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王蘇婭的演藝經歷
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在第一野戰軍戰斗劇社少年藝術隊、戰鬥文工團。
1951年入西南軍區文工團任舞蹈、歌劇演員。
1954年在電影《猛河的黎明》中擔任女主角。
1955年調昆明部隊歌舞團。
1956年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學習。
1958年畢業後她任雲南省話劇團演員。
1959年主演影片《戰火中的青春》受到好評,同年還主演了《五朵金花》。
1974年,王蘇婭又在影片《海霞》中飾演嫂子一角色,受到觀眾的好評。以後王蘇婭又參加了《海上明珠》、《七月流火》、《海上生明月》等影片的拍攝。同時,王蘇婭還在話劇「仇敵」、「年輕的一代」和歌舞劇「白毛女」、「劉胡蘭」、「兄妹開荒」等數十齣舞台戲中扮演角色。
1984年王蘇婭任雲南民族電影製片廠廠長,此後她還參加了影片《郵緣》、《女局長的男朋友》等影片的拍攝。
1987年任雲南省文化廳電影處處長,從事文化電影行政管理工作。
Ⅱ 王蘇婭的人物特寫
「大理三月好風光哎,蝴蝶泉邊好梳妝」,這首《蝴蝶泉邊》曾勾起很多共和國同齡人的記憶。《五朵金花》這部當年建國十周年的影片,一經放映便在全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影片中旖旎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民族特色,以及獨特的喜劇風格,共同構成了《五朵金花》區別於同時期其他國產影片的強烈風格特徵。影片中描繪的積極、上進的生活畫卷,人與人之間最純真、最質朴的情感,以及五位金花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直到現在仍然會被觀眾津津樂道。 影片中,優秀女青年被稱作「金花」 ,而這樣的稱謂直到半個世紀後的今天依然被很多地方沿用。
王蘇婭扮演的「煉鋼廠金花」,在影片中算不上第一女主角,但是這個人物潑辣、直爽,敢愛敢恨的性格依然給很多觀眾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五朵金花》也被看作是她表演生涯中的代表作。《五朵金花》是在周總理的關懷和指導下拍攝,當時就是要拍一部輕松的喜劇電影,演員的選擇也是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號稱八億人民選金花,當時王蘇婭剛剛到雲南話劇團還沒多久,參加了這個演員的選拔活動,當時是讓她即興表演一個小品,表演完了後,就確定她可以出演《五朵金花》里的煉鋼金花了。因為這個小品的關系,王蘇婭又出演了影片《戰火青春》中的高山這個角色。《五朵金花》拍攝的過程非常艱苦,大家都把這個拍攝當做政治任務去完成,所以能克服種種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