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音樂為題材的外國電影
《音樂之聲》
《歌劇魅影》
《西區故事》
《芝加哥》
B. 比利時國家著名電影
1908年,法國移民A·馬尚在哈勒費爾德創辦了第一家比利時電影製片廠,1904~1914年期間拍攝了一些短故事片,如《德菲特的女兒》(1908)等。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布魯塞爾附近又建立了新的電影製片廠,試圖發展比利時民族電影,但由於美、德、法等國電影公司的競爭和一些電影工作者遷居法國,有聲電影出現後,比利時既攝製法語影片,也攝制佛拉芒語影片。最初一批較知名的電影有導演G.舒肯斯拍攝的《克林丹斯一家》(1929)和《最美的夢》(1930)。
從30年代中期開始,試拍攝故事影片。到30年代末拍攝了一些有關藝術理論的影片。許多影片是分析佛蘭芒古典藝術作品的,如導演斯篤克,H.拍攝的《古老的比利時一瞥》(1936)、導演A.高凡拍攝的《神秘的羊羔》(1939)。C.德刻克萊爾在影片《靈感的源泉》(1938)里用平行蒙太奇手法表現佛蘭芒老藝術大師的人物和風景繪畫。
50年代初由於引進外國資本拍片,比利時電影情況開始好轉。這種合作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斯篤克,H.的《走私者的宴會》(1951)。1953~1962年,比利時攝制了長故事片48部,大部分影片是與法國、聯邦德國、荷蘭合拍的。這一階段攝制的優秀影片《海鷗在港口死去》(1955,R.維爾哈維特、R.奎貝爾斯和I.米希爾斯導演)等。
1963年比利時政府實行對電影生產給予國家補助金的辦法。60~70年代,比利時攝制了不少充滿象徵、神秘主義內容的影片。如在導演A.德爾沃的作品《剃光頭的人》(1966)、《有一次夜晚在列車上》(1968)和《在布賴會面》(1971)等片里,細微的心理描繪、現實和虛幻的鏡頭不斷地交替出現;充滿象徵主義和自然主義描寫的影片有導演H.屈默爾的《馬爾貝突伊斯》(1971)、《紅唇》(1972)和導演P.高列,P.德洛的《擁抱》(1968)。
在比利時電影里也出現了一些表現普通人相互關系的充滿詩情畫意的現實主義影片,其中有《家,可愛的家》(1973,導演B.拉米)、《新兵》(1973,導演R.維爾哈維特)。還出現了一些反映現代生活的影片,如《阿姆爾的兒子死了》(1974,導演J.-J.安德里恩)、《處於狗和狼之間的女人》(1979,導演A.德爾沃)、《與安娜相遇》(1978,導演C.阿凱曼)等。
在比利時電影里藝術家和美術家的傳記影片占顯著的地位。如影片《保羅·德爾沃筆下的世界》(1946,導演斯篤克,H.)、《魯本斯》(1948,導演A.斯篤克,P.哈扎爾茨)、《詹姆士•恩索爾的面具和面孔》(1950,導演P.哈扎爾茨)、《葉倫尼姆·波修》(1963,導演F.維葉爾岡斯)。還有關於佛蘭芒派繪畫的彩色片《黃金世紀》(1953,導演P.哈扎爾茨)等。 比利時紀錄片剪輯巧妙,攝影技術好,富有詩意。如《船塢》(1955,導演 E. 德日林)、《比利時組曲》(1958,導演L.德魯阿吉)、《森林的主宰者》(1958,導演G.希勒曼、A.布蘭特)。很多紀錄片內容反映了現代社會的政治問題,如《為我們的權利而斗爭》(1961)、《公開對話》(1971,兩片導演F.比延斯);《瓦隆尼亞》(1971,導演Z.戈洛貝爾)。
C. 求一個比利時電影的名字
朋友i
您好!您找的是《意外製造公司》,一部挺有意思的電影。
《意外製造公司》:
導演: 麥克范迪亞姆
編劇: 麥克范迪亞姆 / 卡琳凡霍爾斯特佩里卡尼 / 貝爾坎普
主演: 傑羅恩凡康寧斯伯格 / 喬治娜蕪班 / 簡德克萊爾 / 亨利古德曼 / 安刻爾巴爾 / 更多…
類型: 劇情 / 愛情
官方網站: desurprise.nl
製片國家/地區: 荷蘭/比利時/德國/愛爾蘭
語言: 荷蘭語
上映日期: 2015-05-21(荷蘭)
片長: 102分鍾
又名: TheSurprise
D. 介紹幾部外國跟音樂有關的電影
舞出我人生 1-2
歌舞青春 1-3
魅力四射 1-3
舞動激情
舞動青春
熱力四射
街舞新曲
搖滾校園
乖乖女是大明星
舞出一片天 1-2
搖滾之王
灰姑娘之舞動奇跡
幾近成名
E. 找一部關於外國音樂的電影
放牛班的春天
F. 請推薦幾部音樂電影--最好是和歐洲古典音樂有關的
《今生情未了》(法國)
《莫扎特傳》(又名「阿瑪迪烏斯」,奧斯卡最佳影片)
《音樂教師》(世界頂級男中音José van Dam親自出演,法國)
《肖邦之謎--奇怪的德爾芬那·波多卡》(內有大量的、完整的、高水平的肖邦名曲演奏)
《鋼琴家》(戰爭、音樂題材)
《音樂家馬勒傳》(原名Ken Russell's Mahler,戛納電影獎)
《柴柯夫斯基》(1969年拍攝,疑為前蘇聯影片)
《春風化雨1996》(美國)
《阿依達》(索菲亞·羅蘭主演,雖為故事片但故事性、觀賞性不強)
以下鏈接可獲得更多http://movie.gougou.com/category/0vTA1g==yKuyvw==yKuyvw==1.html
G. 比利時電影《本X》片尾曲 高分求
Lonesome Zorro - Arno
H. 網路音樂 電影
早在1829年,比利時著名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多發現:當一個物體在人的眼前消失後,該物體的形象還會在人的視網膜上滯留一段時間,這一發現,被稱之為「視象暫留原理」。普拉多根據此原理於1832年發明了「詭盤」。「詭盤」能使被描畫在鋸齒形的硬紙盤上的畫片因運動而活動起來,而且能使視覺上產生的活動畫面分解為各種不同的形象。「詭盤」的出現,標志著電影的發明進入到了科學實驗階段。1834年,美國人霍爾納的「活動視盤」試驗成功;1853年,奧地利的馮烏卻梯奧斯將軍在上述的發明基礎上,運用幻燈,放映了原始的動畫片。
攝影技術的改進,是電影得以誕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認為攝影技術的發展為電影的發明提供了必備條件。早在1826年,法國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時間8小時。而在初期的銀板照相出現以後,一張照片縮短至30分鍾左右,由於感光材料的不斷更新使用,攝影的時間也在不斷縮短。1840年拍攝一張照片僅需20分鍾,1851年,濕性珂珞酊底版製成後,攝影速度就縮短到了1秒,這時候 「運動照片」的拍攝已經在克勞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實驗拍攝中獲得成功。1872年至1878年,美國舊金山的攝影師愛德華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機拍攝飛騰的奔馬的分解動作組照,經過長達六年多的無數次拍攝實驗終於成功,接著他又在幻燈上放映成功。即在銀幕上看到了駿馬的奔跑,受此啟發,1882年,法國生理學家馬萊改進了連續攝影方法,試製成功了「攝影槍」,並在另一位發明家強森製造的 「轉動攝影器」的基礎上,又創造了「活動底片連續攝影機」,1888年9月,他把利用軟盤膠片拍下的活動照片獻給了法國科學院。
在1888-1895年期間,法、美、英、德、比利時、瑞典等國都有拍攝影像和放映的試驗。1888年,法國人雷諾試制了 「光學影戲機」,用此機拍攝了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一杯可口的啤酒》。1889年,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在發明了電影留影機後,又經過5年的實驗後,發明了電影視鏡。他將攝制的膠片影像在紐約公映,轟動了美國。但他的電影視鏡每次僅能供一人觀賞,一次放幾十英尺的膠片,內容是跑馬、舞蹈表演等。他的電影視鏡是利用膠片的連續轉動,造成活動的幻覺,可以說最原始的電影發明應該是屬愛迪生的。他的電影視鏡傳到我國後被稱之為 「西洋鏡」。
1895年,法國的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和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愛迪生的 「電影視鏡」和他們自己研製的 「連續攝影機」的基礎上,研製成功了「活動電影機」。「活動電影機」有攝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種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畫格的速度拍攝和放映影片,圖像清晰穩定。1895年3月22日,他們在巴黎法國科技大會上首放影片《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獲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們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里,正式向社會公映了他們自己攝制的一批紀實短片,有《火車到站》、《水澆園丁》、《嬰兒的午餐》、《工廠的大門》等12部影片。盧米埃爾兄弟是第一個利用銀幕進行投射式放映電影的人。史學家們認為,盧米埃爾兄弟所拍攝和放映已經脫離了實驗階段,因此,他們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電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為電影誕生之時,盧米埃爾兄弟自然當之無愧地成為 「電影之父」。
你若問美國電影界的人,他們會異口同聲地回答:「是愛迪生發明的。」但你如果去問法國人,他們則會說:「是盧米埃!」那麼誰才是電影真正的發明者呢?答案:兩個人都是!根據記載:在1888年,愛迪生開始研究活動照片,而當伊斯曼發明了連續底片後,愛迪生立刻將連續底片買回來,請威廉甘乃迪和羅利狄克生著手進行研究。到了第二年的十月,迪克生提出研究的結果,他將之拍攝成會活動的馬,這就是電影史上最早攝影的成功。成功之後的迪克生,繼續埋首更深的研究,一八九〇年,他用能活動的圖片申請到專利,這些活動圖片每秒鍾能拍四十張,這就是現代影片的鼻祖。一八九一年,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申請影像映出管和攝影裝置的專利權,這是「西洋鏡」電影的鼻祖。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發明「西洋鏡」電影的想法是,由於西洋鏡一次只能由一個人去」窺看」,藉著人們的好奇心,如此便可以增加利益,於是這種電影在一時間非常流行。不久,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又創造了世界最早的攝影棚,大有助於電影的發展。起初,在歐洲,也有人在對這些活動照片作研究。一八九五年,倫敦有兩位名叫巴德艾卡和R.W.保羅的人,把初步的攝影棚改良後,在大庭廣眾之前舉行表演。同時間,在法國有兩位名叫路易盧米埃和奧古斯特盧米埃的兄弟,他們將照片映射在布幕上,因而吸引了大批好奇的觀眾。放映電影就此展開序幕。盧米埃兄弟接著巴黎工業獎勵學會上試映了一部名叫「盧米埃工廠了大門」影片,同年十二月,在巴黎布辛奴街「大咖啡館」的地下大廳,正式公開上映十二部影片,並出售門票。同年九月,在美國亞特蘭大所舉行的世界博覽會,放映這種射映式影片時,也出售門票。如此可知,早在電影產生的同時,就已和營利結下了不解之緣。先驅 (盧米埃)法國化學家,與其北路易共同發明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為電影實驗的先驅。
I. 有哪些歐洲經典音樂用在哪些電影里過
《幻想曲2000》中的雷斯畢基《羅馬之松》(終曲);《2001:太空漫遊》中有理查德·施特勞斯(Richard Strauss)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Also sprach Zarathustra)和小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Strauss)的《藍色多瑙河》(blauen Donau);《現代啟示錄》中有瓦格納《女武神的騎行》;《肖申克的救贖》中的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序曲》;》《沉默的羔羊》中的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國王的演講》中的《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
J. 一部關於音樂的電影 外國歐美
我猜想是八月迷情
講述了孤兒奧古斯特·拉什(August Rush)(弗雷迪·海默飾)為尋父母來到紐約,在遇到神秘陌生人(羅賓·威廉斯飾)後成為街頭賣藝者,奧古斯特依靠自己非凡的音樂天賦最終與自己父母相認的故事。
引用出處:http://ke..com/link?url=tp4tNTagbvf8OGy8ibkpcfmbUiy_sanr2d6i_2MQ80WfAe6Z3yqpOWH1UOx-kAclflRKPgB9uGkvuX7T7-ina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