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情書>海報上左邊和中間的兩行日文各是什麼意思
左上的日文是 拝啟 藤井樹様。あなたは誰ですか。
意思是--藤井樹 親啟。你是誰?
中間的日文是 その戀は、屆くはずのない一通のラブレターから始まった・・・
意思是--這段戀情是從一封不可能收到的情書開始的。。。
2. 岩井俊二的電影《情書》(3)
接上回。
關於劇情的敘述就此結束。這部情節波瀾不驚的影片里有太多值得回味的瞬間,有太多不可言說的浪漫,也有太多發人深省的隱晦。
成年男藤井樹
成年之後的男藤井樹只存在於台詞里,他自始至終都未現身,沒留下只言片語,所以他的想法和 情感 並未直接交代,甚至電影中還隱去了他的職業(小說里他是中學美術老師),給這個角色蒙上了神秘的面紗。這個巧妙的設置吸引了觀眾去盡情地揣摩、推測他的內心世界,幾十年來眾說紛紜,給這個人物增加了諸多魅力。
在電影中,我們只能從其他人的記憶碎片,去努力拚湊成年男藤井樹的全貌。
他的房間里擺了許多油畫,牆上也貼了不少海報和照片,全部都跟「山」有關,甚至連書架上的台歷都是「山」。而且,他是兩年前在一次登山事故中遇難的,這些線索都可以佐證他對高山的嚮往,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
秋葉說,這個傢伙很少跟女孩子說話,但是和渡邊博子第一次見面就提出要跟她交往。男藤井樹的性格應該是比較內斂靦腆的,他突然變得這么主動,因為渡邊博子長得跟國中時的那個女孩十分相像。
博子告訴藤井樹的母親,他曾對自己說是一見鍾情,沒想到,一見鍾情也有一見鍾情的理由。
在雪山腳下,向導說當年藤井樹在跌下懸崖後,被聽到在哼唱「我的愛伴著南風而去……」秋葉說藤井平時並不喜歡松田聖子的歌,不知為何他在臨死前會唱起這句。藤井還曾經拿著求婚戒指約博子出來,在星空下站立了足足兩個小時,也沒有開口。最終是博子主動說:「請跟我結婚吧」,藤井說「好的」。 秋葉聽了,苦笑著說藤井在女孩面前就是一個猶豫不決的人。
這就是整部電影中關於成年男藤井樹的所有記憶碎片,十分有限。
藤井樹在「一見鍾情」上並沒有說謊,一眼萬年的理由有千萬種,或許是一個眼神、或許是一句戳中心窩的話,也或許是她的相貌似曾相識。
然而,藤井樹是一個不敢正視自己內心的人。以他木訥內向的性格,主動追求第一次見面的女孩,是克制多年情難自禁的沖動。在那之後他一定反復拷問過自己是否愛得純粹,無奈答案難求。他買來求婚戒指,想要跟來自過往的殘念一刀兩斷,卻無法說服心底的真我。他優柔寡斷,不願負人,也不願負已,左右為難。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才唱出了最真實的心聲。「我的愛伴著南風而去……」這份愛,是對初戀,對博子,對自己,還是對大山,他根本沒有答案,然而,沒有答案就是他在人生盡頭找到的最終答案。
少年男藤井樹
少年時期的男樹是何時開始喜歡女樹的呢?在女樹寫給渡邊博子的信中,她分享了跟男樹相關的所有國中時代的回憶,然而作為未婚妻的博子逐漸從字里行間中找到了愛人那一場暗戀的諸多蛛絲馬跡。
仔細想來,在暗戀這件事情上,他也是一個心機boy呢。
放學後,男樹和女樹被留下來值日,只有兩個人教室里,他一邊寫作業一邊問女樹:「今天數學課學了什麼?」儼然是沒話找話,故意搭訕的節奏。
同學們串通好選舉兩位藤井樹當選圖書館的管理員。在大家不懷好意的笑聲中,女樹哭了。男樹突然沖上前去踢翻了圍觀女樹的男生,怒火中燒。
在圖書館里,他在一些冷門書籍的借書卡上寫上了「藤井樹」的名字。這是情書的雛形,因為他寫下的不是自己的姓名,而是她的名字。
女樹為了找他換回拿錯的試卷,在自行車棚等到了天黑。他姍姍來遲(十有八九是故意),指使女樹給車燈發電,拿起兩張卷子慢悠悠地對起了答案,故意拖延兩人獨處的時間。
女樹在圖書館找到他,幫大井打聽他是否有喜歡的女孩,他意味深長地看了女樹一眼,然後兇巴巴地否認。大井找他表白後,他一言不發,氣呼呼地離開了圖書館。
他故意等在學校外面的山坡上,當女樹騎車出現,他便沖上前把紙袋子套在對方頭上,捉弄了一番,算是報了女樹幫別的女生牽線搭橋之仇。
他冒著再次斷腿的風險,在運動會上故意沖進短跑比賽的賽道,也有刻意引起女方注意的嫌疑。
他最後交給女樹代還的書是《追憶似水年華》的第七卷,也是最後一卷,卷名是《重現的時光》。
他騎車離開女樹家時,低頭又抬眼,緩緩駛去。
以上的蛛絲馬跡騙過了女樹,但沒有騙過渡邊博子。博子細膩敏感,她曾經讀懂了他求婚時的猶豫,也看懂了他在青春時暗戀的痕跡。
我喜歡你,你不必知道。這是暗戀之美,也是暗戀之殤。
他喜歡她,在櫻花飛舞的春天,也在層林盡染的秋天;在陽光明媚的窗欞邊,在微光熠熠的單車前。他告別她,卻是在冰雪皚皚的冬天。他交給她《追憶似水年華》的末卷,給這段年華畫上了句點。從此以後,他喜歡她,只是記憶中一段「重現的時光」。
他把情書藏在《追憶似水年華》的末卷,誰曾想,女孩見信時已歷經十年。而從未收到回應的他,成年後多了一分猶豫,少了一分勇敢,那段青春成了再也無法重現的時光。
女藤井樹
無論是少年時期,還是成年之後,女樹都沒有感受到男藤井樹的心意,若不是影片最後突然甩出的素描,她一定會一直琢磨渡邊博子為何會對這個性格古怪的男生一往情深。
但男樹對她來說,真的就是一個國中的同班同學這么簡單嗎?倒也未必。
在運動會上,她借用同學的高倍相機玩耍,在鏡頭里看到藤井樹帶著腿傷沖進跑道,由於看得太過投入,按下多次快門都未察覺。因此就說她對他有了特殊情愫,有些牽強。畢竟,賽場上出現一個無端干擾比賽的人,所有人的眼球都會被吸引吧。
圖書館里,女樹看著窗邊讀書的男樹,微微定神。但凡是個女生,沒人不會被那個畫面戳中吧,反復憧憬過的夢中情人的模樣,在這一刻有了具象。這一刻的女樹,是有一點心動的,但和熒屏之外千萬個女孩的心動沒有區別。這是一種本能,是人看到美好的事物目不轉睛、情不自禁的本能。
唯一一處耐人尋味的細節是女樹得知男樹轉學以後,氣憤地把桌上的花瓶摔碎。這個因為同名同姓給她帶來許多牽扯的人,不聲不響地又消失在了生命中,而他那天上門還書,明明有機會道一聲告別,他卻默不作聲。一個莫名其妙走進並打亂你生活的人,正當你逐漸適應了關於他的一切,他又無聲無息地消失。摔碎花瓶的瞬間是摔碎這種無形的背叛。
影片的結尾讓人久久不能忘懷,因為男樹的情書是在生命逝去之後才遞到女樹手上,曾經暗戀的美好和苦澀「伴著南風」全部轉交給了女樹。他終於無拘無束地長眠,而她將背負這份突如其來的情愫繼續生活,定是百感交集。
渡邊博子
毋庸置疑,渡邊博子對未婚夫愛得深沉。
現代人都希望愛得乾乾脆脆、轟轟烈烈,不卑不亢。可是,真正陷入愛情,哪裡有絕對的平等,又怎麼可能不會患得患失?若是深愛,那些「誰先開口誰就輸了」的法則就會全部失效。
她寄往天國的一封信緩緩地揭開了未婚夫塵封已久的青春記憶,她讀懂了他在這段看似平淡的時光里的全部心事。她不抱怨不後悔,勇敢地卸下包袱,邁出停滯許久的腳步,努力前行。
他所說的一見鍾情,他曾經的欲言又止,他臨終前哼唱的歌曲,還有上百張卡片上的姓名……到頭來只有深愛他的博子懂得。在藤井樹去世後的時光里,博子對他深沉的愛又何嘗不是一場極致的暗戀?
看完影片還有一個關鍵詞會揮之不去,那就是「死亡」。與其說是「死亡」,「逝去」或許更能讓我們擁有共鳴。
未完待續
3. 電影《情書》發布最新海報,為何這部電影會得到那麼多人的喜愛
因為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很美,也很有趣。情書講述的是青春的故事,對於青春這個概念,我們每個人都是有著不一樣的體驗。有些人的青春浩浩盪盪,有過愛恨情仇。有些人的青春平平淡淡,沒有任何的熱情。但是不管是什麼樣的青春,都影響不了我們對於青春依舊有著深刻的懷念。實際上這是因為人的感情是非常奇怪的,小的時候想要去長大,變成一個大人。但是真正長大的時候,又渴望變成一個小孩。於是我們很多時候都會懷念以前的日子,在這些平凡無奇的日子中,青春是一個很特殊的概念。我們每個人都有青春,有些人的青春是現在進行時,有些人的青春已經是過去時了。提到青春的時候,我們都會露出笑容,在那個最美的年代給我們留下了最美的回憶。
4. 電影<情書>海報上左邊和中間的兩行日文各是什麼意思
左上的日文是
拝啟
藤井樹
様。あなたは誰ですか。
意思是--藤井樹
親啟
。你是誰?
中間的日文是
その戀は、屆くはずのない一通のラブレターから始まった・・・
意思是--這段戀情是從一封不可能收到的情書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