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八佰最後為什麼過橋時日本人開槍
在看《八佰》的時候,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細節,比如當時為什麼要義無反顧的沖橋?日本人為何要在那個時候開槍?
(一)撤離四行倉庫
和之前在四行倉庫的戰斗相比,在最後離開倉庫過橋的過程中,四行倉庫守軍遭到日軍機槍掃射,出現了部分人員傷亡,其中就包括實際的戰場指揮官楊瑞符營長,確實是比較憋屈的,可能很多觀眾都會覺得,與其如此,還不如繼續在四行倉庫堅持戰斗,像死守寶山的姚子青營一樣,戰斗到最後一個人,打死一個夠本兒,打死兩個賺一個。
所以說,和在四行倉庫的堅決戰斗相比,八百勇士真正的遭受的屈辱其實並不是日本人給予他們的,而是在撤離四行倉庫之後,進入租界才開始的,而且是當時中國的所謂的友邦給予他們的。這也是中國在當時的國際秩序中的地位的反映。中國人不怕死,尤其是為了抵抗侵略,都願意捐軀報國,但列強卻不允許中國抵抗,要制止中國人抵抗。這才是更大的屈辱。
Ⅱ 八佰為什麼要過橋
這是因為電影《八佰》中謝晉元接到上面的命令,要求他們撤退到租界,而去往對岸租界的路只有那座橋,所以最後必須要過橋。
《八佰》是由管虎導演拍攝的一部戰爭題材的影片,電影主要講述在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最後以」八佰」壯士撤退到租界結束。
電影在他們過橋後結束了,只有一句被群眾淹沒的台詞「把武器交出來「。而現實遠比電影殘酷,過橋後,武器馬上被收繳,壯士們成了孤軍,不得不在租界里被軟禁了近4年。
而團長謝晉元在1941年4月一個普通的早晨出操時,疑遭暗算,被日偽收買的叛徒活活刺死,事發後,數十萬上海市民自發前往悼念,其他將士們也未能倖免於難,後被日軍羈押,強征勞役。
(2)電影八百為什麼要沖過橋擴展閱讀
1937年10月30日,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為主帥者,愛惜所部與犧牲所部,皆有一定程度,令謝晉元死守閘北一隅,任務與目的已達,故令其為榮譽之撤退,不必再作無謂之犧牲矣。」得知部隊要撤退時,謝晉元和戰士們十分難過,他們發過誓,要戰斗到最後一個人,但軍令如山。
1937年10月31日晚,謝晉元率部撤退進入英租界,所到之處,「八百壯士」被視作英雄,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按照約定,部隊本應經過租界馬上回到中國前線,但租界當局受日本人威脅,沒有履行約定,而是對謝晉元部隊進行繳械。最終「八百壯士」被軟禁於孤軍營中。
1940年3月,「漢奸」汪精衛成立偽國民政府,派員用「高官」誘降謝晉元,但被謝晉元當面斥責,「爾等行為,良心盡喪,認賊作父。我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鬼。以保國衛民為天職,余志已決,絕非任何甘言利誘所能動。」
1941年4月24日凌晨5點,謝晉元被敵人收買的叛徒殺害,謝晉元遇害後,各界民眾極為悲憤。在殯殮儀式上,前往悼念的市民陸續達到30餘萬人。
1938年10月12日,毛澤東在《論新階段》一文中稱贊「八百壯士」是「英勇抗戰、為國捐軀的民族革命典型」。國難當頭,他們挺身而出,向死而行。每一個血染的名字,每一個燃燒的忠魂,匯聚成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緬懷英烈,銘記歷史。
Ⅲ 八百最後為什麼一定要過橋
原因:
1、四行倉庫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堅固易於防守,並容易掌握部隊。四行倉庫作為原第88師師部,糧食和彈葯都儲存了很多,而且為了防止自來水管被日軍截斷,還有大量的飲用水儲存。
2、緊挨著上海租界,不但可以讓租界里的民眾站在高樓上觀戰以外,中國軍隊還有炮兵陣地緊挨著租界,在中國軍隊為四行孤軍提供炮火支援的同時,日軍會顧慮炮彈落入租界,而不敢進行還擊。
3、10月26日晚上,在接到命令以後,第524團團長韓憲元率領該團其他部隊撤離,在撤離前面對留下來的戰友十分難過和不舍,1營長楊瑞符當即胸膛一挺,敬禮表示:「請團長放心,我誓以最後一滴血,為中華民族爭人格!」
(3)電影八百為什麼要沖過橋擴展閱讀
事件事實:
從524團第1營進入四行倉庫陣地後,便開始了對整個倉庫的加固工作,在隨後的4天4夜裡,四行孤軍展開了悲壯的保衛戰,以良好的軍事素質和抗日精神,與侵犯的日軍展開了一場氣壯山河,感天動地,你死我活的殊死搏鬥。
因中國軍隊退守蘇州河南岸而士氣低落的上海市民,因四行孤軍的堅守而重新喚起了抗日鬥志。在上海的外國人也親眼目睹四行孤軍的英勇奮戰,通過報道將中國軍人寧死不屈,堅守到底的形象傳播到了全世界。
Ⅳ 八佰最後為什麼要沖橋
這說來話長了,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當時死守四行倉庫是上峰的命令,而退走依然也是上峰的命令。當時奉命拖延時間的是八十八師的師長孫元良,但孫元良帶著部隊跑路了,最後謝晉元才帶著一個加強營的兵力死守四行倉庫,在達成戰略目的後,謝晉元接受上峰撤退命令,這才退到租界這邊。
在真正的歷史上,這些剩下的戰士,沖橋之後只活下來300多人,撤入英國租界後,被英國巡邏隊繳械羈押在軍營內長達四年之久。這四年裡,在謝晉元的帶領下,這些戰士還像從前一樣訓練。後來,謝晉元被叛徒們合理殺害了,最後這些士兵有些被日軍俘虜做了苦力,有一小部分逃走了。
所以,當時他們是軍人,不是他們想撤退,而是上面的人讓他們撤退。
Ⅳ 八佰最後過橋是為什麼
在《八佰》電影中,沖橋作為結束戰役的口號,最後戰士震撼地沖橋原因:
①歷史上就是沖橋而過的,不能有所偏差
②河裡撤退不如沖橋撤退方便快捷,反而會造成更大傷亡
③從河裡撤退並不體面,結束戰役必須體面,沖橋是必須的選擇!
Ⅵ 八百壯士為什麼要過橋
《八佰》最後之所以要沖橋是因為歷史上就是從橋、撤退的,而且因為靠著租界沒有受到日軍太大火力的延阻,撤退時損失很小,電影刻意加強沖突的。
他們之所以退出四行倉庫,並不是因為他們支持不下去了,而是為了避免累及租界的安全,所以才最終選擇奉命放棄戰斗,撤離四行倉庫,進入租界。也就是說,他們在四行倉庫繼續戰斗沒有任何問題。
(6)電影八百為什麼要沖過橋擴展閱讀
四行孤軍僅僅只是當時中國軍隊一個普通的步兵營,人數不過400多人,但為了壯我軍勢,而對外宣稱八百人。就在四行孤軍已經准備全體戰死殉國之際,謝晉元突然接到了第88師參謀長張柏亭的電話,命令他當晚撤退。
謝晉元聽後情緒非常激動,對著話筒大聲的喊道:「全體壯士早已立下遺囑,相誓與四行最後陣地共存亡,但求死得有意義!但求死得其所!請參謀長報告師長,轉請委員長成全我們!」但最終在第88師參謀長張柏亭和副師長馮聖法的輪番命令下。
謝晉元和營長楊瑞符不得不接受了撤退命令,撤如了租界。在撤退的過程中楊瑞符和謝晉元均遭受傷。面對上級命令撤退,楊瑞符在後來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這次很遺憾,殲滅的敵人不多,既未成功,又未成仁,僅僅做到『絕對服從命令六個字』」。
謝晉元與表示:「我等之撤退,系因第三者要求維護中立地區之安全,請求我政府同意,而由我最高當局下令撤退者。
Ⅶ 電影《八佰》最後守軍為什麼沖橋
1、這是上級的命令,謝晉元將軍作為一名軍官,選擇服從並無不妥。
謝晉元服從命令撤退,只是盡到了軍人的本分——更何況作為大時代中的一個小人物,謝晉元將軍的思維也有局限性,不可能提前預判到國民黨政府的命令是否正確,所以,要客觀評價他的行為。
2、選擇沖橋撤退也需要勇氣,因為這場撤退對我們是不公正的,需要冒著赴死的風險。
沖橋撤退是需要冒著死亡風險的。試想在戰斗如此激烈的情況下,八百壯士選擇背著敵人從水路分批偷偷撤退到租界才是明智之舉,但英租界卻出於政治考慮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強迫八百壯士必須裝備整齊從橋上撤退;
這一來,實際上就給了日軍襲擊的大好機會——一群士兵明著往前跑,敵人只要開槍掃射就能打倒一大片,這不是送死是什麼?能活下來純拼概率。所以,別以為撤退是好事兒,選擇撤退的士兵也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7)電影八百為什麼要沖過橋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
1、老葫蘆
演員黃志忠
小湖北和端午的叔叔,湖北保安團成員。因為看到租界的光明燦爛而嚮往,卻因穿軍服被租界拒絕進入。最終被日軍俘虜,繼而在侄兒視野中被日本人吊起殺害,激發端午抗日熱情。
2、端午
演員歐豪
老葫蘆的侄子,剛到上海,突遇敵軍後四下逃散。在經歷了四天四夜的戰斗,從一個畏戰想家的新兵成長為不懼死亡的戰士,他眼睜睜看著老葫蘆被殺,那些捨生赴死的戰友讓他徹底明白,如果現在退縮,必定無家可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