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推薦一下裡面有好聽的歌曲的歐美電影
很經典的《雨中曲》 裡面那首 sing in the rain 很經典~~
《音樂之聲》 這個裡面很多經典的曲子 123啊 孤獨的牧羊人啊都是這裡面的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語的音樂電影 講的是以為音樂老師帶領一群問題孩子組成合唱團的故事 裡面很多很好聽的合唱 樓主感興趣我可以吧原聲帶發給你~~
還有~ 《修女也瘋狂》 也是比較老的片子了~~ 裡面那首 i will follow him 很好聽~~~
《鋼琴家》跟《海上鋼琴師》差不多 是講一個戰爭時期的鋼琴家的故事 主演也是跟海上鋼琴師同一個人~~~
樓主喜歡音樂劇嗎~ 如果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貓》 裡面那首 merry 很出名
暫時就想到這些~~~以後想到了再來補充吧~~
⑵ 《音樂之聲》為什麼讓人感動
《音樂之聲》是與1965年在美國上映的音樂劇,剛開始時在百老匯表演。上映當年榮獲十項奧斯卡提名,五項大獎,創下了奧斯卡頒獎史上的歷史。
⑶ 如何評價林白的《一個人的戰爭》
林白,一個簡單純凈的名字,總能讓人把它與美好的詞彙聯系起來,可就在擁有這個名字的作者筆下,波濤洶湧起一聲聲女性內心的嘶吼。她沒有通過對男性各方面的貶低來托起女性的尊嚴和地位,一切都只是《一個人的戰爭》。
我不得不佩服林白的勇氣,在創作過程中一次次地揭開自己已經結痂的傷口,那滲出的鮮血滴成一行行慘白的文字,將自己的所有靈魂和肉體都呈現在眾人面前,至少對於我而言,至今還是做不到的。加之當年的社會環境,雖然已經距離五四啟蒙過去了幾十年,但傳統的思維觀念依舊在人們血肉中固存。時至今日,能將自己那麼赤裸裸地,不論是生理上的性愛、同性之戀、死亡,還是心理上的自虐、性幻想等剖析給人看的,恐怕寥寥。可想而知,當年的林白是多麼地無所畏懼。
小說中涉及到的,其實也是大部分女性的真實心理狀態,性愛、生孩子、結婚、死亡、做夢、鬼魂、被虐的快感、被強奸的幻想、以及同性之戀,這些平時難以啟齒卻又常在女性腦海中徘徊的事物和情感,在林白的敘述中,一層層地撥開雲霧,展現出本來面貌。但其敘述相對極端,她讓所有的敏感全部堆積在一起,重重地向我們心頭壓來,不給我們任何喘息的機會。
書中的多米因三歲喪父缺乏父愛而對家庭感到冷漠,從而也產生了一面對男性充滿排斥,同時又想要對強大的男性有所依賴的兩級心理。她十九歲便能進最嚮往的電影廠工作,本以為前程一片光明,卻因抄襲之事揭發而性情大變,變得害怕光明,喜歡躲在暗處,害怕人群,喜歡獨自一人。她躲在自己的小小空間里,讓自己感到安全,可見流言是多麼可怕。文中描述跟隨作者的意識自然流動,真摯感人。說它是一部小說,不如說是一本作者的自傳。林白曾插隊兩年,此間當過民辦教師,都與多米經歷重合,而多米畢業的W大圖書館系也就是林白所畢業的武漢大學圖書館系了。但書中卻多次跳出「我」的第一人稱自述,而採用多米的第三人稱,我認為不僅是對故事敘述的調節,也是其面對自身傷痛的喘息。
書中的現代技巧——魔幻現實主義手法,包括了「我」與自己靈魂的對話,「我」與逝去的人的對話,以及對未來不可知的迷惑,描寫充滿了神秘氣息,也是作者在自我解剖過程中產生的一些真實感受。我也曾幻想過有一天神秘帶著微妙的氣息為我一人打開一扇門,或是將我帶往另一個世界,或是帶給我恐懼。
本書第一章為「鏡中的光」,「鏡」在這里有兩種作用,一是照映出內心的自己,另一個便是文中提到的「虛構」的自己,於是我們也不知道,到底鏡中是虛構的,還是自己才是被虛構出來的。本章中林白提到的皆是最私密的話題,關於性的啟蒙,關於生孩子等等,這便是鏡中的光,寒冷虛幻,觸碰不及,可它就在那裡。
第二章為「東風吹」,描寫了多米小時候以及十九歲那年的經歷,這些經歷多數殘忍而對多米影響巨大,也就不難體會「東風吹」的含義了,第三章「漫遊」中則書寫了關於大學畢業後一個人旅行的經歷,意外失身的情節也讓同為女性的我倍感心疼和同情,第四章「愛比死殘酷」,我想多數女性都能理解吧,那些看似荒誕的行為,以及愛到極致的卑微,都把女性感性的一面表現地淋漓盡致,誰能說自己在愛情上沒有做過一些自己事後想起都會覺得可笑的傻事呢?最後多米選擇了「逃離」,逃離一切可怕的過去,逃到只有自己一個人的世界。
《一個人的戰爭》中,我看到了一個純粹女性的靈魂掙扎,也是大部分女性同樣的情感共鳴,作為一名女性,不應該錯過這樣一本好書。
⑷ 《音樂之聲》:瑪麗亞帶來音樂之聲,而上校卻為音樂賦予了靈魂
我最早看到《音樂之聲》尚在上小學沒多久的時候,學校統一為我們播放了這個電影,距今已有十多年。年幼的我們尚不知情愛,不知二戰的殘酷,也不知愛國者為正義的信念,可以說僅僅是看熱鬧。但是正是這一首《雪絨花》,盡管過去十多年,卻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情不自禁地輕輕哼唱,可以說,這是音樂的力量,不枉」音樂之聲「之名。
雪絨花,雪絨花,小而白,純又美,伴隨著輕柔的曲調,淺聲吟唱,描繪出雪絨花聖潔美麗,能讓心靈重歸於平靜的形象。正是這么一首描繪雪絨花的民謠,依舊是用它那柔美的曲調,卻話鋒一轉,願你永遠守護我的家鄉,飽含了多少人深深的依戀與憂傷之情。
這部《音樂之聲》是一部在電影界中,算得上歷史非常悠久的一部電影,從1965年3月29日於英國上映以來,歷經近55年,從來都不曾失去它的魅力。以我個人來說,《音樂之聲》十多年前看過一遍,可現在,仍然抑制不住自己去重新欣賞,並且我相信很多人也是如此。即使你並不曾看過這個電影,但是當你聽到電影中的歌曲時,你一定不會感到陌生, 《哆來咪》《孤獨的牧羊人》《雪絨花》《音樂之聲》等歌曲至今讓我們耳熟能詳,而《雪絨花》也正是其中最著名的歌曲之一。
這部豆瓣評分高達9分的音樂電影,由羅伯特·懷斯執導。這部經典巨作曾獲第3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音樂、最佳音響、最佳影片剪輯5項大獎,總共被譯成30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國上映,獲得一致好評。我想,之所以《音樂之聲》能獲得如此高的榮譽的關鍵,就在於 影片所要表達出的感情對於整個世界來說是共情的,特別是經歷了二戰的人民 ,對於這個電影更是感觸很深,每到情深處,更是抑制不住情緒,潸然而下。我們常說音樂無國界,音樂之聲運用了數目高達26首,總時長佔全片46%的樂曲,全面深刻的將深刻的愛藏於音樂之間。 父親對子女的愛,夫妻之間的愛,對祖國的無限留戀等等情感摻雜在一起,一定要到影片中去細細感悟。
我曾一度認為音樂之聲的核心人物是瑪麗亞,甚至知道你看到電影的三分之二也仍會這么覺得。但是,當你堅持看到最後就會發現,音樂之聲的核心人物不僅僅是瑪麗亞,上校也是整部劇的靈魂所在。誠然,瑪麗亞的積極,樂觀,開朗,熱愛音樂感染了上校先生一家人,讓從小缺乏愛且頑皮的孩子們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可以說,瑪麗亞帶來了音樂之聲。 可是音樂之聲在上校的身上體現的更為淋漓盡致,他將音樂賦予了更多的內涵,是對亡妻的哀思,對命運的迷茫,對愛人的愧疚以及對祖國無限的愛。
作為一部優秀的電影,它可以說的東西有太多,比如優秀的歌曲,動人的劇情,豐滿的人物塑造。今天,我想著重談談電影中對於兩位主人公瑪麗亞和上校的形象塑造,因為主人公細膩的心理活動與實際表現,決定了整個電影的思想內涵。
作為整個影片的核心人物之一,瑪麗亞的活潑與不拘一格很容易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劇中,最先出現的場景就是崇山峻嶺,藍藍的天空,潔白的雲,高低起伏的山巒上鬱郁蔥蔥,伴隨著鏡頭由遠及近,導演通過景情相融的方式,使瑪麗亞的歌聲和身處的廣闊背景結合在一起。這是整個影片的開端,也是音樂的開端,雖然沒有一句話去獨白,僅僅是以歌聲去傳遞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卻將瑪麗亞的性格一覽無余,一下子使觀眾感受到瑪麗亞人物形象所透露出的真實感。
正如片首瑪麗亞在群山之間放聲歌唱,卻苦了修道院中的一眾修女,經常找不到人。這天,一位修女怎麼也找不到瑪麗亞,於是報告給了院長,院長幾位德高望重的修女討論了瑪麗亞,給瑪麗亞的評價都是她可以給人們帶來歡笑,卻不適合做一名合格的修女。因為按照基督教義,信徒的一生應該侍奉上帝,作為一名修女,亦是如此。可是瑪麗亞作為一個見習修女,按規定不可以唱歌,而是應該留在院中禱告。按照幾個老資格修女看來,瑪麗亞的行為明顯是一種離經叛道的行為。
正當幾位修女們探討得熱火朝天的時候,瑪麗亞風風火火地從門外沖了進來,於是就有了院長和瑪麗亞談話的情節。瑪麗亞告訴院長,一方面,她抑制不住自己走到大自然中,感受那一草一木,山巒疊嶂,用歌聲去贊美大自然,甚至抑制不了自己說話的慾望;可另一方面,她也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作為一個虔誠的教徒所不應該做的。這個時候的瑪麗亞陷入了她的本心與她所理解的教義精神相矛盾的局面。此時,院長要求她去上校的家中去作為七個孩子的家庭教師。
在影片的最初部分的矛盾就是每個人心中對於基督精神的理解。眾修女認為基督精神就是要循規蹈矩,完成一個修女應該完成的功課,甚至主人公瑪麗亞也是這樣認為的,才會導致自己的內心受到對大自然的嚮往的本心備受規則的煎熬。盡管如此,瑪麗亞仍然遵循了內心,她發自內心對上帝虔誠,但也堅持要遵循自己心中所想。其實,我認為,不管是瑪麗亞表現出的保持初心,或是院長對瑪麗亞的寬容與引導,都是基督精神的最好體現,只不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一個優秀的母親所需要的品質有很多,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做父母居然不用通過任何考試。從中,我們可見父母對於孩子有著多麼深刻的影響。優秀的父母培養出的孩子往往會繼承其父母的意志,而上校家的孩子正是他們父親教育方式的最好寫照。在瑪麗亞第一面見到這些孩子們的時候就大吃一驚,孩子們居然被他們的父親訓練得像士兵一樣排著隊,踏著步。可以說上校將孩子們直接當成士兵要求的,每天的所有時間必須按照他所設計的那樣,井然有序。
看到這一幕,不禁讓人莞爾一笑,想起了電影《囧媽》中的經典台詞:
其實不僅是中國家庭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影片講述的奧地利上校家庭也是存在這個問題。母親早逝,只留下一群孩子和一個沉浸在悲傷中的父親。父親因母親之死封閉內心,他讓子女按照他的意思生活,不讓屋子裡有歡聲笑語,實際上是避免自己觸景生情,是一種逃避行為。
只是從孩子們到上校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直到瑪麗亞的到來這種情況才開始改善。 最能體現瑪麗亞不同於上校,尊重孩子的情節就在於瑪麗亞堅持不用口哨呼喚孩子們,因為在她看來,口哨是用來喚動物的,而不應該是孩子們。小小的細節體現出的是瑪麗亞對孩子們的態度是以一種平視的態度,將他們真正看成一群具有思想,活生生的人來看待的。
最能體現出瑪麗亞母性光輝的是對於孩子們報以寬容和關心,對於長期缺乏母愛的孩子們無異於長期乾枯的心靈迎來了一場甘霖。 大女兒麗莎已經是情竇初開的年紀,與送信員勞夫私下裡背著父親在談戀愛。她這天與勞夫幽會結束後從窗戶翻進來的時候,不巧被瑪麗亞撞見。瑪麗亞不同於上校,一眼就看出來麗莎的情況,她並沒有選擇去告密,而是叫她趕緊把衣服洗了以免被人發現。
雷雨夜幫了瑪麗亞大忙,也許是因為長期缺乏關心,孩子們特別懼怕雷聲,紛紛跑到瑪麗亞的房間。瑪麗亞和孩子們開著玩笑,一起唱著歌,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了一顆音樂的種子。 瑪麗亞所展現出的母性的光輝,讓孩子們第一次感受到了母愛。這種愛,偉大而平凡,如潤物春雨,似拂面和風;有一份情,無私而博大,綿綿不斷,情誼深長,永遠都是不求回報,無私的付出。
正如李斯特所說的那樣,音樂是一個人發自內心的感受,身體里的空氣,血液,生來就有。不必多說,也不必做什麼,當音樂響起,一下子豁然開朗。趁著上校去維也納的時候,瑪麗亞帶著孩子們外出郊遊了,絲毫不在意上校的吩咐。她帶著孩子們穿過田野,走過麥田,趟過小溪,去感受大自然的風,大自然的雨,藍藍的天空上飄著的雲,遠處的群山若隱若現。他們來到瑪麗亞平日里來到的山坡,風輕輕地吹著,女孩子們在聊天,男孩子們在玩球玩得不亦樂乎。
瑪麗亞問孩子們,為什麼要惡作劇呢?孩子們告訴瑪麗亞,他們只是想引起父親的注意。瑪麗亞一下子就決定了要幫助這些孩子,去教他們音樂,從最簡單的「哆瑞咪發梭拉西」教起。為了方便孩子們記憶,她還編了一首曲子,正是影片中的這首曲子,成了如今膾炙人口的《哆來咪》。
音樂,多麼美妙的一個詞彙!不分語言,不分身份,不分性別,七個音符的組合就能匯集成一首美妙的曲子。孩子,是這世界上最純潔的代表。當音樂遇到了孩子們,那就是天籟!擁有音樂,對於一個人的一生是寶貴的財富,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正如海倫所說的那樣:「通過音樂並在音樂中教育我們的孩子。」瑪麗亞,正是通過音樂的力量勾起了孩子們壓抑已久的,對世界萬物的好奇心與探索心,讓孩子們在享受音樂帶來的魅力當中找到自我價值。
在我看來,上校將音樂之聲詮釋得更為深刻,是他真正去賦予了音樂靈魂與力量。在前半影片中,上校一直是以一種生人勿近的態度待人的,對孩子們也是以軍事化管理的理念。從表面上來看,這似乎就是一個古板,嚴肅而又冷漠的海軍上校,可是當你細細去品味上校的一些細節,我們不難發現 上校在冷峻外表的背後,是隱藏在音樂背後的深沉而又偉大的愛。
影片中所有的歌曲,《雪絨花》是其中最憂傷的歌曲。相比於其他歌曲大多數是由瑪麗亞教孩子們所唱的,往往以歡快積極的旋律為主基調,《雪絨花》是影片中由上校演繹的一首曲子,並且上校幾乎僅唱了這首曲子。 上校在全劇中一共唱過《雪絨花》兩次,可是這兩次相同的演唱,卻飽含了他完全不同的情感。前者迷茫而哀思,後者悲傷而堅定。兩次演唱的思想感情的變化,其實正是上校的成長。
我們不妨從上校兩次歌唱《雪絨花》的前因後果以及思想感情探索他的心路歷程。
瑪麗亞剛到上校家當家庭教師時,上校去維也納找男爵夫人,要求瑪麗亞看住孩子們。可是瑪麗亞在上校走了之後,帶孩子們出去郊遊並教會他們唱歌,希望孩子們可以在男爵夫人到來的時候表演歌劇歡迎男爵夫人。不巧的是上校提前回到了家,看著瑪麗亞和孩子們弄得一身臟,還掉到了水裡,一時間怒不可遏。瑪麗亞在關於孩子教育方面與上校激烈爭吵,他一氣之下讓瑪麗亞卷鋪蓋走人。可就在這時,屋子裡傳來了孩子們的聲音,這些孩子們正在用瑪麗亞教給他們的歌曲去歡迎男爵夫人。
這是影片中非常經典的一段,上校在聽到歌聲後,那剛剛還對瑪利亞怒目而視的眼光,一下子轉為聽到歌聲時的疑惑,再轉為知道這竟是孩子們的歌聲時的驚訝,再到當他快步走到客廳時親眼看到孩子們唱歌時的溫柔和慈祥,和孩子們一起唱了起來。我們可以注意到,在上校和孩子們唱歌的時候, 他的眼中含著氤氳,這是在妻子去世之後再也不曾聽到的歌聲了!他的目光滿懷深情,卻又暗藏著哀思,彷彿在追憶著和妻子在一起的時光,讓觀者無不感受到他眼中所蘊涵著的巨大的痛苦。 這正是在這次機會,上校真正改變了對瑪麗亞的看法。
在當天晚上,上校在影片中第一次歌唱了《雪絨花》,孩子們和瑪麗亞一致請求他唱一首,他這才接過吉他。當唱到歌曲第二段的結尾:「永遠守護我的家鄉」的時候,他的眼神迷離了,望向遠方,他一定是回憶起了與妻子和孩子們曾經快樂的生活。
可是當我們細細品味上校的目光的時候,我們結合時代背景,就能發現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20世紀30年代,正處希特勒大舉入侵同化奧地利,整個國家處在將要淪落在德國納粹的黑暗統治前夕。在希特勒高壓政策的威脅下,奧地利同意了與德國合並。整個國家名存實亡,我想,此時的上校眼中,更多的還是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前途的迷茫。或許,這正是古人所說的那種亡國恨吧。
上校和瑪麗亞最終發現了彼此才是相愛的人,走到了一起。可就在他們度完蜜月歸來的時候,奧地利的局勢已經變得非常嚴峻,到處都是德國人的軍隊和納粹分子。表面上的和平合並其實暗流洶涌,只是掩飾納粹吞並奧地利的掩飾。為了加強統治,納粹要求權貴們的家中應掛上納粹黨旗。盡管大多數人不情願,但是迫於納粹的高壓政策,幾乎所有的人都屈服了這一辱國的要求。只有上校一家除外,上校不允許家中掛有納粹的黨旗, 在他回到家中的時候,看到朋友麥斯為了保護他掛上的納粹旗時,一把將其拽下並撕成兩半。 其實,上校對國家的愛遠不僅如此,而是從方方面面的細節都能體現出來。最明顯的一點就是他對於別人說德國非常敏感,在德奧合並的大背景下,人人自危而不敢以奧地利人自居,可上校敢。即使是朋友麥斯試圖說服他接受德奧合並的現實,上校也不顧情面,怒不可遏。
正是在這個背景之下,才有了上校第二次歌唱《雪絨花》的契機。柏林給上校來電,要求他到德國的海軍基地任職,家人也要處於納粹的監督之下,這在一向愛國的上校看來是絕不可能會答應的事情。可是納粹勢大, 倘若不答應,妻子和孩子恐怕都不能保住性命,於是上校決定帶著一家人出逃。 就在上校一家人准備逃出祖國的晚上,當他們剛一出門,就發現已經被德軍包圍。情急之下,上校以音樂會為借口,帶孩子們去參加音樂會。納粹一直強調德奧和平合並,為了給別人營造奧地利一切都沒有改變的錯覺,一時間也不好拒絕,只能同意了這一要求。
第二次歌唱《雪絨花》是整個影片的高潮,愛國的情緒達到了頂峰,每當看到這段都不禁熱淚盈眶。正如他所說的:「這是一首愛之歌,我知道你們會分享此愛,我祈求你們永遠不會讓它逝去。」唱到一半的時候,上校已經哽咽了,無法繼續下去,妻子瑪麗亞帶著孩子們接著唱了下去。現場的氣氛達到了頂峰,盡管場上的納粹虎視眈眈,所有的奧地利人都和上校一家高聲地歌唱了起來。
雪絨花,雪絨花,今晚我就要離去,願你永遠守護我的家鄉......
雪絨花其實寄託的正是戰爭年代,在德國納粹的黑暗陰影下,勇敢愛國者寧死不屈的決心。它飽含了父親對孩子的愛,丈夫對妻子的思念,人民對國家的忠誠等各種復雜情緒。兩位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塑造,決定了整個影片的感情基調,前半段輕快明亮,而後半段深沉憂傷。可以說瑪麗亞為這個家庭帶來了音樂之聲,而整個家庭給所有奧地利人詮釋了音樂之魂。
一部優秀的電影所包含的優秀特質是方方面面的,以上以根據兩位主人公為切入點,以小見大。實際上,電影中對於人物的塑造有很多,比如說修道院修女的成長,男爵夫人與上校的交往,麥斯在整個大環境下,其實是大多數奧地利上層階級的真實寫照,一方面對納粹嗤之以鼻,另一方面卻又想保全自身的心理。還有處在社會中下層階級的勞夫,又代表了小人物在黑暗大勢來臨時的抉擇。因此,影片雖然說的是上校一家,可是實際上卻是20世紀30年代整個奧地利社會的縮影。
與戰爭片相比,這部電影是如此的溫婉明亮卻又直擊心靈深處,我強烈推薦《音樂之聲》!
⑸ 戰爭電影與人類和平的劇情目錄
第一集 序:給和平以機會
第二集 戰爭是什麼
第三集 《西線無戰事》:反對不義之戰
第四集 《里德》:十月革命的記錄者
第五集 《魂斷藍橋》:戰爭與人為造成的悲劇
第六集 《阿拉伯的勞倫斯》:一把雙面利刃
第七集 《非洲女王號》:浪漫的冒險
第八集 《瑞安的女兒》:戰爭背景下的民族畫卷
第九集 《斯巴達克斯》:一曲自由的頌歌
第十集 《埃及艷後》:誘惑與征服
第十一集 《傳教》:偽善與良知
第十二集 《巴里·林登》:一個人的浮沉
第十三集 《戰爭與和平》:人民的偉力
第十四集 《一個國家的誕生》:電影「藝術」的誕生
第十五集 《飄》:亂世佳人
第十六集 《光榮》:正義的尊嚴
第十七集 《二戰「記實」》(上)
第十八集 《二戰「記實」》(下)
第十九集 《忠勇之家》:大後方的人們
第二十集 《瓊斯和聖杯》:斯皮爾伯格的「銀幕評書」
第二十一集《卡薩布蘭卡》:愛與正義
第二十二集《阿基爾,上帝的憤怒》:希特勒的影子
第二十三集 可笑的《大獨裁者》:卓別林的義憤
第二十四集《莫斯科保衛戰》:全景式戰爭巨片
第二十五集《太陽帝國》:妄想與夢魔
第二十六集《桂河大橋》:戰場上的文化反思
第二十七集 真假《巴頓將軍》
第二十八集《最長的一天》:諾曼底登陸
第二十九集《希望與光榮》:孩子眼中的反法西斯戰爭
第三十集 《魂斷珍珠港》、《第二十二條軍規》:揭露和控訴
第三十一集《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退伍之後
第三十二集《索菲的選擇》:致命的選擇
第三十三集《德黑蘭1943》:記憶與警惕
第三十四集《八音盒》:親情與正義
第三十五集《回首當年》:世事浮沉
第三十六集《迷牆》:平克·沸洛德的牆
第三十七集《1900》:半個多世紀的史詩
第三十八集 在銀幕上飛行
第三十九集《阿爾及爾之戰》:反抗殖民統治
第四十集 《陸軍流動醫院》:「黑色喜劇」
第四十一集 塑造歷史
第四十二集《亞歷山大大帝》:插上哲學的翅膀
第四十三集《西哈諾》:大鼻子情聖
第四十四集 人民戰爭的史詩、愛國主義頌歌
第四十五集《現代啟示錄》:歷史的倒退
第四十六集《全金屬外殼》:人性與獸性
第四十七集《生於七月四日》:讓悲劇產生意義
第四十八集《出租汽車司機》:「垃圾」中的孤獨者
第四十九集 戰爭影片中的藝術家們(上)
第五十集 戰爭影片中的藝術家們(下)
第五十一集 在樂聲中回顧
第五十二集 和平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