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尋找一部電影
中文名稱:美麗人生
英文名稱:Life Is Beautiful
發行時間:2005年
電影導演:羅伯托·貝尼尼 Roberto Benigni
電影演員:羅伯托·貝尼尼 Roberto Benigni
尼可萊塔·布拉斯基 Nicoletta Braschi
地區:義大利
語言:英語
導 演: 羅伯托·貝尼尼 Roberto Benigni
主 演: 羅伯托·貝尼尼 Roberto Benigni
尼可萊塔·布拉斯基 Nicoletta Braschi
Giustino Durano
Sergio Bini Bustric
Giuliana Lojodice
Amerigo Fontani
Pietro De Silva
Francesco Guzzo
時 長: 122 分鍾
類 型: 喜劇 愛情 劇情 戰爭
分 級: 法國:U 義大利:T 英國:PG 美國:PG-13
劇情介紹: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去籠罩著整個義大利。
圭多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他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嚮往。他和好友菲魯喬駕著一輛破車從鄉間來到阿雷佐小鎮,他的願望是在小鎮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過上與世無爭的安逸生活。途經一座谷倉塔樓時,年輕漂亮的姑娘多拉突然從塔樓上跌落到他的懷中,原來塔樓上有個黃蜂窩,黃蜂經常騷擾當地居民。多拉想為民除害,燒掉黃蜂窩,反被黃蜂蜇傷。圭多立刻對她產生了好感,熱情地為她處理傷口,為表示謝意,多拉送了一些雞蛋給圭多,意味深長地目送他遠去。
陰雲密布的義大利,納粹的反動勢力日益強大,墨索里尼推行強硬的種族歧視政策,圭多因有猶太血統,他開書店的申請屢遭阻撓,得不到批准。好友菲魯喬的工作也久無著落。由於生活所迫,圭多隻好在一家飯店當服務員,他以真誠、純朴、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贏得了顧客們的喜愛。
一次圭多騎車上班無意中撞倒了多拉,兩人再次邂逅燃起了圭多心中愛情的火焰。他不失時機地向多拉表白愛慕之情。
多拉是某學校的教師,有一天從羅馬來的督學要到學校視察,圭多得知後,竟冒充督學來到多拉所在學校視察。校長熱情地接待他,為取悅多拉,引起多拉的注意,圭多索性跳上講台施展起喜劇演員的才華,惹得學生開懷大筆,令校長和教師瞠目結舌。
圭多得知多拉和男友魯道夫要去劇院看歌劇,他也買票前往,坐在樓下的圭多始終目轉睛地盯著樓上包廂里的多拉。起初多拉對圭多的苦苦追求並不在意,但是由於多拉討厭魯道夫,因此常和圭多在一起。魯道夫一廂情願地舉協和多拉的訂婚晚會。晚會正巧安排在圭多所在的飯店。圭多巧妙地使多拉解脫了魯道夫的糾纏,因此贏得了她的芳心。多拉不惜跟父母鬧翻,離家出走,嫁給了圭多。
婚後,好事接踵而來,圭多夢寐以求的書店開業了,他們有了個乖巧可愛的兒子喬舒亞。圭多閑來無事時常和兒子玩游戲,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滿。可好日子沒過上幾年,在喬舒亞五歲生日這天,納粹分子抓走了圭多和喬舒亞父子,強行把他們送往猶太人集中營。當多拉和喬舒亞的外祖母興沖沖地回到家裡,只見人去樓空,家裡被翻得亂七八糟,多拉明白了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她雖沒有猶太血統,但她堅持要求和、兒子一同前往集中營,多拉被關在女牢里,圭多不願意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從此蒙上悲慘的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一面千方百計找機會和女監里的妻子取得聯系,向多拉報平安,一面要保護和照顧幼小的喬舒亞,他哄騙兒子這是在玩一場游戲,遵守游戲規則的人最終能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兒子對圭多的話信以為真,他多麼想要一輛坦克車呀!喬舒亞強忍了飢餓、恐懼、寂寞和一切惡劣的環境。圭多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當解放來臨之際,一天深夜納粹准備逃走,圭多將兒子藏在一個鐵櫃里,千叮囑萬叮嚀讓喬舒亞不要出來,他打算趁亂到女牢去打妻子多拉,但不幸的是他被納粹發現,當納粹押著圭多經過喬舒亞的鐵櫃時,他還樂觀地、大步地走去,暗示兒子不要出來,但不久,就聽見一聲槍響, 歷經磨難的圭多慘死在德國納粹的槍口下。
天亮了,喬舒亞從鐵櫃里爬出來,站在院子里,這時一輛真的坦克車隆隆地開到他的面前,上面下來一個美軍士兵,將他抱上坦克。
『貳』 跪求好心人分享咖啡與香煙2003年上映的由羅伯托·貝尼尼主演的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
《咖啡與香煙》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本片是由11個黑白短片綜合而成的短篇集,每個短片都圍繞咖啡與香煙展開。
一。羅伯托·貝尼尼(羅伯托·貝尼尼RobertoBenigni飾)坐在一家咖啡館喝著咖啡,史蒂夫·賴特(史蒂夫·賴特StevenWright飾)過來與他攀談,然而兩人似乎沒有什麼共同語言,只在重復表達對咖啡與香煙的熱愛……
二。一家咖啡廳里坐著一對黑人雙胞胎兄妹,咖啡廳服務員突然對他們很感興趣,即坐下與之熱情交談,然而兄妹倆似乎對這個不知所雲的人毫無興趣,只在繼續抽煙喝咖啡……
『叄』 請問大佬有美麗人生1997年上映的由羅伯托·貝尼尼主演的高清視頻在線觀看資源嗎
《美麗人生》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mGub9Y3eS238bVL8uhZ62Q
猶太青年圭多(羅伯托·貝尼尼)邂逅美麗的女教師多拉(尼可萊塔·布拉斯基),他彬彬有禮的向多拉鞠躬:「早安!公主!」。歷經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後,天遂人願,兩人幸福美滿的生活在一起。然而好景不長,法西斯政權下,圭多和兒子被強行送往猶太人集中營。多拉雖沒有猶太血統,毅然同行,與丈夫兒子分開關押在一個集中營里。聰明樂天的圭多哄騙兒子這只是一場游戲,獎品就是一輛大坦克,兒子快樂、天真的生活在納粹的陰霾之中。盡管集中營的生活艱苦寂寞,圭多仍然帶給他人很多快樂,他還趁機在納粹的廣播里問候妻子:「早安!公主!」法西斯政權即將傾覆,納粹的集中營很快就要接受最後的清理,圭多編給兒子的游戲該怎麼結束?他們一家能否平安的度過這黑暗的年代呢?
『肆』 誰有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的專業影評
《美麗人生》--偉大的父愛 本片由義大利國寶級導演羅伯特貝尼尼自編自導自演,講述了一個關於親情和愛情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感人肺腑。該片曾獲得嘎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等多部大獎。是值得各位收藏的一部佳作。 樂觀開朗的猶太青年圭多和朋友駕車來到城裡,途中邂逅了美麗的女教師多拉,兩人互生情愫。幾經磨難,兩人結為夫妻。但好景不長,就在他們的兒子生日那天,圭多和兒子被強行帶到了納粹集中營,原因是他們是猶太人。多拉沒有猶太血統,但為了和丈夫兒子在一起,也登上了通往集中營的火車。在集中營里他們被分開關押。圭多為了不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就「欺騙」他說這是為他的生日而舉辦的一場游戲,游戲規則是不能哭不能鬧不能想媽媽,率先得到1000個積分的孩子就可以得到一輛真坦克,兒子信以為真。圭多還要想方設法向妻子報平安。最終圭多為了兒子的安危,自己慘死在德軍的槍口之下。 反映二戰時期的影片有很多,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過多地渲染死亡和血腥。但這些在這部影片中沒有直接體現,而代替它的是更多的歡笑和淚水。首先圭多是一個勇敢的男人,他喜歡上了多拉,就勇敢地去追求,不論路途有多麼的崎嶇,最終他做到了。其次圭多是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當他們在集中營的時候,圭多一刻也沒有忘記呵護自己的兒子,也沒有忘記和妻子取得聯系。在他心中親情和愛情就是他的全部生命,所以最後他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全兒子,由此可見父愛的偉大。影片中有幾處場景值得一提:首先是圭多冒充視察人員來到多拉的學校跳「脫衣舞」的滑稽場景,這一幕是為了引起多拉的注意,從而體現圭多是一個既勇敢又富有幽默感的男人。其次是圭多在被處死之前向藏在鐵窗中的兒子擺出小丑般的走路姿勢,這是為了不讓兒子害怕,並且快樂的走向死亡,體現了偉大的父愛。最後是兒子和母親相聚,對母親說:''我們贏了,我們得到了1000分,我們贏了。」這是最為傷感的一幕,我們為圭多的犧牲而傷心,為孩子的心靈沒有受到傷害而感動,圭多死得值得。影片告訴我們痛苦只是暫時的,唯有樂觀的人們才能得到美麗的人生。
『伍』 電影美麗人生獲得了哪些獎項
1999年,該片在第71屆奧斯卡獎獲得了最佳外語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配樂三項獎項
1998年
第11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 獲獎 《美麗人生》
第11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 獲獎 羅伯托·貝尼尼
1999年
第71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 獲獎 羅伯托·貝尼尼
第71屆奧斯卡獎最佳配樂 獲獎 尼古拉·皮奧瓦尼
第71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 獲獎 《美麗人生》
第71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 提名 《美麗人生》
第71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 提名 羅伯托·貝尼尼
第71屆奧斯卡獎最佳原創劇本 提名 文森佐·克拉米
第71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剪輯 提名 Simona Paggi
第51屆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獲獎 羅伯托·貝尼尼
第51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提名 羅伯托·貝尼尼
第11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 獲獎 《美麗人生》
第11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 獲獎 羅伯托·貝尼尼
第5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
獲獎 羅伯托·貝尼尼
第5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非英語片
提名 《美麗人生》
第5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劇本
提名 羅伯托·貝尼尼
第24屆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 獲獎 羅伯托·貝尼尼
2000年
第23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 提名 《美麗人生》
第14屆西班牙戈雅獎最佳歐洲電影 獲獎 《美麗人生》
獲獎記錄(時光網)http://movie.mtime.com/11329/awards.html
『陸』 羅伯托·貝尼尼的人物經歷
羅伯托·貝尼尼上面有三個姐姐。10歲時,羅伯托·貝尼尼就愛上了舞台表演,少年時代從事過小丑和魔術師助理等工作。他本來打算做一個神父,曾在佛羅倫薩培養神父的神學院受教育。由於洪水的原因,又被迫離開了這所學校,後又在普拉多的會計學校學習過 。
1972年,羅伯托·貝尼尼第一次登台表演喜劇獨角戲《喬尼·馬里奧》。
1976年,羅伯托·貝尼尼與朱塞佩·貝爾托盧奇一起將《喬尼·馬里奧》改編成電視節目,在《自由波浪》欄目里播出。隨後,又同他一起合作編導了愛情片《貝林格,我愛你》。1979年,主演由雷馬爾科·費里執導的喜劇片《請求庇護》。1983年,與奧林匹婭·卡爾立斯主演愛情片《你令我感到不安》 。
1985年,羅伯托·貝尼尼與馬西莫·特羅西出演喜劇片《眼淚不再》。1988年,首部英語對白犯罪喜劇片《不法之徒》,獲得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最佳男演員銀絲帶獎 。
1991年,執導了以西西里為背景的傳記片《約翰尼·斯泰基諾》。同年,執導由尼可萊塔·布拉斯基主演的劇情片《香蕉先生》 。
1994年,與赫伯特·羅姆、克勞迪婭·卡汀娜聯袂主演偵探片《頑皮警察》 。同年,執導並主演了喜劇片《IQ本色》。
1997年,羅伯托·貝尼尼執導了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表現猶太人在集中營苦難生活的戰爭片《美麗人生》,該片是以他父親在納粹集中營呆過兩年的經歷寫成的,獲得第5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和第7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
2002年,羅伯托·貝尼尼執導並主演喜劇片《木偶奇遇記》,獲得金酸莓最差導演獎 。2003年,與史蒂夫·賴特出演由十一個小故事綜合起來的短片集《咖啡與香煙》。
2005年,自編自導愛情戰爭片《老虎和雪》,並在片中擔任主演,該片獲得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銀絲帶獎最佳原創劇情獎 。同年,自導自演愛情戰爭片《愛你如詩美麗》,飾演義大利人阿蒂利奧·德·喬萬尼。
2012年,與傑西·艾森伯格、艾倫·佩吉聯合出演喜劇愛情片《愛在羅馬》,飾演普通的小職員 。
『柒』 如何評價羅伯托貝尼尼
羅伯托·貝尼尼(Roberto Remigio Benigni),1952年10月27日出生於義大利托斯卡納區,義大利演員、編劇、導演、製片人。
中文名
羅伯托·貝尼尼
外文名
Roberto Remigio Benigni
國 籍
義大利
出生地
義大利托斯卡納區
出生日期
1952年10月27日
職 業
演員、編劇、導演、製片人
代表作品
不法之徒、美麗人生
主要成就
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最佳男演員銀絲帶獎
第5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妻 子
尼可萊塔·布拉斯基
『捌』 羅伯托·貝尼尼 是猶太人嗎美麗人生的導演
是的。
羅伯托·貝尼尼1952年10月27日出生於義大利Arezzo的Misericordia,他曾在佛羅倫薩培養神父的神學院受教育。由於洪水的原因,又被迫離開了這所學校。後又在普拉多的會計學校學習過。他的父親Luigi Benigni原來是農民做過木匠、磚瓦匠,1943-1945曾在納粹集中營呆過兩年。他便是在他父親的經歷的基礎上進行《美麗人生》的創作。
『玖』 義大利演員羅貝爾托—貝尼尼都演過哪些電影
英文名:Roberto Benigni
國 籍:義大利
出生地:義大利塔斯卡尼
生 日:1952年10月27日
星 座:天蠍座
身 高:5尺2寸
職 業:喜劇演員,導演,編劇,製片人
教 育:佛羅倫斯神學院(後因發洪水輟學)
成名作:《美麗人生》
家 人:父親,母親,姐姐
妻 子:妮科萊·布拉奇
簡介:
義大利著名喜劇電影鉅子羅伯托·貝尼尼的大名也許你還不是很熟悉,但他主演的《美麗人生》你一定看過,並被片中那個樂觀的父親深深打動——他就是羅伯托·貝尼尼,第一個獲得奧斯卡非英語影片最佳演員獎的人。同時他也是義大利人最喜愛的電影人。他出演的《美麗人生》讓我們看到二戰中最偉大的父親。《美》劇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戰爭影片,它用另一種口吻向人們講述這段殘酷的歷史。此片堪為驚鴻之作,是貝尼尼自導自演的灰色喜劇,獲得奧斯卡七項提名:最佳電影、導演、男主角、原著劇本、外語片、電影音樂和最佳剪輯,足顯貝尼尼出眾的才華和鏡頭前的功力。
貝尼尼一直想通過一部電影來表現面對死亡的泰然自若,在絕望面前充滿憧憬希望,面對人類歷史最黑暗的現實,不以死為死,不以生為生,讓我們有勇氣對人生展望和自信,細細品味,這裡面滲透了我們中華民族儒道佛的思想,其實,對自然和人生的理解,整個世界應是大同的。這種「仁者近乎勇」的精神是我們從《美》劇中那個父親「基度」身上看到的最大魅力,也是這部影片最大的看點和價值所在。「基度」不願讓兒子的童年蒙上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他騙兒子這只是一場游戲。他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自己卻慘死在納粹的槍口下。該片在貝尼尼家鄉拍攝,據說拍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雷奧.托洛茨基在等待行刑時寫下的一段文字:「Life is beautiful」,後來成了這部影片的片名。此片在51屆戛納電影節公映,並榮獲評審團大獎。他因此片獲得多項國際影展大獎,包括歐洲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等世界主要電影獎項。當時傳說很多法國導演並不喜歡這部片子,因為它得了奧斯卡,這種說法一時成為笑談。
貝尼尼出生在義大利托斯卡尼的阿勒索市一個貧窮家庭中。父親是木匠,1943-1945在納粹集中營呆過兩年。父親的遭遇成了他拍攝《美麗人生》的重要素材和融入真實情感的根源。母親是絲織品檢察員。家中還有他和三個姐姐。
他迄今為止已拍攝了近30部影片,其中親自撰寫劇本或導演的有十餘部。1988年,他因自編自導的喜劇電影《小惡人》開始受到美國觀眾的關注。可以這樣說,在眾多義大利喜劇演員中,貝尼尼是最早精確掌握喜劇藝術風格的。受查理·卓別林等著名喜劇大師的影響,貝尼尼早先在自己的祖國因拍攝電視系列劇而贏得盛名。其實,貝尼尼製作的很多影片都是電影界的精品,只是由於語言的相對封閉,缺少讓世界了解的機會。八十年代末,他因主演了《不法之徒》、《香蕉先生》和《獵艷狂魔》等影片在義大利喜劇電影中佔有不可動搖的地位。
貝尼尼於1991年12月與自己的熒屏情侶妮科萊·布拉奇完婚——這位同樣很出色的義大利女演員在《香蕉先生》、《美麗人生》中與貝尼尼夫唱婦隨,配合得天衣無縫。讓人驚嘆兩人真是天生的一對兒!
2002年,貝尼尼又添佳作——童話電影《匹諾曹》。他興奮地說:「20年來、或者說從我一生下來起,我就一直在等待著自己的鼻子能像他那樣長。終於一天我躺在床上時突然想,如果有什麼人在勾動我,那便是匹諾曹!」《匹諾曹》的主要場景選在義大利郊區的一座化學工廠。在片中,被改造的化學工廠成了光怪陸離的童話世界,貝尼尼在此拍攝時興奮地說:「這就是我夢想的地方——會說話的蟋蟀、可怕的強盜、美麗的仙女,還有一個長鼻子的小木偶,還會有比這里更美妙神奇的世界嗎?」
主要獲獎情況:
1997年因《美麗人生》獲法國愷撒獎最佳外語片獎
1997年因《美麗人生》獲歐洲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1998年因《美麗人生》獲法國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1997年因《美麗人生》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1997年因《美麗人生》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1997年因《美麗人生》獲奧斯卡最佳音樂、最佳原創劇本獎
1997年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外語片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1997年獲義大利金像獎影帝稱號
主要影視作品:
2003 - Fellini: I'm a Born Liar《費里尼:天生謊言家》
2002 - Pinocchio《匹諾曹》
1999 - Asterix and Obelix vs. Caesar《美麗新世界 》
1998 - Life Is Beautiful《美麗人生》
1996 - The Monster 2《猥瑣創世紀2》
1993 - Son of the Pink Panther《頑皮警察》
1992 - Johnny Stecchino《香蕉先生》
1991 - Night on Earth《獵艷狂魔》
1999 - Voice of the Moon《月吟》
1988 - The Little Devil《小惡人》
1986 - Down by Law《不法之徒》
1979 - Seeking Asylum 《請求庇護》
1970 - The Monster 《猥瑣創世紀》
『拾』 急求一篇由羅貝托·貝尼尼導演的《美麗人生》影評,要求五百字數,(用英語寫的追加分)!!!!!!!!
實在的說,在看到這部《美麗人生》之前,對喜劇類型的藝術電影,總是懷有些許微詞的。而且再說這部《美麗人生》又是反映與描寫大戰期間納粹暴行的片子,所以總能想到 ,一個專事喜劇創作的西方電影人羅伯托•貝尼尼,能夠拍得過大導演史蒂芬 斯彼爾伯格徹底悲情的《辛德勒名單》嗎?能拍得過羅曼斯基完全悲愴的《鋼琴師》嗎?我比較懷疑,恐怕羅伯托•貝尼尼連鬼才導演法斯賓德的反納粹名片《莉莉 瑪蓮》的一半深度,也不會有吧?不是搞笑,是說深度。沒有看過羅伯托•貝尼尼的這部《美麗人生》以前,真的就是這么想的 。再加上,那些戰爭本身就是殘酷和悲烈的,彷彿根本不有什麼喜劇可言。這一點常識老幼皆知。記得有位大的影評家說過 :喜劇本身常常不能承載重磅眼淚 。這部《美麗人生》由義大利梅蘭坡電影公司出品 。哦對了,看到的這個版本是上海電影譯制廠譯制。
後來偶然一個機會,去看羅伯托•貝尼尼的另外一部影視片子,在場觀者,好象無一不提及他的這一部《美麗人生》 。人們往往感嘆這部影片的收獲成果,說它前前後後獲得了太多大獎,包括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戛納影展評審團大獎在內的二十八項國際影壇大獎。還說《美麗人生》在戛納電影節試映落幕之際 ,全體觀眾就地起立 ,舍淚鼓掌長達12分鍾之久 …… 就這樣感召下,我也終於,打算去認真看一看,這一部喜劇的《美麗人生》了。看《美麗人生》這一天 ,正好還是一個臨近紀念人們共同父親節的日子。影片《美麗人生》是由義大利藝壇所謂的「國寶級」人物羅貝爾托 貝貝尼自編自導自演的。表面上,在這里,貝貝尼拿了一種極為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大庭觀眾喜劇性地講述了一個大戰期間極為悲慘的三口之家的故事。特別認真的講,《美麗人生》開片將近一半時刻,我仍然沒有看到並且感受到,人們常常提及肺腑之痛 。反爾隨著銀幕故事,我總是笑口常開的樣子 ,不時跌入在喜劇導演善常的連環搞笑的場景裡面。
換一個視角說,也就是在《美麗人生》的前半部,沒有發現任何有關納粹或者戰爭的悲劇色彩以及暴力疑點。也就是說,《美麗人生》至此一半,還屬完完全全義大利人喜劇的味道。有人說,義大利人喜劇的味道,與他們地處的天然環境有關。甚至想到,義大利明星羅伯托•貝尼尼自費編導演的這《美麗人生》,終於讓他找到了一個全世界都拍爛拍絕的影視題材。《美麗人生》故事背景是戰爭前的義大利某處一個小鎮。逍遙樂天的猶太青年人基多有點混世味道,用了英雄救美女的一招,嘻嘻哈哈出現在銀幕之上。基多特有女人緣,他在進大城市投靠開餐館叔叔時,又有多次巧遇美麗女教師多拉的天作機會。真有一點天賜良緣的意思。《美麗人生》愛情場面有一些類同小學生謄印描紅,動效拍得,實在象一些國產電影中的乏味愛情故事一樣,平淡收斂,死水微讕。如果認可這樣一句話:藝術是現實生活的反映 ,那麼導演貝貝尼的感情生活,大概理聽應當是一帆風順的。電影正如觀眾所料那般 ,熱烈追求,花言巧語,棄富奔貧,情人們隨天從願,而且不久,基多夫婦生活裡面,發生了一個可愛的小男孩約書亞 。
基多一家的幸福生活,這時候才發生了戲劇性變化。《美麗人生》由喜漸悲。納粹來了,生活不在喜劇。美麗的人生,加上了血腥。我們看到,《美麗人生》的電影故事進展五年之後,第二次大戰爆發了,基多被迫帶上小男孩約書亞,在刺刀威逼下登上了開往集中營的悶罐火車。妻子朵拉捨去求生之望,尾隨家人一起,主動跟上基多和約書亞,來到殘忍強暴,不堪血腥的猶太人集中營。這時候我發現 ,男主人公曾經一向開懷的那種大笑,不再顯得由衷。這時候的基多,他掛在臉上的,是苦苦的笑。隱痛的苦笑。基多開始心事重重。基多為了保護自已可愛的孩子,不讓他的小約書亞心受創傷,於是父親仍然貌似開懷。基多總是騙自已的孩子說,我們在這個集中營的生活,只是暫時的,這只是玩一個掙分的游戲。這是一個掙夠了一千分之後,我們就可以贏得一輛坦克車,並且獲得人身自由的游戲。小孩子約書亞喜歡玩具坦克車,那是每一個孩子純真深中的自覺天性。游戲是孩子的生活一角。
《美麗人生》中,游戲對於父親,一方面是為了迎合親兒子。另一上方面又是老爸的童心未泯。這是一個真實而又美麗的謊言。一個讓人笑看又心痛的動情故事。這是父與子的生死游戲。《美麗人生》這種藝術情境的手法,顯示了義大利民生開朗樂觀的一面,並且影片隨時隨地用逗樂搞笑效果,神奇的將一個看似不可能發生的童活般故事搬上銀幕,娓娓道來。基多用游戲的方式讓小兒子的未泯童心不受任何傷害。天真好奇的兒子對父親的話信以為真,他崇拜這個永遠打不垮的樂天老爸。這個看似喜劇的父親的心,是那麼的神聖與高潔。悲情隨著喜劇畫面,漸入佳境。如果說,悲劇是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看到《美麗人生》以後 ,我更加深入理解了悲劇的這一定義。後來以為,《美麗人生》是悲劇的,而不是喜劇的。《美麗人生》是借用了喜劇的基本原素,進行悲劇演生與鋪排。喜劇只是《美麗人生》的一個善良外套。《美麗人生》的真正核心,應當是悲情的。是一種天哭的慟情。她還是大悲之中的人情呼喚。
影片《美麗人生》中間,父親基多一點一滴都不願意,讓自已兒子幼小的心靈因戰爭苦難而異暗。基多害怕小約書亞的心靈從此蒙上悲慘陰影。於是導演盡量渴望,把《美麗人生》拍得童真再顯,拍得實如溫暖。在影片《美麗人生》當中,有這樣兩處場景,鏡頭表達的寓意非常。第一處場景,書店前的父子對話:小約書亞問父親:為什麼商店門上掛著猶太人與狗不準進入牌子?父親回答說:我們開的書店就不掛這種牌子。小約書亞說:我們也掛一個。父親說好,牌子寫什麼?小約書亞想了一下,拿格外的孩子氣說 :野蠻人和蜘蛛不許進書店。第二處場景 敵寇關押猶太人集中營里,放送的廣播歌劇 :在敵寇慘無人道的血腥集中營里,基多一面求生心切,另一方千方百計想和隔壁女監里的妻子取得聯系,他渴望向多拉報一個信息,告訴多拉,這一邊父子平安。終於有了一個機會,基多利用敵軍廣播喇叭,播放了多拉從前喜歡聽的奧芬巴赫的歌劇。聽見這動人樂聲,多拉心裡,明鏡一樣明白了,那邊的父與子還活著。艱苦卻樂觀的活著。父與子,還有母親,一家人,一邊游戲著暗炎人生,一邊艱難渡過每一天。
影片里,世界民族大解放來臨前夜,納粹准備逃走的時候,基多一反笑容,嚴肅冷靜地將兒子藏在牢獄角落的一個鐵櫃里,並且千叮嚀萬囑咐,不讓約舒亞發出任何動靜,也不要探頭出來。直到完全天亮。接下來,忠誠的基多化妝女犯,又趁亂跑到女牢去找妻子多拉。不幸的是,可憐的基多被核槍實彈的納粹發現。納粹押送槍斃基多,經過的舒亞密藏的的小鐵櫃時,基多仍然還是裝出一副樂觀開朗的模樣,甩開正步,顯出慣常喜氣,巴望著兒子走過去,同時暗暗示意兒子千萬不要出來。再接下來,監牢大牆角落深處一聲槍響,基多慘死在納粹槍口之下。天終於放亮了,小約書亞小心從鐵櫃里爬出來,他站在空盪盪的牢獄大院子里,杳無一影。這個時候,一輛標記五角星的真坦克車出現在約書亞面前。小約書亞爬了上去,紅軍坦克隆隆地開去。直到重逢母親。小約舒亞和父親母親一起,肩並肩挨過飢餓,熬度恐懼,忍愛寂寞,並且戰勝了黑暗,贏得了一千分,收到了爸爸許諾給他的禮物。那是一輛真正的坦克車。
這是獻給孩子的禮物 。是父與子的生死游戲的禮物。直到影片《美麗人生》一片終了時刻,我看著小約書亞乘著紅軍坦克遠遠開去,路上孩子找到了他的媽媽,當小約書亞擁入愛母懷抱時候,我不禁站起身來,為了這個小男孩約書亞重見母親,為了孩子收獲到了這樣一份人生大禮物,深深的致示敬意 。同時,也為了小約書亞的爸爸和媽媽們表示由衷敬意。向他們祝福。我為他們的美麗的人生用心鼓掌。用心淚流。我真的,為了他們在那一段暗黑生活中,苦苦掙扎中的慘痛每一天 ,安靜地流下來眼淚 。掌聲和眼淚,為了這一場電影里的純真游戲 。一場父與子的生死游戲 。笑容與欣慰,為了電影裡面這個美麗的人生。父與子的生死游戲。美麗的人生。
父與子的生死游戲。美麗的人生 …… 據說第一個提出父親節建議的是華盛頓的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多德夫人的母親早亡,其父獨自一人承擔起撫養教育孩子的重任,把他們全部培養成人。1909年多德夫人感念父親養育之恩,准備為他舉行慶祝活動,同時她想到所有的父親對家庭和社會的貢獻,於是給當地一家教士協會寫信,建議把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父親節。1910年6月人們慶祝了第一個父親節。當時凡是父親已故的人們,都佩戴一朵白玫瑰,父親在世的人們佩戴紅玫瑰。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但是開始時父親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有的地方用蒲公英作為父親節的象徵,有的地方則用襯有一片綠葉的白丁香作為父親節的象徵。直到1934年6月才統一規定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父親節。後來全世界有多個國家通過儀式,用心和禮物來紀念父親節。父與子的生死游戲。美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