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義大利7080年代經典R級電影(二十二)
瑪麗亞·羅莎·阿瑪吉,1976年以參演《La segretaria》正式進入影壇。此片以Ponziani Armando一家在科莫湖上的別墅生活為背景,講述了在夫妻兩人受傷後請來的女士介入家庭故事。影片的主演表現亮眼,配角陣容豪華,展現了70年代義大利電影的魅力。
另一部代表作《行動小組》於同年上映。尼科·傑拉爾迪飾演卧底,面對城市的混亂,他揭露了主謀理查德·魯索。影片充滿懸念與緊張感,傑拉爾迪的特殊手段與魯索的狡猾對峙構成電影的主要情節。傑克·帕蘭斯和托馬斯·米利安的演技精湛,展現角色的多面性,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緊張刺激的視覺盛宴。
瑪麗亞·羅莎·阿瑪吉的演出生涯持續至2013年,她的作品不僅展現了她作為演員的實力,也見證了義大利電影在特定時代的輝煌。通過《La segretaria》和《行動小組》這兩部代表作,她向觀眾展示了其出色的表演技巧,以及與當時頂級演員的合作。這兩部影片在劇情設計、演員表現和視覺效果上,都充分體現了70、80年代義大利電影的藝術魅力。
② 「慰安婦」——日軍性奴隸受害者為題材的電影《二十二》這部作品大家看完怎麼樣
超級棒的一部作品,揭露了那段不容被忘卻的屈辱歷史。悲痛的過去讓我們難以遺忘。
100分鍾的片子,平靜卻凝重。這些老奶奶們韶華已逝,有人兒孫滿堂,有人晚景凄涼,但歲月無法抹去她們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沒有煽情的解說,沒有設計的沖突,透過鏡頭甚至能感受到導演對這些受害者苦難過往展現方式的剋制與隱忍。在《二十二》的觀眾中,年過七旬的盧伊娜是一位白人。她坦言,此前對「慰安婦」問題並不了解,甚至認為「慰安婦」一詞在英文翻譯中也容易造成誤解。看完《二十二》後,當得知「慰安婦」一詞是日本政府發明的,盧伊娜連著用三個「可怕」來形容日本軍國主義的這種暴行,「美國也參加了『二戰』,我們這代人對戰爭還有些記憶,『慰安婦』遭遇展現了戰爭的醜陋,不應該被忘記」。
《二十二》以另一種方式告訴世界:還有這樣一群受害者存在,在等待或許等不來的道歉。
③ 電影二十二演的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二十二》是一部於2017年上映的紀實電影,聚焦於二戰期間日本侵華期間,22位中國慰安婦的悲慘經歷。影片由中國導演郭柯精心打造,通過深度訪談、珍貴的歷史檔案和照片,生動揭示了她們遭受的苦難以及她們展現出的無比堅韌精神。
電影以其深入人心的內容,記錄了那些被歷史遺忘的女性的英勇故事,她們作為國家和人民的無聲犧牲者,值得我們深深哀悼和銘記。《二十二》不僅僅是一部歷史回顧,更是對人性尊嚴和歷史責任的深刻反思,它以強烈的情感沖擊力,提醒社會關注並維護弱勢群體的權益,倡導尊重和理解歷史的教訓。
④ 如何評價《二十二》這部電影
看電影的時候,正好看到一條新聞,說一名男子在看《二十二》的時候笑出聲,然後旁人與其發生爭執,最後該男子被趕了出去……我不知道事情的真假和前因後果,但是還是覺得莫名其妙。
電影臨近結束時,熒幕上出現了一堆名字(我沒數,應該是22個),然後漸漸的大部分名字都被畫上了框(代表已去世),剩下沒畫框的,我數了下,還剩9個。全中國就剩這九個了啊!但是轉瞬這9個名字也漸漸消失在了背景里。這一幕讓人很震撼。尤其是對我等普通人來說,實在不知道能做些什麼,那心頭憋悶又難以表達的情感,很難受。最後我再說一句,不要害怕面對陰暗的歷史,若連了解的勇氣都沒有,那麼遲早有一天有更殘酷的現實會擊倒你。
⑤ 「慰安婦」題材記錄電影《二十二》這部影片怎麼樣
很感人的,這些老人受了太多苦了
《二十二》延續了《三十二》的紀錄風格,俄羅斯著名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評價它為「一部很溫暖的電影」。觀眾不必害怕影片會沖擊視覺或刺痛神經,影片並不願意把老人當成單純的「歷史證據」,它平靜地紀錄了這些飽受磨難的老人們真實的生活狀態,有痛苦,有快樂,有掙扎,更有和解。對她們來說,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大家怎樣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