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這個電影的名字
中文片名
虎口脫險
原片名
La Grande vadrouille
更多外文片名
Grande vadrouille, La
Don't Look Now, We've Been Shot at
Don't Look Now - We're Being Shot at
影片類型
戰爭 / 喜劇
片長
132 min / West Germany:101 min
國家/地區
法國 英國
對白語言
英語 法語 德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單聲道
級別
Finland:K-8 Sweden:Btl Iceland:L USA:G West Germany:6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傑拉爾·烏里 Gérard Oury
編劇
Marcel Jullian
傑拉爾·烏里 Gérard Oury
André Tabet .....dialogues
Georges Tabet .....dialogues
達妮埃爾·湯普森 Danièle Thompson
演員
Bourvil .....Augustin Bouvet
路易·德·菲耐斯 Louis de Funès .....Stanislas LeFort
Claudio Brook .....Peter Cunningham
Andréa Parisy .....Sister Marie-Odile
Colette Brosset .....Germaine
Mike Marshall .....Alan MacIntosh
Mary Marquet .....Upper mother
Pierre Bertin .....Juliette's grandfather
Benno Sterzenbach .....Major Achbach
瑪麗·杜布瓦 Marie Dubois .....Juliette
特利·托馬斯 Terry-Thomas .....Sir Reginald
Pierre Bastien
Jacques Bodoin
Noël Darzal
Henri Génès .....Employé zoo
製作人
Robert Dorfmann .....procer
主要配音演員
尚華(樂隊指揮)、於鼎(油漆匠)、楊文元(中隊長)、嚴崇德(麥金托什)、施融(皮特)、翁振新(德軍上校)、童自榮(德軍司令)、程曉樺(朱莉葉特)、丁建華(嬤嬤)、喬榛(斗雞眼)、蘇秀(老闆娘)、蓋文源(旁白)
譯制導演
蘇秀
劇中人物
中隊長:雷金納德
中尉:彼得.庫寧漢
士兵:麥金拖什
油漆匠:奧古斯德.布衛
指揮:史丹尼斯拉斯.拉福
木偶劇團姑娘:朱麗亞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製作公司
Les Films Corona [法國]
The Rank Organisation Film Proctions Ltd. [英國]
發行公司
博偉電影公司 Buena Vista Pictures [美國] ..... (1969) (USA)
Tobis Filmkunst [德國] ..... (West Germany)
Valoria Films [法國] ..... (France)
上映日期
法國
France
1966年12月8日
瑞典
Sweden
1967年6月28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67年9月15日
丹麥
Denmark
1967年12月18日
芬蘭
Finland
1968年3月8日
英國
UK
1968年5月 ..... (London) (premiere)
美國
USA
1969年2月16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芬蘭
Finland
1978年10月20日 ..... (re-release)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二戰期間,英國轟炸中隊第一支遣隊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一架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幾個機上人員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但他們分別降落在德軍佔領的法國首都巴黎市內不同地點。
德軍展開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三位飛行員分別被油漆匠,動物管理員和樂隊指揮所救。迫於形勢所逼,油漆匠和指揮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飛行員去和中隊長大鬍子浴室碰頭。在幾次誤會後,他們終於接上了頭。
而在巴黎的熱情法國人的掩護下,飛行員們與德軍展開了一場場驚險緊張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戲。最終,油漆匠,樂隊指揮和飛行員們一起飛向了中立國瑞士。
[編輯本段]影片評價
本片是最著名的有關二戰的喜劇電影,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歡樂,其中主演路易·德·費內斯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法國著名的喜劇明星,他的喜劇天賦和在影片中精湛的表演使得《虎口脫險》曾在法國創下票房收入過億的記錄,成為法國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這是真正的喜劇藝術,天生被賦予濃厚的幽默感的法國人為我們奉獻了永遠的精神大餐。這是一部喜劇片,也是一部戰爭片,但是我們看完整部電影卻沒有看到一個人死去,即使是被那個斗雞眼的德國機槍手打下來的自家飛行員,最後出現的身影也是飄搖的降落傘。戰爭很殘酷,但是認識戰爭未必需要殘酷的畫面。
本片當年曾創下法國最高票房紀錄,中譯版本也可視為我國譯配電影中的巔峰之作。
⑵ 講述一個猶太人鋼琴師二戰時期在波蘭的電影叫什麼
《鋼琴師》(英語:The Pianist),是羅曼·波蘭斯基導演的以納粹德國侵略波蘭華沙為背景,主要反映波蘭猶太人遭遇的故事片。電影取材來自波蘭猶太作曲家和鋼琴家瓦迪斯瓦夫·斯皮爾曼的回憶錄。2002年,《鋼琴師》獲得法國戛納電影節最高榮譽金棕櫚獎。2003年,《鋼琴師》又奪得三項奧斯卡大獎,包括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獎。影片主要講述二戰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他在華沙的猶太區里飽受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於城市的廢墟中。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於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
⑶ 求一部電影名!講的是二戰時一位猶太人,他是一名音樂家,後來遭受了德國的侵略,他呆在一個廢墟里生活
就叫鋼琴師
http://movie.gougou.com/search?search=%E9%92%A2%E7%90%B4%E5%B8%88&id=1有下的
⑷ 二戰電影講述幫助一批音樂家逃亡
鋼琴家???????
⑸ 高中時看到一個關於二戰的電影。男主角是個音樂家。由於德國人殺害猶太人,他一家為了活命充當勞工,在...
鋼琴家,2002的一部電影。本片根據維拉德斯婁·斯普爾曼的自傳改編,描寫了一個波蘭猶太鋼琴家在二戰期間艱難生存的故事。作為一名作曲家兼鋼琴家,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在納粹佔領前還堅持在電台做現場演奏。在那段白色恐怖的日子裡,他躲避那些野獸的搜捕,依然在波蘭的猶太人居住區住著。在這里,即便所有熱愛的東西都不得不放棄的時候,他仍舊頑強的活著。終於等到黎明來到……
⑹ 想知道一部電影的名稱,是關於二戰時期集中營里的故事,圍繞一個音樂家展開的,最後那個音樂家活下來的
鋼琴師
http://ke..com/view/334821.htm
⑺ 二戰圍困在聖彼得堡的音樂家是哪一位
原蘇聯著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第七交響曲》又名《列寧格勒交響曲》.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德戰爭爆發後,前蘇聯政府馬上總動員藝術界「為祖國而戰」,由此產生了許多偉大的愛國主義作品,肖斯塔科維奇這部作品就是其中的佳作。他表示:「此曲是戰斗的詩篇,是堅強的民族精神之贊歌。」全曲的氣勢極其宏偉壯大,終樂章的音響更是震耳欲聾。
德軍包圍列寧格勒,造成城內危機的1941年七月末,作者肖斯塔科維奇在列寧格勒作為「防空監視隊」的一員戰斗在第一線。就是在這種十分艱苦的條件下,肖斯塔科維奇完成了本交響曲的大部分草稿。1942年三月五日,在古比雪夫「文化宮殿」的禮堂,這部作品由隆莫斯德指揮,莫斯科國立劇場管弦樂團演奏,同時對全國及國外做現場直播。可見這部交響曲的初演,便是拿來宣傳,用以提高士氣和宏揚國威,完全作為前蘇聯的一項 「國家大事」 來對待。本曲題獻給「列寧格勒」,並獲得當年「斯大林獎」的首獎。望採納
⑻ 二戰時候前蘇聯一位音樂家為保衛斯大林格勒寫了一首交響樂,叫什麼名字
肖斯塔科維奇……第八交響曲,名稱就是《斯大林格勒交響曲》
⑼ 一部二戰電影,有關一個鋼琴家
《鋼琴家》The Pianist
2002年05月22日14:05:04網易娛樂 Cube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
主演:艾德林恩·布洛迪Adrien Brody
托馬斯·克瑞士曼Thomas Kretschmann
艾米莉亞·福克斯Emilia Fox
類型:劇情、戰爭
片長:148分鍾 級別:R級
國別:英國/法國/德國/波蘭/荷蘭
語言:英語/德語
上映日期:2002年12月27日(北美部分地區)
發行:Focus Features(北美)
◆2002年第55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官方網站:www.thepianistmovie.com
預告片:->>>
[劇情簡介]
二戰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他在華沙的猶太區里飽受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於城市的廢墟中。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於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
[主創人員]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波蘭導演羅曼·波蘭斯基以他對黑暗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其本人傳奇式的經歷在世界電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雖然他的影片經常被用來和希區柯克作比較,如兩人共有的苦澀乖戾的幽默,強烈的戲劇張力,驚悚元素,關於普通人在一個充滿敵意和荒謬的世界中掙扎的超道德故事等。但他涉獵的電影類型卻比希區柯克廣泛得多。他視自己為「電影界的花花公子」,決心探索各種電影種類的表達可能性。但他的所有作品都離不開一種極度悲觀陰郁的基調,這種情緒可追溯到他童年的創傷經驗。
作為波蘭猶太人和俄國移民的兒子,波蘭斯基1933年生於巴黎,3歲時父母帶他遷回克拉科夫,這個不明智的決定導致了1940年德國入侵波蘭後全家被送往集中營,幸運的是父親被捕前想盡辦法使年幼的兒子得以逃生。戰爭歲月里,波蘭斯基在鄉村流浪,在善良的天主教徒幫助下頑強地逃離了一次次搜捕。也是在這段時間里,他變成了狂熱的電影迷,雖然電影院放的大部分是德國電影,但只有在那些夢幻般的光影中才能夠得到一點安慰和庇護。戰後,波蘭斯基得知母親喪生奧斯維辛集中營,父親則死裡逃生。
影片工作照
在勞倫斯·奧利弗的《哈姆雷特》和卡羅爾·里德的《Odd Man Out》影響下,波蘭斯基決定投身於他熱愛的電影中。十六歲時他差點成為一名連環殺手的下一個犧牲品,父親為了使他擺脫混亂的個人生活,把他送進一所技術學校。但波蘭斯基毅然參加電影訓練,並成為了舞台演員。1954年,他以安傑伊·瓦爾達的《這一代》登上銀幕並考入了洛茲電影學校。他學生時代的短片顯露出過人的才華和黑色幽默的個人風格以及對古怪的人類關系的偏好。1962年,波蘭斯基的長片處女作《水中刀》以象徵化的心理分析劇成為戰後第一部不涉及二戰題材的波蘭電影,令他在國際影壇聲名鵲起。
波蘭斯基隨後前往英國發展,以票房慘敗的《厭惡》奠定了當代心理驚悚片的基礎。《卡特巴赫到來時》則贏得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1967年,他來到好萊塢,拍攝《吸血鬼之舞》認識了女演員莎朗·泰特並與之結婚。次年經典恐怖片《羅斯瑪麗的嬰兒》問世,較之其前作,該片以心理上的恐懼代替廉價的震懾,在看似平凡的場景中成功地營造出一種不祥的懸疑氣氛和潛在的威脅感。然而這部可怕的電影似乎真的成了某種不祥之兆,一年之後其妻泰特在震驚世界的慘案中喪生,這給波蘭斯基的經歷更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兩年後他才逐漸從悲痛中恢復過來,改編了莎翁的《麥克白》,盡管他的改編是忠實於原著的,但影片中圖解的殘忍暴力場面還是引起了爭議,似乎折射出他內心的憤怒。頗令人意外的是,他之後突然調轉方向,在義大利執導了一部輕松的性喜劇《禁忌之夢的日記》。
1974年,他返回好萊塢,憑借《唐人街》達到了創作的一個高峰。這部影片使瀕臨死亡的黑色電影重新煥發了生機,但在波蘭斯基黑暗的宿命論世界觀中,主人公無法再維系他天真的理想,而成為最終的受害者。隨後具有超現實主義色彩的懸疑劇《房客》延續了成功。就在他走出個人生活的陰影,電影事業日漸得意時,波蘭斯基因誘奸未成年少女被起訴,為躲避司法制裁逃往歐洲。這一次的波折使他直到三年之後才導演了耗資巨大的《苔絲姑娘》,但這似乎是他最後一次取得成功。
此後他的作品基本上水平明顯下滑,1999年依舊沉鬱的《第九門》幾乎遭到了一片惡評。但自80年代起,他開始對戲劇產生興趣,不斷在歐洲各國執導和演出戲劇並得到了好評。時至90年代,他仍然被各種流言所包圍,甚至連多年前的「泰特慘案」也被翻出來大做文章,或許他註定要做一個話題人物。
影片的男主角波蘭斯基原屬意約瑟夫·費因斯,但他為了一部戲劇推掉了片約。於是波蘭斯基在英國報紙上刊登廣告公開徵召主演,想找一位新人來擔任這一角色。不過他最終還是選擇了美國演員艾德林恩·布洛迪,他參加過《細細的紅線》、《山姆的夏天》、《麵包與玫瑰》等影片的演出。
[關於影片]
影片劇照
童年從納粹的追捕下逃生的經歷是波蘭斯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的整個價值觀念。但是長期以來他一直逃避著這段不堪回首的記憶,他曾經拒絕了《辛德勒的名單》,因為他認為影片的題材和他的經歷過於接近。而十年後波蘭斯基終於有了勇氣直面那段痛苦的往事並將其通過自己的電影創作表達出來。「這是我創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情感上,它不能與我過去的任何作品相比較,因為它把我帶回了那個我仍然銘記的時代。」 鋼琴家二戰期間顛沛流離的生活映射出了他本人的成長體驗,可以肯定的說這部電影融入了他個人的感悟。
影片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改編。斯皮曼生於1911年,從小就顯露出鋼琴天賦,幾年後被保送到柏林深造,1933年他的第一場個人演奏會在歐洲音樂界得到高度評價。回國後成為波蘭最年輕的鋼琴家之一。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作為猶太人,斯皮曼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他的父母、親戚相繼被送到集中營。他被迫開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幫助下四處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陰影時刻相伴。直到一位熱愛音樂的德國軍官被他的鋼琴曲打動,決定冒險保護年輕的音樂家。在他的庇護下,斯皮曼苦撐到二戰結束。他將這段經歷寫成小說《死亡的城市》,於1946年出版。但由於書中描寫了波蘭猶太人對當時蘇聯的不信任,遭到蘇聯查禁。直到90年代,這本書才得以重見天日,改名為《鋼琴家》在美國重新發行,一舉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影片是投資3500萬美元的大製作,在捷克、柏林取景。148分鍾的長度也是參賽片中最長的一部。可以說這是波蘭斯基的雄心之作,不僅寄託了他自己的生命體驗,也成為他能否擺脫最近幾年低迷狀態的一個考驗。
[影評]
□《鋼琴師》Vs.《辛德勒名單》 文/Jedi(法國) NEW!
《辛德勒名單》是部簡單的英雄電影,《鋼琴師》是在沒有人性的年代尋找人性光芒。《鋼琴師》在二戰中華沙的廢墟上徘徊了兩個半小時,全是悲劇,沒有喜劇。羅曼·波蘭斯基使用一種殘酷的方式製造節奏,甚至直到結尾,波蘭斯基也不肯溫暖一下。 [詳細內容]
□《鋼琴家》:懸崖邊際的曙光 文/塵翎
□《鋼琴家》:穿過傷痕累累的歷史 文/舒天楚
□《鋼琴家》:有一種經歷叫倖存 文/南一
□一個沒有鋼琴的·師 文/hhtsiu
□ 《鋼琴家》:永恆的敘事曲 文/草摩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