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音樂劇《貓》觀看心得感想範文
《貓》其實沒有什麼復雜的情節關系和扣人心懸的資料,但正是這份簡單讓人們認識了很多東西,明白了一些簡單的道理。下面由我來給大家分享音樂劇《貓》觀看心得感想 範文 ,歡迎大家參閱。
音樂劇《貓》觀看心得感想範文1
音樂劇《貓》作為世界四大音樂劇之一,以其詭異的風格,動聽的歌曲,炫目的舞蹈,給我留下深刻的記憶。
它將各種元素完美結合,通過舞蹈,音樂,編排成一場熱鬧非凡的貓群聚會。它對每個貓性格特點的塑造,對每個 故事 情節的講述,都做了恰當、完美的詮釋。
本劇的舞蹈非常出色,用大量的舞蹈場面來表現每隻貓的不同特點和性格。各類舞蹈,如:芭蕾,踢踏,爵士……的融合,更使全劇風格奔放,活力四射,充滿神秘感。還有動感十足,增添氣氛的的群舞,使場面宏大奪目,為全劇增色許多。
本劇的音樂更是出彩,其中我最喜歡的還屬《記憶》。它前後四次出現。它如泣如訴的感情宣洩,讓全劇感情升華,使該劇更具有濃濃的生命意味和充滿哲理的想像。月光下,葛麗茲貝拉(Grizabella)--過去的魅力貓,回憶著自己年輕美麗時的幸福時光,那美妙的旋律,富有深情的歌詞,深邃的歌喉,不但使演員,同時也使觀眾融入她哀傷又孤獨的情緒之中。而第二次演則由一隻小貓演唱,那是領袖貓告訴貓們,幸福的含義不僅僅是現在,也包括過去那些不能遺忘的事情,月光下,小貓傑米瑪唱起了《回憶》,貓們都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感動。 不同的角色身份賦予了這首歌曲不同的含義,孤獨的曲調變得溫馨幸福,喚起了魅力貓對生活的信心。歌聲喚起了我無限的記憶。
音樂劇《貓》給了我深刻觸動,令我回味悠長。
音樂劇《貓》觀看心得感想範文2
隨著上課鈴聲的響起,教師為我們精心准備了一部充滿動感魅力和時代氣息的音樂劇——《貓》。由於我是第一次觀看這部音樂劇,所以印象比較深刻。盡管我不能用音樂藝術的專業眼光來欣賞它,可是以常人的眼光來看,仍然發現了許多令我觸動驚心的地方。在開始前的一段片頭里,首先看到了很多雙貓的眼睛,雖讓人畏懼,但很有靈氣,如同在黑暗裡的貓顯出一雙雙眼。片頭音樂,給人陰森的感覺。劇一開始就能看到舞台上各種各樣的「貓」:「毛色」不一樣、「臉面」不一樣、表情不一樣、動作也不一樣。演員們各式的舞蹈都讓我贊嘆不已,十分逼真,十分靈活,會讓人有一種現實中貓世界的觸動感。在現實世界中,如若你有機會能看到如此多的貓聚到一齊,也很少能看到如此多種類的貓。他們在舞台上歡快地舞動,展現著自我最好的一面。
在兩次課的觀賞中,我並不是很在意歌詞,大多是在觀察人物的化妝、身體語言和動作。演員經常匍伏在地,很貼合貓的特徵,異常是扮演母貓的女演員,天然一股風流,媚不可擋。公貓則表現出陽剛與自得。每個人只要踢腳便是筆直,只要伏下便是柔軟,只要張手便是伸展,只要張望便是專注,見滿台人影,卻絲毫不亂。演員 唱歌 時趣稚可愛,有些又顯猙獰。最難得的是表情,豐富多彩,很難想像他們怎樣會表演的如此的好,似乎人人都把自我當作貓了,表情各異,但都有貓的慵懶,眼睛不大睜得開,一睜開又精光四射,嚇人一跳。動作也輕捷,配合細心謹慎的一副貓容,真如腳踩肉墊,無聲無息。
此劇令我難以忘懷的除了精彩的音樂,就是舞台中奇妙變化的燈光效果,使人們進入到曼妙的神話世界。燈光效果遵循劇作的戲劇結構和演員的心理流程,強調它在創造情感氣氛方面的作用。它擺脫所有寫實要求,根本不研究光源的色彩和角度的合理性。舞台突然暗下來,是為了解釋一個主角的心理狀態;燈光在一個主角入場時又突然亮起來;恐怖襲來時,牆上出現巨大的影子。燈光被任意控制,它的變化和靜止,突明或突暗,唯一依據的原則就是服從戲劇本身的需要,毋容置疑,在擴大戲劇表現力方面,燈光成了表現主義者用之不盡的資源,開拓出各種獨特的表現方式。使前景與背景溶匯在一齊,讓觀眾同時看到背景始終出此刻所有動作地點的後面。同時善於對現實變形和發揮燈光的特殊作用,創造出特殊的氣氛。
音樂劇貓的舞台燈光,將舞台設計在處理視覺因素時手法更加靈活,從寫實到抽象,其間具有極大伸縮性。在處理時間地點上更加自由,舞台上現實與夢幻互相交替和並置,擴大了舞台時空的各種可能性。
而在我看來,最最精彩的便是人物眾多,而服裝竟沒雷同的,雖然是貓的服飾,與現代人的主角也差不多,有威嚴老人,有落魄老婦,有凶惡男人,有活力男人,有嬌媚女人,有賢惠女人,有黑衣,白衣,花衣,有資產者,有 魔術 師等等。很難得的是劇中一隻老母貓的聲線沙啞,脖子上的皺褶十分明顯,看的出是由老人演的,她唱起來也是大段大段歌詞的,與一位穿大毛袍子的老公貓遙遙相望,脈脈含情,互相對歌,這些老人很值得佩服。
貓一向被人們認為是多變的動物,令人難以捉摸,而如果一部戲劇的主角全部由貓來組成,這會是什麼樣貌呢?音樂劇《貓》就是這樣一部作品。《貓》中的貓兒多得讓你數不清,我想即便你看了很多遍的人,也還是沒有完全弄明白,因為那裡面的貓實在太多,並且各有特點,要全部記住確實要傷不少腦筋。好在《貓》的劇情比較簡單,如果你沒有記住貓兒的特性,照樣能順利的看懂這出戲,可是,如果你能對每隻貓兒多了解一點,相信必須能讓你看得更有意思。
這部音樂劇讓我的感觸頗深,我從中彷彿看到了我們這個年齡段人的影子,在貓兒們身上懂得了很多。我們不能將幸福意義化,因為它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但在不一樣的人身上,有著不一樣的標准,這也是變化無常的。有些幸福在一瞬間就能得到,而有些幸福是靠歲月慢慢累積起來的。這部劇不僅僅讓我明白幸福的含義,也讓我明白了珍惜眼前的重要性。
音樂劇《貓》觀看心得感想範文3
一開場,我就被舞台上的龐大陣容所震撼了。隨即,我開紿有點忘乎所以的感覺:裡面的貓太多了,也搞不清楚誰是誰。
這時,教師給我們作了點評:原先,故事發生在一個廢物堆積場里。今夜是月圓之夜,傑里科貓族舉行一年一度的舞會,所有的傑里科貓都在那裡匯集,在黎明之前,它們會從里選出一隻貓,送它上雲外之路,從而獲得重生。所以,在這個舞會上各種各樣的貓兒們都要登場介紹自已,期望能獲得重生。
明白了劇裡面的基本要素,我看起來明白多了,此時,我又開紿被不一樣貓兒的特性所吸引了,我感覺我好像成了裡面的一隻貓,對即將產生的能獲得重生的貓充滿了期待。
漸漸地,許多貓都陸續登場了:「有迷人貓」「保姆貓」「領袖貓」「劇院貓」……出場時,我們所有人的眼球都被它的無窮魅力所鉤住了。就像劇裡面迷戀他的母貓們一樣……
主角出場了。其實她第一次出場,並不怎樣引起我們的注意。我們只明白:她以前是一個妓女,一天到晚風光地在夜總會里左穿右插,但此刻,她落魄了,遭到了他貓的唾棄,是一隻極不受歡迎的母貓。
第二次出場,她高歌一曲《回憶》,使我想到了許多:我彷彿看到了她對歲月的無柰,對回首的滄桑。我彷彿看支了她的過去,看到了她依然風光的時候,是那樣的揚眉吐氣,她期望回到過去,繼續過那種腐朽的生活。是啊,誰沒有風光的時候呢可是到老了,那段時光永遠不能回來了。應對往日,她能夠微笑;可此刻、將來呢
於是,我從她第三次出場時繼續尋找答案,這一次,我從她的眼睛裡看到的不只是她對過去歲月的悔恨,對過去虛度時光的自已的悔恨,更生重要的是她對未來的期望。新的一天即將開始,沒錯,既然在過去,大部分的光陰已被浪費,我們又何必再用未來的時光繼續悔恨呢展望明天,你將發現,一切都是完美的。僅有能走出昨日的陰影才能走向完美的明天。
音樂劇《貓》觀看心得感想範文4
因為是第一次觀看這部音樂劇,所以印象也較為深刻。雖然我不能用藝術的專業的眼光來欣賞它,但是以普通人的眼光來看,仍然有許多觸動人心的地方讓我感動。
在開始前的一段片頭里,首先看到了很多雙貓的眼睛,雖讓人畏懼,但很有靈氣,如同在黑暗裡的貓顯出一雙雙眼。片頭音樂,給人陰森的感覺。
劇一開始就能看到舞台上各種各樣的「貓」:「毛色」不同、「臉面」不同、表情不同、動作也不同。筆者很欣賞演員們的表演動作,非常逼真,非常靈活,會讓人感到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貓的世界。在現實世界中,你鮮有機會能看到如此多的貓聚到一起,也很少能看到如此多種類的貓。他們在舞台上歡快地舞動,盡量展現自己。一場貓的盛會,在這里,是他們的天堂。雖然大體的情節很難把握,每一隻「貓」都有他們自己的故事,零零散散,完全不能拼湊,但是,在每一隻「貓」的背後,我們能隱約看到大的社會背景。這里試舉幾例。
1、貧富對比
我們能看到一隻在電影院門口流浪的老貓,瘦小、身體骯臟,雖然很窮,但很善良,所以大家都很尊重她,但更多的是同情她;與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隻光鮮亮麗的肥貓,身穿西服,手持手杖,很gentleman,大家也同樣尊重他。並且在筆者眼裡,群貓都有點阿諛奉承的媚態。他們的對比,顯示了貓世界的貧富差距,但同時也能推出貓的主人同樣具有貧富差距,貓尚如此,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就更大了。
2、盲目崇拜
在具有很高威望的老肥貓面前,每隻貓都很想盡量讓他滿意,都在不斷表現自己。在權利面前,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得到那個機會——重生。老貓的選擇似乎決定了它們的生死,所以它們把老貓看成至高無上的「神」。那麼,現實生活中呢?我們同樣可以看到一些盲目崇拜的例子。比方說迷信活動,很多巫師或神婆在玩弄把戲之後被信為「神的代言人」甚至是「神」,這不得不說是人類的無知與愚蠢。雖然很多現象我們不能通過科學來解釋,但是也不能被巫術迷惑,這常是在中國出現。另外,在西方國家,有的人的宗教狂迷行為也是同樣的問題。這些都是透過貓的行為所看到的。
3、階級觀念
後來,舞台上緩緩走上一隻老貓,她身材瘦小、毛色灰暗、爪子殘破、表情痛苦,似乎流浪了許久許久。此時所有其他的貓都很排斥她,不願意接觸她,似乎一旦與她有了關系就降低了自己的身份。那麼,老貓在這樣不平等的對待面前作出何種反映呢?當然是痛苦萬分。被忽視,被排擠、受冷落,這是處於多麼悲慘的境地啊!大家都是同類,為什麼就有不公平的待遇呢?我們的現實難道不是這樣嗎?西方國家向來等級森嚴,往往把人分三六九等,在不同人面前有不同的表現,不能偈越一步。我國古代社會也分等級,並且還要守禮,不能對上不敬。貓的這些行為不正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真實畫面嗎?
以上是從貓的行為中照出的人類社會現實。此外,我們還能看到這部劇中的感人之處。
正如人們公認的,在劇中最能觸動人的心靈的,就是那首《memory》,它由流浪而遭唾棄的老貓唱出,歌曲哀婉動人,從內心發出淡淡的凄涼感。歌詞節選分析如下:
「has the moon lost her memory? and the wind begins to moan」連自然環境都如此凄涼,那麼人心也自然凍結。渲染了外界氣氛,更反映內心悲苦。
「i can smile at the old days,i was beautiful then」回憶自己的年輕時光,當時自己是多麼beautiful,「the time i knew what happiness was,let the memory live again」那時帶給人們多少歡樂,可惜時光不再,真希望人們記住自己曾經美麗。
「i must wait for the sunrise,i must think of a new life,and i mustn't give in,a new day will begin」始終有個信念,決不放棄,永不言拜!
「if you touch me,you'll understand what happiness is,look a new day has begun.」喚醒人們的良知,人啊,不要厭棄我這只老貓!再一次堅信,新的生活已經到來,樂觀、積極、向上,使人為之感染。
其實,這守歌不僅唱出了老貓的心聲,也唱出了那些年華不再但又對生活充滿信心的人們的心聲。「最美不過夕陽紅」,我們終會走到那一天,當自己慢慢老去,我們還能回憶自己的過去,而最美的回憶就是給人們帶去了歡樂。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如何走過,如果能在路上流下美好的足跡,如果能給別人帶去美麗的風景,那麼你的回憶就是最大的幸福。我們不禁思考,當我們老去時,我們會有怎樣的memory呢?青年一代,朝氣蓬勃,只要能做自己想為之奮斗的事情,那麼到了老年也就沒有遺憾;在青年時代做一些令人為之贊嘆的事情,也不枉此生;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在青年時,你能為後人留下什麼。
縱觀全劇,筆者發現它近乎完美,但是小有不足,那就是:沒有小貓。其他方面,比方燈光、化裝、服裝、舞台設計……很專業的內容,由於筆者知識有限,所以不能作出任何相關評價。
音樂劇《貓》觀看心得感想範文5
自從周四晚上選了 西方音樂劇欣賞這門課後,我從完全不懂音樂劇到如今對音樂劇有了一些知識和認識,音樂劇是陶冶情操的很好的方式,能讓我們的大學生活更豐富。在這門課上,看了歌劇魅影,艾薇塔和貓,三部音樂劇,其中我覺得貓這部音樂劇最特別,讓我印象最深。
在以前並沒接觸音樂劇之前就已經聽說過這個著名的音樂劇,如今接觸了,果然是一部很了不起的作品。貓是音樂劇史上最成功的劇目,曾一度成為音樂劇的代名詞,這是一個時代的象徵,可見貓的影響力之巨大。
劇一開始就能看到舞台上各種各樣的「貓」:「毛色」不同、「臉面」不同、表情不同、動作也不同。筆者很欣賞演員們的表演動作,非常逼真,非常靈活,會讓人感到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貓的世界。在現實世界中,你鮮有機會能看到如此多的貓聚到一起,也很少能看到如此多種類的貓。他們在舞台上歡快地舞動,盡量展現自己。一場貓的盛會,在這里,是他們的天堂。雖然大體的情節很難把握,每一隻「貓」都有他們自己的故事,零零散散,完全不能拼湊,但是,在每一隻「貓」的背後,我們能隱約看到大的社會背景。
貓不僅是一部充滿動感魅力和時代氣息的音樂劇,同時,它也飽含著生活哲理和人間情懷。就像有人所說,這是一部「從貓的眼中看世界和看人生」的音樂劇。自從它首次來中國上演以後,立即在北京、上海等 文化 較為發達的城市颳起一陣音樂劇的旋風,觀眾無不被它那奇特的舞檯布景、幽默生動的表演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所吸引。演員精彩的演出把觀眾帶入了奇妙的傑里科貓族的世界,當然,此劇最令我難以忘懷的除了精彩的音樂,就是舞台中奇妙變化的燈光效果,使人們進入到曼妙的神話世界。燈光效果遵循劇作的戲劇結構和演員的心理流程,強調它在創造情感氣氛方面的作用。它擺脫所有寫實要求,根本不考慮光源的色彩和角度的合理性。舞台突然暗下來,是為了解釋一個角色的心理狀態;燈光在一個角色入場時又突然亮起來;恐怖襲來時,牆上出現巨大的影子。燈光被任意控制,它的變化和靜止,突明或突暗,唯一依據的原則就是服從戲劇本身的需要,毋容置疑,在擴大戲劇表現力方面,燈光成了表現主義者用之不盡的資源,開拓出各種獨特的表現方式。使前景與背景溶匯在一起,讓觀眾同時看到背景始終出現在所有動作地點的後面。同時善於對現實變形和發揮燈光的特殊作用,創造出特殊的氣氛。
音樂劇 貓的舞台燈光,將舞台設計在處理視覺因素時手法更加靈活,從寫實到抽象,其間具有極大伸縮性。在處理時間地點上更加自由,舞台上現實與夢幻互相交替和並置,擴大了舞台時空的各種可能性。也正是現代科技的運用,使這部音樂劇長盛不衰,受到各地人們的喜愛。時間和事實都證明了這是部十分優秀的音樂劇,值得我們欣賞,品嘗。
音樂劇《貓》觀看心得感想範文相關 文章 :
★ 音樂劇《貓》觀看心得體會範文
★ 音樂劇貓觀後心得範文5篇
★ 音樂劇貓觀後心得感悟範文
★ 音樂劇貓觀後感6篇(2)
★ 關於音樂劇貓的觀後感範文
★ 音樂劇貓觀後感範文5篇
★ 音樂劇《貓》觀後感範文5篇
★ 關於音樂劇《貓》的觀後感範文5篇
★ 音樂劇《貓》的觀後心得
★ 音樂劇貓觀後感作文範文作文
② 熟悉電影版音樂劇《貓》的同學進來~~~幾個問題
我回答第三和第四:
第三:Gus the Theatre Cat中,紅眼睛的半透明怪物應該是Gus在講述他當年飾演的一個角色Growltiger(可能拼寫有誤),舞台版在Gus唱完第一段後,就是Growltiger的傳奇,是整場演出中唯一讓我不昏昏欲睡的一段。但是電影版里,只是這樣用合成效果一筆帶過。這既是為了節約成本,也是為了確保舞台版和電影版之間保持「差距」,從而不讓電影版的發行影響到舞台版的巡演。
第四:是合成的,舞台版上沒有。
第二個問題里的兩張圖片都不是Elaine Paige,音色就不對。EP在這部片子里,就扮演了她最拿手最出名的Grizabella。至少IMDB上是這么說的。
③ 音樂劇貓的觀後感
早年讀書的時候就聽過一首很優美的歌曲「Memory」(回憶),當時就特別喜歡。後來看了音樂劇《貓》,給我震撼的感覺。不像《歌劇魅影》的驚悚和浪漫,音樂劇《貓》是唯美的而神秘莫測的。《貓》中那隻老貓是最能觸動人的心靈,帶給我們那麼美妙的歌聲。她的那首《回憶》,歌聲委婉動人,像人一樣看著這個世界的殘酷 ,也從歌聲里感受到飽含著對生活對人生的理解。 她回憶起他離開貓族後外出遊盪,經歷各種困難艱險,慨嘆昔日美好時光流逝,一去不返。而今青春不再,對親人和家鄉的渴望和眷戀,歌聲婉轉悠揚,動人心弦。現在已經成為經典名曲廣為流傳。
音樂劇《貓》中,那奇特的舞檯布景、幽默生動的表演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著觀眾。舞台中奇妙變化的燈光效果,使人們進入到曼妙的神話世界。 在開始前的片頭里,首先看到了很多雙貓的眼睛,雖讓人畏懼,但很有靈氣,如同在黑暗裡的貓顯露出一雙雙碧眼。那麼多的貓,品種不同,年齡不同,神態各異,在一起匯聚成一個貓的世界。他們盡情地跳著,笑著,舞者,唱著。 這一場盛會就是他們的天堂。這時,一隻年老而邋遢的貓出來了,她在年輕時候魅力十足,現在年老了,落魄了,被其他的貓們唾棄,非常不受歡迎。當她唱起Memory回憶時,彷彿讓人們看到歲月的無奈,回首往事,不禁潸然淚下。她的過去體面風光,而今孤獨衰弱,遭人唾棄,受到貓族的排擠。她渴望能升入天堂,但這對她顯然是一種奢望。此種情形之下唱的這首歌打動了所有的貓們。後來一致推選她升上天堂,全劇落下帷幕。
難道這不是跟人一樣的嗎?每個人都是會一天天老去,曾經的風華不在,但還擁有回憶。這些美好的回憶帶給人們快樂。在人的一生中,如果一路留下美麗足印,這些美好回憶未嘗不是一種幸福。正因為這動人的回憶,讓我們每個人找到共鳴。她曾經的韶華已逝,艱難困苦的生活折磨著她,無論對美好的過去有多麼感慨,依然對生活充滿信心,相信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我們這些平凡的人也是如此。在生活中累積小小的幸福,在年老回憶時也會露出微笑,明白了人生的真諦。
④ 音樂劇《貓》《歌劇魅影》的影評
音樂劇《貓》在海外20年的狂潮不衰,除了作品本身的精純以外,更多的還應該歸功於《貓》劇所倡導的一種現代的生活方式與理念,和這種理念可以在生活中對應的人群。貓的伶俐、貓的乖張、貓的自由的生活方式,如此新奇的吸引著人們,從貓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一個全新的自我定位,這是個奇特的發現過程,沒有人願意用自己的生活與一隻貓咪的生活做比,但是從音樂劇《貓》中,從那些千奇百怪的小生靈身上,從他們夢幻般的生活中,我們卻可以從生活以外的角度,審視自我和自我的生活。就象下面的一段文字描述的那樣:
在桀驁的獨來獨往中高貴著,在傲慢的靈性間我行我素的美麗著;
智慧、敏銳而帶著些許凌厲的心扉可以在永無止境的奔忙中悠然自若;
放縱、忘我、酣暢淋漓的感受世界,享受著、付出著,肆無忌憚的生存;
一群貓,造物的稟賦,讓她們成為貓。
《貓》故事梗概:
第一幕子夜的舞會使貓瘋狂
在一個特殊的夜晚,每年一次的傑里科族的貓的家族慶賀會上,每個貓依次向來訪的人類解釋他們是誰,並且指出貓有三個名字:家庭里日常使用的名字、較高雅文氣的名字和秘密的名字。
年輕天真的白貓維克多利亞跳起了獨舞"請到傑里科舞會來"作為開場,他們正在等待他們的領袖--英明的老杜特羅內米,今晚由他挑選一隻傑里科貓,這只貓將被派到九重天上"獲得"新的生命。每一隻貓都用歌曲和舞蹈來講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夠被選中成為獲得重生的傑里科貓。
珍尼安尼朵茨是一隻老剛比貓,她整天不是睡覺就是閑逛;"蘭塔塔格",是一隻愛搞惡作劇、對異性魅力十足的貓;被遺棄的"富有魅力的格里澤貝拉"是一隻傑里科貓,她已離群多年,到外面的世界去闖盪,這次她發誓要回到家族裡;強壯的"布斯托夫·瓊"是只25磅重的貓,他把時間都花在吃上;突然一陣雷鳴般的碰撞聲,警笛聲大作,邪惡的貓麥克維第大搖大擺地來了;"蒙哥傑瑞和蘭普利第澤"是一個愛開開玩笑、愛搞作劇的搗蛋鬼小組,老是給他們家惹麻煩;
當仁慈而英明的領袖"老杜特羅內米"到場時,整個家族一片歡騰。它們准備了一些節目:群貓表演了一出名叫"波里科狗進行曲下的佩克族與波里科族的可怕的戰斗"的戲。貓們穿著敵對派的狗的衣服向對方狂吠。表演被邪惡的麥克維第打斷,貓們四散奔逃!老杜特羅內米平息了騷動,"傑里科舞會"如期開始,全體貓們跳舞歡慶。
第二幕"夏天為何遲到,時光怎樣流逝"
"劇院貓格斯"是一位老演員,曾經與他那個時代的最偉大的演員共事過,他正受著痛風之苦。"鐵路貓斯金伯·申克斯"是所有貓的友善大叔。邪惡的麥克維第綁架了老杜特羅內米,麥克維第裝成老杜特羅內米,有兩只貓認出他來:一隻是蒂米特(嚇壞了的小貓),一隻是最性感的大個子貓鮑巴露瑞娜(無憂無慮的女孩)。麥克維第的惡行使他得到了一個渾名--"犯罪的拿破崙";麥克維第被揭穿後與曼庫斯特拉普及其他的雄貓打了起來,他把電線弄短路使得所有的燈都熄滅了,傑里科貓陷入黑暗之中。蘭塔塔格叫來"米斯特腓力先生",要他施魔法找回領袖。米斯特腓力成功了,燈又亮了。老杜特羅內米決定哪一隻傑里科貓將獲得重生的時刻到了。此時,格里澤貝拉以"回憶"一曲唱起過去的事情。家族接受了她的回歸。她被選為"去九重天"而獲新生的貓!傑里科晚會要結束了,老杜特羅內米告訴"裝扮成貓"的人類旁觀者。就其獨特品性和差異而言,"貓很像你們"。
所有的故事都還在繼續,這里有你,有我,都沒有改變,無論是夜晚或者白晝的來臨,讓我們成為一隻貓……
一段傳奇
《劇院魅影》,講述了一個發生在1881年的巴黎的故事。一個卡西莫多似的苦命人游盪在巴黎歌劇院迷宮般的地下室中。年少的不幸讓人們同情他的身世,但醜陋的面容更使人們對他恐懼與排斥,不知道他來了歌劇院多少年,但他安於成為人們心中的魔鬼,成為歌劇院的幽靈。
這幕歌劇,便是講述這個劇院魅影的傳奇故事。
一出悲喜劇
在這場歌劇中,有人只出現短短的一瞬,便消逝了。有的人卻經歷物是人非的變遷,依然健在。有的人咆哮命運的不公、向社會報復,有的人享受貴族的榮耀與幸福,安享生活。沉陷於愛情的泥沼,或者為愛瘋狂。所有的一切,都發生在巴黎歌劇院的劇場內。這是一幕愛恨交織的悲喜劇。結局出人意料,卻也是皆大歡喜。
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什麼是愛?誰能說得清道得白呢?兩情相悅的幸福,背後總有自我犧牲的悲壯。包容是愛,寵溺是愛,暗戀是愛、依戀是愛、虐戀也是愛……我們每個人都深深的陷入愛的漩渦。期待著、享受著、回味著、追憶著愛。
劇院魅影,一個出生於貴族家庭的「象人」,面具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以後穿的第一件衣裳。僅僅是因為他的容貌。他被光鮮的世界排斥了,沒有尊寵、沒有關愛。漂泊四方,在任何地方都成為別人獵奇的目標,甚至成為馬戲團鐵籠中的小丑。……
喜愛「魅影」這個角色,因為他雖然容貌醜陋,但這掩蓋不住他那與生俱來的貴族氣質,遮蔽不了他出眾的才華,也無法抑止他對愛的追求。他愛克里斯汀,一個巴黎歌劇院里看上去默默無聞的舞者。「魅影」為她創作優美的音樂、華麗的歌劇、教導她歌唱、訓練她的舞姿。幫助她成為一個令整個巴黎傾倒的女神。
「魅影」以為克里斯汀就是他的,或者說是因為他向她傾注了所有的熱情。她代表了他所有的理性(對音樂的熱愛)與非理性(對愛的痴狂)的追求。當克里斯汀與拉烏爾在巴黎歌劇院的樓頂海誓山盟的時候,魅影的心碎了。再次感到無依無靠、被拋棄。凄厲的呼喊響徹巴黎的夜空,卻仍然無法改變命運的安排。
他並不想復仇,或者說,他也知道自己無力改變現實世界中的一切,所以他才會使用偷梁換柱的手法,殺死皮昂吉,把自己扮演成唐璜,成為他為克里斯汀創作的歌劇中的角色,在厚厚的披風下掩飾自己的面容,在警察遍布的巴黎歌劇院中,在舞台上與他心中的愛人上演這幕絕唱。希望在他自己創造的世界中,成為愛的主宰。
也許,他知道,在現實上演的悲喜劇中,他必須死。他帶走了克里斯汀,然而,他真的是為了佔有她、霸佔她嗎?未必。因為當克里斯汀不在乎他的容貌,給他深情的一吻時,他顫抖了。我甚至能感覺到那副「怪獸」似的臉上在流淚。這是一種幸福的感覺,一種常人難以體味的幸福。他並不殘忍,也不缺同情心,他需要的是他人的尊重,所愛的人對他的尊重。
他可以放棄克里斯汀,讓她與拉烏爾遠走高飛。但希望看到克里斯汀的坦誠,看到拉烏爾的執著。當拉烏爾寧肯被弔死,也不願放棄克里斯汀的時候,魅影明白了,這個看似柔弱的男人,擁有更大的勇氣。對愛的追求,能給人和脆弱的人帶來巨大的勇氣。愛的力量能促使我們忘記一切恐懼、去爭取。
也許我們可以說,魅影的殘忍來自於他童年的不幸經歷、來自於他自卑的人格。但我們又怎能評價一個人人格的優劣呢?每個人都是在一次次的傷害中成長。受到別人傷害的時候,往往也會傷害別人。
但我覺得,拉烏爾對克里斯汀的愛,更多的是一種對年少夥伴的夢幻般想像。或者說,歌劇在對他們兩人愛情的刻畫上多少顯得有些單薄。讓人感到只是一個灰姑娘遇見王子的夢幻。甚至讓人以為,克里斯汀因為拉烏爾貴族的身份和財富才跟他在一起的。
而拉烏爾和克里斯汀後來怎樣呢?無從得知。歌劇開始的拍賣會上,為什麼只有拉烏爾一個人呢?克里斯汀呢?30年的時間已是滄海變桑田,但這個傾城的美麗女孩,是否已長眠地下了呢?更不知道她是否還記得那個擁有醜陋卻極富才華的 魅影 。
一種令人心醉的美麗
華麗的服飾、精緻的布景、變幻莫測的舞台,再加上專業的演員。使得這幕百老匯的歌劇顯得如此美麗。從演出開始,巴黎歌劇院的拍賣會上展示第663件拍品的時候,就感覺自己彷彿來到了1911年的巴黎。昏暗的拍賣會現場、垂垂老矣的拉烏爾,落滿灰塵的海報,有些機械失靈的鐃鈸,傾覆的吊燈,讓人情不自禁的投入其中。
倏的一下時空倒轉,30年前的巴黎歌劇院一片金壁輝煌。《漢尼拔》的排演,有些耍大牌的皮昂吉腆著肚子在演唱。燈光照得他將軍的盔甲閃閃發亮。只有驚嘆的份。……
當場景轉移到歌劇院的地下湖時,乾冰營造出夢幻般的效果。小舟在湖面穿行。魅影此時彷彿變成駕駛貢多拉的船工,引領著克里斯汀來到他的宮殿。
當拉烏爾與克里斯汀為了避開魅影,來到歌劇院樓頂的時候,背景牆上顯現的是19世紀巴黎的迷人夜景。街巷裡閃爍的燭光與滿天繁星呼應。彷彿在星河中徘徊。
克里斯汀來到她父親的墓前傾訴心聲與困擾。魅影出現在十字架旁。深情的演唱,矛盾的心理,灰暗的服飾、蒼白的面具,加上幽暗的十字架。讓人也為他感到無限悲哀。
而當歌劇的最後,一個女孩來到曲折的地下室,發現魅影那件披風下的面具,拿起端詳、定格的時候,忽然間感到時光流轉。這感覺不亞於電影中的蒙太奇鏡頭。看到這個場面,我是第一次徹底折服於劇場演出的魅力。令人無法言表的感動,那是一種令人心醉的美麗。
第一次進上海大劇院看演出,深深的折服於歌劇的魅力。只能說,《劇院魅影》帶給我的感覺,就是一段傳奇,一出悲喜劇,一個關於愛的故事,一種令人心醉的美麗。
資料:
《劇院魅影》是安德魯·勞伊德·韋伯最為成功的音樂劇, 1986年倫敦的首演由麥克爾·克勞福德和莎拉·布萊特曼擔任男女主角,至今全球已有16個製作版本。
《劇院魅影》的國際巡演劇團即將首次來到中國,並且會把令這出音樂劇蜚聲國際的舞台特技效果一同帶給上海觀眾,帶領觀眾感受巴黎歌劇院在劇中里里外外發生的一切。
《劇院魅影》劇情簡介
1911年,巴黎歌劇院即將被拍賣,拍賣會上各類拍賣人、購買人和出價人集聚一堂。70歲的拉烏爾坐在輪椅上,買了一張海報和八音盒。拍賣者展示出一個巨型的水晶玻璃吊燈,說明了此燈與歌劇院魅影有關,一道閃光過後,觀眾被帶回了從前那個巴黎歌劇院的鼎盛時期。
第一幕
歌劇院已經退休的經理拉菲爾先生正向新來的經理弗爾民先生和安德烈介紹舞台的情況。這時女主角卡洛塔正在演唱,背景幕布突然落下,差一點就砸死卡洛塔。人們開始議論:「是劇院魅影乾的」。
芭蕾舞女導師吉瑞夫人的女兒麥格·吉瑞建議,讓她的朋友克里斯汀代替卡洛塔演唱。克里斯汀在歌劇中的表演很成功,一位名叫拉烏爾的貴族和劇院贊助人認出了克里斯汀就是他小時候的朋友。在演出結束後,拉烏爾來到後台請克里斯汀一同進餐,但克里斯汀告訴他不行,因為她的老師「音樂天使」對她有嚴格的要求。
當拉烏爾離開克里斯汀的房間,魅影出現了,引誘克里斯汀進入歌劇院的底部,在那裡魅影將繼續為克里斯汀上課。
魅影帶領克里斯汀到他地下的居所,在那裡克里斯汀看見了一幅她穿著結婚禮服的恐怖畫像。她驚極暈倒了,幾小時後,克里斯汀被魅影彈奏的管風琴音樂叫醒。她輕輕走到魅影後面,將魅影的面具撕了下來。魅影非常氣憤,將克里斯汀送回了地面。
歌劇《穆托二世》如計劃進行,由卡洛塔擔任女主角,克里斯汀擔任女配角。正如魅影許諾的,悲劇降臨了,劇院的打雜人員約瑟夫·伯奎特被殺了,而卡洛塔的嗓子失聲了。
魅影對克里斯汀的背叛感到氣憤無比,在另一晚演出結束時,魅影讓巨大的水晶玻璃吊燈落下,砸在了舞台上。
第二幕
第二幕的一開場是巴黎歌劇院的階梯上舉行的一個大型假面舞會。已經有6個月沒有聽到魅影的消息了。克里斯汀和拉烏爾已經訂婚,但消息還沒有公開。克里斯汀把訂婚戒指已經掛在她的項鏈上了。
突然,魅影出現了,這一次他打扮成紅色死神,並交給劇院經理一部歌劇的樂譜,名為《唐璜的勝利》。
一開始,經理拒絕演出這個離奇而且怪異的歌劇。後來在拉烏爾的建議下,他們決定給魅影設一個圈套,假裝計劃演出《唐璜的勝利》,讓克里斯汀做誘餌,然後設計抓住魅影。
&hbsp; &nsbp;終於,歌劇《唐璜的勝利》首演了。侍衛和警察將歌劇院重重包圍,想要捉住魅影。當歌劇接近尾聲,魅影替換了男主角皮安吉登台,與克里斯汀對唱,然後再次挾持克里斯汀進入歌劇院下那如同迷宮一般的地下世界。在最後的時刻,魅影要求克里斯汀永遠和他在一起,否則他就要殺死拉烏爾。克里斯汀作出此重要決定,同時為全劇畫上了句號.
《劇院魅影》在上海大劇院演了一百場,媒體為此作了慶賀性的報導。作為引進項目的經營,它是成功的,但對中國演藝界來說,實在是個很大的刺激。這些年來,我們好像至今沒有一個劇目連演50場以上。據說這個在亞洲巡演的《魅影》班底還不是一流的。
前不久,在杭州看了由越劇王子趙志剛主演的《趙氏孤兒》,就故事的感人和表演的精彩,一點不亞於《劇院魅影》。這個中國孤兒的故事,兩千多年來,就一直在民間流傳,並被不斷演繹和翻新。迄今為止,已有各種版本,除了京劇,近年來,「人藝」林兆華搞過一個,「國話」田沁鑫也有一個,較有影響的是豫劇《趙氏孤兒》,在第七屆中國藝術節上引起轟動,得了金獎。但是很遺憾,至今沒有一個劇種能像《劇院魅影》那樣進行商業性地運作,成為中國戲劇經久不衰的保留節目,更不用說走出國門,去海外連演上百場。可見,優秀的傳統文化要發揚光大,走向世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單靠創作人員和表演藝術家的熱情和才華是不夠的,就像韓國舉國打造、包裝本土影視作品一樣,它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的文化政策、劇院的體制改革、社會的資本投入、經營者的商業模式、觀眾的持續培養等方面共同來完成。
這次上海越劇院的《趙氏孤兒》劇組,在體制上作了一些探索,它由趙志剛任製作人,自己籌資融資,在全國范圍內吸納編、導、演,以及音樂、舞美人才,如請來了國家話劇院的一級導演王曉鷹,編劇是福建的青年才俊余青峰,甚至把已到海外定居的越劇明星何英小姐也請了回來。他們組成一個新團隊,大膽地對傳統越劇進行創新,使男女合演的越劇一改過去以才子佳人為主的題材,直面人性,探尋哲理,有一種凝重感。在舞台設計和音樂上也注重現代效果,融民族、西洋、具象、抽象和影視原素為一體,使氣氛的渲染比以往所有的越劇都更加激越飽滿,連服裝設計也突破了常用的輕柔綢緞面料,體現出厚重的質感,與故事的內涵和舞台的感覺相呼應,讓人對越劇產生了一種新的注意力。
然而,即便如此,越劇《趙氏孤兒》的投入和推廣還只能算是個小製作,與《劇院魅影》仍有很大距離。這次它在上海大劇院只演三場,多少也受制於對這個新劇目的推廣力度和對越劇潛在觀眾的預計。戲曲研究所的統計數據告訴我們,中國近四百種的地方戲曲,除越劇這兩年觀眾略有上升,大多數都處於低谷狀態,有的幾乎已「失聲」,這確實讓人感到焦慮。我時常想,為什麼大多數人對聽不懂的西方歌劇、音樂劇會趨之若鶩,對有自己文化傳統和在民間流行的東西反而疏遠呢?百老匯的成功一定有它的道理,直到今天,他們在內容生產和商業模式上還在不斷創新,這值得我們好好琢磨。否則,我們永遠只能做人家的推銷員。
《趙氏孤兒》的故事因其戲劇要素的經典性,一直被國際舞台看好,西方曾以《中國孤兒》的劇名作過排演。我想,如果有一天,在這個傳統的文本中融入現代理念,精心策劃,傾力打造,讓它像《劇院魅影》一樣走向世界,連演成百上千場,那才是真正值得慶賀的事。
⑤ 音樂劇《貓》 觀後感
音樂劇《貓》 觀後感
一、 《貓》簡介 《貓》是英國作曲家安德魯.洛伊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根據T.S.艾略特(T. S. Eliot)的詩集譜曲的音樂歌舞劇。
音樂劇《貓》是世界歷史上最成功的音樂劇,也是有史以來演出時間最長的音樂劇, 是 世界上票房最高的舞台劇,也是在美國紐約百老匯和英國倫敦西頭連續公演最長的舞台劇。
自從在 1981 年倫敦首場演出之後開始風靡世界 21 年,共以 10 幾種語言在 20 幾個國家出演 無數次。僅僅在倫敦的演出場次就達 9000 多次。
《貓》曾獲得七項托尼獎,包括最佳歌劇。
而劇中《記憶》一曲則成為現代音樂中的經典。
二、觀後感 我不能用藝術的專業的眼光來欣賞它,但是以普通人的眼光來看,有許多觸動人心的 地方讓我感動。在開始前的一段片頭里,首先看到了很多雙貓的眼睛,雖讓人畏懼,但很有 靈氣,如同在黑暗裡的貓顯出一雙雙眼。片頭音樂,給人陰森的感覺。
劇一開始就能看到舞台上各種各樣的「貓」:「毛色」不同、「臉面」不同、表情不同、動 作也不同。我很欣賞演員們的表演動作,非常逼真,非常靈活,會讓人感到這就是一個活生 生的貓的世界。在現實世界中,你很少有機會能看到如此多的貓聚到一起,也不大可能看到 如此多種類的貓。他們在舞台上歡快地舞動,盡量展現自己。在這里,是他們的天堂,在每 一隻「貓」的背後,我們能隱約看到大的社會背景。這里試舉幾例。
1、貧富對比 我們能看到一隻在電影院門口流浪的老貓,瘦小、身體骯臟,雖然很窮,但很善良,所 以大家都很尊重她,但更多的是同情她;與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隻光鮮亮麗的肥貓,身 穿西服,手持手杖,大家也同樣尊重他。並且在我眼裡,群貓都有點阿諛奉承的媚態。他們 的對比, 顯示了貓世界的貧富差距, 但同時也能推出貓的主人同樣具有貧富差距, 貓尚如此,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就更大了。
2、盲目崇拜 在具有很高威望的老肥貓面前,每隻貓都很想盡量讓他滿意,都在不斷表現自己。在權 利面前,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得到那個機會——重生。老貓的選擇似乎決定了它們的生死,所 以它們把老貓看成至高無上的「神」。那麼,現實生活中呢?我們同樣可以看到一些盲目崇拜 的例子。
比方說迷信活動, 很多巫師或神婆在玩弄把戲之後被信為「神的.代言人」甚至是「神」, 這不得不說是人類的無知與愚蠢。
3、階級觀念 後來,舞台上緩緩走上一隻老貓,她身材瘦小、毛色灰暗、爪子殘破、表情痛苦,似乎 流浪了許久許久。此時所有其他的貓都很排斥她,不願意接觸她,似乎一旦與她有了關系就 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那麼, 老貓在這樣不平等的對待面前作出何種反映呢?當然是痛苦萬分。
被忽視,被排擠、受冷落。大家都是同類,為什麼就有不公平的待遇呢?我們的現實難道不 是這樣嗎?我國古代社會也分等級,並且還要守禮,不能對上不敬。貓的這些行為正是揭示 了人類社會的真實畫面。
以上是從貓的行為中照出的人類社會現實。此外,我們還能看到這部劇中的感人之處。
正如人們公認的,在劇中最能觸動人的心靈的,就是那首《memory》 ,它由流浪而遭唾 棄的老貓唱出,歌曲哀婉動人,從內心發出淡淡的凄涼感。
其實, 這守歌不僅唱出了老貓的心聲, 也唱出了那些年華不再但又對生活充滿信心的人們的心聲。
時光如潮水, 我們終會走到那一天, 當自己慢慢老去, 我們還能回憶自己的過去, 而最美的回憶就是給人們帶去了歡樂。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如何走過,如果能在路上流下 美好的足跡, 如果能給別人帶去美麗的風景, 那麼你的回憶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們不禁思考, 當我們老去時,我們會有怎樣的 memory 呢?青年一代,朝氣蓬勃,只要能做自己想為之奮 斗的事情,那麼到了老年也就沒有遺憾;在青年時代做一些令人為之贊嘆的事情,也不枉此 生;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在青年時,你能為後人留下什麼。
縱觀全劇,我認為《貓》近乎完美。其他方面,比方燈光、化裝、服裝、舞台設計…… 很專業的內容,由於我知識有限,所以不能作出任何相關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