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朱一龍的力量訓練沒有白費,《峰爆》有哪些不容錯過的三大看點
今年動作災難電影《峰爆》的上映後,馬上成為熱搜,特別是主演朱一龍在電影裡面的表現是可圈可點,可鹽可甜,不僅得到影迷贊揚,也得到相關專家表揚,那麼《峰爆》裡面有哪些不錯三大看點呢?
看點三:平凡的英雄們能夠打動人心
一般拍攝的這樣的災難片,外國人的手法都是把主角捧成飛檐走壁、上天遁地無所不能鋼鐵俠、蜘蛛俠,但是在影片裡面的主角朱一龍只是一個平凡的英雄,面對情人理解,面對小孩的人性。朱一龍這樣逆行者,更能打動人心,引起共鳴。
特別是洪家父子爬山的時候,讓很多感動,父親讓兒子踩肩膀爬上目的地。都是一種傳承精神的縮影,說明兩代基建人他們在大自然面前,把生死置之度外,為的就是給後人迎來更多的生活。
朱一龍在《峰爆》精彩演出,敬業演出,把平凡的英雄們的事跡打造深入人心。唱響了國產災難片最強音
❷ 電影峰爆是在什麼地方拍攝
電影《峰爆》於貴州實景拍攝九十餘日夜。
電影《峰爆》劇組深入亞洲最大地下溶洞十二背後取景,在一些極狹窄的特殊地段中,劇組人員甚至無法直立行走,只得花費 20餘天開辟道路進出。
在拍攝隧道戲份前,近千名工作人員共同鏖戰,1:1搭建還原出一條真實的施工隧道。從地基鋪設到地面硬化,再到近千平米封面及岩體翻模,都是按照中國真實隧道標准嚴格進行。
劇組在拍攝時,不僅實地搭建,真實還原了隧道、地陷坑、小鎮等場景,同時堅持真人實景拍攝,讓演員獲得最真實的感官體驗,朱一龍透露,「水砸在你的脊柱上的時候,整個後背都是麻木的」。因攀岩需要用到手指關節力量去摳住岩石,演員在完成一天的拍攝之後「手合不上,想拿筷子都拿不了」。
五歲男孩觀影現場起立敬禮
電影《峰爆》自上映以來備受好評,除了天災中基建人逆行而來、救人護城的壯舉,生死面前感人至深的父子親情之外,片中給人以超強沉浸感的災難戲份亦引發熱議。不少觀眾稱:「溶洞中的戲壓迫感太強了,看得人緊張不已,吊住演員的彷彿不是一根繩子,而是我的生命線!」
還有觀眾表示,《峰爆》聚焦當今社會中很少被關注的鐵道兵群體,讓大家在為中國速度、中國基建驕傲的同時,也看到背後那麼多不為人知的付出,「中國精神在影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為了他人犧牲小我的精神值得敬佩!」
值得一提的是,《峰爆》不僅受到廣大成年觀眾的喜愛與支持,不少小朋友也被其中所表現出的精神力量深深打動。
近日,有網友曬出一份特殊的《峰爆》觀後感,小朋友用稚嫩的字體一筆一畫寫下:「電影里的人都是大英雄,我第一次知道修鐵路的人原來這么牛!」
更有一位五歲的小男孩在觀影現場就備受感動,面對銀幕中的英雄們起立敬禮長達幾分鍾。當被問到為什麼這么做時,他答道:「我在電影里看到了中國,看到了自己的夢想,看到了救援英雄,所以向他們致敬。」
❸ 朱一龍工作室發文告別《峰爆》,他在這部影片中飾演什麼角色
首先,在這部影片里,朱一龍飾演的沈巍這個角色,演員朱一龍挖掘出了主人公內心的自卑感和角色的魅力所在。主演的朱一龍,在這部影片里塑造的完美形象,感動著無數觀眾。
❹ 《峰爆》正在熱映,朱一龍在這部電影中飾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在電影《峰爆》中朱一龍飾演的一個鐵道兵基建工程師洪翼舟的角色,這個角色其實沒有什麼光鮮亮麗的背景,但是他有一顆愛國正義的內心,這次在影片中和老戲骨黃志忠飾演的是一對父子,在災難面前他們一起攜手共度難關的一個故事,朱一龍在劇中有不少危險的鏡頭和片段,不過朱一龍拒絕用替身,堅持自己完成所有的戲份,朱一龍的精神也感動了很多人,這也是《峰爆》這部電影口碑如此高的原因,有付出就還有所收獲,如今《峰爆》這部劇的口碑非常好,喜歡和支持這部影片的觀眾很多。
朱一龍飾演的是一個平凡英雄
以往很多電影中的人物都是一些大人物,但是這次朱一龍在電影《峰爆》中就是一個很平凡的角色,也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角色,讓我們更深刻體會到平凡英雄的偉大,這次朱一龍憑借自己的實力再一次獲得了大家的認可,期待朱一龍帶來更多精彩的角色。
❺ 有關工程兵方面的電視劇有哪些 命運和石破天驚不算
電視劇《命運》就是記錄深圳市改革開放和基建工程兵的經歷的。
❻ 峰爆是真實事件嗎
年度災難巨制《峰爆》是真實事件,真實還原了中國式救援,講述了鐵道兵的故事。該劇由李駿執導,朱一龍、黃志忠、陳數、焦俊艷等領銜主演。
影片聚焦於一場史無前例的地質災害,地震、地陷、泥石流接踵而至,縣城中居住的16萬人危在旦夕,以洪翼舟(朱一龍飾)、洪贇兵(黃志忠飾)、丁雅珺(陳數飾)、盧小靳(焦俊艷飾)為代表的基建人們挺身而出,救人救災。為了守護縣城16萬人的安危,他們甘願選擇炸毀承載了自己十年心血的隧道。
真實救援人員感動發聲,「平凡英雄」帶來不凡感動
電影《峰爆》將鏡頭對准基建工作者和鐵道兵這類鮮少為人所關注的群體,展現了他們在災難來臨之時,團結一致、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護城救人的決心和行動。不少網友表示,「通過這部電影更加了解了鐵道兵」、「由衷地致敬鐵道兵和基建人」、「看到了片尾鐵道兵和基建事業的真實歷史影像,暴風哭泣」。
鐵道兵作為和平年代犧牲最多的兵種,「能打仗、敢犧牲」是融入他們血液里的精神信條。正是這種精神,讓他們穿越抗美援朝戰爭的槍林彈雨,也讓他們攻堅克難修建了眾多鐵路工程。
影片中老洪這個角色作為一名老鐵道兵,挺身而出舍己為人的舉動感動了無數網友,「老洪彰顯了一個老鐵道兵的情懷」、「父親是老鐵道兵,在我旁邊看得淚流滿面」、「在老洪身上看到了那一代人的艱辛與堅持」。
從曾經的鐵道兵到如今的基建人,他們的精神一脈相承,依然是一支不怕艱辛、不怕犧牲的隊伍。修路架橋是基建人的職責所在,但只要國家需要,災難險情當前他們也能沖鋒陷陣,武漢抗疫、河南水災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影片中的救援故事與現實的強關聯也引發真實救援人員的共情,「讓我想到了日夜輪班修建火神山醫院的日子」、「爸爸是救援隊的,我希望他永遠平安」、「感謝電影將我們的故事搬上銀幕」。戲里戲外的「平凡英雄」所帶來的不凡感動仍在繼續。
❼ 《峰爆》發布群像特輯,這部電影是講述什麼故事的
雖然已經過了暑假檔,但我們馬上就要迎來中秋加上國慶的黃金周,這也是過去傳統電影會發力的一段時間。許多影片,也是在最近宣布定檔,而電影《峰暴》則正是其中之一。這部由朱一龍、黃志忠、陳數、焦俊艷等大家都很耳熟能詳的明星聯袂出演的影片將於2021年的9月17日正式與廣大觀眾見面,相信會不辜負大家的期待。
❽ 電影《峰爆》正在熱映中,這部影片有哪些令人破防的瞬間
電影《峰爆》一經上映吸引了很多觀眾,這部由朱一龍、陳數等人主演的電影將焦點聚集在一群十分特殊的群體上,展現出鐵道兵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即便是在不可預知的災難面前,鐵道兵們也敢於迎難而上,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是最令我感動的,總能令我瞬間破防,濕了眼眶。
另外朱一龍與老戲骨黃志忠搭戲也很有看頭,兩個人是第一次出演父子,在對戲的時候演技雙雙在線。從最初那種不拋棄、不放棄的救人精神,再到愚公移山般的執著無畏。讓觀眾對於“舍己為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我看來這部《峰爆》是絕對值得回票價的。
另外這部影片中,兩位女性角色也有著比較生動的刻畫。尤其是陳數出演的那位老師,同樣有著大無畏的精神。她們與鐵建工人的那些台詞總是會讓人產生共情。電影片尾的設計屬於加分項。張傑的歌聲響起的時候,滿懷欣慰。心中也會忍不住向那些曾經奮斗在鐵道上的鐵道兵致敬。
❾ 《峰爆》發布終極預告,這部電影是講述什麼故事的
該片講述了受全球地質變動影響,一場史無前例的地質災害在雲江縣城突發,居住其中的16萬人即將被吞沒,危急時刻,以小洪和老洪父子為代表的基建人挺身而出展開生死救援的故事。
影片聚焦於一場史無前例的地質災害,地震、地陷、泥石流接踵而至,縣城中居住的16萬人危在旦夕,以洪翼舟(朱一龍飾)、洪贇兵(黃志忠飾)、丁雅珺(陳數飾)、盧小靳(焦俊艷飾)為代表的基建人們挺身而出,救人救災。為了守護縣城16萬人的安危,他們甘願選擇炸毀承載了自己十年心血的隧道。
影評
從曾經的鐵道兵到如今的基建人,他們的精神一脈相承,依然是一支不怕艱辛、不怕犧牲的隊伍。修路架橋是基建人的職責所在,但只要國家需要,災難險情當前他們也能沖鋒陷陣,武漢抗疫、河南水災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影片中的救援故事與現實的強關聯也引發真實救援人員的共情,「讓我想到了日夜輪班修建火神山醫院的日子」、「爸爸是救援隊的,我希望他永遠平安」、「感謝電影將我們的故事搬上銀幕」。戲里戲外的「平凡英雄」所帶來的不凡感動仍在繼續。
❿ 峰爆劇情介紹
《峰爆》講述的是史無前例的地質災害突襲縣城,16萬民眾命懸一線,以老洪、小洪父子為代表的中國鐵建員工同消防員、飛行員英勇逆行,守護人民生命安全,譜寫了一曲「災難面前生命至上」的「中國式救援」史詩。
影片於9月11日開啟29城超前點映,勾連現實傳遞感動,引無數觀眾翹首以待。9月17日,影片在全國公映,3個小時創造了超過2500萬元票房的佳績。
影片在融合了大量鐵建故事的基礎上進行了再創作。開拍前,主創團隊到中鐵十四局集團北京地鐵建設工地實地走訪,零距離接觸隧道施工場景。拍攝期間,劇組在中鐵十七局集團遵義片區項目群取景,百餘名中國鐵建建設者本色參演。
為確保視覺效果,中國鐵建協助劇組量身定製了國內最大尺寸的隧道二襯台車,配置300餘台(套)隧道施工專業機械設備,讓「基建狂魔」的硬實力溢出屏幕。
據悉,9月12日,許多老鐵道兵和新生代鐵建人來到首映禮現場。老鐵道兵陳元生和兒子陳誠的經歷,與影片中老洪和小洪的故事極為相似。陳元生說:「我更能體會到影片里從老鐵道兵到鐵建員工的精神傳承。」他們在劇中演員的「示範」下,也做出片中父子擁抱的動作。
首映禮現場,中鐵十六局集團原董事長陳樹林贊揚劇中主要演員表演真實,令人感動,並稱中國鐵建是「基建狂魔」中的「狂魔」,贏得了現場觀眾陣陣熱烈的掌聲。聽到這一番發言後,演員黃志忠現場敬禮向老鐵道兵和中國鐵建致敬。
演員朱一龍表示,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節假日不回家、奉獻基建的人存在,才能讓更多人能夠以更便捷迅速的方式回家團圓,感謝每一位基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