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霸王別姬》電影 聲音創作分析
影視音樂分析
------《霸王別姬》
影片《霸王別姬》講述的是程蝶衣(小豆子)的一生,可以說是傳奇的一生。幼年時被母親切去手指賣進了戲班子,開始了地獄般的訓練,而後幾經波折的成了一個角兒。本以為可以與大師兄段小樓(小石頭)永不分離,可以唱一輩子的《霸王別姬》,無奈世事難料,蝶衣生於亂世,他處在中國的混亂時期,一生坎坷,清朝末期,他初登檯面,卻被一個退了職的老公公侮辱;抗日時期,他為救段小樓,給日本軍官唱戲,卻促使段小樓與青樓女子菊仙成親;抗戰勝利,他因當初的幾出戲被當做漢奸抓去審問;文革時期,他被批鬥;『四人幫』粉碎後,他也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死法就如同他的人生一樣悲劇卻又唯美,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用自己的人生唱出了《霸王別姬》,自殺在段小樓的懷中,正如虞姬在楚霸王面前自盡一樣。
影片的配樂很是精彩,它們突出人物性格,渲染電影氣氛,調動觀眾情緒。其中多處音樂更是由中國京劇院樂隊和中國中央樂團演奏。
以下是我對本片音樂做的幾點簡單賞析:
本片採用的是倒敘手法,片頭是『四人幫』粉碎後,程蝶衣與段小樓二人闊別二十餘年後的再次合作,經過與戲台管理員的寒暄後,京劇所獨有的吹奏樂想起,尖銳卻又婉轉,伴隨音樂回到了蝶衣幼時。抖嗡的聲音表現了當時蝶衣心裡茫然。
母親為讓蝶衣如戲班剁了他的第六指時,低沉的鼓聲和抖嗡聲的再度響起直到京劇獨有的拉弦樂響起都暗示了蝶衣與戲劇無法分割的一生孽緣,此刻所渲染的緊張氣氛與此後蝶衣短暫的被欺,表現了蝶衣心理的巨大變化。
這抖嗡聲充斥整部影片,每當影片人物心裡壓抑時,總會響起這聲音,不斷地提醒著過去。
同樣不斷出現的還有學徒時期的練聲曲兒,小曲兒雖然悲傷婉轉卻有字有據,且鏗鏘有力。正如程蝶衣的一生,雖然坎坷無奈,卻從未放棄戲曲、放棄尊嚴,在我看來當他念出「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時,不但不是他放下了尊嚴,而是他真正的擔起了責任,擔起了自己的選擇。
不可少的還有那小堂鼓的聲音,雖然輕巧,卻聲聲敲在心坎兒上,從第一次說出自己是女嬌娥到段小樓在青樓鬧時候,都表現著主人翁內心的變化,正如這堂鼓聲一般,看著是波瀾不興,心裡卻是洪流激盪。
而與小堂鼓相對的是吹管樂,悠遠流長,正面表現了蝶衣那看透一生的心境,並不是心死,而是麻木了,等著被再次喚醒。
自小豆子和小石頭合唱第一出《霸王別姬》起,本片正式的切入了主題,京劇《霸王別姬》唱的是楚霸王的俠骨柔情,唱的是虞姬的從一而終、不離不棄。而正是這一唱,招來了張公公招來了袁世卿,也招來了程蝶衣的痛苦一生。
小豆子被招至張公公那裡時,響起了樂隊奏的喜慶音樂,與小豆子所受的侮辱形成強烈對比,影片中多次出現這種現象;在蝶衣為日本人唱過戲後,圍牆之內,依舊是歡歌艷舞,而圍牆外,段小樓看不起程蝶衣的獻唱;在解放之後,全城響徹《歌唱祖國》的大合唱,而蝶衣卻在一點點的失去所擁有的東西;包括在後來小四取代程蝶衣時,台上唱的隨時《霸王別姬》,可是因為台下的叫好聲兒,依舊對比了蝶衣當時的悲痛;就算是蝶衣再去張公府時是喜氣的,可隨著那聲「冰糖葫蘆」勾起蝶衣對小賴子的回憶,依舊伴有那麼一絲憂傷,這種不對稱的藝術表現手法,恰恰呈現了主人翁對世事不公的無奈、憤怒與妥協。
小豆子從雪天抱回嬰兒小四時,響起的音樂伴著撞鍾聲,帶著濃重的時代感,那是清末民初獨有的悲涼曲調,有著清宮大院的蒼涼,又有著一絲動亂時期的『靡靡之音』,此曲調彰顯了蝶衣心中初明事理的震驚,悲愴。
到了電影後期,讓人不能忽略的還有那滿載著時代感的革命歌曲,這首《歌唱祖國》的出現似乎就是為了諷刺戲中人物,當小四與蝶衣吵架離家時,邊跑邊唱的這一首;菊仙被段小樓背叛後,穿著紅袍上吊時,收錄機里播的依舊是這《歌唱祖國》;到了最後,蝶衣自殺時,堂上響起的,不是別的正是那首《歌唱祖國》。
❷ 求《霸王別姬》歌曲評析。
大部分還是容易感理解的,挑幾句說一下我的個人理解。
我的淚向天沖-
英雄末路的最後一擊,一定是雙手持劍向下劈斬,畫面定格在這一瞬間。高速的向下劈斬,淚水相對而言就是向上飛的。英雄末路,心中唯有不舍的愛情。
歸去斜陽正濃-
歸去-代表英雄的死亡。斜陽正濃-夕陽是紅色的,濃濃的紅色,分不清是夕陽還是血,一副慘烈的戰場畫面躍然浮現於眼前。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濃濃的夕陽,表示英雄的逝去,是一件讓人非常惋惜的事。
多少年恩愛匆匆葬送-
四面楚歌聲,項羽想到的不是失去的江山和軍隊,而是愛情。匆匆,表示對的愛情的不舍。葬送-是一種自責,體現了項羽的擔當。是自己「無能」,沒能保護好自己的愛人。讓愛葬送在自己手中。
❸ 論霸王別姬電影的音樂特色
我個人覺得比較爛
❹ 求一篇電影《霸王別姬》1200字的影評
.《霸王別姬》能否算得上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大片?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盡管它是一部合拍片,但是按照品質傳統的特點,《霸王別姬》完全符合大片所要求的條件。影片啟用了當時香港與內地最具影響力的演員,精緻的故事結構,華麗的影像語言,以及精巧細致的布景,使得影片的製作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宏偉的工程,而這個工程無論是在內部還是在外部都被導演精心的修飾著。影片盡管延續了政治批判的慣性,可是它還在追求現實精神的回歸與勃發,影片勇敢的揭示了現實生活中的真實面貌,描寫了社會歷史存在的尖銳性矛盾,以一種直面人生的現實精神,引起了人們心靈的共鳴和震撼,從而使得影片在品質傳統里不失其藝術性。而所謂的品質傳統里的藝術就是藝術在商業大片里的移植,對於這樣一對一個形而上的一個形而下的精神與物質,進行合理的安排無疑是一種技巧性的手法,因為它既要取得商業的利益,又要使觀眾不自覺的接受影片所提供的深度,而且這種深度是永恆的,從而使得我們不論是在那個時代還是在現在以及在以後的某個時候觀看影片,都能體會到其永恆的藝術魅力和內涵張力。 《霸王別姬》所展現的是一個時間跨度比較大,關於在某種環境里人性的張揚的一部電影。而藝術批評的任務,就是到作品中去發現、命名這樣的人性概念。《霸王別姬》的藝術成功之處就是對於撲朔迷離的的人性的獨特的把握。有誰知道人性是什麼?孔子曰性相近,承認有人性,但未說人性是什麼;孟子說人性善,荀子說人性惡,告子說無所謂善惡,又說食色性也,等等。中國的聖哲前賢們大都從社會倫理角度闡發人性。文藝復興後的歐洲資產階級則把人性看作感性慾望、理性、自由、平等、博愛等等,他們大都從人的本質存在、天然權利等角度來闡發人性,起因則在於反對封建制度對個性的束縛。而在電影里人性是一種最原始的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而社會也往往因為它的某種原因而「成就」某種人性,盡管我們常說那僅僅是藝術的,可是藝術來源於生活。原先的小豆子成了程蝶衣,是因為他有了一種對現有身份的認同。小豆子「本是男兒郎」,在戲里卻要做「女嬌娥」,這種性格與行為的扭曲,造就了一個獨特的程蝶衣。在戲里「她」嬌柔百態,儼然就是一個女兒身,那一顰一笑一言一行的無限風情,無不透出一個假虞姬的真性情。在戲外所謂的「不成魔不成活」是他的戲在人性里的根植,他沒有忘記自己的虞姬身份,同時也深深的把從小所依賴的大師兄,也就是現在的段小樓,真切的比作霸王。可以這么說在程蝶衣看來,人生即是戲,而戲即為人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程蝶衣荒誕的舉止與行為,因為他已不僅僅是入戲太深那麼簡單了,在他的骨子裡有一種對人性的重新解讀,這種解讀的誤區不僅僅是存在於他本身,而更多的是這個社會對他的人性的誤區解讀,以至於到最後當程蝶衣感覺到無法再做他的虞姬的時候,影片為程蝶衣選擇了一個比較藝術化的結局,那就是保持他的純真人性讓他的生命嘎然而止。在純理性的社會里,一種特有的人性向來被看的很神經質。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論理論,程蝶衣帶有典型的神經質的精神官能症,他們之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溝通及外在影響的不善於應付及令人不可解得反映,他們的敏感性、易激動性;他們的善變、不穩定性,以及他們之不能做好任何事,缺乏知識能力。但是在電影里這種理性會變得趨向浪漫,因為電影在尋求質感的同時,也不會忘了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他們的觀影訴求遠比現實要來的高,也就是說,他們觀影很大的目的就在於脫離於現實。如果說程蝶衣是至情至性的話,那麼段小樓就是一個純粹的生活在人間煙火中的凡夫俗子。戲對於他來說只是一個謀生的手段,既是僅僅是手段,那麼段小樓的不溫不火的粗獷與實際就顯得有血有肉了,而段小樓的存在也就使得觀眾們不至於在張國榮不留痕跡的表演中飄忽的太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段小樓的牽製作用也並不是那麼的明顯,他只是在觀眾們忘乎所以的時候,在聲色俱厲的吼叫聲里能夠使我們回歸現實。於是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影片會讓鐵骨錚錚的段小樓在關鍵時刻出賣自己的人格。這是導演對於那個時代的理解,也是導演對於那個時代人的理解,既然有了一個如此純情的程蝶衣,那就塑造一個在戲外歷經滄桑的真實的人。品質傳統里的藝術並不是一個很純粹的命題,何為藝術?我們該怎樣定義藝術?電影里的藝術又是怎樣的?這些都一些不確定的問題。而品質傳統呢?在這個華麗的外表下藝術能否生存?《霸王別姬》給了我們關於這些很多問題的答案,特別是藝術與品質傳統的結合。在我看來品質傳統已經不僅僅是商業性質的了,它的存在很多時候是由於劇情的需要以及藝術的需要,甚至是一種迫不得已的生存方式。它給我們的電影創作出了一個嶄新的觀念,那就是商業與藝術並不完全是對立的。
❺ 《霸王別姬》經典影評,視聽語言分析怎麼分析
同學你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文章,是湃樂思學員寫的一篇高分範文,節選了其中的兩段對《霸王別姬》光影色彩的視聽分析,全文收錄在《影評高分範文集》一書中,裡面還收錄了許多經典電影、熱門電影等高分影評。相信會對你的影評寫作有很大幫助!
光影特色:人生如戲,戲若人生
著名攝影師斯托拉羅曾說:「我會讓光線來書寫影片。」誠然,布光同樣成了本片中攝影師顧長衛嫻熟運用的造型手段,人生與戲劇的交織糾葛便在誇張化的光效、含蓄性的光線中生動展露。
光效的誇張化——影片中常用頂光凸顯人物輪廓,造成一種頗為誇張的舞台式效果。開頭倒敘情節蝶衣與小樓唱的最後一場戲里,直射的白色頂光、黑暗中模糊的身形、拖長的影子放大了一種無可名狀的孤獨與扭曲,喻示著「虞姬」自刎的必然。以及菊仙給獄中的蝶衣送小樓絕交信的一幕,二人對坐遙望,冷調頂光突兀而壓抑,兩道光束彷彿把人分別束縛在了兩個無法掙脫的囚籠里,象徵著其相抵觸的心理與為時代社會所縛的悲劇命運。
色彩語言:冷暖浮生,紅塵若夢
色彩是電影中最能影響觀眾情緒的視聽元素之一,在《霸王別姬》通過冷暖色調、特殊色彩的設計,詮釋了色彩作為影片靈魂的深刻意義。
形成強烈對比的冷暖色調。黑、灰、藍色等冷色調顯示消極情緒:如「賣子」時的黑白調、「斷指」一幕的灰藍調、被張公公強暴後的小豆子走出府門時整個場景被一層詭異的幽藍色濾鏡所籠罩......冷調營造幽遠回憶氣氛的同時,擴大了「冷」的主觀體驗,我們可從中察覺到政局動亂的民國年代給人的壓抑與迫害,為蝶衣悲劇的一生埋下伏筆。而積極感受多以暖色調,如每次戲劇舞台的布置與臉譜、戲服的設計採用紅、粉、橘等明麗的色彩,充分展現了舞台的輝煌與作為「角兒」的榮光,對應了程蝶衣的一生只有在戲台上真正閃耀過,京劇正是他內心最為溫熱的存在。冷暖色調的交叉對比,既豐富了色彩層次,又使人物對溫暖與愛的渴望、現實中冷漠扭曲的人性形成的反差更為清晰震撼,觀影者得以體會黑暗社會下生命掙扎的無力感。
《影評高分範文集》
❻ 如何鑒賞電影《霸王別姬》的背景音樂
直接 上網找啊
❼ 霸王別姬(電影)的主題賞析
跨越了近一個世紀的時光,段小樓和程蝶衣演繹了一場虞姬和霸王的大戲。不瘋魔不成活的是虞姬亦或是程蝶衣,君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的不如說是菊仙。程蝶衣就是戲台上的故事,是一段歷史等著人來挖掘不管你是誰,段小樓是現實,卸了裝的京劇演員一樣要吃飯過日子。生活的磨礪讓段小樓姦猾,雖不失正直卻也終抵不過命運的砍刀。作者大膽的揭露了人們不願提起的一段歷史,革命的負面影響,造就出的畸形的社會。辛辣,看過讓人如鯁在喉。
❽ 霸王別姬的歌曲鑒賞
屠洪剛的「中國風」有一種自己的生命力,屠洪剛的音樂具有「獨特性」,從聽覺上非常獨特。
❾ 霸王別姬觀後感800字
最低0.27元/天開通網路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紫菀993
霸王別姬觀後感「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千年前英雄末路的一曲悲歌,成就了千年後戲台上的曠世絕響,這出霸王別姬的悲劇,也輪回千年,合在那個倔強的人兒身上。他一顆心太純粹,純粹到一點不通人情世故,絲毫不知人情險惡。他懂得只是唱、念、作、打,只是戲台上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間所流露出的風韻,只是唱腔里一抑,一揚、一婉轉。這不僅僅是一部愛情電影也不僅僅是一部同志電影,而是一部關於藝術和人性思考的電影。「你可真是不瘋魔不成活。唱戲得瘋魔,不假,可要是活著也瘋魔,在這人世上,在這凡人堆里,咱們可怎麼活呀」段小樓對程蝶衣說的話。程蝶衣為了藝術活在戲里,入戲至深,讓人欽慕。「藝術至上」在他身上得到了最淳樸的體現。「青木要是活著,京戲就傳到日本國去了」這句話體現了藝術無國界,他被惡狠狠的質問的時候,這句話是多麼的反諷!「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這句話他念錯了很多遍,但是誰知到,當他念對的時候,卻也深深相信了這句話,陷進了這句話,一輩子都沒有走出來。程蝶衣在他唱戲的時候,那就是唱戲,不管台下坐的是誰,發生了什麼事,他總是很投入的唱自己的戲。苦痛,像是長在心裡的器官,與生俱來,拔不掉,割不斷,一生都跟隨著痴情的人,去承受磨難百般,卻還要向著不變的方向如一而往、從一而終。矛盾沖突貫穿影片始終。首先是小樓,蝶衣和師父之間的矛盾。小樓與師父本來沒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