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ero:Overture 蒼:序曲
2.For The World - Theme Music 天下:英雄主題
3.Above Water 在水一方
4.Hero (Theme Song) - 王菲
5.At Emperors Palace 闖秦宮
6.Fareweall,Hero 英雄葬禮
7.Gone With Leaves 飄:胡楊林
8.In The Chess Court 棋館古琴
9.Longing 欲
10.Love In Distance 咫尺情涯
11.Snow 飛雪
12.Sorrow In Desert 悲情沙漠
13.Spirit Fight 惺惺相惜
14.Swift Sword 十步一劍
15.Take Me Home 帶我回家
16.Warriors 風
17.Yearning For The Peace 和平天下
你說的是哪一個。
2. 從氣吞山河到柔腸百轉,純音樂《英雄的黎明》能否震撼你到流淚
第一次聽《英雄的黎明》時,久久不能平靜。
內心的感覺是從最初的寧靜大氣到波瀾壯闊的震撼,接下來音樂里又輕輕地流淌出細膩和溫柔,此時我感覺自己的靈魂跟隨著音樂的高低一起跌宕起伏。
由於不能自已,此時眼淚忍不住流了出來。
當時我並不知道這首曲子是什麼,來自哪裡,是誰的作品,只有一個感覺可描述:震撼!
音樂初起時比較低沉渾厚,有一種氣吞山河,排山倒海的氣勢,還有一種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悲壯。我自己的幻覺感受就是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一人要出去平定山河,挽救百姓於水火。離開家鄉時有些悲壯,感覺自己也許不能活著回來了。
天剛剛亮,初升的太陽把東邊的天空映的紅彤彤的。廝殺一夜的戰場上,到處血流成河,這位出徵人騎在馬上,環顧四周。經過一次次的拚死戰斗,他暫時活了下來。
音樂接下來,就是出徵人想起自己的家人,情思纏綿,柔腸百轉。自己的愛人,一位美麗溫柔的女子,在微弱的燭光下,一邊哄著搖籃里的寶寶入睡,一邊一針一線給出征在外的人縫補一件衣服。
接下來,敵人又圍上來了,出徵人停止對家人的思念,繼續奔向戰場。
這一次,估計真的回不去了。
這首曲子給我的感覺特點就是:既有有氣吞山河的氣勢,也有英雄男兒的柔情。既渲染了戰爭的殘酷,又抒發了細膩的情感。
戰場的波瀾壯闊與愛人的細膩溫柔和纏綿繾綣,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這段音樂很奇妙,讓人無限回味,情感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化著,讓人不知不覺進入自己想像出來的場景。
音樂的收尾也盡顯英雄豪氣。
後來知道,這首曲子是日本音樂人橫山菁兒之作,是卡通電影《三國志》的開篇曲。
在網上網路了一下,得知了這首曲子的情況:
有不少影視劇用這首曲子做了背景音樂,其中古天樂版的《神鵰俠侶》,大家都會很熟悉。在這部武俠劇里,這段音樂讓楊過和小龍女的感情故事更加的盪氣回腸。
這是一首史詩級讓靈魂震撼的背景音樂。
一首為一部兒童動漫創作出的樂曲是如此美妙,實在讓人嘆為觀止,
這讓我想起咱們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已超越時間和空間 ,成為走向世界的經典名曲,其作者何占豪和陳鋼,當時創作此曲時還只是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
由此可見,經典的出現雖說必然是才華和經驗的積累,但有時也偶然,是偶然的一種靈感的乍現。
3. 分析英雄之城紀錄片的電視音樂方面的特色
分析英雄之城紀錄片的電視音樂方面的特色
音樂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是表達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隨著人們對電視專題紀錄片觀賞需求的增加和品味的提高,背景音樂在這一片種內的作用與地位也與日俱增,尤其是在大型專題紀錄片中,在創作盡可能豐富多彩的視覺世界的同時,也要創造出更加豐富多彩的聲音世界,產生更大的感染力。電視專題紀錄片中的背景音樂,不僅具備了音樂的共性,也具有自身鮮明的「敘述性」特徵。因此,合理、准確、優美地編配、製作電視專題紀錄片中的背景音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試從背景音樂的特點、功能等方面,論述背景音樂在電視專題紀錄片中的作用與地位。
一.電視專題紀錄片背景音樂概述
背景音樂也被稱為配樂,通常是指用來調節氣氛的音樂,映襯於情節和畫面之中,以增強情感的渲染力,讓觀賞者有身臨其境的感受,以聽覺的感染加深對視覺形象內含的理解。電視專題紀錄片中的背景音樂可以是歌唱或者伴奏,但通常是無音響人聲的。背景音樂自歐洲起步後發展迅速,在配合畫面以及情節推進的同時,還擁有聲、畫融合產生的獨特風格與魅力。幾乎每部優秀的電視專題紀錄片,都能夠把其中所含的背景音樂單獨提取出來,作為副產品廣泛傳播。電視專題紀錄片中的背景音樂來源廣泛,它可以在尊重知識產權的基礎上取自迄今所有的原創音樂作品的旋律作為音源,也完全可以根據片子的性質、基調,進行針對性的原創、改編、製作、剪輯合成,使其更加符合片子主題以及畫面結構的需求,達到「聲」和「畫」銜接的視聽藝術效果。
二.電視專題紀錄片中背景音樂的作用
匈牙利電影理論家貝拉・ 巴拉茲在《電影美學》中提到:「有聲電影的任務是為我們展示我們周圍的聲音環境,我們生活在其中的聲音世界,除了人的語言以外,一切東西都能說話,並且不斷地影響並支配著我們的思想感情,從大海的細雨到大城市的嘈雜。」正如貝拉・ 巴拉茲所說,音樂是優美動人的,它是表達人類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就電視專題紀錄片的背景音樂而言可分為兩類:有音樂的電視專題紀錄片和無音樂的電視專題紀錄片。隨著電視專題紀錄片創作手段的多元化,現今,無音樂的電視專題紀錄片正越來越少。因為背景音樂在電視專題紀錄片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創作者也越來越把它當作紀實與音樂相結合的藝術,進行精心製作。電視專題紀錄片工作者越來越不滿足把專題紀錄片當作單純的現場紀錄,因為這種創作方式過於客觀冷靜,而是希望調動多種技術、藝術的手法,把影像與聲像有機地結合起來。聲像中除了拍攝過程采錄的自然聲響和解說詞之外,還可以加入音樂、音效的元素,用兩者來渲染情感,闡述畫面所展示的內容,立體而動人地使真實的生活得到藝術化的表現,從而加深對電視作品社會性和思想性的挖掘。「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樂者,太古聖人治情之具也。人有血氣生知之性,喜怒哀樂之情。情感物而動於中,聲成文而應於外。」可見,從古時起人們就深懂聲情並茂的重要性。這也可以用來闡述背景音樂的產生發展對於電視紀錄片傳情達意所起的重要作用。電視專題紀錄片的背景音樂,能夠讓人們感受電視專題紀錄片中人和事所要表達的情感、情緒,加強了作品內容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多層次、多角度地體現出電視專題紀錄片的精神內涵。在大眾文化盛行的今天,電視專題紀錄片的創作者們更多時候會從多元文化的角度去探索和紀錄現實生活,反應大自然變遷、市井百態。畫面與音樂的搭配使得背景音樂在電視專題紀錄片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和重要,從而引起與觀眾之間深層次的情感交流,又能讓觀眾對片子所紀錄的現實生活中的某種經驗與創作意圖不謀而合,進而產生共鳴。「音樂豐富了紀錄片藝術,紀錄片藝術推動了音樂創作。」
1.電視專題紀錄片中音樂的特點
音樂的間斷性。雖然說背景音樂在專題紀錄片中十分重要,但是在一部電視專題紀錄片中基本不會出現從頭到尾都貫穿著背景音樂,而是要根據畫面與故事的內容適時出現。這就是為什麼背景音樂在電視專題紀錄片中會出現時間上的不連貫。只有在適當的時間、合適的節點出現,才能有機和有效地融入到整部片子中。和諧而間斷性的背景音樂可以說是悄無聲息地隨著敘事的腳步緩緩推進的,甚至觀眾都感覺不到背景音樂的存在,卻達到了最佳的製作剪輯效果。
音樂的不完整性。背景音樂是按照電視專題紀錄片畫面內容的需要而編配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背景音樂在其自身結構上的不完整性。電視專題紀錄片中的背景音樂必須緊貼畫面,不能夠脫離畫面而獨自存在,缺少了與畫面的相互配合,就會喪失其設計的作用。在電視專題紀錄片當中,背景音樂的選擇往往不會是以一段完完整整的音樂出現。它可以只是其中的一小段,也可能只是某一截的樂曲,其音樂的整體思想可能是不會參與到電視專題紀錄片當中,但是卻能在結合一定的畫面內容後,達到出奇的渲染效果。以2014年獲得浙江省新聞獎(社教類)專題紀錄片一等獎的作品《書場不了情》為例。片子所講述的是一個鄉鎮書場與書場主人的一段情感故事。由於丈夫的離世,一時間書場陷入困境,妻子陳慧娟為了完成丈夫的臨終囑托,在書友們的支持下堅強地把經營書場的擔子挑了起來,在悠揚委婉的說書聲中演繹著一段難舍的不了情。片子在製作過程中,始終抓住書場特有的音樂元素特點,採用江南絲竹琵琶、評彈的曲調,在故事敘述的環節當中淺唱低吟加以襯托,與畫面很好地互動銜接,動靜相宜,感人至深。尤其女主人講述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時,背景音樂選用凄楚的二胡樂曲,使受眾的情感也隨著聲音和畫面被一次次打動,為片子的成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音樂的創造性。在電視專題紀錄片當中的背景音樂,雖然具有上述間斷性和不完整性的特點,這是由此片種敘事特點決定的,更多的是技術處理,而對音樂的藝術質量必須有優美完整的追求。這就必須付出艱苦的創造性勞動。特別是對片子主旋律的把握與表現要有精心的設計。電視專題紀錄片的音樂並不是完全依附於電視專題紀錄片而存在,它與電視專題紀錄片所要表現的內容相輔相成,是對電視專題紀錄片包含的理念、情感的闡發式的再創造,在特定的畫面場景中抒發出來,從感性和理性雙作用於觀賞者。
2.電視專題紀錄片中音樂的功能與應用
(1)從結構角度,背景音樂具有襯底、轉場的作用
襯底即在電視專題紀錄片中使用音樂的時候,背景音樂應該緊緊地抓住電視專題紀錄片所要表現的主題,加以烘托、深化、強化、渲染,用藝術感染力去提高紀錄內容的觀賞效果。如,對於黛安娜王妃一生的電視專題報道中,就黛安娜王妃的葬禮報道這一章節,先以一段哀傷的曲調,將人們很自然地引入了痛悼的環境氛圍中。背景音樂主要應該是畫面的陪襯和補充,不能凌駕於畫面之上。要潤物細無聲,不「喧賓奪主」。轉場,是對於電視專題紀錄片的時空進行銜接,此時背景音樂應該體現的是即將發生的場景將要表現的狀況、情緒、氣氛等。在電視專題紀錄片《蒙古高原的記憶・圖瓦天籟》中有一段背景音樂,出現在圖瓦青年熱尼亞向圖瓦共和國音樂研究院的專家瓦蓮京娜討教「呼麥」的時候。當畫面中解說詞講解到「呼麥是祖先留給他們靈魂的印記」之際,背景音樂應聲響起,直到熱尼亞的呼麥歌聲結束。這段背景音樂為畫面組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也為其解說詞的銜接起到了連貫的作用,更是為後面的畫面作了鋪墊。
(2)從敘事角度,增強了敘事功能
背景音樂在電視專題紀錄片中,不僅發揮了補充視覺敘事和聽覺藝術的作用,更是以其音樂語言幫助刻畫出電視專題紀錄片中人物心理、情感、環境等立體的氛圍,作為多元的藝術元素,豐富和強化了電視專題紀錄片的敘事功能。在《舌尖上的中國》中,當藏族女孩卓瑪撿的松茸質量差導致賣不出高價錢之際,在人群中的卓瑪一臉煩悶。此時舒緩悠然的背景音樂響起。這裊裊的旋律,似乎滿載著卓瑪的失落,又似乎是在安慰她的愁緒。這段運用到位的背景音樂深深地觸動了觀眾的神經。
(3)從審美角度,建立新的視聽空間
隨著背景音樂的不斷發展,背景音樂在電視專題紀錄片中的運用得到了更加充分的體現。多元化的背景音樂使得片子的主題得到升華,觀眾的眼睛、耳朵得到更強烈的藝術享受和新的心靈體驗。在《舌尖上的中國》之《自然的饋贈》一集中,石把頭吃飯時,清脆悅耳的背景音樂聲響起。這種別致優雅的弦樂聲不僅表現出查干湖結冰的自然環境狀態,同時也烘托出石把頭簡單質朴與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再如,《舌尖上的中國》在表現美食烹飪的過程中被誇張的「嗤嗤」的油炸聲、「咕嚕咕嚕」的燉煮聲,無不傳達出美食的絕佳誘惑力。《舌尖上的中國》中在呈現出令觀眾垂涎三尺的食物的同時,搭配著精緻的背景音樂,完美地結合了聲音與畫面,鮮明地展示出富有地域特色的食物更加豐富和立體的效果。
(4)從內容方面,揭示與深化主題
如果說語言是讓觀眾認識電視專題紀錄片中的主題,那背景音樂就是讓觀眾默默地對其產生認同和感動的手段。背景音樂的作用體現在,當鏡頭語言和文字語言有所不足,對片子的抒情達意有所欠缺時,選用適當的背景音樂來彌補。當雖有較好的鏡頭語言和文字語言,但仍覺得表現力不夠,不足以宣洩情緒和抒發感受,還需要更強的張力。這時候可以用適當的音樂來鋪墊,使整體感受和情緒的激動得以強化,獲得更加完美的敘事和藝術效果。《舌尖上的中國》中每次表達勞苦農民收獲成功的喜悅時,都會響起那首歡快激昂的旋律,暗示著艱辛的勞動人民付出勤苦勞作後得到回報的幸福感。背景音樂的進出非常自然,與畫面節奏和諧一致,從而使得觀眾獲得視聽的享受、心靈的感悟。
4. 英雄本色電影音樂賞析論文
我看過不下三次,都是兒童或少年時期。情節基本淡忘,但場面總會記得。如今重看,更加深刻的不單單是動作場面,震撼來自貫徹全戲的兄弟情。
對男人而言,朋友之間的距離,無間的是感情,間隙的唯一是血緣。對朋友的期盼與幻想,「兄弟」二字止於口中,藏在心裡頭。《英雄本色》展現的是兩段情。黑社會大哥子豪(狄龍飾演)與親弟弟阿傑(張國榮飾演)的手足情,還有子豪與阿MARK(周潤發飾演)出生入死的「兄弟」情。英雄有風光之時,英雄也有落難之日。《英雄本色》里大篇幅刻畫的是英雄末路之中表露出的兄弟情懷。
狄龍飾演的黑社會大哥為了弟弟甘願推出江湖,不願因為自己耽誤弟弟的警察前程。弟弟的不理解、不接納和朋友阿MARK所受的屈辱,把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矛盾身心淋漓展現。從戲分上看,狄龍是主角及故事的主線人物。當年周潤發飾演的MARK哥,只屬配戲角色。多年之後,我們記憶最深的,還是這個配戲人物。狄龍的大哥形象內斂,周潤發的MARK哥形象每次出場都具備積壓已久的爆發力。這個角色背後,似乎看到兩個人。
當年的吳宇琛,導演生涯走到低谷。曾經有三年,連拍戲的機會都失去。後來,被迫去到台灣拍無聊的喜劇。鬱郁不得志的人,將積壓心裡多年的感情一次過宣洩,創作出《英雄本色》的腳本。找來同樣鬱郁不得志的周潤發,其時他正被稱為「票房毒葯」。吳宇琛通過幾篇報紙報道得知,真實生活里的周潤發時常將自己拍片賺來的錢,捐獻給孤兒院的小朋友和資助朋友生活。吳宇琛認為,這個深具義氣的人,飾演重情重義的MARK哥角色再好不過。
於是,有了《英雄本色》的組合。情劇主線在子豪角色身上,整部電影情緒上的渲染,MARK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等這個機會等了三年,不是為了證明我比別人強,只是要證明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奪回來!」MARK哥口中這份沉鬱已久的吶喊,除了是角色的一句對白,還是兩個真實的男人,吳宇琛與周潤發多年以來積壓在心的郁結摧枯拉朽的一次總爆發。所以,再三重看《英雄本色》依然看到一團火。每個表情內斂內心有夢的人,都能看到這團火。
話說《英雄本色》是一部黑幫警匪片,不如說這是部激情盪漾不甘為人後的勵志片。更有甚之我認為,在人情淡薄誠信危機的今日,《英雄本色》更可擔當起宣揚友情、親情以及為人處事應重信守義的主旋律影片。
警匪片」可說是港產片中最出色的電影類型之一,最近三套電影《跟蹤》、《男兒本色》與《綁架》,除了繼續展示香港警匪電影的活力和高質素之外,它們在連場火拚和鬥智鬥力的同時,暗地裡亦討論著同一個命題——道德。然而,三者著眼點和信念回然不同,本文正希望圍繞著「道德」這電影題旨,淺談它們各自所反映的道德觀。
就如眾影評所述說,《跟蹤》那份「人在做,天在看」的中心思想昭然若揭。這是一種環宇的道德觀,亦因為「善惡到頭終有報」,我們「行善」才有理性基礎和意義。游乃海曾經憑《大隻佬》(2003)而獲得金像獎最佳編劇獎,他首次執導《跟蹤》已見風范。雖然獨挑大樑,但仍堅守在韋、杜電影中的佛家思想要旨。人的耕耘故然重要,但科技再先進、思維再精密,謀事在人,成事仍然在天。
電影中的狗仔隊對貌似殷實商人的大賊梁家輝亦步亦趨,但棋差一著讓他一再逃脫。後來狗仔隊頭目任達華遇伏重創,他最終沒有死去,可見電影確信「好人有好報」。片末梁被圍捕,專門謀財害命的他雖然未被逮到,卻意外地弊命於一個魚鉤之下,大動脈被刺破一如他的殺人伎倆。至此,我們不難聯想到《大隻佬》中的張柏芝。她前世罪孽太深,盡管今生立志當警察做好人,並在劉德華多番協助下希望逃過大難,可恨結局還是死於非命。前生債,今世償。就如梁雖然在十八年前殺警後逃脫,但「以命抵命」仍是他最後的歸宿。「若然未報,時辰未到」的規條令我們不欺暗室,人類行為時刻被一雙「天上眼睛」所監視,那份超然的是非對錯觀念,是永恆的「天道」,你的「業」隨身而行早晚得報。
另一部電影《男兒本色》由成龍老拍檔陳木勝操刀,電影順理成章成就新一代《警察故事》。它承繼了《無間道》和《卧虎》等電影的討論:「黑社會有否好人?」、「警察沒有壞人嗎?」,質疑傳統警匪片的黑白壁壘。林嘉華是一名受賄高級警察,利慾薰心不惜殺人滅口。謝霆鋒、余文樂等也是「邊緣」雜差,為面子、為復仇而亂沖亂撞濫用暴力。反之,安志傑不忍殺害小孩,最後更自行了斷期盼來生做個好人。飽經戰亂的人在森林社會里弱肉強食,他/她們的黑白功過,慣於安逸的我們到底如何理解呢?
陳木勝說若他不當導演,他該會投考警察。一如既往,他那份「警察=正義」的堅執,仍然在《男兒本色》中隨處可見。房祖名跟哥哥立志做個好警察,最後卻不能倖免於難。好人未必有好報,「天道」不彰,但法治精神已勝過一切。只要他們不辱警察之名,忠於法律,盡管戰死沙場,正義英靈始終永垂不朽。謝、余雖曾被仇恨蒙蔽眼睛,但他們仍能懸崖勒馬,保守了警察的本份而沒有殺人。警察這「公領域」(Public Sphere)社會崗位,替代了《跟蹤》的「天道」去維持人間秩序。換句話說,就是香港人普遍確信的「法治精神」。好人或壞人,在於他/她們有否違法。隨著現世社會的理性化,宗教、天道等人類不能控制的「形意上」信念已未能叫人安居樂業,法律、法治精神、警權隨之成為「道德」保護者。然而,要是察警不再可靠時,你會否如《綁架》中的林嘉欣和劉若英般「靠自己」保護家人呢?
當林嘉欣弟弟被綁架後,警察告訴她:「相信我」,結果她弟弟慘遭不幸。而督察劉若英在處理別人的綁架案時,態度專業、自信、冷靜,指揮若定。世事無常,當肉參變親兒後,她頓時方寸大亂,幾近抓狂。那份抓狂是相應於「天道」(人不作壞事、不可害人)與「法治」(警察犯法罪加一等)而言的。作為母親,為拯救愛兒(甚至只欲尋回屍首),她竟打算綁架小孩。而警察的責任感,也無礙她虐待對頭人丈夫。作為人,她失卻惻懚;作為公民和警察,她知法犯法;但作為母親,她卻發揮了母職最大責任與道德情操,這也是她在家庭這「私領域」(Private Sphere)中的職份。同樣地,林為了責任,不惜綁架富商兒子以期讓病重丈夫出國醫治。對富人來說,他不過失去揮之不盡的身外物;對窮困妻子而言,那卻是親人續命的(唯一)一個機會。
心理學家Carol Gilligan認為女人的道德觀建立在「關系」之上,一個女人的身份可以是公民、警察、領袖,但她們更加是母親、妻子、家庭照顧者。劉、林二人的綁架和傷人罪行,會否是她們身為母親和妻子的「份內事」呢?其實不止女人,我們的孔聖人早有類近想法。在那個偷羊的故事中,孔子認為兒子不應告發父親偷羊,因那是不仁之舉,有違倫常。可惜得很,依仗「關系」所建立的道德觀,往往會損害普羅大眾的利益,就如中國人的私相授授令貪污成群、群黨相爭。但當母親眼見愛兒遇險,難道她會為著履行「公民責任」而容讓兒子光榮死去?面對切膚之痛,把命運交託天道與律法,就是理性,就合乎道德?
「道德」可能是一份永恆法規,冥冥中自有因果,也可以是人類文明產物,在法治社會中得到維系。但道德,會否也是親疏關系下的權衡抉擇,為救至親,我們已隨時准備不惜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