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非主流騎車放音樂的叫啥電影

非主流騎車放音樂的叫啥電影

發布時間:2024-10-13 00:48:46

❶ 我以前看過一個類似死亡飛車的賽車電影但不知道叫什麼··

速度與激情1

片名
The Fast and the Furious
譯名
速度與激情1/玩命關頭/狂野時速

劇情簡介

周末的洛杉磯街頭,一場亡命飛車大戰又將拉開序幕。許多年輕人帶來了精心改裝的賽車,期望在街頭一戰成名,贏得榮譽和財富:一輪賽車的賭注高達2000美金。這時,新紮師兄布萊恩(保羅·沃克爾)登場了。他的任務是借飛車打入活躍在非法賽車活動中的幫派,充當卧底,為警察局和FBI收集證據,查清究竟是哪個幫派經常搶劫運送貴重電子貨品的卡車。
很快,布萊恩憑借出色的車技贏得了幫派老大多米尼克(范·迪瑟爾)的欣賞和信任,同時也贏得了多米尼克的妹妹米婭(喬丹娜·布魯斯特)的芳心。但是多米尼克的助手文斯卻不喜歡布萊恩,也不信任他。尤其是在布萊恩和米婭相愛後,文斯更是由嫉妒轉為仇視。更讓布萊恩為難的是,通過與多米尼克的接觸,他和這個幫派老大逐漸建立了友誼,兩人成了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好朋友。他開始擔心,如果自己真的收集到不利於多米尼克的證據,會毀了兩人的兄弟情誼,何況,還有他傾心相愛的米婭,他怎麼忍心傷害她呢?受到友情和愛情的雙重羈絆,布萊恩陷入了困境……

賽車劇情

周末的洛杉磯街頭,許多年輕人駕著精心改裝的賽車參賽,以期望在街頭戰中成名。新紮師兄布萊恩登場了,他的任務不僅是贏得比賽,還要借飛車打入活躍在非法賽車活動中的幫派,充當卧底為警察局和FBI收集證據。布萊恩憑借出色的車技贏得了幫派老大多米尼克的欣賞和信任,同時也贏得了多米尼克的妹妹米婭的芳心。讓布萊恩為難的是,他和這個幫派老大逐漸建立了友誼,還有他傾心相愛的米婭……

影片點評

「關閉大腦,開動馬達,猛睬油門,享受那高速馳騁之「爽」!」這是《速度與激情》人物的主要活動,也是該片觀眾得到的唯一刺激。《速度與激情》上映第一個周末就賣了4160萬美元。作為一部沒有大明星掛帥、製作經費沒有成為報道對象的普通動作片,該片的氣勢真有幾分「橫空出世」的味道。這是電影旺季第一個真正的「驚喜」,因為片商本不敢奢望該片有太好的成績。也許是它選對了「面世」的時機(若跟同類影片如《古墓麗影》或《旗魚行動》同時上映的話,結局可能會不同),也許是大家的期望值太低,總之只要心平氣和進影院,它定能讓你的脈搏加速跳動。
《速度與激情》賣弄的是美國青少年文化的形象:疾馳的跑車、玩命的飛車比賽、鼓動的肌肉、穿緊身裙子的辣妹……這一切都代表著叛逆精神和享樂主義。片中的演員均有著運動員的體魄、明星的臉蛋、黑幫頭目的桀傲不馴,讓你覺得眼睛一亮。如果該片啟用家喻戶曉的明星,效果可能反而不佳,不能讓人感到闖進了一個又酷又險又新奇的世界。該片的主角范·迪瑟爾大有取代斯蒂文·西格或尚克勞德·范達米之勢,成為二線動作紅星。他的光頭形象,加上故作沉思的氣質和賣弄警句的習慣,對於25歲以下的男生應該會有無窮魅力。
盡管筆者在這方面保持著良好的記錄,但預測演員的星運或影片的票房本不是影評人的份內活;然而,敘述影片的劇情卻是我無法徹底迴避的工作,而當劇情完全由俗套編織而成時,這項工作無異於老生常談。我們不妨長話短說:布萊恩是名警察,他需要潛入一個飛車黨,以偵察公路貨車搶劫案;他幫助大哥大逃脫警察的追捕,贏得了大哥大的信任;他愛上了大哥大的妹妹,引起了情敵兼幫派副手的妒忌;他徘徊於工作的職責和對飛車黨成員的友情之間……
這些橋段我們曾在八十年代的香港警匪片中見過許多次,早已失去新意。好在男一號不是布萊恩,而是范·迪瑟爾扮演的飛車黨老大,從他那裡我們了解到,一輛普通本田跑車,在車頭蓋下改裝一下,加個加速器,可以一舉沖上170英里,即270公里。影片的飆車場景拍得還不錯,雖然借用了007將跑車鑽到貨車下的細節,但手法仍是寫實的。影片的整體風格不是007那種成熟男人的灑脫,而是年輕人的活力。動作場景除了配有最新潮的都市流行歌曲,音響效果也相當出色。
汽車是美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拍玩車游戲是好萊塢的拿手好戲,但要把追車場景拍好並不容易。本片在這方面雖然沒有什麼突破,但也算得心應手。影片的最大優點是它並不標榜追求什麼高深的東西,而是追求一時的快感,正如主角所說:「在那10秒鍾里,我是自由的!」
速度與激情2

片名
2 Fast 2 Furious
譯名
速度與激情2/飆風再起2/狂野極速
劇情簡介
為了一件大案子的調查,他加入了洛杉磯街頭黑夜充滿刺激的速度競賽。在這個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時間,奧康納只有最後的一次機會,來捍衛自己的榮譽。
在邁阿密長大的卡特是個精明的商人,他利用自己的進出口生意為全球性的黑市交易洗錢。奧康納的任務就是接近這個傢伙套取情報。但是這個不守常規的人在接受任務前必須抹掉自己身上的烙印。不過他很不情願的發現那些隱藏著的夥伴里居然有自己童年時代的好友、前搭檔羅曼?皮爾斯,他可是個犯罪高手。現在他的假釋官給了他一個機會??跟奧康納合作。現在對於皮爾斯和奧康納來說都是他們最後一個機會了。這個夏天,在同一條跑道後,再次出發……
幕後製作
2001年的暑期票房炸彈《速度與激情》可謂轟動了世界影壇,以區區3800萬的成本在全球狂賺兩億多美元,但對於成功製作人尼爾·H·莫里茲(Neal H.Moritz)來說,這令人驚訝的票房佳績卻完全在他意料之中,因為影片中驚心動魄的情節、動力強勁的改裝車、演員的火辣表演和流暢而前衛的電影技術完全滿足了尋求刺激的觀眾。事實證明,影片的成功不僅僅表現在票房,哪怕是一向苛刻的影評人也給予了影片很高的評價。
莫里茲說:「因為《速度與激情》激起了強烈反響,所以我們知道已經扣動了年輕觀眾的心弦,我相信我們的電影已經融入了街頭賽車文化,影迷由此產生共鳴,並且繼續支持著《速度與激情》的DVD及視頻。我們知道他們已經為續集做好准備,而我們必須堅持拍攝續集的前提,那就是一如既往的真實和前衛。」
在Teen Research Unlimited市場調查公司公布的調查結果中,《速度與激情》是2002年秋季和2003年春季美國青少年最喜愛的電影,在影片成功的背後,是對青年文化的強烈渴求,巨大的商機也隨之顯現。
導演約翰·辛格頓看到《速度與激情》時,突然產生了似曾相識的感覺,他說:「當時我在想,天吶,我為什麼沒想到?我在洛杉磯南中部地區長大,那時候我們整天都在玩街頭賽車。我們在街邊把換上時髦輪轂和各種動力系統的車子一字排開,深夜裡,引擎的轟鳴會淹沒數條街區,我在《街坊的男孩子們》中就曾提到過。」
在辛格頓順利簽約擔綱本片導演後,他和製作人莫里茲及編劇都開始挖空心思的尋求更能吸引眼球的新鮮元素,最終,他們決定求助於血管里流動著汽油的賽車迷。辛格頓回憶說:「我們在西海岸發布了招募廣告,希望在影片中借用到更多的改裝賽車。我們在互聯網上登出通知,讓車主們到聖莫尼卡的一個停車場集合。當時通知才發布36小時,我們估計大概會有100輛車到場。然而在集合當天,當地的交通堵塞非常嚴重,因為有700多輛車蜂擁而至,有些人是從西雅圖特地趕來的。」最終,劇組選用了其中的192輛。
為了保證續集的速度與激情,製片方再度請來了汽車改裝大師克雷格·李伯曼(Craig Lieberman)作影片的技術顧問。和他一同工作的還有一批頗具天賦的特技車手,在眾多經驗老到的車手中,有些人曾參與《速度與激情》的拍攝,其中著名女車手黛比·埃文斯(Debbie Evans)就憑借該片而贏得了世界特技大獎。
環球影業將本片拍攝經費的大部分用於打造和得到片中出現的190輛酷車,除此之外,還有將近400輛車成為了片中的「臨時演員」。
在本片中,攝制組繼續使用了在首部中應用到的特製攝影車,其中包括裝有轎車外殼的卡車,不但具備高速性能,還可以拍攝下車手在高速過彎時身體的受力反應;裝有攝影機、類似於沙灘車的「shift car」,最高時速可以超過100英里,可以從前後左右同步拍攝行駛中的車輛。另外,攝制組還使用了消除高速震動的「moro-cam」,由此呈現出更加穩定的圖像。
片中共有15輛跑車成為「主角」,其中包括日產Skyline GTR、三菱EVO 7、1970年款Hemi道奇Challenger、1969年款Yenko Camaro、1998年款寶馬M3、2003年款道奇蝰蛇、雪佛蘭考維特、1994年款豐田Supra、1994年款馬自達RX7、2001年款本田S2000和1993年款謳歌NSX。
片中跑車五光十色的外表大部分由製作設計師基思·布萊恩·伯恩斯(Keith Brian Burns)指導完成,從車漆顏色、車體部件,到輪轂和立體聲揚聲器全都一絲不苟。由於影片所用車輛眾多,於是劇組聘用了40名全職機械師,除了保障車輛的正常使用之外,他們還挑選出一些廢車場里的廢棄車輛,將其重新修復和噴塗,從而變廢為寶。

片名
3The Fast and the Furious: Tokyo Drift
譯名
速度與激情3:東京漂移
劇情簡介
盧卡斯·布萊克在影片中飾演了一個到處惹麻煩的小子西恩·伯斯維爾。此人在學生時代就不是個老實的主兒,雖說在學校里和同學老師行同路人,可一到了馬路上,就完全換了個人。整日和社會上的小混混糾纏在一起,後來更是迷上了街頭飈車。在賽車方面頗有天分的伯斯維爾雖說在飈車族當中頗有名氣,卻也因此惹禍上身。為逃避身陷囹圄,西恩·伯斯沃斯不得不輾轉到日本東京。不過,在這里,西恩同樣為當地的街頭賽車所著迷,並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賽車朋友。在和對手初嘗敗績後的西恩,被迫進入東京底層社會,並欠下了一筆債,為了盡早還清債務,他必須靠飈車還有自己的絕技--漂移來贏得更多的比賽。同時,對賽車著迷的特維克也決定跟隨西恩體驗這場「生死時速」……
精彩看點
美國人挑戰東京地下賽車
故事講述的是一名街頭賽車手尚恩,他生性孤僻,與這個世界惟一的溝通就是街頭狂飆,感受到速度的快感,並藉以淡化不和諧的家庭關系。而他多次參加地下車賽成為警察通緝和追捕的目標。為了躲避牢獄之災,尚恩被送到了東京,在軍中服役。一個偶然的機會,尚恩在東京結識了同樣來自美國的溫克,經他介紹得以目睹本地車手展露驚人的「漂移」技術,並被這種高難度的技巧深深吸引。經過鍛煉,尚恩成為當地賽車界的好手,並且與當地的漂移之王狹路相逢,但沒有想到對方同時也是當地犯罪集團頭領,尚恩因此深陷危機。為此他不得不重操舊業,在驚險的賽道上演生死時速,但這次比賽的賭注卻是自己的生命……

片名
Autobahnraser譯名
速度與激情之A2狂飆

劇情簡介

貓捉老鼠,警察抓小偷,交警罰違章,天經地義;當然,偶爾也會出些意外,比如警察3個禮拜抓不到偷了25輛名車的小偷,比如交警屢屢追不到開著改裝車在公路上超速狂飆、在測速電子眼前留影的飛車族……但如果讓哪個警長在自己的轄區里同時遇到這些意外,那這個警長有些抓狂、有些歇斯底里、有些見人就咬恐怕也能理解——小警察卡爾的上司現在就正經受著這樣嚴峻的心理考驗……
半夜,公路邊,小警察卡爾正在「糾正違章」幫一名美女檢修輪胎之際,身旁4輛嶄新鮮紅的奧迪雙渦輪跑車風馳而過,職業反應明顯遲鈍的卡爾用他最快的速度發動警車打算馳援的0.01秒之後——緝盜的10餘輛警車全部追尾,排在最前面的是卡爾的車,直升機里響徹夜空的是上司的惡毒咒罵……
轉過天來,一個鶯飛草長、風和日麗的日子,卡爾被降職到路邊測速,隨著一陣風馳電掣,卡爾的測速器飛到路邊,卡爾的制服褲子竟然被勁風吹成了兩片,下身半裸的他大義凜然地走上前去堅持原則地處理違章……
警局例會上,就轄區內3周內25名車失竊無一破案以及飛車族橫行公路,警長對全局同仁「大加表揚」,生平熱愛觸霉頭的卡爾因為主動發言「贏得了」打入飛車族內部的重任,在眾同事們幸災樂禍的眼光中他獨自美麗、成竹於胸。
飛車族裡,土耳其帥哥布魯諾是個每日開著輛SMART-142微型車象松鼠一樣四下亂躥的限時速遞匹薩員,除了每天准時把匹薩送到客人手裡,還偶爾因為他矯捷的身手和放浪不羈的性格橫刀奪愛戧走客人的女友;還有一對開著寶馬四處放電的熱辣姐妹花克勞蒂婭和尼基,四個開法拉利小跑卻大多不夠年齡拿駕照的小年青,開野馬的帥哥戴迪和飛車族頭人魯克(就是他的開著一輛改裝寶馬老爺車把卡爾的褲子吹成了兩片)……所有人看起來和普通人沒有太大分別,只不過他們狂熱迷戀300公里/小時的世界。

影片簡評

電影里似乎有一條鐵的定律:但凡警察抓壞蛋,只有兩種結果,一是傳奇神探單槍匹馬打了一圈群架,最後在與對方BOSS的終極對決中險象環生制服對手;二是一堆一堆的警察帶著裝備精良的部隊大張旗鼓的沖鋒陷陣然後很快的遭受大面積損失潰不成軍,最終關鍵時刻一股處於社會底層的亦正亦邪的一直和警察搞不大來的灰色勢力挺身而出接過革命的旗幟,三下五除二將壞蛋一網打盡。總之就是壞蛋永遠不可能被那些正常的警察抓住,似乎電影編劇導演們集體對咱們警察叔叔阿姨們不是那麼放心,把社會治安寄希望於警察手裡,好像總是那麼不靠譜。
本片基本屬於後一種情況,不免俗的,那股所謂的「灰色勢力」成為絕對的主角。但是值得強調並且應該感到欣慰的是,咱們的警察終於抓到壞蛋了,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是他們抓到的。至於過程中那些經過足夠豐富的途徑而報廢的,粗略計算大概有30幾輛的警車(在這里不能不對編劇和導演豐富的想像力表示敬意,摔東西都摔得這么有創意),我們表示沉痛哀悼。還好,奧迪A6們都是完好無損的,不然片商會直接賠到心碎……
除去無數把激烈的場景惡搞到崩潰的畫面外,幾個小小的香艷鏡頭也蠻吊人胃口,可是看下去才知道,自己崩潰的更厲害……。另外還有一項發現,就是現在的這幫警察怎麼那麼貧!無論身處何種境地,仍然自我感覺相當良好的樣子。當年看《警探肖恩》的時候,那傢伙是個傻子;再看這部片子里這位,居然是一非主流。

原名
Fast

❷ 非主流是啥東東

非主流起源

據研究,非主流的老祖宗正是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朋克(Punk)文化,其中以哥特搖滾風(Gothic rock)和視覺搖滾風(Visual rock)為代表。朋克文化屬於後現代虛無主義,以帶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奇異裝扮表現憤怒,破壞,死亡等情緒,風靡於搖滾音樂人和愛好者之間。
90年代末,由Punk文化衍生出了一種新的表現形式,它融合了Pop流行元素,在視覺的表現手法上更加多元化,並且開始表達一些憂郁,悲傷的主題,於是便產生了Emo文化,Emo即是Emotional的縮寫。Emo文化同樣發源於音樂領域,但很快變成了一種時尚風格,風靡於全球的青少年中間。
主流與非主流模式的沖突
主流(常規固定模式):
主流的文化價值觀,對外通常顯穩定結構。顧名思義,主流並不是指時尚潮流的追求——而是一種已經被絕大多數接受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不接受真正的主流觀點的,不是時下被稱為非主流的社會現象中的跟風者——而是指尼采等理想主義哲學家。)
非主流(非常規流動模式):
小眾文化價值觀,與現實的價值觀格格不入。卧軌自殺的海子,舉槍自殺的梵高,都是非主流小眾文化價值。
關於非主流的推動力
放羊娃在認定了:「放羊-生娃-放羊」的目標(我們稱為理想的東西)後,就風雨無阻,義無反顧的放羊去了。現代社會不正是缺少了這種持之以恆的精神了嗎?當然,我們這種堅持的精神之所以流失,也是有深層次的社會原因的--我們的社會並不是完全的公平,公正的。由於每個人成長所處的環境等諸多因素,有時我們努力了卻並不一定成功。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是我們實現目標的可操作性不大,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了),有兩種情況: A 有的人去玩非主流,玩頹廢和墮落,然後找到許多「非」友,一起尋找共鳴和「非」的環境及理由,從而找到了心理的平衡,以減少現實對自己無情的「傷害」。他們用「非」的方式「主」。 B 有的人去玩游戲了,像「放養-生娃-放養」一樣「打怪-升級-打怪」。在游戲里得到無窮的樂趣,因為他們有盼頭,網游公司會迎合他們,只要你在打怪,你就能升級,升級了就能打更大的怪,在游戲里,玩家同樣被一群人認同,獲得了在現實中無法或很難得到的成就感,以減輕現實對他們心理造成的傷害和「不爽」。其實,一部分流行歌曲同游戲一樣,是因為歌曲的動聽和所述故事對歌迷的認同而流行的。體育,選秀,電視劇,綜藝娛樂等等需多東西都有同樣的功能。只不過這里只有網游對人們的時間、金錢、身體、學業等影響最大罷了。
想想放羊娃,人間的目標雖然簡單,卻有十分強的可操作性,放羊就能賺錢,賺錢就能娶媳婦,這可是實實在在的真實啊。
「非主流」一詞的起源 關於「非主流」一詞的起源,一說:
「非主流」的起源,相信有很多人聽說過TOKYO HOT,即翻譯過來是東京熱。東京熱是日本最大的一家AV電影電視台我們現在看到的世界上60%的AV電影來自這個電視台,它位於東京的涉谷地區也就是非主流的發源地,被自稱為非主流一族最嚮往的地方。 這種起源說法,可謂「非主流」一詞來自強大的東瀛日本文化詞彙的典型。
另有一說:
「非」,原為單純的否定前綴。「非主流」一詞在中國,最早為「主流」(詳見「主流」詞條)一詞的否定式。後因外來文化的流入,逐漸有比主流更深的內在含義。也隨著各種文化在中國的不斷融合,逐漸從最單純的泛指外來文化、價值觀,演變為了對「異類的、常人所不能接受的」文化的總稱。與此相似的外來文化作用下產生該詞的說法還有很多。
更一說:
「非主流」一詞,是在主流有了「河流主幹」等原始含義外的含義之後隨即誕生的。也就是說「非主流」從一誕生就只有相對於「主流文化」的「非主流文化」的含義。如此說來,「非主流」一詞誕生應該時間不可能超過半個世紀——或者說,非主流一詞甚至是海子卧軌後才產生的。
無論是如何產生該詞,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非主流」一詞不是因為「非主流現象」才產生的。
更有一說是,「非主流」一詞來源於義大利的一個樂隊,隨著時間的演變,文化的差異,形成了當今的局面。

盛行年代

非主流盛於90年代喜歡非主流的大都是生於90年代NC的男生女生。由於以年齡主導的各種差異(包括思維方式,知識結構,交流平台等),「FZL」很少能被傳統媒體的發言者所理解。所以通常傳統媒體對「FZL」採取溫和觀望的態度,對其報道常大篇幅引用專家的觀點,將其和火星文、應試教育、青少年心理問題以及早戀等行為聯系在一起。
在網路中曾經一度有人評論「FZL」敗壞風氣,並將其通過諧音貶為「肥豬油」。這些評論也往往被「FZL人群」所漠視。
一般來說,普通人士對「FZL」採取輕蔑的態度,將其視為低級品味的代表;「FZL」人群是貧窮和虛榮心混合的產物。「FZL」卻認為自己也是潮流人士。
現在喜歡非主流的大都是在校的生於90年代學生居多,他們年紀都差不多。
非主流在中國產生於80後,盛行於90後的學生中。
[編輯本段]非主流與非主流現象
·什麼是「非主流現象」?「非主流現象」是什麼意思?
非主流本是西方國家對於與主流生活方式不同的現象的稱呼,尤其體現在音樂領域,但傳至中國後,只被學習了視覺外觀,而並未真正得其內涵。中國的非主流體現在照片上ps成藍、黑等陰暗色調、添加上抑鬱的語句,人物發型、姿勢趨向同一風格。是名為「非主流」實為很大數量人們愛好的主流,其中以90後和80後為主。
從人數上講,追求「非主流現象」的時尚的人占相對少數,多了就叫主流時尚了。
有主流就有非主流。主流與非主流是共存的,從字面上的意思解釋就例如:HipHop`R&B or Blues在西方社會是居於主流地位的那麼過去在中國就是非主流的,不過現在正在漸漸走向非主流地位而漸漸失去主流地位的。 也可以叫做「前衛」、「先鋒」即另類的意思。
非主流就是泛指主流之外的各種文化價值觀,也可能是相對超前的或者滯後的、理性的或者偏激的,還有就是追求這樣的人相對較少(多了就叫主流了) 。
(非主流來源於網路時代,網路上大多有非主流的個性寫照。。如:非主流個性字體、非主流簽名、非主流頹廢圖片、QQ等)
非主流與主流的關系
如同字面,非主流即不是主流的事物、不被廣大群眾認可的,並非日常的。
[編輯本段]相關評論

現實分析

非主流的尷尬現狀
非主流原意本身是一個很小資和小眾的圈子代表詞,但在中國被嚴重惡俗化了。現在所謂的非主流,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非主流,而是一種特殊時代背景下產生的膚淺的社會現象。
現在網上搜索到的非主流,幾乎所有的內容和相關網站都是無非盜用一些163、sohu相冊,潮流網站或一些知名博客里的照片,盜版的潮牌服飾,盜用優秀設計師的作品,然後冠上「非主流」這個被惡炒的關鍵詞,要不就是googlepicasa廣告,google已經聲明了只是照片管理工具,然後被那些惡意炒作的「非主流」站長為了賺取廣告費用,就將它做了一定的宣傳,誘導、欺騙那些會員過來下載。google公司絕對沒有想到花這么多錢還被中國的這些沒有素質的網站站長把自己的品牌砸了。現在的「非主流」連那些真正的反傳統邊緣人士都厭惡,甚至有些流行時尚對它都嗤之以鼻了。本身一個很小資和小眾的圈子代表詞就被這么惡炒泛濫了。
非主流在中國已經成為了某一群人逃避現實,找尋心靈慰藉的工具。
而非主流也失去了它本來所蘊含的深刻內涵和意義。在中國,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停留在那些隱晦的,頹廢的文字中。在年輕的茫然中,非主流成為他們逃避社會責任,逃避自我責任的一種借口,換句話說,他們頹廢的一塌糊塗。然而現實生活中,實在找不出能夠讓他們如此頹廢的人或事物。
而非主流所體現的深刻的觀念也背曲解為頹廢,傷感,痛苦等等一些現在年輕一代十分喜歡的字眼。
正如某位網友所說的,連那些真正的反傳統邊緣人士都厭惡。

網友評論

一種非主流文化發展到今天,已經因為很大一部分人盲目的追風,成為一種主流社會中的社會現象。而導致它被大眾所誤解,很多人都開始對它的批判,不可否認.他們說的很對,即使說它不配為文化,那也不置可否.但是有一點,那並不是真正的非主流,最開始的非主流和現在完全不同,現在呈現在大家面前的,那是被扭曲的非主流.那頂多算是非主流發展到今天的一個分支,真正的非主流是很少引起大家的注意的,雖然他們也算的上另類,他們身上也可以體現和諧。
我認為非主流是某些人為給自己的墮落找理由的代替品,把這種非主流詮釋成是時尚,是酷。是把自已的墮落以自認為是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認為是高尚的。跟風者的尊崇往往會使人陷得更深,之後又用其逃避現實。(至於90後是否喜歡這種方式,我否認,喜歡它的往往是有大把零花錢揮霍的學生,而不是90後的時代問題,他們只是缺少某種情感,心中不知如何。)
一種社會現狀:有一些80後、90後對於非主流及視覺系只知其表不知其內涵,盲目崇拜日本的視覺系,卻因為自身文化素質的限制難以理解視覺系文化的精髓。於是一群「偽視覺」、「偽非」,在網上開始泛濫,不去學校,時間自然充裕,使其進一步發展。由於其引起很多人反感,又自以為是「視覺系」、「非主流」,而反感的人也多對「非主流」、「視覺系」不慎了解,無法區分真偽,就使得網上對視覺系和非主流一片罵聲,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了人們的盲目性。
[編輯本段]非主流代表

非主流天王

非主流需要有明確的代表人物,那應該是誰呢?不得不讓人想起非主流天王楊誠俊了。楊誠俊是非主流新生代的統治者,被譽為「非主流天王」,非主流式視覺系開創人,重金屬歌手,朋克歌手,並具有出色的藝術才能。他外表俊俏,喜歡創新,他不得不被稱為「非主流潮流」的掌控人。他開創了非主流自拍,並且改變了非主流,拓散了非主流,使原本另類的非主流變得更加另類,把非主流推向了潮流的頂峰。在非主流潮流的年輕人眼中,他就是他們模仿的對象,非主流人群的崇拜者。他的成就被人稱為「俊式奇跡」。很多時候,人們都認為楊誠俊是非主流的創始人,他不是的,非主流是沒有創始人的,他是非主流新生代的創始人,是引領非主流潮流的人,他是真正的非主流。楊誠俊開創了非主流自拍以後,非主流自拍便開始流行起來,他對於非主流這個詞,這個潮流,了解得非常透徹,想得非常長遠。他改變了非主流,他認為非主流不僅僅是一個潮流,也是一個形容詞,並指出:從客觀的角度來講,非主流是永遠都不會衰落的,任何人都擺脫不了非主流。他以這個觀點,這種思想,使非主流達到了潮流的極端,和非主流另類的頂峰。楊誠俊創新和思想,不能不說是獨一無二的,他所創下的潮流,以及成就了非主流,他的能力也不能不說是獨一無二的,在他的音樂里,視覺作品裡,很明顯就可以看出是非常新穎的潮流,這也算是非主流的新生代。楊誠俊掀起了非主流的鼎盛時期,就是90後非主流,90後非主流,他們的思想完全跟隨於楊誠俊,80後非主流也有頗多崇拜楊誠俊的,因為他是非主流潮流的掌控人。有人說,楊誠俊是潮人之王,非主流的化身,也許,這也只是他的命運,上帝安排他來到塵世來引領非主流,他引領的很好。楊誠俊成就了非主流,非主流也成就了楊誠俊,使他成為一個新的偶像人物,一個非主流的代表人物,非主流天王楊誠俊。當然這些只是國內膚淺的惡俗化非主流所盲目追隨的。

非主流音樂

非主流在港台或本地的直接定義多半隻是指群眾的數量,和其專輯的銷量,甚至只是一種商業手法的稱號而已。形象永遠是被邊緣化的,是小眾的玩意兒。而外界對非主流音樂的印象就是神經兮兮,另類甚至帶點不安全,而且大凡帶有政治性的,對抗性,顛覆性的,都被本地樂評人歸納為另類音樂。主流音樂才是一個正常人聽的。這就是我們時常說的「從眾行為」,一種為了爭取認同感,使自己處於一個團體里,藉此無數人的投射作用,給自己創造偉大感的幻覺。華裔聽眾就是其中的多數。商人們就是太懂得此人性的弱點,才造成本地音樂貧乏。
八十年代中期重金屬就曾經擠入主流樂壇的浪潮,在各大主流音樂排行榜都有它們的痕跡。可是,也不見得所有的重金屬都屬於流行的,主流的,藝術重金屬(prog metal, art metal)的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然而,當現今的本地華裔聽眾看到長發披肩的,滿身紋身,穿金帶環的,就覺得他們很另類,又是一種商業手法,對於整個音樂環境來說,這不只是一個名詞上的錯誤,而是品位和對音樂認知的差異,我們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嚴重的落後。
這種情況造成樂隊,或音樂人在考慮音樂取向的時候,不知覺地把群眾,銷量等次等問題納入考量之中,耽誤了整個音樂歷程。一個音樂人應該把精神放在「音樂創作」上,而不是把時間都浪費在「品牌創造」。音樂人在如此扭曲的大環境里頭,漸漸就會掉入主流與另類音樂的兩極化,那要達到如歐美音樂如此的百花盛放,就顯得更遙遙無期。
反觀歐美對非主流音樂的定義卻專注在音樂的獨特性,創新手法,呈現的方式,更深入些的會研討許多哲理思想,音樂理論,藝術形態,在音樂領域里,另類音樂能得到較高的定位,盡管如此,它卻不會和主流音樂之間出現太大的對立,因為歐美對音樂掌握成熟,也能公平地對待每一種音樂類型,加上國外群眾有較高的消化與接納的能力,所以每一種音樂類型都有它們的生存空間。那主流與非主流的正確定義只是在於用什麼樣的態度與精神去對待音樂,而不是多人支持的就是主流,沒人欣賞的就是非主流。
什麼是 R&B?他跟非主流音樂有什麼關系?
R&B的全名是 Rhythm & Blues,一般譯作"節奏怨曲"。廣義上, R&B可視為「黑人的流行音樂」,它源於黑人的Blues音樂,是現今西行流行來和搖滾來的基礎,Billboard雜志曾介定 R&B為所有黑人音樂,除了 Jazz和Blues之外,都可列作 R&B,可見 R&B的范圍是多麼的廣泛。近年黑人音樂圈大為盛行的 Hip Hop和 Rap都源於 R&B,並且同時保存著不少 R&B成分。其實他跟非主流音樂沒有必要的聯系,但是現在的90後等拿來R&B愣說是非主流音樂。
非主流音樂來源
據研究,非主流的老祖宗正是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的朋克(Punk)文化,其中以哥特搖滾風(Gothic rock)和視覺搖滾風(Visual rock)為代表。朋克文化屬於後現代虛無主義,以帶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奇異裝扮表現憤怒,破壞,死亡等情緒,風靡於搖滾音樂人和愛好者之間。
90年代末,由Punk文化衍生出了一種新的表現形式,它融合了Pop流行元素,在視覺的表現手法上更加多元化,並且開始表達一些憂郁,悲傷的主題,於是便產生了Emo文化,Emo即是Emotional的縮寫。Emo文化同樣發源於音樂領域,但很快變成了一種時尚風格,風靡於全球的青少年中間。中國當下興起的非主流也就是Emo文化,下面我們來比較一下歐美,日本,以及中國本土的非主流。
PUNK, 是興起於1970年代的一種反搖滾的音樂力量。 PUNK在中國大陸譯作"朋克"; 在台灣譯作"龐克", 香港則叫作"崩"。 在西方, PUNK在字典里的解釋是(俚語)小流氓、廢物、妓女、孌童、低劣的等意思 (雖然現在它的意思有了一定的改變)。 從最早由Leg McNeil於1975年創立《PUNK》雜志,之後由Sex Pistols將此音樂形成潮流距今已有25年歷史了。 要了解PUNK對世界及對室內空間的影響, 必先了解PUNK的意義及發展。
非主流音樂分類
非主流搖滾音樂
非主流DJ音樂
非主流韓版音樂
非主流流行音樂
非主流的定義也學應該更多的考慮其與主流的聯系,主流與非主流是一對矛盾的主題,缺少任何一方另一個就會隨之失去意義。
非主流的存在是人類思想進步的表現,是智能生物個性化選擇的體現。非主流可分為 超主流類非主流 和 後主流類非主流 。
超主流類是指新興的還未被大眾所接受的,有潛力成為主流的潮流。他的特點就是一個字——新,也就是從前沒有過。他們可以是進步的,也可以是頹廢的,也可以是暴力的,甚至可以是充滿死亡氣息的。至於他能否存在及存在時間長短完全看大眾的價值取向(精神和物質),也與某個社會階段有關。如果主流趨向於進步的,則帶有進步色彩的非主流就會晉升為主流,將它的思想發揚光大;反之,若社會處於低迷期,或價值取向出現混亂,則消極的非主流會占據上風,導致潮流發生惡變。
後主流類則指過去曾經有過的潮流,甚至是過去的主流的潮流,至今仍有較小程度的流行,並有可能再次成為主流的潮流。後主流類可以說是復古類。復古一詞經常被用作貶義,其實復古簡單就是指重新拾起過去的東西(包括精神或物質)。根據社會的發展方向,大眾的價值取向,原來有過的,已褪色的潮流可能重新獲得它往日的色彩,甚至變得更燦爛奪目。這里的復古並非是一直倒退,人類重新住回山洞,而是做出一定的退步,騰出空間,或重新選擇進化方向。這其實也是進步的表現,國人常稱之為以退為進。
超主流和後主流其實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相同的潮流,它們都是潮流,而且都只有少部分人跟隨。區別就是前者從未有過;後者在歷史上出現過,今天再次出現,並且不同程度的帶有當代的色彩,已非最原始的潮流了。
主流與非主流可以說就是人數上的差距,人們根據自己的喜好傾向於某一個潮流,人數非常多的時候,潮流即成為主流。潮流也同樣受到地域、通信條件和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兩地距離遙遠,彼此的潮流無法影響到對方,就不能將兩地的潮流作對比,分出誰主誰非,這樣做也沒有意義。通信條件和文化的影響也類似。主流與非主流一定是可以同時存在於同一個社會條件和文化背景下,同一個區域內的。這也是它們相互依存的表現。

非主流圖片

非主流圖片就是另類的圖片,通常圖片的色彩平衡都是經過特別處理編排的,常常使用調暗畫面的光源,LOMO效果,正片負沖,黑白效果,5像素模糊,10像素模糊,柔光,溶圖,筆刷,錯落不一字體各異的文字以及特殊角度等等來製造畫面效果,力求使圖片從構圖到色彩再到排版都帶有某種心情,在圖片主題上也力求獨特,比如擺POSE時會裝出痴呆,頹廢的表情,選取角度時也常常出現一些出人意料的鏡頭。圖片張揚個性、另類、非大眾化,不盲從當今大眾的潮流的圖片。摩天輪、電線桿、氣球、鋪滿落葉的地面、有大片雲朵的天空、血跡、公園的長椅、可愛的小物件、用各種手法製造出來的心型以及大眼濃妝鼓腮少女是其常見的主題.
利用視覺沖擊效果來美化你的照片.有色彩沖擊效果.真正作到這種效果的最好軟體還是Photoshop.由Adobe公司研發.這個軟體簡稱PS.是設計師認可的專業平面設計軟體.
非主流80,90年代非主流愛好者,喜歡發布一些通常是手機拍攝的自拍照片,以斜上方拍攝的臉部特寫為主,多為微笑,嘟嘴或面無表情,帶來的觀感有所不同;且有明顯軟體修正(PS)痕跡(包括:將皮膚變白,眼睛變大,改變虹膜和頭發顏色,具有臉頰突兀的粉紅色暈和其他人為添加的元素)
同時也有一定數量的全身照片,腳的擺放以內八字居多;並且開始趨於具有暴露和挑逗特徵。
喜歡收集和欣賞血腥,色情,靈異的圖片。
以上非主流人士統稱為非主流圖片。
現在出來一個軟體可以讓不會PS的非主流人士輕松製作出來非主流圖片。
非主流美圖秀秀它可以對圖片進行:
1. 圖片微調
亮度、對比度、色彩飽和度、色調調節、黑白色、反色、懷舊、全彩、柔和、銳化、電視線、柔光、浮雕、報紙、智能繪色等;
2. 人像美容
磨皮、眼睛放大、眼睛變色、加睫毛、加眉毛、加眼影、加紋身、加腮紅、加假發、消除紅眼;
3. 可愛飾品
可愛心、會話氣泡、可愛動物、卡通人物、裝飾品:皇冠、蝴蝶結、指甲、帽子、眼鏡。閃字、非主流印、繽紛節日、其它飾品;
4. 超酷模板
文字模板:快樂、甜蜜、憂傷、另類;邊框:靜態邊框、動態邊框;
5. 閃字
動畫閃字、靜態閃字;
6.場景
逼真場景、非主流場景、可愛場景、其它場景;
7.閃圖
非主流閃圖:條紋閃圖、多圖閃圖、其它閃圖
非主流圖片的分類:
非主流帥哥圖片
非主流美女圖片
非主流頹廢圖片
非主流個性圖片
非主流風景圖片
非主流另類圖片
非主流歐美圖片
非主流傷感圖片
非主流變色圖
非主流閃圖
非主流炫酷:
1、色彩飽和,張力強,視覺沖擊力很好
2、P圖手法創新,大膽,往往製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3、強調圖片要包含著某種情緒,使攝影作品本身的意義得以延伸
4、多種元素的混搭對平面設計也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5、鼓勵人們從很細小的地方發現事物的美感,非主流圖片往往賦予一截水管、幾只筆、籃球框、破磚牆、幾顆雜草以我們想像不到的美感,這對人們觀察生活也是種很好的啟發
[編輯本段]非主流的趨勢
從非主流文化看非主流站的發展:
隨著非主流現象的流行,非主流網站也如雨後春筍般滋長起來。
毫不誇張的說,一時之間個人站長們齊齊將目光放在了非主流站上,一夜之間這些非主流站點已經充斥了網路的各個角落。
非主流站的流行也加劇了非主流色彩的加速傳播,非主流站大多以QQ空間模板、QQ空間代碼、手機壁紙、非主流圖片、繁體字、非主流音樂、非主流資訊等信息為建站素材,內容充分體現了個性、另類、非大眾化。
越來越多人在這里尋找素材,尋找靈感,不少80、90後成為此類站點的忠實粉絲。
非主流站就目前來說,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從繁榮走向平穩,大量相同內容的泛濫,主心思想信息傳播的不到位,成為非主流站發展的瓶頸,人雲亦雲,沒有特色可言,雖然此類站點迎合了不少少男少女的口味,強烈沖擊了他們的視覺,感觀甚至內心,但是站內不時充斥著不健康的內容、廣告、信息,這樣的內容應該杜絕,熱愛非主流文化的人也應該學會識別,因為真正的非主流,並非色情頹敗萎靡,它體現的應該是一種健康的個性主張!
期待非主流站的發展能打破陳規,做出真正的非主流文化也引導正確的非主流文化!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文化,60無法容忍70,70唾棄80,80反對90,90教育00,00不服90。
寬容面對,未來是下一代的。
「非主流」顧名思義,就是並「非」當下最「主」要的的潮「流」,一般非主流的東西都很另類。
【非主流的品牌服飾】
非主流服飾(中國)企業成立於1999年,由國內富有創新精神的設計團隊和資深零售終端銷售管理人士組建而成,是一家集設計、生產和銷售時尚男裝的企業;是一家專注為客戶提供服飾加盟連鎖營運模式的服務機構。
非主流致力於時尚男裝的個性原創設計,緊隨歐日流行趨勢,結合亞洲身形,首創非主流獨有的設計體系和經典收身版形。自設有專業生產能力的工廠,採用嚴格的產品品質控管及產品供應商合作制度。
發展歷程
1995年11月非主流第一家個性小店在杭州武林路時裝街開業
■ 富有創新理念的
■ 13平方的第一家店孕育著非主流的未來
1997年10月第五家非主流連鎖直營店開張
■ 非主流作為賣場品牌在江浙一帶成為時尚一角
■ 代理香港、深圳、廣州知名時尚男裝品牌
1999年杭州非主流服飾有限公司成立
■ 自廠生產的第一件成衣
■ 致力於經典收身版形的開發和研究,成為非主流的核心競爭力
2001年正式推出加盟連鎖營運機制
■ 引入連鎖機制使非主流更快的擴張
■ 建立了非主流專賣店雛形
2005年整合服裝專賣終端贏利模式
■ 確立了以單店或多店連鎖的加盟制度,不走代理尋常路
■ 全國專賣店達到百店以上
2008年發展才是硬道理
■ 建立創新理念的團隊
■ 以獨特的設計理念創造產品
■ 物業管理、資產投資、地產多元化聚焦發展
[編輯本段]非主流與現代教育
現代教育可以稱為主流,因為它具有傳統穩定的模式,即幼兒園.學前班.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碩士.博士.等等,另外,其間也衍生出技能學校或中專.大專之類的。第一種更是被大多數人視為現代青少年的唯一「出路」,若實在無法通過,則第二種也不為過。
如果不是以這兩種中的任何一種經歷青少年,則或被人們視為「異物」,即便不是異物,人們也不會以正常的眼光看待他們。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經歷了其它的他們便是非主流。
主流與非主流是相對存在的,沒有哪一方是絕對的對錯,只是接受人數的多少不同.但是由於社會的需要,文化的背景,大多數人的價值觀,教育中的非主流去飽受歧視。怎樣的選擇都是靠自己決定的,主流與非主流,如何選擇,只在於它們對你來說價值的多少。人生真正的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是主流對社會貢獻還是非主流對社會貢獻,這個是顯而易見。主流對於現在的教育,發展,都是起積極作用的,而非主流愛搞另類,典型的是「火星文」。

❸ 有沒有好聽的非主流音樂和好看的電影

開場音樂是:groove coverage 舞動精靈王 第一首背景音樂是:sosforlove(又名:愛情求救號) 順便介紹點非主流背景音樂給你. 第一首:Stand 第二首:peerless 第三首:floorfiller 第四首:sosforlove(又名:愛情求救號) 第五首:hey-oh 第六首:OneForDaMoney 第七首:Ein Kleines Lied 第八首:la isla alizee 第九首:groove coverage 第十首:LET'S TALK ABOUT A MAN 第十一首:Human Sacrifice 第十二首:Wet Wet Wet 第十三首: 冰河時代2 第十四首:i saw you walking in the rain 第十五首:You`re Not Gonna Score 第十六首:Self Control Laura Bran 第十七首:doo be di boy 第十八首:dreams come true 第十九首:I Saw You Walking In The Rain 第二十首:sound of my dream 電影: 龍之戰 亂戰 這個殺手不太冷 鋼鐵俠 朝鮮男人在韓國...

❹ 裡面講一個農村女人到夜店成為女dj的電影叫什麼

鄉非口中的DJ音樂,正確叫法是電子音樂/電子舞曲。鄉非經常把電音說成DJ,這是個錯的。DJ是個職業,去CLUB看看。DJ不是音樂,別把電音叫成DJ。
你要真想了解電音的話。搜2014百大DJ,把他們的名字拿到音樂軟體去搜他們的歌,數千首好的電音就給你了。
只有鄉非大殺家才把電音叫成DJ,不知道DJ是職業。非主流殺馬特誤導誤傳。
非主流是另類到讓大眾無法接受的意思,早已可以跟殺馬特劃等號,網上取名為非主流的圖片大多都不算非主流,都是殺馬特搬運別人圖片亂取名上傳的。

閱讀全文

與非主流騎車放音樂的叫啥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部講朝鮮印假美鈔的電影 瀏覽:694
播放這個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328
泰國電影葉子 瀏覽:348
電影大模式 瀏覽:531
我叫李廣安電影演員 瀏覽:474
動漫電影男頭像圖片 瀏覽:838
芭比聯系大電影 瀏覽:140
民國僵屍電視劇大全電影大全 瀏覽:870
法國電影大地豆瓣 瀏覽:645
電影寓所謎案完整觀看 瀏覽:694
鐵猴子電影第一部 瀏覽:786
電影票預訂座位失敗 瀏覽:603
軟體對比各個電影票 瀏覽:794
周華健唱成龍電影 瀏覽:479
最需要書本和鋼筆的英文電影 瀏覽:308
怎麼換電影的圖片 瀏覽:857
電影手機月亮圖片 瀏覽:53
值得二刷的美劇愛情電影 瀏覽:980
推薦一部熱播電影 瀏覽:86
電影院的市場調研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