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十大經典電影簡介
1. 9.2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 肖申 克的救贖 (1994) 609,123 2. 9.2 The Godfather (1972) 教父 (1972) 468,25 7 3. 9.0 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 教父2 (1974 ) 286,922 4. 8.9 Il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1966) 黃金三 鏢客 (1966) 192,277 5. 8.9 Pulp Fiction (1994) 低俗小說 (1994) 482, 869 6. 8.9 12 Angry Men (1957) 十二怒漢 (1957) 14 5,655 7. 8.9 Schindler's List (1993) 辛德勒的名單 (19 93) 321,031 8. 8.8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飛越瘋人院 (1975) 251,732 9. 8.8 Inception (2010) 盜夢空間 (2010) 371,21 2 10. 8.8 The Dark Knight (2008) 蝙蝠俠前傳2: 黑暗騎士 (2008) 544,767 以上是根據IMDB評分最高的十部電影。
『貳』 請問哪有位關於愛國電影的觀後感
今天,老師帶領我們全班同學去看電影,片名叫《南京大屠殺》,看完後,我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濃烈的屍臭與血腥迷漫了南京城,黑暗與死亡籠罩著驚慌失措的人們。難民們不知所措的狂奔逃命,哭喊聲,驚叫聲,和那一雙雙失神的眼睛,飽受摧殘的憔悴的面容,更給這城市増添了幾分恐慌。此刻,明朝的牆,清朝的廟,還有那五千年的繁榮與輝煌,都在這混濁不清的分不清天和地的世界中晃動,消失。只有那血紅的太陽旗在污濁的空氣中耀武揚威的飄舞。令人觸目驚心的殺戮在街頭巷尾進行著。我身臨其境般地目睹這場殘無人道的大屠殺,心幾乎走向崩裂的邊緣,心中熱血沸騰,掀起陣陣的憤怒。那是一場中華民族遭受的浩劫。30萬 呀!!! 屍積如山,血流成河。若大的南京城被死亡的陰雲重重籠罩。遭受洗劫的又豈止是一個南京?日本侵略者的獸蹄踐踏著東北三省,華北平原,甚至大半個中國。這真是中國的恥辱!一個曾經拔萃與世界民族之林的泱泱大國,居然遭到小小日本的百般蹂躪!為什麼?原因只有一個:落後就要挨打!日本人曾狂妄地認為屠殺可以征服一切,但中華民族的血能夠白流嗎?華夏大地掀起了革命狂潮!在那短短的8年中,中華兒女獻出了無數不屈的靈魂和鋼強的軀體,拯救著這古老的民族。半個世紀彈指一揮間,日本侵略者早以被英勇的中國人趕出了神州大地,今天,我們不可能向日本發動一場報復性的戰爭。我們現在只能做的就是從國力上超過日本,趕上世界。這樣,才能告慰那殘遭劫難的30萬英靈。
但令人心痛的是,在某些方面與西方及日本比較,我們還多有不及!當年落後就要挨打,如今落後就必遭淘汰。這不得不令我們深思。我們應該吸取教訓,為歷史譜寫新的輝煌,像我們的祖輩那樣,把青春和生命融入這場風起雲涌,翻天覆地的改革之中!
愛國主義影片《太行山上》觀後感
11月30日,團市委組織團員青年觀看愛國主義影片《太行山上》,影片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史。影片真實地記錄了發生在山西的平型關、忻口等重要戰役,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崔隊長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軍勇戰日寇的壯烈場面,再現了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
影片給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氣勢磅礴來形容,伴隨著我們耳熟能詳的歌聲,用簡潔的直升機俯拍開門見山地給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盪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題,並用很好的過度手法銜接到國民黨陣地,並引出電影的主要人物——朱德。電影的層次分明,結構清晰,按照歷史順序將八路軍如何殲滅敵人的戰役一一列出,並適當地帶出部分愛國將領的名字,講述了老百姓與八路軍同仇敵愾,共同抗戰的歷史事實。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軍民魚水情是該劇的一個閃光點。從外國記者的視角看到中國勞動婦女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援八路軍;而擅長標槍的崔隊長則是投身到戰爭當中。一位國民黨軍官的一句話讓我們感到好笑又覺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還要我們軍隊干嗎?然而歷史恰恰證明了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
影片中八路軍高級將領愛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畫得生動而又鮮明。大雪紛飛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崗。上前噓寒問暖,還把小兵凍僵的手放進自己的懷里全暖,最後還是自己替小兵站崗,讓小兵跑步熱身。這種鏡頭在影片中還有很多。看了讓人感動,從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偉人的高風亮節。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並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後,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吶喊。朱德的演講是那麼的振奮人心,簡短而又鏗鏘有力,戰士們的呼聲更是響徹山崗,這種怎樣的一種豪情壯志,有著這樣的熱血兒女,日寇的罪惡念頭想都不要想,有著這種鋼鐵脊樑,任何妄圖入侵的敵人都會受到正義的懲罰。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基層團幹部,更感覺自己肩負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重溫那段歷史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中國的和平解放不惜犧牲一切的抗戰精神。作為生處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應該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後繼為民族解放事業獻身捐軀的革命先輩。那段抗戰史是中華民族的豐碑,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魂。
星期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太行山上》這部電影,令我感觸很大,其中有一個鏡頭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一個身負重傷的士兵,看到日本軍官正揮舞著軍刀,與中國士兵進行肉搏時,他毫不猶豫地拿起小刀,從背面直沖向那個軍官。只可惜,那個軍官轉過身,把軍刀深深地刺進了他的腹部,頓時鮮血直流。當日本軍官想要抽出軍刀時,那個士兵卻用雙手死死地握住軍刀,不讓它被抽出來。此時,日本軍官開始焦急起來,沒有了武器,怎麼與敵人打仗?這個英勇的戰士雙手始終握住鋒利的軍刀,直到日本軍官被不遠處一位戰友刺死,別看這短短的幾秒鍾,不知要忍受多大的痛苦;這個戰士的民族精神得到了極大的體現。
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誰不珍惜?但這個戰士以生命作代價,為革命作出了他最大的貢獻。他是多麼可敬可佩啊!我不禁對這個戰士在生命的緊要關頭,把革命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的高尚品質肅然起敬,同時也憎恨那些像喪心病狂一樣的敵人。要想使一個民族變得強大,首先要團結,不能只顧自己。在刀山火海的抗日戰爭時期,這個小小的士兵做到了,雖然他並不那麼叱吒風雲,但他的個人氣概早已深深的印入我的心裡。
是的,人活著,又豈能為自己,而不顧大家呢?對照這個士兵的英雄事跡,我不覺慚愧不已。記得有一次,學校文藝節表演節目,本來我也被選進表演隊,但想到排練節目會耽誤我的學習時,便找了個借口推辭了。面對戰士們的高大形象。我有時何等渺小啊!看了這部電影,我決定向戰士們學習,做一個不自私自利、團結集體的人。
《太行山上》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將永遠鼓舞我奮發向上!
觀感之一:下作的西方電影--"兵臨城下"
戰爭是殘酷的。在戰場上,為了爭取勝利,會不惜一切手段,哪怕犧牲自己人。
但是「兵臨城下」對蘇軍的描繪,不僅令我難以信服,而且覺出創作者的下作。
這部西方電影人的作品,是對二戰中共同浴血奮戰的友軍的侮辱。
有網友問我:對蘇聯人侮辱了嗎?你以為斯大林格勒里的紅軍是什麼樣子的?
我想問:你以為珍珠港,諾曼底的盟軍是什麼樣子,
抗日戰爭的國軍,解放戰爭的共軍又是什麼樣子?有意的醜化不是侮辱嗎?
比如每一個人,不同場合或私下裡也會有很多種樣子,
我若將你醜陋的一面示眾,不是侮辱你嗎?怕你要跟我拚命呢。
我所談論的並不是史實怎樣。以今天人類的文明和認識水平,
對五十多年前的歷史事實,已不該存在太大爭議,至少在私下裡。
近來,西方人不也正在發現一些二戰之後核輻射實驗的真實嗎?
問題在於,一個人有過罪孽,或犯過歷史錯誤,
並不意味別人就可以隨意煽情地展示,特別是在話語權不平等和雙重標準的環境下。
沒有必要比較俄國人和美國人誰更勇敢,誰更愛國。
哪支軍隊都有膽小鬼和逃兵,也都存在混蛋軍官和不見天日的黑幕。
但是,只要設身處地想想,就會相信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
更多的當然是熱血男兒挺身而上,這是一個民族至今存在的理由。
保衛家園的蘇聯紅軍,總不會比出國遠征的美英大兵還孬種吧。
但在西方此類作品的描述里,只有作為單一的,底層的個體才是正常的,有價值的,可愛的。
表面上這也是一種贊美,其實乃是一種消解,是對集體的英雄主義的消解,對民族英雄的消解。
因為英雄從來只是群體的代表,否定群體與贊美英雄是相互矛盾的,
這樣就在潛意識中,瓦解了群體的意志。
如此,所贊美的那些個體,又將置於何地,有什麼意義呢?
這就是為什麼看完這部表現英勇抗擊法西斯侵略,並且結局圓滿的好賴污類型大片後,
卻感覺德國法西斯比起蘇聯紅軍更可愛的原因吧。
這正是製作者無賴而且下作的後果,雖然方式有些幼稚可笑,嘴臉有點惟利是圖,
畢竟蘇聯和紅軍都已經沒有後人能去找他們拚命了
『叄』 超能戰甲真人電影叫什麼
超能戰甲真人電影叫星際戰甲。
《星際戰甲》超能真人電影即將來襲!最新預告搶先看。《星際戰甲》將攜眾多影視紅星,耗資千萬打造超能英雄真人電影,將游戲中的天諾戰士帶入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來。
《星際戰甲》獨創超能動作射擊將超能英雄與動作射擊完美結合。游戲中玩家將扮演一隻神秘的戰士種族「天諾」,他們身著超能戰甲,能夠操控各種宇宙中的元素協助自己進行戰斗。
各位戰甲英雄操控的並非簡單的風火雷電這些簡單元素,天諾的特殊戰甲甚至可以扭曲宇宙中的磁場、引力甚至反物質來對敵人發起攻擊。
操控引力拉扯敵人身上的盔甲使其失去平衡或者改變敵人身體的分子結構使他們變得脆弱無比。《星際戰甲》中玩家們必須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戰斗積攢經驗值和振幅晶體來強化自己的超能戰甲,使其能夠不斷挑戰更加強力的敵人。
基本信息
《星際戰甲》還將帶給所有玩家一場全新的動作射擊體驗,游戲中的天諾戰士宛如東瀛忍著,各個身懷絕技。《星際戰甲》將傳統動作游戲中的激烈移動戰斗與射擊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
在這里你能輕松的操縱天諾戰士完成飛檐走壁、攀牆飛躍等高難度動作的同時對敵人進行致命的打擊。從此告別傳統射擊游戲中「站樁精確射擊」的設定,讓射擊游戲也充滿了動作快感。
『肆』 蘇聯電影的發展歷程
1896年,法國L.盧米埃爾的電影在莫斯科和彼得堡等地開始放映,同時俄國的電影愛好者(如.沙申、.費捷茨基等)也做了拍攝電影的嘗試。
沙皇俄國的電影生產從20世紀初開始。1908年,.德朗科夫拍攝了俄國第一部故事片《伏爾加河下游的自由人》(又名《斯捷潘?拉辛》)。1908~1916年,俄國共拍攝了1376部長短故事片,其中有根據古典文學作品改編的影片,也有表現俄國歷史的影片,但更多的是比較粗糙的娛樂片。當時電影生產掌握在私營企業手中,影片生產技術條件也很差,這些都限制了電影作品藝術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水平的影片有:普洛塔占諾夫的《黑桃皇後》(1916,根據普希金作品改編)、《安德列?科如霍夫》(1917),加爾金的《貴族之家》(1915,根據屠格涅夫作品改編)等。 十月革命後,彼得格勒、莫斯科,後來還有烏克蘭,都很快成立了電影委員會。1919年 8月27日,頒布了列寧簽署的法令,決定將照相、電影生產及發行移交人民教育委員會領導。這一天標志著蘇聯電影的誕生。此後,列寧對電影工作做了一系列指示。他指出:「在所有的藝術中,電影對於我們是最重要的。」根據列寧指示的精神,拍攝了大量的新聞片和紀錄片,這些影片反映了國內生活中的重要事件。1918~1920年間,還拍攝了一些古典文學改編的影片,如《謝爾蓋神父》(1918,原著.托爾斯泰,導演普洛塔占諾夫)、《偷東西的喜鵲》(1920,原著..赫爾岑,導演.薩寧)等。高爾基的《母親》也在此期間第一次被搬上銀幕(1920,導演.拉朱姆內依)。根據形勢的需要,十月革命後拍攝了一批表現國內迫切政治問題的故事片,它們被稱為「宣傳鼓動片」。1921年,國立第一電影學校全體師生在加爾金領導下拍攝了《鐮刀與斧頭》,這是蘇聯第一部大型革命題材故事片。影片表現十月革命期間貧富農之間的斗爭1923年,喬治亞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另一部著名的革命題材故事片《紅小鬼》(導演比列斯基阿尼)。影片表現了布瓊尼第一騎兵軍和馬赫諾匪幫的斗爭。
這一期間,蘇聯電影工作者的藝術探索比較活躍。庫里肖夫領導國立電影實驗工作室,除了在蒙太奇手法上進行實驗外,還創立了「電影模特兒」理論這種理論把演員比做操作中的機器,把導演比做設計工程師。庫里肖夫根據這一理論拍攝了《西方先生在布爾什維克國家的不平凡的冒險》(1924)和《死光》(1925)等影片另外兩名青年導演科津采夫和塔拉烏別爾格創辦了「奇異演員養成所」。他們力圖把類似雜耍的誇張的表演方式帶到銀幕上來,拍攝了《十月姑娘的奇遇》(1924)和《米施卡反對尤登尼奇》(1925)等影片。這些探索包含著一定的積極因素,有些影片在主題上也有價值,但由於對形式技巧的過分迷戀而影響了作品的完整與深度。1924年,俄共(布)十三大關於電影的決議指出,必須加強黨對電影的領導。從這一年起,健全了領導機構,取消了私營發行公司,出版了《電影報》、《蘇聯銀幕》、《蘇聯電影》等雜志,成立了「革命電影協會」。1925年又成立了由捷爾任斯基領導的「蘇聯電影之友」協會。1924~1925年,蘇聯拍攝了142部影片,其中故事片70部。在這中間,最重要的收獲是,出現了《戰艦波將金號》(1925,導演愛森斯坦)和《母親》(1926,導演普多夫金),這兩部影片成為蘇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這一期間, 烏克蘭導演杜甫仁科拍攝的影片《茲文尼郭拉》(1928)、《兵工廠》(1929)、《土地》(1930)也取得了重要成就。杜甫仁科孜孜不倦地探索著表現革命主題的電影手段。他的詩意手法產生了鮮明的表現力,充滿了革命的激情。
20年代後半期,蘇聯還出現了一系列重要電影作品,如愛森斯坦導演的《罷工》(1925)、《十月》(1927)、《舊與新》(1929),普多夫金導演的《聖彼得堡的末日》(1927)、《成吉思汗後代》(1929),普洛塔占諾夫導演的《他的號召》(1925)、《董?介果和別拉嘉》(1928)。此外還有《新巴比侖》(1929,導演科津采夫和塔拉烏別爾格)、帝國的廢墟(1929,導演艾爾姆列爾)等。這些作品從不同角度表現了革命的主題。它們標志著電影藝術開始成為宣傳革命思想的有力武器。
20年代的蘇聯紀錄電影也出現了新的面貌,涌現了一批反映革命現實的紀錄片和新聞片。許多影片反映了列寧的活動。以新聞雜志片《電影真理報》為中心,出現了電影眼睛派團體,其領導人是維爾托夫。他的影片《前進吧,蘇維埃》、《關於列寧的三隻歌》等,對於蘇聯紀錄電影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與電影事業發展的同時,蘇聯電影理論探索也很活躍。愛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不僅對於蘇聯電影,而且對於世界電影的創作和理論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20年代是蘇聯無聲電影最輝煌的時期,為此後蘇聯電影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0年代,蘇聯電影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有聲電影的出現使電影藝術的表現手段更為豐富。蘇聯文藝的創作方法確定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原則。革命的電影藝術的發展,使一大批優秀的作品出現,其中最突出的是《夏伯陽》(1934,導演瓦西里耶夫兄弟),被譽為里程碑式的作品。
30年代蘇聯電影的突出特點是革命斗爭和建設的題材在創作中占據主導地位。《生路》(1931,導演.艾克)《金山》(1931,導演尤特凱維奇)、《獻禮》(舊譯《迎展計劃》,1932,導演艾爾姆列爾和尤特凱維奇)、《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1936,導演吉甘、《波羅的海代表》(1937,導演扎爾赫依和赫依費茨)、《馬克辛三部曲》(1935~1939,導演科津采夫和塔拉烏別爾格)、《偉大的公民》(1938~1939,導演艾爾姆列爾)、《政府委員》(1939,導演扎爾赫依和赫依費茨)、《肖爾斯》(1939,導演.杜甫仁科)以及格拉西莫夫導演的《七勇士》(1935)、《共青城》(1937)、《教師》(1939)等影片反映了蘇維埃人──新生活的建設者的精神面貌,表現了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特別是反映了革命思想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這一期間還拍攝了一批優秀的歷史題材影片如《彼得大帝》(1937~1939,導演.彼得羅夫、《蘇沃洛夫大元帥》(1940,導演普多夫金)、《亞歷山大?涅夫斯基》(1938,導演愛森斯坦);喜劇片如《富裕未婚妻》(1938,導演培利耶夫)、《拖拉機手》(1939,導演培利耶夫)、《快樂的人們》(1934,導演亞力山大洛夫)《伏爾加──伏爾加》(1938,導演.亞歷山大洛夫);根據高爾基原著改編(1939頓斯闊依導演的影片《童年》(1937)、《在人間》(1938)、《我的大學》(1939)等。
30~40年代初,蘇聯生產故事片近400部,動畫片100多部,蘇聯電影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方法指導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
40年代的蘇聯電影生產由於衛國戰爭而受到影響。1941~1945年間,蘇聯的主要電影生產企業遷往後方,減少了產量。在對敵斗爭熱情的鼓舞下,蘇聯電影工作者拍攝了一批反法西斯斗爭題材的影片:如《區委書記》(1942,導演培利耶夫)、《瑪申卡》(1942,導演萊茲曼)、《她在保衛祖國》(1943,導演艾爾姆列爾)、《虹》(1944,導演頓斯闊依)、《卓婭》(1945,導演.阿倫什坦)、《偉大的轉折》(1945,導演艾爾姆列爾)等。同時還拍攝了表現愛國主義思想的歷史題材影片,如《庫圖佐夫》(1944,導演彼得洛夫)、《伊凡雷帝》(上集,1945,導演愛森斯坦)等。
這一期間蘇聯電影的創作力量主要放在拍攝反映衛國戰爭的新聞紀錄片上1941~1945年間共拍攝了489期新聞雜志片、67部短片、347部大型紀錄片其中如《戰爭的一天》(1942)、《斯大林格勒》(1943)、《為我們蘇維埃烏克蘭而戰》(1943)、《解放法蘭西》(1944)、《柏林》(1945)、《殲滅日寇》(1945)、《人民的審判》(1945)等對於鼓舞人民的鬥志,激發抗敵的熱情,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衛國戰爭結束後,反法西斯斗爭仍然是電影創作的重要主題導演格拉西莫夫於1948年根據A.法捷耶夫的同名原著拍攝了影片青年近衛軍,表現了蘇聯青年的反法西斯斗爭。同一題材的影片還有《偵察員的功勛》(1947,導演.巴爾涅特)、《真正的人》(1948,導演.斯托爾堡)等。這一期間還出現了一些其他題材的優秀作品,如《米丘林》(1948,導演杜甫仁科)、《鄉村女教師》(1947,導演頓斯闊依)、《俄羅斯問題》(1947,導演羅姆)、《西伯利亞交響曲》(1948,導演培利耶夫)等。
從戰爭結束以後直至50年代前期,蘇聯電影創作處於低潮狀態。由於戰爭的影響、政治上的個人迷信和創作理論上流行無沖突論,影片產量減少,1940年蘇聯故事片年產量54部,1951年則不到5部;青年創作力量得不到成長的機會;與國外的文化交流陷於半停頓狀態;在創作中,出現了一些過分頌揚領袖人物的影片;一些表現當代生活的影片則迴避生活矛盾,粉飾現實。公式化、概念化成為這一時期電影創作的顯著特點。 1956年蘇共第20次代表大會之後,到1962年,故事片產量達到 104部。同時,大批青年創作人員陸續涌現。各加盟共和國的電影事業也得到發展。在創作中,最明顯的變化是題材樣式的擴大。50年代中期和後期出現了一系列優秀影片,如《狂歡之夜》(1956,導演梁贊諾夫)、《保爾?柯察金》(1957,導演.阿洛夫和納烏莫夫)、《序幕》(1956,導演.吉甘)、《第四十一》(1956,導演丘赫萊依)《共產黨員》(1957,導演萊茲曼)、《列寧的故事》(1957,導演尤特凱維奇)、《魯勉采夫案件》(1956,導演赫依費茨)、《不稱心的女婿》(1956,導演.施維澤爾)、濱河街的春天(1956,導演.米隆涅爾和胡齊耶夫)高空(1957,導演扎爾赫依)《海之歌》(1958,導演.桑采娃)此外,還拍攝了多部成功的現代和古典文學巨著改編的影片,如《靜靜的頓河》(1957~1958,導演格拉西莫夫)、苦難的歷程(1957~1959,導演羅沙里)、《奧賽羅》(1955,導演尤特凱維奇)、《堂吉訶德》(1957,導演科津采夫)等。
50年代後半期至60年代前期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戰爭題材作品如邦達爾丘克導演的一個人的遭遇(1959)和丘赫萊依導演的《士兵之歌》(1959)。丘赫萊依導演的另一部戰爭題材影片《晴朗的天空》(1961),除了表現前方戰士和後方人民作出的貢獻外,還通過對個人迷信的批判提出了「信任人」的主題。這些顯示了蘇聯戰爭題材電影創作的深入發展。另一些影片,如雁南飛(1958,導演卡拉托佐夫)臨風而立(1962,導演羅斯托茨基)、我住的房子(1957,導演庫里讓諾夫)、《伊凡的童年》(1959,導演塔爾可夫斯基)等,在人物心理刻畫和表現環境的真實性方面也顯示了特色。
從50年代中期開始,除「非英雄化」傾向外,「非情節化」,「生活流」,「意識流」等傾向在一些影片中也有所反映。
60年代以後,在前一階段探索的基礎上,蘇聯影片從數量到質量都有明顯的提高,這一時期的重要影片有:戰爭題材作品《士兵的父親》(1965,導演赤赫依捷)和《生者與死者》(1964,導演.斯托爾堡);農業題材作品《主席》(1965,導演.薩爾蒂科夫);表現列寧的影片《藍色筆記本》(1963,導演庫里讓諾夫)和《列寧在波蘭》(1966,導演尤特凱維奇);表現戰後農村階級斗爭的影片《誰也不想死》(1965,導演.熱拉凱維丘斯)。格拉西莫夫拍攝了道德題材三部曲:《人與獸》(1962)、《記者》(1965)、《湖畔》(1970);導演羅姆拍攝了大型紀錄片《普通的法西斯》(1966);導演邦達爾丘克拍攝了根據托爾斯泰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戰爭與和平》(1965~1969);柯靜采夫改編了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1964)和《李爾王》(1971);塔爾可夫斯基拍攝了歷史傳記片《安德列?魯布廖夫》(1966)。60年代,蘇聯電影理論仍較活躍,羅姆、尤特凱維奇等導演提出「思考電影」的概念,與此同時,在20和30年代曾展開過的詩電影和散文電影的爭論,這時又進一步展開。 1972年,蘇共中央發布「關於進一步發展蘇聯電影事業的措施」的決議,要求電影創作應體現時代精神,現代題材應在創作中占據主導地位,塑造當代主人公形像應成為蘇聯電影創作的主要課題。70年代蘇聯電影出現了4大題材創作熱潮:政治題材、軍事愛國主義題材、生產題材和道德題材。
政治題材作品一般稱為政治電影,它以表現當代國際政治事件為主。這些作品的主題思想反映了蘇聯政府的對外政策的觀點。如這是一個甜蜜的字眼──自由(1972,導演.熱拉凱維丘斯)《禮節性的訪問》(1973,導演萊茲曼)、《信任》(1976,導演.特列古勃維奇)、《野蠻人》(1978,導演熱拉凱維丘斯)、《生活是美好的》(1979,導演丘赫萊依)等。在軍事愛國主義題材方面,主要出現了 3類作品:①史詩性影片,這些作品力圖全面反映衛國戰爭,如奧澤羅夫導演的5集影片《解放》(1969~1972)和4集影片自由士兵(1974~1977)、導演.葉爾肖夫拍攝的4集影片圍困(1973~1978)等,這類影片氣魄宏偉,出場人物眾多,力圖真實再現戰爭的全貌。②英雄主義和人道主義相結合的作品。這類影片在軍事愛國主義題材創作中佔多數。它們表現的往往是局部戰役,重點是刻畫戰爭中人的心理狀態,通過個人的遭遇表現紅軍戰士的英勇精神。如《這里黎明靜悄悄……》(1972,導演羅斯托茨基)、《他們為祖國而戰》(1975,導演邦達爾丘克)、《升華》(1977,導演.舍皮欽柯)等。③歌頌軍功的作品。這類作品主題比較單一,如《崇高的稱號》(1973,導演.卡列洛夫)等。在生產題材方面,一些影片通過工農業生產中的矛盾沖突,力圖表現科技革命時代先進人物的精神面貌,如影片《獎金》(1975,導演.米凱良)、《反饋》(1977,導演.特列古勃維奇)、《適得其所的人》(1973,導演.薩哈羅夫)、4集影片《麵包的味道》(1979,導演薩哈羅夫)等。在道德題材方面,蘇聯電影工作者取得的進展最大,許多作品真實、深刻地反映了蘇聯社會中存在的矛盾,反映了個人、家庭、集體之間的沖突,刻畫了在今天現實環境中人的心理狀態和精神面貌。這些作品中,有些從塑造正面主人公著手,反映蘇聯社會的發展及其存在的問題,如《莫斯科不相信眼淚》(1980,導演.敏紹夫)、《個人問題訪問記》(1979,導演.戈戈別里捷)、《戀人曲》(1974,導演米哈爾科夫-康查洛夫斯基)。有些影片從揭露反面現象著手,表現各種落後、腐朽的勢力如何阻礙著社會的前進,如《辯護詞》(1976,導演阿布得拉什托夫)、《白輪船》(1975,導演.沙姆希耶夫)、《審訊》(1979,P.奧若果夫);有些影片通過個人遭遇,提出每個人所面臨的人生道路問題,追求個人理想問題,如《奇怪的女人》(1976,導演萊茲曼)、《紅莓》(1974,導演舒克申);有一些影片通過平淡無奇的生活現象表現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存在的「障礙」,從而提出人的生活態度問題,如《白比姆黑耳朵》(1979,導演羅斯托茨基)、《個人生活》(1980,導演萊茲曼)等。以上各類影片雖然取得的成就不完全一致,但它們都反映了作者積極干預生活的熱情。這些作品使電影創作更接近於今天的現實,因而受到觀眾的歡迎。
70年代以來蘇聯電影工作者還創作出一些其他題材和樣式的作品,如史詩片《西伯利亞頌》(1978,導演米哈爾科夫-康查洛夫斯基)、喜劇片《辦公室的故事》(1977,導演梁贊諾夫)和《秋天馬拉松》(1979,導演達涅里亞)、兒童片《童年過後的一百天》(1975,導演C.索洛維約夫)和《無權轉交的鑰匙》(1976,導演.阿薩諾娃)、科幻片《索良利斯》(1973,導演塔爾可夫斯基)和《潛行者》( 1979,導演.塔爾可夫斯基)、古典文學改編作品《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1976,導演米哈爾科夫)和《奧勃洛莫夫一生中的幾天》(1979,導演米哈爾科夫)以及表現革命前喬治亞人民生活的詩電影《願望樹》(1978,導演.阿布拉捷)。
70年代以來蘇聯紀錄電影也有不少成績。如20集大型紀錄片《偉大的衛國戰爭》(1965~1978,總導演卡爾曼) 反映了蘇聯人民反法西斯斗爭的全貌。《礦工們》、《秋明王國》、《路旁的家》等片反映了國內的建設。此外,還有一些為蘇聯對外政策服務的紀錄片。在科普片、美術片方面,蘇聯電影工作者也都做出了一定成績。 80年代以來,蘇聯電影積極向主題的深化,新題材的開拓以及樣式多樣化方面發展。從1981~1985年,蘇聯共拍攝了750部故事片。在戰爭題材方面,除了繼續創作史詩性作品如莫斯科保衛戰(1985,導演奧澤洛夫)、《勝利》(1985,導演.馬特維耶夫)以外,電影藝術家主要致力於表現蘇聯人民在戰爭中精神力量的源泉,如《源泉》(1982,導演.西連科);研究法西斯產生的根源,如《自己去看》(1985,導演克利莫夫);從今天的角度思考戰爭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如《岸》(1983,導演阿洛夫和納烏莫夫)。有的作品通過對蘇聯軍人形像的塑造力圖把人道主義思想和愛國主義思想結合起來,如《小亞歷山大》(1982,導演.弗金)。在道德題材方面,電影創作把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更緊密地結合起來,研究在復雜的生活矛盾中,人的處世態度以及因此給個人及社會帶來的影響,如《願望的年代》(1983,導演萊茲曼)、《沒有證人》(1983,導演米哈爾科夫)、《後記》(1983,導演胡齊耶夫)。有些作品在展示人的內心世界,表現關心人、尊重人的思想時努力深化人道主義的主題,如《生活、眼淚和愛情》(1984,導演古賓科)、《稻草人》(1984,導演P.貝可夫)、《冬天的櫻桃》(1985,導演.馬斯連尼柯夫)。在生產題材方面,電影創作更多地注意改革的主題,注意表現經濟改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如《第二梯隊開始行動》(1984,導演.雅桑)、《從工資到工資》(1985,導演A.瑪納薩羅娃)。在革命歷史題材方面,1981年拍攝的《列寧在巴黎》(導演尤特凱維奇)通過新穎的藝術手法把過去和現在聯系在一起,突出了列寧思想的價值。1982年拍攝的《紅鍾》(導演邦達爾丘克)1985年拍攝的《霧中的岸》(導演.卡拉西克)都再現了20世紀革命歷史的發展。80年代蘇聯還拍攝了一些優秀的傳記片,如《列夫?托爾斯泰》(1984,導演.格拉西莫夫)、文學改編作品如《瓦薩》(1983,導演潘菲洛夫)、《殘酷的羅曼史》(1984,導演梁贊諾夫)、驚險片《密探》(1981,導演.弗金)及《為胡狼准備的陷阱》(1985,導演.馬赫穆多夫)、諷刺喜劇片《青山,或不可思議的故事》(1984,導演.申蓋拉雅)及《騙術》(1984,導演.特列古勃維奇)。
80年代蘇聯電影創作的特點之一是致力於題材和樣式的融合不少影片打破了傳統的分類界限,使影片產生更大的藝術感染力。1984年製作的《戰地浪漫曲》(導演.托多羅夫斯基),既從道德探索的角度探討戰爭給社會生活帶來的影響,又通過戰爭事件展示人物之間的復雜的心理變化。《德黑蘭1943年》(1983,導演阿洛夫和納烏莫夫)把政治樣式和驚險樣式結合起來,突出國際政治斗爭的內在緊張性。喜劇片《兩個人的車站》(1984,導演梁贊諾夫)中糅合著悲劇的因素。《機組人員》(1981,導演.米塔)把情節??作了嘗試。《宇宙檢閱》(1985,導演.阿布德拉什托夫和.敏達傑)通過半童話半寓言的樣式對人生價值進行哲理性思考。 蘇聯電影家協會成立於1965年(籌委會成立於1957年),各加盟共和國(除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外)均有自己的協會。
培養幹部的最高學府為全蘇國立電影學院(成立於1919年,初為電影學校,幾經演變,自1934年起用此名)與列寧格勒電影工程學院(成立於1919年,初為照相與照相技術高級學校,1930年起用此名),前者培養藝術創作人員,後者培養技術人員。基輔戲劇學院自1968年起設有電影系,此外,國家電影委員會還和影協聯合主辦一個電影編導二年制高級培訓班(自1964年起),專門培訓各加盟共和國和製片廠選送來的進修人員。研究機構有全蘇電影藝術研究所(1973年成立)、全蘇電影與照相科技研究所(1929年成立)、全蘇藝術理論研究所(1944年成立,屬文化部建制,所內設有電影研究部門)。新聞電影的正負片由中央國家電影與照相資料檔案館保存,其餘片種正負片均由蘇聯國家電影資料館保存。負責影片進出口業務的是蘇聯影片輸出輸入公司。主要電影刊物有《電影藝術》(1931年創辦,月刊)、《蘇聯銀幕》(1925年創辦,雙周刊),以上兩刊均由國家電影委員會與影協合辦;《電影放映員》(1937年創辦、月刊)、《蘇聯電影》及《電影與電視技術》等。 蘇聯舉辦的電影節有:全蘇電影節,始於1958年,初不定期,後為二年一次,自1964年起每年舉行,為國產片電影節;塔什干國際電影節,始於1968年,每二年一次,由蘇聯國家電影委員會與全蘇影協和烏茲別克共和國電影委員會與影協聯合主辦,是亞非拉國際電影展覽,屬非競賽性,群眾團體可向不同影片授獎;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始於1935年,自1959年起每二年舉辦一次,是國際上大型競賽性電影節,由蘇聯國家電影委員會和影協主辦。
蘇聯國內設有電影評獎制度,最高榮譽是列寧獎金。1959年以來,先後獲得過列寧獎金的電影工作者有杜甫仁科等26人。此外,還有蘇聯國家獎金、俄羅斯國家獎金、列寧主義共青團獎金電影部分等。
『伍』 誰給我介紹點好看的動畫片
有很多 不知道你要什麼
爆裂警視
對於處理一些棘手的案件,警察總部就會派出特別警察W組出面解決。W組一共有六位成員,他們是隊長瑪姬,格鬥手利緒,神槍手真彌,電腦專家莉麗卡,發明家娜比路和隊中唯一的男性無濟。 故事的主線是對抗一個神秘的犯罪組織,最後雖然解決了事件,可那個組織卻並沒有消失,也就是還有下文了。前兩話很搞笑,可第三話後由於警察中有人被洗腦,所以警局中發生了警察殺人事件,包括利緒好朋友在內的很多人都殉職了,看的人心情非常沉重。 該片的中文譯名有叫《W殺人科》的,而《精品動漫》書上翻譯為《烈日炎炎W》。
rod_
時間是比現在稍微靠後一點的未來.偉人軍團的"人類淘汰計劃"事件之後數年. 在香港的一條小巷裡有一間偵
探事務所.它的名字是<<三姐妹偵探社>>.在那裡的三位美女姐妹為了解決與書有關的事件而日夜奔波....
十兵衛
春可愛豐滿的柳生十兵衛又回來了,這次的挑戰者將是西伯利亞柳生家族的後裔(美女)…… 這300年的冤讎,柳生
家族斬不段的孽緣,將會如何發展下去,請大家關注……
分身戰士
21世紀初,日本由於不明原因的地殼變動,昔日的神奈川縣半徑30公里的地區完全隆起,與其他地區的高低落差形成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失落國度」。 日本本土為了管理失落的國度,把這里劃作經濟特區,統稱為「連經濟特區」。這里有自己的通行貨幣,是法律與經濟都自成一格的獨立自治區。而最特殊的是,在「失落的國度」里誕生的嬰兒,有百分之一的人具有一種特殊的能力"阿而達"。 故事中的男主角數馬是一個極富正意感的熱血男子,他也是天生的阿而達超能力者,在一次的工作里,與另一位超能力者的激烈打鬥引來了「神聖特殊部隊」的追捕,一直沒有碰過對手的數馬,居然三兩下就栽在「神聖特殊部隊」的高手劉鳳手裡,並且被打入牢房之中…… !
廢棄公主
此女將為滅世的禍端 」被從萊茵邦王國的歷史上抹殺的廢棄公主,最後時間期限,16歲的生日
故事開始於15年前,萊茵邦王國的王妃產下一對龍鳳胎之際.摩梓魯教之神的"聖歌蘭德爾的神託"如此預言:「此女16歲之際將成為滅世之禍端」,背負可怕預言而生的公主,剛出生就被下令秘密處決.預言本身也被篡改記錄,付之一炬.
但是,公主卻倖存下來了.並由其養父母命名為"帕絲菲卡",意為"受眾人愛憐".帕絲菲卡在養父母和兄姊的愛護下成長為15歲的天真少女.然而,廢棄公主依然存活的消息終於還是被王國軍和教會獲悉,於是刺客開始蜂擁而至.帕絲菲卡在沒有血緣關系的兄長夏儂和姐姐拉可維爾的保護下,踏上了逃亡的旅途......
被預言將於16歲之時毀滅世界的少女帕絲菲卡.卡蘇爾到底怎麼樣的命運在等待著她? 帕絲菲卡16歲的時候,到底會發生什麼?"廢棄公主"到底是什麼?
暴笑吸血鬼
有一個傳說:吸血鬼摩斯基頓與魔女一族以血定下契約,把真正的力量,封印在締結人的血液中,解除千年的詛咒。
又有一個傳說:有一種希世寶石,它具有神奇的力量,能使人永保青春。
幾千年過去了,摩斯基頓逐漸與人類同化,魔女也失去了法力。有一天,魔女發現她愛上了摩斯基頓,可是吸血鬼的肉體永遠不滅的,她不能忍受在心愛的人面前一天天地老去,於是她就開始尋找傳說中的寶石--O帕茲,以求得永生。
又過去了幾百年,隨著人類社會不斷進步,魔女一族把這些傳說一代一代地傳下來,每一代魔女都把尋找O帕茲作為目標,竭盡心力。
GS美神
愛錢如命、貪得無厭、性感潑辣的除魔清道夫——美神令子,時薪只有255日元卻色膽包天的助手——橫島忠夫,再加上心地善良、溫柔體貼的女……幽靈——小絹,三人所組成的驅魔公司生意興隆,讀者也自然有的看了,非常搞笑的除魔故事!只是沒想到橫島後來變得很強,多次在關鍵時刻反敗為勝,而且居然有這么多妖怪喜歡他,哈哈!經典!!!
妄想代理人
京武藏野發生的道路魔事件。由於受害人月子的供詞太過於模糊,周遭的人都懷疑是她自導自演。但是當第二名受害者出現後,整個事態就不一樣了。原本認為應該不存在的犯人卻真有其人,被稱為"少年球棒"的是拿著球棒穿著金色滑輪鞋的少年,不斷的向捲入事件的人們一個個襲來,少年球棒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新戀愛白書
約在一百億年前,這個宇宙爆炸了。在銀河系約有三千億顆星,星際之間,說不定正在進行著戰爭。這跟我一點關系也沒有。季節仍會變遷,櫻花見證著時間性的流逝。凝望過無數在此的偶遇,多到數不清,櫻花也見證著無數的離別,這些都是虛無縹渺的。櫻花在這時候, 為守護人們的回憶,再次把花蕾打開。就這在這個周而復始的春天裡,一段浪漫而美麗的愛情故事開始了……
故事圍繞著一起在高中讀書的神奇恭一、新田千村等三男三女展開,隨著四季的變換,幾個人之間的感情也經歷了曲曲折折,但他們還是走出了不成熟和迷惘,最終走到了一起。
整部片子的風格清新,讓人驚訝的是這部不算很長的片子里竟匯集了很多的著名聲優,如白鳥由里、長澤美樹、石田彰、今井由香等,而且三木真一郎、子安武人等人在其中的幾集中有客串表演,最後一集中出現的少女的聲優竟然是林原惠美,讓人大跌眼鏡。如果你是個鐵桿聲優迷的話,這部片子倒是值得一看。
同時這部好片子非常適合女生們看
拜託了,老師
男主角草剃桂,一個患有「停滯」的國中生,由於特殊原因而停滯了3年,已經18歲,居住在做醫生的叔叔江田島家。
女主角風見瑞穂,外層空間駐地球的監察者,擁有先進科技,其真正目的是親眼看看父親所居住過的星球,新任草剃桂所讀中學的教師。
瑪利耶:風見瑞穂的宇宙飛船中樞系統,擁有瞬間傳送功能。
一天夜晚,草剃桂意外地在湖畔草地上發現使用傳送的風見瑞穂,由於過度驚嚇而昏迷。在第二天課堂上,新任教師風見瑞穂再次出現在他面前。因為風見老師住在自己隔壁,桂自願去幫她搬傢具,然而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風見老師是外星人。第二天放學時,桂被風見老師傳送到體育用品室商量,在離開時發現門被鎖上,碰巧瑪利耶故障,二人被困在體育用品室,直到實叔找校長幫忙,事情被校長知道,為了幫助風見老師掩飾身份,桂被迫搬到風見老師家以夫妻名義同居,復雜的關系就這樣開始了……
返鄉戰士
大變動後的地球,人類生還者們把原本是大都市的土地規劃出來,改為農業、畜牧和漁業等等生產地的使用。其後在本來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土地興建眾多稱為「多姆波里斯」的巨大都市,生還者們全部遷移到該處去。然而不久出現了一班主張返回原居地的「故鄉主義者」,隨後不斷發生逃出「多姆波里斯」的事件。這種被稱作「艾古蘇達斯」的行為大小不一,欲成為引起各地「多姆波里斯」里麻煩事件的火種。主角「基爾」居住西伯利亞的「鳥洛古士高」,亦存在著「故鄉主義者」和「反故鄉主義者」的人。
在這種世界舞台上,工業技術的發展誕生出名叫「SILHOUETTE MACHINE」的機械。那是一種構造料自體產生出能量,機體內不存在「ENGINE」部份的東西。裝置有「SILHOUETTE ENGINE」的「SILHOUETTE MACHINE」,分為「民生用」和「軍事用」等等多種類型。當中徹底性使用此技術製造出來的機體,它們被喚作「OVERMAN」,擁有一般「SILHOUETTE MACHINE」無法可比的性能。圍繞著這種新技術誕生出的機體,與及「故鄉主義者」們,兩者這間會發展出怎樣的故事呢?
白色獵人
白色的獵人充當著黑夜的劊子手,對付張牙舞爪的惡人,為惡人改寫明天」這就是Wei B執行任務的理由。但故事中的任務只不過是幌子,製作人要表達的,是主角們的無奈和人類黑暗的一面。Wei B是一個無奈的悲劇,在故事中的理念是[殺人者是沒有幸福的],由劊子手去對付殺人者,那麼劊子手也是殺人者,如此循環不息,這個世界便永遠也存在沒有幸福的人。即使Wei B殺的人多麼的十惡不赦,而且會如何對社會有益,他們的行為卻永遠也得祝福,他們不是英雄,但卻在做英雄才該做的事。
「Weiβ Kreuz」是德語「白色十字架」的意思,是由四名超級大帥哥成員AYA、KEN、YOJI和OMI組成,白天他們在「小貓之住家」花店工作,附近的女孩子常常為了多看他們一眼而賴在花店裡不走。而到了夜晚,他們就會穿上很有型的衣服去執行任務。他們的任務是,將那些明明犯下了令人發指的罪行,卻運用權勢和金錢而巧妙地逃脫了法網的壞蛋處以死刑。四人雖然同為「Weiβ」,但是他們的過去和目的都不一樣.有人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最愛,有人是為了達到復仇的目的,有人是為了查出事情的真象,還有人是為了尋找自己生存的意義。但當他們四人聚集在一起時,他們就是「Weiβ」,令黑暗世界不寒而慄的白色獵人。
「白色的獵人充當著黑夜的劊子手,對付張牙舞爪的惡人,為惡人改寫明天」這就是Wei B執行任務的理由。 白色十字架,4人背負著十字架而戰,親友、光榮被奪的KEN,為了尋找戀人明日香的YOJI,為了尋找記憶的OMI,為了復仇的AYA,誰都有沉重的過去,但卻一定要離開困惱,恢復自己的心,狩獵黑暗中的惡人! 在白色中失去不幸的人,為未來而戰………… 從故事上看「Weiβ」並沒有什麼新意,不過它卻是日本第一部以聲優(即配音演員)為形象模特的動畫片。「Weiβ」的最初創意始於著名聲優,子安武人。1997年,他和其他三名知名聲優組成了一個叫Weiβ Kreu2的團體,開始在電台參與白色獵人廣播劇的製作和主持清淡節目。由於聽眾的反響非常熱烈,白色獵人在1998年被搬上電視熒屏,拍成了25集的動畫片。隨後還推出過漫畫,錄像帶、唱片、劇情CD等一系列的相關產品。
「Weiβ」動畫片在題材上與某些動作電影很類似,但與說是它賣的是精彩的動作場面,倒不如說是純粹以角色魅力來吸引觀眾,所以它的畫面,人物都精緻異常,但在劇情上卻有些牽強附會的感覺。最明顯的一點是每次都要安排主角愛上的女孩在不必要地情況下死亡。
TV版的Weiβ上部基本是圍繞「鷹取」家展開的,鷹取玲司是所有陰謀的關鍵,同時他也是AYA的仇人以及OMI名義上的爸爸。而且,一直在指揮Weiβ破壞鷹取玲司陰謀的居然就是鷹取家的次子:鷹取玲司的弟弟,OMI名義上的叔叔,實際上的爸爸,被Weiβ稱為「貝露夏」的男人。同時鷹取玲司是專洗黑錢的黑社會老大,貝露夏是警察局的最高負責人……層層關系錯綜復雜。不過最後AYA還是成功地報仇了! 下部是在Weiβ因無人統領而解散後,被鷹取玲司次子的私人美少女刺客組SHALAIYAN逼得復出。AYA的妹妹藤宮彩被綁走去做什麼招魂術,而有個酷似彩的女孩巴櫻因為喜歡AYA而自願冒充彩……雖然最後Weiβ在與另一個奇怪的集團決斗時生死不明,但彩和巴櫻都順利逃出。最後一個鏡頭就是Weiβ的四個人又一次的出現在夜幕中……
mm公主
15歲的聰明國中生海神航竟然高中落榜了……真是跌破大家眼鏡……當他還在懊惱不已時,卻突然莫名其妙被送進位在希望之島上的星見丘西學園,已經被弄胡塗的海神航,面對12位自稱是他妹妹的可愛女孩,將會有什麼有趣的事情發生呢?
即帥氣又溫柔,世界上唯一的並且最出色的哥哥,這是最喜歡的哥哥,十二個妹妹的故事
孔雀王
孔雀明王:又稱「佛母孔雀明王」,在密教中為如來化身出來之憤怒之相。在印度教之中,因為孔雀是專吃毒蛇毒蟲之鳥類,體內充滿毒素,因此孔雀明王又被稱為「污穢神」。
阿修羅:印度發音為「阿素拉」,原為精靈之一種。但在孔雀王 之漫畫中,將其視為「毗盧遮那佛」(大#如來)之化身。
文殊:在漫畫中被孔雀所刺殺,該菩薩位於八葉的四佛四菩薩之內,(其中還包括普賢、觀音、地藏等菩薩)。文殊與其他菩薩略為不同,因為在顯宗佛教中,文殊為太古之佛,專門是為了「教育」下一代佛,而回頭降格做菩薩,因此又被稱為「七佛師」(調教出七個佛)
龍:孔雀王漫畫中出現兩種龍,金龍一族是中國龍,海龍一族是西洋的DRAGON。與印度天龍八部的護法神「那迦」(龍)完全無關。
胎藏界曼陀羅:代表世界之實相,其中心為大#如來,四周圍著八葉的四佛四菩薩,越靠外圍之神祉之地位越低。其中心與外圍之層次等級分別甚為明顯。
金剛界大智曼陀羅:代表理性與調和,又稱為「九會曼陀羅」,整個曼陀羅可分為九個大區域,以九宮格之方式分布。每一大格為一會,各會之地位平等,裡面之神並無等級高低之差別。孔雀所使用過之智拳印即為金剛界曼陀羅上方的一印會中,大#如來菩薩所結之手印。
聖杯:聖杯是猶太教神秘學派卡巴拉派的象徵物.卡巴拉派是基督教猶太教系中統中唯一會使用象徵符號和法術的,不崇拜十字架而崇拜聖杯,並且不主張善惡二元論。
金胎不二:在印度宗教中之意思有二:1.在密教中,是指金剛界和胎藏界之力量合而為一。2.在印度教中,金胎的意思是「巴赫拉蒙」(梵文),所謂的金胎不二就是指胎藏界大#如來剛要創造世界,但是還沒有產生世界的「臨界點」,介乎於「存在」與「不存在」之間。
卡爾.霍斯和夫:在孔雀王漫畫中,此人被設定為太古惡魔八葉老師之化身,至於此人在正史上的記載經歷如下——卡爾.楊.霍斯和夫(KariErnst Haushofer ),生於西元1869年,死於1946年3月13#,是德國的地緣政治學家,主張國家和生物一樣應依其生存空間成長而填滿其自然國界,由於此一論點而受到戰後學術界及戰勝國一方的非議。他在擔任駐#陸軍軍官期間(1908-1910年),研究#本的亞洲擴張政策,並宣揚德俄結盟的論點。他的兒子阿爾布雷希在大戰期間成為積極的反希特勒份子而被槍決。
霍斯和夫在大戰期間替希特勒去了很多次西藏、印度一帶,企圖為希特勒尋求東方宗教界的支持,並且與許多的秘密宗教團體有所接觸,納粹的逆鉤十字(Swanstika)即他所帶回來的,由於此一符號是將印度耆那教的古老標致反過來用,因此引起許多宗教團體的反感而遠離德國,但是有一個宗教團體「埃修卡」的九人集團留下來,同時用其精神力去企圖影響希特勒。而#本在戰時全力傾向德國,主要是因為埃修卡是佛教內圈,能夠直接影響#本宗教界之故,而#本的佛教是比神道教系統更加政治合一。
埃修卡集團:它是一個佛教的「內圈」,所謂的內圈,就是指一個成道者出現後,會有一些人在其身邊把奧秘的學問學的很精後躲起來,不與世人接觸,因為一般世俗會把自己的看法混入經典中而使得教義不純,而奧秘團體的功用是要保存這些知識,並且為這個派系的下一個道者鋪路。因為一個人忽然成道之後會直接講出高深莫測的話,此時如果沒有這些奧秘團體加以解釋,這位成道者和世人會有很大的隔閡而無法溝通,甚至反被世人所殺。埃修卡九人集團等的是佛陀所預言的佛「麥特雷亞」(彌勒),其目的是要找出聖靈「彌勒」轉生世間的肉身,在1909年曾發動「克里虛納提事件」,但是失敗,反而被迫予以解散。埃修卡集團後來與霍斯和夫勾結,打算兵行險著,在神毀滅人類以前搶先一步奪得世界,並予以改造,以便在「未來佛」誕生前先製造一個陸上的佛國。這個理想之達成就必須先鏟除基督教勢力,因此必須先消滅猶太人,因為聖經是猶太人的聖約,將來的「主」的旨意要應驗在猶太人身上,如果滅了猶太人,就能證明上帝的預言無效,就可以從根本上擊毀基督教系統,所以經由埃修卡集團的策動,希特勒的猶太人滅種運動於是出現。
密教真言:密咒有其一定的結構,如孔雀招來雷電的咒語唵 因陀羅耶 莎訶 (Aum Indolaya svaka)在該咒語中,「唵」是密教所說的宇宙基本音,如果頻率用對則可產生通神之力。 因陀羅耶 就是梵文中的「雷神」莎訶 的意思是「感謝主」、「贊美神」,與英文的「哈里路亞」意思相當。所以一般的密教咒語的結構如下:先聚能量「俺」,再念神名召神,最後謝恩。
三屍蟲:中國道教所謂的「三屍」是指天生封印在人體的三個邪靈(上屍彭據 ,中屍彭暫, 下屍彭矯),他們為了要獲得自由,會不斷引誘人傷害身心以致早死,這樣他們就可以早#脫出身體,而非孔雀王漫畫所訴,將三屍蟲當蠱來用。
城市獵人
城市獵人》是日本著名漫畫家北條司他投入了全部熱情的作品,也正是這部作品把他的漫畫事業推向了高峰。在《城市獵人》中北條司奠定了自己寫實的畫風,即現代感強、注重動感與質感的完美融合 《城市獵人》也秉承了北條司寫實的一貫風格,其中的各種道俱、人物造型和建築物都較北條司的以前作品更寫實,也更符合人們的審美標准。大到各種各樣的建築,小到一顆紐扣都與現實生活中的東西相差無幾。為此北條司專門收集了大量各式各樣的圖集來參考,還拍攝了大量實物的照片,處理後描摹上去,所以《城市獵人》里的街道、公園和各個建築物幾乎都能找到相似的實景。由於作品需要他還學會了射擊來親身體會寒羽良開槍時的各種姿勢和心態,並因此迷上了槍械。《城市獵人》里的各種不同類型的武器全都是對照真實照片臨摹下來的,都可以找到各種武器的實際型號和名稱。
其實在《城市獵人》里除開那些驚險和搞笑的情節外,到處都能看到各個人物之間的感情戲,這也是整部作品成功的關鍵之一。經過數年連載,《城市獵人》終於圓滿落幕,最後各個人物也都有了自己的歸宿。
這個網站里 很全有介紹 自己看吧 還分類的
http://vod.gamesoft.com.cn/vod/cartoon_list.asp?classid=-1
可惜是收費的
『陸』 這些系列恐怖片,你看過多少
《鬼玩人》系列
五個年輕人艾什,雪莉等相約一起自駕游,他們預訂了一座坐落於深山裡房子作為野外落腳點,他們翻山越嶺終於找到了這間小木屋。晚上,他們發現了這間屋子主人留下來的一本封面嚇人的古怪的書和一部老式錄音機。屋子主人在錄音留言里說他在研究遠古流傳的喪禮和一些咒語,而那本古怪的書名字就叫「死亡之書」;根據書上說人死了其實只是保持睡眠狀態,並沒有真正死去,通過咒語可以重新活過來。接著錄音機里就播放了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咒文。隨後,恐怖的事情開始陸續發生。
『柒』 到底美少女戰士Sailormoon一共有幾個版本
版本只有一個,但有五部。就像小說有分上中下幾冊這樣,但基本每部都是個完整的故事。而且這個第幾部的分法是動畫里分得比較明顯,畢竟當年都是每星期播一集,播完就休整一段時間,等原漫畫作者畫新的故事再繼續製作新的一部。
第一部 美少女戰士 Sailor Moon
第二部 美少女戰士 Sailor Moon R (這個R是指Return,本來第一部已經完結了,世界已經和平了,結果看有利可圖,又出新的了XD)
第三部 美少女戰士 Sailor Moon S (S指Super)
第四部 美少女戰士 Sailor Moon Super S (一般也縮寫為SS)
第五部 美少女戰士 Sailor Moon Sailor Stars (也有翻譯為「最後星光」)
另有劇場版,是在電影院播放的——
美少女戰士R劇場版—星夜傳奇(又稱花朵的約定)
美少女戰士S劇場版—水晶計劃(又稱竹取公主的戀人)
美少女戰士Super S劇場版—夢想的黑洞
美少女戰士Super S番外篇—亞美的初戀
其中Super S還有三個特別篇——
1.華麗的變身?哭包小兔的成長記錄
2.小遙、小滿再現! 亡靈人形劇
3.小阿兔的冒險! 恐怖、吸血鬼之館
『捌』 09年度最佳電影
1. 拆彈部隊 The Hurt Locker
Kathryn Bigelow導演的這部極度緊張的伊拉克戰爭題材的作品從很多層面上看都是相當不錯的:這是一部非常棒的動作片,同時對戰士心理進行了精準的分析,向冒著風險工作在拆彈組的英勇的男人們致敬,也對男人對危險容易上癮的心理提出了警告。對傑瑞米•雷納(Jeremy Renner)飾演的這位孤膽英雄來說,戰爭就是終極毒品。Bigelow之前就一直是動作片超級大導演,在這部影片中,她更是超越了自己。
影片簡介:美軍侵入伊拉克後,上士威廉姆斯•詹姆斯(飾)被調入陸軍亡命連拆彈組,接替剛在巴格達執行任務中犧牲的同事。拆彈組另兩人,負責聯絡的士官桑波恩(安東尼•麥凱 Anthony Mackie 飾)和負責掩護的特種兵歐文(布萊恩•傑拉蒂 Brian Geraghty 飾)對意氣用事的威廉姆斯相當反感。但在聯合國大樓的拆彈行動中,抗拒命令強行拆彈的威廉姆斯卻得到上校瑞德(大衛•莫爾斯 David Morse 飾)的贊賞。在一次倉庫拆彈任務中,威廉姆斯認為被用作屍體炸彈的伊拉克小男孩是他在軍營認識的賣盜版DVD的貝克漢姆(克里斯托佛•薩伊 Christopher Sayegh 飾)。小貝克漢姆的死讓威廉姆斯更為瘋狂,竟私離軍營單槍匹馬入城調查……
2. 《夏日時光》Summer Hours
這位家族中德高望重的女人(由愛迪絲•斯考博 Edith Scob精心演繹)的去世,拉開了一個家族的戰爭的序幕,逐漸對她美麗的鄉村的家進行了破壞。導演Olivier Assayas傑出的輓歌般的電影中參雜了一種微妙的契可夫般的情緒,審視著全球化經濟的新世界秩序,零落的傳統,四處分散的家庭。這部電影用安靜的觀察的手法,提出了巨大的社會問題。
電影內容簡介:伊蓮的三個孩子們來到鄉下家裡為她慶祝75歲生日。唯一的女兒艾德麗安與男朋友詹姆斯一起住在紐約;小兒子傑雷米與妻子在中國經營運動鞋生意;只有大兒子弗雷德里克一家住在離家不遠的地方。
多年以前,伊蓮就繼承了她所愛的伯父收藏的極具價值的藝術品,這些藝術品一直擺放在鄉下的家中。當她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時,她告訴大兒子弗雷德里克並且尋問在她死後,他、艾德麗安和傑雷米將會如何處理這些藝術品。弗雷德里克認為不用多想,因為他覺得他們會和他一樣為了後代想保留下這些藝術品。
然而在母親去世之後,艾德麗安和傑雷米並不同意弗雷德里克留下房子的建議。因為傑雷米打算在未來的五年在中國發展事業,而艾德麗安則要居住在美國。最後,弗雷德里克傷心地答應賣房以及裡面的藝術品。就這樣,一個家庭分散了……藝術品出現在了法國奧塞美術館中供所有人觀賞,但最真實的親情與對逝去母親的記憶,卻永遠留存在他們的腦海里。
3.《在雲端》 Up in the Air
喬治•克魯尼在這部影片中有非常細膩的表演,他的夢想就是要永遠不停的運動,不能有任何情感的承諾停下他的腳步。Jason Reitman的這部劇情喜劇辛辣,幽默,悲歡交加,而且「來的正是時候」:科魯尼在影片中就是以解僱別人為生的,但是也繼承了好萊塢永恆的不那麼浪漫的喜劇的成功特質。
劇情介紹:喬治•克魯尼飾演的是一名叫瑞恩•賓厄姆的公司裁員專家,他的工作是飛來飛去為各地公司去解決麻煩,他人生的目標則是乘坐飛機積攢的英里數達到100萬,從而晉升為白金會員。
但瑞恩這種「在路上」的生活方式卻受到了新人的威脅,一個名叫娜塔莉(安娜•肯德里克飾)的大學畢業新生發明了一種互聯網遠程會議系統,讓裁員變得輕松省事,也讓瑞恩的工作顯得毫無必要。正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瑞恩的新任務竟然是帶領娜塔莉熟悉工作環境...
4. 《靈通人士》In the Loop
這個戰爭的准備階段,疑似以布希的伊拉克戰爭作為背景。這部影片中串起了大西洋兩岸的政客。影片中歡鬧的,滿嘴臟話的Peter Capaldi 和 扮演美國將軍的James Gandolfini 都在Armando Iannucci這第一部電影中集合出演,共同組成了這一部言語辛辣銳利的喜劇。
影片簡介:本片是一部政治諷喜劇片,故事說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忽然希望發動一場戰爭。這次會速戰速決的,他們保證!
美國將軍米勒(詹姆斯•甘多菲尼)不這樣認為,英國國務大臣西蒙福斯特(湯姆•霍蘭德)和他看法一樣。
然而,西蒙在意外地通過黃金時段的電視節目表達對軍事行動的支持後,他忽然發現自己在華盛頓有了很多朋友。
如果西蒙能夠接觸到華盛頓的特定人物,如果手下(克里斯•阿迪森)能夠順利把實習生(安娜•克魯姆斯基)哄上床,如果他們能夠阻住首相的首席戰略師馬爾科姆•滕克(彼得•卡帕爾蒂)操縱聯合國投票的把戲,他們就能阻止這場戰爭。
如果他們不能……大不了還可以解僱他們的顧問朱迪(吉娜•麥凱)。他們從來就不喜歡的朱迪,正在國內對付管道阻塞的選民們和因為塌牆而跳腳的暴躁男(史蒂夫•庫根)的朱迪。
5.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Fantastic Mr. Fox
Wes Anderson在這部影片中成為了一部靜幀動畫導演,在沒有丟棄自己獨特的敏感性的前提下,製作了自己第一部大量銷售的電影。詼諧,動人,新穎,這部改編自羅爾德•達爾(Roald Dahl)經典童話的電影可以稱作是一部即時經典家庭電影。
影片簡介:狐狸一家和許多動物一起住在山腳下。每天晚上,狐狸爸爸都要從三個農夫那裡偷些食物,來養活自己的家庭。被它的不停偷盜所氣暈的農夫們,開始設下埋伏,想要捉住狐狸爸爸。然而狐狸爸爸總能憑自己的智慧順利逃脫。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是一部靜幀動畫,根據羅爾德•達爾(Roald Dahl)的經典童話改編,講述狐狸爸爸如何和三個壞農場主鬥智斗勇,找到好吃的養活一家人的故事。本片配音陣容極其強大。除了好萊塢大明星喬治•克魯尼、梅麗爾•斯特里普外,邁克爾•剛本、布萊恩•考克斯和威廉•達福等一批英國老戲骨也欣然加盟本片。而導演安德森電影中的老熟人比爾•默瑞、歐文•威爾遜、詹森•舒瓦茲曼、安傑麗卡•休斯頓、阿德里安•布洛迪則更是一個都沒有少。另外,英國樂隊 Pulp的主唱賈維斯•考科爾將為影片獻聲並創作歌曲。
6. 《飛屋環游記》Up
這是另外一部似乎希望不大,卻獲得了非常大的成功皮克斯(Pixar)電影。一位寡居的老人,一個亞裔美國小男孩Scout,一個飛翔的屋子,一隻歡鬧的小鳥,還有一位變成邪惡君王的飛行員,這些古怪的人物,構成了這部精神昂揚,詼諧,同時又動人的電影。這部電影也是對完成最初夢想的頌歌。
影片簡介:卡爾小時候曾答應小女友艾利將來一定會帶她去冒險。但是雖然兩人懷抱著冒險夢想從相識到結婚,可直到艾利離開人間,卡爾都沒能實現他對艾莉的承諾。
如今,寡居的78歲卡爾老先生,為了信守對愛妻的承諾,決心帶著他與艾利打造的房屋一飛沖天,往他與艾利小時候設下的終極目標─「仙境瀑布」前進!…
7. 《花開花落》Séraphine
這是一部關於一個藝術家的電影——20世紀早期的新原始風格(neo-primitive)畫家Séraphine Louis。她是一位貧窮的管家,卻自己默默創作了自然題材的不可思議的作品,後來她得到了一位富有的藝術資助人的幫助,最後進入了瘋狂的狀態。Yolande Moreau的表演讓人即心痛又恐懼。Martin Provost是這部啟發性影片的導演。
影片簡介:一次世界大戰前,一個偉大的天才畫家,就在巴黎不遠的小鎮桑利斯誕生。
向來獨來獨往的中年婦女薩賀芬路易(友蘭達•夢露飾),樣貌平凡,平日在杜佛夫人家幫佣,靠打掃和洗衣維生,下工就畫畫。收入微薄卻將所賺的錢都花在畫材上,為了讓色彩更逼真,她甚至用一些「獨家配方」調制顏料。她喜歡在短暫的休息時間親近大自然,從生活周邊收集土壤和動物的血,甚至搜括教堂燒融的燭脂來製作「獨家配方」顏料。
一天,在杜佛夫人的晚宴上,致力提倡『素樸藝術』的德國收藏家威翰伍德,驚見薩賀芬被丟在牆角的畫作,當下便買下賽哈芬所有的畫,並且鼓勵她繼續創作。得到伍德的慧眼賞識,薩賀芬更努力的畫出一幅又一幅佳作。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打斷了一切,伍德被迫逃離法國拋棄薩賀...
8.《阿粗和阿獃》 Rudo y Cursi
這是一部有關兄弟情,以及破碎夢想的影片。
電影簡介:阿粗和阿獃是一對性格相異的親兄弟,同時他們也是職業足球場上針鋒相對的對手,影片就圍繞著兩個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展開。
9. 《阿凡達》Avatar
James Cameron比任何人都更懂得電影科技特效和最新突破是最能夠幫助他講述這個故事的工具。這部壯觀的3D未來派探險故事將你帶到了另一個星球,在這個星球上,當地人種受到了貪婪的美國資本主義好戰者的威脅,而且會讓你堅定地站在藍色巨人的一邊。這樣的故事應該說講了很多了,但是在Cameron的專業手筆下,這樣的老故事被賦予了新的想像力。這部電影是今年的「影片中的影片」。
影片簡介:故事從地球開始,傑克•薩利(Jake Sully,薩姆•沃辛頓飾)是一個雙腿癱瘓的老兵,他覺得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他去戰斗,因此他對被派遣去潘多拉星球的采礦公司工作欣然接受。
這個星球上有一種別的地方都沒有的礦物元素「unobtanium」,能夠吸引人類不遠萬里來到這里拓荒的原因就是它「unobtanium」將徹底改變人類的能源產業。但是問題是,資源豐富的潘多拉星球並不適合人類生活,這里的空氣對人類致命,本土的動植物都是兇猛的掠食者,極度危險。這里的環境也造就了與人類不同的種族:10英尺高的藍色類人生物「Na"vi族」。Na"vi族不滿人類拓荒者的到來,也不喜歡人類的機器在這個星球的土地上因為到處挖礦而留下的斑斑傷痕...
10.《成長教育》 An Ecation
「難以抗拒」和「世故老練」可以用來描述Carey Mulligan扮演的早熟的少女學生,也可以用來描述Lone Scherfig導演的這部電影。影片中優秀的女主人公拋棄了課本,開始了與一位成熟的多的男士閃電墜入愛河。Nick Hornby的劇本讓每一個人物在道德上都具有模糊性,值得讓人深思。
電影簡介:16歲的珍妮是一個聰明開朗的小姑娘,就讀於英國倫敦鄉下一所女子學校的預科班,她的成績很好,是眾所期待考上牛津大學的「種子選手」。某天,她遇見了成熟時髦、風趣迷人的男人大衛,並閃電般地與他陷入愛河不可自拔。大衛帶她見識了大都市的燈紅酒綠和浮華奢靡,這一直是她非常嚮往的生活。在此之前她從來未曾想過,這種生活如此輕易就能得到。很快她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備考牛津的念頭也被拋諸到九霄雲外。
與大衛一起的日子看起來是如此美妙,但是某一天,真相卻如一記磚頭重重地敲在珍妮頭上。她從一個天真活潑的女學生變成了一個世故圓滑的女人,她開始反思這種生活是否真的是她想要的……
11. 圖潘Tulpan
影片背景設在廣闊粗獷的哈薩克大草原上,演員是游牧的牧羊人,和很多令人難忘的動物。影片講述了一位年輕的牧羊人希望能夠娶到當地為一一位待嫁的姑娘,圖潘。天才導演Sergei Dvortsevoy創造出了一種混淆虛構和現實的氣氛。
電影簡介:阿沙(Ondas Besikbasov 飾)由海軍退役後回到草原,寄住在姐姐一家的帳篷里,姐夫將他介紹給附近最後一位待嫁的姑娘圖潘,阿沙只顧將海上的見聞在對方二老面前聊得性起,豈料帷幕後的姑娘嫌他耳大。姐夫對阿沙相親失敗大感懊惱,羊群中的母羊頻頻難產,無法成家的阿沙卻一時不能擔負牧人的職責。難耐姐夫冷臉的阿沙再次登門求親,雖然又被拒絕,但阿沙從門縫偷窺圖潘以後,真的愛上了這位姑娘。
草原上的生活艱辛寂寞,收音機廣播內的消息和好友托尼經常扮演著外界的誘惑。牧民遷徙的時節快要到了,阿沙與姐夫大吵後憤而出走,但他卻被一隻難產的母羊阻住了……
12.無名之人 Sin Nombre
這部作品是31歲的美國作家兼導演Cary Joji Fukunaga的一部作品,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部影片在墨西哥拍攝,講述了一個年輕的幫派成員在女朋友被殺後開始逃離La Mara,和偷渡到美國的宏都拉斯一家相遇。這部影片有驚聳片的結構,但是有著紀錄片般的細節,這部令人震驚的獨立製片作品只能出自天才電影導演之手。
影片簡介:墨西哥青年人幫派「拉馬拉」手段兇殘,占據著每天運送大量偷渡客的火車站。作為幫派份子,卡斯帕在執行任務期間卻外出約會,並冒著被視為叛徒的危險隱瞞自己戀愛的事實,但女友仍在卡斯帕受處罰的聚會上出現,並被首領里馬爾戈誤殺。宏都拉斯少女塞拉長年在美國的父親終於出現,為了能和親人團聚,父女登上了偷渡的火車,火車路經拉馬拉勢力范圍時,里馬爾戈同帕斯卡攀車打劫,為救塞拉,帕斯卡將里馬爾戈砍落車下。塞拉與帕斯卡萌生了情意,但他們前方是未知的旅途,而背後是幫派的追殺……
最佳非小說類電影
1. 阿涅絲的海灘 The Beaches of Agnès
2. 金屬精神Anvil! The Story of Anvil
3. 轉世小活佛Unmistaken Child
4. 花園The Garden
5. 時間與城市Of Time and the City
6. 泰森傳Tyson
7. 海豚灣The Cove
8. 敗家子Prodigal Sons
9. 英國醫生The English Surgeon
10. 食品工廠Food, Inc.
11. 暴劫紅顏Outrage
『玖』 電影甄子丹演的西遊記之大鬧天空中,孫悟空在大鬧天空之前跟牛魔王說了什麼話是特別感人霸氣的
很久前看過這篇文章,確是強文,特別是關於孫悟空和唐僧實是一個人這個推斷實在不由得令人拍案叫絕!我的確回憶不起來在什麼地方看過了,那是一篇從各方面教育意義詳細分析的文章,可惜了,不然叫你一讀,也一定大呼過癮的!
另貼一篇幽默的
孫悟空為什麼總是搞不定沿途的妖怪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路人皆知,其中的齊天大聖美猴王孫悟空,乃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師得意門生,法力高強,武藝超群。面對十萬天兵毫無懼色,什麼巨靈神、李靖、哪吒三太子,灑灑水啦,就連二郎顯聖真君俺老孫也不放在眼裡。後來一個大意被金剛鐲打中,關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中七七四十九天,煉成火眼金睛,大鬧天宮勇猛無匹,玉皇座下無人能敵。起先就連如來佛組的五行山都壓他不住,後來又添了一道符才搞定的。
如此一個戰斗英雄,為何在後來保唐僧西天取經時卻失去了往日的光輝,動不動就被燒了筋骨吹了眼睛扎了額頭,然後就要去找這個菩薩那個佛組的搬救兵,甚至連當年被老孫打的服服帖帖的東海龍王都要請,這是怎麼回事?
網友理解如下:
(1):都是妖 可能是處的不錯。
(2):太強了故事就沒有意思了,出手就全趴下了,估計81難,除了第一難以外只有兩個字「同上」可以寫了。
(3):這就證明了當時的天庭完全是一個偽政府,實力弱小,而地方武裝的實力反而很強大,基於這種奇怪現象的出現,我個人懷疑下界有人偷造賢者之石。
(4):這個故事告訴大家:在地方是橫向霸道的「妖怪們」是中央的「菩薩」的…… 即使你再強,你也不能把他們怎麼樣?
(5):孫悟空被壓了500年無所事事,這500年中神仙和妖怪都24小時掛機練級,打極品,500吶,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最多40級了不起了。還一身垃圾裝備,除了根棍子是小極品。別人掛機500年,早就練到200級以上了。全身極品套裝,怎麼PK得過啊。
(6):實際證明了領導的真正能力遠遠不如下屬。
(7):小孫大鬧天空反映人民對封建勢力的反抗與斗爭,說明了封建統治者的軟弱與無能。也許妖怪是資產階級的,比封建的好些。
(8):1.很多妖怪是有後台的,所以不敢打(很多,例如:領導家的子侄,領導家的傭人(童子),領導家的司機(坐騎)等等,不一一舉出)
2.有些妖怪沒有後台,楞沖有後台,也不敢隨便打,要請示一下,萬一是真的呢。(例如:小雷音寺的6耳猴,老鼠精等)
3.有些沒有後台的妖怪,打完了也不能算完,要領導露面處理大局才算完,當然主要的功勞成績也要歸於領導(例如:黑熊怪等)
4.最不濟的妖怪,也會通過各種手法,色誘,賄賂領導,使得領導對於打怪一事多加阻繞,哪怕是唐僧這樣的廉潔的基層領導(例如:白骨精等)
(9):孫悟空本身是變化系的念能力,配合高攻擊的武器,對付魔防高,物防低的仙系還算有的一打。關鍵是他被如來封了後,大鬧天宮被排成動畫片了,眾妖怪有針對性的研究了孫的念能力,大家都知道,暴露了念能力,一個人就弱了一半,在81難中,孫的變化系能力還能屢屢得手也算是很不容易了妖怪裡面的具現化系的能力者和強化系的能力者都很不好打,所以孫一定要去搬救兵雖然龍王曾經被孫擊敗過,但是龍族依然擁有最強的水系魔法,孫本身比較偏物理攻擊,遇到物防高的對手就很惱火了,所以請龍王也是可以理解的。
(10):十萬天兵天將圍剿時,孫悟空是單兵突擊,又是在敵方戰場沒有顧忌,充分發揮了近戰能力和機動力超強的優勢,採取「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的游擊戰術,適機偷襲,整個一恐怖分子。從煉丹爐里出來後,由於非人的折磨(燒了七七四十九天呀!)狂戰士化,又是在天宮里發飆,與眾多天兵天將浴血巷戰,大威力的魔法和寶貝都無法對其使用,將其近戰能力強的優勢發揮到極至,造成天界恐慌。(試想一夥特種部隊級的恐怖分子流竄入京,市內無法使用重型武器,只能用武警和輕武器圍剿是什麼情景?再試試回憶當年白曉燕案三位綁匪老大的逃亡歷程)其景象當然就是所向披靡啦。可以這么說,孫悟空的超強實力要在一定條件下充分發揮才會有如此威力。護送唐僧西天取經時,又要考慮到人質安全,對方又是戰斗經驗豐富的妖怪,手裡又有大威力的寶貝。最主要的是妖怪們沒有顧忌,隨時都可以釋放寶貝的威力,而孫悟空在防魔方面的能力極差特別是對擁有空間魔法性質的禁錮型寶貝簡直是束手無策(以前遇到這種情況還可以跑,只有一次是在狂戰士力量的支持下掙脫李靖的寶塔束縛,現在既不能跑又因為緊箍咒的封印無法狂戰士化,只有老老實實被擒,幸好是不死體質怎麼也弄不死)。所有的戰斗幾乎都是妖怪們擁有優勢,孫悟空是處在極為不利的條件下作戰,當然就表現出束手束腳的郁悶樣了。幸好他的後台硬,每次搞不定都有領導出面解決,他也樂得輕松。
(11):很顯然,是黑哨問題,樓主去看甲A或中超就明白了,別說大聖,如來佛祖也得讓三分。
(12):猴子太聰明了他知道觀音JJ找他幫唐僧,都是安排好的。如果他奮力打架,首先是不一定能佔多大便宜,其次萬一真滅了妖怪們,也不會有好果子吃,為啥不賣個便宜給各路神仙,而且自己還省了好些力氣。唐僧取經是一定能到手的!能看到這點,還打個P架啊。
(13):什麼啊,孫悟空當年大鬧天空是屬於私人行為,有什麼好處全是自己的,當然盡全力了,保唐三藏屬於公差,公家的事自己沒必要那麼拚命,自己出力那麼累不如詐敗,還可以借用各種寶物玩玩,有公家出面一切OK,坐享其成就行了!!
(14):在大鬧天宮版本里,設置是可以使用超級跳的,但到了去西天取經的版本里,修正了這個BUG,結果讓小孫難以發揮他強大的AWP功力,所以是可以理解的。
(15):前面的說得都不錯,真正的原因是:吳承恩在開始時的出發點是積極的,(前半部分)百姓比較喜歡。後來朝廷知道時,故事已經流傳開了。於是把吳承恩收編了,給了一個官職。讓他繼續寫下去,但內容要符合政府的要求。吳承恩被收買了。就叛變了。於是,你看到的就是後來取經,猴頭很笨。因為要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各個佛啦菩薩啦等等代表統治階級的各個階層,小妖等等代表的是無產階級的起義。悟空淪為打手,進行鎮壓。這就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