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個美國愛情電影,女主角在一個畫廊工作,男主角是一個導游,兩個人
遠距離愛情 或 分手女友
Ⅱ 這個外國電影叫什麼
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 (1999)
導演: 斯坦利·庫布里克
主演: 湯姆·克魯斯 妮可·基德曼 Madison Eginton 更多>>
類型: 驚悚 / 劇情 / 懸疑
上映日期: 1999年7月13日 美國
國家/地區: 美國 / 英國
類型: 驚悚 / 劇情 / 懸疑
片長:159 分鍾
分級: USA:NC-17
對白語言: 英語
發行公司: Argentina Video Home
由妮可基德曼飾演的妻子是一個非常美麗,有著誘人身材的女人,一個在平靜安逸的生活中幻想紅杏出牆的女人,她同時還是有成就的畫廊經理。她身邊還有一個對別人性生活極感興趣,說起男女之事滔滔不絕的女同事,形成一個她幻想遭遇激情的小環境。 湯姆克魯斯飾演的丈夫是一個事業有成的內科醫生,也許生活過於平淡,他內心有著尋找另類刺激的渴望。他經常活動的上流社交圈裡,那些貌似君子的社會名流的作為既讓他大開眼戒,又讓他重新找回了自己,回歸到妻子和家庭中。
在參加一位上流社會朋友的聖誕晚會中,內科醫生因救這位朋友的一個吸毒過量的性夥伴(女)而被她的裸體刺激,引起了後來的奇遇。妻子在舞會上也被一位風度翩翩的紳士誘惑,差點成為出牆紅杏。
醫生偶然從以前是同學,現在成為鋼琴演奏者那裡得到了一個神秘聚會的時間、地點、著裝要求和進入聚會的密碼信息。好奇心和長期渴望尋找刺激的醫生於深夜敲開租衣店,花高價租了一套禮服和面具就去了那個神秘的地方,當然他順利進去了。
他看到了從未看到的場景,那就是聚會場所的豪華和聚會人數的眾多,而且參加聚會者全部著禮服(帶斗篷的黑袍)戴怪異的面具,個個如鬼魅一般,神秘、沉悶、恐怖的氣氛令他吃驚!
然而,更令他吃驚的還是在簡單的儀式之後開始的正式活動,這樣的活動對於他真正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那是脫去斗篷(仍戴面具)的眾多男女之間赤裸裸的性交和群交場面,行為者視若無人,圍觀者坦然自若。醫生被這樣的聚會和動物般的求歡所震撼,他茫然不知所措……
其實,從醫生一走進來,他便被注意和跟蹤了,因為這個神秘聚會的參加者是固定的人群,連醫生的朋友進來為他們演奏也是從頭至尾都被蒙著眼睛的。因此,進來一個生人馬上就會被察覺。
隨後,先是有一位美女做關心狀讓他趕快離開,後又是他在想離開時被打手們抓住,接著被帶到舉行儀式的大廳接受那位類似教主身份人物的盤問,過程中他又被迫在眾目睽睽之下脫去自己的斗蓬和面具,把他陽光而且俊美的形象暴露給了這群鬼魅。
就在他被恐嚇,不知自己是死是活的關鍵時刻,那位關心他的美女挺身而出,願自己接受非人的懲罰換取醫生的自由,於是,打手們押走了女人,醫生也走出了那個豪華神秘的庄園。
奇遇和歷險使醫生感到極度不安,他想到了家,於是他迅速回到家中,藏好了斗蓬和面具,和衣躺在了熟睡的妻子身旁……
後來醫生想做調查,他想知道那個神秘庄園的真正主人是誰?他想知道聚會中那些被恐怖的面具掩藏的裸體是什麼人?因此多次遭到恐嚇和跟蹤,使他陷入極度的心驚和不安之中。
直到有一天他那位舉辦聖誕晚會的上流社會的朋友才對他說出了實情,並告訴那天晚上自己也在場並看到醫生的所有情況,那位捨身救醫生女人也是安排的,目的是為了將他嚇走了事。朋友告訴醫生參加聚會的人物政治身份和社會地位都很特殊和高貴,勸醫生不要再對此事進行任何調查和好奇,以利保護自己。
Ⅲ 搖擺畫廊的電影劇情
在倫敦,一個沒有什麼道德理念的藝術商人斯賓德爾經營著一家畫廊, 畫廊里有兩個工作人員,一個是野心勃勃的貝絲,還有一個是無所事事的佩姬。
最近幾天,斯賓德爾不顧一切地想買一張立體畫派的畫家蒙德里安的畫作《搖擺舞》(Boogie-Woogie)。不過這張畫作的主人——日耳曼企業巨頭阿爾弗里德·萊茵古德的妻子和秘書卻執意要舉辦一場拍賣會,她們希望能在拍賣會上將畫賣出個更好的價錢。於是她們便找來了佔有欲極強的收藏家鮑勃參與競拍。鮑勃正在和貝絲廝混,他的老婆珍也在和一位頗有前途的藝術家理查德斯享受床笫之樂,而理查德斯公認的女友卻又是貝絲。陰錯陽差之下,這些人在拍賣會的現場「搞出了新意思」。
與此同時,貝絲要鮑勃給她出錢開辦個屬於她個人的畫廊,她准備為私生活糜爛的女同性戀藝術家艾蓮娜開辦一個展覽。最後,展覽成功舉行,核心展品是艾蓮娜的視頻性愛日記。當所有人都聚集在貝絲的畫廊里的時候,艾蓮娜突然和所有人都鬧翻了臉,她甚至和自己的好朋友兼經紀人杜威都反目成仇。她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Ⅳ 有誰看過美國電影《面紗》你們是如何評價男主角的
但吉蒂對沃特沒有感覺,當她無意中聽到母親的一個電話之後,她答應了沃特的求婚,並跟隨沃特涉洋來到中國上海,其時是上世紀20年代,沃特在上海為英國政府的實驗室工作。
枯燥的生活使吉蒂被迷人的已婚男子,同時又是政府官員的查理引誘。沃特得知後非常惱怒,他決定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他給吉蒂兩個選擇,要麼跟隨他去梅潭府一個霍亂正瘋狂肆虐的重災區,要麼離婚並且非常不體面。吉蒂在查理那裡沒有得到肯定的答復,非常失望地答應了沃特。
沃特來帶梅潭府,跟隨他一起前來的還有兵荒馬亂、軍閥割據、疾病肆虐、因外國殖民入侵而引發的無理由排外行為,等等。
沃特全身心地投入到當年災民的救助當中去,吉蒂在百無聊賴地度過了一個月之後,終於決定跟隨當地的修女一起做義工。
沃特的無私行為感動了吉蒂,她試圖重歸於好,經過她的努力,在災難和死亡面前,沃特原諒了她,這時候,周邊災區爆發了更大的疫情,為了阻止疫情的擴散,沃特和當地軍方一起建造了難民營,以隔離疫情,遺憾的是在得知吉蒂懷孕後不久,沃特終於被病毒傳染,不久離世,吉蒂離開了中國。
這就是好萊塢導演約翰•卡蘭執導的新電影《面紗》的故事梗概,改編自毛姆的小說《華麗的面紗》。
從故事梗概就能看出來,這幾乎又是一部災難片。好萊塢有這個愛好,總是喜歡在災難中尋找真諦,愛或者寬恕,似乎只有經歷生與死的考驗,人性中美好的部分才會得到彰顯。
我自己有一個看片經驗,一般來說,結局是相互寬恕的,則主角有可能死亡,而歷經災難的考驗且變得比新婚夫妻還恩愛的,主角必死無疑。彷彿所有不愉快的悲傷的記憶也隨之而去,從而賺取觀眾更多的同情與眼淚。
《華麗的面紗》不是毛姆最好的小說,毛姆本人對自己的評價很謙虛:「我只不過是二流作家中排在前面的一個。」《面紗》曾被利頓•斯特雷切譽為,「二流小說中最好的」。
這樣的榮譽可能使毛姆微微覺得尷尬,但沒有到影響他小說的創作,有做助產醫師的經歷使毛姆在處理沃特這個人物時駕輕就熟,甚至有評論認為沃特就是以毛姆自己為原型的。
需要告訴大家的是,愛德華•諾頓的表演真棒。如果說這個故事既通俗又乏善可陳的話,那麼我告訴你,有諾頓在,電影就會很好看。
這部電影是一部由愛德華•諾頓和娜奧米•沃茨主演的愛情片,主要講敘的是倫敦的中上流女子吉蒂為了躲避浮華的交際圈子和父母的催促而嫁給對她一見鍾情的細菌學家沃特,之後隨沃特抵達中國上海,吉蒂並不愛沃特,也不喜歡他的專業,於是在上海她與幽默風趣的已婚男子查理有了婚外情。男主角沃特知道後傷心不已,但由於對吉蒂愛的深沉,選擇了原諒,為挽回這段感情,他帶著吉蒂到了中國霍亂橫行的地方治病救人。在行醫救人的過程,吉蒂終於發現了沃特高尚的人性之光,捨己救人的大無畏精神,兩人終於敞開心扉,感情升華,最終重新真心相愛了。但此時沃特也身染霍亂,不幸犧牲在這場瘟疫之中,吉蒂傷心欲絕,帶著身孕回到了英國。
本片男主角沃特不僅對愛情忠貞不渝,而且有著行醫救人的大無畏人道主義精神,折射出了人性的美好光輝。你們覺得呢?
張愛玲喜歡毛姆,說他是「人世間的挑剔者」,他善用現實主義的刻薄手法揭示現代人的孤獨、荒誕與幻滅,他筆下的故事引人入勝,合情合理得一片蒼涼。
此時的我們都在密閉的空間,根本出不去的門,唯有手機在不停刷著信息,不時無聊的從客廳到卧室轉一圈。大家都穿著睡衣,甚至臉都沒有洗過,就這樣大眼瞪小眼地望著,請問你多久沒有這么和家人在一起過?
電影 《面紗》就是這樣一個精彩的故事,且唯美的拍攝,完美的展現了毛姆善於環境描寫的筆下之美。
「面紗」比喻人與人之間近在咫尺,且觸手可及,卻無法逾越的 情感 隔閡,比喻將愛恨都拒之門外的桎梏。欣賞這部影片,就像我們撩起自己的面紗,在一個作家天才的作品中,重新發現了被自己忽視的存在。
故事說的是天生活潑的英國女子凱蒂,為逃避恨嫁的家庭壓力,嫁給了訥言敏行的研究細菌的醫學博士瓦爾特·費恩。隨後凱蒂隨丈夫瓦爾特遠赴神秘的東方城市香港(在電影中是上海)就任,婚後因為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很快激情散盡,夫妻也僅剩虛名,彷彿漸行漸遠,就像現代無數家庭婚姻的寫照。
這種情況下,極度無趣的凱蒂確信自己把香港助理布政司(電影中是英國外交官)查理迷住了,以為自己嘗到了愛情的滋味。瓦爾特發現妻子的不忠後,展開了他奇特而可怕的報復計劃,要求妻子凱蒂隨他前往瘟疫肆虐的湄潭府。湄潭府是一個半虛擬的中國城市,推斷,應該是遵義市的湄潭縣。
瓦爾特對凱蒂說:
正是由於這種愛,在妻子凱蒂跟查理的事情東窗事發之後,他對妻子提出了一種悖論式的選擇,這種選擇也讓凱蒂認清了自己跟查理的愛情:
如果查理願意與妻子離婚,並在一周之內願意娶凱蒂的話,瓦爾特便可成全他們。
從小養尊處優,只聽得奉承話凱蒂,從未遭遇過這樣的混賬說辭。她的胸口頓時升起無名的怒火,但是她沒有發作出來:
凱蒂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她一點都不喜歡瓦爾特的一些行為,這些行為在她看來不能理解。而且她認為自己也不是丈夫口中的自己,自己其實很簡單,是一個很簡單的女子:
瓦爾特:
凱蒂:
瓦爾特嘲笑凱蒂:
揭開面紗後,凱蒂與查理的談話令天真的令凱蒂心中的「真愛」不堪一擊:
就這樣凱蒂跟著丈夫瓦爾特去了瘟疫肆虐的湄潭府……
感謝上帝,他們還在一起!
近代史學家呂思勉在寫給大眾的《中國文化史》中曾經指出:
然而,每一位憧憬愛情婚姻的少女,幻想的是:
《面紗》毫不留情的揭露出,不好的結局不是因為當事人誰的錯誤,而只取決於你遇到的是什麼人。
瓦爾特聰明、內斂、溫柔、高尚、有濟世情懷,但凱蒂只覺得他缺少情趣,難以溝通。我們從來都無法得知,人們是究竟為什麼會愛上另一個人。縱觀瓦爾特與凱蒂的婚姻悲劇,其根本來自雙方無效的溝通,瓦爾特說:
說對於他比做難得多,溝通不僅是他的弱點,簡直就是他的死穴,聊不來的婚姻生活死氣沉沉。環境的改變,給與了本想給凱蒂以報復的瓦爾特夫婦一次奇特的互相了解的機會。
在湄潭府,瓦爾特從一塵不染的研究室走向了瘟疫流行的最前線,凱蒂也得以第一次走進瓦爾特的世界。她到他所工作的修道院兼醫院中做義工,看到了瓦爾特所從事的工作的意義。
小說中修道院里的老修女肯定凱蒂的美貌,她說:
電影中,老修女形容她對上帝的愛,最初的熱情隨著時間總會改變,就像兩個坐在沙發上的老人,卻很少說話,因為他知道她不會離開,而漸漸她甚至知道上帝並不存在,但是信仰,她說:
凱蒂自我發現的同時,瓦爾特也漸漸領悟,他甚至從未真正去看到凱蒂。在凱蒂年輕美貌的外表下,她有著怎樣的靈魂,原來愛一個人並不是把你的所有給她,而是真正去看到她、用對方想要的方式去愛她,是愛與責任並行。在有交集的生活中,他們漸漸有了越來越多共同的話題。
揭開一層層的面紗,瓦爾特和凱蒂在一場病毒肆意蔓延時期中完成了對愛情的救贖,懷孕的凱蒂說:
這時候,對於凱蒂而言,孩子是誰的已經都不重要了。
故事是個悲劇,瓦爾特臨終說的一句話耐人尋味:
這是戈德·史密斯的詩——《輓歌》的最後一句。大意是:
一個好心人把狗領回來,起先人與狗相處融洽,但是後來狗卻發瘋了,還將人咬傷。但最後人活過來了,死的卻是那狗。
是的,對於救贖的行為,結局中往往死的是救人的那一個,但過去的結束了,讓過去該死去的死去吧,這樣的想法無情嗎?
凱蒂在心裡已經准備好了,她沒有灰心,她還有希望和勇氣,無論未來發生什麼,她都會以輕松樂觀的心態去接受:
此時的我們同屬於一場病毒蔓延時期,我們發現能和我們共處一室,被共同隔離的人,我們究竟有多久沒有好好的,真正的看到他/她了?
我們近在咫尺卻有著各種無法逾越的 情感 隔閡,是誰造就了那些將愛恨都拒之門外的桎梏?
我們共同經歷了一段不敢相信的時刻,我們各自控制不住地刷屏,突然一天,誰說起了渾身難受感覺不適。
匆忙的人生中,從沒有這樣一段時間,可以讓我們這樣緊密呆在一起。什麼婆媳矛盾,夫妻爭吵,熊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通通不再是煩惱。
什麼事都商量著來,誰管買菜,誰管晾曬。互相關心著幾點睡覺,有沒有不舒服。互相提醒著,我們要鍛煉,我們規律不要亂。從沒有一個時候,我們那麼關心出門和歸家的成員,不厭其煩的輕聲叮囑,路上小心,戴好口罩,早些回家。
清晨醒來,有時候自己安靜的喝杯茶,靜靜地呆著做自己的事。有時候和親人一起看部電影,有時候和孩子玩得 游戲 聲整天響。
撩起我們自己的面紗,重新發現了生活中早已被自己忽視的,甚至是不屑的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我們此刻患難與共,生死相隨,這一場傾城之災,何嘗不是我們自己的救贖。
才發現,那曾經以為麻木的生活,不可逾越的障礙,都是可以揭開的面紗。
真正去看到吧,看到身邊的他,或者她吧。
以前看過這部電影, 我深信,象這樣一部優秀的電影,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它,從男主角的演技,從女主角的美麗,從劇情,從音樂,甚至從吉蒂走下樓梯的那一瞬間,你可以從任何你喜歡的地方,走入它。
沃特在經歷了漫長的不被自己所愛的人愛著的煎熬,經歷了不忠妻子的背叛帶來的難以忍受的傷害,在最終得到了吉蒂同樣深沉的、勇敢的愛情之後,在生命彌留的最後一刻,他所說的話是,「FORGIVE ME」!出於對這部電影的理解,我更願意把它翻譯成「寬恕我」。也許,除了沃特自己,吉蒂和其他所有人,都不會認為沃特還有什麼需要別人寬恕的。是的,沃特為我們詮釋了一個真正的英國紳士,這樣一個,優雅、謙遜、富有愛心又寬容的男人,還有什麼值得別人寬恕的?但對於沃特自己,我想完全不是這樣。這一句「寬恕我」,和那句革命者在臨刑前寫給妻子的信中說的,「我願死在你之後」所表達的 情感 同樣深沉和無私。寬恕我,因為我不夠浪漫,沒有帶你遊山玩水,帶你去的是威尼斯無聊的畫廊;寬恕我,因為我不夠活潑,我和你玩的是你根本不感興趣的橋牌;寬恕我,在你有了情人之前,沒有讓你愛上我;寬恕我,在你出軌之後,我用我的方式懲罰你,懲罰我自己;寬恕我,因為在我們最後的日子裡,才讓你揭開我的面紗,讓你愛上了我;寬恕我,因為我即將死去,無法繼續照顧你,疼愛你,無法完成在花店裡,求婚時對你的承諾,「我傾盡我的一切讓你快樂」;寬恕我,因為我即將死去,而我的死亡會帶給你悲傷。
Ⅳ 不就是一個小小的畫廊嘛,爸,你在運動嗎 是什麼電影 韓國富豪給兒子一個畫廊管理
韓國電影<上流社會>,你看的那段是濱崎真緒。
Ⅵ 一個外國電影女主角叫布魯克,男主叫加里,女主開了一個藝術畫廊,男
是這部吧
遠距離愛情 Going the Distance (2010)
Ⅶ 韓國電影電影《黃真伊》:透過女主沉重人生,我們看到生存的不易
前幾天在家把韓國電影《黃真伊》看完了。沖著宋慧喬的顏值去看的,本來以為會是一部非常輕松地電影,但是在看完後卻發現這部電影通過展現女主角黃真伊人生變故,為我們揭露封建 社會 時期女性的卑微生活和人性墮落的一面,啟發我們思考如何過好自己的一生。
在電影《黃真伊》中,本來是眾星捧月的大家閨秀黃真伊是醫生黃升的女人,因為被以前的僕人小子爆出其實並不是大人的親生女兒而從此生活從天上墜落地獄,成為了一名藝妓。故事才因此真正開始。
小子是黃真伊小時候的僕人,後來離開黃家出去闖盪因此名揚天下。但是為什麼小子是揭露黃真伊身世的人?因為他自知自己身世配不上她,只有讓她和自己一樣成為「下等人」身份,才能有資格去保護她。人性的復雜往往如此,愛一個人的時候既願意去付出去保護對方,也希望能夠佔有。但是極端的情況就是摧毀自己愛的人。
小子這種做法其實就是愛得極端,而在這極端行為背後是 深深的自卑 。大家閨秀又有文采並且還非常貌美的真伊,正是因為小子的這種行為導致了她不僅失去了 原本幸福的家庭 ,最後淪為 藝 妓女。
電影里有這么一幕:當知道自己身世的黃真伊失落地對小子說:「現在有三條路擺在我的眼前:第一,假裝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假小姐,以嫁給富貴人家為榮;第二,既然我生母曾是這家的陪嫁丫鬟,那我也做個陪嫁丫鬟,一輩子做陪嫁丫鬟;最後一條把自己丟進青樓,就像我母親一樣。」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 固有思想和階級意識對人的思想荼毒是有多麼嚴重。 首先,男權當道的 社會 ,女性完全淪為男性的附屬品。真伊指出的第一條道路, 封建 社會 的女人從來都是依附的命運,她們先依附著自己的父家接著再依附自己的丈夫家,自始至終都只是作為附屬品。她們沒有自己的價值,也不在 社會 中受到尊重,甚至以「嫁人」為籌碼換取被人供養。 第二三條道路折射出原生家庭對女人成長過程中的影響。黃真伊本來非常有文采,但是她卻將自己親生母親的人生道路作為自己人生的指南。也許在當時 社會 來說,女性除非有個好的家庭,否則很難憑借自己在 社會 立足。
從大小姐到陪嫁丫鬟的女兒,看似只是身份的轉變,但是在那個封建 社會 卻彷彿人生從天堂墜入地獄,也讓我們看到 社會 階級化的殘酷一面。如果換成今天,女性想要從下向上攀登,靠自己突破階層,可以依靠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黃真伊的年代,哪怕美貌和才華無比出眾的她,換成今天去做個老師或者開個畫廊都毫無疑問能養活自己,但是在那個年代女性的職業非常少,獨立女性更不可能存在。
電影《黃真伊》通過導演安排的這個劇情也讓我們看到在封建時期女人的悲慘地位。
在電影《黃真伊》中,黃真伊的侍女李謹遭受少爺的凌辱,之後才知道自己一直以為正直的爹原來是強奸了夫人的陪嫁丫鬟,生母將自己託付給夫人後便離開黃家。這一段就直接為我們 折射出當時的男權 社會 ,女性 社會 及其低下。男人們表面都是正人君子,其實背後都很「齷齪」。人性的復雜讓我們懂得了評價人永遠不能只看錶面,而是要靠長久的相處。
但這只是冰山一角。成為藝妓的黃真伊穿梭於文人和權貴之中,看到他們在談史論道之中又謀劃著各種見不得人的交易。高高在上的權貴和自恃清高的才子們無不對著美麗又有才華的藝妓所心動,但是她卻一直冰冷著侍奉著, 這就成了一個明顯的對比,暗諷當時 社會 人性的淪喪,個人品格和身份地位的無關。
在電影有這么一幕:知府大人得知本地才子碧溪水大人向來自視甚高,便使出美人計讓黃真伊假裝是才女向他請教再暗中勾引,承諾知道成功了邊疆珍藏的書籍贈與給黃真伊。事成之後,黃真伊便在支付大人的宴會上現身當眾說出了實情。最後還說:「大人,比起將穿喪服的女子攬入懷中,將藝妓攬入懷中才是君子之道吧。」
這一幕揭露了當時 社會 ,文人之間一邊嘲笑藝妓,一邊卻又享受著她們帶來的歡愉,折射出人性的虛偽與卑劣。比起自視甚高卻又虛偽的才子和作惡多端的知府,藝妓雖然做著被人嘲笑的工作但是她們卻光明正大地活著。沒有誰比誰高一等。
在電影里,小子本來想帶著兄弟們去無人的島上開辟一個新的居住地,那裡有他們渴望的和平與平等,按照現在的話來說是「桃花源」,但是最終他還是從島上回到了原來的環境,這就暗示著沒有掌握政權的共產主義遲早只是空談,強大的封建 社會 下無人可獨善其身。
正如《知否》中有這么一句話:因為清醒,所以痛苦,因為明白,所以慘淡,希望盡頭總有絕望。她不敢期望,不敢期待,眾人皆醉我獨醒,不過是戴著鐐銬,踩著刀劍,傻笑著趟過去罷了。
在電影《黃真伊》中,我看到封建思想和環境對人們心靈的荼毒導致整個 社會 的墮落與不堪。雖然現在我們是在和平和民主的 社會 主義環境下,但我們該怎麼做好自己呢?首先應該是忠於自己的內心,遵守良知地行動;其次是以高標準的品性要求自己,既不隨波逐流也不違背本心。作為普通人,我想已經足夠了。
海子的那首詩歌: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心愛的人走在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