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家推薦幾個關於搖滾的電影,除了NANA
我看過的就只有《迷牆》《天鵝絨金礦》(又名「紫醉金迷」),都特別經典。兩部都是歐洲影史的經典。另外我在網上給你找了點其他的:
十部經典搖滾電影
1.《Easy Rider(逍遙騎士)》(1969年,美國,導演:丹尼斯.胡珀,主演:亨利.方達,丹尼斯.胡珀)。這部影片既是一部公路摩托片,又是一部搖滾片,片中兩位主人公騎著錚亮的高把摩托車,穿著國旗裝,幾乎是漫無目的的橫穿美國,在經過一系列的奇遇之後,兩位主人公莫名其妙的死去。在看這部片子時,總令我想起凱魯亞克的那部著名小說《在路上》,總感覺「嚎叫」派詩人、作家的創作精神很與搖滾樂相通。影片中的音樂雖然不是太出名——最出名的大概是The Byrds的音樂,但這些清新淡雅的民謠風格的音樂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2.《American graffiti(美國風情畫)》(1973年,美國,導演:喬治.盧卡斯,主演:哈里遜.福特等)。《星球大戰》系列的導演拍出這�那逍驢扇說男∑罰�釗頌痙�S捌�?962年夏天美國一個小鎮為背景,描寫幾個高中生畢業一夜的生活,反映了越戰前夕過著優裕富足生活的美國青年人的思想、感情,其中引用了大量了美國50年代的搖滾樂作為背景音樂,如: Bill Haley(比爾.哈利)的 《rock around the clock》(晝夜搖滾)等等,應該說是恰如其分。這部影片是喬治.盧卡斯的最有深度作品——我就不懂為什麼美國人對《星戰》這樣的適合於兒童觀看的影片這么津津樂道——《美國風情畫》比《星戰》強多了。
3.《The Buddy Holly Story》(《巴迪.霍利的故事》1978)(導演:不詳;主演:不詳)這部影片講述了巴迪.霍利這位搖滾殉道者的一生(巴迪.霍利死於1959年一次搖滾樂演出的失事飛機上,同行的還有另外一批當時的搖滾紅星,所以後來的美國歌手Don McClean在他的歌曲《American Pie》中唱到:Buddy Holly死亡之日就是搖滾樂死亡之日),70年代末期正是第一代搖滾歌手和樂迷成為父母輩,而他們的子女又開始叛逆家庭的時候,導演在片中安排了許多老歌,帶出濃濃的懷舊氣息。
4.《The rose(歌聲淚痕)》(1979年,美國,導演:不詳;主演:貝蒂.米德勒)這是一部關於搖滾樂史上最偉大的女性——Janis Joplin 的傳記片,製片人找了一位外形比較相似——同時也是一名歌手的貝蒂.米德勒來出演這位傳奇女星的短暫一生,令人唏噓不已,貝蒂.米德勒的表演應該說是比較到位的。影片中除了引用了大量Janis Joplin的歌曲以外,貝蒂.米德勒也一展歌喉,在影片中大放異彩。影片的原聲專集十分暢銷,其中出現了一曲也許是搖滾樂史上最為動聽的歌曲《The rose》(玫瑰)。
5.《the wall(迷牆)》(1982年,英/美聯合攝制,導演:阿侖.派克;主演:鮑伯.吉 爾多夫)。——一部最出色的也是最著名的搖滾電影。1979年英國的傳奇搖滾樂隊Pink Floyd推出了搖滾樂史上最經典的作品之一——概念性雙唱片專集《The wall》,由樂隊的靈魂人物Roger Waters根據自身經歷創作的半自傳性作品,這張唱片以「牆」的概念為基礎,抒發了對戰爭的恐懼(Roger Waters的父親死於二戰),對人性麻木的控訴和社會陰暗面的描寫,唱片推出後,不僅在搖滾樂界,而且引起整個西方文化界的巨大反響。兩年後,英國著名導演阿侖.派克決意把它搬上銀幕,他請來了英國樂隊Boomtown rats的主唱Bob Geldof扮演影片主角Pink,運用大量的電影表現手法——蒙太奇和動畫手段極好的傳達了唱片的主題(當然也有導演自己的理解),不僅如此,影片的音響表現手法引起極大震動,全片沒有一句對白,全部採用Pink Floyd在雙唱片專集《The wall》中的歌曲(也有唱片中未出現的一些歌曲在影片中出現)作為推動影片情節發展的媒介,就像一部長篇music video。可以說這部影片的出現直接引發music video的熱潮出現。另外影片的製作方法也引起後來電影人的紛紛仿效。不過如果你對西方戰後青年的概況和唱片本身的內容不夠了解的話,你大概不易看懂這部片子。值得一提的是阿侖.派克在十五年後,又拍攝了一部根據音樂劇改編的影片《Evita》(貝龍夫人,由麥當娜主演。),全片仍然沒有一句對白。
6.《Great ball of fire(悲傷的大火球)》(美國,1984年,導演:不詳;主演:不詳)這又是一部人物傳記片,記述的是搖滾樂史上音樂成就可與貓王比肩的一代巨星Jerry Lee Lewis的生活,Jerry是一位悲劇性的人物,影片主要圍繞著他的愛情生活來描寫,影片中流露出來的悲觀氣氛很能打動人,其中穿插了Jerry的一系列名曲,當然也少不了那首《Great ball of fire》。
7.《The Doors(火樂焚城)》(美國,1991年。導演:奧列佛.斯通;主演: 方.基默、梅格.瑞恩)這是我個人十分喜愛的一部影片——當然和導演有關,我是奧列佛.斯通的忠實影迷,同時也是The Doors樂隊及其主唱歌手Jim Morrison(吉姆.莫里森)的忠實樂迷。奧列佛.斯通和吉姆.莫里森是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學院的校友,還是吉姆.莫里森在世期間,斯通曾給吉姆讀過自己寫的劇本,在80年代初期,斯通就萌發了把吉姆和大門樂隊的事跡搬上銀幕的想法,這個願望直到斯通完成了《生逢七月四日》後才得以實現,在他宣布要拍攝這部影片之後,很多男影星都爭相要飾演男主角吉姆——因為這個角色實在是太有挑戰性了,最後外形酷似吉姆.莫里森的方.基默幸運入選。斯通在拍攝這部影片中,採取的不同於一般人物傳記片的手法,截取了吉姆一生個片段,並且並不完全拘泥於史實,甚至是一些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如那個反復出現的死於車禍的老印地安人)來表現吉姆和大門樂隊的傳奇經歷,取得很好效果。斯通不愧於電影大師的稱號,他對影片的氣氛和節奏把握得恰倒好處。方.基默的演出也十分出色,為了演好這個極富爭議的角色,他不但認真研究表演方法,而且刻苦鑽研了吉姆和大門樂隊的詩作和歌曲,認真體會角色的性格,甚至模仿吉姆的一舉一動,應該說,他把這個人物刻畫得淋漓盡致,不但是形似,而且是神似,(即使沒看過影片,只看過劇照的人相信也會同意我的說法)方.基默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在影片拍攝結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能從角色中解脫出來。這部影片和斯通的其他作品一樣,放映後引起極大的爭議,但其藝術價值不容置疑。這部影片也向人們證明——方.基默和梅格.瑞恩(在影片中飾演吉姆的妻子帕米拉)不是只會扮演諸如《壯志凌雲》中那樣傻傻的角色。
8.《Singles(單身一族)》,(美國,1992年,導演:卡梅侖.克勞;主演:馬特.迪龍,碧姬.方達。)這部影片在影史上的地位可能不如它在搖滾音樂史上的地位高,因為電影本身講述的關於單身貴族們的有趣生活影片可能並不太吸引人。但是影片中所描寫的舊金山青年生活和引用的大量西雅圖當時還不甚出名的地下樂隊歌曲,影片的原聲碟和Nirvana的專集《Nevermind》一起開創了20世紀最後一次的搖滾樂浪潮——Grunge,敘寫了20世紀的最後一次搖滾神話,同樣也帶動了一大批地下樂隊的走紅。當然影片本身也比較吸引人,輕喜劇的風格使影片可看性很強。
9.《北京雜種》,(中國,1992年,導演:張元;主演:崔健。)這是唯一一部入選的中國片,有些扶持民族產業的意思。張元是大陸第六代導演的領軍人物,這部很有誠意的作品以記錄片的風格忠實記載了90年代初北京人特別是北京一些藝術家的生活,記錄了當時中國人的一種生存狀態,由此獲得當年瑞士洛加諾電影節大獎。影片由中國搖滾第一人崔健擔任主演(扮演他自己),另外臧天朔、竇唯、何勇在片中也有出演,當然也少不了他們的精彩音樂。本來在崔健專集《紅旗下的蛋》中不甚出彩的歌曲《北京故事》用在片中作為主題歌竟是相當的貼切——當然本片也有不足之處,那就是對於搖滾樂的內涵揭示的還不夠,因為張元並不太懂搖滾樂。
10.《不日成名(Almost Famous)》(導演:卡梅侖.克勞;主演:凱特.哈德森,)又是卡梅侖.克勞!他似乎特別善於把握這類搖滾樂題材的作品,因為他在十五歲那年(還是在七十年代)就成為著名的音樂雜志《滾石》的特約記者,跟隨過LED ZEPPLIN樂隊巡演采訪。後來又成為職業樂評人。在作為一名導演大獲成功後,他有意把他少年時代的經歷搬上銀幕,這個願望終於在2000年變成了現實,卡梅侖.克勞在這部影片中虛構了一個STILL WATER樂隊(靜水),描寫了一個想成為樂評人的少年跟隨樂隊巡演途中的奇遇。影片拍攝得如詩如畫,為我們再現了70年代那個搖滾樂的黃金時代的面貌,充滿了濃濃的懷舊氣息。也引用了大量七十年代的搖滾金曲,如:LED ZEPPLIN、RODSTEWART等人的歌。喜歡那個時代搖滾樂的人可以大過其癮,影片中還有幾首虛構的STILL WATER樂隊的歌曲——由卡梅侖.克勞的妻子南希.威爾遜擔綱作曲和製作(南希是著名搖滾樂隊HEART的主唱),這些歌和眾多名家的作品放在一起毫不遜色。這部影片是卡梅侖.克勞從影以來的最佳作品,也是2000年好萊塢的最佳作品(當年的奧斯卡得獎片《角鬥士》的藝術成就明顯不如《不日成名》)。總之,這部片很吸引我——除了以上這些原因外,還有主演凱特.哈德森的迷人微笑。
⑵ 想找幾部關於 搖滾(歌手) 的電影 望推薦
滾石風雲 Stoned(2005)
導演:
Stephen Woolley
主演:
帕迪·康斯戴恩 Paddy Considine
Monet Mazur
Leo Gregory
影片聚焦於上世紀60年代登峰造極的英國音樂人布萊恩·瓊斯,當時的他不僅是名聲響徹世界樂壇的搖滾巨星,還是標新立異的時尚青年和花花公子。在最輝煌的7年間,他組建了世界最偉大的搖滾樂隊「滾石」,不過,影片故事並非關於滾石樂隊,而是向世人撥開布賴恩·瓊斯神秘死因的重重疑團。
1962年,布萊恩·瓊斯組建了滾石樂隊,並成為該樂隊的領軍人物和靈魂人物,他暖昧的氣質和獨具的天份倍受矚目,可是好景不長,1969年,他離開樂隊,不久,慣於沉浸於聲色之中他被發現溺死在家中的泳池……
披頭傳奇外一章Backbeat(1994)
導演:
伊恩·索夫特雷 Iain Softley
主演:
伊恩·哈特 Ian Hart
Nicholas Tennant
斯蒂芬·多爾夫 Stephen Dorff
「披頭四」的崛起是當代流行樂界的傳奇,本片企圖捕捉他們成名前的一段青春歲月,藉以反映六十年代初期的時代氣氛。劇情描述約翰藍儂一心想組合唱團揚名天下,力邀好友史都華前往德國漢堡跟他合組搖滾樂隊。其後,他又找了志同道合的保羅·麥卡尼與喬治·哈里森一起在漢堡的小酒吧賣唱。不久,史都華認識了熱愛藝術的德國女孩艾史翠,乃重拾畫筆向繪畫發展,並表明不再唱歌。藍儂有點妒忌,力勸史都華離開艾史翠。
重金屬之旅 Metal: A Headbanger's Journey(2005)
演員:
Alice Cooper .....Himself
Bruce Dickinson .....Himself
Ronnie James Dio .....Himself
U2神采飛揚U2: Rattle and Hum(1988)
導演:
菲爾·喬安諾 Phil Joanou
主演:
亞當·克萊頓 Adam Clayton
博諾 Bono
B.B. King
劇情
本片是愛爾蘭藉超級搖滾樂團U2在美國巡迴演唱期間拍攝完成的演唱會紀錄片,製作目的是想讓觀眾來了解U2如何工作、如何創作歌曲?以及他們對音樂所付出的感情。演唱會上U2唱了他們的金曲,也演唱了其他知名歌曲,還與BB king一起表演 二重奏。
金屬製品合唱團Metallica: Some Kind of Monster(2004)
導演:
Joe Berlinger
Bruce Sinofsky
主演:
James Hetfield
Lars Ulrich
Kirk Hammett
Metallica以全球8千5百萬張的專輯銷售量高居全美SoundScan唱片銷售時期以來唱片銷售總排名TOP 5,出道以來一首又一首撼動全美主流搖滾榜的經典,在繼1997年《ReLoad重裝》就沒有新作的他們,久違六年之後狂囂推出他們的最新錄音室專輯《St. Anger》,讓許多重金屬迷是興奮不已,他們甚至還為了首支新單曲的音樂錄像帶拍攝勇闖聖昆汀監獄,在一群重刑犯前演出! 除此之外,這支搖滾勁旅也在今年被MTV台選為「MTV輝煌巨星」,邀請林普巴茲提特、艾薇兒、林肯公園等藝人一同向這些樂壇老大哥們致敬。 這張久違的新專輯的錄制過程其實艱辛萬分,先是主唱詹姆斯進出戒毒中心接受治療,然後原任貝斯手傑森離去,雖然最後找到曾為大名鼎鼎的Ozzy Osbourne伴奏的羅伯加入,但因報到的太晚,也來不及參與新專輯的錄制,種種突發狀況讓這張新碟的發行市困難重重。 為了拍攝這張新輯的首支同名單曲的MV,這些團員們還勇闖美國舊金山的聖昆汀監獄,這個監獄最有名的就是有一個「No Hostage Policy」,也就是獄方並無保護人質政策,簡單來說就是任何人在獄中發生了任何被囚犯挾持或其它的意外,就只能靠上天保佑,並沒有人能夠保證會出面去援救人質安全出來。不過他們也在兩天內把這支相當特殊的MV拍攝完成,順便還開了一場小型演唱會,讓犯人極其興奮。 這支已經縱橫樂壇20年的樂團,隨著新專輯的推出,也向林普巴茲提特和linkin park這兩支表現優秀的後輩發出號召,邀請他們一起上路狂飆,展開夏季巡迴「Summer Sanitarium Tour」,這也將再度證明他們在重金屬搖滾領域的龍頭老大的地位。
幾近成名Almost Famous(2000)
導演:
卡梅倫·克羅 Cameron Crowe
主演:
凱特·哈德森 Kate Hudson
傑森·李 Jason Lee
弗蘭西斯·麥克多門 Frances McDormand
劇情
故事發生在1973年的美國,當時搖滾樂正方興未艾,新晉的搖滾樂團不斷涌現。這些樂隊與他們的音樂讓15歲的小威廉著了迷,經過一番努力,他獲得了來自老牌滾石音樂雜志的「特殊」任務——采訪一支正在走紅的搖滾樂隊「平靜之水」。於是他不顧母親的反對,跟隨樂隊踏上了巡迴演出的音樂之旅。在經歷了一番風雨之後,不再僅僅是采訪者而是樂隊一員的威廉終於感悟了家庭與生活的真諦。
天鵝絨金礦Velvet Goldmine(1998)
導演:
托德·海因斯 Todd Haynes
主演:
喬納森·萊斯·梅耶斯 Jonathan Rhys Meyers
Eddie Izzard
伊萬·麥克格雷格 Ewan McGregor
1970年,搖滾樂在世界上爆發了,代表人物布萊德·斯萊德成為萬人景仰的領袖,1984年,他在一次狂歡的演出中遭人「暗殺」,自此銷聲匿跡。年輕記者阿瑟開始了對昔日偶像的調查。在布萊恩的妻子曼迪的講述下,故事回到70年代:斯萊德的崛起,他與美國搖滾歌星庫爾特·懷爾德的相互鼓舞與相互迷戀,還有他最終的隕落。阿瑟找到了庫爾特,他描繪的與斯萊德的關系像寓言一樣美麗動人。在采訪和調查中,阿瑟少年時代的歌星夢想被再次點燃。他將自己想像成另一個斯萊德,與懷爾德重新溫存那份相惜相愛的感情,而天使般的斯萊德正在雲中美麗的宮殿里歌唱……
盧·里德:搖滾心靈Lou Reed: Rock and Roll Heart(1998)
主演:
大衛·鮑伊 David Bowie
盧·里德 Lou Reed
劇情
回顧lou reed三十年的音樂歷程,從Velvet Underground到單飛到futuristic rock opera。訪談不僅有reed還有多位好友。另外圈內音樂人David Bowie、David Byne、Patti Smith、Suzanne Vega、Dave Stewart、Philip Glass也出鏡談lou reed對自己的影響。
車庫搖滾 Garage Days(2002)
導演:
亞歷克斯·普羅亞斯 Alex Proyas
主演:
Kimble Rendall
Emma Lung
馬爾頓·索克斯 Marton Csokas
國家/地區: 澳大利亞
對白語言:英語
關於一支年輕的悉尼搖滾樂隊,試圖尋求一席立足之地,他們在成為新希望前還有漫長的一段搖滾路要走。
搖滾兄弟 Brothers of the Head(2005)
導演:
吉斯·富頓 Keith Fulton
路易斯·沛沛 Louis Pepe
主演:
Luke Treadaway
Harry Treadaway
劇情
2006年柏林電影節全景單元的開幕片是基思·富爾頓和路易·貝貝的《Brothers Of The Head》,講述了一對玩朋克搖滾的雙胞胎兄弟組樂隊的故事。
搖滾巨星 Rock Star(2001)
導演:
斯蒂芬·赫瑞克 Stephen Herek
主演:
馬克·沃爾伯格 Mark Wahlberg
蒂莫西·奧利芬特 Timothy Olyphant
詹妮弗·安妮斯頓 Jennifer Aniston
克利斯·科爾茲是一名辦公用品銷售員,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搖滾歌星。紅極一時的Steel Dragon樂隊是他嚮往、追逐的目標。克利斯和朋友們組成一支業余樂隊Blood Pollution,竭力模仿Steel Dragon樂隊主唱鮑比·畢爾斯的,他的執著與痴迷與日俱增,為此他經常和樂隊成員發生爭吵;隊友演奏時,樂曲稍有出入,他便大打出手。終於,大家再也無法忍受他那近乎偏執的熱情。畢竟,他們不想一味模仿、照搬,他們需要創新。克利斯被逐出了樂隊。
與此同時,Steel Dragon樂隊正打算撤掉主唱鮑比·畢爾斯。正巧克利斯的兩位歌迷同鄉給Steel Dragon樂隊看了Blood Pollution的演出錄像,吉它手柯克·卡第看中了克立斯,決定約他面試。在女友艾米麗的協助下,克利斯大獲全勝,以精湛的表演一舉征服Steel Dragon樂隊成員。至此,克立斯成為Steel Dragon樂隊的主唱,為重金屬時代寫下輝煌的一筆。
單身一族Singles(1992)
導演:
卡梅倫·克羅 Cameron Crowe
主演:
蒂姆·波頓 Tim Burton
卡梅倫·克羅 Cameron Crowe
Peter Horton
另外還有中國的北京雜種和北京樂與路等。
⑶ 搖滾電影
punk's not dead
但這是紀錄片。
⑷ 有些什麼好看點的搖滾音樂電影
《猜火車》
《MEETING PEOPLE IS EASY》(
《The Clash - Westway to the World》
《幾近成名》 Almost Famous (音樂出奇的棒)
《搖滾明星》Rock Star (值得爭論的一部電影,不過對於搖滾樂來說,爭論似乎很沒有意思)
《烏鴉》 The crow
《24 Hour Party People》(Joy Division,new order的音樂組成了這部電影)
《LIVE FOREVER MOVIE》(關於brit-pop的電影,關於Oasis, Blur, Pulp, Massive Attack......)
《Last Days》(Gus Van Sant導演,素材來自於nirvana主唱kurt con自殺前的一段日子,音樂明顯借用unplugged里的kurt的情緒)
《woodstock 69》(只有這個完整的拍下了音樂盛況里人們的思想,行為,語言活動的具體畫面,使之成為完整)
⑸ 電影清單|音樂生的搖滾樂電影分享(二)
1.《劣跡斑斑》
長發金屬的時代多麼紙醉金迷?只有這部老牌重金屬樂隊的傳記片才能讓你真正穿越回那個失控、瘋狂卻幻滅的時代。你嗤之以鼻的腦殘年代,也是某些人終身懷念的最好的日子。叛逆、才華、夢想、迷惘、墮落、救贖,劣跡斑斑而生機勃勃的搖滾樂的黃金時代。
2.《波西米亞狂想曲》
這部電影是對皇後樂隊、傳奇主唱—弗雷迪 •莫庫里以及他們音樂的致敬盛宴,這是一段充滿愛、痛苦、接納和音樂的旅程。
猶如親臨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演唱會,彷彿佛萊迪•
摩克瑞復活重生,帶領皇後樂隊在你面前為你演唱,親身體會人潮人海、振聾發聵,讓人筋脈活絡、熱淚盈眶。這部電影為我們締造了一場最真實的夢境。
3.《北京樂與路》
這部電影拍攝的是地下搖滾時期正磨前中國搖滾樂隊的真實生存狀況。
北京的搖滾是在憤怒中成長起來的。對於20年以後因為一部大火的綜藝才接觸搖滾樂的年輕樂迷來說,可能無法體會像新褲子和刺蝟這樣成長於地下搖滾時代的樂隊對於生存的執念。那麼說來,《北京樂與路》大概就能一窺那個年代的冰山一角。
4.《盛夏》
這是一個關於搖滾、愛情和友誼的故事。對於國內的樂迷來說,或許前蘇聯搖滾教父維克托·崔的名字顯得有點兒陌生,而關於他的故事,大部分時候我們也只知道他成名之後的故事,單一切都顯得太過沉重。
而《盛夏》則把鏡頭放在了維克托成名之前的時期,當游汪西方的搖滾樂開始沖擊著這個社會主舉清義國家的時候,那些年輕人們如盛夏般綻放的搖滾青春,真是美極了。
⑹ 求幾部有關搖滾樂的電影!
1.黃色潛水艇——Yellow Submarine
要想選一部搖滾電影甚至是音樂電影的入門之作,這部電影是再合適不過了。影片講述的是一個正義戰勝邪惡的童話故事,裡面充滿了無數天馬行空卻又天真童趣的想像,配上披頭士優美動聽的歌聲,宛如在欣賞一部宏大有趣的MTV。 任何用所謂專業的電影標准評價它都是沒有意義的,它只不過是在用一種最絢麗但又最平實的方法來宣揚披頭士一貫的主張:愛與和平。即使有人認為它是在諷刺當時的英國政客,但在我看來,披頭士也是用最幽默而機智的方法達到了這個「目的」。如果你心中的那份童真仍未泯滅,如果你心底的LOVE仍未消失,那麼,就帶著最快樂的情緒來欣賞披頭士帶給你的奇妙旅行吧。
Yellow Submarine
2.迷牆——The Wall 這是我最喜歡的搖滾電影,經典程度不容置疑。導演艾倫·帕克以搖滾樂隊Pink Floyd的經典專輯《The Wall》為素材拍成了這部電影,繼承了專輯對可怕的戰爭、人性的陰暗以及骯臟的社會的控訴,用蒙太奇技巧穿插的大量動畫更是給人以比音樂更為強大的震撼力。1990年7月21日,Pink Floyd在德國柏林牆舊址波茨坦地段舉行了一次規模空前的音樂會,演唱會的現場就放映了大量出自本片的動畫片段。當演唱會的高潮「柏林牆」倒塌的那一剎那,當戰爭在德國留下的陰霾被徹底抹去的時候,當留在東西兩徳人民心中的隔閡徹底消除時,人們才真正的領悟到這張專輯和這部電影的深刻內涵。 網路簡介幕後花絮穿幫鏡頭 3.搖滾學校——School Of Rock
相比於這部電影的主打海報,我覺得這款海報更能體現本片的精神。現在的人們總是把搖滾和犯罪、吸毒、頹廢的人生觀聯系在一起,但本片卻明確的告訴人們:搖滾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是一種堅持自我理想的精神。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並非一個商業片導演,所以也難得的沒有把本片帶入勵志片的俗套。永遠充滿活力的傑克·布萊克,個性鮮明的孩子們,導演用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和他們在追逐夢想過程中的努力堅持給搖滾精神做了最好的詮釋。一首首激昂的搖滾樂,一張張天真無邪的面龐,再加上傑克·布萊克毫無做作感的本色演出,我真的是愛死了這部每看一次都能讓人熱血沸騰充滿力量的電影!
影片的歌曲和插曲 《搖滾學校》(1)演員表類似電影
4.幾近成名——Almost Famous 本片導演卡梅隆·克勞從小就是一個搖滾樂迷,並且曾經是著名的《滾石》雜志的記者。一直將搖滾作為自己「戀人」的他把自己成長時所經歷的甜蜜與迷惑毫無保留的在這部電影里表現了出來,片中的主人公威廉完全可以看作是少年時期的克勞。導演利用威廉的眼睛帶觀眾真實的進入了一支搖滾樂隊的內部,並讓觀眾隨同威廉一起經歷著一個搖滾少年的成長。 左面的圖片是本片導演剪輯版的DVD封面,與那個被裁減的支離破碎的公映版相比,克勞重新按照自己當初的拍攝意願添加了將近四十分鍾的情節,其中多為關於主人公威廉的描寫,也使得這個「克勞化身」般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實和豐滿。 所以推薦沒有看過此片的朋友直接去找一張本片的導演剪輯版DVD來觀看,這樣才能更加接近本片的精髓。
音樂搖滾電影
5.擋不住的奇跡——That Thing You Do
看來漢克斯和克勞一樣,都是有著音樂情結的人。這是漢克斯的導演處女作,導演水平自然沒法和他的演技相提並論,只能算中規中矩。電影講述了一支60年代的搖滾樂隊從迅速竄紅到銷聲匿跡的故事,漢克斯本人也在片中飾演樂隊的經紀人。 60年代的搖滾樂只是具備了大致的雛形,本片中的搖滾音樂也還沒有跳出流行音樂的范疇。確實還算好聽,但距當今的搖滾樂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大家不妨把本片當作一部歡快輕松又有很多好聽的懷舊老歌的喜劇片來看待,當然漢克斯自演自導的名頭也可以作為很多人觀看此片的理由。
吉奧瓦尼·瑞比西
漢克斯所有電影 6.大門——The Doors 我本人是大門樂隊的狂熱樂迷,每次聽他們的音樂都會HIGH極點,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我對他們音樂的熱愛。本片自然是我心中永遠的經典,對我的意義已經不僅僅是一部電影那麼簡單。 我因為此片而特別佩服奧列佛·斯通,他並沒有循規蹈矩似的拍成一部傳記片,而是把電影排出了和他們音樂一樣迷幻飄渺的感覺,或者說是斯通本人的電影風格就和大門的音樂風格完全相通。我曾經試過一邊放著大門的音樂一邊看《天生殺人狂》,二者之間產生的化學反應真的是相當奇妙。 方基默更彷彿就是大門主唱莫里森的化身,以至於我在那之後看他演的每一部影片都還有莫里森的影子,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靈魂附體」吧。影片的經典地位已經不用我多說了,不管你是電影迷還是搖滾迷,這都是你一生中必看必藏的電影!7.天鵝絨金礦\紫醉金迷 這款海報並不多見,但我覺得它才是最符合本片片名(《紫醉金迷》這個譯名真的很傳神)和意境的。這部電影並不是要給你完整的講一個故事,也不是要滿足你對於David Bowie、Lggy Pop以及Lou Reed之間關系的獵奇心理,它就是想讓你彷彿活生生一般觸摸到那個一閃即逝的真正屬於華麗搖滾的瘋狂年代。 當影片的主角(在我眼裡他就是David Bowie)滿臉淚水的唱完那首凄慘的決裂之歌時,他就像一隻受傷的天鵝一樣,讓人只想把它放在手中細細呵護。那個年代和那些人們,在搖滾樂迷心中是永恆的,是永遠不會再現永遠無法超越的。天鵝絨金礦字幕主題曲HOT-ONE 下載插曲 8.席德與南希——Sid & Nancy 一支驚世駭俗的樂隊!一對驚世駭俗的情侶!一部驚世駭俗的影片!我在知道這部影片的時候真的不敢相信有人會把席德與南希的故事搬上銀幕,這個想法太瘋狂了。 席德是偉大的,他用自我毀滅的方式實現了自己對朋克精神的堅持,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搖滾樂。加里歐德曼也是偉大的,他完美的詮釋了這個充滿太多爭議的人物,他從靈魂層面再現了那個偉大的朋克。 這部電影也是偉大的,但我不知道該怎樣去評價它,因為在觀看過程中我的精神一直處於亢奮、痛苦、掙扎和絕望的狀態之中,即使現在我也無法冷靜客觀下來。這部電影、這個人物的精神內涵,只有親自觀看才能體會的到。影片信息內容簡介下載地址 9.給我庇護——Gimme Shelter 本片記錄了1969年那場臭名昭著的滾石樂隊演唱會慘案。演唱會就發生在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四個月之後,地點是美國的加利福尼亞。這是一場滾石樂隊來美國舉辦的大型免費演唱會,有四十多萬搖滾樂迷慕名而來,組織方請來了飛車黨到現場維持秩序,但他們卻與現場的部分觀眾發生了沖突,一名觀眾被追殺至死。 現場的攝影機本來是想記錄下滾石樂隊在美國的這一次歷史性的演唱會盛況,卻也記錄下了飛車暴徒們的罪行,伍德斯托克剛剛製造的神話轟然倒塌。 這絕對是搖滾音樂史上最不光彩的一筆,慘痛的教訓至今仍值得所有人去銘記。滾石樂隊演唱會 什麼是飛車黨
⑺ 外國搖滾電影
《搖滾之神》
主演:傑克·布萊克
故事簡介:父親一直堅決抵制搖滾樂這種魔鬼創造的音樂,小JB吼出那首「Kickapoo」後便成為搖滾樂的忠實信徒。父親毫不留情地撕爛他心愛的海報,小JB只好向自己的搖滾之神Ronnie James Dio祈禱,被誠心感動的Dio顯靈指引他去「好萊塢」實現他的藝術夢。就這樣JB在神的鼓勵下離開家,來到了搖滾迷的聖地:加州的好萊塢……
《The Wall》(迷牆)
主演:平克·弗洛伊德樂隊
故事簡介:Pink Floyd 的《The Wall》(迷牆)也許是音樂史上最具迷惑力最富想像力的專輯。《The Wall》錄制於1979年,於1982年被拍成電影。專輯與電影講述的是同一個故事:一個叫Pink Floyd的男孩,有年時二次大戰奪去了他父親的生命。他在母親的過分呵護下長大,始終過著意氣消沉的生活,最終開始吸毒,陷入瘋狂狀態……
《Crossroads十字路口》
主演:史蒂夫·范
故事簡介:沈迷於藍調音樂的年輕吉他手,為了追尋藍調音樂的真髓,而跟隨老藍調樂手,同赴密西西比老家。一路上他經歷愛情與友誼的考驗,始終堅持要自己成為傑出藍調演奏者的志願,他甚至願付出所有,來獲取演奏機會。在許多年以前,老樂手也曾為相同的理由,將自己的靈魂在一個十字路口處賣給了魔鬼……
《Almost Famous幾欲成名》
主演:帕特里克·福吉特
故事簡介:《幾近完美》是導演卡梅倫-克羅繼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大片《花心情聖》以來的一部新作。片中,卡梅倫抓住了搖滾歷史上的關鍵時刻,講述了1973年「平靜水面」樂隊的幾乎完美的巡迴演出的故事,描述了70年代盛行的搖滾文化。15歲的威廉姆是一個大膽熱情、滑稽的音樂發燒友,他被當時的那個令人著魔的樂隊迷住了……
《control》
影片開始於1973年,當時的伊恩·柯蒂斯(薩姆·賴利飾)青春年少,是一位眼睛畫著眼線的高中在校學生,成天只是把自己關在房間里聽著大衛·鮑伊和婁·里德等人的音樂。對於他而言,家鄉馬克萊斯菲爾德小鎮死氣沉沉就像是一座沉寂的監獄,唯有正在倫敦燃燒的華麗搖滾才是放縱青春的解葯。
著名樂隊性槍手1976年在曼切斯特舉行的一場演唱會,從此改變了柯蒂斯的人生軌跡。雖然他當時並不會演奏吉他,但高挑的身材卻是搖滾主唱的最佳人選。他在演唱會現場結識了尋覓主唱已久的伯納德·薩姆納、皮特·胡克和斯蒂芬·莫里斯三人,當時就一拍即合,隨後組建了一支名叫華沙(Warsaw)的樂隊。
後來樂隊更名為快樂小分隊(Joy Division),經紀人鮑勃·格瑞通不但辦事得力而且還經常製造樂趣。加上一路上經常遇到貴人相助,樂隊從此以後開始逐漸走紅。這一時期,伊恩·柯蒂斯一邊要工作一邊還要進行排演,非常忙碌。由於過早進入婚姻殿堂,他的感情也開始變得猶豫不決,一邊是妻子黛博拉·柯蒂斯(薩曼莎·莫頓飾),另一邊是情人安妮克·霍內爾。
隱藏在體內隨時都有可能發作的癲癇病也在影響他的事業發展。1980年5月,終於就在好不容易開始籌備的美國巡演前夕,萬念俱灰的伊恩·柯蒂斯在家中自縊身亡,年僅二十三歲。當天晚上,他正在看沃納·赫佐格的電影《史楚錫流浪記》,聽著伊基·波普的專輯《白痴》。
《hedwing and the angry lnch 搖滾芭比》
影片主人公漢塞爾出生於冷戰時期的東德。早在孩提時代他便經常收聽一家軍隊電台播出的美國搖滾樂。漢塞爾整日陶醉在這種亢奮喧鬧的音樂之中,夢想成為一名搖滾樂手。終於,這一天似乎不再那麼遙遠。一名美國黑人士兵盧瑟對他表示愛慕之情,並答應給予他幫助。但麻煩的是,漢塞爾必須同他結婚才能和他一起去美國。因此他唯一的出路是改變自已的性別。無奈之下漢塞爾作了了一次變性手術。手術做得非常糟糕,漢塞爾的陽具因而被割去大半,只剩下1英寸,這便是「ANGRY INCH」 (憤怒的1英寸)一詞的由來。漢塞爾戴上一頂金色假發,改名赫德韋格,告別過去,帶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前往美國。
然而,在這片他曾經夢寐以求的國土上,幸福似乎仍然與赫德韋格無緣。2年後,在堪薩斯州的一片活動房組成的住宅區,盧瑟因追求另一男孩而棄她而去。赫德韋格在痛苦中振作起來,繼續她的音樂之旅,為實現昔日的夢想而努力。她召集一些韓國軍人的妻子,成立The Angry Inch搖滾樂隊。她還找了一份看護嬰兒的工作,以維持生計。打工期間赫德韋格引誘並愛上了17歲的湯米,這位羞怯的小夥子對搖滾樂也有著濃厚的興趣。在赫德韋格的指導下湯米開始練習演唱,與此同時,赫德韋格的精湛技藝開始逐漸地展現出來。
好景不長,不久湯米便竊走赫德韋格的歌曲並拋棄了她。倚仗赫德韋格的歌曲,湯米終於發跡,成為名噪一時的搖滾明星,而赫德韋格和她的樂隊仍在一家二流餐館為用餐的顧客們演唱而艱難度日。終於,赫德韋格潛入湯米正巡迴演出的體育館,內心的創痛使她陷入絕望……
⑻ 有沒有關於搖滾的電影
搖滾學校
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