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評劇《花為媒》講的什麼
《花為媒》改編自古典名著《聊齋志異》中《王桂庵》及所附《子寄生》篇,是評劇經典劇目,喜劇。最初由評劇創始人成兆才改變為舞台劇,後由著名劇作家吳祖光改編,1963年拍攝為戲曲電影。由方熒執導,吳祖光編劇,新鳳霞、趙麗蓉等主演。
《花為媒》是評劇(傳統劇)。2020年1月13日,入選「第三批全區戲曲進鄉村劇(節)目推薦目錄」。
劇情簡介
王少安壽誕之日,其子王俊卿在酒席宴前與表姐李月娥相見,互訴衷情,並贈羅帕定終身。李月娥走後,王母托媒人阮媽為俊卿說親。阮媽來到張家,張家有女名叫五可,才貌雙全,一說便妥,但王俊卿心愛表姐月娥,不允張家親事,並憂慮成疾。王母又托阮媽到李家說親,月娥與李母喜出望外,惟其父李茂林則說王俊卿輕狂,不懂禮教,頑固拒婚。
王俊卿聞知與李月娥的婚事不成,病情更重,王母愛子心切,心焦如焚。阮媽獻計去張家花園相親,以為王俊卿親眼看見張五可的才貌後便會答應,但王俊卿病重,不能前往,乃請其表弟賈俊英代為相親。賈俊英代替王俊卿前去張家花園相親。張五可恨王俊卿拒婚之情,但見賈俊英英俊文雅,心中之恨,頓時雪化冰消,並贈紅玫瑰,私訂終身。賈俊英將張五可私贈的紅玫瑰
轉送表兄,倍加贊美張五可的才貌,但王俊卿拒不接受,並將紅玫瑰扔在地上。阮媽又向王母獻策,先將張家小姐娶來,待王俊卿看到如花似玉的張五可,病必好。王母只好應允,於是婚事商定,定期迎娶。李月娥得知,痛苦萬分。李母溺愛其女,乘李父不在家中,採納了二大娘冒名送女之計,搶先將李月娥送到王家與王俊卿拜堂成親。
王俊卿以為新娘是張五可,拒不拜堂。當他聽說新娘是表姐李月娥,頓時心花怒放,疾病痊癒。待張五可的花轎前來,他們早已拜完花堂。張五可聞知此事,心中大怒,立即闖進洞房,質問王俊卿。阮媽見狀,無地自容,不知如何是好。正當此際,突然發現賈俊英,隨即將他拖入洞房,於是真相大白,兩對有情人各遂心願。
所獲榮譽
2020年1月13日,入選「第三批全區戲曲進鄉村劇(節)目推薦目錄」,也作為內蒙古自治區各級政府購買戲曲進鄉村劇(節)目的主要依據之一。
唱詞節選
《綉罷了紅線綉綠線》
(李月娥唱)綉罷了紅線綉綠線,香羅帕銀針上下穿。李月娥獨坐閨房不住地盼,盼到今天,我是多麼樣的喜歡。今天我到舅舅家中去拜壽,喜得是又看見俊卿我們離別已三年。表姐弟自幼小兒青梅竹馬情深意遠,他有心我有意,他心我意緊相連。
自別後常思念,女兒家的衷腸話我們能對誰言,說不盡心事有千萬,這才是別時容易見時難哪。盼的是這一日,怕的是這一天。盼的是重相見,怕的是意難宣。綉一條香羅帕把我的情意傳,羅帕上不把別的綉,單綉那同根同葉同生同長、水靈靈的一對並蒂蓮。
『貳』 花為媒 中王夫人的扮演者
《花為媒》中王夫人的扮演者是花硯茹。
1、角色簡介:
王氏(王夫人)
演員:花硯茹
評劇電影《花為媒》中的人物,王俊卿之母。
其子王俊卿在酒席宴前與表姐李月娥相見,贈羅帕定終身。李月娥走後,王母托媒人阮媽為明源俊卿說親。
2、演員簡介:
花硯茹,1925年生於北京,七歲拜彩旦演員王德齋(藝名宛香玉)學習評戲,師姐花硯雯。曾參加蓮劇團、芙蓉花劇團。解放後在北京評劇團後並入中國評劇院。幾十年來塑造了眾多的彩旦角色。如《劉巧兒》基旦中的劉媒婆、《楊三姐告狀》中的裴氏/費氏、《花為搏槐擾媒》中的王氏、《勸愛寶》中的愛寶妻、《會計姑娘》中的五娘、《吹鼓手告狀》中的局長太太 等深受觀眾喜愛。
3、電影簡介:
《花為媒》改編自古典名著《聊齋志異》中《王桂庵》及所附《子寄生》篇,是評劇經典劇目,喜劇。最初由評劇創始人成兆才改變為舞台劇,後由著名劇作家吳祖光改編,1963年拍攝為戲曲電影。由方熒執導,吳祖光編劇,新鳳霞、趙麗蓉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一段愛情故事。
『叄』 花為媒評劇全劇原版張少華演的二大媽是哪個人
「電影《花為媒》中,張少華和趙麗蓉同台演出,演的都是媒婆,她演的是二大媽。」
評劇,很多年輕人也許不熟悉,但說起抖音上熱門的「春季里開花十四五六」,人們一定能想到趙麗蓉老師春晚的這個小品。
其實這一經典片段就來自評劇《花為媒》,中國評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王麗京,將來到關漢卿大劇院講述這個跨次元的故事。
《花為媒》改編自古典名著《聊齋志異》,是評劇經典劇目。舞台藝術片《花為媒》由著名劇作家吳祖光改編,1963年拍攝,新鳳霞、趙麗蓉等主演。
王少安壽誕之日,其子王俊卿在酒席宴前與表姐李月娥相見,互訴衷情,並贈羅帕定終身。李月娥走後,王母托媒人阮媽為俊卿說親。阮媽來到張家,張家有女名叫五可,才貌雙全,一說便妥,但王俊卿心愛表姐月娥,不允張家親事,並憂慮成疾。
『肆』 花好月圓——《花為媒》
花好月圓,聽起來真是個俗詞,然而那熱鬧俗氣中透露著的塵世的歡喜,卻有著一種驚艷的美。這種驚艷便來自於評劇《花為媒》。
最初知道評劇便是從那段好聽的「報花名」開始的:「春季里風吹萬物生,花紅葉綠草青青,桃花艷,李花濃,杏花茂盛……」。唱詞不嬌柔,不雕琢,珠圓玉潤,像首散發著氤氳花香的古詩,像篇奼紫嫣紅花開一片的散文。評戲《花為媒》便在花團錦族中向我們呈現出一種溫婉動人的美。「花開四季皆應景,俱是天生地造成 。」當時的新鳳霞可真是風華絕代,瓜子臉,黑鬱郁的雙眼,那含嬌帶嗔的樣子,天生的賢惠長相,天生的靈氣特質,絕不壓於當代任何一個當紅明星。玲瓏的表演技壓群芳,動聽的唱曲驚聞四座,芳菲四溢的劇本展現了戲曲文化的精粹,《花為媒》是那個時代光彩奪目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堪稱經典實不為過。
《花為媒》,顧名思義,就是「以花為媒」。風格幽默,唱詞優美。整部劇以唱為主,唱詞精彩絕倫,回味悠長,余韻繞梁,是新派唱腔中的干凈利落,其中「報花名」,「菱花自嘆」,「鬧洞房」,三個著名的唱段更是詞美,曲美,人更美。
劇中張家五小姐張五可這個人物本是別人羅曼史里頭的插足者,應該是愛情故事裡的配角,可是被巧妙的塑造成了第一女主角。她活潑美麗,還有恰到好處的潑辣,既是矜持有度的小姐,又是一位敢於爭取自己愛情的有擔當的女性。她在表演中非常可愛有喜感,將旦角的美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菱花自嘆」中,張五可的自戀透著少女的可愛:頭上的青絲發烏光閃耀,插一枝紅玫瑰,緊壓著鬢梢,面似芙蓉眉如新月耳如元寶,鼻如懸膽齒如編貝我這口似櫻桃。水靈靈一雙杏眼似笑非笑,翠耳環戴兩邊臨風就擺搖。上身穿蘇州綉靠身小襖,緊裹著這一掐楊柳細腰。八幅裙腰間系珠圍翠繞,輕移步慢轉身裙帶飄飄。對菱花仔細照我樣樣都好,真好像九天仙女下雲霄。 多麼可愛,多麼本真的一位少女!
「鬧洞房」里,兩個準新娘的較勁更是劇中的高潮。李月娥因為佔了先機,所以心裡頭沾沾自喜,而張五可則強壓怒火,卻還在心裡暗暗把對手打量。兩位女子的美貌俱在對方的表述中呈現:張五可用目瞅,從上下仔細打量這位閨閨女流;只見她的頭發怎麼那麼黑﹖梳妝怎麼那麼秀﹖兩鬢蓬鬆光溜溜,何用桂花油﹖高挽鳳纂不前又不後,有個名兒叫仙人髻。銀絲線穿珠鳳在鬢邊戴,明晃晃走起路來顫悠悠,顫顫悠悠恰似金雞亂點頭。芙蓉面,眉如遠山秀,杏核眼靈性兒透,她的鼻樑骨兒高,相襯著櫻桃小口,牙似玉,唇如朱,不薄也不厚,耳戴著八寶點翠叫的什麼赤金鉤。上身穿的本是紅綉衫,拓金邊又把雲子扣,周圍是萬字不到頭,還有個獅子解帶滾綉球。內套小襯衫,她的袖口有點瘦;她整了整妝,抬了一抬手,稍微一用勁,透了一透袖;露出來十指尖如筍,她這腕似白蓮藕,人家生就一雙靈巧的手,巧娘生下這位俏丫頭?這段唱詞形象又俏皮,把對方的美貌從頭到尾誇了一遍,就是女人看女人的那種細節角度,這當口還有這份閑情,更讓人覺得年輕女子的可愛。
一曲充滿喜劇色彩的《花為媒》,因為錯中錯面生出諸多戲曲效果,最終自然花好月圓,皆大歡喜,有情人終成眷屬。從前我總認為花好月圓充滿俗氣,其實那才是人生的美妙夢想,原來歲月靜好居然是俗氣的。休息日,我還是沉浸在這俗氣中,再看一曲喜慶的《花為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