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電影音樂之聲趣味問答活動

電影音樂之聲趣味問答活動

發布時間:2021-07-17 07:46:15

1. 誰能夠提供一些音樂知識趣味問答題樂器方面,音樂歷史方面,鋼琴文獻方面都行!!

史前時期
史前時期的音樂,或稱作遠古時期的音樂,是給有文字出現前所存在的音樂的總稱。美國原住民的傳統音樂和澳大利亞原住民音樂,在某程度上也可以歸類於遠古時期的音樂,但是這個用法主要是為了與歐洲有文字或書面形式創作的音樂作出區隔。在史前時期出現留存至今,並且不是出自歐洲的音樂,我們一般通稱為民俗音樂、本土原住民音樂或是傳統音樂。

[編輯] 古代音樂
文字的出現為史前歷史劃上句點,也結束了史前時期音樂,接下來出產的音樂,我們稱之為古代音樂。目前已知最早有文字形式的音樂出土於美索不達米亞的烏爾古城,是在四千年前以楔形文字所記載的,並由柏克萊大學的教授Anne Draffkorn Kilmer所解譯。 研究如古典希臘時期的雙笛和風笛、在牆或花瓶等物品上的古代畫作和古代的文字遺跡等,我們可以知道當時的音樂技巧和音樂的對位法。例如,aulos中的單笛負責低音的部份,而另外一個單笛則負責旋律的部份。 藉由考古學的力量,在印度河流域文明出土許多音樂器具如七洞長笛和各種不同的弦樂器。印度古典音樂如marga也曾出現於印度傳統經書中,如四大Vedas中的Samaveda就詳細地記載了音樂相關的資料。 而波斯的音樂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據信波斯古代的君王Jamshid發明了音樂。伊朗的音樂肇始於Elamite Empire時期(2,500-644 B.C),也就是現今伊朗的西南部。各時期零散的歷史文件指出,古波斯曾發展出精細的音樂文化。而薩珊王朝時期(A.D. 226-651)留下了大量的文件證明音樂確實存在於古波斯時代。一些重要的音樂家如Barbod、Nakissa和Ramtin的作品甚至仍流傳至今。 此時期的音樂也包含了亞洲、古波斯、印度、猶太、希臘、羅馬、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埃及和穆斯林音樂。

[編輯] 早期音樂
早期音樂是對於羅馬帝國崩解(A.D. 476)到十八世紀中的巴洛克時期的統稱。此時期是音樂的擴展時期,因此音樂的變化極大,包含多文化傳統以及廣大的地域特色。中世紀時,許多非歐洲地區已發展出許多傳統音樂文化,但大部份都不被人們所熟悉。將中世紀音樂統整起來的最大功勞,該歸屬於羅馬天主教會。音樂在天主教會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不過由於教會的打壓與不受到注意,此時期只有極少非天主教的音樂被保留下來。然而,現代歐洲的民俗音樂早在中世紀以前便已深植,故沒有受到影響。

[編輯] 西方藝術音樂
[編輯] 中世紀
主條目:中世紀音樂
無疑地,中世紀早期有大量的音樂創作產出,但是在800年前到現今這段期間的音樂曲目,只有羅馬天主教禮拜儀式用的單聲聖歌(plainsong),其中又有大部份是所謂的格利果素歌(Gregorain chant),源自教皇格利果一世(Pope Gregory I)。下令整理各地教會的聖歌,並將聖歌聚集成冊,稱為Antiphonarium(對唱詩集),據說還用黃金鎖鏈將羊皮詩集鎖在教堂的聖龕中,後來失竊,現在在裡面的是仿製品;學者因而將這類聖樂型式稱為格利果素歌。格利果時期到八世紀查理曼時期,查理曼皇帝的首相花拉高.雅古諾(Flacco alcuino)將格利果聖歌分為protus、deuterus、tritus和tetrars,就是今日的dorian、phrygian、lydian及mixolydian四種調式。大部份的格利果聖歌已無法查詢創作者。此為正格調式,後來還發展成為變格調式,在調式名前面加上hypo。

十六世紀時,音樂理論家葛拉雷努斯(H. Glareanus,原名Heinrich Loris, 1488-1563)於西元1547年出版樂理著作《十二調式論》(dodecachordon),主張在原有的八種教會調式里,加入民間音樂使用的艾奧尼亞調式(ionian mode)與伊奧利亞調式(aeolian mode)及其副調式。

西元九世紀,音樂有了重大的發展。首先,教會(以巴黎修道院最為有名)統整了許多傳統的歌唱形式。第二,出現在原有格利果聖歌上,增加平行協和五度旋律的樂曲,也就是所謂的復音樂曲。第三,消失約五世紀的樂曲標記法再度登上舞台,這是音樂史上重要的轉折。不過這時期的標記法與現今音樂家所認同、採用的系統化的標記法,仍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西元1100年後,許多復音音樂的學派大量出現,如Saint Martial學派,主要特色是快速的音群、有著名作曲家Léonin和Pérotin的Notre Dame school、在西班牙加利西亞(Galicia)的音樂鎔爐、天主教聖地孔波斯特拉的聖地牙歌(Santiago de Compostela)和包含Worchester Fragments和Old Hall Manuscript的English school。除此些類聖樂學派外,一些俗世音樂也有長足的發展,吟遊詩人(Troubadour或Trouvère)和Minnesang就是很好的例子。在文藝復興早期的俗世音樂,不論是在形式上、概念上或是對音樂的審美觀,都有相當程度受到他們的影響。而此類宮廷詩式和巡迴式的音樂家們,在十三世紀前葉的阿爾比派十字軍(Albigensian Crusade)的影響下消失。

十三世紀晚期所發展出來的聖樂形式有經文歌、Conctus、Discant和Clausula。另一個特殊的形式是Geisslerlieder,一群雲游的鞭笞者,他們主要流行於兩個時期:一為十三世紀中葉,直到被教會壓迫;二為1350年左右的黑死病時期。他們的音樂是民俗音樂混雜著宗教天啟與懺悔的文字。

十四世紀的歐洲音樂史由「Ars Nova」所主宰。以分類上來說,他是中世紀音樂的集大成者,但是卻與文藝復興早期音樂的概念與審美觀有許多共通點。此時期被保存下來的音樂,主要是俗世音樂,他們尋求一固定的音樂形式如敘事曲(Ballade)、Virelai、Lai和Rondeau,這些也是詩作的形式。此類創作大多為一到三聲並且有樂器在旁伴奏,著名的作曲家有Guillaume de Machaut和Francesco Landini。

[編輯] 文藝復興時期
主條目:文藝復興音樂
文藝復興時期的其他領域與前一時期的切割較為明確,但是在音樂的領域卻不是如此。也就是說,我們對文藝復興前與文藝復興後的音樂作出分割。同時,音樂部份的文藝復興也不同於其他藝術領域,他並非起始於義大利,而是在歐洲北部,更精確的來說,是現在的法國中北部、荷蘭和比利時。Burgundian學派,如同第一代的Franco-Flemish學派,是最早對於十四世紀時期,過度復雜且矯飾的Ars subtilior作出回應的學派,他的特色是清晰、可唱的旋律與平衡的復音音樂。此學派著名的作曲家有十五世紀中的紀堯姆·迪費、班舒瓦和安托萬·比努瓦。

到了十五世紀中期,來自低地國家如荷蘭、比利時一帶的作曲家與歌手開始往歐洲其他地區遷移,主要前往文藝復興的發祥地—義大利。他們可以在當地的教堂里工作,或是尋求貴族們的資助,例如梅第奇家族(Medici family)、在Ferrara的Este family和在米蘭的Sforza family。他們以平順的復音音樂為名,並且適用於聖樂與世俗音樂。此時期的音樂學派很多,而其中較為著名的聖樂學派有Motet和Laude;而俗世音樂學派則有香頌(Chanson)、Frottola和較晚期的Madrigal。

印刷術的發明加速了音樂形式的散播,再加上Franco-Flemish學派音樂家的大量移動,造就了從七百年前格利果—查理曼時期以來的大統合。

中世代的Franco-Flemish學派的作曲家們,包含以復雜的對位法創作聞名的Johannes Ockeghem 、十五世紀末以精細的卡農(Canon)手法及多變題材為名的Jacob Obrecht及在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以前最有名的Josquin des Prez在內,都被認為是最偉大的藝術家們。

在Josquin des Prez世代之後的音樂家們,對復雜的對位法或旋律配合法有很深入的研究及探索,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Nicolas Gombert,他對於後來的演奏音樂如Canzona和Ricercar有深遠的影響,最後在巴洛克遁走曲(Baroque fugal)時達到高峰。

到了十六世紀中葉,統一的國際曲風開始崩解,幾個高度分歧的曲風趨勢越來越明顯。其一為由反宗教改革天特會議(Counter-Reformation Council of Trent)所主導的聖樂簡朴化趨勢,以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為宗;其二為復雜且富有半音階的情歌小調,而在Ferrara學派中Luzzasco Luzzaschi的先鋒派(Avant-garde)風格和較晚期的情歌小調家Gesualdo da Venosa將其推向高鋒;而最後是浮誇且洪亮的Venetian學派,他們利用聖馬可教堂學派(San Marco di Venezia)的結構為基礎,發展出輪流吟唱的樂曲,與過往的樂曲有極大的不同。Venetian學派的音樂也可以在文藝復興時期與巴洛克時期的頂鋒看到蹤跡。另外,管弦樂編製法(orchestration)、裝飾樂器演奏部份(ornamented instrumental parts)和continuo bass parts都在1600年前後發展成形。來自Venetian學派中較為有名的作曲家有Gabrielis、Andrea和Giovanni,還有在世紀末最重要改革者之一的Claudio Giovanni Antonio Monteverdi。

歐洲各地都有活躍且歧異度高的音樂傳統。在英格蘭有創作形式相近於歐陸聖樂的Thomas Tallis和William Byrd,但仍有另一群土生土長的情歌小調作家採用偏義大利創作形式,著名的作曲家有Thomas Morley、John Wilbye和Thomas Weelkes。西班牙則發展出獨樹一格的樂器演奏和獨唱形式,其中有Tomás Luis de Victoria,創作與Palestrina相似但更精緻的樂曲,還有一群為數不少的作曲家為新的演奏樂器—吉他—作曲。德國則鑽研以新教眾贊歌(Protestant chorales)為基礎的多音調樂曲形式,來替換過往羅馬天主教格利果素歌(Roman Catholic Gregorian Chant)形式的聖樂,並且引進威尼斯學派(Venetian school)的全部曲風。此外,德國作曲家也大量創作管風琴樂曲,並替後來的巴洛克管風琴樂曲打下基礎,並且在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時期達到頂鋒。而法國是發展出一套獨特的發音法稱為Musique mesurée,適用於世俗歌曲,著名的作曲家有Guillaume Costeley和Claude Le Jeune。

此時期最具創新的改革運動之一起源於1570年代與1580年代的佛羅倫斯,其代表為Florentine Camerata學派,但有趣的是,他們其實具有另一個反動的意圖。有鑒於他們對當時音樂發展感到相當不滿,且認為是音樂的墮落,於是他們的目標是將音樂回復到古希臘時期。他們的領導人有Vincenzo Galilei和Giulio Caccini。他們的成果是著名的Monody,兼具演說口吻與優美音調的歌唱形式,以及有戲劇性的音樂形式,其中包含舞台表演,漸漸演變成現今的歌劇。第一出歌劇完成於1600年左右,剛好落在文藝復興時期與巴洛克時期的交接點上。

在1600年以前的音樂是在形態上的而非在調性上的。在十六世紀晚期有許多理論發展成形,例如Gioseffo Zarlino與Franchinus Gaffurius的音階調式,將潮流帶往主調或調性上的方向發展。於是不論主要或次要的音階調式主導了整個音樂的發展,更勝過以往的教會式音樂調式,便漸漸成為主流。1600年後的音樂就是以音調發展為主的巴洛克時期的天下。

巴洛克時期
主條目:巴洛克音樂
演奏樂器在巴洛克時期成為主要角色,而且大部份的音樂形式都已經定調。對位法(counterpoint)是這個時期對於樂器演奏和歌唱音樂最主要影響力之一。雖然過去的主流—聖樂—仍然持續發展,但是伴隨著奏鳴曲(Sonata)、協奏曲(Concerto)和大協奏曲(Concerto grosso)的發展,世俗音樂有與聖樂並駕齊驅的趨勢。多數的巴洛克音樂都是即興作品,作曲者只提供表演者一個簡單的低音。鍵盤樂器是巴洛克音樂的主要演奏器具,特別是撥弦古鋼琴(harpsichord),而Well Temperament的發展大幅提高了轉調(Molation)的可行性。多數巴洛克音樂以Basso continuo為特色,由鍵盤樂器所組成,搭配撥弦古鋼琴(harpsichord)或者是管風琴,甚至有時候以魯特琴(lute)代替,再加上一個低音樂器如viola da gamba或巴松管(Bassoon)。巴洛克時期最著名的三位作曲家分別為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和安東尼奧·維瓦爾第(Antonio Vivaldi)。

古典樂時期
主條目:古典主義音樂
此一時期的音樂特色為主音音樂(homophonic texture)或是明顯的伴奏旋律(accompaniment)。這種旋律跟聲音(voice)很接近,而且都是可唱的,這使得作曲家通常會以歌手來代替巴洛克時期的樂器,作為音樂表演的重心。因此,演奏樂器也快速的取代了歌劇和其他音樂形式如神劇(oratorio),成為觀眾的新寵。但這並不代表歌劇的沒落或消失。相反的,在古典音樂發展時期,有些作曲家開始用他們的母語而非最早的義大利文,為普羅大眾創作歌劇。

隨著聲音(voice)漸漸被更強列且更清晰的旋律所取代,對位法失去主要地位,變成只有在曲調末了時的裝飾用途。取而代之的是簡單的形式,例如和音急速彈奏(arpeggios)和在鋼琴演奏中的Alberti bass被大量使用,讓整個樂曲活躍起來而非製造多餘且令人困惑的聲音。現今較為流行的古典音樂形式有奏鳴曲(Sonata)、交響曲(symphony)和協奏曲(Concerto),只不過他們在當時並未全然定調,不像現在有明確的音樂理論支持。上述三者皆衍生自奏鳴曲式(sonata form)。奏鳴曲式(sonata form)成熟於古典音樂時期,並且風行整個十九世紀。

早期的古典音樂是由曼海姆樂派(Mannheim school)所引進,著名的音樂家有Johann Stamitz、František Xaver Richter、Carl Stamitz和Christian Cannabich。他們對約瑟夫·海頓(Joseph Haydn)有極大的影響,並透過他影響了整個歐洲的音樂發展。沃爾夫岡·阿馬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古典時期的中心人物,另外還有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和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並由將潮流由古典走入浪漫。

浪漫主義時期
主條目:浪漫主義音樂
在浪漫主義當道時,音樂變得情感豐富並更能感動人心,同時也感染到文學創作、藝術和哲學。早期的作曲者有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弗雷德里克·蕭邦(Frédéric Chopin)、費利克斯·門德爾松(Felix Mendelssohn)、文琴佐·貝利尼(Vincenzo Bellini)和埃克托·柏遼茲(Hector Berlioz)。

到了十九世紀晚期,管弦樂團急劇擴張並成為都會份子的新寵。主要音樂家為小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Strauss II)、約翰尼斯·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弗蘭茲·李斯特(Franz Liszt)、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朱塞佩·威爾第(Giuseppe Verdi)和理察·華格納(Richard Wagner)。

在1890年與1910年之間出現第三波的作曲家,有安東尼·德弗札克(Antonín Dvořák)、古斯塔夫·馬勒(Gustav Mahler)、理察·斯特勞斯(Richard Strauss)、賈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和讓·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為浪漫主義中期帶來許多更為復雜且更長的樂曲。

二十世紀時期
主條目:現代音樂
主條目:當代古典音樂
主條目:流行音樂
無線電台的發明及普及帶來另一波音樂革命。音樂可以藉由無線電台傳播,讓更多人接觸到音樂,新的媒體與科技的應用,使得錄音、截取、復制和散布音樂更加容易且快速,這讓音樂不僅僅局限於音樂廳或是俱樂部里,音樂家可以在國際舞台上更快速獲取名聲。此外,聽眾也可以更容易取得各式各樣的音樂類型,挑選他們所喜愛的音樂或作曲家,並給予支持。音樂的演奏也突破傳統,變得有影像,並且可錄下再傳到世界各地。音樂變得更容易取得。另外,耳機的出現也讓人們可以並肩而坐卻欣賞不一樣的音樂也不會相互干擾。 二十世紀帶給音樂一個極大的振憾與新音樂形態創作的自由,完全顛覆過往的音樂法則。在二十世紀中出現的電子樂器席捲了整個流行音樂界,並加速了音樂形式的發展。 二十世紀的主要作曲家分屬各個流派,其中有印象樂派的德彪西、新古典主義的斯特拉文斯基、簡約主義的菲利普·格拉斯等。

2. 《音樂之聲》電影的問答題,答得好的有懸賞。(回答不可以涉及愛情)

主角教僱主家孩子唱歌的片段 遇到了父親不讓他們學音樂舞蹈 很難過生氣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3. 電影《音樂之聲》的點題之曲是什麼,為什麼

就是《音樂之聲》啊,這首歌是影片的主題曲,同時也是瑪利亞開始打動並感化孩子們和他們的父親的契機。

4. 音樂之聲電影的經典片段的細節描寫

音樂之聲》說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女主角瑪利亞生性活潑率真,走出修道院投身世俗生活,大膽追求真愛,以童心,愛心去照料七個過早失去母親的孩子.故事中人際的寬容與親情的和諧,馮·特里普上校一家不畏納粹爪牙高壓的正氣,寧可流亡不做亡國奴的愛國情愫,首先,當然是它裡面的天簌之聲。這是一部音樂劇,所以影片的開始便是由朱莉演唱的主題曲「音樂之聲」,它充分地表達了瑪利亞對大自然的熱愛。影片中,瑪利亞教給孩子們的「哆來咪」無疑是一堂灰諧生動的音樂課,7個調皮苦悶的孩子愛上了音樂和瑪利亞,他們一起唱出了怡人的「孤獨的牧羊人」、激昂的「我最愛的東西」、睿智的「十六以後是十七」等,都給們的生活增添了無盡的享受。再也沒有孩子們說「再見」比托普家的孩子們在其父親的晚宴客人們面前說「晚安,再見」更令人感到樂趣橫生了。接著就是影片中的故事場景阿爾卑斯山麓的湖光山色,藍藍的天空,嫩綠的草原,清澈的湖水……。最後就從影片的所表達的深刻內涵上說說吧。第一感覺是瑪利亞的教育理念非常的好,她會順著孩子的發展規律去教孩子,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就要活得像孩子,要孩子學到東西必先是孩子願意去學,然後才是用孩子能接受的方法去教。但這是我們現代教育都忽視了的方面,但恰恰這是最重要的方面。其次,我是被裡面所表現出來的愛所感動著,瑪利亞對大自然的愛,瑪利亞對孩子們的愛,孩子們對上校和瑪利亞的愛,瑪利亞和上校的愛,他們一家對祖國的愛……最後他們遠走高飛了。

5. 《音樂之聲》這部電影評價高是為什麼它為什麼能成為經典

《音樂之聲》作為一部前身為百老匯上映的音樂劇,其中的歌舞是十分出彩的。每一段優美的歌唱伴隨著演員極富表現力的面部表情和十分流暢的肢體動作,都是一種享受。即使在如今所有人都在追求快速的時代,也能讓人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這部電影中的歌舞。其中,知名度很高的《哆來咪》、《雪絨花》、《晚安,再見》等曲目在影片中多次出現,並十分優美。這些從小開始聽的音樂在影片中演唱,讓觀眾有歸屬感。

6. 關於電影《音樂之聲》的問題

朱莉·安德魯絲
開放分類: 電影、人物、歌唱家

朱莉·安德魯絲

中文名:朱莉·安德魯絲
英文名:Julie Andrews
生 日: 1935年10月1日
國 家: 英國

相關介紹:
朱莉·安德魯斯是百老匯和好萊遠塢最有天賦和最受愛戴的明星之一,是電影、戲劇、電視和唱片業幾十年來的長青樹,獲得過很多榮譽。"公主日記"是她在拍攝完她的電影處女作"瑪麗·波賓斯"之後第一次在迪士尼公司拍攝電影。她在處女作"瑪麗·波賓斯"中的表演為她贏是了學院獎最佳女演員獎,並獲得了英國學院獎和紐約電影評論家協會獎。她在轟動一時的舞台劇羅德格斯&哈默斯坦舞台劇的電影版《音樂之聲》扮演了瑪麗婭一角,並因此獲得學院獎第二次提名。她在電影音樂劇"維克多/維多利亞"中的表演,使她獲得了第三次學院獎提名,同時還獲得了金球獎。
安德魯斯今年早些時候在諾爾-柯沃德的《相對價值》英文版中擔任主角,在即將推出的影片《無條件的愛》中,她塑造了一個配角形象,該片由魯波特-埃弗里特、凱西-貝茨和丹-愛克魯德主演,P-J-霍根導演,她的其它影片包括《現代派米莉》、《親愛的莉莉》、《S.O.B》、《10》、《那就是生活》和《夏威夷》。
安德魯斯的百老匯處女作《男友》獲得了高度評價,在《我的美麗太太》,一劇中她與雷克斯-哈里森演對手戲並塑造了埃麗莎-多莉特爾這個角色,並得到了更多的榮譽。後來她回到百老匯與理查德-伯頓共同主演了《卡米洛》,近期她在《維克多/維多利亞》的舞台版中擔任主角。 安德魯斯是多部兒童讀物的作者,其中包括《大話的終結》《曼蒂》,二十五年來一直暢銷不衰。另外,去年發行並於今年再版的CD讀物《小波》已經榮登了許珀里翁圖書出版社的最佳圖書排行榜首位。《小波》的續集預計在2001年秋季出版。安德魯斯還和她的女兒愛瑪-華頓共同出版了大獲全勝的兒童系列讀物《鄧皮》連環畫,其畫頁由托尼-華頓繪制。許珀里翁出版社去年出版了《鄧皮》的前兩集,今年秋季會出一集《鄧皮拯救基督》,2002年再出一集《鄧皮和大暴雨》。
安德魯斯為ABC拍攝的電視系列片《朱莉-安德魯斯時刻》獲得了8項艾米獎。她的眾多專題片包括與朋友卡羅爾-伯內特合作的《朱莉和卡羅爾在卡內基大廳》和《朱莉與卡羅爾重逢》。她最後在與克里斯托弗共同主演了生活電視情景劇《在金色池塘上》。
在慈善活動方面她擔任了聯合國婦女開發基金會的「親善大使」。
在一次為祝賀她取得的無與倫比的藝術成就而舉行的慶祝會上,有眾多明星參加,安德魯斯在會上得到了本年度歌星協會獎。

參與影片:
《怪物史萊克3 Shrek the Third 》 (2007) ...Queen Lillian (voice)
《 The 60th Annual Tony Awards 》 (2006) ...Presenter
《 Boffo! Tinseltown's Bombs and Blockbusters 》 (2006) ...Maria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 ¿De qué te ríes? 》 (2006) ...Mary Poppins (archive footage)
《 11th Annual 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 》 (2005) ...Herself - Co-presenter: Life Achievement Award
《公主日記2:皇室婚約/走佬俏公主2及時嫁到 The Princess Diaries 2: Royal Engagement 》 (2004) ...Queen Clarisse Renaldi
《 On the Set: The Princess Diaries 2 - Royal Engagement 》 (2004) ...Herself
《怪物史萊克2/史力加 2 Shrek 2 》 (2004) ...Queen (voice)
《 AFI's 100 Years... 100 Songs 》 (2004) ...Herself
《 Andy Williams: My Favorite Duets 》 (2004)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 "Broadway: The American Musical" 》 (2004) ...Narrated by
《小姑娘艾蘿依 Eloise at the Plaza 》 (2003) ...Nanny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The 75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 (2003) ...Herself - Presenter: Past Oscar Night Music Highlights/Past winner
《 Eloise at Christmastime 》 (2003) ...Nanny
《 Celebrity Naked Ambition 》 (2003) ...(archive footage)
《 The 100 Greatest Musicals 》 (2003)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 "Great Performances" Broadway's Lost Treasures 》 (2003) ...(archive footage)
《無條件的愛 Unconditional Love 》 (2002) ...Herself
《 AFI's 100 Years... 100 Passions 》 (2002) ...thanks
《 I Love Muppets 》 (2002) ...Herself
《 "E! True Hollywood Story" Liza Minnelli 》 (2002) ...Herself
《公主的日記 The Princess Diaries 》 (2001) ...Clarisse Renaldi
《 On Golden Pond 》 (2001) ...Ethel Thayer
《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The 7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 (2001) ...Herself - Presenter: Honorary Award to Ernest Lehman (uncredited)
《 My Favorite Broadway: The Love Songs 》 (2001) ...Herself (Host)
《 A New Princess 》 (2001) ...Herself
《 Walt: The Man Behind the Myth 》 (2001) ...Herself/Mary Poppins (from 'Mary Poppins')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 The Kennedy Center Honors: A Celebration of the Performing Arts 》 (2001) ...Herself (Honoree)
《 Relative Values 》 (2000) ...Felicity Marshwood
《雙重情感 Passion of Mind 》 (2000) ...singer: "My Favorite Things"
《 Hollywood Musicals of the 60's 》 (2000) ...Mary Poppins
《 Twentieth Century Fox: The Blockbuster Years 》 (2000) ...Maria/Gertrude Lawrence (archive footage)
《一夜情緣 One Special Night 》 (1999) ...Catherine
《我最喜歡的百老匯 My Favorite Broadway: The Leading Ladies 》 (1999) ...Herself as Hostess
《 The 53rd Annual Tony Awards 》 (1999) ...Herself
《劇匠魅影 Hey, Mr Procer! The Musical World of Cameron Mackintosh 》 (1998) ...Herself - Host
《第69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6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The 》 (1997) ...Herself
《 Victor/Victoria 》 (1995) ...Victor/Victoria
《親親吾子 Our Sons 》 (1991) ...Audrey Grant
《怨女春曲 Duet for One 》 (1986) ...Stephanie Anderson
《生之樂章 That's Life! 》 (1986) ...Gillian Fairchild
《男生愛女人 Man Who Loved Women, The 》 (1983) ...Marianna
《雌雄莫辯 Victor/Victoria 》 (1982) ...Victoria Grant, aka Count Victor Grenski
《瘋狂人生 S.O.B. 》 (1981) ...Sally Miles
《小麻煩 Little Miss Marker 》 (1980) ...Amanda
《十 10 》 (1979) ...Samantha Taylor
《十 10 》 (1979) ...singer: "It's Easy to Say"
《粉紅豹系列:活寶 Pink Panther Strikes Again, The 》 (1976) ...singer: "Until You Love Me" (uncredited)
《激情 Tamarind Seed, The 》 (1974) ...Judith Farrow
《 "Great Performances" 》 (1972) ...Herself / ... (6 episodes, 1989-2004)
《拂曉出擊 Darling Lili 》 (1970) ...Lili Smith (Schmidt)
《星光燦爛樂昇平 Star! 》 (1968) ...Gertrude Lawrence
《蜜莉姑娘 Thoroughly Modern Millie 》 (1967) ...Millie Dillmount
《沖破鐵幕 Torn Curtain 》 (1966) ...Dr. Sarah Louise Sherman
《夏威夷 Hawaii 》 (1966) ...Jerusha Bromley Hale
《音樂之聲 Sound of Music, The 》 (1965) ...Maria
《丁副官 Americanization of Emily, The 》 (1964) ...Emily Barham
《歡樂滿人間 Mary Poppins 》 (1964) ...Mary Poppins

7. 急!想找一些簡單的趣味問答去搞晚會互動游戲節目!

1.什麼槍把人打跑卻不傷人?

2.T先生到16層樓去談生意,但他只搭到8層樓,然後再步行爬樓梯上去,為什麼?

3.一輛載著方形和圓形貨物的卡車,在下斜坡時,應先放低什麼?

4.礎礎的生日在三月三十日,請問是哪年的三月三十日?

5.小芳去逛商店,平時熱鬧非常的大街,今天卻為何看不到半個人?

6.小紅和小麗是同學,也住在同一條街,她們總是一起上學,可是每天一出家門就一個向左走,一個向右走,這是怎麼回事呢?

7.打什麼東西既不花力氣,又很舒服?

8.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地方在哪裡?

9.最簡單的長壽秘訣是什麼?

10.阿寶被關在密閉的房間里,只有一扇門,但他費盡力氣也不能把門拉開,請問阿寶怎樣才能走出這間房呢?

答案
1、發令搶
2、他不夠高啊
3、速度
4、每一年的
5、人沒有半個的
6、住對門兒
7、瞌睡
8、醫院
9、保持呼吸
10、推開

8. 誰知道這幾道有關電影《無極》超級影迷元旦趣味答題的答案

1銅鈴項圈
2黑斗篷
3一棵凋零的海棠花樹下
4沒說 (這話是王說的)
5鮮花盔甲的主人
6可怕的奔跑速度
7未置可否
8極北之地
9蛇形劍
10蜜蜂

9. 音樂之聲電影的幾個問題

一、captain的女友發現瑪利亞和captain情愫暗生,並告訴了瑪利亞,瑪利亞離開是因為她不知所措
二、男主角熱愛自己的國家,奧地利淪陷後他不想淪為納粹的狗腿,打算出逃,納粹顯然不想放過這樣一個出色的人才

10. 音樂之聲電影題目給我發幾個

《音樂之聲》的哆來咪。

閱讀全文

與電影音樂之聲趣味問答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手韓國電影完整版 瀏覽:184
電影名字什麼薇薇 瀏覽:16
音樂動畫片電影排行榜 瀏覽:621
韋小寶電影周星馳鹿鼎記 瀏覽:740
中國最權威的五大電影節 瀏覽:639
完整版的韓國經典電影大全韓國 瀏覽:33
八十年代村裡電影院 瀏覽:447
男子翻女生垃圾一部電影 瀏覽:479
電影10兄弟圖片大全 瀏覽:377
粵語電影林子祥 瀏覽:918
用一句話評述法國電影藝術家 瀏覽:570
埃及被禁電影大全 瀏覽:924
中國飛俠電影在線觀看完整 瀏覽:944
熊出沒電影大全荒野大陸 瀏覽:668
音樂的力量電影下載 瀏覽:278
德國一部搞笑的電影大全 瀏覽:488
超越愛情的感情電影 瀏覽:101
陸遠為主角的電影 瀏覽:408
八十年代國產越獄電影大全 瀏覽:556
刮鬍子的電影大全 瀏覽: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