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分析一部微電影

分析一部微電影

發布時間:2022-07-19 18:13:30

Ⅰ 著力分析你所拍攝微電影的社會效應

摘要 微電影的傳播模式由傳統的點對面的單向傳播模式向雙向性和交互性轉變,使得受眾可隨意觀看、自由點評、自主操控自己喜歡的電影,甚至可以利用軟體進行改編,傳播模式的「雙向」性得到了最大體現。在電影製作中受眾也不再是一個旁觀者的角色,他們可以參加微電影的劇本修改和創作的整個過程,與微電影的製作實踐互動。

Ⅱ 微電影《薄餅》影視分析

《薄餅》是新加坡才子導演陳子謙的心血之作,通過一個感人故事展現了新加坡華人對中國傳統飲食及其文化的傳承。
《薄餅》講述了這樣一個生活小插曲:少年阿傑因不滿父親堅持手工制,作薄餅,年年祭祖「勞師動眾」,與父親發生爭執。直到對薄餅祖傳手藝加深了理解,他才開始明白父親的苦心。影片折射出了年輕一代從對傳統的不屑到通過父輩的影響,從而領悟並珍惜傳統文化,並且學會相互尊重與愛的故事。影片介紹,新加坡的薄餅來自早期的中國福建移民,代代相傳的薄餅工藝和薄餅祭祖的風俗,不僅僅是祖輩精神的延續,更是維系華人社會的共同文化。「做薄餅最重要的材料是什麼?」「餡咯,要香。」「錯,是薄餅皮。沒有皮,餡都散了。」從小小的薄餅中,陳子謙深刻挖掘出了華人的情感世界,一展創作功力。

Ⅲ 微電影《特殊交易》影評

《特殊交易》是導演姚婷婷的一部溫馨感人,接地氣的作品。

《特殊交易》講述了一個年僅八歲失去媽媽的小男孩,用五百塊壓歲錢請一位陪酒女冒充他媽媽去開家長會,讓陪酒女做出回家陪孩子的故事。小男孩和奶奶共同守護著一個秘密,就是媽媽已經不在了。

其中兩個主要人物各具特色,通過幾個道具和對話導演塑造了一個堅強,有自尊心懂事的小波和一個外表冷硬內心柔軟的外地打工陪酒女的形象。

類似這樣的故事,在真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導演將故事放在熒幕上一是為了想讓社會中像小男孩和陪酒女的人們得到關注。二是想喚醒觀眾心中那片柔軟的部分,珍惜擁有的親情。

首先電影運用了一種順序的敘事方式,一開始的充滿疑問直到最後謎底揭曉。影片的開頭設置懸念,為什麼一隻稚嫩的小手要給一個陪酒女五百塊錢。小波在學校主動拉陪酒女的手陪酒女上課不顧他人接電話大聲喊叫,小男孩的主動和陪酒女的漫不經心形成鮮明對比。

但當兩個小時時間過去後,陪酒女被小波的老師叫住,事情開始出現了轉折。同時在學校小波與同學起沖突陪酒女上前拉開小男孩時,觀眾彷彿看到了一個母性爆發的野獸,以一種暴力的方式展示出母愛。

推動了整片故事的情節發展,也為後面兩人關系更進一步做鋪墊,其中打完架後在老師辦公室的時候也能體現出陪酒女內心的轉變,導演運用對稱構圖,將打架雙方分在屏幕兩側,一側是花錢雇來請開家長會但是孩子學習成績很好的陪酒女,一側是晚上出去找樂子但是熊孩子的父親,兩方實力差距形成對比。夜晚走在路上兩人的談話使情節漸漸達到最高點。

故事的高潮部分陪酒女在酒店讀信採用一小段插敘,伴隨著小波的信,交代了事情最初的起因,補充說明了人物背景,並通過作文拋出一個個小細節的同時讓觀眾感受到小波對母親的渴望,對接下來陪酒女回老家重慶陪孩子做鋪墊的同時,也讓主題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Ⅳ 如何評價微電影《豬肉與月亮》

月月所代表的,是略帶叛逆但內心陳澈的少女形象,她期待著愛情,暢想著自己的小浪漫。在家寶離去的這段時間里,她與婆婆的關系也漸漸融洽。可命運卻跟她開了個巨大的玩笑。無論她曾經是否是那個男人心口的一顆硃砂痣,現在也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他對愛情的背叛冷冰冰地將她拍在了現實的高牆之上,一心尋找著另一束白月光。在影片開頭,我們就可以看到月月身著一件紅衣,耀眼奪目。而挑染的火紅發梢,散發著熱情似火甚至有些潑辣的氣息。此時的她與男友熱戀,紅色便是代表這灼熱感情的最好顏色。這時的她,正是千萬個生活在社會底層但仍追求美好愛情的少女們的真實寫照。但在前半部分中,月月表現得越是天真直率,在後來也被傷的越深。當最後家寶又帶回了一個女朋友時,原本不羈的她卻選擇了沉默。因為無論她怎麼潑辣,她的心裡卻仍深深愛著家寶。面對背叛,她無可奈何,唯有無言。這時導演使用了一個俯拍,觀眾的視線越過母親的肩,落在月月的身上。她無力反抗,在這場兵荒馬亂的戀愛中,她自始至終都僅僅是個俘虜,男友的俘虜,現實的俘虜。她身邊的人欠她的,也僅僅是最基本的對女性的尊重。她在性別的偏見之下顯得無力而弱小。

Ⅳ 微電影<回家的路>影片分析800字

單身父親路遠方一個人帶著五歲的兒子路笑生活,為了去相親,他把兒子路笑安置到了商場游樂園。
著名電視主持人田聰的欄目《回家路上》進入直播倒計時准備, 因為收視不好,領導要停播,贊助商要撤資,田聰壓力很大,節目馬上開始了,可幾個參加節目孩子都變卦不來了,現場一片混亂,一籌莫展的田聰想到唯一一個合適的人選——她那個一直都跟著她離異丈夫的兒子路笑。路遠方剛溜去相親,田聰就趕到商場,帶走路笑。田聰要求路笑一定要按照自己說的做,路笑沒說答應也不沒說不答應。直播開始了,路笑被一個人扔在大街上,此時路笑出現在千家萬戶的電視屏幕上。
可此時路笑發現了偷偷摸摸跟蹤他拍攝的大人們,於是用手機詢問爸爸。由於路遠飛在相親,所以面對路笑提出的奇怪的問題,心不在焉的回答,經常驢唇不對馬嘴,路笑則信以為真,一一照辦,結果天下大亂。五歲的路笑面對攝像機,面對電視機前的觀眾不但「露屁屁」、「尿尿」,在車流穿梭的馬路上橫沖直撞,而且他的「非理」要求,還讓冒充盲人的電視台模仿秀冠軍根本下不來台。雖然混亂,但是讓人意外的是,電視觀眾的收視率不降反升,「回家路上」竟然起死回生!
終於偶然間路遠方發現節目里的孩子居然是自己的兒子,驚的目瞪口呆!路遠方匆匆離開婚介所,去找路笑。由於路笑沒有按著贊助商的要求來演,廣告商撤了,電視台領導下命令要田聰馬上停播節目,田聰的團隊眾叛親離,路笑也受到了傷害,趁亂偷偷逃跑了!路遠方怒斥田聰。絕望中的田聰鬼使神差的悄悄指揮所有攝像機都對准自己和路遠方。
在田聰的暗中支配下,一場「真人秀」就這么上演了,路笑就是路遠方和名嘴田聰的兒子,把所有人都驚得目瞪口呆了!原來五歲的路笑一生下來,田聰就和路遠方離婚了,離婚的原因就是路遠方不滿田聰作秀的生活方式。田聰一邊挨著路遠方的數落,另一邊,助理偷偷告訴她,收視率飈升!田聰又難過又高興!
一場轟動全城感天動地的「尋子認親」的實況直播即將發生……

Ⅵ 求一個微電影賞析

《調音師》:微電影,大世界

文∕殺手裡昂Leon
這是2010年的一部時長只有十三分鍾的微電影。電影中出場人物寥寥無幾,場面平淡無奇,沒有豪華的明星,沒有炫耀的鏡頭,但就是這樣一部短小精悍的微電影帶給觀眾的震撼絕不亞於130分鍾的好萊塢大片帶給我們的感官刺激。

影片最為人值得稱道的地方在於導演對於影片懸念的設置和恐怖氛圍的營造上。為了增加影片的懸念,導演採用了倒敘的敘事方式,將影片的結局提前預設在影片的開頭,自始至終將觀眾的心懸在半空之中。影片開頭,伴隨著字幕的出現,優美的鋼琴聲在幽暗的空氣中飄盪,一位盲人似的男子赤裸上身,只穿一條短褲在彈著鋼琴,對於這種打扮的鋼琴演奏觀眾不禁產生好奇和想像。而對於那兩位聽眾,則顯得更為神秘莫測。

如果按照影片的色調來結構影片的話,那麼本片可以明顯的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影片的前半段色調明朗鮮亮,節奏輕快,對白睿智活潑,又不乏哲理意味,特別是「泰姬陵」的故事在哀傷中卻充滿了淡淡的浪漫氣息。而影片後半段的色調則明顯灰暗沉重,幽暗的光線,封閉的空間壓抑得讓人窒息,與前半段明朗鮮亮的色調形成強烈的對比。如果說影片的前半段只是交代人物關系和故事背景,為影片的劇情發展做好鋪墊的話,那麼影片的後半段才真正是懸念迭起,故事的高潮之所在。

當調琴師進入老婦人的房門時,隨著關閉房門時的短暫定格鏡頭,好戲才剛剛開始。昏暗的光線,幽閉的空間,當調琴師意外的捲入這起謀殺案之中時,他知道自己已經無處遁形,只有假戲真做,繼續把自己的盲人角色扮演下去。然而,這次一旦被識破,便會危及生命。從此,調琴師的命運便與觀眾那顆緊張的心緊緊的系在一起。其實,一部好的驚悚片沒必要非得搞得很血腥很暴力,也不需要那種虛張聲勢,輕浮虛誇的表面造勢。在這里,導演通過調琴師的內心獨白,鏡頭的調度來設置懸念,營造影片的驚悚氛圍。而片中「日程本」這一簡單的道具成為營造影片懸念與驚悚氣氛的重要物件。盲人怎麼可能會有日程本?通過調音師的這一疏忽,更是增加了觀眾對於其命運的擔憂。片中有一短暫的鏡頭有點令人不寒而慄:調音師一邊彈著鋼琴一邊擔心老婦人會從他口袋中翻出那本日程本,而在同一個鏡頭的另一邊老婦人在牆上的影子好像是在翻調音師的衣服。隨著緩慢而又清脆的腳步聲,鏡頭移動到調音師的腳下,這時老婦人的腳步停住,站在調音師的背後,緊張的氣氛凝聚在空氣中,一觸即爆。在男主角激烈的內心獨白之後,琴聲想起,導演這時又運用了搖鏡頭,將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面一層一層的剝離給觀眾。透過牆上的那面鏡子,觀眾不禁會為調音師的命運捏一把汗,然而,影片就在這時以調音師優美的鋼琴聲謝幕。

或許,本片最高明之處便是影片開放式結局的設置。導演並沒有將調音師的生死明確的告知觀眾,而是留給觀眾無盡的想像空間,讓觀眾自己去遐想。影片開頭那戛然而止的「砰」的一聲到底是槍聲還是開門聲,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觀眾自己的判斷。一部優秀的影片,觀眾肯定不會只看一遍,而是一遍一遍的反復揣摩,在看完影片之後還會饒有餘味的回味影片中的種種細節,鏡頭。

當我們試圖去欺騙他人時,我們自己可能也已經陷入了別人設置的陷阱裡面。我們做著各種掩耳盜鈴的舉動卻自認為聰明。本片的主人公是一個正常人,卻要裝成盲人來為別人調琴。然而,他的這一欺騙行為卻博得了別人更多的同情,訂單比之前翻了一番。並且,偽裝成一個盲人,顧客在自己面前都摘掉了虛偽的面具,毫無顧忌的在自己面前穿著內衣跳舞,做面膜。這個社會的信任感只是建立在比自己弱勢的群體身上。而餐館的服務員卻因為調音師是個「盲人」而少找零錢。社會的冷漠,欺騙,虛偽都藉助調音師那黑黑的墨鏡放大出來。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僅僅十三分鍾的影片里,所反映的信息量確是如此之豐富。微電影,也可以折射出五彩繽紛的大世界。
(影評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Ⅶ 微電影《頂缸》的主題和人物分析是什麼

不善交流的農村青年二寶,家徒四壁,與其相依為命的只有一隻叫大飛的鵝。由於渴望娶媳婦,改變生活,二寶開始卷進一次車禍頂包的事件,但無奈最後卻一無所有,連大飛也成為了他改變命運的殉葬品。

Ⅷ 微電影看球記影評

在《看球記》誕生過程中,雖然具體執行由姜文團隊完成,但姜文對每個環節都親自把關,即便是商業行為,也是有品質、有價值和有意思的,「我們希望標注姜文團隊的作品都是高品質的代名詞」。

據悉,越來越多的商業品牌希望與姜文合作,「他們看重的是姜文對品質的要求,《看球記》就是一次挺成功的嘗試,也希望能為電影的商業模式開拓出新途徑。」

影片拍攝器材是「業余」級,演員方面除了出演父親的劉利年曾是專業演員,其他都是業余演員,姜文對演員的雕琢能力可見一斑。

有眼尖影迷認出,片中驚鴻一瞥的女警察就是在《太陽照常升起》中以「我恨我恨我恨恨恨」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阿蕾」。姜文此舉意在鼓勵普通觀眾拿起攝像器材拍攝屬於自己的故事。



(8)分析一部微電影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短片講述了一個父親帶兒子看球,忘帶球票最終用鏡頭記錄進球精彩一刻的故事。雖然只有短短5分鍾,但人物形象卻非常飽滿,無論是愛子心切的父親,還是巧舌如簧的小騙子,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詼諧幽默中展現的濃濃父子情也頗為感人。

雖然只是一部「微電影」,但出人意料的故事進展、風格化的影像構圖以及凌厲的剪輯,還是可以看出姜文作品的一貫特色。

Ⅸ 如何評價微電影

感覺微電影還是無法做到大的影響力,目前也越來越少了,現在有很多的微電影確實是拍的很不錯,我覺得微電影的存在很有意義。

閱讀全文

與分析一部微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部小孩把壞人收拾的電影 瀏覽:906
成龍和葉竟生演的電影 瀏覽:526
電影法國神話 瀏覽:566
美麗人生電影微電影觀後感 瀏覽:159
一部美國列車失控電影 瀏覽:289
中國摩托賽車電影大全 瀏覽:845
2021年新上映的漫威電影 瀏覽:292
韓國驚悚電影薔花紅蓮完整版 瀏覽:599
科幻電影上海什麼名字 瀏覽:210
電影我們劇照圖片 瀏覽:376
有一部洗錢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254
女生說沒買到電影票怎麼回復 瀏覽:205
珍珠港電影是什麼類型 瀏覽:814
經典英語老電影 瀏覽:803
陽光之戀法國電影 瀏覽:980
好看的女同電影電視劇泰國 瀏覽:499
推薦一部電影的朋友圈 瀏覽:99
第五屆戴維斯國際電影節 瀏覽:413
親親寶貝電影演員 瀏覽:3
捆雞電影院 瀏覽: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