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舉起手來》一共有哪幾部
《舉起手來》一共有三部。
《舉起手來》是一部以抗日戰爭為背景的喜劇電影,通過幽默詼諧的方式展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勇氣。該系列電影共有三部,分別是《舉起手來》、《舉起手來Ⅱ:追擊阿多丸》和《舉起手來Ⅲ:追擊導彈俠》。
第一部《舉起手來》主要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時期,幾名中國農民與一名日本兵展開的斗爭。電影展示了中國農民的機智勇敢和樂觀精神,以及日本兵的愚蠢行為。第二部《舉起手來Ⅱ:追擊阿多丸》則延續了這個主題,情節更加豐富,角色更加立體。在延續幽默風格的同時,深化了角色的情感沖突和背景故事。第三部《舉起手來Ⅲ:追擊導彈俠》在故事上更加創新,融入了更多的現代元素,展現了中國人民在新時代的智慧和勇氣。
這三部電影都受到了觀眾的廣泛好評,不僅在中國國內取得了很高的票房成績,還在國際影壇上贏得了聲譽。它們以獨特的喜劇視角呈現了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的堅韌不拔和英勇無畏,同時也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善良本性。通過這三部電影,觀眾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了解歷史,感受到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懷。
㈡ 《舉起手來》這部電影是什麼時候拍的
《舉起手來》這部電影是2005年拍攝。
電影簡介:
片名:舉起手來
導演:馮小寧
編劇:馮小寧
製片人:韓三平
類型:戰爭
主演:郭達,潘長江,劉小微
片長:88min
上映時間:2005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拍攝地點:橫店
劇情:
提起這個故事,還得從我姥姥說起。我姥姥上學的那個年代正是鬧鬼子的時候,學校里經常有鬼子來抓愛國學生,而被抓走的學生又大多沒有回來過。
一天,姥姥為了將愛國學生搜集的一份日本鬼子拿中國人進行細菌實驗的證據送出去,而被鬼子盯上。姥姥的同學把姥姥推上牆頭後,自己卻犧牲在鬼子的子彈下。慌亂之中,姥姥跑進一個站台,鑽進一個木箱子,被日本鬼子抬上了列車。列車出站駛入山區時,列車上負責押送任務的鬼子遭到隱藏在列車車廂煤堆底下的游擊隊員的襲擊。
一場激烈的近距離槍戰後,鬼子不僅損失一架飛機,押送的大木箱子還被游擊隊員成功截走。為了將大木箱子在鬼子出動之前送達太行山深處的游擊隊根據地,游擊隊長將大木箱子交給一個趕著驢車回村的中年農夫,不想農夫趕著驢車還沒到村口就遇到從城裡追出來的一隊鬼子兵。在途中,讓農夫嚇得目瞪口呆的是,驢車上的大木箱子里坐著一個漂亮的女學生,旁邊還躺放著一尊金光燦燦的佛頭像。
原來,抗戰已經進入尾聲,如秋後螞蚱一般的日本鬼子想乘機撈一筆,把這尊佛像運回日本。而這個女學生就是我那危急亂藏身的姥姥。農夫的機智雖然巧妙地騙過漢奸翻譯和路邊小隊長對驢車的搜查,卻被強令帶路,進入石橋村。進入石橋村,村裡上到沒齒古稀的老奶奶,下到稚氣未脫的兒童團員都用自己的方式,加入到保護國家文物、解救我姥姥的隊伍中來。不僅如此,村裡埋設的地雷、老奶奶喂養的大公雞、農夫拉車的驢也都讓鬼子出盡了洋相、吃盡了苦頭。
經過一天的巧妙周旋,我姥姥和農夫配合打回村裡的游擊隊員全殲了鬼子的小分隊,成功地保護了國家文物。我姥姥和農夫在游擊隊員的護送下,拉著佛像國寶朝游擊隊根據地走去的第二天早晨,唯一僥幸逃出村子、經過幾次折騰已經神經失常的鬼子兵「羅圈腿」在爬上山頂的那一刻,聽到「舉起手來」的一聲大吼,向著冉冉升起的一輪紅日,乖乖地舉起了雙手,在鬼子兵「羅圈腿」的身後是巍巍的太行和逶迤雄壯的萬里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