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雞毛信最感動的一幕
最感動的一幕:經過幾番曲折和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後終於把信送到了八路軍張連長手中。
影片以海娃送雞毛信作為全片的主要線索,結構單純,情節曲折,一個懸念接著一個懸念。正是在曲折跌宕的驚險情境中,影片以生動細致的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堅貞頑強、機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海娃的藝術形象。
影片從內容到形式都很注重兒童情趣。片頭字幕像一本連環畫.一頁一頁揭過,使少年兒童觀眾像翻看連環畫一樣親切。每一片斷的開頭,對背景、環境、人物心情做出說明,用生動詼諧的旁白道出,強烈地抓住了少年兒童觀眾的注意力。
兒童團的團長,名叫海娃,他接受了民兵中隊長(他父親)讓他送雞毛信的緊急任務以後,拿著放羊鞭子趕著一群羊,就毫不猶豫地踏上了征程。
他剛一進山谷,迎面就來了一群日本鬼子兵。無法躲避,為了躲過敵人的搜查,確保雞毛信安全送到八路軍負責人手中,海娃把雞毛信綁在了一隻羊的尾巴下面。就這樣渡過了一關。這樣,按照雞毛信中作戰的時間、路線,八路軍與民兵一舉炸毀了鬼子的炮樓,奪回了被敵人搶走的糧食、物資,還活捉了鬼子的頭頭「貓眼司令」,為百姓除了害。
B. 雞毛信的故事發生在哪個地方
雞毛信的故事發生在雲南省西部龍陵縣。
1937年8月,龍陵縣長王錫光收到省政府的緊急命令,封套上赫然貼著一根雞毛。省政府下令:「分配該縣路段,務必在期限內完成。逾期未完成者,縣長自帶手銬,來昆受處。」
在古代通信不發達的時代,雞毛信是一種很常見的信件方式,通常用於加急件。雞毛信源於古代的「羽檄」,是當時征調軍隊的文書,信封外插鳥羽表示緊急,必須速遞。於是民間的通信也便沿用這種方式,在特急信件上插上雞毛,來表示信件的重要性。
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上雞毛信信件內容的保密性,幾乎所有雞毛信的信封大都不會被收信人保留下來,因此,在中國數千年通信歷史上,保存下來的雞毛信只有這一封。
我國古代民間有種種通信方式。古時寫信用絹帛,把信折疊成鯉魚形。漢代時蘇武出使匈奴,被流放在北海邊牧羊,與朝廷聯系中斷。
蘇武利用候鳥春北秋南的習性,寫了一封信系在大雁的腿上。此雁飛到漢朝皇家的花園後,皇帝得知了蘇武的情形。朝廷據此通過外交途徑把他接了回來。清朝中葉以後,隨著近代郵政的建立,古老的郵驛制度就逐漸被淘汰了。
C. 《雞毛信》的主人公是誰
海娃。
《雞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石揮執導,蔡元元、蔡安安、舒適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戰故事片。影片主要講述了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奉命給八路軍送雞毛信的路上所發生的故事。影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部反映中國少年兒童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對敵斗爭的兒童影片,也是中國第一部獲國際大獎的兒童影片。
影片評價
影片以海娃送雞毛信作為全片的主要線索,結構單純,情節曲折,一個懸念接著一個懸念。正是在曲折跌宕的驚險情境中,影片以生動細致的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堅貞頑強、機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海娃的藝術形象。影片從內容到形式都很注重兒童情趣。片頭字幕像一本連環畫.一頁一頁揭過,使少年兒童觀眾像翻看連環畫一樣親切。
D. 雞毛信演員表
雞毛信的演員有蔡元元,蔡安安,舒適,蔣銳,馬立,李保羅,鄭健民,李鏞,馮笑,劉非,周伯勛,田隴等。
《雞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石揮執導,蔡元元、蔡安安、舒適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戰故事片。影片主要講述了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奉命給八路軍送雞毛信的路上所發生的故事。影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部反映中國少年兒童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對敵斗爭的兒童影片。
雞毛信的故事由來已久:
一九四六年。著名作家記者華山在長城雜志刊登中篇小說《雞毛信》。有勇有謀的兒童團長海娃。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國民小英雄。華山的作品很多,其中有他的木刻作品:《爸爸,我也要去打日本》、《仇》、《列寧頭像》等近百幅經典作品。
而其文學作品有的題材有報告文學、散文、小說、通訊、詩歌等等。代表作:散文《趕路》、短篇小說《雞毛信》,報告文學《窯洞陣地戰》、《碉堡線上》、《踏破遼河千里雪》、《我們還要回來的》、《尖兵》、《山中海路《神河斷流》、《英雄的十月》、《大戈壁之夜》、《承德撤退》、》等。
E. 十大抗日小英雄有哪些
王二小、張嘎、海娃、雨來、李愛民、謝榮策、石寶芹、王朴、周銀海、馬秀英。
1、王二小
王二小(1929年-1942年10月25日),河北省淶源縣人,抗日小英雄。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氣急敗壞之下,將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
2、張嘎
在鬼子的一次突襲中,嘎子的奶奶為掩護八路軍被鬼子打死。八路軍偵察連連長鍾亮也被鬼子抓走了。嘎子悲痛欲絕,他決心報仇,毅然出發去尋找打鬼子的地區隊伍。在路上,他誤把游擊隊排長羅金保當作漢奸,想繳他的槍而鬧出笑話。
後來,人小鬼大的嘎子喬裝打扮成賣西瓜的小販,用木頭槍繳了胖墩翻譯的「真傢伙」。為了不讓隊長把槍收回去,他竟動了「嘎」氣,將槍藏到了老鴰窩里,因而受到批評關了禁閉。經過區隊長的教育,嘎子認識了自己的錯誤。
在一次戰斗中,他受了傷在老鄉家裡修養。游擊隊攻打敵人崗樓時,他偷偷從老鄉家裡跑回參戰,不幸在進城偵察時被捕。在敵人面前,嘎子剛強不屈,並在戰斗中逃了出來,他配合游擊隊拔掉崗樓,救出了鍾亮。
勝利了,區隊長代表部隊表揚了嘎子,獎勵給他一支真正的手槍。嘎子高興極了,最終成了一名出色的小偵察員。嘎子的家鄉也解放了!
5、李愛民
李愛民是太行山區的一個抗日小英雄。1942年春天,11歲的李愛民擔任抗日兒童團團長。有一天,八路軍的鍾營長讓他穿過敵人的封鎖線去送一件「火急」信。李愛民二話沒說,回家趕上心愛的小毛驢,帶了草繩和鐮刀,把信裝進襪筒子里出發了。
一路上還算順利。眼看就到敵人的封鎖區了,他忽然發現前面不遠的土堆上有個端著槍的人影在晃動。不好,鬼子的流動哨盯上他了。
怎麼辦?李愛民靈機一動,抓起一把稀牛糞,塗得滿身都是,然後把小毛驢趕進了草坡里,彎下腰割起青草來。「八格亞路,舉起手來!」冷不防,已繞到身後的鬼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的衣領。另一個日本軍官直盯著愛民的眼睛吼道:「大大的八路探子,抓起來!」
「我是來放驢割草的。你們看,那是我割的一堆草,那不是我的小黑驢嗎?」李愛民機智地回應。鬼子看他滿身是糞,像個放牲口的窮孩子,一腳把他踢倒,又嘟囔了幾句,調頭而去。小愛民忍著劇痛爬起來,踉踉蹌蹌地趕著小毛驢直奔小道,順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務。
第二天深夜,鬼子在這里的臨時據點被八路軍14團戰士和聯防民兵收拾掉了。可惜,這個抗日小英雄在1943年為保護鄉親落入敵手,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下。那年,他1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