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莫里康內電影音樂之夜

莫里康內電影音樂之夜

發布時間:2023-10-03 22:56:27

1. 那些著名的電影配樂大師可以介紹一下嗎

我們都知道電影配樂是電影的靈魂作品,一部優秀的電影,如果沒有優秀的配樂進行陪襯的話,那麼也是索然無味的。優秀的電影配樂可以在劇情推演時給我們的情緒塑造帶來很大的推動。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介紹一下幾位優秀的電影配樂大師。

2. 《鏢客三部曲》:莫里康內配樂,西部片經典之作

《鏢客三部曲》,義大利導演塞爾喬·萊昂內執導,「東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恩尼奧·莫里康內配樂。包括《荒野大鏢客》(1964)、《黃昏雙鏢客》(1965)、《黃金三鏢客》(1966),是西部片經典之作。

1963年底。導演塞爾吉奧·萊昂內找到莫里康內,他是莫里康內的小學同學,他請莫里康內為他的電影《荒野大鏢客》配樂,當時,這部電影還叫《神勇外來客》。塞爾吉奧把黑澤明的故事框架拿來,加入諷刺、冒險和辛辣,再把這些刺激的挑釁元素放大,一同移植到西部片里。莫里康內的音樂也追隨這種風格,表現出無賴流浪漢一樣兇悍好鬥。電影獲得了巨大成功,甚至還被黑澤明起訴了。

製片方想把這部電影包裝成美國電影來宣傳,於是整個劇組都用起了假名。導演變成了鮑勃·羅伯遜,莫里康內改成了達恩·薩維奧,唯一使用真名的是主演,當時還沒有名氣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剪輯的時候,導演堅持要用一首叫「殊死決斗」的曲子,莫里康內找出了兩年前寫的一首催眠曲,改編成深沉版,並堅持用自己熟悉的小號手,也是他的同學來吹奏。這首曲子後來成了電影的主題曲。可是,到了晚年,莫里康內卻認為那部電影的配樂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差的幾首。

之後,莫里康內和萊昂內又合作了《黃昏雙鏢客》和《黃金三鏢客》。在拍攝《黃昏雙鏢客》的時候,製片人換成了阿爾貝托·格里馬爾迪。這時,有一個音樂人控告電影主題曲抄襲,格里馬爾迪直接拿出了近30萬里拉平息了這件事。直到多年以後,莫里康內才知道這個事實。

在《黃金三鏢客》中,片頭出現了三個主角。莫里康內設計用不同的樂器來演奏同一段旋律。長笛代表善人,人聲(用弱音器模擬)代表醜陋之人,陶笛代表惡人。用以暗示三個完全不同的人有著相同的身份。在表現南北戰爭時,莫里康內用兩把小號來演繹對戰的北軍和南軍。兩把小號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就像在打掃和清理戰場的戰斗間隙里,戰友們之意的擁抱。在主題曲中,小號聲短促激烈,互相挑釁,像極了正在沖鋒的騎兵。導演把莫里康內寫好的音樂拿到演出現場,讓演員們邊聽邊演,主演伊斯特伍德很欣賞這種做法。

3. 請介紹著名電影配樂大師以及他們的作品

分類: 游戲 >> 網路游戲 >> 天堂
問題描述:

如題,請列舉諸如約翰威廉姆斯,詹姆斯霍納,漢斯寂默等大師以及他們的經典作品。

請發原創帖,謝謝合作!!!

解析:

fly-bbs/read.php?tid=7490

當音樂愛上電影——世界電影配樂大師巡禮(致敬貼)

電影配樂一直是我的興趣所在,而電影配樂大師們也是我所崇拜的對象。因為電影,音樂被賦予了別樣的意義;因為音樂,電影讓我們的記憶更加深刻。

每次看電影,人們總是把目光投向台前的演員或幕後的導演,可是往往讓人真正投入的電影,那些真正震撼靈魂的東西,是不朽的電影配樂。

現介紹一些應該被我們記住的大師......所有資料來源於網路,歡迎各位補充!

John Williams—約翰.威廉姆斯

1932年2月8日出生,美國人。

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姆斯是電影配樂家中的佼佼者,他有好萊塢大片音樂教父之稱。曾超過24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提名,並5次獲獎。同時,他的配樂還15次獲得格萊美獎(Grammy Award)。

說起他的作品,大家一定非常的熟悉,大部分斯皮爾伯格的電影都是他擔任的配樂。其著名代表作有:《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星球大戰》三部曲、《辛德勒名單》、《第三類接觸》、《大白鯊》、《E.T.》等。近期的作品有《愛國者》,《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藝妓回憶錄》等。盡管有人抱怨他的音樂聽起來都一回事,但其氣勢磅礴的配樂,確實無可替代。

此外,他還是個指揮大師,為自己的作品擔任指揮。他擔任指揮的音樂會幾乎是場場爆滿。

John Barry—約翰.巴瑞

約翰.巴瑞1933年出生於英國 ,也是一位聲名遠揚的著名配樂大師,其作品曾5次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獎。

他的代表作為大家所熟知的有:《007系列》後期的作品、《午夜牛郎》、《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與狼共舞》、《時光倒流70年》(Somewhere in time)、《桃色交易》、《卓別林和他的情人》(Chaplin)。

James Horner—詹姆斯.霍納

他是新一代的電影配樂大師,擅長於運用英格蘭、蘇格蘭等歐洲民間音樂的素材來創作。

詹姆斯.霍納的作品我們是最熟悉的,記得泰坦尼克號嗎,第69屆奧斯卡的最佳配樂。那悠揚的風笛聲相信很多人至今難以忘懷。

其代表作有:《特洛伊》《光榮》、《燃情歲月》(legends of the fall)、《勇敢的心》(Brave heart)、《阿波羅13號》(Apollo 13)、《泰坦尼克》、《蒙面佐羅》(The mask of Zorro)、 《Deep impact》。 (末日大撞擊)、《The devil』s own》 (Harrison Ford)、《美國鼠潭》。

埃尼奧·莫里康內(Ennio Morricone)

又一個可怕的義大利人,埃尼奧·莫里康內(Ennio Morricone)是個長命的超級快槍手,從1952年至今,為超過400部電影作了配樂,他的音樂風格囊括了古典、爵士、搖滾、義大利民謠、先鋒音樂等幾乎所有的音樂類型。上世紀60年代,他與導演Sergio Leone拍擋,為一大批粗製濫造的「義大利式西部片」譜寫音樂,成了名副其實的西部片音樂之王。但這位精力旺盛的大師卻也並非僅靠「殺片無數」取勝的莽漢,他的經典代表作層出不窮,1990年之後的晚年作品依然殺氣逼人,絕對不是靠早年英名混飯吃的糟老頭子,令人折服。

代表作品:《美國往事》《教會》《天堂影院》《海上鋼琴師》

伽伯瑞·雅德(Gabriel Yared)

伽伯瑞·雅德(Gabriel Yared)這個在黎巴嫩出生的法國人,剛出道的時候是個流行歌曲作者,1973年接了第一部電影配樂,而讓他真正入行的是1979年為戈達爾的影片《人人為自己》(Sauve Qui Peut (la Vie))作曲,之後接到大量訂單,最多的一年裡同時為7部電影配樂,但他總是能通過不同的音樂類型和風格,發揮自己的浪漫靈感,從古典到搖滾、從民謠到爵士。他的第一個代表作是《37.2℃》,而由杜拉斯小說改編的電影《情人》為他贏得了法國愷撒獎。當然,最厲害還是《英國病人》,讓他捧回了1996年的奧斯卡金像獎和金球獎兩座獎杯。

代表作品: 《37.2℃》《情人》、 《英國病人》、《心計》

尼諾·羅塔(Nino Rota)

尼諾·羅塔(Nino Rota) ,義大利音樂教父,生於1911年,來生僅電影配樂就寫過145部,還不包括其它歌劇,管弦樂作品。他畢業於米蘭音樂學院,與義大利名導費里尼合作長達三年,創出無數影音經典。而他在條件遠不如好萊塢的情況下,以義大利民謠和過人天份為武器,再加上本土強悍和不屈服的民風,寫出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而其中最為耀眼的則就是《教父》(GODFATHER),以典型的西西里旋律寫出的樂章富含動人的深情。

代表作品:《教父三部曲》、《八部半》、《戰爭與和平》、《在羅馬的陽光下》

Maurice Jarre—莫里斯·賈爾

法國人。這位配樂大師的許多音樂動人之極,大家熟知的《人鬼情未了》(Ghost)的主題曲,就是他的佳作之一。

其他的著名代表作還有:《 *** 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漫步雲端》(A walk in the winds)。《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等。

Jerry Gold *** ith—傑瑞·戈德史密

傑瑞.戈德斯密斯是電影配樂大師Miklos Rozsa(電影《賓虛》的配樂者)的學生。其風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在早期電影流行交響配樂時,他的代表作有《巴頓》,後來他為電影《Omen》(天魔)大膽創作的黑色聖歌,曾獲奧斯卡最佳配樂獎。

七十年代開始流行電子音樂代替交響配樂,他並沒有停留在舊有風格上,創作出獲配樂金像獎的許多佳作,如:《第一滴血》、 《star trek》等作品。近作還有《星艦迷航》、《異形》、《the Mummy》、《花木蘭》、《空軍一號》等代表作,以八十高齡而新作不斷,令人欽佩。不過已於2004年7月去世了,真是電影配樂界的一大損失。

Danny Elf Nan—丹尼.艾福蘭

丹尼.艾福蘭代表作:《蝙蝠俠》(batman)、《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神通廣大》、《Man in black》。

Thomas Newman—托馬斯.紐曼

托馬斯.紐曼是八十年代開始比較活躍的一位電影配樂大師。其代表作為大家熟知的有:《 *** 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第六感生死緣》(Meet Joe Black)、《聞香識女人》(scent of a woman)。

Hans Zimmer—漢斯.基默

1957年9月12日出生,德國人。

他是我個人最喜歡的配樂大師,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他所配樂的電影大部分我都看過並且非常喜愛。而且有好幾部都是我偶像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他的作品——《獅子王》和《埃及王子》這兩部動畫片的配樂,更是我童年時代的美好回憶。最近幾年的作品有《達芬奇密碼》、《天氣預報員》、《蝙蝠俠歸來》《亞瑟王》等。

其他著名的作品還有:《角鬥士》、《The Thin Red Line》、《紅色警戒》(Crimson Tide)、 《石破天驚》(the rock)、《斷箭》(Broken Arrow)、《雨人》、《黑雨》(Black Rain)、《綠卡》(Green Card)、《太陽淚》、《珍珠港》、《漢尼拔》等。

Michael Kamen—邁克爾.凱曼

代表作:《致命武器》系列(Lethal Weapon)、《俠盜羅賓漢》(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奧斯卡金獎)、《終極警探》系列(Die hard)、《最後的魔鬼英雄》(Last Action Hero)、《這個男人有點色》(Don Juan De Marco奧斯卡提名)、《101忠狗》(101 Dalmatians)。

凱曼大師已於2004年去世。

Max Steiner—麥克斯.斯坦納

早期著名的配樂大師,其代表作有:《飄》(Gone with the wind) 、《Now voyager》 、《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 、《Since you went away》,以上作品全部曾獲奧斯卡金像獎配樂獎。

Elmer Bernstein—埃爾默·伯恩斯坦

代表作《七俠盪寇志》I/II,《純真年代》、《成為馬爾科維奇》、《造雨人》、《我的左腳》,《蜜莉姑娘》、《殺死一隻知更鳥》、《遠離天堂》、《恐怖角》、《十誡》等,多次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並數次獲獎。他也於2004年去世。

James Newton Howard—詹姆斯.紐頓.霍華德

代表作:《水世界》(Water world)、《大峽谷》(Grand canyon)、《執法捍將》、《伴我一生》(dying young)、《驚愫》(Primal fear)。

久石讓

提起久石讓,宮崎駿迷一定不會陌生,因為只要你留意每部宮氏電影的開頭或結尾,就會看見這個名字——音樂:久石讓。

久石讓,1950生於日本的長野,是日本最多產,同時也是最具影響力的現代音樂藝人之一。在長達二十年的傲人音樂生涯中,他擔任作曲、製作、編曲和演奏等多項工作。久石曾為超過二十部電影擔任配樂工作,並曾四度贏得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獎。他還從1992年起連續三年獲得日本最高電影音樂大賞,1999年又第四次獲得此獎。他還為許多電視連續劇以及數不清的電視廣告製作配樂。這位以獨特的極簡風格著稱的鋼琴兼鍵盤手曾出版超過20張以上的暢銷個人專輯,每張都是數一數二的佳作,可謂碩果累累!

久石讓早年曾就讀於日本國立音樂學院,修習作曲。1982年,久石讓在畢業的同時推出了他的第一張個人音樂作品專輯。1983年,經人介紹,久石讓結識了宮崎駿,此時宮崎駿正致力於《風之谷》的創作。聽過久石讓創作的[風之谷]的印象音樂後,宮崎駿被深深打動了。此後影片公映後更證實了宮崎駿的眼光,久石讓為該片創作的配樂深深地打動了無數的觀眾以及評論人。因此次年宮崎駿的"GHIBLI(吉卜力)"工作室後,久石讓便一直擔當宮崎駿動畫的音樂監督至今。

久石讓是一個非常活躍的音樂創作人。如今,久石讓不但是宮崎駿的音樂代言人,更與北野武漸成黃金組合,創作了《寧靜的海》、《Kids Return~壞孩子的天空》、《花火》、《菊次郎的夏天》等佳作。 此外的配樂大作還包括:動畫電影《阿里安》、《機器人嘉年華》,《仔鹿物語》、《水之旅人》、《寄生前夜》等等。在日本,久石讓早已是聞名遐邇的資深音樂人。1998年,久石讓 更獲邀擔任日本冬季長野殘疾人奧運會的音樂製作總監,如此重要的任務可說是對他在音樂界大師級地位的莫大肯定。

Howard Shore—霍華德.肖

霍華德·肖出生於1946年10月18日,加拿大多倫多人。他最為我們熟悉的作品,當然是史詩巨作《指環王》三部曲了。他憑指環王首部曲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配樂獎,而後,又憑為《飛行家》的配樂再度獲獎。

歷數霍華德所創作過音樂的著名影片有1988年湯姆漢克斯的成名影片〈成長〉(Big)、〈沉默的羔羊〉、七宗罪〉、〈入侵腦細胞〉、

海倫·卡蘭德羅(Eleni Karaindrou)

希臘作家導演安哲洛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的御用配樂人,海倫·卡蘭德羅(Eleni Karaindrou)是這個行業里少有的女性。導演安哲洛普洛斯的電影沉重而悲愴,卡蘭德羅的音樂同樣也深沉苦情。然而,對於熟悉希臘式悲劇以及天生就有希臘式悲劇情結的人來說,卡蘭德羅的音樂無異於蕭瑟生命中的天籟之音,盡管作品不多,但已經成為作家電影音樂的典範。

代表作品:《霧中風景》、《尤里西斯生命之旅》、《永恆的一天》

譚盾

譚盾,一個為華人音樂家贏得榮譽的名字。1957年出生於湖南的譚盾,曾多次榮獲中國國家級創作獎,他的管弦作品《道極》更被評選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除此之外,譚盾在實驗創作藝術上也非常活躍。他的《紙樂》、《陶樂》與《水樂》等音樂劇,都在國際前衛藝術領域里產生很大的影響,並獲得廣泛的好評。其它諸如「Weber國際作曲獎」、「山多利作曲大賞」、「MIT傑出藝術成就獎」等國際獎項,更將他的聲譽推至最顛峰。

在第44屆格萊美中,譚盾再度為華人音樂家贏得榮譽,以電影《卧虎藏龍》主題曲《月光愛人》獲得「最佳電影原創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提名,又以《卧虎藏龍》原聲帶中的《永恆的誓言》獲得「最佳古典音樂」提名,而取自《易》中的吉他協奏曲則獲得了「最佳古典音樂協奏曲」提名。

代表作品: 《卧虎藏龍》、《英雄》

奇斯洛夫斯基

一提起他,就得說奇斯洛夫斯基。這位學法律和歷史出身的波蘭音樂家普瑞斯納(Zbigniew Preisner),可能不太喜歡配樂人里的這個「配」字,因為他要求音樂即使脫離了電影,也要讓人百聽不厭,甚至要可以讓沒有看過電影的人單獨欣賞。所以他跟奇斯洛夫斯基的關系更像是真正意義上的拍擋,總是在電影籌拍時就加入劇本討論,使得音樂不僅能完全融入電影中,也讓電影的精髓也完美地滲進音樂之中。這一點在《藍》里得到了充分體現,有人甚至評價說這部電影就是普瑞斯納音樂的影像版。另外,他也作過不少非奇斯洛夫斯基電影的音樂。

代表作品: 《紅》、《藍》、《白》 、《兩生花》

范吉利斯(Vangelis)

希臘音樂大師范吉利斯(Vangelis),作為電影配樂大師里BOS級別的人物,被人們稱為現代的瓦格納,范吉利斯的配樂作品也大都是史詩般的。有朋友說范吉利斯每隔十年就能創作一部顛峰級的作品,1981年的《火戰車》,1992年的《1492征服天堂》,2004年的《亞歷山大大帝》,每一部作品都能堪稱電影配樂史上的經典之作。

4. 莫里康內是著名作曲家,能說一下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嗎

義大利是一個有著美麗風景的國家,著名景點威尼斯等等。同時他們國家的藝術氛圍也非常好,義大利歌劇,義大利的電影都很好。今天要講的就是義大利的傳奇作曲家莫里康內。他一生有著諸多的作品,涉及到的曲風從古典音樂,搖滾,電子等,配過的電影和電視劇多達幾百,獲得的榮譽也是數不清,很多人都是他的粉絲。包括昆汀,王家衛,斯皮爾伯格等名導演,甚至還有席琳迪翁。

海上鋼琴師自不用說主角1900靠著莫里康內的加持十分讓人關注,尤其是斗琴那一段十分驚彩。天堂電影院這部電影相信很多人最印象深刻的就是最後那一幕吻戲的混剪搭配著莫里康內的感人的音樂,很多人都想到了自己的遺憾,自己的愛情。

5. 有哪些與鋼琴相關的電影可以推薦

如果一輩子生活在船上,人會不會無聊死。

對於1900來說,並不會,因為他有鋼琴為伴。

從小就生活在船上的他,唯一感興趣的事,就是鋼琴。

在封閉環境下的成長經歷,讓他練就了一手鋼琴絕技,就連陸地上最頂級的鋼琴家都不是他的對手。

雖然愛琴如命,他卻因為一個女孩兒,差點打破自己的誓言,登上陸地。

但最終只因一份執著,他最終沒有那份他上陸地的勇氣。

有人說1900的結局是悲慘的,因為他隨鋼琴一同化為灰燼。

但也有人說他的結局是完美的,因為他最終可以和心愛的鋼琴和這艘游輪為伴。

義大利著名配樂大師埃尼奧.莫里康內,為本片所帶來鋼琴曲堪稱經典。

多首高難度曲目和數首經典,迄今被影迷當成保留原聲曲目。

雖然影片在中國和美國有著兩級分化的口碑,但這依舊無法改變他在影迷心中的經典地位。

患有交流障礙的艾達,對外界抒發感情的唯一窗口就是彈琴。

但他的丈夫,殖民者斯圖爾特卻不以為然,搬家時嫌麻煩,非要把鋼琴仍在海灘。

對鋼琴如此瘋狂的艾達仍然對此耿耿於懷,執著的她攔冊也因此在海邊上瘋狂的彈琴,宣洩著不滿。

而這一幕簡姿宏恰好被鄰居貝恩看在眼裡。他和艾達也因此定下誓約,用一節節鋼琴課換來一寸寸土地。

必然的故事發展,也斷定著兩人的感情所在,隨著貝恩逐漸增長的琴技,兩人也從師生發展成情侶。

但作為一名有夫之婦,這一切也被丈夫斯圖爾特看在眼裡。三人之間的矛盾,也因此爆發。

英國名導簡·坎皮恩借著愛爾蘭的絕美風光,拍攝了一部用鋼琴講的愛情故事。

雖然片中多段大尺度的情色鏡頭以及關於出軌的劇情,曾引來不小的爭議。但最終憑借導演極高的執導技巧讓其成為1993年的年度佳作。

[鋼琴課]不僅拿下了當年戛納電影節的最高獎,金棕櫚獎,還收獲了包括最佳女主、最佳女配、最佳劇本三項大獎。

同時,它也成為了九十年代最為知名的鋼琴題材電影。

他或許沒有沒有前兩部影片那麼出名,但卻把「巴博薩船長」傑弗里·拉什送上了奧斯卡的領獎台。

在片中「船長」飾演了澳大利亞鋼琴名家,戴維•赫爾夫戈特。

從小的嚴格家教,讓赫爾夫戈特毫無童年,完全在父親的威嚴管教之下成長。

但即便如此,對鋼琴有著過人天賦的赫爾夫戈特,唯一的目標就是號稱全世界最難彈的《D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

在父親的重壓之下,赫爾夫戈特雖然琴技顯著,但精神也瀕臨崩潰,最終倒在了舞台上。

十年精神病院生活,讓赫爾夫戈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但上天也為他帶來了禮物,自己的妻子。

在妻子和朋友們的鼓勵下, 赫爾夫戈重新回到了舞台,並因此獲得了巨大成功。

在片中僅佔了不到一半戲份的傑弗里·拉什,憑借極其精準的演技,完美詮釋了赫爾夫戈特瘋癲、自我的一生。

無論是誇張的神態和舉止,拉什都可以手到擒來。

更為震驚的是,片中幾首難度極高的鋼琴曲,均為拉什本人演奏,包括難度極高的「拉三」。

最終,一座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杯,成就了拉什,也成就了這部經典傳記片。

原型人物赫爾夫戈特在奧斯卡頒獎的現場表演,更是成為當年典禮的亮點。

如果要推薦一部鋼琴題材的傳記片,[善良的風采]穩居第一。

與鋼琴有關的電影,我看過的比較不錯的有3部。

一、最經典-----《海上鋼琴師》

這部影片就是講述一位鋼琴天才的傳奇一生,他一出生就被遺棄在一座豪華游輪的頭等艙,收養他的是船上的水手。船上所有人的友善和包容讓他度過了並不那麼灰暗的童年,漸漸地他展現出了無師自通的鋼琴天賦。在這艘冊扒游輪上,無論是頭等艙的貴族,還是下等倉的平民,都沉浸在他優雅動人、歡快靈動的鋼琴聲中。甚至,陸地上大名鼎鼎的爵士樂大師也來找他斗琴,結果卻鎩羽而歸。在這艘游輪上,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無名無利,甚至連愛情都轉瞬即逝。。。。。

這部《海上鋼琴師》適合夜裡1個人靜靜地觀看,是一部難得的佳作。

二、最生活--《鋼的琴》

這部電影的時代背景就是中國的90年代初期,那個80後小時候陌生而又熟悉的時代。那一輪輪的工廠改革大潮。大主題是這群苦苦追著時代腳步的人,小主題就是陳桂林對小元的父愛了。中國式的父母,不會把這些掛在嘴上,哪怕愛得再深再切,面對面的時候,也是眼神和行為代表一切。電影里王千源扮演的陳桂林,說過最直白的話,也只不過是「孩子想學,就一定得讓她學」了。他對小元的愛,全都融在了那個紙板的無聲「鋼琴」和最後那架凝聚所有人心血在工廠製作的「鋼的琴」里。

三、最青春--《不能說的秘密》

這部電影在2007年上映的時候,我一開始是抵制的,心想傑倫唱歌不錯,怎麼去做導演拍電影了,這一定是爛片。但是,真正看完影片後,我發現被周導打臉了。劇情、拍攝手法、還有劇中的斗琴。周傑倫將他的才華展示的一覽無余,看完影片後居然有點小小的感動。雖然,這部作品還是有不少瑕疵的,比如故事可能涉嫌抄襲、斗琴片段模仿《海上鋼琴師》,劇情有點難以自圓其說、穿越的橋段太明顯等等。但這些不妨礙這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以上就是有關鋼琴的電影了,希望題主喜歡!歡迎關注晗光電影

《鋼琴家》

根據波蘭猶太作曲家和鋼琴家席皮爾曼的自傳改編,由羅曼·波蘭斯基執導,阿德里安·布洛迪主演的戰爭片。故事背景是二戰期間德國士兵對於猶太人的瘋狂屠殺,主人公是一個在波蘭生活的猶太鋼琴家,在戰火中艱難生活。

《鋼的琴》

由王千源和秦海璐主演,張猛執導的諷刺幽默片。講述了生活艱難的平凡父親為了女兒的音樂夢想而不斷奮斗,在身邊朋友們的幫助下,用鋼鐵為女兒打造出了一架鋼琴。立足於小人物的艱辛和對生活的希冀,展現了平凡真情。

《鋼琴教師》

由德國、波蘭、法國、奧地利聯合製片的131分鍾文藝片,由知名導演邁克爾·哈內克執導,文藝片女王伊莎貝爾·於佩爾主演。電影改編自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的同名小說,講述長期禁慾的女鋼琴教師,在40歲時,被年輕帥氣充滿生機陽光的男學生追求,她本就不平靜的心如被攪渾的湖水,奮不顧身的投入這段充滿暴力和病態的不倫戀中。

什麼底下一票人都在推薦《海上鋼琴師》,我想推薦一部電影,沒錯,周傑倫的《不能說的秘密》

這部電影真的是情懷滿滿啊!《不能說的秘密》主線就是圍繞著鋼琴展開,周傑倫飾演的葉湘倫因為聽到鋼琴聲找到舊琴房,意外的撞見了從過去穿越過來的路小雨,而路小雨剛好只能和第一個看到的人接觸,其他人都看不到她。

於是,故事以鋼琴作為媒介,葉湘倫斗琴是為了贏琴譜送給路小雨,而路小雨每次穿越過來也是為了葉湘倫,故事是美好的,雖然最後葉湘倫彈得太快回到過去路小雨並不認識他的時候,但這並不妨礙兩個人的愛情發芽,滿分推薦

《海上鋼琴師》

經典中的經典。先不談影片的內涵,只看音樂。幾個筆者認為經典的鏡頭:小號手托尼應聘船上樂隊的那一段小號,就十分的經典,讓人不禁聞之起舞。1900(主人公的名字)在給托尼介紹他是如何演奏鋼琴的時候,分別用音樂描繪了一個逃跑的富婆,一個陷入回憶的人,一個舞女,一個小偷,其中的演奏,真的不能再真實,完全就是在給我們講述一個故事。不怪托尼最後說了句:「Damn,it's true.」(你說的,真他娘的對呀!後面還有在灌唱片時,看到窗外女子的那一段,無盡的情愫,無邊的愛戀,充斥其中。就算聽著,都覺得自己戀愛了。影片高潮應該是斗琴部分,1900最後一曲,真的精彩至極。無法用語言來表達,還是希望你自己觀看一下,這就是音樂的魅力。

印象最深的三個瞬間:第一個是1900小時後第一次在鋼琴上演奏,船長說這不符合規律,結果他來了一句:「F**k the rules.」這句話激勵著我,每當和弦排列不下去時,就胡寫一通。第二個是灌唱片時,最後1900掰碎了唱片,說了句,我的音樂只能跟在我身邊。第三個是1900想下船,但是沒有下去,就把帽子扔下船,說了句,就算我下去了。

整部電影,沒有尿點,從頭看到尾,心靈都會得到升華。1900對音樂是純粹的,對陸地是恐懼的,值得我們深思太多。

配樂:埃里奧·莫里康內

《鋼琴之森》(很感人的劇場版)

《交響情人夢》(這個一定算!好片!日劇版也很好看~~)

《myself yourself》(這個貌似只是扯到一點……說實話,我也沒怎麼看……)

《金色的琴弦》和《nana》都是講樂器的……不一定全是鋼琴……

就知道這些,希望能幫到你……

其實還是宮崎駿的片子里好聽的鋼琴曲最多了~~

雖然不是講鋼琴的動畫【扶額】

~~~

給你介紹一個讓我看了一遍之後就印象深刻的鋼琴相關電影。

悄悄告訴你,這部短片,有點恐怖,所以看的時候記得叫上男朋友哈。

好啦,不賣關子啦,這部短片的名字叫做《調音師》,大概的故事情節在這里我就不劇透了,畢竟你隨隨便便網路下就能夠找得到。

祝你觀影愉快哦!

看到這個問題立馬想到我看過的兩部電影《鋼的琴》和《海上鋼琴師》,海上鋼琴師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一個夜晚獨自在被窩里獨自看的,我流淚了,男主隨著一聲爆破聲離開了人世間,卻和他從小到大的船一起留在的人民心中,憑借超高有太多的機會

《肖邦的青年時代》《馬蒂斯》《霍洛維茨在莫斯科》《鋼琴課》《閃亮的風采》《海上鋼琴師》《四樂章》《指尖的旋律》《冬日細語》《鋼琴藍調》《為了霍洛維茨》《鋼琴木馬》《夢幻飛琴》《琴動我心》《新浪漫主義》《鋼琴之森》《寂寞鋼琴師》《一支丁香花》《想飛的鋼琴少年》

記得當時看完後又看了一遍。過癮! 這部影片把鋼琴的藝術魅力表現到了極致,人物也是入木三分,選的曲子都是經典名曲,最後一首是《卡伐蒂娜》,太美了,語言已經無法描寫,只有觀看才能體會,強力推薦

6. 配樂大師莫里康內:為電影注入詩意的靈魂

2020年7月6日,義大利作曲家、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里康內(Ennio Morricone)與世長辭,享年91歲。

你或許對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但一定對他配樂的電影耳熟能詳——《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美國往事》《八惡人》《洛麗塔》《黃金三鏢客》……

莫里康內與「鏢客三部曲」「往事三部曲」的導演萊昂內

莫里康內與「時空三部曲」的導演托納多雷

莫里康內與《八惡人》的導演昆汀

莫里康內一生創作的影視音樂作品超過500部,風格跨越古典、爵士、流行、搖滾,贏得過奧斯卡原創音樂獎和終身成就獎、3次金球獎、3次格萊美獎、2次歐洲電影獎、6次英國電影電視藝術獎項,以及威尼斯影展金獅榮譽獎。鉛拆對於誕生不過百餘年的電影而言,這位終身為電影音樂服務的老人本身就是不可復制的傳奇。

莫里康內憑借《八惡人》配樂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我不認為好的音樂能夠拯救一部爛電影,但一部成功的電影能為音樂提供被聆聽的機會。」在電影的黃金時代,莫里康內所配樂的影片大都指向平凡世界中千磨百折的人生。就讓我們透過一幀幀經典的畫面,來聆聽莫里康內用音樂創造的電影的靈魂。

《法西斯分子》 Il Federale 1961年

盧西亞諾·薩爾茨導演的這部黑白電影是莫里康內公認的配樂處女作。描寫了二戰末期盟軍解放羅馬前後,分處兩個敵對陣營的兩個小人物的命運逆轉和特殊友情。

在小軍鼓活潑的節拍中,木管做數樂器奏出諧謔的進行曲,尖銳俏皮的高音引領著笨拙滑稽的低音,帶有黑色幽默的意味。這部影片上映後大獲成功,讓莫里康內在圈內嶄露頭角。

《荒野大鏢客》 A Fistful of Dollars 1964年

成就賽爾喬·萊昂內影壇地位的「鏢客三部曲」和「往事三部曲」均由莫里康內操刀配樂,他們的合作十分默契。

在「鏢客三部曲」中,這位義大利導演賦予美國西部夢想一種獨特的史詩風格:從金光閃閃的美國夢里醒來,放眼是危機遍布的荒原,印第安人已經遠去,穿行其中的是吹著口哨策馬揚鞭的游俠、賞金獵人和強盜悍匪。這一系列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

第一部《荒野大鏢客》改編自黑澤明的《大鏢客》:神槍手來到墨西哥小鎮,為了鏟除惡勢力而作卧底,挑撥兩個黑幫家族廝殺,最終使小鎮恢復平靜。

莫里康內的樂器編配十分新奇,他沒有採用傳統電影配樂使用的大型管弦樂,而是大量運用小號、吉他、陶笛、小軍鼓,以及口哨、馬鞭、鐵砧、鍾等自然之聲,用音符描繪出粗糲的鄉土風情和豪邁的西部世界,凸顯樂曲的敘事性。

主題曲俏皮槐胡棗的口哨聲勾勒出桀驁不馴的牛仔在黃昏騎馬而過的景象,電吉他奏出熱血噴張的旋律,馬鞭聲、鍾聲和鐵砧敲打的聲音與男聲低吼構成了立體化的聽覺效果。

這段由墨西哥小號奏出的激昂旋律,渲染出英雄歸來的悲壯情緒,碧血黃沙寥寥落寞,殘垣斷壁蒼涼凄美。

《黃昏雙鏢客》 For a Few Dollars More 1965年

鏢客系列二講述了賞金獵人與身負家仇的神槍手聯手打敗惡勢力的故事,具有更強烈的悲劇色彩,人物性格的塑造也更加復雜。

片中莫里康內沿用了第一部的主旋律,以形成具有標志性的系列作品。不同的是,他將吉他換成了口簧琴。主題曲一開始,口簧琴奏出跳躍的旋律,有一種揶揄戲謔的腔調。接著,活潑的口哨引出神槍手主題,樂隊奏出策馬奔騰的節奏,伴以男子和聲和電子音效,音樂畫面漸弱,奔向遠方。

這首悲壯的樂曲在八音盒的空靈呢喃中展開,撥奏與響板加劇了緊張氣氛,充滿復仇意味,緊接著一段聖詠喚起管風琴的嘶鳴穿透穹頂,小號接過主題,抒發著無盡的哀愴。

《黃金三鏢客》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1966年

「鏢客系列」的收山之作將背景設定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刻畫了好人、壞人和醜人三個硬漢形象。在恩怨廝殺和命運糾葛中,他們意外捲入一場驚心動魄的尋寶之旅,以盪氣回腸的「三人對決」結束。

口哨和小號依舊是影片配樂的主導元素,同時融入印第安笛、陶笛、電吉他、八音盒聲效,以及土狼嚎叫和人聲吟唱,充滿想像力的編配展現出壯美的音響效果。

音樂在西部風情之外,還突出了動盪的戰爭背景——慘烈的爆炸、屍橫遍野的戰場。口琴吹奏出蒼涼的旋律,描繪了離家遠征的軍人內心的悲苦和生死未卜的命運,與昂揚的凱歌形成鮮明對照。

義大利出品的「鏢客三部曲」重新塑造了西部電影風格,把好萊塢西部片從低谷拉向又一個高峯,開啟了「通心粉西部片」時代。正是這一系列作品將莫里康內的音樂才華推向世界。

《西部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1968年

萊昂內的「往事三部曲」同樣立足於快意恩仇的江湖情結,但更深層探討了時代、政治、暴力、貪婪、救贖等主題。《西部往事》延續了西部電影的風格,講的是一名神秘俠客來到小鎮,被捲入一名寡婦與大亨的土地爭奪戰。

?相比「鏢客三部曲」,該片的音樂更具英雄浪漫主義色彩。莫里康內摒棄了口哨、小號和吉他,將主人公的標志性道具——口琴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貫穿全片的口琴是俠客神秘莫測的象徵,是西部世界漠然的倒影,單調滄桑的旋律在緊張的弦樂烘托下,暗藏殺機。

《革命往事》 A Fistful of Dynamite 1971年

?故事發生在墨西哥革命時期,一名強盜誤打誤撞陷入了一場革命。這部影片較萊昂內之前四部西部題材更具有現實批判意義,片頭還引用了 *** 的名言「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在一段搶銀行的荒誕戲中,莫里康內幽默地引入莫扎特的弦樂小夜曲,蛙鳴聲、小軍鼓、斑鳩琴、豎笛和低音管合奏出一種烏合之眾的滑稽曲調。

《美國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984年

這部非西部題材的影片,萊昂內花了13年拍攝完成,被視為他最野心勃勃的電影。影片以美國近百年歷史為背景,講述了紐約猶太社區4個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之間糾葛的恩怨情仇,充溢著友誼與對立、忠誠和背叛的人性沖突。

該片是莫里康內與萊昂內的最後一次合作。他最大限度地發揮音樂對人物心理的啟示作用,4個小時的影片猶如宏大跌宕的時代哀歌。電影中反復使用了一些主題曲,包括最著名的《黛博拉之歌》和排簫演奏的《柯奇之歌》。

唯美哀婉的《黛博拉之歌》象徵著愛情與夢想的消逝,被歲月滌盪後物是人非。當羅伯特·德尼羅飾演的「面條」與他愛戀的黛博拉在酒館相會,溫柔委婉的旋律透出感傷,鋪墊了兩人不幸的結局。當老年「面條」重歸舊地,旋律時而舒緩時而起伏,表現出主人公平靜外表下那顆動盪的心。

當「面條」陷入對往事的回憶,深沉幽怨的排簫響起,像紐約秋冬的風把街邊的死水盪漾,於心中劃出圈圈漣漪。黝黑的漣漪中顯現出一雙溢滿淚水的眼睛,瞳孔里幾個身穿長大衣的細瘦少年走過,前面還有一個蹦蹦跳跳的男孩,突然男孩停下踢踏舞步轉身逃跑,槍聲啞然響起……

《天堂電影院》 Cinema Paradiso 1988年

朱塞佩·托納多雷是莫里康內心目中另一位至親的合作夥伴。他為托納多雷的「時空三部曲」配樂,曲曲經典,為電影注入了詩意的靈魂。

《天堂電影院》是一部關於童年、成長、友誼、愛情的溫馨故事。主題曲漸進的弦樂重奏充滿懷舊氣息,將男主人公的思緒帶回西西里島那個海風吹拂的小鎮。

洋溢著青春氣息的旋律伴隨著主人公的成長。一個熱愛電影的頑童,在阿弗雷多父愛般的關照下成長為一位熱血方剛的青年。其中有快樂,也有波折,有興奮,也有迷惘,但總是心懷赤誠與希望。

著名的《愛的主題》在影片中反復響起,小提琴和木管演奏的動人旋律將所有愛的情感濃縮其中。

《海上鋼琴師》 The Legend of 1900 1998年

「時空系列」第二部,講述了一個被叫做「1900」的棄嬰在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長為鋼琴大師的故事。為烘托鋼琴師的傳奇一生,莫里康內為影片創作了數十首樂曲。

「1900」從小沒學過鋼琴,都是即興彈奏,因此莫里康內的作曲極力純真、自然,而不受其他曲風影響。

一段躁動的即興演奏後,「1900」望見了舷窗外清純的少女,第一次感受到愛情的心動,手指跟隨內心的悸動與海浪的起伏奏出一段優美的旋律,溫婉細膩如喁喁私語。

鋼琴師在頭等艙和底層船艙里彈奏,目睹著世間百態。他與小號手成為摯友,以驚人的琴技斗勝傲慢的爵士鋼琴家,目送心儀的姑娘消失在熙攘的碼頭……直到與輪船一同被炸毀,始終不肯踏上陸地去擁抱紛繁的世界。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Malèna 2000年

「時空系列」第三部,從一個少年視角講述了二戰時期西西里島的美麗 *** 馬蓮娜的故事,有青春少年對愛欲的憧憬,也有對人性的諷喻。

每當瑪蓮娜走上街頭,一段滑稽的旋律就會響起,生動刻畫了她性感優雅的步態,以及男人們垂涎的丑態和女人們妒忌的惡意。

影片主題曲凄婉而盪氣回腸,沉重的大提琴開篇,漸趨舒緩後出現輕快的長笛獨奏。純潔的旋律代表了少年眼中那個生活艱辛的美麗 *** 形象。

多年後,瑪蓮娜挽著在戰爭中失去右臂的丈夫再次出現在小鎮,她的衣著不再華麗,美麗的面龐也顯露出幾分衰老,但依然保持著當年淡漠的神情,穿過詫異望向她的眾人,帶著堅定的勇氣回來了。

《教會》 The Mission 1986年

羅蘭·約菲導演的這部影片,講述了18世紀西班牙教士在南美洲伊瓜蘇叢林為瓜拉尼族人建立教會的故事。

這部電影配樂是莫里康內最喜歡的作品之一。他巧用雙簧管,融合了瓜拉尼人的打擊樂和格里高利聖詠,使音樂沁入心靈。

《八惡人》 The Hateful Eight 2015年

這部西部片由昆汀·塔倫蒂諾導演,講述美國內戰結束後,8名身份各異的人被困暴風雪中,展開了一場混雜著暴力與生死之戰的故事。

莫里康內在影片中的配樂完全不同於此前為萊昂內所作的西部片音樂,他試圖表達一種諷刺。巴松管、低音號反復演奏著充滿黑暗氛圍的主題曲,傳達出昆汀故事裡戲劇、憤怒、絕望和諷刺等關鍵元素,聽得讓人心驚膽顫。

憑借《八惡人》的配樂,莫里康內拿下了他首座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小金人。

《音魂掠影》 Ennio: The Maestro 2020年

這是一部由托納多雷編劇並執導、王家衛等人監制的莫里康內傳記紀錄片,聚焦了大師70年職業生涯的魔幻時刻,拍攝歷時5年,暫定今年8月28日在義大利公映。

7. 埃尼奧·莫里康內的演藝經歷

Ennio Morricone也許是20世紀最著名也是最多產的電影配樂大師。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他參與過的電影配樂可能達到500部。雖然你可能想像到的音樂類型他都嘗試過,雖然你所能想像到的所有類型的電影他都做過配樂,但他最著名的 Spaghetti Western(義大利式西部片)風格卻是為導演塞爾吉·萊昂內製作的電影背景音樂而成名的。他的音樂涉及的領域出人意料地繁雜:古典、爵士、流行、搖滾、電子、先鋒樂派、義大利民族音樂等等。
Morricone1928年11月10日出生於義大利羅馬,父親是一名小喇叭手,他在12歲時進入羅馬的Santa Cecilia音樂學校學習音樂,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他突飛猛進地學完了4年的課程,甚至當時還有報道說這個神童6個月內就掌握了所有知識。不管報紙怎麼說,在以極其優異的成績畢業以前,他還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學他所喜愛的另一門專業——小號。在60年代初投身電影界之前,莫里康奈一直致力於管弦樂和室內樂創作,也曾經在義大利國家廣播網工作。六十年代早期,他開始接觸電影,與一些義大利西部片導演合作過。但是,在與導演塞爾吉·萊昂內合作之前,他一文不名。
1964年,萊昂內拍攝了他的第一個三部曲—「賞金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荒野大鏢客》(A Fistful of Dollars),Morricone在其中的精湛配樂讓他一炮而紅。1966拍攝了第二部:《黃昏雙鏢客》(For A Few Dollars More)。電影音樂史上首次出現的粗礪、瀟灑的小號主題和空寂、遼遠、漫不經心的口哨獨奏,令人耳目一新,給各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一系列的第三部作品——《黃金三鏢客》(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中,一向富於求新和實驗精神的作曲家又為影片配樂注入了勃勃生機和豐富的內涵。電影音樂史上又首次出現了甩鞭聲、由男聲合唱出的戲謔音效,以及加弱音器小號怪誕、調侃的音色。
義大利西部片的配樂也許僅僅是他事業中的一部分,但是在這個領域內他確實是最好的,同時由於他的創作給義大利西部片電影配樂帶來的新意有目共睹。Morricone運用變化繁多的樂器和創作手段,通過音樂去鋪陳劇情或者場景:猶太豎、走音的口琴、短笛、管風琴、古怪的口哨聲、異常響亮的喇叭聲、奇怪的戰地歌聲、甚至各種人聲……這些構成了一個品牌,人們把他們的合作稱為「Morricone-Leone製造」。Morricone的配樂結合了滄桑落寞的流浪口哨與口琴,孤高沉鬱民謠吉他與電吉他,氣質冷傲且戲劇張力十足的人聲,劍拔弩張且殺氣騰騰的銅管,塑造出獨樹一幟,氣氛迷人的江湖色彩,這些音樂一出現幾乎就能夠立刻在觀眾腦海中,勾勒出紅日黃沙中致命對決,對觀察而言,也許還會浮現幾個在金光布袋戲中叱吒風雲的狠角色。
在與萊昂內繼續合作的同時,Morricone也抽出時間製作其他電影配樂,比如超級經典的《阿爾及爾之戰》(Battle of Algiers)、《烽火怪客》(Queimada!又名Burn!)。到了七十年代,Morricone的名字已經與導演Sergio Leone和義大利西部片緊緊聯系在一起,他也與世界各地的眾多導演有過合作。製作磅礴宏大的交響樂和動人心魄的主旋律對Morricone不算什麼難事,他創作的旋律輕易讓人印象深刻。在這個階段,他的作品也開始受到當時電子樂和混音的影響,有了一些現代成分。
時間並沒有減慢Morricone前進的步伐,,他的作品在商業上取得成功的同時,評論對給他的評價也有所改觀。1986年《教會》(The Mission)原聲帶;1987年《義膽雄心》(UNTOUCHABLES)電影原聲帶……他多次獲得奧斯卡提名。雖然最後與小金人失之交臂,但無庸置疑他作品的分量。1994年,他榮獲美國Society for Preservation of Film Music的終身成就獎,是唯一得到這個獎項的非美國電影音樂家; 1999年,他的作品《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原聲帶獲得了金球獎。他作品的產量是驚人的,甚至有在一年曾經替二十七部電影完成主題音樂的紀錄。

閱讀全文

與莫里康內電影音樂之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02年電影大全 瀏覽:430
英國電影講述的是音樂出軌 瀏覽:490
粵語電影梁家輝小喇叭 瀏覽:450
長城電影武器圖片 瀏覽:281
免費看完整版超污的電影網站 瀏覽:998
分幾區那個電影大全 瀏覽:340
去年電影院上映的愛情電影 瀏覽:857
推薦適合12歲學英文的電影 瀏覽:417
保持通話電影粵語版在線觀看 瀏覽:668
電影乒乓演員 瀏覽:744
65瓦鎧甲大電影 瀏覽:325
美國電影寂靜導演 瀏覽:428
青橄欖電影完整版 瀏覽:991
雷洛電影國語完整版 瀏覽:934
台灣電影金馬獎視頻直播 瀏覽:52
愛之訓電影英文名 瀏覽:368
暴力情仇電影完整版 瀏覽:110
一個小孩和三個笨賊的電影名字 瀏覽:817
狼少年電影韓國完整版下載 瀏覽:967
惡作劇情侶電影在線看完整俄羅斯 瀏覽: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