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這部電影是喜劇也是悲劇,如何評價電影《長江七號》
《長江七號》對弱勢群體的關心讓人感動。這部電影是喜劇也是悲劇的原因:乍一看是喜劇,被小徐嬌飾演的角色萌化,可是它表現出來的社會階層的固化,底層小人物及小人物子女的掙扎,長江七號只是個夢想罷了,這是悲劇。
小狄和爸爸(周星馳 飾)住在一所廢棄的舊房子里,爸爸每天拚命的工作,就是為了讓他念好書,將來出人頭地。
七仔或許是每一個孩子心裡的想像,一個可以陪他玩耍,可以在他困難時幫助他,可以在被人欺負時保護他,在他有好事情時與他一同分享。
『貳』 想看揭露社會丑態的電影,都有哪些
《少年的你》校園欺凌
影片講述了生活窘迫的程勇為了掙錢同意了做印度仿製抗癌葯的中國代理,仿製葯便宜但是葯效與正版葯並無什麼差別,但在正版葯公司的要求下被迫放棄代理仿製葯,但高昂的正版葯讓白血病病人無力承擔費用,只能無力等死,程勇鋌而走險,以成本價向白血病患者出售仿製葯,救了很多很多人,最後因走私仿製葯被捕。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
『叄』 200層監獄只能吃從上而下的飯電影叫啥
你說電影應該是2019年網飛出品的西班牙電影《飢餓站台》,豆瓣7.6分、IMDb7.0分、MTC73分。
多倫多電影節獲得午夜瘋狂單元觀眾選擇獎。西班牙戈雅獎拿到了最佳特效。
不過其實這個監獄不止200層噢。
男主人公格倫是自願入獄者,意圖放空一段時間,戒煙、讀書,六個月後還能獲得一張證書。從他選擇帶的東西可見一斑——其他人大多帶武器,他帶了一本書,《唐吉坷德》。
唐吉坷德是什麼樣的人?耽於幻想、行動盲目,但又信仰高尚、伸張正義,可笑又可悲。
影片對男主人設的象徵還有兩樣:別人戲謔他是彌賽亞、他最愛吃的食物蝸牛。
格倫在「監獄坑」經歷了第48層、171層、33層、202層、6層,期間他從不屑於吃剩飯剩菜到吃得狼狽盡興,從同情救助陌生人到為了生存吃人肉,從帶著理想而來到心想能活著出去就夠了。
飢餓使人癲狂,極端環境下室友的善意會慢慢耗盡,最終的結局是彼此猜忌,要不是吃人就是被吃。
但最後格倫決定奮力一搏,他要跟著平台走通關,定額分配食物,讓底層的人也能吃到,以此為起義,喚起團結意識,
監獄坑到底有多少層?已經在此待了一年的人說至少132層,為管理局工作了25年的人說是200層,格倫一秒秒計數推算出是250層左右,但到了333層平台仍可以往下運行。
格倫會成為彌賽亞式的拯救者嗎?小女孩和義大利奶凍哪個是「拉美西斯二世」?抗議信號成功輸送回0層了嗎?電影是開放式結局,甚至有解讀說最後的救贖是男主的臆想,因為《唐吉坷德》的全名就是《奇情異想的紳士堂吉訶德》……
「顯而易見」,《飢餓站台》是一個階級寓言。
上層歌舞昇平,下層挨餓互殺,中層麻痹度日。
上層並不知下層疾苦,下層要強行越級往往付出生命代價,層級之間也難以達成互信互助,貪心和自私是人類永恆的囚籠,沒有節制和慈悲就永遠身處地獄。
但電影里的宗教意味,以及可討論的細節有很多,感覺沒看懂,但是好像又懂了,反之亦然,好像看懂了,但又感覺沒完全懂。
『肆』 《流浪者》現實意義是什麼
時代的產物,反映的是當時印度社會盛行「血統論」!
鄰國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與我國同是世界上五大文明發源地之一,人口達到了13.4億,按照這個趨勢很快就將超過中國。近年來,印度經濟發展迅速,增速在去年達到了8%以上,列各國第一;在IT和制葯方面科技水平和人才規模僅次於美國 。印度不僅有著輝煌燦爛的古文化,現代電影業也相當發達。在亞洲電影百花爭艷,此起彼伏競爭中,印度電影始終佔有一席之地。
青山常綠水長流,時光荏苒人易老;站在夕陽余輝下,審視人間百態。倘若有時間和機會的話,為懷念那一去不復返的淡淡時光,老去的我可能會重回影院,去重溫這部家庭愛情劇的今世經典。
『伍』 如何評價BBC紀錄片《56 up》/《人生七年》
這部紀錄片老師其實是讓我們當作微觀史學的一個補充而看的,不談微觀史學的學術背景這些,就想簡單從歷史/真實/目的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部片子,這裡面其實有許多可以思考的地方1964年,格拉那達電視公司拍攝了一群七歲的英國小孩,並且打算每隔七年拍攝一次,每次拍攝持續七天,從7up,14up...最終以56up作為結尾。 描述這群在英國社會中小孩的的Dreams, Ambition,and Fear.其實導演的初衷是想要嘗試通過一個長時段地跟蹤拍攝來嘗試說明/反映一個事實:英國在二十世紀中後期的階級固化在影片56up的末尾有這樣的話:看到一個孩子7歲的樣子,就能夠刻畫出他們長大的樣子。這彷彿是英國的未來。其實導演達到了他的目的,他所選取的十四個孩子,除了有精神疾病在56歲才告知的Neil,還有從一個小村子裡考上了牛津物理學系的Nick,幾乎所有的小孩都維持著他們的階層,中產階級出身的孩子長大後仍然過著較為富裕的生活,而出身較差的孩子最終也止於平庸,艱難度日。但是隨著導演幾十年如一日的拍下來後,他突然發現,其實他拍的不是一部想要記錄社會階層固化的影片,他無意中嘗試觸及的,是人生。上層家庭的姑娘少年時也一度迷失,但在迷失後卻仍能回歸閨秀的軌跡。7年一度的鏡頭記錄過每位女孩最明媚的年華,只有優渥生活的她將那份美麗保鮮。
『陸』 電影《起跑線》,為什麼不能輸到起跑線,有錢人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商人家庭試圖將女兒送進德里名校的故事,裡面有笑有淚,有社會的不公,也有人性的光輝與虛偽。起跑線其實是切中如今教育資源不均,無非就是學校師資的資源爭奪,隨著影片的推進原本是一方富商,為了可以進私立學校招生地段惜搬家離開自己的熟悉地方,特別是搬入第一天的狂歡派對上,還反映著男主一家與上流社會格格不入,其實也是側面反映著教育不均已經去到不僅僅是孩子能否享受到優質教育。印度電影《起跑線》:影片告訴你,為什麼不能輸在起跑線?
題材很大膽,批判了印度的教育制度與階層固化。印度人在電影里被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上等人的孩子將來是上等人,中等人的孩子將來是中等人,下等人的孩子將來是下等人。而在我國要讀國內大學就必須參加高考,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公平。雖然高考非常辛苦,但至少給貧困生提供了憑實力打敗富二代的機會。印度電影《起跑線》:影片告訴你,為什麼不能輸在起跑線?
又是印度電影拍出了我們不能拍的現實,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教育方能改變命運,入學查三代,語言劃分階級,用喜劇的手法來剖析了中產階級所遭遇的社會歧視和對印度教育體系的拷問,很多場景和細節都讓人感同身受,不過,這樣的電影也註定無法跟《摔爸》那樣的偉大的作品相比較,整體還是可以一看的。印度電影《起跑線》:影片告訴你,為什麼不能輸在起跑線?
印度電影這幾年在中國可謂是風生水起,從《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再到上半年在中國砍下12.9億驚人票房的《摔跤吧!爸爸》,無一不在中國市場得到了熱烈的反響,可謂是叫好又叫座。這些在中國大火的印度電影都有一個共同點:在娛樂中探討社會問題。《三傻》里調侃了古板、僵硬的教育理念,《我的個神啊》中諷刺了宗教派別的隔閡和愚昧,《摔跤吧!爸爸》則批判了重男輕女的傳統,這一個個原本非常沉重的話題,被印度人機智的用充滿喜感的劇情包裝起來,讓整個故事既有啟發意義,又輕松、幽默,很有觀賞性。印度電影《起跑線》:影片告訴你,為什麼不能輸在起跑線?
再次為印度折服, 這部電影最刺痛人心的一點是它反映出來的階級鴻溝.一開始是主人公夫婦為了躋身上流社會, 做出了一系列高難度嘗試, 這部分主要是妻子主導的, 各種絞盡腦汁, 各種"馴服"自己的丈夫, 極力告別舊的階級, 而電影里提到的"月光集市"就代表著舊的階級, 對此她極力要求丈夫忘掉故鄉"月光集市", 迫使丈夫壓抑自己的天性, 努力融入新的圈子. 這一段表現的基調給人更多的是一種諷刺和調侃的感覺, 是一種劉姥姥進大觀園, 暴發戶扮貴族的滑稽感.
『柒』 獲四座奧斯卡的韓國電影《寄生蟲》,究竟優秀在哪裡
寄生蟲》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它的觀賞性應該是今年所有類型片里最強的。寄生蟲》是一部指向明確的電影,電影講述的是韓國社會的階級、尤其是階級固化的問題,光看到這一點其實對導演意圖掌握得尚不夠精確,在這種固化的階級社會下,綁在被剝削階級那些奴隸們身上的「精神鐐銬」——「成功學」,才是導演真正的聚焦點。
要理解這個核心主題,需要從電影中讀懂三個隱晦的伏筆。
1、主角一家實際上是破產中產階級
2、主角一家深受成功學荼毒
3、韓國社會嚴重的階級固化和就業困難
理解了這三個伏筆,故事劇情就會通順起來。主角一家成功混入了朴社長家,生活都陽光了起來。他們的成功學夢想更加熾熱起來,最終,還是爆發了階級矛盾,誰也無法置身事外。
『捌』 說說如何評價電影《西虹市首富》
《西虹市首富》也是講述了一個小人物的故事,因為意外獲得大筆財富,由此引發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用無厘頭的方式去闡述一個令人深思的道理,用諷刺的手法來升華一個耐人尋味的價值觀。
『玖』 金棕櫚影片《寄生蟲》極度描繪了貧富差距的對立,是否真實反映了目前韓國的現狀
電影是由「韓國昆汀」奉俊昊導演,這是韓國國內排的上號的大導演,他還有一部電影叫《殺人回憶》,估計很多人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它吧。
除了奉俊昊之外,電影的另一大腕就是宋康昊了,兩人從《殺人回憶》開始合作,中間陸陸續續拍了《雪國列車》《漢江怪物》《南極日記》等電影。
電影在戛納電影節展映結束後,在場的觀眾連續鼓掌長達10多分鍾,也算是對這部電影的一個肯定了。這也充分說明了,韓國出現的社會問題在歐洲同樣存在著,甚至更嚴重。
歡迎評論點贊轉發 有問題會及時回復的 么么么噠~~
『拾』 韓國電影《寄生蟲》你如何看待
韓國電影《寄生蟲》是由奉俊昊執導的一部揭露人性的電影,這部電影中有很多實力派明星的參演,並且,還獲得了第92屆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光是看到這個電影所獲得的獎項,就知道這部電影一定值得一看。其實這部電影的劇情也很簡單,但是卻在簡單的情節當中揭露了人性最可看的一面。
將寄生蟲這一個詞貫徹到底《寄生蟲》這個名字本身就取得很妙。從社會角度上說,富人和窮人,到底誰是寄生蟲?就電影本身的設定來說,這一家子窮人詐騙一家子富人,符合寄生蟲的狀態。
所以在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想最大的感觸就是人一定要為自己的生活奮斗努力,如果連你自己都放棄了,那你這輩子也就跟螻蟻一樣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