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有 關於愛國教育影片的 讀後感(50)字
愛國主義影片《太行山上》觀後感 最近觀看了愛國主義影片《太行山上》,影片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史。影片真實地記錄了發生在山西的平型關、忻口等重要戰役,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崔隊長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軍勇戰日寇的壯烈場面,再現了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 影片給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氣勢磅礴來形容,伴隨著我們耳熟能詳的歌聲,用簡潔的直升機俯拍開門見山地給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盪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題,並用很好的過度手法銜接到國民黨陣地,並引出電影的主要人物——朱德。電影的層次分明,結構清晰,按照歷史順序將八路軍如何殲滅敵人的戰役一一列出,並適當地帶出部分愛國將領的名字,講述了老百姓與八路軍同仇敵愾,共同抗戰的歷史事實。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軍民魚水情是該劇的一個閃光點。從外國記者的視角看到中國勞動婦女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援八路軍;而擅長標槍的崔隊長則是投身到戰爭當中。一位國民黨軍官的一句話讓我們感到好笑又覺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還要我們軍隊干嗎?然而歷史恰恰證明了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 影片中八路軍高級將領愛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畫得生動而又鮮明。大雪紛飛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崗。上前噓寒問暖,還把小兵凍僵的手放進自己的懷里全暖,最後還是自己替小兵站崗,讓小兵跑步熱身。這種鏡頭在影片中還有很多。看了讓人感動,從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偉人的高風亮節。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並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後,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吶喊。朱德的演講是那麼的振奮人心,簡短而又鏗鏘有力,戰士們的呼聲更是響徹山崗,這種怎樣的一種豪情壯志,有著這樣的熱血兒女,日寇的罪惡念頭想都不要想,有著這種鋼鐵脊樑,任何妄圖入侵的敵人都會受到正義的懲罰。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基層團幹部,更感覺自己肩負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重溫那段歷史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中國的和平解放不惜犧牲一切的抗戰精神。作為生處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應該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後繼為民族解放事業獻身捐軀的革命先輩。那段抗戰史是中華民族的豐碑,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魂。
『貳』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6篇
影片《建黨建業》是一部再現辛亥革命後到中國共產黨正式建黨這一時期發生的歷史事件的恢宏巨制電影作品。下面是我整理的《建黨偉業》 觀後感 500字6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更多觀後感相關內容推薦↓↓↓
電影《金剛川》觀後感5篇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觀後感5篇
電影《阿甘正傳》觀後感800字5篇
關於《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5篇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1
《建黨偉業》這部電影講述了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夜這段時間內的 歷史 故事 與風雲人物。民國六年,朝廷腐敗,大臣無能,敵奴趁機騷擾,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光復會的同志們好不容易才保下了這片江山,但一個七歲皇帝如何掌握這大權?只好托任給袁世凱。
袁世凱嘴巴上雖說要使中國富強,但卻是個糊塗官,給日本人咋呼幾下就簽下了密21條並更改國體。北京大學的同學們坐不住了,組織起來抗義。孫文和蔡鍔也商義要出師討袁,很快袁世凱就在討伐聲中死去了。之後又隨著張勛復辟的失敗,中國進入了軍閥割據的混戰局面。可奸臣賊子趁國家無人可用之時出賣我國的山東。青年們忍無可忍,全國爆發了五四運動。
經歷了眾多波折後,中國進步青年終於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才適合中國國情。1921年3月,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彼此來往交流,誓要建立代表無產階級的政黨。1921年7月23日,一艘小小遊船上的十幾個年輕人,在碧波盪漾的嘉興南湖上,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從此,神州大地有了一群引路人,中華民族有了堅韌挺拔的鐵骨脊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的斗爭,最終終於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願望,勞動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中國共產黨已走過了x年的歲月。我們不會忘記那些把牢底坐穿的先驅者、那些倒在血泊中的共產黨員、那些為新中國建設而奉獻了青春和熱血的共產黨員。
如今,全國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就連我們海門這樣一個普通的縣市也已達到了小康水平。奧運會、世博會等的成功舉辦,提升了中國在世界的形象,中國在國際重大問題上越來越有發言權。中國科技突飛猛進,x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的發射被人視為中國在國際間崛起的又一象徵。
作為一個21世紀的小學生,我倍感自豪。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從小立下遠大志向,長大後報效偉大的祖國!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2
看了《建黨偉業》,我覺得這部影片拍的很好,具有很深刻的 教育 意義。影片真實地還原和再現了歷史,讓我們彷彿置身於當年的歷史風雲變幻之中,受到感染和感動。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x年前的舊中國,風雨飄搖,瘡痍滿目;國運垂危,民生多艱;山河搖搖欲碎,人民慘遭塗炭。在那風雨如磐的日子裡,鴉片戰爭的硝煙、列強瓜分的國恥、民不聊生的慘景……不是我們今天這一代青年人所能想像的。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是甜。影片為我們重現了歷史,讓我們知道了當年的深重苦難,知道了今天的勝利和幸福是多麼來之不易。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173位明星傾情演繹了x年前那波瀾壯闊、歷史意義極其深遠的一幕幕。我被北大「新 文化 與舊文化」的激辯場景所感染,被「五四」運動的宏大場面深深震撼,甚至熱血沸騰。多少志士仁人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而艱難探索,多少革命先烈為了革命事業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看完電影,我情不自禁地又一次翻開了黨史。作為年青一代,我們需要重新走進歷史,重新在歷史中汲取力量的源泉,激勵自己,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標,尋找自己的青春動力。真的很感激這部電影,它讓我們體內的熱血又沸騰了,讓我們對那一段歷史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更值得一談的是,這部電影讓我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有了全新的和直觀的了解。每一個歷史人物都被演員們鮮活形象地演繹了出來,他們的精神和信念感動著我們,一種久違了的青春的沖動澎湃在我的胸中。南湖上的紅船劃出了東方的黎明,庄嚴悲壯的國際歌唱出了中國的希望。當代表來自全國的50名黨員的12位黨代表結束了共產黨的第一次會議,站起身來,准備奔向斗爭的各個戰場的時候,我才真正理解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和壯大的歷史,就是一部一代代人前仆後繼、英勇斗爭的歷史。我們要萬分珍惜今天的勝利成果,繼續努力下去,完成先輩們未竟的事業。
我是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和科技工作者,肩負著國家和人民賦予的神聖歷史使命。我要牢記黨的教導和人民的希望,以革命先輩為榜樣,時時鞭策自己,扎實做好本職工作,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自己的畢生精力!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3
《建黨偉業》發自內心地講,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特別特別鍾情於這部影片。這是我看過最多次的一部電影,並且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想起它,並有再重頭看一遍的慾望。盡管沒一次我是從頭到尾看完的。然而,每一次的觀看,都能令我心頭感到震動。
今天,我多次在觀影過程中酸澀了眼眶。尤其是五四運動爆發的那一段。
與我在抗日劇中偏愛《雪豹》出於同樣的原因——抗日的主人公是學生、是年輕人。
來自青年學生的革命片段往往最令我動容:我是那麼羨慕那般熱血沸騰的他們。我嚮往著那樣的生活:也許我會是擁擠的人潮中不起眼的一個即使在暴動中死去也沒有人知道我的名字。可至少那般轟轟烈烈地活過,轟轟烈烈地赴死。
如今,入目大多是麻木茫然的學生——懷揣目標的我,也常常覺得自己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偶爾有幾個志向特別偉大的,也不過高至自己的人生價值。就是幾日前宣講的老師所說:「我們現在不會有大學生像周總理那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當然,國家現在也不需要你們這么做。」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最大化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所以我說,我羨慕他們。羨慕他們的熱血,羨慕他們有可以為之燃燒、為之肝腦塗地的東西。更羨慕他們的崇高理想之上,不為自己,而是更大、更廣的世界。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4
今天觀看了《建黨偉業》,覺得還不錯,除了演員陣容非常強大之外,有些地方真的非常感人。在這里, 說說 我個人的感想。
此片吸引我的是劇本本身來源於真實的歷史記錄,其次就是178名來自兩岸三地,國內外眾多一線的明星們的加盟。
影片講述從1911年辛亥革命後到1921年黨成立這段時間內的歷史故事與風雲人物。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民族危機,內外戰爭不斷,人民出於水深火熱之中,在這個曾經一度輝煌耀眼的東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戰火,滾滾的狼煙。彷彿把我們帶到那個艱難而又催人振奮的歲月中,去追憶那段歷史,緬懷遠去的革命先輩。心底由然想起了那句話:「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當然,作為一個中國人,對這段的歷史不可能不了解,但是看了片子之後,通過電影手法刻畫的人物讓我對此段歷史又有了一些不同的認識。大家都知道的"歷史"。但是影片既沒有故意歌頌什麼,也沒有故意詆毀什麼。
從當年的「風腥血雨」到現在雨過天晴,又有誰能體會當時的艱辛歷程呢,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才是甜。當共產黨誕生的時候,就彷彿註定它以後的成功,所以我們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它是由無數共產黨用鮮血換來的,祖國繁榮昌盛,人們幸福安康,靠的就是黨。讓我們張開翅膀,向廣闊天空飛去,為未來打拚,為祖國爭光!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5
最近,我看了《建黨偉業》這部電影,心中充滿了驕傲與自豪。
《建黨偉業》從孫中山第一次領導的成功起義——武昌起義說起,介紹了中國共產黨在動盪與變革的歷史時期中逐漸孕育的過程。1911年冬天,孫中山從海外歸來並在1月1日設立「中華民國」,擔任臨時大總統。可是,好景不長,袁世凱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皇室中的威信,又從孫中山手中奪取了大元帥的身份,不僅如此,他還准備恢復封建帝制。工農群眾大怒,雖他們努力工作,但沒有收入,都被軍閥剝削掉了!所以他們停止了工作,學生罷課,工人罷工,整個中國的老百姓忍無可忍,他們要把腐敗無能的政府推翻!在這種情形下,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等革命志士清楚地認識到中國只有建立自己的布爾什維克,團結工農大眾,才能拯救危難中的國家。幾經努力,中國共產黨在嘉興南湖遊船上正式成立了。她領導著全國4億人民群眾,與反動派作斗爭,最終贏得了勝利。
中國共產黨,一個響亮的名字。她,一心為人民群眾著想;她,在危難關頭勇往直前;她,與敵頑強抗爭。看到這紅得似火的黨旗在空中飄揚,看著那熠熠生輝的黨徽在陽光下閃爍,看著新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我的心中湧起了一股強大的力量,這不都是中國共產黨鑄就的偉業嗎?我的眼眶漸漸濕潤了:共產黨母親,我們不能辜負您對我們的一片殷切希望,我要用實際行動來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報效祖國!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唱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紅色歌曲,我情不自禁地贊頌道:「黨啊,母親,謝謝您!」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6
最近有一部電影讓我特別的感興趣,前前後後看了四遍,它就是《建黨偉業》,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x周年特別拍攝的一部影片。
影片講述的是從清朝滅亡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這段歷史,它讓我很清楚地了解了中國國體是如何從封建帝制轉型到了現在的民主共和制。影片中我印象最深的人有:孫文、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因為他們的出現拯救了中國、改變了歷史,成就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給我印象特別深刻:那就是在北京大學舉行的一場 辯論 賽,以陳獨秀、胡適和李大釗為首的一方,堅持認為文化應跟著時代發展的前行而革新;而以辜鴻銘為主的一方則認為舊文化無錯,我們應該尊重中華五千年的 傳統文化 。從中我深刻地體會到了新舊兩種文化在革新時期激烈的對峙與沖突。
還 有一個片段讓我看後久久不能平靜,那就是中國在巴黎和談上失敗,充分驗證了「弱國無外交」的說法,也真實地表現了中國當時在世界上是沒有任何發言權和地位的,是不被各國列強所重視的。在影片中,我看到了那些愛國志士的失落,我能深深地理解他們當時的那種愛國熱情和對不平等對待的委屈和憤懣。
同時通過這部影片,也讓我對我們國家現在的強大感到由衷地自豪,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已經改變了很多,經濟強大了、國家富強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過越富足了,就連外國人也對中國越來越刮目相看。我們應該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6篇相關 文章 :
★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範文
★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4篇
★ 建黨偉業的觀後感500字左右
★ 建黨偉業觀後感範文5篇
★ 《建黨偉業》500字讀後感小學作文
★ 建黨偉業觀後感範文500字
★ 建黨偉業觀後感500字心得體會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叄』 愛國電影的觀後感
今天,老師帶領我們全班同學去看電影,片名叫《南京大屠殺》,看完後,我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濃烈的屍臭與血腥迷漫了南京城,黑暗與死亡籠罩著驚慌失措的人們。難民們不知所措的狂奔逃命,哭喊聲,驚叫聲,和那一雙雙失神的眼睛,飽受摧殘的憔悴的面容,更給這城市増添了幾分恐慌。此刻,明朝的牆,清朝的廟,還有那五千年的繁榮與輝煌,都在這混濁不清的分不清天和地的世界中晃動,消失。只有那血紅的太陽旗在污濁的空氣中耀武揚威的飄舞。令人觸目驚心的殺戮在街頭巷尾進行著。我身臨其境般地目睹這場殘無人道的大屠殺,心幾乎走向崩裂的邊緣,心中熱血沸騰,掀起陣陣的憤怒。那是一場中華民族遭受的浩劫。30萬 呀!!! 屍積如山,血流成河。若大的南京城被死亡的陰雲重重籠罩。遭受洗劫的又豈止是一個南京?日本侵略者的獸蹄踐踏著東北三省,華北平原,甚至大半個中國。這真是中國的恥辱!一個曾經拔萃與世界民族之林的泱泱大國,居然遭到小小日本的百般蹂躪!為什麼?原因只有一個:落後就要挨打!日本人曾狂妄地認為屠殺可以征服一切,但中華民族的血能夠白流嗎?華夏大地掀起了革命狂潮!在那短短的8年中,中華兒女獻出了無數不屈的靈魂和鋼強的軀體,拯救著這古老的民族。半個世紀彈指一揮間,日本侵略者早以被英勇的中國人趕出了神州大地,今天,我們不可能向日本發動一場報復性的戰爭。我們現在只能做的就是從國力上超過日本,趕上世界。這樣,才能告慰那殘遭劫難的30萬英靈。
但令人心痛的是,在某些方面與西方及日本比較,我們還多有不及!當年落後就要挨打,如今落後就必遭淘汰。這不得不令我們深思。我們應該吸取教訓,為歷史譜寫新的輝煌,像我們的祖輩那樣,把青春和生命融入這場風起雲涌,翻天覆地的改革之中!
『肆』 建國大業電影觀後感
《建國大業》是一部追憶紅色歷史,催人奮進的電影。
《建國大業》以抗戰勝利至建國前夕為背景,正面再現了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追憶紅色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催人奮進,令人警醒。《建國大業》影片觀後,更加在思想上樹立看齊意思,堅定理想信念;在政治上樹立看齊意思,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動上樹立看齊意思,在平凡的崗位上履職盡責、真抓實干,和舟共濟鑄佳績,全心全意作奉獻!
「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國共產黨從一誕生起就沒有私心,一心謀求國家富強、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中國共產黨在民族危亡的時候主動站出來,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我們的先輩們勇於拋頭顱、灑熱血,勇於為真理而獻身,不講私心講公心,襟懷坦盪,一心為民。中國人民從歷經艱苦磨難的歲月中逐漸認清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本質,也堅定了擁護中國共產黨,充分認識了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建立新中國,實現國家富強。
『伍』 電影《跨過鴨綠江》優秀觀後感範文
《跨過鴨綠江》是首次「全景式、史詩般」呈現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作品,是首次由「總台出品、原創自製」的故事片,也是首次與精品電視劇同步打造電影的創新嘗試。下面就是我整理的電影《跨過鴨綠江》優秀觀後感範文10篇,希望大家喜歡。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一)
2021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1周年。71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歷經兩年零九個月捨生忘死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當我於_月_日晚收看了「致敬抗美援朝」主題雲隊課後,對於那段波瀾壯闊的英雄歲月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認識。當看到那一件件記錄歷史的實物、聽到那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認識那一位位保家衛國的英雄時,我的眼睛濕潤了。志願軍,不愧是作家魏巍筆下最可愛的人,也是我心目中最英勇的人!
梁啟超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愛國主義精神,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樹立遠大志向、錘煉品德修為、練就過硬本領,努力學習,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做共產主義事業合格的接班人。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二)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踏上抗美援朝戰場,浴血奮戰,英勇頑強,無數的志願軍英勇捐軀。「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抗美援朝戰爭,是偉大的戰爭、光榮的戰爭、勝利的戰爭、是永遠值得紀念的戰爭!我們要銘記歷史、學會感恩,關注抗美援朝老兵,是對民族苦難的銘記,對抗美援朝英雄的緬懷,對民族尊嚴的維護!
每一位為祖國奮戰過的人,都不會被遺忘!戰爭的硝煙已經淡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很難理解戰爭的殘酷,老兵作為戰爭的親歷者、講述者,他們就在我們身邊。走近他們,了解他們的生活,傾聽他們講述戰爭歲月!不論是美國當年的武力威脅,還是今天的經濟制裁,都不會讓中國人屈服!善待這些為國征戰的老兵,因為國家有難的時候,為國家流血犧牲的是軍人!什麼叫做英雄?摧鋒於正銳,挽瀾於極危,是人民的英雄。這些,我們的志願軍當之無愧!致敬英勇的抗美援朝老兵!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三)
重溫抗美援朝歷史。看完之後我感受頗深。抗美援朝這場正義戰爭的勝利,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我國新生的人民政權,使我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我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國內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發展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它無疑將永遠彪炳於中國革命的史冊。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是他們用寶貴的生命,頑強的毅力,視死如歸的精神換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團課中,我看到那一位位年邁的老人,他們說著之前在抗戰時的事,他們都表示當時已經做好了青山埋忠骨的心理准備,有些老人聊著聊著回憶到了當初不禁潸然淚下。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是他們憑著頑強的意志,在艱難的環境中戰勝了聯軍,保護了國家和人民的安全。
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肩負起我們的責任,好好學習,樹立責任感,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四)
在中國過去艱苦歲月中,多少人犧牲,多少人和多少人分離,是那些英雄們的前赴後繼,捨生取義的偉大精神造就了戰爭的勝利。在戰爭面前,能夠讓敵人降服的,也只有用更強的戰術和和武力,在多重困難面前,英雄們不畏險阻,英勇奮前。
在此次「致敬抗美援朝」主題團課、隊課的直播過程中,有多位曾經抗戰的勇士的鏡頭,他們都已年邁,但眉眼間不失昂揚的鬥志和不敗的信念,他們抱著犧牲的心態為國家奮命一搏,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抗美援朝結束後,沒有人質疑中國的實力,敢與中國講條件,這場戰爭為我們贏得了尊嚴,也讓我們擁有了享受和平的權利。志願軍的犧牲,得利的不是一家一姓一政府,而是所有的中國人甚至包括那些可能因為對中國發動戰爭而死的外國人。志願軍的血,為我們這些普通人而流。
對於新中國來說,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必將永彪史冊,萬古流芳。打敗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狂妄。充分說明,中國人民是不畏強暴的,敢作為。在當今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下,要想立足於世界之林,就需要這種精神。現在的中國已經越來越好,我們不應該忘記曾經受過的屈辱,更應該拼搏向上,頑強亢進。加油,中國少年!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五)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曾經小小少年,如今已成長為,年少有為的青年,都肩負著祖國負重前行的責任,努力的智國,富國,強國。
中國共產黨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進行的,新生的人民政權既要面對一些西方國家的軍事包圍,經濟封鎖和武力威脅,又要應對復雜的國內形勢凝聚民心,穩定社會,恢復經濟。
1952年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營,接到攻佔597高地的任務,然而進展並不順利,敵人的機槍一次次將進攻的戰士打退,黃繼光看著眼前的一幕憤怒了,她帶著兩名戰士向敵人的火力點爬去,但在這槍林彈雨里兩名戰士都犧牲了,而黃繼光奮力沖上前去,用自己的胸口堵著了敵人的槍眼,這時,戰士們沖上去,佔領了597高地。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為了身後的祖國志願軍沒有後退一步,這種血性令敵人膽顫,讓天地動容,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國家永念。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六)
71年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時空,始終放射著燦爛的光輝,給中國人的內心世界送來光明。我們要悉心感悟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學內涵和深厚意蘊,擁抱從那歷史深處穿透而來的精神之光!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雖沒有經歷那個激昂的時代,但我正經歷著一個偉大東方古國崛起的時代。我們紀念為捍衛中國領土而作出貢獻的先輩們,所以我更加認真的督促自己,我謹記著周恩來總理那句振奮人心的吶喊:為中國之崛起而讀書!在這個和平年代我不能為國家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但我能用我的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用自己的知識為國家作出貢獻,用自己的知識捍衛祖國發展,我熱愛我的祖國,我將為之努力與奮斗!
這次團課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更要有民族風骨、民族力量、民族血性、民族智慧,堅定地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前進!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七)
今天,我們學校請來了一位老戰士,為我們講述他抗美援朝時期的親身經歷。
聽了老戰士的講述,讓我想起了許多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人物的故事。比如大家熟知的挺胸膛堵槍眼、視死如歸的黃繼光;卧火海忍劇痛、維護潛伏紀律的邱少雲;冒嚴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老戰士提到的3師9團1大隊大隊長王海。他駕駛米格—15戰機帶領年輕的中國空軍在朝鮮上空與實力懸殊的美國空軍展開了激烈的、驚心動魄的空戰。在大家的團結協作下,共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他本人擊落敵機4架,擊傷5架,立下赫赫戰功。至今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南廣場,還陳列著一架繪有9顆紅星的米格—15比斯殲擊機。它正是王海當年駕駛過的功勛飛機。還有許多烈士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獻出了生命。
我們要時刻銘記歷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八)
今天,我們的祖國一天比一天強大,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不應該忘記抗美援朝戰爭,更不應該忘記那些在戰爭中浴血奮戰的最可愛的人--志願軍,是他們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是他們保衛了祖國領土的完整,讓中國人民免遭外國侵略者的再次侮辱。
在和平年代成長的我們應銘記這段歷史,以他們為榜樣,時刻以祖國的強盛為己任,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為中國的發展和壯大做出自己的貢獻。作為中華的兒女,我們更要好好學習,用知識打敗未來的敵人,保衛祖國的領土與祖國的強盛,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回報祖國和那些在戰爭中浴血奮戰的志願軍們,不辜負祖國對我們的悉心栽培與無限期望。
讓我們銘記那些最可愛最可敬的人--曾經奮不顧身向前作戰的志願軍吧!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九)
參加了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_周年主題團日活動後,我心生國家自豪感。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不僅塑造了一個全新的中國,同時在世界范圍內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塑造了一個全新的中國。_年來,世界上大大小小幾十個國家發動過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國在國際上則一直以懦弱無能、東亞病夫的形象示人。而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軍人的韌性,看到了中國共產黨的果敢,看到了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更讓世界看到了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國擔當!這場戰爭的勝利,打出了中國的國威和軍威,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也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在世界范圍內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這場戰爭,顯示我國堅決抵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意志與決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侵略的意志和決心。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但也是這場戰爭的勝利,打破了美帝的不敗神話,打破了帝國主義靠堅船利艦就能侵略其他國家的野蠻邏輯,推動了世界范圍內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
七十一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是中朝兩國人民永遠銘記的團結戰斗的偉大勝利。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過71年的時光,至今激勵著我、我們這些新時代大學生青年不斷向前奮進!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十)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打響。
於是便有了這么一個情形:在那白雪皚皚的鴨綠江面,一排排衣著單薄的志願軍隊伍正徒步走過橋面,腳步鏗鏘而堅定。其實,在他們心中都非常明白,此次遠赴是為了保衛自己身後這片土地,而支撐著他們前行的是使命與擔當、責任與理想。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信念,他們無畏艱險,不懼生死,慨然奔赴戰場。這一戰,是正義之戰,戰爭的勝利粉碎了侵略者的陰險圖謀,保衛了新中國,維護了亞洲以及世界的和平,為世界反侵略戰爭歷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這一戰,更是立國、立威之戰,它打出了中國的氣勢與尊嚴,打出了國威軍威,也振奮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與自豪感。在此場戰爭中,死傷無數,也恰恰是這些英勇無畏的將士築起了通往和平的道路。此皆種種,我們將永遠銘記。
71年後的今天,2021年,我們身處於和平年代。如今的中國國力昌盛,神舟飛船不斷取得突破,港珠澳大橋的驚人成就,全面小康圓滿收官,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很慶幸,我們生於這沒有戰火硝煙的和平盛世,而作為新一代青年的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向那些革命先輩們學習,將家國責任與擔當刻在心上、融進血液。也更應該牢記時代使命,不負韶華,砥礪前行,跑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接力跑,做一個時代的奮進者和奉獻者。
『陸』 求建軍大業觀後感800字
133分鍾的電影,槍炮連綿烽火震天,一波波滿屏引爆的炸點真實再現了當年的歷史背景和被迫革命建軍的必要性。
劇中不僅有很多笑點,同時也有很多戳中內心的痛點和淚點,逼真再現了南昌起義、三河壩血戰、廣州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等歷史節點,這是何等驚心動魄的烽火青春。
電影中選擇了每一個角色出場時在姓名旁標注實時年齡的那一刻,就開始無聲的宣告,向世人展示了熱血青年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信念。
此片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三河壩戰役,敵人有三萬兵力,而我們只有不到三千人,為了給廣州起義的大部隊贏得突圍時間。
在朱德司令的領導下,戰士們成功浴血奮戰堅守了三天,但是傷亡慘重。
在第三天,朱德司令為了掩護大部隊的撤離,需要留下兩百壯士死守陣地,讓我驚訝的是,明知道留下就是死路一條,可是居然所有人都想要留下,留下來的犧牲,撤出希望的火種,是何等艱難的決定,這讓我非常感動!
在大部隊撤離之前,朱德司令對團長蔡晴川說了一句話:「要當勇士,不要當烈士」!
就在團長蔡晴川中槍倒下的那一刻,他腦中不斷地回想起這句話,他的身體突然就有了力量,終於拉響了炸彈控制器,與敵人同歸於盡。當錢大鈞打掃戰場時,站在蔡晴川面前敬禮時,敵人也為此震撼啦,這是多麼值得尊敬的對手。
兒時懵懂無知時曾聽爺爺講起過紅軍過草地、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從爺爺身上的三處彈孔就知道用鮮血換來的和平是多麼不易的,為了延續更多人的生命,英雄和英烈們,付出了很多很多……
從前,以為「壯烈犧牲」只是一瞬間,因為在書中讀到的時候僅用幾秒鍾,殊不知這卻是革命烈士的一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看到的是浴血奮斗的每一個人,而不是「花團錦簇」的小鮮肉,他們真切的詮釋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通過這部影片,更能看的出老戲骨們的魅力,也能看到小鮮肉們的進步。而對於我來說,作為一名中國人,怎樣在崗位中充分發揮帶動作用,為國家做貢獻是值得深思的。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正青春,生於和平年代之下,在感恩之餘,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力量,傳播健康正能量,樹立中國好形象。
在工作中不斷的提升自己,成為最有價值的中國人。但個人的力量始終是有限的,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唯有優秀的人民,中國才能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