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不能說的秘密音樂賞析詞
你可以去網路貼吧進入
不能說的秘密
貼吧、有一個貼是影視留聲機的視頻、那就是這部電影的音樂與劇情賞析。地址我發給你
。。
http://tieba..com/f?kz=736689691
Ⅱ 求一篇「從電影《音樂之聲》中看中國電影中的音樂」文章,有一定的要求:摘要,正文,關鍵詞,參考文獻,
音樂之聲的參考文獻
Ⅲ 懂得欣賞音樂應該用什麼詞形容
個人覺得欣賞音樂 從這幾個方面
1。音樂的主線(線條).. 2.。音樂的主題與背景
3。樂曲中各種樂器的作用和效果
4音樂帶給你的視聽印象
等等..
推薦你欣賞交響樂開始 按照我給你的幾個要素 聽聽看
你會慢慢品味出來的
Ⅳ 電影《音樂之聲》中的語言賞析
、《音樂之聲》是由美國音樂劇 的泰斗 Richard Rodgers 和 Oscar Hammerstein II 根據瑪麗亞·馮·特拉普(Maria Von Trapp)的自傳:《馮·特拉普家的歌手們》(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改寫而成的。
《音樂之聲》於1959年11月16日在百老匯的魯德-方特恩劇院(Lunt-Fontanne Theatre)公演,成為五十年代百老匯公演時間第二長的音樂劇。但是1965年福克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拍的電影版《音樂之聲》使它登上了世界舞台,受到全世界各個國家數百萬觀眾的喜愛。 人類記憶中最值得珍惜和細細回味的藝術佳作
好萊塢音樂歌舞片中經典中的經典
電影史上絕妙的神來之筆電影《音樂之聲》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的。
特拉普男爵生於1880年4月4日,扎拉(Zara),當時還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父親是海軍上校,他也想獻身海軍事業,所以參加了皇家海軍學院。當他還是一個年輕的海軍上校時,就被任命為U6潛艇的指揮。一戰時,一艘法軍潛艇被特拉普的潛艇擊沉。1918年,國王約瑟夫一世提升他為海軍少校。 戰爭結束後,奧地利失去了海岸線,不再需要海軍。特拉普上校不僅失去了職位,還在1924年失去了他的妻子,留給他7個孩子照顧。
瑪麗婭生於1905年1月25日。在她大約兩歲時,母親就去世了,她的表姑成了她的養母,她們住在維也納郊區的一個小房子里。 她受到了嚴格的教育,上完三年高中後,進入了四年的國立師范學院。 瑪麗婭原來是社會主義者和無神論者,但是在大學期間,一位著名的神父開始給她布教,改變了瑪麗婭的生活和信仰。 瑪麗婭加入了薩爾茨堡的修女山修道院,成為一個修女。修道院決定讓瑪麗婭離開一年,到特拉普男爵家作女家庭教師,照顧他的一個患風濕熱的女兒。
一年後,孩子們要求他們的父親設法留住瑪麗婭,他們甚至建議他應該娶她。我不知道她是否喜歡我!男爵回答說。於是孩子們自己去問瑪麗婭。因為瑪麗婭說,是,我喜歡他。他們訂婚了。她再也沒回修道院作修女,於1927年11月26日嫁給了男爵。 特拉普一家又新添了兩個女兒。
1935年,瓦茲內神父走入了他們的生活。他使音樂成為他們一家的愛好。他們自然清新的嗓音和純美的歌聲使他們在1935年的薩爾茨堡音樂戲劇節上獲得了合唱比賽第一名。他們曾在大蕭條時期失去了所有的錢財,此後他們被邀請做歐洲巡迴演唱會。
1938年,希特勒入侵奧地利,特拉普寧可丟掉物質財產,也要留住尊嚴。他們離開了薩爾茨堡市郊的別墅和一切財產,前往美國。
1938年9月,他們到達紐約。途中第10個孩子出生了。瓦茲內神父也和他們同行到美國,在他的指導下,唱歌成了他們的職業,特拉普家庭合唱隊漸漸揚名。 二戰後,特拉普一家建立了一個音樂慈善組織:特拉普家庭奧地利救濟社,為祖國奧地利發送了無數食品和衣物。
1941年,特拉普在費爾蒙特的一個鄉村裡買了一個大農場,這兒和他們思念的奧地利薩爾茨堡的風光相似。他們給他們的房子取名為「一顆丹心」。
1947年5月30日,特拉普去世,被安葬在房子後院的家庭墓地里。 當他們結束了20多年、30多個國家的演唱生涯時,他們把他們的奧地利式大木屋改成了客店。可惜1980年12月,它被一場大火燒毀。他們立即決定重建。特拉普家新木屋的設計很現代,但仍保留了以前的味道。 1987年3月28日瑪麗婭去世了,被安葬在墓地里他的丈夫旁邊。
本片在當年成為打破了影史上最高賣座紀錄的歌舞片,這部經典巨作曾獲第3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音樂、最佳音響、最佳影片剪輯五項大獎。被譯成30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國上映,片中美妙的音樂至今仍廣為傳唱。影片的譯名在各地大相徑庭:在中國香港,它被譯成《仙樂飄飄處處聞》;台灣地區譯名則是《真善美》;在葡萄牙,是《心靈深處的音樂》;西班牙譯成《笑與淚》;阿根廷的譯名是《富有反抗精神的新人》;在德國,它的名字是《我的歌,我的夢》……譯名不同,音樂卻同樣動聽,人們對它的喜愛可見一斑
Ⅳ 深度分析:如何欣賞音樂
音樂是人們抒發感情、表現感情、寄託感情的藝術,不論是唱或奏或聽,都內涵著及關聯著人們千絲萬縷的情感因素。對於音樂的認識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感受,而要說真正的欣賞音樂卻不一定每個人都是正確的方法。 音樂要懂得欣賞 如何欣賞音樂是一個非常老的話題。多少年來,一直有許多的專論。可到底該怎樣欣賞音樂,還是有人不明白。其實,欣賞音樂也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那就是只要你喜歡就行。經常都聽到很多人說:「音樂好,就是聽不懂。」可我也經常反問他們:你到底要聽懂什麼呢?音樂這東西,你只要覺得好聽就行。何必要這么功利性的搞懂呢?其實真是這樣。一首音樂名曲,你只要覺得好聽,能讓你感動就行了,不一定非去琢磨這曲子是描寫的是什麼故事。什麼曲式、調性、主題那是下一步的事,那些都還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首先必須要覺得好聽,能被這音樂感動,否則再是什麼名曲對你也是白搭。至於那些東西是對音樂下一步了解的事。如果你能被音樂感動那就什麼都好辦。因為你在被感動時,會有一種沖動的想法,你會去思考為什麼這音樂讓人感動萬分。這到底是因為什麼?也就這樣,你就有了進一步了解音樂的渴望,但如果你想一開始就什麼都搞懂那不太可能。● 談音樂的感染力 音樂在剛剛開始欣賞時,它所具有的那種音響的感染力太大了,它幾乎能讓所有聽到它的人為之感動。這個時侯的音樂是非常神秘的,它具有巨大的魅力,讓人著迷。不管是旋律還是歌詞,甚至到伴奏的和聲等等,都會讓人激動萬分。我們可以從喜歡不同音樂類型的人群中看到流行歌曲和浪漫情調音樂的差別。非常明顯的是音樂在這個時侯對感官的引誘力太大了,特別是對那些還沒有真正接觸音樂或較少接觸音樂的人更是如此。他們會一下子被它那或委婉的旋律或鮮明的節奏或悅耳的和弦甚至纏綿的歌詞所吸引。也正因為如此,才會有很多人在這個時侯往往把音樂當作一種寄託,當作理想,當作禮物,當作遠離現實的逃避,甚至當作是自己的幻想世界。音樂的感染力是巨大的 正因為如此,才有人經常參加電台電視台的點歌節目,把自己喜歡的某支歌作為自己的一種心意當作禮物送給別人。因為他們覺得這音樂(歌曲)使自己感動,就好象是自己的心境的表露。當然這無可非議,送什麼給別人那是自個的事。一切都是在向前發展的。人不可能永遠停留在一個欣賞階段。在喜歡流行歌曲的人群中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三十歲以上的人肯定很少。為什麼?僅就閱歷而言,那些「為了愛夢一生」、「永遠相信愛情」真是一場比較虛的事。沒有人會永遠生活在這樣的歌曲里,自己受不了別人也受不了。 音樂欣賞由淺入深有這么一個過程,即從感性(被音樂感動)到理性認識(探究音樂知識)又回到感性認識(更深層次的欣賞)這樣三個階段。這是欣賞音樂的必經之路。一個學習樂器的人也許不一定就是一個很好的音樂欣賞者,因為他關注的是技巧。表達與理解不是一回子事。音樂有自己的語言,就象舞蹈中的一招一式都有自身的表達含義,音樂里的和弦、樂譜、速度、調性也有其含義。在剛一開始期間音樂能從感官上打動你,讓你激動讓你欣喜。這是一種無意識的審美活動。可如果就此而已,你還是沒辦法去真正聆聽音樂。● 音樂具有巨大的感染力 這種感染力不僅是對剛接觸音樂的年輕人,對一個飽經風霜、歷盡人間艱辛的老人也是如此。只是欣賞音樂的階段不同,所帶來的思想內容也就不盡相同了。在感性認識的階段,你對音樂的理解還只限於感官感受。如果你在欣賞音樂中不是主動積極的,那麼你也許就沒法真正去領會音樂的真諦。比如《藍色多瑙河》這首膾炙人口的名曲,在感性認識階段,我們會覺得它十分動聽,其實我們僅僅只是被那起伏的旋律和三拍子的圓舞曲節奏以及這首名曲的故事名聲以及其他因素所吸引。我們並不知曉三拍子的圓舞曲形式為什麼這么吸引人;不知曉在這首曲子究竟由幾首什麼樣的小圓舞曲組成;我們也不知曉斯特勞斯圓舞曲與其他圓舞曲有什麼實質性上的不同,但首先我們會被吸引會被感動。音樂的感染力是巨大的 如果你面對一曲好聽的音樂而無動於衷,那才是最沒辦法的。欣賞音樂時你必須是一個積極的聆聽者,絕不滿足於簡單的感官感受和無意識的欣賞。這樣你才會去深入了解這首作品的其他內容,從創作背景到音樂流派以至於音樂曲式主題思想內涵藝術造詣等等。這樣,你對音樂的感悟就會比別人更深。在感性認識的第一階段,我們通常還會借用一些作曲家對曲目的標題或後人標注的文字說明來加深對音樂的理解。比如《獻給愛麗絲》這首貝多芬所作的鋼琴小品,聆聽中結合音樂加上標題文字的聯想,我們就能很好理解這首溫馨明快的抒情小品;又再如墨西哥作曲家羅薩斯的《乘風破浪圓舞曲》,由標題中我們可以領略到音樂所描寫的那浪花飛濺,海鷗飛翔、在波峰浪尖中航行的自由愉快的心情;克萊斯勒的小提琴曲《中國花鼓》,一聽曲名就知道是由中國的五聲音調來表現出熱烈又歡快的情調。在浩瀚的音樂長河中有大量的標題性音樂,只要你願意走進這音樂聖殿,你就會發現這殿堂堂中滿是人類文明的精華,它就象一筆巨大的財富足夠你受用一輩子。● 被音樂感動 在聆聽音樂時情感體驗以及對探求音樂的慾望將驅使你走入音樂聖殿的第二道大門:理性認識階段。如果不經過這個階段,你仍是一個被動無為的音樂聆聽者,盡管你也許會選擇音樂,也可能隨時都在聽音樂,可你仍然是被動的,因為除了你被音樂感動之外什麼也沒有了。優美也罷,歡樂也罷,悲傷也罷,僅僅只是聽感上造成你的情緒上的波動而已。你當然可以隨時隨地的聽音樂,連騎自行車上班或者進餐什麼的都可以聆聽音樂,但此時的音樂僅僅只是給你造成一個屏障,用音樂里那些旋律節奏來隔絕城市的喧囂和人世的糾葛。我們在前面提到過,音樂不是調味品。音樂盡管是非常神奇的,但它決不是調味品。音樂是需要被人聆聽的。你真要拿它來做別的用途,如烘托氣氛、調節情緒、甚至於拿它來開胃,那它就不是音樂了。因為沒人會認真地聆聽餐廳重播的音響,更沒有人會被某候機廳的音樂激動。只有當你認真地聆聽音樂的時候,音樂才是音樂。因為一件響器如果能引起你內心體驗其中必定有某種內涵,這種內涵就是音樂內容本身。被音樂感動 進入到音樂欣賞的理性認識階段,說明我們欣賞音樂從被動到主動的發展過程。在這個聖殿的第二道大門中,我們將認識巴赫、莫扎特,體會貝多芬、拉赫瑪尼諾夫。總之,整個人類文明歷史中所有著名的音樂家都將一個個從我們前面走過,讓我們認識了解。我們還將知道音樂構成的要素:旋律節奏音色和聲;知道什麼是巴洛克音樂,誰是浪漫主義後期的音樂代表;奏鳴曲和奏鳴曲式怎麼不同。一個剛接觸音樂的人對音樂的認識應該說是比較膚淺的。如果不全面地理解音樂,你就不能更好地欣賞音樂。比如你不知道什麼是音色,你就根本無法去理解音樂。因為音色就猶如繪畫中那絢麗的顏色,從而決定了豐富的音樂含意。又比如在柴科夫斯基第六《悲愴》交響曲中那個感人至深的主題,其感染力實在讓人慾哭無淚。楊明望先生對這個主題有一段讓我覺得是非常精彩的描述:「這個睏倦的心靈,帶著不可磨滅的創傷,在無法撫慰的慟哭和悲哀絕望的熱潮中,終於投入永恆死亡的懷抱。」如果對音樂沒有了解,你能了解這個主題的深刻含義么?在理性認識的這個階段,不一定每個人都有機會或條件去認真系統的學習音樂理論和音樂史。但我們仍可以通過其他一些書籍來獲取有關音樂的知識。用《名曲賞析》這類型的書來對比聆聽是最好的方法之一。樂曲分析、曲式結構、主題提示等對聆聽者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這樣一來,你就知道了協奏曲與交響曲在結構上的差別;你也就知道變奏曲與迴旋曲的不同;甚至你也許就開始迷上了馬勒或是勃拉姆斯;帕瓦洛蒂那高昂激揚的嗓音與阿姆斯特郎的沙啞聲可能你也同時都會喜歡。等等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你對音樂了解的基礎上的。也就在這個時候,你也開始發生變化了:你的談吐、你的見解、你的閱歷和涵養等等。「芝麻開花」,音樂這座巨大的寶藏已經對你敞開了大門。所有的音樂都有其自身的內涵 所有的音樂都有其自身的內涵,你對音樂的了解就是對這些音樂內涵的認識過程。盡管每一個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停留在一個階段去單純地探究音樂知識而置音樂內涵於不顧。藉助一些音樂欣賞名曲分析等一些輔助工具,認真聆聽一首音樂作品是必要的。在這個階段首先要了解音樂史,要知道音樂不同時期的不同的表現形式;你還要了解作曲家的基本內容如貝多芬和瓦格納在音樂創作上的不同風格和思想;另外你還需要知道一些音樂的基本知識,比如曲式。其實曲式就是樂曲的形式,在曲式中最需要了解的首先是奏鳴曲式。一般說來,在古典音樂的曲式中,以奏鳴曲式為最多。奏鳴曲式基本上代表了大部分樂曲的基本形式,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等大都採用的是這種形式。奏鳴曲式有一個樂章,也有三至四個樂章的。曲式當然不僅僅只是奏鳴曲式,曲式還有很多種。如變奏曲,用一個主題進行各種演變:A-A1-A2-A3-.....AZ,對變奏曲的了解可以聆聽柴科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一個主題變化為七個變奏;又如迴旋曲,它的基本含義就是由一個主題多次重復:A-B-A-C-D-A......等,其中A代表主題,而B.C.D.....等則代表變化,每一次變化之後又回到主題。對這個曲式的了解可聆聽莫扎特的《A小調鋼琴迴旋曲》。音樂中的主題是至關重要 音樂欣賞還應該了解主題,音樂中的主題是至關重要。在一首樂曲中,一個聆聽者必然牢牢記住這首樂曲中的音樂主題形象,它的變化對比發展等構成了音樂的全部內涵。所以我們在聆聽音樂時一定要學會記住主題。欣賞音樂主觀的因素很多 在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中那個孱弱敏感的青年藝術家主題音樂形象,從樂曲的第一樂章一直貫穿到第五樂章,且每個樂章都有其不同的變化。從一開始溫柔純真到最後的怪誕瘋狂,仔細聆聽這個樂曲對理解主題比較有幫助。如果你在聆聽音樂時連主題形象都聽不出來,你就沒辦法去很好地理解音樂。當然,音樂的主題不象視覺上的形象那樣鮮明清晰,電影中的主要人物一出場,你就知道了電影的全部過程中一定是以他為主。小說也一樣,《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與林黛玉是一個對比的主題,兩個主題形象的關系對比發展貫穿整個小說。盡管也有其他的人物,如金陵十二釵和賈府眾多人口,但主題形象卻依然是賈寶玉與林黛玉。音樂里主題形象其實也是如此,只是音樂里的主題形象不會象電影小說里那樣鮮明。在一首樂曲里,音樂形象也有許多,但不管再多它們全都是圍繞樂曲的主題形象的。在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中有很多其它的音樂形象:悲哀、嘆息、撕殺、兇殘、深沉的思考與堅強的信念、光明、勝利,甚至還有憂郁與彷徨,但這些都是由對比的主題形象而產生的。所以,在認真聆聽音樂時一定要緊緊抓住主題,就象雨果唱片公司的易有伍先生說的要提高你耳朵的聚焦能力,這樣你才能在一遍音樂的轟鳴聲中找到那個時刻變化的主題形象從而領略音樂的無窮魅力。● 音樂欣賞還需要注意 在欣賞音樂的這個審美過程中,除了曲式,還有諸多的因素,如節奏、音色等。僅就節奏而言,音樂的最初的起源應與節奏有十分密切的關系。節奏產生的韻律美從原始部落至今仍在信奉。不同組合的強弱快慢節奏以及多次重復能使節奏產生出非常巨大的內涵和韻味,讓人瘋狂或痴迷,沒有人會拒絕節奏。在音樂中節奏的表現形式是節拍。節拍通常用小節線和節拍符號來表示,如3/4,就表明這是三拍子。每一拍為四分音符,每一小節內有三拍;第一拍為重音,後兩拍為弱音。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圓舞曲的節奏型。改變重音的位置會引起一些嶄新的變化。把兩個以上不同的節拍組在一起又將形成新的復節奏。就這樣,無窮無盡的節奏就形成了我們音樂的組成要素之一。僅就節奏而言,一個欣賞者需要用耳朵去感受它而不是靠分析,整體的音樂欣賞也是如此。說起節奏還不得不提及諸如《格利高利聖詠》之類的自由節拍的音樂體裁。在許多宗教早期音樂以及東方音樂中經常都有一些無節拍要求的音樂,其實這種自由節奏的音樂對節奏的要求更為精確的。只是這種精確已無法用節拍記號來標注它。它需要的是演奏者或演唱者對它更深層次的了解和把握。在音樂中節奏的表現形式是節拍 音樂的魅力當然不僅僅只是在主題、旋律、節奏、色彩、曲式結構、調性等,有的時候甚至連作曲家的創作觀念、演奏家的風格、錄音師的錄音技術及愛好,在加上聆聽者的素質、閱歷、情感、性格等等這些諸多因素加在一起才構成一個整體的音樂。單獨去分析其中的一個部分其實都是對音樂的肢解。結合歷史背景了解作曲家的創作個性,認真聆聽主題的發展變化與對比,讓你全身心都得到音樂及音響的感染,讓你的思想情感以及情緒都在音樂的體驗中發生微妙的變化。 在音樂欣賞的第二個階段中你需要了解的東西確實太多了,這很可能會嚇到一些愛好者:我的媽,欣賞音樂這么難!其實也沒有什麼。因為所有你需要了解的一切一切都在建立在你對音樂極大的興趣上的。對這些知識的了解又促使你對音樂發生更大的興趣。前提是你對音樂首先要有一種需要的慾望,也就是你首先要真正熱愛音樂!也就是因為這個前提,你才能進入到這個階段去認真的學習這些音樂知識。 進入音樂欣賞的第三階段,並不是十分明顯的。因為對音樂認識的階段永不能說結束。進入欣賞音樂的第三階段,並不意味著要和過去的階段劃清界限。其實我們這樣分析和介紹僅僅只是一個表述上的概念。但不管怎樣,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在這個階段的一切都主要靠你自己的自學,因為沒有人會詳細的教你如何分析和理解一首樂曲)我們對音樂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時候我們再來聆聽音樂:當那神奇的樂音響起時,我們的心中就會泛起無際的激情的浪花。不管是與巴赫交談還是和馬勒神遊;抑或是傾聽莫扎特的心聲,總之,音樂就象是情感的源泉。這時候你已經步入了音樂的殿堂。不管是人生征途的跋涉還是成家立業的拼搏;也不管你是年輕或年邁;落魄或得意,歡樂也罷,憂愁也罷,在音樂的殿堂里,你都是在用自己的情感去體驗音樂!這時候音樂已經不再神秘的了。音樂也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了。音樂所表達的一切也都不再是外表的。也許主題還是那個主題,但「山遠水遠,你我的心不遠」,現在的你聆聽音樂時的內心體驗已經有了更深的心潮湧動。也就在這個階段,你已經從一個被動的聆聽者轉變成為一個自由的音樂愛好者了。你不會用主題分析曲式結構來約束你思緒的自由飛翔,也不會在一個標題下用一個簡單的音樂形象來束縛想像力的馳騁和情感的涌動。盡管有的時候也需要去分析主題、探究曲式結構什麼的,但真正在聆聽音樂時你已經確確實實是用情感來體驗音樂了。在這個時候你需要的是純音樂而不是什麼主題或名曲匯萃。名曲集錦和主題聯奏之類的音樂是最讓人倒胃口的。因為它實在無法讓人去產生什麼激情。這一類的音樂只能算是普及讀物,經常聆聽這樣的音樂所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參加音樂有獎競猜活動。那跟欣賞音樂沒有多少聯系。 在音樂欣賞的審美過程中,內心體驗與認知活動永遠是結合在一起的。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這一發展過程永遠是不會停滯不前,我們對音樂的理解也永遠是無止境的。
Ⅵ 電影電視作品中音樂台詞的插入
其實早期的電影有一種就是黃梅戲式的,一邊演一邊唱。如果你看過《戲》如京劇粵劇秦腔等。。就不難理解了。新白娘子傳奇並不是用唱代替說台詞,而是演戲唱戲只不過這樣的唱被大大革新了
Ⅶ 電影音樂賞析
推薦你買本書,楊宣華 :中外經典影片音樂賞析。
Ⅷ 怎樣欣賞電影台詞藝術
電影的台詞藝術 ——《電影美學》之學習心得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你的劍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不用再猶豫了!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
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這是出自後現代藝術派電影《大話西遊》中的一段關於愛情的經典台詞,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觀眾不僅從中體會到台詞所帶來的意境,同時也會引發一些思考,看似一部簡單的娛樂片卻能給人以深層次的理解空間,這是片中經典台詞分不開的。現實生活中,語言是人類不可缺少的表達思想、傳遞情感的重要手段。電影這樣一種以逼真性、紀實性為特點的藝術,自然不可能沒有語言。當然,電影發展是從默片開始的。之後,就不僅有對話,還有音響、旁白、獨白等等形式。生動的畫面和豐富的語言使視覺形象更為逼真可信和具有感染力。
電影中的台詞是構成人物性格的重要因素。俗話說:「什麼人,說什麼話。」這正說明語言在相當大的成分上代表了人物的性格。又如人們常說的「聽其言,觀其行」,「聽話,聽音」等待,都說明語言和人物的密切關系。語言作為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必須做到性格化。語言的性格化有兩個方面,一是台詞的內容,也就是人物所說的話,要符合人物性格,體現出人物的個性特徵,這個任務就是劇作者在劇本中已經完成的。(當然,不少劇作者沒能完成這個任務,劇中人物的語言寫的一般化、概念化、平淡無奇、枯燥乏味,毫無個性特徵可言,這又另當別論。) 再者就是體現人物語言性格化,這就要靠演員來完成了。表演不能「幹人一面」,語言也不能「幹人一聲」,要做到「語言肖似」,「宛如其人」,「說一個人像一人,不使雷同,或使浮泛」。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都有其獨特的說話方式,老年人與中年人不同,中年人與青年人不同,性情粗暴的人與性情溫和的人不同,工人與農民不同,文化程度高的與文化程度低的不同,輕浮的人與深沉的人不同,幽默的人與憂郁的人不同,坦率開朗的人與陰險狡詐的人不同……形形色色,不一而足。這些千差萬別的不同,具體地體現在聲音、音色、說話時的習慣、語氣、語調等等方面,所以表演中語言性格化的手段有「聲音的化妝」、探尋具有鮮明性格特徵的說話習慣、掌握符合人物性格的語氣、語調等等。這要通過細致的觀察生活,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並與演員的整個表演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很好完成。 語言是人物內在意志的體現,也常常是意識的流露。電影中的人物語言一般較少、較精練。 比如: 阿諾·施瓦辛格主演的《終結者》中的「I'll be back.」 (1984),便充分表現了電影中人物的果敢和勇氣。此外電影中的台詞有時也揭示整個影片的精神理念或所討論的問題,比如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阿甘正傳》中,「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1994) 一句就非常有代表性,它通過演員的話語來表達了影片想要展示給觀眾的生活理念,且令人回味無限。 談談表演中的語言問題。語言和動作是表演的兩大支柱。在話劇舞台和有聲片時代,語言是塑造人物形象、體現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是演員表演中的主要因素。語言較之於動作,能夠傳達更復雜、更深刻、更強烈、更豐富的思想和感情。馬克思說:「語言是思想的直接事實,思想的實際表達為語言。」斯大林在《馬克思主義和語言學問題》一書中指出:「無論人的頭腦中產生什麼樣的思想,它們只有在語言材料的基礎上才能產生和存在。」「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達到相互了解的工具。」即使在無聲片時代也要藉助於字幕來表達人物的對白和較復雜的思想內容。在戲劇藝術里,語言具有極大的作用,思想、主旨、意向、沖突、所有這一切在戲劇作品裡都是用語言表達的。就其表達思想的力量而言,語言是無可代替的,無論手勢、表情,無論舞台調度,都不足以望其項背。觀看舞台或舞劇很難使我們感動落淚或縱情哈哈大笑,我們更多是欣賞它的優美與和諧,但是僅靠語言的廣播就能讓人或黯然神傷、淚流滿面,或心弦緊扣、緊張異常,或懷開意爽,捧腹大笑。語言具有如此的魅力,它可以把我們帶到廣闊無根的天涯海角,也可以引入人們心靈隱蔽的深處。
語言本身也是動作。由於語言具有鮮明動作性,我們把表演中的語言稱之為「語言動作」。作為人們彼此交流的手段,語言總是與人的某種意願有著明顯的或潛在的聯系的。這種意願的產生和完成賦予語言以動作性。通過語言我們可以去勸慰、說服、阻止、打動、威嚇、誘惑、煽動、刺激、激怒、挑逗、教訓、命令、開導、請求、哀求、辯護、辯解……等等,完成這些任務,靠的就是語言強烈的動作性。所以語言動作同形體動作一樣,有著它的任務、目的和規定情境,不同之處僅僅在於它是語言動作,其動作是運用台詞的內容和說話的語氣、語調、節奏變化來表達的。演員必須抓住台詞的任務、目的、規定情境,體現出語言的動作性才能說好台詞。此外,劇中台詞有時還有它的潛台詞,具有豐富的潛台詞是戲劇語言的一個重要特點,它可以給觀眾留下意會和回味的餘地。《馬克辛三部曲》之—的《維堡區的故事》,影片結尾;馬克辛結束了國立銀行的工作,被任命為保衛彼得格勒的司令員,他去和娜塔莎告別。 馬克辛臉上掛著一絲微笑,憂郁而洋溢著愛情地低聲說:「我和你告別了一次又一次。可是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我還沒有告訴你。……有什麼可講的呢!……你自己知道。……」 娜塔莎默默地看著他,用微笑掩飾著離別情緒。馬克辛拉看她的手說:「再見2很快就可以相見,我的朋友娜塔莎!」 「再見,馬克辛!」 緊緊的擁抱。 這簡單的告別對話含有比他們說出來的台詞多得多的潛台詞。馬克辛重返前線,再一次同娜塔莎分別的時候,他有許多話要說,但是說不出口,不過從他那木訥訥的話語中,觀眾知道了他要說些什麼,聽到了他的潛台詞。實際上他是在說:娜塔莎,我多麼愛你,深深地愛著你,我們要永遠在一起,分別是暫時的,我們的心緊緊地連在一起,我們會勝利的,會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的妻子,親愛的娜塔莎……。娜塔莎說的短短的五個字也告訴了馬克辛:我知道,我同樣愛著你,多保重吧,我等著你,等著你回到我身邊……。這些含意如果不是作為潛台詞,而是直通通地說出來,那既不符合人物性格,不符合人物間的關系,也就變得索然寡味,甚至有些庸俗了。 可見,在電影藝術中,台詞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往往可以給觀眾留下深刻的持久的印象,使電影人物顯得更加生動,使電影主題更為突出, 亦如繪畫中畫龍點睛之筆,且有無限神奇與美!
Ⅸ 求一份關於一部電影的電影音樂鑒賞,最好夾敘夾議的,急急急!
《霸王別姬》電影音樂賞析
《霸王別姬》,一部92年由陳凱歌導演,張國榮、張豐毅和鞏俐主演的電影,講述了程蝶衣,一個視戲劇為生命,對愛情無比忠貞的戲劇大師悲劇的一生。他從小被母親切掉了第六隻指頭賣進戲班,接受嚴格的戲劇訓練,與戲班的大師兄段小樓相依為命。經歷過許多磨難,終於成長為一名紅極一時的戲劇大師,程蝶衣本想可以跟心愛的大師兄演一輩子的《霸王別姬》,誰知道命運賦予他真正的磨難才剛剛開始。程蝶衣悲劇的人生穿越多個復雜時期,清政府統治時期,他被宮中大總管猥褻;抗日戰爭時期,他被迫為日本人唱戲,而在此時,心愛的大師兄段小樓也娶了青樓女子菊仙;抗戰勝利後卻被國民黨當漢奸抓去審判;全國解放後卻迎來文化大革命,被當牛鬼蛇神批鬥……他悲慘的一生最終在打到「四人幫」後得到結束,而結束的方式是——自殺,死在他的楚霸王段小樓的懷中,就像虞姬一樣。
電影當中有許多精彩的配樂,它們突出人物性格,渲染電影氣氛,調動觀眾情緒。其中多處音樂更是由中國京劇院樂隊和中國中央樂團演奏。
下面就幾處精彩配樂做下簡單賞析。
故事的開頭,程蝶衣的母親帶著幼小的程蝶衣到了戲班,被告知由於他的第六隻手指而不能被收留時,母親狠心地把他的第六隻手指給切掉。程蝶衣被帶去廚房的時候,響起自左到右的金屬「嗡嗡」聲表現出主人公心裡的壓抑,當手指被切掉後,母親帶抱著他去打手印,在此過程中,金屬「嗡嗡」聲夾雜一下一下低沉的大鼓重擊聲,渲染一種心驚肉跳的氣氛。程蝶衣滿手是血地在紙上蓋上手印的一瞬間,卻響起戲劇表演時的吹奏音樂,暗示程蝶衣的一生將就此跟戲劇聯系起來。
就在母親丟下他一個人走掉的一刻,響起一把高亢的吆喝聲,正是修剪子人的吆喝聲,在四處回盪著。刀具,拋棄,血,成了程蝶衣此時的回憶。而在故事發展到程蝶衣在宮中的天井看到一個在風雪中被拋棄的嬰兒,他不顧反對,毅然把嬰兒帶回去。此時,那把修剪子人的吆喝聲再次響起,可見,從被拋棄的嬰兒身上,程蝶衣看到了自己的過去,從而產生同情。
那自左到又的金屬「嗡嗡」聲從程蝶衣一走進戲班大院開始就總是伴著戲班大院出現,無論是小時候平常訓練,還是十多年後兩主人公再次回到戲班大院。話說,在那個戲班裡,除了嚴格的訓練,被往死里打是很平常的事,一陣陣環繞的「嗡嗡」聲表現出了主人公對這個戲班大院的恐懼和心裡的壓抑。
小時候的一件事震撼著程蝶衣的心靈卻也因此讓他堅定了走戲劇這條道路。那天學徒們都在休息,癩子在吹噓冰糖葫蘆有多好吃的時候適時響起一把屬於冰糖葫蘆的吆喝聲。受不住誘惑的癩子和蝶衣竟逃出大門。而在出逃的這段時間里,兩人去看了場戲,那時的程蝶衣就被台上的楚霸王深深感動著,於是拉著癩子的手,堅定地回去那個可怕壓抑的戲班大院。
回到戲班大院自然免不了一頓打。壓抑的「嗡嗡」聲,學徒們的叫喊聲,師傅的罵聲充斥著整個空間,而當程蝶衣站出來說一人做事一人當的時候,所有聲音停止了,轉而出現的卻是冰糖葫蘆的吆喝聲,可見,這一次的慘痛經歷,是由這一聲聲冰糖葫蘆的吆喝聲引起的。癩子由於忍受不了壓力而在吃完口袋裡最後一顆冰糖葫蘆的時候選擇了上吊,程蝶衣和段小樓悲傷地送走他的遺體時,那一聲冰糖葫蘆的吆喝聲又再次響起。癩子的死給兒時的程蝶衣心裡造成很大沖擊,這次經歷在他心裡烙下深深的印記,永遠忘不了這次出逃,永遠忘不了這個為戲劇死去的同伴。冰糖葫蘆的吆喝聲是一個標記,標記這個心裡的沖擊。所以,在十多年後,當成名了的程蝶衣在眾人的簇擁下走進戲院的時候,一聲聲冰糖葫蘆的吆喝聲使他驀地回頭;再次回到戲班大院去探望師傅的時候,冰糖葫蘆的吆喝聲使他不禁被煙嗆了一下。
程蝶衣和段小樓成名後,一次兩人表演完後在化妝間里,一把流水般的古箏彈奏聲靜靜響起,氣氛寧靜而舒適,這本是兩人溫馨相處的時刻,卻在這時,一個對程蝶衣的一生影響很深的人——袁世卿出現了。古箏彈奏聲突然變強,彷彿預示此人就此插入兩人平靜的生活。而我們知道,袁世卿的原型正是那個後來被稱為「戲霸」的袁世凱,電影把此人塑造成一個熱愛戲劇,附庸風雅的人,一舉手一投足無不散發一種古典的韻味。因此,除了他剛出現時那流水般的古箏演奏外,他與程蝶衣相處的時刻都會響起那種充滿古典韻味的音樂,有一個片段更是響起古琴的演奏。
故事發展到高潮,程蝶衣、段小樓和菊仙被抓去批鬥。段小樓為保護自己的性命,竟背叛這兩個世上最愛他的人,「供」出了程蝶衣和菊仙,並聲稱與他們劃清界限。此時的配樂從事件一開始就響起低沉的大鼓撞擊聲,渲染緊張氣氛,也表明角色們厄運的來臨。在段小樓說到劃清界限時,畫面映著菊仙絕望的神情,周圍的東西被點燃,此刻響起男聲混聲大合唱,被心愛的人如此背叛,此時的音樂反映出角色心裡的絕望。
電影的後期讓人不能忽略的,還有那顯示時代色彩的革命歌曲的配樂,其中有幾處我認為特別妙。被革命事業所吸引的小四離家出走前跟程蝶衣吵架的那一段,一直響著《歌唱祖國》的大合唱,當小四說到「師傅,永沒那日子了。」歌聲漸漸變強,彷彿在對應他說的那句話,時代已經不同了。而在小四走前說在新時代他絕對能成角的時候,合唱的歌聲就像是一種諷刺,當然,後面就立刻說到小四代替程蝶衣演虞姬。
而更諷刺的是,菊仙被批鬥後,被段小樓背叛後,穿著舊時結婚的紅旗袍上吊自殺,旁邊一台收音機卻仍播著新時代的戲劇。那一聲聲贊揚著新社會的京劇與菊仙上吊的身影成鮮明對比,彰顯文革對人的禍害。
到了電影結尾,程蝶衣假戲真做,拔起楚霸王的劍自刎,段小樓轉過身來,一聲「蝶衣!」帶出的卻又是那首《歌唱祖國》,段小樓驚訝過後最後的表情卻是扯著嘴角,欣慰的微笑,可見,對程蝶衣來說,他的一生受時代的摧殘實在太多,用菊仙的一句話來說,這時代好像就是跟他過不去似的。或許對他來說,活著已經太累了,他已經再也承受不了社會給他的壓力,所以他選擇了他演了一生的虞姬的方式,在自己心愛的人身邊自刎,這也叫是跟段小樓演了一輩子的戲了吧……
Ⅹ 談談如何欣賞音樂
(一)
如何欣賞音樂是一個非常老的話題。多少年來,一直有許多的專論。可到底該怎樣欣賞音樂,還是有人不明白。其實,欣賞音樂也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那就是只要你喜歡就行。經常都聽到很多人說:「音樂好,就是聽不懂。」可我也經常反問他們:你到底要聽懂什麼呢?音樂這東西,你只要覺得好聽就行。何必要這么功利性的搞懂呢?其實真是這樣。一首音樂名曲,你只要覺得好聽,能讓你感動就行了,不一定非去琢磨這曲子是描寫的是什麼故事。什麼曲式、調性、主題那是下一步的事。其實那些都還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首先必須要覺得好聽,能被這音樂感動。否則再是什麼名曲對你也是白搭。至於那些東西是對音樂下一步了解的事。如果你能被音樂感動那就什麼都好辦。因為你在被感動時,會有一種沖動的想法,你會去思考為什麼這音樂讓人感動萬分。這到底是因為什麼?也就這樣,你就有了進一步了解音樂的渴望。你想一開始就什麼都搞懂那不太可能。
音樂在剛剛開始欣賞時,它所具有的那種音響的感染力太大了,它幾乎能讓所有聽到它的人為之感動。這個時侯的音樂是非常神秘的。它具有巨大的魅力,讓人著迷。不管是旋律還是歌詞,甚至到伴奏的和聲等等,都會讓人激動萬分。我們可以從喜歡不同音樂類型的人群中看到流行歌曲和浪漫情調音樂的差別。非常明顯的是音樂在這個時侯對感官的引誘力太大了,特別是對那些還沒有真正接觸音樂或較少接觸音樂的人更是如此。他們會一下子被它那或委婉的旋律或鮮明的節奏或悅耳的和弦甚至纏綿的歌詞所吸引。也正因為如此,才會有很多人在這個時侯往往把音樂當作一種寄託,當作理想,當作禮物,當作遠離現實的逃避,甚至當作是自己的幻想世界。正因為如此,才有人經常參加電台電視台的點歌節目,把自己喜歡的某支歌作為自己的一種心意當作禮物送給別人。因為他們覺得這音樂(歌曲)使自己感動,就好象是自己的心境的表露。當然這無可非議,送什麼給別人那是自個的事。一切都是在向前發展的。人不可能永遠停留在一個欣賞階段。在喜歡流行歌曲的人群中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三十歲以上的人肯定很少。為什麼?僅就閱歷而言,那些「為了愛夢一生」、「永遠相信愛情」真是一場比較虛的事。沒有人會永遠生活在這樣的歌曲里,自己受不了別人也受不了。
(二)
音樂欣賞由淺入深有這么一個過程,即從感性(被音樂感動)到理性認識(探究音 樂知識)又回到感性認識(更深層次的欣賞)這樣三個階段。這是欣賞音樂的必經之路。一個學習樂器的人也許不一定就是一個很好的音樂欣賞者,因為他關注的是技巧。表達與理解不是一回子事。音樂有自己的語言,就象舞蹈中的一招一式都有自身的表達含義,音樂里的和弦、樂譜、速度、調性也有其含義。在剛一開始期間音樂能從感官上打動你,讓你激動讓你欣喜。這是一種無意識的審美活動。可如果就此而已,你還是沒辦法去真正聆聽音樂。
音樂具有巨大的感染力。這種感染力不僅是對剛接觸音樂的年輕人,對一個飽經風霜、歷盡人間艱辛的老人也是如此。只是欣賞音樂的階段不同,所帶來的思想內容也就不盡相同了。在感性認識的階段,你對音樂的理解還只限於感官感受。如果你在欣賞音樂中不是主動積極的,那麼你也許就沒法真正去領會音樂的真諦。比如〈藍色多瑙河〉這首膾炙人口的名曲,在感性認識階段,我們會覺得它十分動聽,其實我們僅僅只是被那起伏的旋律和三拍子的圓舞曲節奏以及這首名曲的故事名聲以及其他因素所吸引。我們並不知曉三拍子的圓舞曲形式為什麼這么吸引人;不知曉在這首曲子究竟由幾首什麼樣的小圓舞曲組成;我們也不知曉斯特勞斯圓舞曲與其他圓舞曲有什麼實質性上的不同,但首先我們會被吸引會被感動。如果你面對一曲好聽的音樂而無動於衷,那才是最沒辦法的。欣賞音樂時你必須是一個積極的聆聽者,絕不滿足於簡單的感官感受和無意識的欣賞。這樣你才會去深入了解這首作品的其他內容,從創作背景到音樂流派以至於音樂曲式主題思想內涵藝術造詣等等。這樣,你對音樂的感悟就會比別人更深。在感性認識的第一階段,我們通常還會借用一些作曲家對曲目的標題或後人標注的文字說明來加深對音樂的理解。比如<<獻給愛麗絲>>這首貝多芬所作的鋼琴小品,聆聽中結合音樂加上標題文字的聯想,我們就能很好理解這首溫馨明快的抒情小品;又再如墨西哥作曲家羅薩斯的<<乘風破浪圓舞曲>>,由標題中我們可以領略到音樂所描寫的那浪花飛濺,海鷗飛翔、在波峰浪尖中航行的自由愉快的心情;克萊斯勒的小提琴曲<<中國花鼓>>,一聽曲名就知道是由中國的五聲音調來表現出熱烈又歡快的情調。在浩瀚的音樂長河中有大量的標題性音樂,只要你願意走進這音樂聖殿,你就會發現這殿堂堂中滿是人類文明的精華,它就象一筆巨大的財富足夠你受用一輩子。
(三)
音樂欣賞在最初階段,主要靠感官對音響的感受。動聽的旋律,悅耳的和聲,有規律的節奏,起伏的響度等等。都讓人感受到的一種欣愉。一個音樂愛好者特別是音響愛好者大都有這樣的感受:首先追求的是音效。一開始用音響器材來重播音樂,是聆聽比較音響器材,對不同的重播效果比如節奏、音色、動態等等這些關於音響的概念涉及教多。至於什麼內容、復調、賦格、對位,什麼是塔蘭泰拉,什麼是奏鳴曲式,統統不知道。其實不完全是一部份音響愛好者不知道,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樂理概念。其實也沒什麼關系?音樂欣賞並不要求人人都是音樂家。每一個聆聽音樂的人都會經歷這么一個初級階段,不管一開始他聽流行歌曲或是聽通俗交響音樂。這些年來,我也看到有這么一個現象:有一些年青人,主要是中學生,如果他在孩提時沒有受到音樂文化的熏陶,他將很快就迷上如邁克爾.傑克遜之類的搖滾音樂且很快變成一個執迷瘋狂的追隨者。因為他們一下子就被那種瘋狂的節奏和刺激的聲響所迷惑,至於內容是什麼,他們不理解,也不會理解,跟那些有理智的搖滾樂愛好者相比,他們只算是小兒科。有時侯在電視台也會播出一些垃圾音樂節目,盡管不多卻叫人惡心,但這些節目卻有著一大群追隨者。我們再不能說在社會主義中國的電視節目里上演的都是健康向上的節目,有時侯也會考慮的贊助廣告收視率,一個被動的,毫無鑒別能力的人很容易把糟粕當精華。
欣賞音樂時,你必須是主動積極的。你要有自身的體驗,這種音樂的體驗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按圖索驥的音樂欣賞指南,僅僅是協助你加深這個體驗。你想僅憑一本小冊子或幾篇類似這樣粗淺的文章就能學會欣賞音樂。那是妄想。因為音樂指南介紹只能告訴你怎樣去欣賞音樂,如果你連一點點音樂的內心體驗都沒有,那些介紹指南再讀也是白搭。因為沒有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教你如何在心中湧出激情或產生欣愉,悲哀或憂愁。因為這是人的本性所在,恩雅那近乎晦澀的音樂讓大多數人聽起來宛如天賴之音,可有人聽出的夢囈和靜穆,這沒關系。你的素質和閱歷驅使你這樣。可如果你面對什麼樣的音樂都無動於衷,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音樂不是調味品,盡管它可以拿來調節氣氛,但它絕不是調味品。可現在很多人卻把音樂當作調味品,似乎音樂是一個高檔神奇的調味品。商店開張、大宴賓客、紅白喜事......音樂就象餐廳的胡椒。當音樂那神奇的聲音響起,它確實可以改變一切,它可以頓時讓你肅穆,可以讓你欣喜萬分,也可以一下子就讓你憂郁千種。音樂這種巨大的感染力是非常神秘的,但你千萬別去把音樂拿來當裝飾品,這里放一首通俗歌曲,那裡來一段薩克斯,就象用那些廉價的塑料裝飾品來裝飾你的居室。
總之,在欣賞音樂的初級階段即感性階段,你需要的是對音樂魅力的內心體驗。不管是優美的旋律,還是迷人的音色或纏綿的歌詞。總之,需要是你能被音樂感動。只要你能被音樂感動就什麼都好辦了。
(四)
被音樂感動。在聆聽音樂時情感體驗以及對探求音樂的慾望將驅使你走入音樂聖殿的第二道大門:理性認識階段。如果不經過這個階段,你仍是一個被動無為的音樂聆聽者,盡管你也許會選擇音樂,也可能隨時都在聽音樂,可你仍然是被動的,因為除了你被音樂感動之外什麼也沒有了。優美也罷,歡樂也罷,悲傷也罷,僅僅只是聽感上造成你的情緒上的波動而已。你當然可以隨時隨地的聽音樂,連騎自行車上班或者進餐什麼的都可以聆聽音樂,但此時的音樂僅僅只是給你造成一個屏障,用音樂里那些旋律節奏來隔絕城市的喧囂和人世的糾葛。我們在前面提到過,音樂不是調味品。音樂盡管是非常神奇的,但它決不是調味品。音樂是需要被人聆聽的。你真要拿它來做別的用途,如烘托氣氛、調節情緒、甚至於拿它來開胃,那它就不是音樂了。因為沒人會認真地聆聽餐廳重播的音響,更沒有人會被某候機廳的音樂激動。只有當你認真地聆聽音樂的時候,音樂才是音樂。因為一件響器如果能引起你內心體驗其中必定有某種內涵,這種內涵就是音樂內容本身。
進入到音樂欣賞的理性認識階段,說明我們欣賞音樂從被動到主動的發展過程。在這個聖殿的第二道大門中,我們將認識巴赫、莫扎特,體會貝多芬、拉赫瑪尼諾夫。總之,整個人類文明歷史中所有著名的音樂家都將一個個從我們前面走過,讓我們認識了解。我們還將知道音樂構成的要素:旋律節奏音色和聲;知道什麼是巴洛克音樂,誰是浪漫主義後期的音樂代表;奏鳴曲和奏鳴曲式怎麼不同。一個剛接觸音樂的人對音樂的認識應該說是比較膚淺的。如果不全面地理解音樂,你就不能更好地欣賞音樂。比如你不知道什麼是音色,你就根本無法去理解音樂。因為音色就猶如繪畫中那絢麗的顏色,從而決定了豐富的音樂含意。又比如在柴科夫斯基第六《悲愴》交響曲中那個感人至深的主題,其感染力實在讓人慾哭無淚。楊明望先生對這個主題有一段讓我覺得是非常精彩的描述:「這個睏倦的心靈,帶著不可磨滅的創傷,在無法撫慰的慟哭和悲哀絕望的熱潮中,終於投入永恆死亡的懷抱。」如果對音樂沒有了解,你能了解這個主題的深刻含義?
在理性認識的這個階段,不一定每個人都有機會或條件去認真系統的學習音樂理論和音樂史。但我們仍可以通過其他一些書籍來獲取有關音樂的知識。用《名曲賞析》這類型的書來對比聆聽是最好的方法之一。樂曲分析、曲式結構、主題提示等對聆聽者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這樣一來,你就知道了協奏曲與交響曲在結構上的差別;你也就知道變奏曲與迴旋曲的不同;甚至你也許就開始迷上了馬勒或是勃拉姆斯;帕瓦洛蒂那高昂激揚的嗓音與阿姆斯特郎的沙啞聲可能你也同時都會喜歡。等等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你對音樂了解的基礎上的。也就在這個時候,你也開始發生變化了:你的談吐、你的見解、你的閱歷和涵養等等。「芝麻開花」,音樂這座巨大的寶藏已經對你敞開了大門。
(五)
所有的音樂都有其自身的內涵,你對音樂的了解就是對這些音樂內涵的認識過程。盡管每一個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停留在一個階段去單純地探究音樂知識而置音樂內涵於不顧。藉助一些音樂欣賞名曲分析等一些輔助工具,認真聆聽一首音樂作品是必要的。在這個階段首先要了解音樂史,要知道音樂不同時期的不同的表現形式;你還要了解作曲家的基本內容如貝多芬和瓦格納在音樂創作上的不同風格和思想;另外你還需要知道一些音樂的基本知識,比如曲式。其實曲式就是樂曲的形式。在曲式中最需要了解的首先是奏鳴曲式。一般說來,在古典音樂的曲式中,以奏鳴曲式為最多。奏鳴曲式基本上代表了大部分樂曲的基本形式,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等大都採用的是這種形式。奏鳴曲式有一個樂章,也有三至四個樂章的。曲式當然不僅僅只是奏鳴曲式,曲式還有很多種。如變奏曲,用一個主題進行各種演變:A-A1-A2-A3-.....AZ,對變奏曲的了解可以聆聽柴科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一個主題變化為七個變奏;又如迴旋曲,它的基本含義就是由一個主題多次重復:A-B-A-C-D-A......等,其中A代表主題,而B.C.D.....等則代表變化,每一次變化之後又回到主題。對這個曲式的了解可聆聽莫扎特的《A小調鋼琴迴旋曲》。
音樂欣賞還應該了解主題。音樂中的主題是至關重要。在一首樂曲中,一個聆聽者必然牢牢記住這首樂曲中的音樂主題形象,它的變化對比發展等構成了音樂的全部內涵。所以我們在聆聽音樂時一定要學會記住主題。在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中那個孱弱敏感的青年藝術家主題音樂形象,從樂曲的第一樂章一直貫穿到第五樂章,且每個樂章都有其不同的變化。從一開始溫柔純真到最後的怪誕瘋狂。仔細聆聽這個樂曲對理解主題比較有幫助。如果你在聆聽音樂時連主題形象都聽不出來,你就沒辦法去很好地理解音樂。當然,音樂的主題不象視覺上的形象那樣鮮明清晰,電影中的主要人物一出場,你就知道了電影的全部過程中一定是以他為主。小說也一樣,《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與林黛玉是一個對比的主題,兩個主題形象的關系對比發展貫穿整個小說。盡管也有其他的人物,如金陵十二釵和賈府眾多人口,但主題形象卻依然是賈寶玉與林黛玉。音樂里主題形象其實也是如此,只是音樂里的主題形象不會象電影小說里那樣鮮明。在一首樂曲里,音樂形象也有許多,但不管再多它們全都是圍繞樂曲的主題形象的。在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中有很多其它的音樂形象:悲哀、嘆息、撕殺、兇殘、深沉的思考與堅強的信念、光明、勝利,甚至還有憂郁與彷徨,但這些都是由對比的主題形象而產生的。所以,在認真聆聽音樂時一定要緊緊抓住主題,就象雨果唱片公司的易有伍先生說的要提高你耳朵的聚焦能力,這樣你才能在一遍音樂的轟鳴聲中找到那個時刻變化的主題形象從而領略音樂的無窮魅力。
(六)
在欣賞音樂的這個審美過程中,除了曲式,還有諸多的因素,如節奏、音色等。僅就節奏而言,音樂的最初的起源應與節奏有十分密切的關系。節奏產生的韻律美使原始部落至今仍在信奉。不同組合的強弱快慢節奏以及多次重復能使節奏產生出非常巨大的內涵和韻味,讓人瘋狂或痴迷,沒有人會拒絕節奏。在音樂中節奏的表現形式是節拍。節拍通常用小節線和節拍符號來表示,如3/4,就表明這是三拍子。每一拍為四分音符,每一小節內有三拍;第一拍為重音,後兩拍為弱音。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圓舞曲的節奏型。改變重音的位置會引起一些嶄新的變化。把兩個以上不同的節拍組在一起又將形成新的復節奏。就這樣,無窮無盡的節奏就形成了我們音樂的組成要素之一。僅就節奏而言,一個欣賞者需要用耳朵去感受它而不是靠分析。整體的音樂欣賞也是如此。說起節奏還不得不提及諸如<<哥利高里聖詠>>之類的自由節拍的音樂體裁。在許多宗教早期音樂以及東方音樂中經常都有一些無節拍要求的音樂,其實這種自由節奏的音樂對節奏的要求更為精確的。只是這種精確已無法用節拍記號來標注它。它需要的是演奏者或演唱者對它更深層次的了解和把握。
音樂的魅力當然不僅僅只是在主題、旋律`、節奏、色彩、曲式結構、調性等,有的時候甚至連作曲家的創作觀念、演奏家的風格、錄音師的錄音技術及愛好,在加上聆聽者的素質、閱歷、情感、性格等等這些諸多因素加在一起才構成一個整體的音樂。單獨去分析其中的一個部分其實都是對音樂的肢解。結合歷史背景了解作曲家的創作個性,認真聆聽主題的發展變化與對比,讓你全身心都得到音樂及音響的感染,讓你的思想情感以及情緒都在音樂的體驗中發生微妙的變化。
在音樂欣賞的第二個階段中你需要了解的東西確實太多了,這很可能會嚇到一些愛好者:我的媽,欣賞音樂這么難!其實也沒有什麼。因為所有你需要了解的一切一切都在建立在你對音樂極大的興趣上的。對這些知識的了解又促使你對音樂發生更大的興趣。前提是你對音樂首先要有一種需要的慾望,也就是你首先要真正熱愛音樂!也就是因為這個前提,你才能進入到這個階段去認真的學習這些音樂知識。
(七)
進入音樂欣賞的第三階段,並不是十分明顯的。因為對音樂認識的階段永不能說結束。進入欣賞音樂的第三階段,並不意味著要和過去的階段劃清界限。其實我們這樣分析和介紹僅僅只是一個表述上的概念。但不管怎樣,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在這個階段的一切都主要靠你自己的自學,因為沒有人會詳細的教你如何分析和理解一首樂曲)我們對音樂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時候我們再來聆聽音樂:當那神奇的樂音響起時,我們的心中就會泛起無際的激情的浪花。不管是與巴赫交談還是和馬勒神遊;抑或是傾聽莫扎特的心聲,總之,音樂就象是情感的源泉。這時候你已經步入了音樂的殿堂。不管是人生征途的跋涉還是成家立業的拼搏;也不管你是年輕或年邁;落魄或得意,歡樂也罷,憂愁也罷,在音樂的殿堂里,你都是在用自己的情感去體驗音樂!這時候音樂已經不再神秘的了。音樂也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了。音樂所表達的一切也都不再是外表的。也許主題還是那個主題,但「山遠水遠,你我的心不遠」,現在的你聆聽音樂時的內心體驗已經有了更深的心潮湧動。也就在這個階段,你已經從一個被動的聆聽者轉變成為一個自由的音樂愛好者了。你不會用主題分析曲式結構來約束你思緒的自由飛翔,也不會在一個標題下用一個簡單的音樂形象來束縛想像力的馳騁和情感的涌動。盡管有的時候也需要去分析主題、探究曲式結構什麼的,但真正在聆聽音樂時你已經確確實實是用情感來體驗音樂了。在這個時候你需要的是純音樂而不是什麼主題或名曲匯萃。名曲集錦和主題聯奏之類的音樂是最讓人倒胃口的。因為它實在無法讓人去產生什麼激情。這一類的音樂只能算是普及讀物,經常聆聽這樣的音樂所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參加音樂有獎競猜活動。那跟欣賞音樂沒有多少聯系。
在音樂欣賞的審美過程中,內心體驗與認知活動永遠是結合在一起的。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這一發展過程永遠是不會停滯不前,我們對音樂的理解也永遠是無止境的。跨入那美妙無窮的宏大的音樂聖殿,讓我們自由盡情的翱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