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體》看完了,終於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罵《
第三部的名稱是《死神永生》。
先說最後,最後程欣留了5公斤信息在小宇宙中,這可能導致了最後宇宙歸零失敗,導致宇宙永遠地死亡,再也沒有新文明誕生。如果,程欣不留這5公斤和地球相關、和她自己相關的信息在小宇宙中,大宇宙歸零成功,一切重新開始。那麼,我們現在這個宇宙生存過的痕跡就沒有了,我們活過,和沒活過又有什麼區別?在這種情況下,真的不能用「意義」這個詞語。有人說,宇宙死了,就永遠沒有其他文明了。試想一下,一個個文明產生到最後消失,和根本就沒有產生,有區別嗎?我們的生死,我們的這一生,我們的曾經存在,即使什麼也沒有留下,即使後人無人知曉,但我們是幾十億個人類中的一個,為整個地球文明的改變做成過一點點微不足道的貢獻,我們至少還是有存在的意義,因為地球文明在進步。所以,作者用了「死神永生」這個題目,無論什麼樣的文明,無論什麼樣的科技,無論怎麼努力,最後的結局都是滅亡。而現實中的我們之所以活著,努力地,那是因為在這個現實的世界,我們不知道末日在哪裡,末日與我們無關,我們的努力有具有意義。
失去了人性,會失去很多,失去了獸性,會失去全部。所以,在冷酷無情的宇宙中,最適合生存的,應該是智慧機器人,他們擁有絕對冷酷而理性的思維方式,他們沒有人性,他們具有強悍的機械結構,這是生命進化的最終形態。那麼,智慧生物體呢?智慧生物體站在一個什麼樣的立場來看待自己?把自己變成和機器人一樣的冷酷無情的智慧動物嗎?如果是這樣,地球作為地球人的意義又何在呢?所以,作者創作了一個堅持擁有「人性」的程欣。是的,程欣導致了地球被三體人統治,導致了太陽系被滅亡,甚至導致了最後宇宙歸零失敗。但正是這些自以為是,才是人類存在過的證明。在整個宏觀的宇宙中,無論人性、獸性,最後都逃脫不掉宇宙死亡或宇宙歸零的宿命,在整個宇宙的無限輪回中,這些都沒有意義。但在這一世宇宙中,程欣至少堅持了自己,或者說地球人堅持了人性,哪怕他們被毀滅得比價早。
死神永生,唯有死之前這一世我們的存在才有意義,我們何不保留一些自己的獨特性格呢?
㈡ 去年炒得沸沸揚揚的電影《三體》為什麼銷聲匿跡了
相信中國科幻迷都看過劉慈欣寫的小說三體吧,這個小說也是在國際上面拿了獎的,可謂是中國科幻的代表小說。去年三體改編成了電影,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我看了一下主演表,三體的陣容還是很強大的,馮紹峰、張靜初這樣的實力派演員加盟,電影還是小說作者劉慈欣本人擔任編劇,所以我覺得這部電影應該不會爛吧。電影早就已經拍好了,但是為什麼電影遲遲沒有上映啊,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思考性。畢竟這兩年流浪地球火了,中國觀眾對科幻電影有了新的期待,按理說三體的受眾這么廣,拍好了上映的話票房不會太差,但是為什麼銷聲匿跡了呢?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吧。
其實我個人還是很期待三體這部電影的。
㈢ 《三體》電影還不上映!難道真的被禁播了嗎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是系列小說,是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在之前,06年5月第一部曾在《科幻世界》上進行連載,有過了幾年的時間,第二部第三部相繼出版。
《三體》系列無論是書還是電影,在我看來我覺得是真的值得一看,人類的渺小,宇宙的浩瀚,我們對這個世紀有太多的一無所知,可以開拓眼界,也可以讓我們的認知有所提升。
㈣ 為什麼看完三體後感覺很多好萊塢的科幻電影都弱爆了
這個問題比較難,從不同角度分析會有不同的答案。以下的答案只代表我個人觀點:
《三體》目前已經是中國科幻小說的經典之作了,其思想深度、想像力豐富程度等等方面都無人能夠出其右。相比之下,大部分的好萊塢科幻電影都是走爆米花大片的道路,為了能夠收獲更多的票房,它們一般內容都會比較大眾化,比較注重視覺效果,而思想深度之類的就會稍微弱一些(有時會弱很多)。
其實的話,不少外國的科幻大片也是有原著小說的,其中的一些原著小說絲毫不比《三體》遜色!比如《2001:太空漫遊》的原著小說,最後那個部分寫到主角鮑曼穿越星之門,然後轉化了形態,成為了「星童」,這個部分的內容簡直超神。就連《三體》作者劉慈欣老師都曾表示「自己的所有作品都只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拙略模仿。有人曾說過「科幻電影已經落後科幻小說近一個世紀」,這不無道理。
其實的話,如果《三體》改編成電影(其實可能不久後就要上映了),你可能會發現電影版相比小說版也會「弱爆」(在電影真正上映前我不敢妄下定論,但不排除這種可能性),畢竟電影想要把小說的主題思想完整表現出來還是比較困難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幫助。
㈤ 怎麼評價電影《三體》
「在劇情上我覺得我們是特別尊重原著的,對於《三體》粉絲來說我認為絕對不會失望的,因為書里體現的好的情節我們全有,書里沒有的情節我們和劉慈欣老師商量過後,也增加了一些。所以第一部電影就是第一本書,完完整整。」昨天,《三體》獲獎喜訊傳來,游族影業首席執行官孔二狗這樣說。據了解,《三體》整部電影投資超過2億,全片2400個鏡頭中有2100個特效鏡頭,目前後期團隊超過六百人,正日夜趕工精益求精。
㈥ 為什麼都說三體電影不好拍
1.特效不好做;
2.三體要拍一定是需要拍成系列電影,不然書上的內容拍不完,即便勉強拍完也會流於表面;
3.第一部地球往事涉及敏感年代。
㈦ 三體電影為什麼叫停
《三體》是根據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代表作,其重要程度在國際市場上完全有分量能代表中國科幻的未來。從劇本的幾次推翻重改,到創作開拍,大約將近四年的時間,可就在臨期上映的時候,突然被叫停了?那麼原因到底是為什麼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重要因素
2、出乎意料地,社會學教授羅輯被選出作為四位「面壁者」之一,展開對三體人的秘密反擊。雖然三體人自身無法識破人類的計謀,卻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選出的「破壁人」與「面壁者」進行智慧博弈。
3、在地球人類接近滅亡之際,只有程心和艾AA兩個倖存者乘坐光速飛船離開。羅輯成為設置於冥王星的地球文明博物館的「守墓人」,她們在冥王星帶走人類文明的精華。在雲天明送的恆星的一顆行星上,程心遇到關一帆且探討了宇宙降維的真相。
㈧ 電影《三體》為何遭吐槽
對於孔二狗幾乎捧到天上去的《三體》電影版,不少業內人士和科幻迷表示並不看好。昨日,影視評論人秦川璽撰文稱:「電影版《三體》自誕生之日起,就是個不被祝福的孩子。一方面,有固定追隨者的人氣小說改編成電影,原著黨的抵抗情緒是歷來有之的,連《哈利波特》改編成大電影都有人吐槽。另一方面,電影版無論是演員陣容(馮紹峰、唐嫣、張靜初),還是導演(張番番),以及製片(孔二狗),都不太有說服力。」他表示,至少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個應該可以拍成「大片」氣質的電影,但目前看到的創作陣容,完全沒有大片范兒。
無論有沒有人吐槽,這部史詩級巨作的電影版已箭在弦上,該片第一部已於7月底殺青,正進入後期特效階段,不成功則成仁,或許這部電影會帶來中國科幻電影歷史上的一個拐點。因中國科幻電影數量稀少且粗製濫造的形象早已經深入人心,也難怪劉慈欣表示:「我目前對中國科幻電影不抱什麼希望,但希望能有一個很好的開端。」
㈨ 絕大多數人對於三體電影的失望甚至冷嘲熱諷的態度,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三體》是由馮紹峰,張靜初等人演的科幻片,《三體》得到太多人的冷嘲熱諷,我覺得這是必然的結果,因為《三體》著實讓人覺得荒唐,技術問題就是大家的一大吐槽的點,後期的特效簡直都撐不起來整個影片啊。
還有就是三體的原著已經在那裡放著了,大家看完之後對《三體》的期待很高,然而電影的三體不光達不到小說里的畫面,反而最基本的音效,特效,甚至連劇本都要改了又改。《三體》大量的特效沒有達到預期,就連結尾也是爛尾中的爛尾。
所以,這就是《三體》得到冷嘲熱諷的原因吧。
大家覺得呢。
㈩ 三體電影是不是又成為一個大坑
《三體》是一個大「坑」
《三體》小說改編成電影,說了不是一天兩天了。可是「狼」真的來了,偽科幻迷的心裡還真有些說不上來的感覺。消息一出,網友們一邊喜大普奔,同時也紛紛表示「放過《三體》」、「求不渣」,這很能說明問題。
《三體》是神作,寫得NB,嚴峰老師非常嚴肅地評價大劉(劉慈欣),說「他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在內地,《三體》形成了龐大的粉絲群體,它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科幻小說的范圍,彷彿成了現象級的文化產品。就連互聯網大佬也手捧《三體》反復研讀,陷入了沉思,「感悟更深」,說它是「哲學書」,還要在戰略會上分享體會。這,這,這是一種什麼境界?一手拿《三體》,一手拿iPhone,肯定無敵於江湖啦。
製片公司投拍《三體》,自然是看上了它無與倫比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用多炒作,自然能得到媒體追捧。不過現在問題來了,學挖掘機……不是開玩笑,《三體》有那麼好拍嗎?創作者給自己挖了一個坑,在跳進去之前,還是先看看《三體》這個坑有多大,現學挖掘機還來得及嗎?
話說2.1億年前,一枚直徑5公里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大量物種滅絕,也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加拿大曼尼古根隕石坑。它直徑100公里……不過《三體》的坑可比它大多了。
《三體》的世界太龐大
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三部曲,分別叫《三體》、《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本書共80多萬字,創造了一個極為龐大的世界。這是它改編成電影的第一個挑戰。
這三部小說,描寫的東西越來越龐大。第一部《三體》還停留在地球上,講了一個三顆恆星不停做三體運動(這也是整部小說的名字來源)的故事。三體運動是不規則的,一顆行星因為引力變換,不斷被某顆恆星捕獲,離得太近,於是行星上的「三體人」都被燒死了,文明一次次慘遭毀滅。這個文明頑強地生存了下來,還發現了地球。好吧,這是一個外星人的故事。
《黑暗森林》講了三體人要入侵地球,最終失敗的事兒。三體人的文明可比地球NB多了,他們派出了邪惡的艦隊,要征服地球。但是地球人發現,三體人不會說謊,於是挑選了4個人當「面壁者」,琢磨怎麼騙三體人。最後,一個吊兒郎當的中國大學老師面壁成功,發現了宇宙社會學的真理,也就是「黑暗森林法則」,阻止了三體人的入侵。好吧,這是兩個星系文明對決的故事。
《死神永生》講了宇宙的真相。根據「黑暗森林法則」,一個文明要隱藏自己,然後清理任何其他文明。不過,三體人趁著地球人的一時恍惚,佔領了地球,人類展開報復,把三體人星系的坐標發到了宇宙里,然後三體人的星系就被更高級的文明消滅了。更高級的文明還發動了維度打擊,整個太陽系也毀滅了。人類這才發現了宇宙的真相,原來宇宙本來是11維的,現在正在從3維降到2維。好吧,這是整個宇宙毀滅的故事。
從時間跨度上說,《三體》三部曲的故事從公元1453年開始,到公元約10018906416(宇宙誕生270億年後,汗)結束。當然,主要的故事集中在公元1971年到2400年左右,也就400多年。這期間,人類的命運一波三折,時間也被分成了「危機紀元、威懾紀元、廣播紀元、掩體紀年」4大部分,每個時代都截然不同。想拍成電影,除非是《富春山居圖》導演重出江湖,不然故事肯定會七零八落。
《三體》這么龐大的世界,拍成電影很難,拍電視劇倒還成。而且可以學習美劇,每季23集,連續拍上N多年,最終超越《星際迷航》,這樣多靠譜。
《三體》小說插畫:「紅岸」工程
《三體》的情節太復雜
《三體》好看、過癮,而且bigger than bigger,從地球、到星際、最後到全宇宙,三部曲的內容完全不成比例。之前介紹的只是主線,此外還有無數副線、支線劇情,各自獨立。除了第一部比較簡單,剩下兩部,就算是主線故事,都難以用一部電影的時長講完。
不過,劉慈欣曾明確表示,不直接參與《三體》電影的製作。「我也不知道這個電影該怎麼拍,我能參與的也就是劇本策劃,但我也不知道這個劇本該怎麼策劃。」大劉如是說。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
在《三體》的三部曲中,最有看點的無疑是「黑暗森林法則」,這涉及到兩個「公理」、還有「猜疑鏈」、「技術爆炸」,最後得出結論: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在這里,每個文明都是潛行的獵人,發現另外的文明,就必須把它消滅掉。
在小說里,可以用簡單的文字,把這個推理過程寫出來。但是到了電影里,想把這玩意兒說明白、說透,肯定要有對應的視覺元素。而且,這些元素必須是廣大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的,不能放一個星圖比劃著,那不是電影。如果直接拍「黑暗的森林」,一群人自相殘殺也不成,一是掉價,二來也難以表現宏觀的宇宙系統。要是這個問題不解決,《黑暗森林》怎麼拍?
在《黑暗森林》中,「面壁計劃」一共有4位面壁人,也就是4個計劃:量子艦隊、毀滅太陽系、思想鋼印、黑暗森林。這4個計劃都各自獨立,又跟其他支線劇情(如章北海的逃亡主義)交織在一起,揉成一團,而且時間跨度長達200多年。要在120分鍾里說得既完整清楚,又乾脆利落,那編劇的水平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可以和諾蘭導演談笑風生!
跟小說相比,電影是完全不同的媒介,想把《三體》的故事講好,可得有不一般的功力。哪些戲份保留,哪些東西刪掉,再加入什麼東西,都非常難把握。低級編劇把簡單變得復雜,高手才能化繁為簡。很有可能,在主創們掰扯劇情的時候,越來越偏,越走越遠,最後整出一個面目全非的東西出來。那時,《三體》就真的變成了一個噱頭,一個空殼兒,跟所謂「高度還原」不沾邊了。
其實在《三體》里,有不少文字有高度的畫面感,只要技術過硬,直接拿來拍就成。可惜啊可惜,這又是一個大坑。
《三體》插畫:遭到納米技術武器打擊
《三體》的場面太恢弘
作為科幻作家,劉慈欣之所以被高度推崇(他曾經連續八年拿下中國科幻銀河獎),不只是他的文筆,還因為他堅持「硬科幻」(Hardcore SF),也就是直接描寫「科學幻想」本身,不迴避理論問題,注重技術細節。雖然bug挺多,但劉慈欣的科幻是實打實的,甚至建立了完整的體系。比如《球狀閃電》里的宏原子,《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維度打擊」,都是完整的體系。
科幻片《來自地球的男人》的成本號稱只有10000美金,《三體》可沒法這么拍。在小說里,到處都是大場面,不只調度極為困難,也會讓做特效的人們夜不能寐。怎樣還原小說中的宏大場面,也是網友們最擔心、討論最多的部分。
醒醒吧,如果特效、技術不靠譜,小說里的精彩文字,變成了慘不忍睹的畫面,充滿山寨手機的氣質,那《三體》電影就完全毀了。下面選幾個小說中的場面,看看《三體》有多難拍:
(1)三體人製造「智子」
在《三體》第一部里,三體人製造了智子,鎖死了地球的科技。三體人把一個質子從11維不斷展開,最後變成了2維。展開後的質子是一個平面,這個平麵包裹住了整個星球,然後科學家們就在星球表面刻下電路,最後2維的這個電路板又回到了11維,「智子」就出現了。現在問題來了,除了刻電路時,能用到挖掘機,其他的怎麼拍?
(2)水滴
到了《黑暗森林》階段,各種高大上的科技都來了。三體人的遠征艦隊還好說,但小小的探測器「水滴」,可就難了。在小說中,水滴用強互作用力材料製造,「呈完美的水滴形狀,頭部渾圓,尾部很尖,表面是極其光滑的全反射鏡面」。水滴完美的形狀雖然不好把握,但「全反射鏡面」更復雜,因為它反射所有的光,所以水滴沒有自己的樣子,它的圖案是不停變動的,瘋了。
(3)人類艦隊毀滅
《黑暗森林》中,三體人的小小探測器水滴,用最簡單的撞擊,把人類2000艘戰艦的星際戰隊完全摧毀了。這一段寫得非常精彩,視角不斷變化,節奏很快。如果拍成電影呢?宇宙的黑暗中,2000艘戰艦接連爆炸、燃燒,碎片四散,並且連鎖反應,形成了一大團燦爛的雲彩……想把這一場戲拍成功,還是挺難的。
(4)四維空間「魔戒」
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看出,假如這是四維空間,那麼三維的人類拍不出來。不過,可以在電影里加上一行字幕:「這里其實是四維空間,因為你在三維空間,所以你看不出這是四維空間。」
(5)雲天明的童話故事
在《死神永生》中,雲天明被三體人復活,寫了一堆童話故事,並且在與程心會面時給他講了3個童話。實際上,3個童話包含了人類逃生的方法,但推理很復雜。小說寫得很明白,但電影就不好處理了。難道要拍成戲中戲嗎?
除了這些,《三體》里還有「光墓」、「二向箔」、黑洞、地下世界、完整的太空船內部結構、「冬眠」等等復雜的東西,做好任何一個都不容易。把這些東西都移植成畫面,需要優秀的特效團隊做大量的工作。先不管製作周期,特效都是錢堆出來的,這預算怎麼也得1億美元起吧,唉唉,瘋了瘋了。
《三體》小說作者劉慈欣
《三體》的態度太嚴肅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三體》主題的把握。劉慈欣在采訪中說:「《三體》最大的問題不是太長,涉及的概念太多,而是主題太復雜。對於科幻電影來說,背景可以復雜,故事可以復雜,但主題一定不能復雜。」
這個觀點雖然來自大神作者本人,但是值得商榷。首先,《三體》有那麼復雜主題么?它並沒有提出什麼新鮮的命題,在思辨層面很一般,很多(科幻)小說都比它復雜、深刻得多。《三體》的價值,還是在故事層面。當然啦,追求更高主題是作者的野心,值得肯定。其次,科幻電影就是用來表達復雜主題的。所謂科幻,就是科學外殼,人文內核,兩者缺一不可。既然是人文內核(人性),主題當然要復雜。
《三體》的主題不復雜,可是態度太嚴肅了。說的也是,地球都被三體人佔領了,「二向箔」也快到太陽系了,你們敢不嚴肅嗎?所以,《三體》里除了史強,還偶爾能輕松地開開玩笑,其他的角色,包括弧稱玩世不恭的羅輯在內,一個個都是眉頭緊鎖,苦大仇深的樣子。
嚴肅沒有什麼不好,特別是這樣的硬核作品。但是,在改編成一部商業電影後,這種嚴肅的態度就變得非常危險——就像一個充氣到極限的氣球,輕輕一碰就會爆炸。這不是《三體》的問題,而是因為電影。咱們中國還沒真正拍過這么大陣勢的科幻片,創作者、觀眾都沒做好准備。嚴肅的態度其實非常微妙,只要有一點兒細節(比如情節、台詞的漏洞)不到位,就會出戲,那麼這種「庄嚴感」就盪然無存了。比如聯合國召開面壁計劃大會這段兒,扮演查韋斯(忘了小說中的名字,原型是查韋斯)的哥們兒一走神,觀眾就會覺得,雖然電影中的人在忙著拯救地球,看著一本正經,其實挺別扭的。
從整體氣質上看,《三體》的調調偏灰色,這樣抓住這種氣質,營造影片的整體氣氛,難度其實也非常大。
結語
《三體》是科幻片,也可能是製片公司的恐怖片,還有災難片。對粉絲們來說,在更多的消息出來前,就當這事兒沒發生過,沒准兒是最好的選擇。說起來,也不用太擔心,說不定這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一小步,三體人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