乎也走進了死胡同,題材重復,角度陳舊。
這樣看來,《寒戰》似乎有一個開創新局面的勇氣。雖然依舊是經典的雙雄設置,但可能是史上警匪片中職位最高的雙雄了——警務處兩大副處長,廳級領導幹部啊。
既然以高端人物作為主角,格局顯然要更大,盡管切入點依然是一個具體的案子。事實上,沖鋒車被綁到最終被歹徒劫走贖金的前半部分,節奏用「凌厲」形容都有點不夠分量,戲劇沖突的小小高潮接二連三,信息量和轉折點多到讓觀眾實在是有點應接不暇。可以說,這樣的敘事節奏本來就是一種創新,快到了連人物關系交待都被很巧妙地埋在了一些細微之處,目的當然還是在於節省篇幅。這樣的做法到底優劣如何,是否太過rush導致意蘊不足,這都是創新之下可以探討的話題。但不管怎麼說,前半部分是會讓觀眾全神貫注的。
事實上,更大的創新在於,不同於傳統警匪片的內核永遠是善惡纏斗,本片中的歹徒成為了被虛置的第三方——雖然從能力上來講,他們其實好像比以前片子的歹徒都強大。前半部分對峙的兩方,其實是行動組的鷹派李文彬,和管理組的鴿派劉傑輝。而他們所分別代表的價值觀念——分歧點在於警隊該發揮什麼樣的作用,以什麼樣的方式發揮作用。顯而易見的是,導演組合在這里表現出了明顯的傾向性,而且是以一種充滿自豪感的方式:香港能成為亞洲最安全的城市,靠的是法治精神,也就是劉傑輝所代表的價值理念。
隨著辦公室」叛亂"以劉傑輝的搶班奪權勝利告終,他獲得了警隊其他人的支持,證明了法治觀念在香港的深入人心。雖然欠缺了一些所謂「非常時期,用非常方法」的探討,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的比較,沒能深入挖掘制度是否合理。僅僅是充滿自豪感地說,雖然這次任務失敗了,但香港賴以成為「亞洲最安全城市」的核心理念沒有丟。這也是全片所洋溢的一種強烈的對香港的法治的自豪感的表現。
劫案結案之後的部分,沒有了前半部分的快節奏吸引眼球,主創很聰明地以懸念抓人。ICAC的介入,讓我們也跟讓人毫無好感的愣頭青李治廷一樣,先懷疑劉傑輝,繼而李文彬,到底哪個才是壞人?
後半部分主打的內核,在我看來,是體制內的辦公室斗爭。由懷疑劉傑輝轉而懷疑李文彬的原因在於對警務處長的爭奪,而李文彬在ICAC詢問室對李治廷的一番教導,更是道出了辦公室政治的可怕。這也是相當聰明的一點,我們普通觀眾的生活,不會每天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但職場的明爭暗鬥,明槍暗箭,確實也是危機重重。正是由於雙雄的高端設置,讓傳統警匪片中僅止於「一個老壞事的混蛋上司」的探討有了現實的普遍適應性。
重點在於此,所以後半部分案子的解決依然僅是點綴。事實上,只不過把查案的主體變成ICAC而已,過程幾乎沒有難度。這也讓劉傑輝在體制內精明的輾轉騰挪顯得異常犀利。但此處也暴露出來了本片的一大缺點:劇情合理性的打磨不夠。前半部分無所不能的劫匪,卻犯下了很容易被發覺的錯誤。從有內線的警隊到ICAC的查案主體變化,也不足以解釋前後如此巨大的差距。就像對方球隊有被收買了踢假球的,你輕松戰勝。但作為本身有一定實力的隊伍,沒理由換一個更弱的不踢假球的隊,你馬上丟盔卸甲。
合理性的問題全片都存在,其實就算警隊有內線,前半部分劫匪的表現也太過逆天,從IT總監的介紹中我們也覺得這根本不可能,但之後的劇情也沒有給與合理解釋。可以說,前半部分留下的許多扣子,後半部分只在大的層面上解決了,但許多細節會讓觀眾難以信服。
更加讓人失望的是,最後的結局變成了一種主旋律的敘事範式。而這種範式我們似乎最常見的就是在大陸的反腐劇中:市長和市委書記都被懷疑腐敗,然後出於對黨的事業的忠心毫無私心地互相爭斗,最後發現,原來老市委書記是一直被身邊的親人蒙在鼓裡,打著他的旗號幹了很多壞事。然後大義滅親,跟市長摒棄前嫌,然後說,我老了,世界是你們年輕人的。市長也理解了老領導的一片苦心,讓老領導放心,成功完成幹部的年輕化。
是的,本片的結尾跟這個範式一模一樣。更加糟糕的是,這樣的主旋律結尾之後,還來了個好萊塢式的俗套反轉結尾,更加暴露了新導演的匠氣。而彭於晏作為這個反轉的試圖讓觀眾「心中一凜」的反派,顯然難以達到這個效果,因為在全片中,他幾乎是一個被忽略的角色,戲份之少難以讓觀眾對他有情感累積。況且從劇情上來說,最後要挾劉傑輝要放他出來也沒有任何意義——他的特殊之處就在於老爸是李文彬,現在李退休了,要他何用?
這樣的反轉,顯然是為了反轉而反轉,既不合理也無益於主題的深化。事實上,意識到導演要玩反轉的時候,我的預期是會表現出劉傑輝厚黑的一面,比如跟劉德華玩的一個合謀啥的。這不但更加合理,還能更好的服務主題——殘酷的辦公室斗爭之下,勝利者往往是善惡模糊的權謀家。
所以,導演的新嘗試是可喜的,也是值得鼓勵的。而且對大格局、高端內核的把控也顯示出開創新局面的勇氣和野心。但一來細節上做的不夠到位,新手錯誤太多。二來,大格局拍好了是震撼人心,有深度,拍的不好就成了歌頌式的主旋律。兩位導演滿懷著對香港法治理念的自豪,缺乏自我檢討和反思的精神和能力。這也是這次有益創新的最大敗筆,這一點上,實在是難以跟《無間道》相比。
寒戰影評3:
整個片子節奏不是一般的快,往往是一個謎題剛出了謎面馬上就跳入下一個謎題,以至我在看時一直在被劇情拉著往前跟進,卻沒有時間思考。回頭想想,其實片子有很多謎題沒有交代清楚,而最後更是拋下一個巨大的懸念,打電話給郭富城的幕後大BOSS,究竟是誰?這樣一部只提問不回答的電影可以說在很多方面都吊足了胃口,所以看過的人抱著一堆謎團順理成章地期待續集的出現。
G. 《寒戰》精彩嗎
作為警匪片,影片故事戲劇性足夠,動作戲也夠精彩,特別是最後天台煙花炸彈爆炸一幕絢爛奪目。但總的來說,動作戲並不多,可能是刻意為之,除天台爆炸一幕以外基本上都是過場戲。可能因為看的是國語版,眾人交口稱贊的梁家輝和郭富城警局交鋒一場戲看得並不過癮,郭富城的普通話太差了。另外,影片里也缺少能夠打動人心的情感因素。
劇情節奏的從容,影片其實動作和槍戰部分並不多,更多是辦公室和指揮部的內容,情節環環相扣,毫無尿點,每每在緩一緩之後都有意向不到的高潮,除了天台槍戰有點奇怪外,其他都幾乎沒有節奏的破綻。更難能可貴的是警匪片不賣弄警察的破案環節,這裡面警察對於案情的推進都平實高效,毫無賣弄警察智慧的感覺,線索的發現和部署從容不迫,我想這幾乎逼近真的高水平警察的狀態了(天台飛虎隊除外,區域內有那麼強力的爆炸物是沒有理由一隊一隊人前赴後繼送死的),這樣的,不加戲劇化加工的破案更顯真實。若後集能保持該特色真是開了警匪片的先河,也跳出了現在流行的美國警匪電視劇裡面著力賣弄破案智慧的套路。
H. 寒戰1 高清電影資源。沒有銀行卡,所以要錢勿擾。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
《寒戰》是銀都機構有限公司、萬誘引力丁有限公司、安樂影片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動作電影,由梁樂民、陸劍青執導,郭富城、梁家輝、楊采妮領銜主演。該片講述了在新時代背景下,一輛價值不菲的警察沖鋒車被劫持,隨之整個香港都陷入到安全危機,警匪之間展開高智商較量。2012年10月4日,作為韓國釜山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全球首映,11月8日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同時上映。2013年該片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等諸多獎項。
I. 寒戰2彭於晏鼻子的傷口是真的嗎
彭於晏在2016年6月11日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日當天的《寒戰2》新聞發布會上接受記者采訪時是這么說的,是真是假你自己體會下吧:
媒體試片後,不少記者對片中劉傑輝(郭富城飾)監獄暴力審訊李家俊(彭於晏飾)的對手戲印象深刻,戲里,彭於晏頭部被郭富城猛按在審訊桌上,鼻血橫流。有記者提問彭於晏拍戲感受,並笑稱這場戲絕對是「假戲真做」,「拍戲的時候,影帝真的是非常認真,所以我的鼻子最近才剛剛痊癒。」
J. 寒戰影評:寒戰好不好看,評價怎麼樣
總的來說,好萊塢的視聽+完整合乎邏輯的故事+正能量的精神 港片在一條新路上回歸了 本格破案劇+黑暗騎士風,大格局盛氣凌人,架構法網寓言。劇本上精雕細琢,無奈前緊後松。布了很大盤局表現警署、廉政公署、保安局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最後將軍、主旋律和彩蛋難免小兒科了。用明星演反角及「智商192」都過早的暴露了兇嫌,實為百密一疏。 劇本其實很不完美,還有很多生硬的地方,但之所以這么多人覺得牛逼,是因為很久沒看過這樣正能量的港片了吧,全被無間道的黑暗覆蓋了 以下影評內容有嚴重劇透,沒看過片的慎看。 《寒戰》作為香港亞洲電影節的開幕電影之一,映前梁家輝、郭富城、彭於晏齊齊出席。相較於演員陣容的豪華,兩位新導演顯然氣場稍弱。當晚百老匯電影中心有兩場同時放映,主創們在放映前還把兩個廳的觀眾都照顧到了,互相吹捧之外,導演還是話少且稍顯窘迫。但身為新導演,在《寒戰》中能有如此大的格局和大膽的創新,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我們耳熟能詳,津津樂道。 《無間道》的無數跟風之作,在當前的港片大環境下,除了銀河映像,警匪這一類型片似乎也走進了死胡同,題材重復,角度陳舊。 這樣看來,《寒戰》似乎有一個開創新局面的勇氣。雖然依舊是經典的雙雄設置,但可能是史上警匪片中職位最高的雙雄了——警務處兩大副處長,廳級領導幹部啊。 既然以高端人物作為主角,格局顯然要更大,盡管切入點依然是一個具體的案子。事實上,沖鋒車被綁到最終被歹徒劫走贖金的前半部分,節奏用「凌厲」形容都有點不夠分量,戲劇沖突的小小高潮接二連三,信息量和轉折點多到讓觀眾實在是有點應接不暇。可以說,這樣的敘事節奏本來就是一種創新,快到了連人物關系交待都被很巧妙地埋在了一些細微之處,目的當然還是在於節省篇幅。這樣的做法到底優劣如何,是否太過rush導致意蘊不足,這都是創新之下可以探討的話題。但不管怎麼說,前半部分是會讓觀眾全神貫注的。 事實上,更大的創新在於,不同於傳統警匪片的內核永遠是善惡纏斗,本片中的歹徒成為了被虛置的第三方——雖然從能力上來講,他們其實好像比以前片子的歹徒都強大。前半部分對峙的兩方,其實是行動組的鷹派李文彬,和管理組的鴿派劉傑輝。而他們所分別代表的價值觀念——分歧點在於警隊該發揮什麼樣的作用,以什麼樣的方式發揮作用。顯而易見的是,導演組合在這里表現出了明顯的傾向性,而且是以一種充滿自豪感的方式:香港能成為亞洲最安全的城市,靠的是法治精神,也就是劉傑輝所代表的價值理念。 隨著辦公室」叛亂"以劉傑輝的搶班奪權勝利告終,他獲得了警隊其他人的支持,證明了法治觀念在香港的深入人心。雖然欠缺了一些所謂「非常時期,用非常方法」的探討,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的比較,沒能深入挖掘制度是否合理。僅僅是充滿自豪感地說,雖然這次任務失敗了,但香港賴以成為「亞洲最安全城市」的核心理念沒有丟。這也是全片所洋溢的一種強烈的對香港的法治的自豪感的表現。 後半部分主打的內核,在我看來,是體制內的辦公室斗爭。由懷疑劉傑輝轉而懷疑李文彬的原因在於對警務處長的爭奪,而李文彬在ICAC詢問室對李治廷的一番教導,更是道出了辦公室政治的可怕。這也是相當聰明的一點,我們普通觀眾的生活,不會每天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但職場的明爭暗鬥,明槍暗箭,確實也是危機重重。正是由於雙雄的高端設置,讓傳統警匪片中僅止於「一個老壞事的混蛋上司」的探討有了現實的普遍適應性。 重點在於此,所以後半部分案子的解決依然僅是點綴。事實上,只不過把查案的主體變成ICAC而已,過程幾乎沒有難度。這也讓劉傑輝在體制內精明的輾轉騰挪顯得異常犀利。但此處也暴露出來了本片的一大缺點:劇情合理性的打磨不夠。前半部分無所不能的劫匪,卻犯下了很容易被發覺的錯誤。從有內線的警隊到ICAC的查案主體變化,也不足以解釋前後如此巨大的差距。就像對方球隊有被收買了踢假球的,你輕松戰勝。但作為本身有一定實力的隊伍,沒理由換一個更弱的不踢假球的隊,你馬上丟盔卸甲。 合理性的問題全片都存在,其實就算警隊有內線,前半部分劫匪的表現也太過逆天,從IT總監的介紹中我們也覺得這根本不可能,但之後的劇情也沒有給與合理解釋。可以說,前半部分留下的許多扣子,後半部分只在大的層面上解決了,但許多細節會讓觀眾難以信服。 更加讓人失望的是,最後的結局變成了一種主旋律的敘事範式。而這種範式我們似乎最常見的就是在大陸的反腐劇中:市長和市委書記都被懷疑腐敗,然後出於對黨的事業的忠心毫無私心地互相爭斗,最後發現,原來老市委書記是一直被身邊的親人蒙在鼓裡,打著他的旗號幹了很多壞事。然後大義滅親,跟市長摒棄前嫌,然後說,我老了,世界是你們年輕人的。市長也理解了老領導的一片苦心,讓老領導放心,成功完成幹部的年輕化。 是的,本片的結尾跟這個範式一模一樣。更加糟糕的是,這樣的主旋律結尾之後,還來了個好萊塢式的俗套反轉結尾,更加暴露了新導演的匠氣。而彭於晏作為這個反轉的試圖讓觀眾「心中一凜」的反派,顯然難以達到這個效果,因為在全片中,他幾乎是一個被忽略的角色,戲份之少難以讓觀眾對他有情感累積。況且從劇情上來說,最後要挾劉傑輝要放他出來也沒有任何意義——他的特殊之處就在於老爸是李文彬,現在李退休了,要他何用? 這樣的反轉,顯然是為了反轉而反轉,既不合理也無益於主題的深化。事實上,意識到導演要玩反轉的時候,我的預期是會表現出劉傑輝厚黑的一面,比如跟劉德華玩的一個合謀啥的。這不但更加合理,還能更好的服務主題——殘酷的辦公室斗爭之下,勝利者往往是善惡模糊的權謀家。 所以,導演的新嘗試是可喜的,也是值得鼓勵的。而且對大格局、高端內核的把控也顯示出開創新局面的勇氣和野心。但一來細節上做的不夠到位,新手錯誤太多。二來,大格局拍好了是震撼人心,有深度,拍的不好就成了歌頌式的主旋律。兩位導演滿懷著對香港法治理念的自豪,缺乏自我檢討和反思的精神和能力。這也是這次有益創新的最大敗筆,這一點上,實在是難以跟《無間道》相比。 飾)出訪國外,此時由鷹派人物行動副處長李文彬(梁家輝 飾)與年輕的管理副處長劉傑輝(郭富城 飾)一起負責這次案件,並將行動命名為「寒戰」,李文彬任總指揮。李文彬的兒子(彭於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