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戛納電影節閉幕式
5月22日,美國影片《生命之樹》的出品人比爾·波拉德(左)和德德·加德納(中)代表該片導演特倫斯·馬利克展示金棕櫚獎。當日,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閉幕。美國影片《生命之樹》摘得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
本屆最佳男女主角獎分別花落法國演員讓·迪雅爾丹和美國女星克爾斯滕·鄧斯特。前者在法國黑白默片《藝術家》中成功演繹了上世紀20年代好萊塢一位才華橫溢的默片演員,後者憑在丹麥影片《憂鬱症》中的精彩演出征服了評委。
2. 盤點戛納電影節史上那些令人發指的電影,你看過哪一部
《櫻桃的滋味》
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相對於那些真正令人發指的影片,《櫻桃的滋味》並沒有什麼大問題。而且以今日我們的視角看待這部影片可謂是影史的上乘之作,也是少爺本人很喜愛的影片。但在三十年前的戛納上,該片大量的情節都發生在汽車內,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只是給行駛的汽車特寫,對話全部為畫外音。這樣的情節因其評委的很大爭議,人們認為從電影美學的角度上來看該片有失技術水準,但是最終該片還是奪得了當年的金棕櫚獎。
《甜蜜的生活》
導演:費德里·科費里尼
費里尼在該片中空前地對基督教進行了褻瀆,雖然影片對義大利中產階級的浮華加以諷刺,但片頭直升機托基督像的情節還是引來了教會的譴責。影片結尾長時間的縱欲鏡頭也被人們批判是傷風敗俗。雖然口碑很差勁,也被評價為國家之恥辱,但是它的票房成績卻是絕佳出色。
《放大》
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安東尼奧尼總是走在挑戰觀眾視覺底線的前沿,就像戈達爾走在影迷思想的前沿一樣。其在《放大》中的尺度更是一個巔峰,該片的尺度在如今看上去似乎並沒有什麼,但是五十年前,該片的對戛納評委的影響是巨大的。事實也證明,好的影片不僅能在當年獲得金棕櫚,即便今天來看,《放大》也是值得深思的佳作。
《不可撤銷》
導演:加斯帕·諾
該片可謂是臭名昭著,不僅在戛納上惡心了一眾人,其中近乎充斥全片的淫亂戲也成功讓該片躋身影迷心目中的「世界十大禁片」名列。主演文森特·卡索甚至當中對加斯帕·諾破口大罵,戛納首映途中也是有大批觀眾退場,但堅持到最後的觀眾還是對影片獻上了掌聲。
《極樂大餐》
導演:馬可·費雷里
該片明顯是收到薩德主義的深刻影響,為了抨擊中產階級上流社會的浮華,費雷里為我們獻上了一部吃貨版的《索多瑪120天》,正因如此該片充斥著大量讓人斥責的情節。影片主演馬爾切洛·馬斯特羅亞尼的女友在看完該片與他打了一周的冷戰。《極樂大餐》少爺認為是很值得討論的一部影片,之後少爺會著重介紹該片。
3. 戛納電影節落幕,都有哪些中國作品獲獎
都有星空下的懸崖,還有孤獨以及人世間,還有重生之門,法醫秦明這些中國作品獲獎了。
4. 第7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都有哪些作品獲獎
第7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落下了帷幕,由以下的獲獎作品:《鈦》、《一個英雄》、《阿赫德的膝蓋》、《記憶》、《駕駛我的車》、《內特拉姆》、《世界上最糟糕的人》。這些作品都取得很好的成果和效益,深深打動了各位觀眾的內心。戛納電影節的開展確實是令人十分感動的,因為受與疫情的影響,大家不能集中在一起開展這個典禮,但是懷著對電影藝術的追求和熱愛,大家都願意將自己的熱情投入到此次典禮中,這次的電影節頒獎只是我們電影進步發展的小小歷程,未來還會出現更多更好的作品走入到大家的視線。我們也共同期待各個國家之間能夠發表出更加優秀的電影作品,讓來自全世界的觀眾感受到各地的文化和風俗。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次的戛納電影節。
5. 本屆戛納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和閉幕影片分別是什麼
美國的《達·芬奇密碼》和法國電影《特蘭西瓦尼亞》
6. 第75屆戛納電影節閉幕,誰成為了你的意難平
在這次的電影節周,我覺得湯唯遺憾敗北,沒有獲得最佳女主角,是令我非常的意難平,湯唯的演技很在線,而且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女演員,但是他卻沒有獲得最佳女演員,希望他未來能夠更好的發展
7. 第59屆戛納電影節於北京時間5月29日凌晨正式落下帷幕。哪部影片獲得第59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E《回歸》
西班牙導演佩德羅·阿爾莫多瓦的《回歸》獲得了包括最佳編劇和最佳女主角兩項大獎。法國本土影片《光榮歲月》的四名男主角共同成為本屆戛納影帝。評審團大獎則頒給了英國影片《紅色之路》。
"伊比利亞電影之神"佩德羅·阿莫多瓦執導的《回歸》,獲得最佳編劇和影後兩項大獎。眾所周知,自編自導是阿莫多瓦的招牌動作,當年在奧斯卡上,老瓦斬獲的便是一尊最佳原創劇本的小金人(《對她說》),於是,此番的最佳編劇獎,堪稱順理成章。
戛納當地時間5月28日晚(北京時間5月29日凌晨),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正式閉幕。在角逐金棕櫚大獎的20部影片中,英國老牌導演肯·羅奇的新片《風吹稻浪》最終勝出。曾執導過《21克》《愛情是狗娘》的墨西哥名導阿加多·岡薩雷斯·伊納里多憑借新片《巴別塔》獲得本屆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8. 70戛納電影節放的什麼電影
第70屆戛納電影節放的電影:
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魯本·奧斯特倫德《自由廣場》 瑞典
評委會大獎 羅賓·卡皮洛《每分鍾120擊》 法國
70周年特別獎 妮可·基德曼 美國
最佳導演獎 索菲亞·科波拉《牡丹花下》 美國
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70th Cannes Film Festival)於法國時間2017年5月17日至28日在法國戛納舉辦。
電影節期間,競賽和展映活動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法國時間2017年4月13日,戛納電影節組委會宣布了第70屆戛納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及主競賽單元的首批片單。電影節組委會在報名參賽的1930部電影中,選出了49部影片,其中18部影片角逐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
法國時間2017年5月28日(5月29日),魯本·奧斯特倫德《自由廣場》(瑞典)獲得最佳影片金棕櫚獎;羅賓·卡皮洛《每分鍾120擊》(法國)獲得評委會大獎;妮可·基德曼(美國)獲得70周年特別獎。
9. 電影《crash》到底說的是一個什麼主題
當你用Crash為關鍵字搜索的時候,你會找到兩部電影。一部是美國2004年發行的,在2006年擊敗《斷臂山》獲得了第78界奧斯卡最佳影片,另一部是加拿大1996年發行的,名頭沒有第一部那麼響,但是也獲得了1996年的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大獎。這兩部電影除了名字一樣外,沒有任何聯系,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能讓你在不知不覺中看完。
美國版《Crash》,故事瑣碎而復雜,影片從一次撞車事故開始,但是撞車僅僅成為了人與人之間日常沖突的一個符號。兩個黑人小偷在討論人們對黑人的偏見,「人人都以為不付小費的總是黑人」 ,「你剛才付小費了么?」,「就TMD這種服務還想讓我付小費」。他們抱怨生活在偏見里,然後他們搶了地方檢查官的車。檢查官和妻子回到家裡,他的妻子咽不下這口氣,把一腔怒火都撒到無辜的修鎖匠丹尼爾身上。一個警察為了給老爸治病想換更好的醫生,可是負責處理這件事的黑人就是不給他簽字,於是他在執行任務時把氣撒向一對黑人夫婦,在撞車事故中,這個警察又救了這個恨死他的黑人女人。
故事還涉及到很多人,但是可以看出來,人人生活的都不快樂。一方面每個人都遇到不同的問題,每個人都在忍受生活。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是他人的地獄,都在給別人帶去不快。每一個人都在施虐和被虐,都在受害人和施害人的角色間快速轉換。
面對紛繁的生活,種族主義僅僅是一個方面,比較突出的方面。黑人偵探給媽媽打電話說「我在跟白種女人做愛」,於是引起白種女人的不快,徹底破壞了美好浪漫的時刻。黑種怎麼啦,白種又怎麼啦,為什麼人總是計較和強調這些不同?
最讓人心疼的是修鎖匠丹尼爾和他5歲女兒的故事。丹尼爾給害怕槍聲的女兒講自己遇到仙女的故事,並把誰也看不見的防彈斗篷給女兒戴上。在倒霉的波斯商店的店主的槍口下,女兒喊著「我來保護你,爸爸」沖了上去,槍響了…..在場所有的人都呆住了,只有小女兒若無其事的悄悄說「這個斗篷真的好用」。看到這一刻,我真的相信了奇跡。
加拿大版《Crash》也不是在講撞車,而是在講性。他們是一群衣食無憂而活力盡喪的人,因為撞車而認識。這些撞後餘生的人組織起來,活動就是再現經典撞車場面,而表演的人都沒有任何防護,他們在撞車中獲得性的刺激與快感。
影片彌漫著一股妖艷的氣質,處處體現出機械與性的關聯,私人飛機、金屬支架、傷口及死亡,當然汽車是最主要的工具。現代社會汽車是做愛的場所,片中除了大膽直接的鏡頭,更為直接的說到「汽車是裝了四個輪子的床」。真是見識了什麼叫資本主義腐朽墮落的生活(此處略去無產階級血淚控訴5000字右左),難怪在戛納電影節許多觀眾無法忍受而中途退場,任評審團主席的科波拉也BS這部影片,不過它還是拿了獎。
每個人都由性而生,在高潮中死去,或許正體現了由來處而來,再回到來處的歸宿感。其實,對日常生活的厭倦以及由此而引發的對極度刺激的追求才是影片要呈現的人的生活狀態。影片風格冷酷而蒼涼,人物也難見一笑,這讓我們不得不反思現代所謂的文明,物質充足而精神空虛,空虛到不再尊重生命,這樣下去,我們真會看到: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凈。
10. 戛納電影節落幕,中國短片獲「短片金棕櫚獎」,這部短片優秀在哪
北京時間5月29日凌晨,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閉幕,主競賽單元各個獎項一一頒出,魯本·奧斯特倫德導演的《悲傷三角》拿下了最佳影片金棕櫚獎,成為了當晚的大贏家,而中國年輕導演陳劍瑩執導、姚安娜主演的《海邊升起一座懸崖》,獲得了戛納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 陳劍瑩畢業於紐約大學電影學院,是中國新傑出年輕導演,而提起姚安娜大家都很熟悉了,她是華為老總任正非的次女,這也是她首次挑戰拍攝文藝短片。
該短片的優秀閃光點很多,膠片拍攝,精良的畫面和音樂,整部電影充滿了獨具特色的文藝氣息,姚安娜顛覆以往形象,以鄰家女孩的形象置身於宜賓小城的山水之間,重新走過自己生活的城市,那種對自己故土的詩意表達和細膩深情,姚安娜都能完美演繹出來。對於年輕的導演和演員,該片的獲獎是對她們才華最大的認可,希望日後她們能繼續為中國電影事業貢獻更多優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