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首次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是什麼電影
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漁光曲》
1935年2月,我國影片《漁光曲》獲莫斯科第一屆國際電影展覽會「榮譽獎狀」。《漁光曲》由聯華影業公司攝制,蔡楚生編導
新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是根據八位抗日女英雄投江故事創作的《中華兒女》。
1934年的《漁光曲》是王人美 的代表作。在影片中,她以真摯的感情、精湛的演技和動人的歌聲,出色地塑造了貧苦的漁家女兒小貓的形象。
影片主題歌也是由她演唱,的確人美歌也美。該片曾獲1935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這也是我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1987年,王人美在北京病逝。
Ⅲ 第一部在國外獲獎的中國電影是哪部
據了解新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是根據八位抗日女英雄投江故事創作的《中華兒女》。
《卧虎藏龍》是第一部獲得多項奧斯卡提名的外語影片,也是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提名的亞洲電影。 漁民徐福和妻子有一對孿生子女小猴、小貓。一場暴風雨奪去了徐福的生命,徐妻只得撇下剛生下的兒女,隻身到了船王何家做了奶媽。 這個電影很是經典。
Ⅳ 新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
中華女兒
影片於1950年在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得自由獎,因而也成為新中國第一部在國際影壇上獲獎的電影。
Ⅳ 中國電影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的榮譽影片的是哪個
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漁光曲》在蘇聯舉辦的莫斯科國際電影展上獲獎。這是中國電影第一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漁光曲》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電影。《定軍山》是中國第一部電影,《歌女紅牡丹》是第一部有聲電影,《風雲兒女》被稱為它的插曲《義勇軍進行曲》,而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是《漁光曲》,它獲得了1935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的榮譽獎。三大電影節都獲得了演員榮譽。
中國電影市場逐漸開放,人們長久以來的觀影慾望得到了極大的釋放和滿足。最重要的是今年國內出現了很多口碑不錯的電影,為一舉超越北美市場奠定了基礎。相信經過這一次,我們的電影事業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Ⅵ 《趙一曼》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是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是《漁光曲》。
《漁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編劇和執導的劇情影片,王人美、韓蘭根等主演,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影片代表作之一。該影片由民國著名電影人厲麟似等審定並推介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獲第九名,被譽為中國首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
影片講述了漁家子弟徐小貓、徐小猴和船王何家繼承人子英之間的悲歡離合,兩代人之間的故事折射出舊中國各階層人民生活的飄零動盪。
藝術價值
《漁光曲》無論是在藝術結構與鏡頭運用上,都突破了早期中國電影的影戲觀念,格調凄婉而壓抑,節奏緩慢而抒情。在保持了蔡楚生前幾部作品中的故事感人、情節曲折、悲喜交織、情趣盎然、觀賞性強等特點外,又突出了真實與細膩。
通過貧苦漁民的悲慘遭遇,以凄婉的筆調描寫了當時居民的苦難生活,顯示了導演藝術技巧的成熟。作為配音片,《漁光曲》可以看作默片向有聲時代轉變的特殊時期的產物,既保持了中國默片視覺表現上的高水準,也體現出一些對於聲音手段的有益探索。
影片以現實的題材、動人的情節、通俗的手法和精煉的技巧,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在故事性和抒情性的結合上,畫面造型的美感追求上以及對待意境界的營造上,都有所探索和創新。影片表現手法質朴,卻有很大的藝術感染力,開頭和結尾尤為動人,前後對應配以清新真摯的主題歌,達到聲情並茂的藝術效果(中國網)。
Ⅶ 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故事片是什麼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漁光曲》上映時,上海為之轟動,連映達三個月之久。1935年,又在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榮譽獎,是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故事片,稱得上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最早的里程碑。
Ⅷ 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獎的電影是什麼
《漁光曲》。
1934年攝制的《漁光曲》,是第一部獲國際獎的中國影片。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部在國際上榮獲獎項的影片,則更值得濃墨重彩一書。它就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51年攝制的經典黑白故事片《翠崗紅旗》,它的攝制過程和問世前後充滿艱辛、獨創、有趣的元素,許多內幕是鮮為人知的。
《漁光曲》由上海聯華影片公司攝制,蔡楚生執導,歌舞影劇全能女明星王人美扮演女主角小貓,頭號喜劇明星韓蘭根扮演男主角小猴。任光創作的主題曲旋律優美又顯委婉惆悵,歌詞質朴真實,唱出了漁民的無盡凄涼與哀怨。
基本信息
《漁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編劇和執導的劇情影片,王人美、韓蘭根等主演,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影片代表作之一。該影片由民國著名電影人厲麟似等審定並推介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獲第九名,被譽為中國首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
影片講述了漁家子弟徐小貓、徐小猴和船王何家繼承人子英之間的悲歡離合,兩代人之間的故事折射出舊中國各階層人民生活的飄零動盪。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漁光曲
Ⅸ 中國影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的榮譽影片的是哪部呢
中國影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的榮譽影片的是《漁光曲》。
《漁光曲》講述了漁民子女小貓、小猴的悲慘遭遇,正如該片首映時的廣告詞所說「連綿三十年的慘劇,惆悵兩世代的恨史。」 「滄海中漁民血淚語,人海中芸芸眾生相。」 導演蔡楚生延續其師鄭正秋的苦情戲風格,打造了一顆重磅催淚彈。而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狹路相逢弟子勝。
《漁光曲》上映時,上海正逢60年未遇的酷暑,人們照樣端坐在沒有空調的金城大戲院觀看,該片連映了84天,創下票房奇跡。影片中由安娥作詞、任光作曲的主題歌《漁光曲》十幾萬張唱片一搶而空。在《漁光曲》連映的日子裡,金城大戲院門口天天擠得水泄不通,成為上海灘一大奇觀
Ⅹ 新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電影
《漁光曲》
1935年在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故事片《漁光曲》獲得榮譽獎。這是中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故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