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評價新上映的電影《斷·橋》呢,可以用犯罪片的評價體系進行評價嗎
第一個層次是主題,具體的角度是現實批判。一般能成為社會熱點的犯罪,通常都不是一個人的事兒,可能會是整個社會在其中推波助瀾。所以好的犯罪片,能夠揭示出犯罪背後的社會因素。
第二個層次是故事,故事有三要素:情節、人物、環境,相應的三個具體的角度為情節懸念、人物情感、環境氛圍。犯罪天然地帶有隱蔽性,所以犯罪故事情節上天然地應該帶有懸念。犯罪通常是人物情感強烈釋放的結果,並還會持續地對相關人物情感造成劇烈影響。犯罪帶有明顯的環境特徵,世界各國人民在犯罪的動機、工具、組織度方面都有獨特的個性。所以好的犯罪片,應該能恰當地展現這些方面的內容。
第三個層次是娛樂,具體的角度是感官刺激。無須諱言,犯罪本身充滿了負能量,但是在大銀幕上卻也能給觀眾帶來快感,色情、暴力、驚悚,都是觀眾們喜聞樂見的元素。所以好的犯罪片,也能娛樂到觀眾。 當然,沒有哪部犯罪片能兼顧到所有的角度。有的可能重批判而輕懸念,比如日本的《白夜行》;有的可能重娛樂而輕批判,比如韓國的《犯罪都市》系列。但一部犯罪片,一定是某兩三個角度十分突出,其他角度及格,才能稱之為好的犯罪片。 下面我們可以用這個評價體系來看看《斷·橋》。 二、主題
最後,環境方面沒什麼好說的。連綿陰雨賦予了本片晦暗的基調,重慶方言、江橋給本片提供了地域背景。但是濕漉漉且講川渝方言的犯罪片實在是太多了。
本片的平淡也表現在娛樂性比較弱。印象比較深的只有兩個驚悚段落:
一是預告片中,朱方正關掉大燈,因為心中有鬼,被聞亮的雕像投影嚇得心驚肉跳。可惜正片中這段被剪掉了。
二是正片中,朱方正失手推落聞亮,先是失魂落魄宛如喪屍,然後猛地澆築了水泥掩蓋罪證。
Ⅱ 范偉演的一個廚師,在一個戰爭片.這部電視劇叫什麼名字
是電影《建國大業》,范偉演的廚子,因為想搶回為主席做的菜被炸彈炸死
Ⅲ 電影《鐵道英雄》觀後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獲與付出。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電影《鐵道英雄》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影《鐵道英雄》是一部讓人意外的作品,雖然是耳熟能詳的故事,但該片並沒有躺在「功勞簿」上,而是獨辟蹊徑,拍出了難得的新意。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面對瘋狂肆虐的日本侵略者,無數中華有志之士勇敢站出來保衛祖國,隸屬於八路軍第一一師的魯南鐵道隊亦是其中一股強大的抗日力量,他們以鐵道和火車為主要陣地,機智靈活地打擊日寇,屢建奇功,鐵道隊的英雄事跡,早已在民間口口相傳,並在大小銀幕之上經過多次演繹,而變得家喻戶曉、膾炙人口,電影《鐵道英雄》便是在他們故事基礎上全新創作而成。
所謂「全新創作」,就是不但要拍出新意,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而且還不能亂拍,要尊重史料。簡言之,在傳統的版本上,尋找新的突破。電影《鐵道英雄》,在這一點上完成得相當出色。
首先來說,就是呈現方式,比起傳統抗戰題材的戰爭片,本片內容交錯連環。既有著騎劫列車的緊張刺激、短兵相接的火爆動作戲,也有著敵我雙方鬥智斗勇的暗線對決,從鐵道隊在敵人眼皮底下的險象環生,到反派陰險狡詐的成功刻畫,正反雙方線索交織纏繞在一起,動作、懸疑每條線索開枝散葉,各有特色,都呈現出別樣的色彩,也為電影塑造了強大的戲劇張力。
歷史上鐵道隊的`事跡屬於敵後,鬥智諜戰和隱藏身份是隊員們的日常,所以,電影《鐵道英雄》給觀眾呈現了兩種不同的風格,動作大戲的火爆刺激與鬥智大戲的鬥智斗勇,電影在動作格局下,使用了很多動與靜的對比,凸顯了氣氛的緊張和危機。
比如開場迎面而來的火車上大戰,從快速移動的鏡頭語言和張弛有度的剪輯手法,將鐵道隊敏捷身手和果敢一面刻畫出來,代入感極強而隨後的故事,就轉入敵後與地下活動,而相比於槍戰和列車大戰的大場面,這種諜戰片隱藏在表面之下的肅殺對撞,這是「靜」。白雪皚皚的平原地區,嚴酷肅殺的氛圍,而兩種風格的切換,好似在廣袤的雪原中燃起一團火焰,需要極高的導演調度能力,而片中角色的行動也會在觀眾心中製造緊張的氣氛,也這是一種很高級的戲劇張力。導演之所以敢這樣拍,就是因為本片有著張涵予、范偉這樣超級實力派演員存在。
畢竟在渲染敵我雙方角力的一張一弛中,展示沖突是影像所長,但刻畫氛圍、描寫心理卻是軟肋,所以這類故事很考驗演員,如何展現人物的所思所想,演員的厲害之處就在於此。
比如范偉,作為列車站調度員,他每日笑盈盈地與敵人周旋,尤其是在敵人眼皮底下外出傳遞情報那場戲,面對敵人的盤問,他飾演的老王表情平靜沒有任何的變化,是一副鎮定的樣子,完全可以逃過敵人的目光,但眼神嚴肅神情迅速劃過,則讓處於上帝視角的觀眾,能夠察覺角色內心忍不住的焦急一面。而隨後他明知道被人盯上,乾脆將計就計,用一顆手榴彈不但聲東擊西,還消滅了漢奸,可謂一舉兩得,這場戲的波瀾不驚,但平淡中緊張的肅殺氛圍,完全是在范偉影帝級的表演下帶動起來的。
所以說,展現動作戲的火爆,可以用特效、煙火等技術手段完成,展現敵我沖突的場面,可以用攝影、剪輯等烘托氣氛。但對於角色內心戲的刻畫,在緊張氛圍中角色狀態的呈現,只能由演員的表演來完成。
又比如張涵予飾演的老洪,還是他與范偉通過遞煙交接暗號,隨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決掉了尾隨而來的漢奸,彰顯硬漢的特色,兩場戲接連而來,一靜一動,平靜中暗藏生死攸關的較量,動與靜之間的對比,更加體現了一種對峙氣氛。
值得一提的是,日軍中的大反派藤原,則是推動劇情發展的關鍵所在。他集智謀與狠辣於一身,成為老洪、老王不得不共同面對的「狼一樣的對手」電影通過塑造了一個強大的敵人,不但增強了電影的對決氛圍,也更能顯示出戰士們的英勇。在這樣的情節處理下,敵我人士互相試探,台詞之中的針鋒相對,暗含殺機,這就是明線。而暗線就相當於懸疑小說中「炸彈引信」,依靠突如其來的動作戲成為爆點,並通過故事推進和情節設定來將觀眾引入新的環境之中,從而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電影依靠明線的「靜」情節推進,暗線「動」的特點來烘托氣氛、增強觀感,從而極大增強故事張力。但也只有以靜制動的拍攝技法,演員對角色的精彩詮釋,對內心戲份的完美展示,能幫助導演把這個看上去兩種完全不同風格的篇章整合起來,讓觀眾能夠感受到當時角色所處的環境和氛圍,更容易能夠get到電影所要表達的主題。
到此我才發現,《鐵道英雄》,這個我們原本耳熟能詳的故事,在這樣的全新的拍攝手法呈現下,變得非常具有新意。尤其是從導演到演員,把角色的心理揣度到了極致。他們面對敵人的暴行,會壓抑住本能的情感,也會在敵人的控制區內偽裝到滴水不漏,更會在關鍵時刻,捨生忘死,從老洪、老王,到亓順、亓魯兄弟,乃至周也飾演的護士庄妍,讓我突然發現,他們也是鮮活普通人,在敵後那些孤軍奮戰的時刻,誰也體會不到他們內心的煎熬,結尾大家在工廠相聚的魔幻時刻,那才是勝利之後,來自真心的笑容。
《鐵道英雄》里,范偉飾演的「卧底」老王被綁進餐車,面對藤原的勸降誘供,目光灼灼、吐字如鐵。
《鐵道英雄》「范影帝」痛罵日寇,他近9年塑造的角色看1次哭1次。
關於給日寇「定性」為畜生,老王很執著。
押解他上車時,藤原讓攝影師給他倆合影,拍照的一瞬間,老王把「茄子」喊成了「畜生」……
雖然狠狠地挨了一老拳,但看老王的表情,有如劫富濟貧的俠客剛飛檐走壁得了手,非常自豪。
那一瞬間,老王日常卧底時那擺慣了忍辱負重、唯唯諾諾表情的臉上,洗去偽裝,現出了本色——那就是一個俠客、一個走在刀尖上的英雄。
Ⅳ 《建國大業》觀後感,小學五年級水平
《建國大業》在起用明星上可以說是在以前影片的基礎上前進了一大步,而且對這一類型片的宣傳,說教的功能大為改觀。國共兩黨人物喜怒哀樂都給予了描寫,凸顯了人性化。然而影片從皓如煙海的史料中選則材料,修改劇本,難免有些典故,事件交待不清,或是掛一漏萬,下面是筆者看出的幾點,一吐為快。
李宗仁不顧蔣介石的阻撓,硬是選上了副總統。片中有一場蔣,李二人共同登台,宣誓就職的戲一閃而過,未做交待。其實當時蔣對李很是憤恨,想讓李宗仁出醜,於是派人通知李宗仁宣誓就職時穿軍裝。自己反到穿一身長袍馬褂。當李宗仁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結果就職典禮時李宗仁站在蔣介石旁邊,象極了一個跟班。
片中結尾處斯-大林對中-共的代表慷慨陳詞:只要中-共一宣布建國,就第一個與中國建交,顯得很丈義。但是片中也提到過一幕,起初共-產黨攻陷南京,蘇聯的駐華使節並沒有留下,而是和蔣介石一同退往廣州,事實上蘇聯對國共兩黨的政策一直是曖昧的。對中國是否劃江而治也提出過意見。但是還是毛-主席有遠見,有魄力,一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詩詞就點明了事物的主要矛盾,中國人的事還得中國人自己作主!任何國家的政策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主,並沒有無私的援助!
轉眼間新中國已經迎來了自己六十歲的生日,國家日益富強,然而就象片中對國歌的討論一段所說的,我們永遠要居安思危,時刻保持警惕。用我們的血肉,我們的智慧組建成新的萬里長城,永遠前進,再前進,在世界上找到我們應有的位置!
《建過大業》觀後感範文二:
看完了《建國大業》這部電影,覺得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是老一輩的革命家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美好的一切。
最讓人難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後,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我們敬愛的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那一刻,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
我的眼睛也在這一刻濕潤,心中澎湃。
解放上海,我軍戰士,打仗累了,沒有占民宅,集體整齊的睡在馬路上。宋慶齡看到了,看到了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會勝利。這就是我們最親愛的人。
更有無數的革命人士,為了政協會議的召開,奉獻了一切,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庄嚴的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萬眾沸騰。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來越美好的明天。
台灣那邊,落寞的是蔣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我們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的生活更應該珍惜。因為這是用鮮血換來的。
祝偉大的祖國60歲生日快樂!!!祖國,我愛你!!!
《建國大業》觀後感範文三:
昨天單位組織一起去看最近相當火的《建國大業》。這還是我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平常總是看一些網路版的,一是沒有人陪我去影院看,二是沒有人值得我陪去電影院看。
首先我要說一下,去影院看電影還是相當不錯的,呵呵。
《建國大業》作為為祖國六十年獻禮的影片還是相當不錯的。我不是說明星的多少的問題,而是它的故事的整體布局,它節奏的整體把握和它整體氣氛的烘托都是相當不錯的。
從抗日戰爭勝利的重慶會談到最後新中國的開國大典,中間四年多時間中的共產黨,國民黨和各個民主黨派之間的種種變化,糾葛都一一的展現。有人在看完後說,電影顯得有些倉促,各個時期過的有些太快了,我只能說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面展現出全景的建國過程,不管對誰來說都是相當困難的,韓三平的這種表現方式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我是接受了。
再說說具體的表演,張國立的蔣委員長無疑是「驚艷」的,在形體有差距的情況下能夠用神情,用內心把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值得加分。宋慶齡,宋美齡兩位宋氏姐妹演的都相當不錯。國母淡定自若,榮辱不驚的形象深入我心,宋美齡為黨國四處奔波,可謂嘔心瀝血。王學圻事業的大爆發真是誰都擋不住呀!另外各位大腕的客串都沒有給自己丟臉。
再說唐國強自從開發出來演毛主席之後,我覺得就基本是那個樣子了,《長征》首次見他確實感到驚嘆,但是後來的所有影視劇包括《建國大業》,我感覺沒有什麼進步了,也許這就是極致了?也許毛主席真的就是這個樣子了?也許是審美疲勞了?咱也不知道了。劉勁等特性演員的表演在劇本的要求下倒是小有上進。民主黨派領導人的扮演者給人新奇,贊嘆的印象,民盟,民革這些主要領導人個人性格魅力的展示無疑是這部影片的特點之一。甄子丹,趙薇,馮鞏,章子怡,苗圃,郭德綱等人的客串都起到了自己的作用,可以說他們的角色,不用大腕也可以演,大腕的加入可以說是錦上添花。
您正瀏覽的文章《作文:《建國大業》觀後感3篇》由第一範文網(www.DiYiFanWen.com)整理,訪問地址為:http://www.diyifanwen.com/zuowen/yingyongwen/ghg/200909921152856531197596.htm
可以適當引用,千萬別抄襲,頂樓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