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關於古典音樂的電影推薦
海上鋼琴師 豆瓣:9.2
2.放牛班的春天 豆瓣:9.2
3.鋼琴家 豆瓣:9.0
4.海盜電台 豆瓣:8.6
5.音樂之聲 豆瓣:8.9
6.鋼琴課 豆瓣:8.0
7.莫扎特傳 豆瓣:8.6
8.她比煙花寂寞 豆瓣:8.4
9.和你在一起 豆瓣:7.7
10.紅色小提琴 豆瓣:8.2
11.帕格尼尼傳 豆瓣:7.1
12.馬勒傳 豆瓣:8.0
13.古爾德的俄羅斯之旅 豆瓣:8.7
14.指揮家的抉擇 豆瓣:7.8
15.鋼琴的黃金時代 豆瓣:9.1
16.bbc偉大的作曲家第二集:貝多芬 豆瓣:8.8
17.卡門 豆瓣:9.1
18.夢幻曲 豆瓣:8.4
19.天鵝湖 豆瓣:9.1
20.閃亮的風采 豆瓣:8.5
21.巴赫靈感 豆瓣:8.8
22.一曲難忘 豆瓣:7.8
23.春天交響曲 豆瓣:7.6
24.bbc偉大的作曲家第三集:柴可夫斯基 豆瓣:8.3
25.bbc偉大的作曲家第六集:莫扎特 豆瓣:8.5
26.小提琴家的藝術之曠世通鑒 豆瓣:9.5
27.卡拉斯-生活與藝術 豆瓣:8.3
28.bbc偉大的作曲家第五集:普契尼 豆瓣:8.2
29.馬勒——我棄絕塵世 豆瓣:8.6
30.卡耐基音樂廳 豆瓣:8.2
31.卡拉揚在薩爾茨堡 豆瓣:9.2
32.指揮大師阿巴多:傾聽寂靜 豆瓣:9.4
33.春光奏鳴曲 豆瓣:7.5
34.不朽真情 豆瓣:7.9
35.復制貝多芬 豆瓣:7.3
36.幻想曲 豆瓣:8.8
37.在下巴赫 豆瓣:6.6
38.一曲相思未了情 豆瓣:6.6
39.親愛的克拉拉 豆瓣:6.3
40.電影明星卡拉揚 豆瓣:暫無評分
41.威爾第 歌劇《西蒙·波卡捏拉》 豆瓣:暫無評分
以上是一些電影的名字,供參考
⑵ 從西方電影與音樂看文化差異----寫論文用的
從電影中看得出哪些中西方文化差異
盡管現實中的迷信意識早已在唯物主義面前敗北,但至少在藝術和電影中,富有靈性的東方文化還是不時地顯現出優勢。超現實主義電影,最能突顯東西方文化的這種差異和差距。在楊德洛維斯基的《聖山》中,我們便可見墨西哥大師是如何不惜一切地賣弄奇幻同時又小心翼翼地為自己的「超現實包裝」尋找科學的解說和理由。其實,西方此類電影很多時候都局限在以超現實主義現象驗證著現實,而此時東方電影卻能灑脫地以現實主義原則解構超現實主義現象。比較《雨月物語》,我們就會發現溝口健二是如何自信並理所當然地讓鬼魂隨心所欲地出入銀幕。然而也正是他這種天經地義的自信,才使影片始終籠罩著一層虛實結合的快慰和朦朧幽哀的凄美意境。
一 .內陸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
以各自文化生成所依賴的地理環境基礎的差異為依據,我們可以把中西文化雙方分別歸結為內陸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也即所謂的「黃色文明」與「藍色文明」。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這是造化之功,同時也說明自然環境對人格塑造影響的巨大。「人的個性是先天組織和人在自己的一生中、特別是在發育時期所處的環境這兩個方面的產物。」[2]這里的環境不僅包括社會環境,而且也包括自然環境。自然環境對人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使人自覺不自覺地得到某種熏陶和影響。馬克思指出,「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環境中,找到了不同的生產資料和不同的生活資料。因此,他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產品也就各不相同。」[3]
中華民族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三面連陸一面靠海的地理環境使中國幾乎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從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強的穩定性和歷史延續性。這種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傳統和社會心理。誕生於半封閉大陸自然環境的儒家倫理,教誨人們重土輕遷,安貧樂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人們在久遠的傳統中沉澱了一種封閉的惰性心理和慣性思維方法,保守,缺乏開放的意識;眷戀家園故土,提倡清靜無為;安於現狀,墨守成規,因循守舊,風險意識和競爭精神不強,時間觀念和進取意識淡漠。所謂的「山性使人塞,水性使人通」,便是這個道理。「東方人並不具有西方人的忙碌和競爭意識,他們總是顯得嚴肅、執重,從不著急,時間觀念淡漠。就象『效率』一詞代表著西方社會中支配人們思想的基調那樣,中國人常說的『馬馬虎虎』一詞也表明了他們對生活所持的態度。」[4]生活圈子的狹隘與封閉,人與人之間接觸的固定性和長久性,為了能夠和睦相處,國人非常注重人情世故,「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既文章」,這也培養成國人謙虛、謹慎、忍讓、含蓄的傳統美德。中國的這種自然環境以及在這種環境影響下的文化傳統養成中華民族內傾型人格。而作為西方文化源頭的古希臘與古羅馬均處在半島之上,多面臨海,海上交通發達,航海貿易繁榮,這就使這些國家形成了打破血緣關系的開放式的社會。激烈的社會動盪、頻繁的人員往來和波濤洶涌、變幻莫測的海洋形成其開放變易的文化品格,鑄就了其靈活、開放、勇敢、進取、協作的民族精神,倡導艱苦奮斗和自強不息。所以,西方人喜歡標新立異、革故鼎新,富有冒險精神和挑戰勇氣。在西方,也正是這種自然環境下形成的文化傳統養成西方人那種外向型人格。
⑶ 求一電影 劇中有一段很令人熱血沸騰的東方樂器彈奏,好像是想證明東方樂器不比西方差,是一群學生
閃光少女 (2017)
導演: 王冉
編劇: 鮑鯨鯨
主演: 徐璐 / 彭昱暢 / 劉泳希 / 魯照華 / 韓忠羽 / 更多...
類型: 喜劇 / 音樂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7-07-20(中國大陸) / 2017-06-18(上海電影節)
片長: 103分鍾
又名: Our Shining Days
劇情簡介 · · · · · ·
陳驚(徐璐飾)是一個古靈精怪、敢愛敢恨的姑娘,江湖人稱「神經」。作為音樂附中的奇葩人物,陳驚人緣欠佳只有男閨蜜「油渣」(彭昱暢飾)甘願為她鞍前馬後。自信滿滿的陳驚戀上了校草師哥,不料卻遭到校草的嘲笑和奚落,還引起了校園兩大院系之間的大混戰。為了向師哥證明自己,陳驚聯手「502宿舍」神秘人物組成2.5次元樂團,挑戰權威、破除成見,上演了一幕幕生猛搞笑的青春趣事。一個懵懂怪力的少女,一場默默守護的愛戀,一群奇葩義氣的小夥伴,「神經女孩」如何逆襲成為「閃光少女」?2017年暑期《閃光少女》放肆揭曉——不一樣,又怎樣!
⑷ 求幾部古典音樂電影
首先是關於古典吉他,有部叫《10 promise to my dog》(10個約定)~
然後是音樂有關的:1、《Amadeus》(莫扎特傳)可以欣賞到莫扎特大部分經典作品,讓人為之折服
2、《海上鋼琴師》 這部片子我看哭了,1900的追求,又有多少人能懂呢。。
3、《鋼琴師》 二戰中的溫情。。
⑸ 看過《閃光少女》電影,對於中西文化碰撞你有什麼感想
《閃光少女》電影雖然熱度較低,上映後的票房不高,但是就單看《閃光少女》7.3的豆瓣評分,就能知道這部電影肯定是有它的可看之處的,其中最為可看的要點就是中西方音樂文化的碰撞。電影中音樂附中重視西方樂器和音樂,卻對中國古代傳統音樂抱著鄙夷的態度,從一個音樂學校可以窺看整個中國社會對於中國傳統音樂和西洋音樂的區別對待,由此也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悲哀和無奈。
《閃光少女》中另外一個最為令人感慨的情節是最後民樂系在劇院演奏的時候,開場那位老者在中國古老的樂器編鍾響起之後所吟唱的那首詩句“掩抑大風歌,裴回少年場。誠哉古人言,鳥盡良弓藏。”朴質的詩句,闡釋出的卻是對中國傳統音樂盒樂器遭遇的諷刺,曾經在中國歷史上輝煌了幾千年,卻在如今現代西方文明的沖擊之下不得已失傳而“藏”起來,甚至是被像電影裡面的一些西洋樂系的學生稱之為不入流的野音樂和樂器,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也不禁感慨現今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之路之難。
⑹ 西方絕美古典電影 走心推薦
No.5《絕代艷後》
各種裙撐、羽毛,美輪美奐。
主演克爾斯滕·鄧斯特女神,古裝也很驚艷。
《絕代艷後》講述了法國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傳奇一生。她以奢侈和浮華為人所熟知。但《絕代艷後》算是塑造了一個不一樣的瑪麗·安托瓦內特。
4000萬美金的預算,一大半砸在了蛋糕和裙子上。風光秀麗的宮殿,美輪美奐的華服,如茵的草地噴泉,杯盞交錯的衣香鬢影,奢華名貴的水晶裝飾,古典夢幻的法蘭西氣息。收到4000萬美元「肆意揮霍」(前兩部小成本文藝片都只區區幾百萬而已)的索菲婭·科波拉,將自己攝影的華麗發揮得淋漓盡致,每一個鏡頭都是對眼睛的愛撫。
No.4《戲夢巴黎》
古典精緻法式風。情色,但不色情,畫面感出色,裸露鏡頭頗多。明寫情色,暗寫懷舊。
那是個充滿夢想、激情的年代,那是個電影和性愛的年代。1968年巴黎五月學運前夕,美國少年馬修在法國電影藝術館邂逅波希米亞風的孿生兄妹泰奧和伊莎貝爾,他們因電影而結緣。馬修擁有隱秘的同性戀激情,但深深壓抑在心中;泰奧和伊莎貝爾自小就儼然雌雄同體般長大,既是兄妹又是情人。馬修的慾望於是同時指向泰奧和伊莎貝爾,三個如花少年通過沉溺於電影世界的方式深陷於性愛、禁忌、亂倫的情慾,無法自拔——直到五月事件的革命暴力強行闖入,他們甜蜜又迷亂的青春欲輪族望之夢不得不讓位於理想主義的革命激情……
情色的表象,夢想的實質。
No.3《安娜 卡列尼娜》(2012版)
畢竟是寶寶的女神演的~凱拉奈特利,有顏,有藝有技。
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之前也有很多經典的電影改編版。喬 懷特這版不是反響最好的,但個人覺得研究西方古典服飾演變的話很好,很有誠意,很有導演的風格,服裝精美,我K養眼~
那些裝飾有奢華皮草的大衣、帶有塑身衣的精緻絲綢禮服、華麗與氣場兼具又充滿異國情調的俄羅斯式大衣都在2011秋冬大肆流行開來。
影片於2013年獲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獎
No.2《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
一部娜塔麗·波特曼封後前的作品,兩大女神領銜主演。
整個故事發生在了一個引人入勝、滿是肉慾世俗的宮廷世界中。一對姐妹花,瑪麗和安妮·波琳,在她們那極具野心的父親和叔叔的安排下,周旋於國王身邊。
斯嘉麗·約翰遜、娜塔麗·波特曼、 艾瑞克·巴納、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埃迪·雷德梅臘培弊尼、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樓主數星星數到肩周炎··
自認為這是對都鐸王朝宮廷服飾還原度最高的一部電影,真的跟畫像上的一模一樣。因為內心戲的需要,娜塔莉的著裝比較美艷,而斯嘉麗的用色比較單調,卻也嬌美清純。
No.1《高斯福庄園》
嗯哼··這部片子要好好說說,很多人會說古裝片只有服裝沒有劇情,看了這個就可以堵上他們的嘴了。
《高斯福庄園》是一部由羅伯特·奧特曼執導,朱利安·費羅斯編劇的英國懸疑片,於2001年11月7日在英國上映。
演員包括凱莉·麥克中山唐納, 瑪吉·史密斯,邁克爾·甘本,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卡米拉·拉瑟福德,克里夫·歐文,海倫·米倫 ,艾米麗·沃森,瑞恩·菲利普······基本上影片從頭看到尾都處在一種數星星的狀態···有人打趣說2001年英國的明星們不是拍這部電影,就是去拍《哈里·波特》了。
《高斯福庄園》里還有一堆影帝影後,像邁克爾·甘本,海倫·米倫,艾米麗·沃森等等等等。在這里樓主不一一介紹了。總之是一流的電影,推薦大家觀看~
⑺ 你知道有哪些和古典音樂相關的電影
1、「她比煙花寂寞」 英國才女,忘了叫什麼了,也演過「戰馬」,飾演的大提琴家傑奎琳 杜普蕾。也可以算作是杜普蕾的傳記電影。裡面還有鋼琴家 指揮家,杜普蕾的丈夫巴倫博伊姆。評價不是很好 但和你的要求。裡面反復出現的曲子是愛德華 埃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本人最喜歡的大提琴曲。
2、閃亮的風采,裡面除了拉三,還有肖邦李斯特維瓦爾第的曲子……
為了霍洛維茨,結尾男主角彈的是拉二
親愛的克拉拉,裡面有舒曼第三交響曲萊茵河,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5首,結尾彈的是勃一鋼協,不過片子本身比較爛
音樂會,很大篇幅的柴小協,不過這個柴小協被弄得神經兮兮的
莫扎特傳,這個莫扎特也被拍得很神經
她比煙花寂寞,埃爾加大協
紅色小提琴,電影本身不是太好,但配樂很出色,是Joshua Bell演奏的
鋼琴課
鋼琴家
海上鋼琴師
還有一些紀錄片比如:里赫特——謎、霍洛維茨在莫斯科、懷念傑奎琳•杜普蕾、鋼琴的黃金時代、指揮的藝術、鋼琴的藝術、小提琴的藝術……
3、那個《她比煙花雞墨》一度吵翻天了,因為片子拍得實在是很不可理喻-_-/// 老片,《一曲難忘》主講肖邦,穿插了肖邦與李斯特認識的幽默橋段,和喬治桑的關系,但這片也很扯,弄得喬治桑跟惡人一樣。《夢幻曲》,凱瑟琳赫本主演的,克拉拉嫁給舒曼後的故事。挺浪漫的一片。休格蘭特也演過肖邦,但喬治桑應該好了點,還有主題曲流行了很久,《I like Chopin》.
⑻ 有哪些西方音樂體現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從西方電影與音樂看文化差異
作為西方文化源頭的古希臘與古羅馬均處在半島之上,多面臨海,海上交通發達,航海貿易繁榮,這就使這些國家形成了打破血緣關系的開放式的社會。激烈的社會動盪、頻繁的人員往來和波濤洶涌、變幻莫測的海洋形成其開放變易的文化品格,鑄就了其靈活、開放、勇敢、進取、協作的民族精神,倡導艱苦奮斗和自強不息。所以,西方人喜歡標新立異、革故鼎新,富有冒險精神和挑戰勇氣。在西方,也正是這種自然環境下形成的文化傳統養成西方人那種外向型人格。
從電影上看,盡管現實中的迷信意識早已在唯物主義面前敗北,但至少在藝術和電影中,富有靈性的東方文化還是不時地顯現出優勢。超現實主義電影,最能突顯東西方文化的這種差異和差距。在楊德洛維斯基的《聖山》中,我們便可見墨西哥大師是如何不惜一切地賣弄奇幻同時又小心翼翼地為自己的「超現實包裝」尋找科學的解說和理由。其實,西方此類電影很多時候都局限在以超現實主義現象驗證著現實,而此時東方電影卻能灑脫地以現實主義原則解構超現實主義現象。比較《雨月物語》,我們就會發現溝口健二是如何自信並理所當然地讓鬼魂隨心所欲地出入銀幕。然而也正是他這種天經地義的自信,才使影片始終籠罩著一層虛實結合的快慰和朦朧幽哀的凄美意境。
從音樂上看,我們中國最早的調式為五聲調式也就是說只有1 2 3 5 6這五個音給成一個完整的音階。只要是這幾個音組成的歌曲就形成了最有我國特色的民間音樂。而歐美等則不同,他們用的完整的七聲調式。而且歐美音樂最大的特點不是在於旋律,而是在於和聲方面。也就是說,中國是對世界上旋律貢獻最大的國家,而歐美則是對和聲方面的貢獻比較大。簡單來說,一首歌里如果沒有4 7這兩個音存在。他必然是一首中國的民間歌曲。當然現在中國的流行樂除外。
總的來說,通過以上兩方面對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行的比較,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各有其特徵。中西方文明由於建立在各自自成系統的迥然各異的文化背景上,兩種孑然不同差異懸殊的文化背景,造成中西雙方在價值追求和倫理取向上旨趣迥異,從而使得中西方現實人格特徵大異其趣。
⑼ 有關美國或西方國家拍的關於音樂的電影
曾經,歌曲改變人生,八月迷情,海盜電台,布達佩斯之戀,音樂之聲,鋼琴課,紅磨坊,藍調傳奇,搖滾黑幫,雨中曲,完美音調,瘋狂的心,天鵝絨金礦,靈魂歌王,k歌情人,鋼琴家,玫瑰人生,醉鄉民謠,放牛班的春天,她比煙花寂寞,美劇歡樂合唱團
基本上能想到的就這么多,都是非常經典的好片子,其他想到再補充吧
⑽ 《卧虎藏龍》:東西方音樂契合下的武俠美學
作為一部經典武俠電影,《卧虎藏龍》所強調的主旋律並非傳統的俠客豪氣,而是對江湖背景下人文內涵的思索沉澱。為了契合這一主題,譚盾在影片的配樂中以深邃的東方音樂為主,並採用豐富的中國民族性樂器,將這部情節曲折的影片娓娓道來。東方音樂元素不僅為電影音樂的創作提供了東方情調,也增強了電影的視聽效果,提高故事的感染力和影響力。以影片同名主題曲《卧虎藏龍》為例,其中運用的中國民族樂器有琵琶、板鼓、竹笛、二胡、葫蘆絲、中國鼓、手鼓等,在旋律上以民歌和戲曲為主要題材,並注重聲畫統一,盡顯東方文化色彩。
電影《卧虎藏龍》選擇的音樂旋律使電影主角的個性發展與整體故事緊密相連,既深化了主題思想,渲染了影片氛圍,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電影的藝術感染力。除了完整的民族樂器演奏,民族樂器的單純發聲也為東方音樂色彩的呈現增色不少。片中令人耳目一新的當屬民族打擊樂器的運用,在大量刀劍對決、拳腿過招的情節中,中國鼓等打擊樂器都起到了調動氛圍、穿越時空的作用,這些民族樂器在行雲流水的打鬥中成為點睛之筆,將電影節奏與意境恰到好處地傳達出來,有效渲染了場景的戲劇效果。可以說,《卧虎藏龍》的電影音樂有直擊人心的力量,並呈現出民族性和融合性的雙重特點,以多種東方音樂要素完美地展現了武俠電影的別致美感。
無論是電影主旋律,還是插曲配樂,《卧虎藏龍》的音樂格調都是極具民族性的。盡管電影開頭、中間和結尾處插入了交響樂的運用,但其本質仍以東方音樂為主,且音樂表現形式含有濃濃的中式情結。東方音樂的民族性往往依附於地域性樂器的運用。影片中玉嬌龍和羅小虎在新疆大漠戈壁爭奪梳子時,響起的是維吾爾族的民族樂器熱瓦普,這一彈撥樂器聲音鮮明、音色清脆,其演奏的音樂也飽含熱情,體現了玉嬌龍的活潑生動與羅小虎的粗獷奔放,貼切地描繪了二人追逐打鬥的場面(圖1)。該段插曲輕快的節奏與畫面中一望無際的荒漠產生強烈的對比反差,起到了以聲襯景、以調敘情的作用。民族樂器熱瓦普和新疆手鼓的演奏不僅為影片增加了許多活力,也使受眾身臨其境感受了西北地區的特色風貌,維吾爾族獨特的地域性樂器配以純正的地域音樂,展現出極強的民族特徵。
另一具有民族性特徵的樂器是雲南少數民族樂器葫蘆絲,它最初出現於玉嬌龍偷盜青冥劍之夜的配樂《夜斗》。伴著玉嬌龍放下床簾佯裝入睡,葫蘆絲悠悠響起,音色亮麗而又柔腸百轉,生動地刻畫了寂靜恬淡的月夜。然而,一直作為襯托的弦樂組逐漸加強,配合葫蘆絲拖長的曲聲突然奏出強音,平添焦灼,暗示了看似平靜的夜晚背後實則醞釀著不安。配合著畫面上玉嬌龍在房頂一閃而過和劉太保警覺的目光,板鼓作為主要樂器終於登場。《夜斗》整段音樂被中國鼓樂充滿,節奏型選自中國戲曲,鼓點張弛有度:玉嬌龍和俞秀蓮在飛檐走壁、你追我趕時是由輕盈的鼓點配樂的;當玉嬌龍與俞秀蓮不得不展開正面激烈打鬥時,大鼓鼓點越發急促有力,加以鼓槌互擊的變換演奏手法,營造出緊張氛圍;玉嬌龍僥幸逃脫後,鼓聲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無窮。整段插曲充分發揮了中國鼓清亮的音色特點,節奏的推進依靠單個鼓的擊打帶動整個鼓隊而完成,達到了聲畫合一的效果,極大增強了電影的節奏感和感染力,且富有濃郁的民族色彩。
另一場經典的打鬥情節——李慕白和玉嬌龍竹林相鬥——的配樂《穿越竹林》則是由蕭來演奏的。蕭是純粹民族性樂器之一,其音色蒼涼深沉,適宜獨奏和重奏。李慕白和玉嬌龍伴著悠遠蕭聲相繼飛入竹林,畫面配以蕭聲和琵琶、竹笛等能夠代表東方文化的民族樂器,不僅體現了中國武功的輕靈,也營造出特有的東方電影意境。上述民族樂器在配合影片內容和渲染人物情緒的同時,更起到了向受眾傳達中國文化和民族底蘊的作用,影片的藝術主題因此得到升華。
電影《卧虎藏龍》中不僅運用了多種民族性代表樂器, 還別具匠心地融入了西洋樂器,將西洋樂形式與東方樂內涵相結合,營造出和諧氛圍,使電影透出一股更加深邃的東方音樂文化氣息。正所謂「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影片初始便是由大提琴主奏的主題音樂《卧虎藏龍》。大提琴渾厚的琴音在電影畫面出現前緩慢響起,通過模仿民族樂器的顫音和滑音,營造出深沉的氛圍。伴著影片片名出現,民族打擊樂器和弦樂樂器一並奏響,東方韻味隨即撲面而來,並出現了與之相呼應的傳統建築的畫面,與影片即將講述的故事相得益彰。復古曲風配以現代樂器大提琴,凸出了大提琴低沉的旋律和婉轉的音色,其幾度打轉的音節更是暗示著片中人物的曲折命運。中西音樂元素的交融使該音樂層次更加豐富,也為受眾提供了一場絕美的聽覺盛宴。
事實上,縱觀整部影片,其音樂多表現出以多元手法傳遞音樂的國際民族性目的,主題曲《月光愛人》便是完美範例之一。《月光愛人》是一首婉約的古典情歌,歌曲運用了電聲樂器和現代節奏型來配合中國歌手李玟委婉深遠的歌聲,歌曲構成以東方音樂元素為主,西方音樂元素為輔。其旋律採用了中國傳統音樂中的五聲調式,也是中國民族歌曲中常見的旋律型。「譚盾在這首由41小節構成的主題歌旋律中(不含前奏、伴唱、尾奏旋律),運用五聲調式中的小三度級進共有10處之多。」歌曲主題一開始就使用了三音組角調式(角、徵、羽、宮、商、角),節奏則採用典型的弱起切分,具備我國民歌特色,富含東方色彩。
雖然《月光愛人》的歌曲基調以傳統的三音組為主,但歌曲中通過運用西方大提琴模仿馬頭琴和胡琴的音色,配以滑奏等中國傳統的演奏手法,製造出西洋樂器與東方元素合並為一的效果。相似的創作方法還體現在歌曲的其他部分,管弦樂伴隨著葫蘆絲和琵琶等傳統東方樂器交錯出現、此消彼長,營造出電影人物復雜纏綿的心緒。該種電影音樂的運用同時運用了中西音樂元素,不僅充分展現出了東西方音樂的魅力,也符合影片國際化的定位,一方面,曲調強烈的東方色彩讓受眾能夠越過時空限制感受民族情感;另一方面,以西方樂器模仿東方樂器的音調和演奏方式能夠使影片感情的傳遞更加到位。
純粹的民族音樂在電影音樂中的使用可能會存在封閉性和局限性,但若是取本民族音樂精華融合其他音樂元素,民族音樂就會以一種全新的風格呈現出來,這種融合態勢也是當代電影音樂發展的必然趨勢。《卧虎藏龍》的電影音樂創作將東西方音樂元素和諧地融為一體,兼顧東方音樂與西方音樂的藝術美感,恰到好處地向世界展現了一部中國式武俠電影的多元風貌,可謂是中西合璧的經典之作。
《卧虎藏龍》的電影音樂創作中以東方古典樂器為主,同時用西方管弦樂加以配合,通過古典主義的表現形式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東方音樂美學。「一部優秀的音樂作品,其創作流程必須是完整的,要經過三個環節,包括創作、表演和欣賞。」在創作層面上,《卧虎藏龍》對傳統東方樂器的選用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凸出了東方音樂的民族特性和時空特徵,使富有東方意蘊的音樂直觸人心,拓展了東方音樂的文化價值,加強了電影的藝術性、思想性和戲劇性;在表演環節中,《卧虎藏龍》把東方音樂作為一種自然元素插入到影片中,加強高潮片段,緩和情節沖突,絲毫不顯生硬。該創作和運用並不是簡單的循環重復,而是與電影畫面相結合,起到了推動情節發展、承接人物對白、引發受眾共鳴的作用;在欣賞層面,如果僅靠受眾的自身審美積累,必然無法到達音樂專業領域的審美效果,因此電影音樂需要通過聲畫調動受眾的共鳴感與欣賞力。《卧虎藏龍》中東方音樂的使用具有民族性和融合性特徵,前者讓受眾對於中國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乃至喜愛,廣泛普及了東方音樂文化的民族內涵,後者則通過東方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的有機融合開闊了更加廣泛的欣賞領域,通過給受眾提供以審美體驗,加強了電影音樂的社會性功能,與電影音樂的審美功用相符。
「在國際異質文化頻繁交流與融合的今天,單純的民族音樂文化已經不能滿足中國影視音樂的市場要求。」《卧虎藏龍》將東方文化引入西方視野的同時,其電影音樂也為弘揚中國民族音樂文化提供了較為全面的參考。《卧虎藏龍》的成功昭告了中國電影人,只有更好地挖掘東方音樂在電影中的文化價值,才能將民族精神呈現於世界舞台之上,達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目的。
作為一部獲得奧斯卡多項大獎的作品,音樂創作對電影《卧虎藏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卧虎藏龍》中的電影音樂既具有民族性,也具有融合性,二者相輔相成,具有承載民族形象和東方底蘊的美學價值。影片中採用的東方音樂不僅構成了電影藝術中不可缺少的民族元素部分,更融合了西方元素共同為電影音樂平添多元化色彩。《卧虎藏龍》成功塑造了多個經典人物形象,深化了主題思想,為武俠電影中東方音樂藝術的蓬勃發展和深遠傳播奠定了基礎。民族性和融合性的特徵共同作用於《卧虎藏龍》的電影音樂,不僅最大程度上發揮了宣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功能,也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的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代表著中國電影業的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