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參加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獎項介紹:「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視台影視部、中國電影報社、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創建於1993年,是當今中國每年始於春季的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普遍認同,被譽為中國電影界具有國際水準的大獎。歷屆有多部獲獎影片後來在國內政府獎(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和東京、柏林、西班牙等國際電影節獲得各種獎項。「大學生電影節」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電影前輩凌子風、著名導演謝鐵驪、謝晉等曾為大學生電影節題詞,希望大學生電影節能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
「大學生電影節」還是中國青年導演初試藝聲的舞台,霍建起、張揚、金琛、施潤玖等新生代導演曾在這里首次獲獎,最佳處女作獎和藝術創新特別獎的設立傳達出大學生們對影壇新鮮力量的期待和鼓勵。
「大學生電影節」不但贏得電影創作者和大學生觀眾的青睞,還獲得國家廣電總局及相關政府部門的認同,在廣電部2001年召開的北戴河會議中,趙實部長兩次提到「大學生電影節」對我國電影事業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大學生電影節日益成為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民間電影活動。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中文台、《北京晨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等80餘家媒體對電影節進行系列報道,電影節閉幕暨頒獎晚會在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歡聚一堂》欄目、北京電視台等重要媒體多次播出,取得較大反響。
「大學生電影節」於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間召開。電影節組委會秘書處辦公室設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她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參賽影片幾乎囊括最新優秀國產影片,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 本屆電影節設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觀賞效果、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藝術創新特別獎等獎項,在大學生投票推選的基礎上,由大學生和青年評論家組成的評委會評定。電影節主會場設在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此外還將在北京20餘所著名大學放映參賽影片,觀影人次達20餘萬人次。
「大學生電影節」還將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和專題講座等眾多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年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參賽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
「大學生電影節」還對大學生自己拍攝的錄像作品進行評獎。「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是國內唯一面向大學生的影視文化賽事。今年的參賽片規模和評獎規模進一步擴大,參賽對象擴展到香港,關注群體成直線上升。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電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北京市委批准,由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市廣電局主辦, 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CCTV6)、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報社、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團市委、北京電視台影視中心、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影視藝術家協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單位聯合承辦,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執行承辦,自1993年起已成功舉辦十三屆。
她是每年度中國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的普遍認同。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風格,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大旗,樹立了不同於其他所有電影節的全新形象,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產生廣泛影響。《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新華社、《中國電影報》、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中文台、東方衛視等100多家媒體對歷屆電影節予以深入報道。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主辦高校12所,聯辦高校百餘所;每年觀影人次逾20萬,參賽、參展影片幾乎囊括所有最新優秀國產影片。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還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專題講座、導演研究和社會調查等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影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
B.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成都活動詳情
4月8日晚,第十四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成都分會場開幕式在我校犀浦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藝傳學院 高力 老師與電影《米尼》導演金琛、製片人王大為一起出席了這次的見面會。
金琛導演對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分會場設在我校表示了歡迎,他認為非藝術院校走進電影,這給電影又增添了新的活力。 高力 老師也表示:「大學生電影節的到來,為我校學生更好地了解電影提供了機會,增強了對國產電影的關注,同時也提高了大學生的文化素養。」
此次電影節開幕,雖然金馬影帝劉燁因拍攝檔期等原因,並沒有如約與交大的學子見面,但是,我校的學子還是對《米尼》劇組主創人員的到來充滿了熱情。在現場提問環節中,金琛導演 和王大為 先生認真而幽默地回答了同學們關於「數字電影的出現會不會影響膠片電影的發展」 、「電影巨額投資的利弊」 、「什麼題材的電影更迎合大學生的心理」等問題。
見面會上,藝傳學院肖傳兆老師還向熱愛電影的同學們承諾,為了便於同學們對電影有更多的了解,每周周末都會免費播放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電影,並舉辦相關電影講座。晚上7:30,犀浦校區一食堂三樓首映了《米尼》。
繼北京、上海之後,成都大學生也有了自己的電影節。昨日下午,由四川省電影家協會、峨眉電影院線等聯合主辦的「影像社杯」首屆成都大學生電影節暨成都大學生DV藝術節,在東方世紀電影廣場召開新聞發布會。主辦方宣布,本次電影節將以「用影像創造影響」為主題,舉辦大學生DV作品比賽、高校膠片電影巡展,並用百萬元獎金開啟「四川新星導」計劃。
從今年6月份開始,本屆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面向全國徵集優秀作品,設立長片、劇情類短片、紀錄類短片、實驗類短片四個賽區,並在成都十所高校進行了宣傳推廣,目前已收集到各類參賽短片200多部。參賽作品將全部通過網路視頻平台「悠視網」不斷播出,最終將由四川本土著名導演、攝影師以及演員組成的評審組評選出10部優秀作品,在10月中旬舉辦的頒獎典禮上播出。而峨眉院線還將在本月20日至30日期間,分別在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四川音樂學院、成都理工影視學院等五所高校分別進行為期2天的高校膠片電影巡展。
引人矚目的是,本屆電影節還推出「四川新星導計劃」。該計劃將於10月1日正式啟動,旨在吸引那些富有創意和熱愛DV製作的專業人士和愛好者,鼓勵本土DV製作人的成長。參加新星導計劃的申請者只需提交一份DV劇本和一份適當的製作預算,即可參加初步遴選。由專家組評定後,最終將評選出10位優勝者。主辦方俊采星馳公司將提供總額為100萬元人民幣的創作基金,並提供全程的設備技術支持,以此培育本土的電影人才。
C. 關於第1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票選的疑問,以及趙薇和王姬的問題。
我也覺得好奇觀的
MS以前新浪的選票一直這樣的
絕對幕後有黑手
新浪真的在選票方面很垃圾,一點都不公正的,暈死人了
D. 急求十七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在北京科技大和北京師范大舉行的具體時間怎樣需要什麼才能進現場 謝謝了
參考資料:
第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活動日程
時間
活動
3月8日
穿越:從《月光寶盒》到《越光寶盒》——導演劉鎮偉見面會
3月24日
電影大師班
4月1日
短片征片截止
4月7日
第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開幕式
4月7日
閉幕頒獎典禮學生主持人選撥活動報名截止
4月8日-5月5日
入闈影片展映 (中影電影院/北師大北國劇場)
4月7日-5月7日
華語電影高校巡展
4月9日晚間
《達達》中影見面會
4月10日下午
《玄奘大師》北國劇場見面會
4月10日下午
《走路上學》北國劇場見面會
4月10日晚間
《驚天動地》中影見面會
4月11日下午
《小人國》北國劇場見面會
4月11日晚間
《太陽花籽》北國劇場見面會
4月10日-4月11日
短片大賽參賽作品初評
4月12日晚間
《感情生活》中影見面會
4月13日13:30
借鑒.探索.飛躍---21世紀第一個10年電影發展嬗變分析與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研討會(北師大藝術樓三樓何思敬講堂)
4月15日下午
《走著瞧》北國劇場見面會
4月17日
閉幕頒獎典禮學生主持人選撥活動初賽
4月17日-4月18日
短片大賽參賽作品終評
4月17日-4月25日
2010法國電影詩人埃里克?侯麥電影回顧展
4月17日13:30
中國民族電影的影像記憶研討會(北師大藝術樓二樓會議室)
4月18日13:30
市場生存背景下本土藝術電影發展研討會(師大藝術樓三樓何思敬講堂)
4月18日下午
《米香》中影見面會
4月19日下午
《鬥牛》中影見面會
4月19日晚間
吳彥祖對話女大學生(暫定)
4月21日
北京大學生影評大賽頒獎典禮
4月21日下午
《秋喜》中影見面會
4月21日下午
《幸福並不遙遠》中影見面會
4月22日下午
《尋找劉三姐》中影見面會
4月22日下午
《錯還》中影見面會
4月22日13:30
「黑澤明與東方電影」學術研討會(北師大藝術樓三樓演播棚)
4月23日
遼寧大學分會場研討會:中國電影新發展優勢與態勢分析研討會
4月23日下午
《東風雨》中影見面會
4月24日
閉幕頒獎典禮學生主持人選撥活動決賽
4月25日
第11屆大學生短片大賽頒獎典禮
4月26日下午
《迷城》中影見面會
4月26-4月28日
短片系列作品展
5月5日下午
《星海》中影見面會
5月8日
第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閉幕頒獎盛典
第17屆大學生電影節華語電影北京高校巡展日程
巡展高校
巡展時間
巡展影片
北京交通大學
4月14日
《建國大業》
4月16日
《風聲》
4月17日
《梅蘭芳》
北京科技大學
《全城熱戀》 《風雲》
中國石油大學
4月16日
《風聲》
華北電力大學
4月17日
《全城熱戀》
4月24日
《錦衣衛》
北京化工大學
4月11日
《建國大業》
4月18日
《非誠勿擾》
4月25日
《錦衣衛》
5月2日
《葉問》
5月9日
《風聲》
北京中醫葯大學
4月12日
《風聲》
4月16日
《紅河》
4月23日
《梅蘭芳》
4月30日
《愛有來生》
5月7日
《保持通話》
中央財經大學
4月每周末
《葉問》 《李米的猜想》 《梅蘭芳》 《即日起程》 《建國大業》 《鬥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4月10日
葉問
4月17日
《風聲》 《風雲》
4月24日
《即日起程》
5月5日
《梅蘭芳》
中央美術學院
4月13日
《錦衣衛》
4月20日
《紅河》
4月27日
《鬥牛》
北京外國語大學
4月15日
《葉問》(連映兩場)
4月16日
《我的唐朝兄弟》(連映兩場)
中國政法大學
4月9日
《全城熱戀》 《錦衣衛》
4月16日
《愛有來生》 《葉問》
4月23日
《鬥牛》 《瘋狂的賽車》
4月30日
《風雲》 《風雲決》
5月7日
《風聲》 《非誠勿擾》
北京語言大學
4月22日
《全城熱戀》 《風聲》
首都師范大學
4月7日
《李米的猜想》 《風聲》
4月8日
《錦衣衛》 《全城熱戀》
中國農業大學
4月10日
《葉問》
4月17日
《風聲》
4月24日
《風雲決》
5月1日
《愛有來生》
5月7日
《我的唐朝兄弟》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4月8日
《李米的猜想》
4月15日
《錦衣衛》
4月22日
《全城熱戀》
4月29日
《風雲》
5月6日
《愛有來生》
中國地質大學
4月9日
《李米的猜想》 《梅蘭芳》
4月10日
《風雲決》 《全城熱戀》
4月16日
《紅河》 《愛有來生》
4月17日
《我的唐朝兄弟》
北京物資學院
4月18日
《紅河》
4月21日
《錦衣衛》
4月26日
《即日起程》
4月28日
《鬥牛》
5月3日
《風雲》
5月5日
《風聲》
華北科技學院
4月16日
《風聲》 《建國大業》
4月17日
《紅河》
4月24日
《瘋狂的賽車》
4月25日
《錦衣衛》
5月1日
《我的唐朝兄弟》
5月2日
《全城熱戀》
5月3日
《鬥牛》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4月10日
《風雲決》
4月16日
《錦衣衛》
4月17日
《愛有來生》
4月23日
《風雲》
4月24日
《我的唐朝兄弟》
E. 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節會日程
時間:常設
「華語新片點映平台」是第二十一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新增的放映單元。點映平台邀請未上映或新近上映的華語影片進入北京師范大學進行首輪點映並舉辦主創見面會,同時協助影片進行宣傳,旨在更好地推動華語電影的文化傳播,為其與高校之間搭建更緊密溝通橋梁。 徵集時間:2014年1月10日—2014年3月31日
評獎時間:2014年4月1日—2014年5月1日
頒獎時間:2014年5月10日
面向全國高校學生征選原創作品,挑選優秀青年創意作品,簽約、扶持、培育優秀青年創意人才。 (1)國產電影徵集截止時間:2014年3月15日
(2) 國產電影入圍影片展映與劇組見面會: 2014年4月6日—2014年5月7日
(3) 國產電影評獎: 2014年4月5日—2014年5月6日
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自2014年2月9日向社會發布征片啟示,將針對入圍影片舉辦開幕影片放映、劇組見面會、學術研討會、電影資料館展映等形式多樣的電影文化活動。由來自全國高校相關專業的30位大學生和10位青年電影學者擔任評委,最終評出組委會獎、評委會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新人獎等獎項。 報名時間:2014年3月1日—2014年4月5日
復賽時間:2014年4月12日
決賽時間:2014年4月20日
大學生主持人大賽由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電影衛星頻道節目中心(CCTV—6)主辦的全國性重要賽事,設海選、初賽和決賽三個環節。決賽評選出的優勝選手將登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閉幕式的舞台。 時間:2014年4月8日
來自中宣部、廣電總局、教育部、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市廣播電影電視局、電影節各協辦方、參賽影片報名方等單位的嘉賓,北京各大重點高校領導,知名電影人,數百名大學生代表將參加開幕式。開幕式設有政府領導致辭、主辦方領導致辭、開幕影片放映、主創劇組見面會等環節。
徵集時間:2014年3月5日-2014年4月4日
評獎時間:2014年4月5日-2014年4月29日
頒獎時間:2014年5月4日
大學生原創影片大賽旨在充分激發廣大學子的創造力,集中展現「大學生拍」的魅力,是發掘、培養影視新秀的搖籃。大賽面向全國(含港、澳、台地區)高校大學生(含在華留學生)以及海外中國留學生徵集參賽作品,已成為華語地區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學生影像作品賽事。
(1)韓國電影展映及學術研討會: 2014年4月2日—2014年4月9日
(2)中國第五代電影展映及學術討會: 2014年4月10日—2014年4月14日
(3) 李安電影展映及與李安電影製片人Mr. James Allan Schamus對話:2014年4月23日-2014年4月30日
(4)香港影片展映及學術研討會:2014年5月4日—2014年5月8日
在電影節期間舉辦豐富多彩的專題展映和學術活動,是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學術品位」這一宗旨的重要體現。本屆電影節的電影專題展映及學術研討會囊括香港電影、中國第五代電影、韓國電影三個部分。
時間:2014年5月10日
閉幕式由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CCTV—6)全程直播,現場揭曉國產影片競賽單元的各大獎項。政府領導、相關單位嘉賓及眾多明星應邀出席。典禮由經緯和本屆大學生主持人大賽選拔的優勝選手共同主持。
F. 第1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陸川:下一部片子不會讓大家失望
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和「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和大學生評」的方針,第12屆大學生電影節評委會一共設立了12個獎項。32部參賽影片共同角逐這12項大獎。年輕導演陸川憑借《可可西里》獨得兩項大獎,成為當晚最亮的一顆「星星」,陸川說:「我覺得大學生都應該是比較猛的那種,所以我能獲獎也可能是因為我的片子也屬於那種猛一點的片子,比較適合他們觀看。」從最早的《尋槍》,到現在的《可可西里》,陸川贏得了很多導演前輩的贊賞,「年輕不一定等於才華,不一定能創作,現在很多我的前輩都還是保持著創作的激情,我曾經覺得我自己是最刻苦的一個,但後來我覺得他們比我還要刻苦,我會繼續努力,我下一部片子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夏雨:成龍大哥對不起了
在整個頒獎禮中最引人注意的獎項非最佳男女演員莫屬了,而夏雨意外的擊敗成龍更是成為了全場的焦點,夏雨說:「主要可能是我的片子更加和大學生貼近的原因吧!所以成龍大哥對不起了,我也會繼續努力的。」而對於最佳女演員獲得者張靜初來講,這個獎項的獲得讓她自己都是有些不敢相信,「我沒有想到自己第一個表演獎是一個喜劇,我真不知道自己還真可以演喜劇,如果是憑借《孔雀》拿獎的話我倒不會意外的,但我相信大學生們肯定有他們的想法。」
馮小剛李冰冰馮鞏成為最受大學生歡迎
除了12個常規獎項之外,本屆大學生電影節還通過大學生電影節官方網站、新浪網的投票系統以及在影片展映地發放選票的方式進行了評選「最受大學生歡迎男演員」 、「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和「最受大學生歡迎導演」的活動。這也是大學生電影節特有的獎項。按照網路投票數佔30%,觀影後大學生填寫的選票佔70%的原則綜合產生這三個人氣大獎。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在各投票網站上採取了有力的措施以防止網路作弊,並在剔除無效選票後最終評選出「最受大學生歡迎」的三項大獎。最終馮小剛(最受大學生歡迎導演獎)、李冰冰(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獎)、馮鞏(最受大學生歡迎男演員獎)分別獲得這三個獎項。
G. 北京電影節的票怎麼買
在大河票務網上可以購買,票價為500元。
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將於2021年8月14日至21日舉辦。同期拉開帷幕的電影嘉年華以「科創懷柔、逐夢光影」為主題,從2021年8月14日持續至2021年8月31日,主要在中國影都舉辦。期間,中影基地、影都花海、鹿世界等多個場地將推出46項科影融合體驗活動,並首次推出夜場活動。
影都花海主要包括懷柔南站南北兩側、北京電影學院新校區北側、張各庄西側等點位的7個地塊,佔地面積約580畝,主要種植粉黛亂子草、馬鞭草、千屈菜、大濱菊、百日草、紫菀、地被月季、羽扇豆等精品景觀作物,盛花期從2021年7月底持續到8月底。影都花海內將舉辦電影嘉年華開幕式、電影文化展、電影主題相親、科技互動投影、光影文藝盛宴等多項活動。
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活動介紹:
北京國際電影節(英文: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簡寫:」BJIFF「),創辦於2011年,是在國家電影局指導下,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主辦的大型國際電影活動。
電影節以「共享資源,共贏未來」為活動主旨,旨在匯聚世界電影優秀成果,增進國際電影交流合作,推動跨區域、跨文化的電影傳播,實現電影人和電影資本的跨文化合作,拓展國產電影國際傳播空間、推動中國電影「走出去」,是北京市建設世界城市、打造東方影視之都的重點文化活動。
北京國際電影節在每年4月中旬舉辦,為期8天左右,其間影片競賽、電影展映、市場會展等同時進行。北京國際電影節分為「天壇獎」主競賽、「注目未來」、「北京展映」、「北京市場」、「北京策劃·主題論壇」、「電影大師班」、「大學生電影節」等單元。
以上內容參考 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國際電影節8月14日開幕
H.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門票是多少錢
去年每場票價定在1元左右,今年好像不變。
I. 第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第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於2010年5月8日晚在北京奧體中心體育館落下帷幕,諜戰影片《風聲》獲得本屆電影節最大獎項——最佳影片獎。
黃渤以其在《鬥牛》中飾演的抗日戰爭時期卑微而堅韌的農民形象,以及極具個性化的表演方式獲得了最佳男演員獎,陶紅憑借她第一次兼當監制、主演的電影《米香》中的出色表演摘得最佳女演員獎。而最佳導演獎頒給了《團圓》的導演王全安。
《風聲》的導演高群書在頒獎典禮上說:「非常感謝大學生的厚愛,因為我覺得大學生是中國電影觀眾的主體力量,也希望更多的導演和更多好的影片能從大學生中產生出來。」《風聲》的製片人、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也表示,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他唯一從不缺席的電影頒獎禮,因為在這里他能感受到一種神奇的力量,覺得拍電影是件有意義的事情。
《十月圍城》《迷城》兩部影片分享了評委會大獎,組委會大獎則頒給了《尋找成龍》《驚天動地》兩部影片。最佳新人獎頒給了《全城熱戀》中的演員井柏然以及《斯琴杭茹》中的演員卓拉,最佳處女作獎頒給了俞飛鴻導演的電影《愛有來生》。
作為大學生電影節的一大特色,最受大學生歡迎的導演、男女演員3個獎項由大學生觀眾直接投票產生。葉偉信憑借《葉問2:宗師傳奇》成為最受大學生歡迎導演,黃曉明和趙薇分別成為最受大學生歡迎的男女演員。
不同於上屆電影節的是,本屆評委會增設了兩個獎項:中國電影突出貢獻獎和喜劇題材創作獎。作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影片《建國大業》獲突出貢獻獎,《我的唐朝兄弟》則獲得喜劇題材創作獎。《斯琴杭茹》獲得民族題材創作獎,《尋找那達慕》獲得教育題材創作獎,《走著瞧》獲得藝術探索獎,而最佳觀賞效果獎由影片《東風雨》摘得。
在電視電影單元,《無蟬的夏天》獲得最佳電視電影獎的同時,該片主演呂玉來獲得最佳電視電影男演員獎。而金戈、董玲則憑借影片《駱駝圈》分獲最佳電視電影導演獎與最佳電視電影女演員獎。
據組委會介紹,本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共收到參賽國產影片155部,創歷史之最。經過嚴格評審,共有39部參賽影片入圍主競賽單元,也同樣創造了入圍影片數量的新紀錄。
J. 第2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相關介紹
第二十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將於2015年4月11日開幕,5月9日閉幕,歷時約一個月。除進行國產電影(含合拍片)評獎之外,還將舉辦入圍影片展映、主創見面會、華語電影高校巡展、大學生原創影片大賽、大學生主持人大賽、系列電影學術研討會、大學生影評大賽、大學生藝術設計大賽、青年劇本與創意大賽、低成本電影評獎、優秀低成本電影展映以及外國電影專題展映等形式多樣的展映、評選、研討、交流活動。 1.選片范圍:2014年3月後出品、未參加過往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審查通過並獲得發行放映許可證的國產影片,題材不限,時長80分鍾以上。
2.報名截止日期:2015年3月15日(以組委會收到所有報名材料為准)。
3.報名材料:郵寄/快遞(或者直接送呈)全片DVD光碟2張、報名表列印版(需加蓋公司公章)1份至電影節組委會辦公室。 1.所有報名資料,無論入圍與否,恕不退還。
2.2015年3月28日前後在電影節官網公布入圍影片名單,介時也會有工作人員與入圍影片片方取得聯系。
3.入圍影片報名機構需在接到入圍通知後,盡快向組委會提供入圍影片片花(DVD光碟或者AVI、MOV格式的數據光碟)2份、電子版劇照3張、電子版電影海報、印刷版電影海報10-20張及其它相應宣傳材料,以便進行宣傳和評獎。相關材料會用於電影節官方特刊、宣傳片、紀念品的製作,展映現場布置等。組委會保證參賽影片及相應宣傳材料不做商業性使用。
4.入圍影片報名機構需在2015年4月5日前將電影放映介質送至電影節組委會。
5.所有入圍影片均需至少安排兩場放映,一場供評委評審,一場將在電影節主會場放映(擬展映地點: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無法滿足以上兩場放映則視為放棄評獎資格。
6.組委會歡迎各入圍影片劇組主創人員來電影節會場和放映場地與大學生觀眾見面、座談,進行學術交流活動。組委會將予以安排,具體事宜電話聯系。
7.第二十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將在全國數十所高校舉行「華語電影高校巡展」活動。所有報名參賽的影片均可報名參加巡展活動。電影節組委會將擇優連同電影節歷屆獲獎影片一起,在電影節分會場和巡展合作高校進行巡展,以讓更多的優秀國產電影能夠在大學生群體中有更高的影響力。活動詳情請致電組委會辦公室垂詢。 評選獎項:
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評委會大獎、最佳處女作獎、最佳新人獎、藝術探索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觀賞效果獎。
票選獎項:
最受大學生歡迎導演獎、最受大學生歡迎男演員獎、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獎。
組委會大獎。
註:以上為常設獎項,每年會根據參賽片具體情況酌情設立部分獎項(如動畫片特別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