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評價電影《紅河》
《紅河》的異國男女之情,實際上是講述生存與人性的故事。在導演章家瑞那看似平鋪直敘的鏡頭語言中,不論是阿夏失敗的事業和婚姻,還是阿桃對按摩職業的疏離和對越南民歌的熱唱,甚至是李麗珍所扮演的無聊角色或李修賢所塑造的黑幫老大的無奈生活,都在反復訴說著生存的困境和人性缺失所帶來的命運顛簸。而阿桃和阿夏之間的深厚情感,也絕不是活色肉香的男歡女愛,而恰恰相反,它是對以肉慾為特徵的世俗生活的一種堅定反抗。盡管它也有模仿瑤族戀人定情終生的咬指之約。但從阿桃以戀父情結逐步轉變為對阿夏的依戀過程看,這實質是凸顯了人性最根本和最寶貴的信任和依靠。人生因為毫無世俗雜念的信賴而閃亮,存在因人性的本真之光而有了價值。也正是如此,影片結尾處阿夏違禁赴死的尋歌之旅,才讓我們格外唏吁與感動;不清不濁、奔騰向前的紅河,也才因此擁有了渾厚的力量。呼喚人性本真的回歸,用人性的力量激活沉睡的命運,這才是《紅河》發出的最強呼聲。《紅河》對生存與人性的關系作了一次哲學式拷問,將生活、價值、情感、命運等最沉重的話題,作了一次章家瑞式的解析。雖然這個結局是悲劇的,卻也有了動人的閃光。
Ⅱ 電影《紅河》即將上映,為什麼沒人來預測一下票房
《紅河》是一部由章家瑞導演執導,張家輝、張靜初、李修賢、李麗珍等演員主演的悲情文藝片[1]。
該影片以戰後的中越邊境為大背景,講述了善良純真的少女阿桃和市井小混混阿夏之間超越世俗的愛情[1]。本片於2009年4月上映。
中文名
紅河
外文名
Red River
製片地區
中國香港
導演
章家瑞(Jiarui Zhang)
編劇
孟家宗(Meng Jiazong)、章家瑞(Jiarui Zhang)
製片人
孟家宗 泰德 布魯斯 丘雁
類型
劇情
主演
張家輝,張靜初,李麗珍,李修賢
片長
110分鍾
上映時間
2009年4月
對白語言
粵語、越南語/ 漢語普通話
色彩
彩色
Ⅲ 《紅河》關於父子間競爭與反叛 蒙哥馬利·克里夫特顯男同氣質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德國藍光版封套
《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誕生於1948年,這是美國西部片百年 歷史 的不朽豐碑,更是大導演霍華德·霍克斯Howard Hawks(1896-1977)和阿瑟·羅森Arthur Rosson(1886-1960)聯合為20世紀40年代西部電影樂章劃上的最為輝煌的一筆休止符。
連美國西部片大師約翰·福特John Ford(1894-1973)都贊賞有加。從劇本架構到大自然的映象,本片均充分發揮了西部電影的大氣派。故事的脈絡很簡單,約翰·韋恩John Wayne(1907-1979)仍舊是絕對意義上的主角,但是影片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鏖戰,或是發生驚世駭俗的生死戀,它只是講述了一個關於背叛與復合、愛情與友情之間的小漣漪。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中的場景,約翰·韋恩John Wayne(左)和蒙哥馬利·克里夫特Montgomery Clift
霍華德·霍克斯講故事的非凡功力使這部表現牛仔運送牛群的西部片成為最具視覺沖擊力的傳統電影經典,他與約翰·韋恩的合作為西部牛仔帶來了新的活力,蒙哥馬利·克里夫特Montgomery Clift(1920-1966)的表演也是影片的精彩段落,他的張狂與約翰·韋恩的沉穩在整部電影都相為輝映。
這是一部父子間競爭與反叛的悲劇故事。獨斷專行的托馬斯·鄧森(約翰·韋恩飾演)離開情人來到牧牛樂土德克薩斯,渴望開疆拓土,一展偉業。他收養了從印地安人大屠殺中逃生的男孩兒馬特·加斯(蒙哥馬利·克里夫特飾演),親如愛子。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中的場景,蒙哥馬利·克里夫特Montgomery Clift
數年後,馬特·加斯長大成人,不再馴服,轉而激烈反抗。危機一觸即發。再沒什麼比父子倆驅趕著浩浩牛群前往異鄉一幕更有看頭兒了,這經典一幕簡直就是場英雄詩史寒冷而艱辛的旅程,外部環境危險叢生,人物內心緊張幾至崩潰,有點像《奧德塞》。
評論家蒂姆·德克斯Tim Dirks指出了他們之間的沖突與布萊上尉Capt. Bligh(查爾斯·勞頓Charles Laughton飾演)和弗萊徹·克里斯蒂安Fletcher Christian(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飾演)在《叛艦喋血記Mutiny on the Bounty》(1935)中的對峙有相似之處。事實上,博登·蔡斯Borden Chase(1900-1971)的劇本無與倫比,他賦予了《紅河》劇本本身更加有深意和思想。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外景地,從左至右:約翰·韋恩John Wayne霍華德·霍克斯Howard Hawks喬安妮·德魯Joanne Dru
約翰·韋恩是一個頑固倔強的老農場主,而養子蒙哥馬利·克里夫特卻因為一點小風波就與他決斗,隨後又偷偷趕走他的1000頭黃牛。
我的上帝,要知道,那是一千頭活生生的牛,它們浩浩盪盪地行走在荒原上,或在牛仔的驅趕下向前緩行,或被野獸驚嚇後怒吼狂奔……牛群橫渡紅河的壯觀場面是全片高潮。
要知道這種大場面只有在20世紀90年代初,才被凱文·科斯特納Kevin Costner在《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1990)中還原,最古老也最原始的那一幕是讓人們牢記時代更迭,回顧滄桑巨變的不二法寶。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中的場景
可以說《紅河》的偉大,單純地在於它的小概念結構下的大場面追逐,這是世界電影史上最為偉大的嘗試之一,它為西部片家族帶來一份革命意義上的光榮。
故事平緩但暗潮洶涌,結果可預料但起伏跌宕,很容易令觀眾產生代入感,心隨之而動……約翰·韋恩如同老牛仔的化身,從外形到脾性無不像出自同一模子,一個原則性非常強的人很容易在頑固中走得過遠,但我們可以理解甚至愛惜這種人,除了他本身的魅力之外還因為我們知道他經歷過痛失愛人的打擊,心中有愧卻從不表達,直到遇到那位跟已逝的愛人說了同樣話的姑娘(養子的情人),我們可以感受到這顆頑固的心開始柔軟了。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宣傳照,約翰·韋恩John Wayne
只是原則逼迫著他必須對自己做出交代,所以才有了最後的肉搏,而放棄了槍的牛仔的決斗也就意味著和解。
電影一開始就出現了女性,可是這位美人,在開始出現了兩分鍾之後,霍華德·霍克斯馬上安排她死了。接下來的故事裡,只看見了男人。牛仔們驅趕著牛群爬山涉水,經風歷雨。
這部片子絕對適合普及「牛仔」知識:牛仔是如何產生的,牛仔們的衣著有什麼實際用途,比如領巾用來幹嘛的 ,牛仔們路上都吃什麼,牛仔的工作的辛苦和危險,團隊精神的重要……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劇照
《紅河》里的牛仔們回歸了牛仔的本真,而不再是許多西部片中,那些成天只是挎著槍,四處尋釁,或者保護美女,比誰槍快的「牛仔」了;不再是為了開槍而開槍的武俠片了。
這是一部非典型性的西部片,卻又同時具備了經典西部片的眾多元素。大漠黃沙中的策馬揚鞭,精神緊綳的快槍決斗,弱肉強食的西部規則。這些東西令它保持了西部片的本色,而在此基礎之上的發揮則賦予了它成就經典的鑰匙。
故事的架構復雜但表述清晰,情節進展與人物的個性保持緊密的關聯,矛盾已不是來自外部(如印第安人),也無關善惡,而是內部的原則沖突。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劇照,蒙哥馬利·克里夫特Montgomery Clift
它沒有拘泥於小的西部觀,而是從大的 歷史 角度著手,既有對南北戰爭帶來的陣痛的反思,又能勾起西部拓荒者們的集體記憶。大處著手卻又從小的人物性格而出,霍華德·霍克斯自由進出,游刃有餘。
雖然本片依然帶有傳統西部片明顯的大男子主義氣息,但已經開始了反思(約翰·韋恩的大男子性格間接導致了愛人的死亡),並開始注重對女性角色的刻畫,特別是那位性如烈火的姑娘還在沖突化解中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劇照,約翰·愛爾蘭John Ireland
西部片中的正面角色往往都是有著高超的「武藝」,這當然就是指一些打架殺人之類的作戰技術了。他們的個性大同小異,多半都沉默寡言,不太合群,喜歡做一些很古板的古怪行為。
這一點特徵早期來源於約翰·福特這樣的冷麵英雄,很多好萊塢硬漢們都競相效仿過,諸如賈利·庫柏Gary Cooper(1901-1961)、格利高里·派克Gregory Peck(1916-2003)等。他們的外表是冷酷的,給人一種不可褻瀆的距離感,即使是你跪下來求他幫忙他也是愛搭不理。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中的場景
不過最終他們還是要替你去趟這趟渾水,因為,他們的內心是不安分的,多半是愛管閑事的古怪游俠。
像《紅河》一樣,牛仔們真正的樂土應該是在德克薩斯,那裡有稀薄的草原,與遼闊的土地,是牧牛者的樂園。
然而這樣的地域只限於真實的牛仔,也就是說那些真正以販賣馴養牛群的牛販子們,然而那些挎著老槍違法坐科的流氓們當然不會選擇這里棲身,他們多半會把腳步埋到荒蕪的加利福尼亞或是更加熱鬧點的新墨西哥。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中的場景
與現實世界相比,西部片中的英雄更顯英雄,壞蛋更壞。他們是暴力、血腥、和平與美好的混合體。所以可以這樣認為,西部片根本就是美國精神的代言人。
《關山飛渡/驛馬車/七俠三雄Stagecoach》(1939)作為約翰·福特導演的代表作品,標志著西部片的成熟與完善,它「承前啟後,開啟了西部片類型的典範」,同時也進一步鞏固了西部片塑造印第安人的模式。
大約十年後,著名導演霍華德·霍克斯拍攝了被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1918-1958)稱為「傑作」的另一部經典西部片《紅河》。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中的場景,約翰·韋恩John Wayne(左)和蒙哥馬利·克里夫特Montgomery Clift
這部電影里的印第安人也是野蠻和邪惡的象徵。在直接刻畫印第安人時,導演霍華德·霍克斯先把白人安排在一片死一樣寂靜的樹林里,並讓印第安人藏在暗處,同時通過各種怪異的叫聲渲染恐怖緊張氣氛,待觀眾和影片中人物一樣神經緊綳到極限時,印第安人突然從畫面里跳出。他們全身幾乎赤裸,頭上插著羽毛,張著大嘴,揮舞刀斧,像飢餓的野獸一樣撲到白人身上。影片雖沒有給印第安人太多鏡頭,但是從側面表現他們野蠻可怖形象的內容卻很多。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美國劇照版海報
除此以外,《紅河》還塑造了一個叫「Quo」(尤拉基耶酋長Chief Yowlachie飾演)的另一類印第安人。
他面目陰冷,聲音粗啞,動作表情僵硬,很少開口說話,但十分有心計。在跟隨牛仔去密蘇里的前一天晚上,Quo賭博時贏得了一個牛仔的假牙,後來任憑人家怎麼央求也不肯歸還。
起初牛仔想不明白他「要假牙有何用」,但後來隊伍經過大沙漠時,Quo把假牙含在嘴裡防沙塵,而牛仔則聲稱因沒了假牙,他吃進的沙子可以「覆蓋整個德州了」。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劇照,尤拉基耶酋長Chief Yowlachie
直到他願意出高價把牙贖回來時,Quo才勉強同意「先付錢」再把牙給他。通過這樣一個人物,電影似乎在告訴人們,印第安人即使不是野蠻的壞蛋,也是奸詐狡猾的。
由此可見,早期經典西部片在塑造印第安人時,總是強化其負面形象,刻意把他們表現得恐怖而可怕,但是,在處理這些人物的結局時,西部片又往往會讓他們死在白人手下。
大多數早期西部片中都有專門剿殺印第安人的角色,如《關山飛渡》里的聯邦軍隊和《紅河》里的牛仔。在強大的白人力量面前,起初極其兇悍的印第安人會變得十分脆弱,不堪一擊。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英國尤里卡Eureka藍光海報版封套
在《關山飛渡》中,聯邦騎兵一出現,印第安人立刻被沖垮,如鳥獸般逃散。《紅河》中襲擊白人車隊的印第安人盡管人數眾多,但當牛仔趕來援救時,還是嚇得倉皇逃竄。
這樣戲劇性的場面除了讓人們看到印第安人對白人的畏懼外,也暗示了白人對原住民最終的征服。不僅如此,在拍攝印第安人被剿殺的過程中,西部片特別傾向於細致表現他們被射殺時的丑相。
《關山飛渡》就運用了多個特寫鏡頭突顯印第安人被子彈擊中後從飛馳的馬背上狠狠摔下的慘狀。《紅河》里也有類似場面。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劇照
西部片的確體現了美國立國之初的蓬勃朝氣和進取精神,但這卻是以歪曲 歷史 和犧牲印第安人為代價的。在這一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就印第安人模式化形象的確立與傳播而言,電影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不僅印第安人是西部片不可缺少的一環,同時馬也是西部片的重要特徵。大概男人們在小時候都有騎馬闖盪的理想。
在西部人的心中,馬的重要超過一切,所以我們看到在《紅河》中,父子倆在漂泊中先後拒絕了深愛自己的女人,卻永遠對自己的馬不離不棄。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中的場景,蒙哥馬利·克里夫特Montgomery Clift喬安妮·德魯Joanne Dru
馬代表著騎士的尊嚴,所以我們看到在《日落黃沙The Wild Bunch》(1969)中,派克(威廉·霍爾登william holden飾演)踩斷馬鐙而落馬,立即遭到手下的揶揄:「你連馬都騎不好,還談什麼團結?」
在《不可饒恕/豪情蓋天Unforgiven》(1992)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想重新找回往日的尊嚴,卻怎麼也爬不上馬背,搞得灰頭土臉。
西部片的神化也就是馬的神化,馬的精神與西部人從不背叛固守誠信的精神如出一轍。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中的場景
《紅河》幾乎囊括了西部片的一切要素:槍戰、人潮、偷襲、絞刑、背叛、復仇、情愛、光榮,要論特別點兒的,就算約翰·韋恩精彩絕倫的演技了。如果說約翰·韋恩靠《關山飛渡》脫離了低級西部片,那《紅河》就讓他一舉躍為第一票房明星。該片凝固了他的銀幕形象:語調暴躁,個性倔強,富於偉大、迷人的男性魅力和內在感召力。
蒙哥馬利·克里夫特是好萊塢20世紀40、50年代著名演員,17歲就在百老匯贏得了明星的地位,在《紅河》一片中初登銀幕,憑借在大銀幕上的精湛演繹,一炮而紅。
蒙哥馬利·克里夫特Montgomery Clift在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中的形象大受女性歡迎
而在飽含男同志潛台詞的《紅河》中,霍華德·霍克斯借蒙哥馬利·克里夫特本身的特質令男同形象現身在銀幕上,同時也給蒙哥馬利·克里夫特的戲外一身定了基調!蒙哥馬利·克里夫特出現在任何電影里,氣氛都會變得無比曖昧。那些牛好可愛,那個女的好多餘......當然《郎心似鐵/陽光照耀之地A Place in the Sun》(1951)除外。
而在1948年3月23日在美國首先上映的卻是蒙哥馬利·克里夫特主演的《亂世孤雛The Search》(1948),該片上映後引起好萊塢所有大導和一眾明星的注意。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中的場景,蒙哥馬利·克里夫特Montgomery Clift
《亂世孤雛》這部電影的導演是弗雷德·金尼曼Fred Zinnemann(1907-1997);《紅河》則是在1948年8月26日在全美公映,所以從時間來看,有的人認為《亂世孤雛The Search》是蒙哥馬利·克里夫特初登銀幕的首秀,其實不是的。
《紅河》實際上是在1946年拍攝的,但由於霍華德·霍克斯拍完後碰上了一場官司而被擱置了2年。所以蒙哥馬利·克里夫特初登銀幕的作品是《紅河》而不是《亂世孤雛》。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中的場景,約翰·韋恩John Wayne
評論家約瑟夫·麥克布賴德Joseph McBride指出,看看霍華德·霍克斯在《紅河》中對約翰·韋恩和蒙哥馬利·克里夫特之間逐漸崩潰細節處理就值得回味。
約翰·韋恩在銀幕的開頭顯得高大而穩重,但到了最後,他人不僅消瘦而且頭發變灰白,眼睛也充滿了疲憊;這種過渡是如此的緩慢,我們甚至不會注意到他一開始戴的是一頂白色的帽子,而在結尾戴了一頂黑色的帽子。
約翰·韋恩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天生的明星,而不是一個演員。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劇照,約翰·韋恩John Wayne
當年《紅河》上映後,不僅令好萊塢對約翰·韋恩「刮目相看」,就連大導演約翰·福特看完《紅河》後對霍華德·霍克斯說:「我從來不知道那個大混蛋會演戲。」這個「大混蛋」說的就是約翰·韋恩,而約翰·韋恩曾出演過約翰·福特的多部電影。
在羅伯·愛潑斯坦Rob Epstein和傑弗里·弗里德曼Jeffrey Friedman導演的《電影中的同志/賽璐路壁櫥The Celluloid Closet》(1995)這部紀錄片中,就專門關注到《紅河》中年輕的蒙哥馬利·克里夫特和劇中一個叫切瑞·瓦倫斯Cherry Valance(約翰·愛爾蘭John Ireland飾演)的之間的關系。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中的場景,蒙哥馬利·克里夫特Montgomery Clift和約翰·愛爾蘭John Ireland
劇中沒有對這兩個牛仔之間的競爭做過正面的展開,也沒有正面傳達他兩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只是讓他們之間陷入一種特殊的矛盾之中。
「這把槍挺帥的,我能看看嗎?」,切瑞指著蒙哥馬利·克里夫特腰上的槍說道。當把槍遞給切瑞時,「好呀,真是好槍」。
切瑞又問蒙哥馬利·克里夫特,「或許你也想看看我的槍」,說著也把自己腰上的槍遞給蒙哥馬利·克里夫特。切瑞拿著蒙哥馬利·克里夫特的槍說,「你知道嗎?這個世界上只有兩樣東西比擁有一把好槍更漂亮,一塊瑞士表或是一個女人。你有瑞士表嗎?」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劇照,蒙哥馬利·克里夫特Montgomery Clift和約翰·愛爾蘭John Ireland
蒙哥馬利·克里夫特是一個孤僻、內向的人,他在抵抗所有的壓力時,都會默默地保持自己的正直。這些品質可以用士兵普雷維特在《亂世忠魂/紅粉佳人From Here to Eternity》(1953)中的話來概括,這可能是蒙哥馬利·克里夫特最出色的反叛角色!
蒙哥馬利·克里夫特也因為《紅河》成為好萊塢當時最紅的「小鮮肉」,多少女人愛慕他在銀幕上那清爽的英氣,如同不食人間煙火,完全不帶雜質和油膩的那種,就連大明星奧利維婭·德哈維蘭Olivia de Havilland(1916-2020)也為他傾倒,點名邀請他參演《女繼承人The Heiress》(1949)。
電影《女繼承人The Heiress》(1949)劇照,奧利維婭·德哈維蘭Olivia de Havilland蒙哥馬利·克里夫特Montgomery Clift
而《女繼承人》這部電影最後讓奧利維婭·德哈維蘭於1950年在第22屆奧斯卡金像獎上再次獲得最佳女主角。
《女繼承人》上映後,蒙哥馬利·克里夫特在銀幕上體現了一種新類型的男人,美麗、感性和脆弱的男人似乎對男女都有吸引力。自《郎心似鐵》問世後,蒙哥馬利·克里夫特終於成為好萊塢最炙手可熱的男明星,受到數百萬人的崇拜。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他在這方面的唯一對手是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1924-2004)。
電影《亂世忠魂/紅粉佳人From Here to Eternity》(1953)片場,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去探望蒙哥馬利·克里夫特Montgomery Clift
那時候蒙哥馬利·克里夫特並不知道有個和他一樣剛在好萊塢打拚的男星已經盯上了他,而這位男星正是馬龍·白蘭度。
馬龍·白蘭度於1949年拍攝了導演弗雷德·金尼曼的《男兒本色/男人們The Men》(1950),在導演弗雷德·金尼曼的回憶錄里,曾專門談到,馬龍·白蘭度在拍攝《男兒本色》期間,向他多次打聽蒙哥馬利·克里夫特的一些情況。
這時候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1931-1955)和保羅·紐曼Paul Newman(1925-2008)還正在趕往好萊塢的路上,但20世紀50年代好萊塢四大小生錯綜復雜的「感情」故事才剛剛上演。
電影《紅河/大戰紅河邊Red River》法國藍光版封套
Ⅳ 如何評價電影《紅河》中演員的表現
張家輝早期一直活躍在喜劇電影當中,在當時眾多香港神級演員中並不顯眼,第一次讓我覺得驚艷的是他在內地演的一部電影,叫《紅河》,完全被他的表演所折服。在我個人的理解中,有種演員無論演什麼都能演得入木三分,塑造的人物,包裹台詞,一些眼神動作,都能演得淋漓盡致,很明顯張家輝就屬這類。
Ⅳ 電影《紅河》結局為什麼要那樣
為了給續集埋下伏筆。
影片《紅河》口碑不錯,其開放式結局卻讓有些觀眾感到意外,導演章家瑞透露,並不排除拍攝續集的可能。之前電影公布的18分鍾片花的結局和上映的開放式結局有所不同,影片最終沒有出現令人絕望的槍聲。到底阿夏有沒有「越獄」成功?兩個人有沒有機會重逢?這些都留下懸念。章家瑞告訴記者,這是與美國片商權衡後的結果,「開放式結局能給觀眾回味和想像的空間,形成很好的互動。」
(5)電影紅河圖片擴展閱讀:
《紅河》票房接近800萬元。在上映之前,不少觀眾都以為《紅河》是部催淚情感片,可是影片過半觀眾還在被兩位主演之間的趣味生活片斷所逗樂,後面情節急轉直下,觀眾的情感也隨之「泛濫」。章家瑞表示:「有趣的生活能夠打動觀眾,但開始越歡樂,結尾的悲傷就越強大。」
電影票房飄紅,章家瑞表示不排除拍續集的可能:「阿桃和阿夏之後的故事可以讓觀眾們自己填寫,比如阿夏最終勞改就出獄了,找到阿桃一起生活下去;或者阿夏流落街頭。我希望電影的結尾不是一個句號,而是一個省略號。」
Ⅵ 電影《紅河》最後結局不明白
阿桃在監獄邊上的一戶人家做工(是在中國,不再是越南妹妹,而是家政之類的),和大家都斷絕了聯系,一個人開始新的生活。劇情安排地理位置和男主角很近,可望而不可及,造成失落感,又有一絲希望。
Ⅶ 電影《紅河》中,阿夏最後到底死沒死啊(因為越獄,是不是被擊斃了)好像聽到一聲槍響
電影《紅河》最終上映版的開放式結局,讓不少觀眾感到奇怪。之前電影公布的18分鍾片花的結局和最終結局也有所不同,片花講述:張家輝扮演的阿夏因為殺人,在中越邊境的勞改農場改造。有一天他忽然聽見對岸傳來阿桃的歌聲,於是不顧逃獄的風險橫渡紅河。而就在他滿心希望想要重逢阿桃的時候,傳來了兩聲槍響,阿夏就此沉入河裡消失不見了。而在最終上演的電影裡面,張家輝跳河之後,鏡頭就直接切換到越南這邊,觀眾發現原來唱歌的人並不是阿桃,而是不相乾的陌生女子,槍聲也沒有出現。
到底阿夏是不是「越獄」成功?兩個人有沒有機會重逢?這都成了一個不解之謎。導演表示這是與美國片商權衡後的結果,為的是給觀眾留下懸念。「一開始那個結局太悲慘了,我能夠明白為什麼有的觀眾無法接受他倆死掉這個結局。所以最後的結局也是和片方商量過,這樣的開放式結局能給觀眾回味和想像的空間,形成很好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