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莫扎特傳是真實的嗎
《莫扎特傳》是傳記片,是根據真實材料創作而成的。
《莫扎特傳》是由米洛斯·福爾曼導演,湯姆·休斯克、F·莫里·亞伯拉罕主演的一部傳記片。該片於1984年9月19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以倒敘的方式講述音樂家沃爾夫崗·阿巴迪斯·莫扎特的一生。電影1985年獲第5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八項大獎。
(1)音樂家電影是真實改編的嗎擴展閱讀
《莫扎特傳》主要角色:
1,沃爾夫崗.阿巴迪斯.莫扎特
莫扎特是一名天才音樂家。性格上他放盪不羈、玩世不恭而又不拘小節,不擅處理人際關系。莫扎特26歲來到維也納,其音樂才華得到了國王約瑟夫二世的贊賞,由於被人在背後挑唆,莫扎特的經濟收入很少,生活貧窮。但他又不知疲憊、夜以繼日的創作,年僅35歲就英年早逝,永遠離開了他無法適應的社會。
2,安東尼奧·薩列里
薩里埃利是約瑟夫二世王宮的宮廷樂師,為人自負,心胸狹隘,自詡為維也納音樂界第一人。開始很是仰慕莫扎特的才華,後來看到莫扎特在藝術上取得巨大成功,開始嫉妒莫扎特,並在宮廷里詆毀莫扎特,後來莫扎特因病去世後,薩里埃利開始悔恨他自己的所為,並向神懺悔。
② 冼星海的故事,短點,不是生平簡介
除了《黃河大合唱》,你對冼星海了解有多少?
相信大部分網友遇到這個問題,能夠回想起來的只有冼星海「人民音樂家」的稱號以及歷史課本上的那張因多次出現在學生時代視野而被熟悉的老照片。除此之外,對他所知甚少,他是我們心中的傳奇人物,我們卻不了解他的傳奇。
像冼星海這樣曾經在戰火年代鼓勵了一代人,卻漸漸被習慣快節奏的現代人遺忘,慢慢地變成歷史課本上固有「名詞」的偉人很多。但小編一直覺得,他們不應該被遺忘,在影視作品深入大眾生活的年代,更應該有屬於他們的傳奇。
很慶幸,在2019年,一部根據冼星海真實經歷改編而成的電影《音樂家》橫空出世,給了我們深入了解這位中國近代傳奇音樂家的機會。
這部電影由中哈合拍,胡軍、袁泉以及多位哈薩克本土演員共同出演,無論是演員演技、思想傳遞還是人物情感的細膩表達都非常完美,是部完成度極高劇情片,也是部讓觀眾從頭哭到尾的催淚之作。
《音樂家》的取材視角很獨特,它既沒有選擇冼星海在延安時期創作出經典之作《黃河大合唱》的高光時期,也沒有展現他由窮苦家庭出身的孩子向知名音樂家成長的艱辛歷史,而是把時間放在了他人生最後一段旅途:阿拉木圖。
這段經歷在冼星海傳奇的一生中看起來很「平凡」,可以簡單地概括:
「1940年赴蘇聯為大型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進行後期製作與配樂,1941年因蘇德戰爭爆發被迫羈留於哈薩克的阿拉木圖,1945年病逝於莫斯科。」
這段經歷在冼星海的人生資料里佔比不高,但客死他鄉足已透露其中濃烈的傷感,是國與家之傷。《音樂家》向我們描繪的便是冼星海人生最後幾年中對祖國、家人的思念,讓我們看到戰火年代一個偉大音樂家的不朽靈魂。
戰爭的殘酷,傳奇音樂家就這樣「潦草」的離開
即使對冼星海的生平不了解,也仍能想像出這家位音樂家的一生有多麼傳奇。音樂上的輝煌創作,他的作品鼓勵了中華兒女面對敵人抗爭激情,他的一生應該是輝煌的。但在我們的幻想中,他值得一切美好的結局。
但冼星海遠赴蘇聯執行任務的第二年,便因當地戰爭爆發被迫轉移至阿拉木圖,原本他打算從新疆轉回國內,但異國他鄉、持續不斷的戰火、過期的證件讓他不得不羈留當地。
戰爭年代以及外國人的身份讓他的生活舉步維艱,還好受到當地音樂家拜卡莫夫的照顧獲得院劇樂團工作,並安排他暫居在姐姐家中。但當地人的生活同樣很艱難,為了生活,冼星海典賣衣服、做苦工,努力生活等待回國的那一天。但戰爭年代對人們太殘酷,圓滿大結局並沒有出現,直到1945年病逝於莫斯科,他都沒能回到祖國。
離行前他對妻子錢韻玲說:半年之後我就能回來。
但這個半年卻成了一生,戰爭年代從來沒有仁慈,偉大的音樂家凄涼地離開,實在太讓人惋惜。
本片導演對戰爭的毀滅性刻畫很恰當,影片開局便有一場「觸感」強烈的情節。剛到達阿拉木圖的冼星海遇到當地火車站被敵軍攻擊,曾經在車上與他交流過的小男孩在雜亂的人群中無助地等待母親的救援,當時除了努力向她奔去的母親外,還有冼星海。
但最終編劇並沒有製造「動作英雄」,小男孩被炸死在離洗星幾步之遙的地方,幼小的遺體與母親的哀鳴深深的沖擊著他的視線。戰爭有多殘酷他知道,觀眾也知道,但當這份殘酷赤裸裸地發生在我們面前時,是沖擊骨髓的疼痛。
編劇沒有選擇讓冼星海發揮「英雄本色」救下小男孩,而是讓他死在冼星海面前,因為這就是戰爭年代。也是這場戲開啟了催淚時刻,現場的觀眾都明白,這個故事是真實的。
異國他鄉,拋不開的是對祖國、家人的思念,留下的是不朽的音樂靈魂
在阿拉木圖的歲月里,冼星海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祖國、思念妻女。但戰爭年代,回國的路太難了,他只能在遙遠異國,用音樂表達對家的懷念。而冼星海的家國精神,在《音樂家》中通過三個詞彙來表達:國、家、根。
離開祖國,就像大樹沒有了根,整個人都充滿對故土的思念,何況國家需要他。當時的中國也處於戰火之爭,他本來是要用自己的音樂才華讓世界人民看到中國人的抗戰精神,而不是在異國他鄉平淡地生活。
當地人問他「你是因為中國在打仗才來阿拉木圖的嗎?」,他詫異地急速否認這個猜測,因為他那麼渴望為中國人民脫離戰火貢獻一份力量。正是因為這分渴望,他想要快速回到需要他的祖國,但現實卻不給他機會。
「我的國家正在打仗,我卻被困在這里」,他第一次因為無法回國而萬念俱灰,那種愛國情懷是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無法體會的,卻仍能被先輩們的精神感染,激發出濃烈的情懷。
在當地音樂家的鼓勵下,他創作了以哈薩克本土英雄為背景的音樂《阿曼該爾達》,鼓舞了當地人民。在人生中最後的日子裡,他沒有放棄創作,因為他堅信他的音樂,祖國一定能聽到。
除了表達冼星海的愛國精神,還著重刻畫了他對妻子錢韻玲以及女兒冼妮娜的思念。當延安分別的那一刻沒有想到這會是永別,當女兒一遍遍問媽媽「爸爸什麼時候回來」時,每個人都充滿希望。當哈薩克女孩阿麗婭問冼星海是不是想念女兒時,他仍舊期待著重逢。
但最終每個人的願望都未實現,殘酷而悲涼。洗星海與妻女的遭遇,是戰爭年代下平凡家庭的縮影,相信這也是導演藉由這位偉人的故事,剖析戰爭對普通家庭的傷害,讓我們珍惜和平的美好。
出色的演員,讓《音樂家》更加完美
《音樂家》在故事取材及精神表達上都很出色,但比較遺憾地是編劇沒有著重突出他的音樂作品,與《波西米亞狂想曲》全程「演唱會」式的聽覺享受相比,《音樂家》的音樂燃爆片段太少了。
全片只有兩場濃烈的音樂渲染情節,一個是阿拉木圖劇院演奏《阿曼該爾達》另一個則是冼星海最後音樂會上高燃的《黃河大合唱》。這樣的選擇可能與編劇想要更多表達人物經歷有關,但對於期待音樂的觀眾來說可能有些許遺憾。
但胡軍、袁泉填充了這份遺憾,甚至讓觀眾遺憾了對音樂的期待,他們的表演太細膩。
其實在觀影之前,小編其實對胡軍塑造冼星海有些擔心,因為他過於硬漢的外表實在與歷史課本上冼星海的形象相差太遠。但當胡軍飾演的冼星海出現時,立刻將觀眾帶入到人物中去,他通過眼神表達,細節的掌控將這位音樂家的形象鮮活地展現在熒屏上,完全沒有違和感。
他亦很用心,所詮釋的冼星海與現代人觀念中的「藝術家」氣息相差很大,更貼近普通人,但這更符合冼星海的生平形象。要知道,冼星海是窮苦人家出身,在他的音樂求學之路上不乏有勤工儉學、打工維持學業等經歷,並不是一個追求「文藝范」的音樂人,而是一個真正的音樂家。
最後三場戲更加震撼,當時冼星海已經重病在身,當胡軍出現在鏡頭時如果不是人物所散發的氣質,小編甚至誤以為是新出場的角色,他幾乎瘦到脫相。這其中的付出,可想而知,實力派演員的努力很讓人敬佩。
飾演冼星海妻子的袁泉也貢獻了自己的神仙演技,她的台詞很少,大多鏡頭都是需要眼神戲來表達人物的內心。從分別時的擔心到教女兒唱歌時的期待,再到最後與女兒互動時的堅定,幾乎袁泉的眼神與觀眾交匯時就難催發淚水。
而當觀眾快要因為劇情、演技遺忘冼星海作為音樂家的高光時刻,導演巧妙地選擇了我們最熟悉的《黃河大合唱》為結尾,用這場演出為冼星海的人生劃下句號。當這首音樂響起時,小編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冼星海,永遠不會被遺忘。
來源
③ 電影《鋼琴家》講的是真實的事情嗎
這部電影是根據波蘭猶太作曲家和鋼琴家席皮爾曼的自傳《鋼琴師》改編的。
《鋼琴師》一書於1946年在波蘭出版,原名《城市之死》。這是波蘭廣播電台著名鋼琴師維拉德斯婁·斯普爾曼用生命和靈魂書寫的一部回憶錄。他懷著清晰而痛苦的記憶,用樸素的語言和一顆經受過死亡洗禮的心,以平淡而毫不誇張的語氣講述那段猶太人和整個華沙城一起被毀滅的經歷。
(3)音樂家電影是真實改編的嗎擴展閱讀:
電影原型背景:
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作為猶太人,瓦迪斯瓦夫·席皮爾曼的父母、親戚相繼被送到集中營。他被迫開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幫助下四處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陰影時刻相伴。
直到一位熱愛音樂的德國軍官維爾姆.霍桑菲爾德被他的鋼琴曲打動,決定冒險保護年輕的音樂家。在他的庇護下,斯皮曼苦撐到二戰結束。
那個救了他的德國軍官的名字是:威廉·霍森菲爾,僅知他於1952年死於俄國的戰俘營。
④ 被稱為人生必看電影的《鋼琴家》,是否講述的是一個真實故事
影片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ładysł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改編。斯皮曼生於1911年,從小就顯露出鋼琴天賦,幾年後被保送到柏林深造,1933年他的第一場個人演奏會在歐洲音樂界得到高度評價。回國後成為波蘭最年輕的鋼琴家之一。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作為猶太人,斯皮曼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他的父母、親戚相繼被送到集中營。他被迫開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幫助下四處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陰影時刻相伴。直到一位熱愛音樂的德國軍官被他的鋼琴曲打動,決定冒險保護年輕的音樂家。在他的庇護下,斯皮曼苦撐到二戰結束。他將這段經歷寫成小說《死亡的城市》,於 1946年出版。但由於書中描寫了波蘭猶太人對當時蘇聯的不信任,遭到蘇聯查禁。直到90年代,這本書才得以重見天日,改名為《鋼琴家》在美國重新發行,一舉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⑤ 求一部電影名!講的是二戰時一位猶太人,他是一名音樂家,後來遭受了德國的侵略,他呆在一個廢墟里生活
就叫鋼琴師
http://movie.gougou.com/search?search=%E9%92%A2%E7%90%B4%E5%B8%88&id=1有下的
⑥ 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是通過真實故事改編的嗎
不是通過真實故事改編的。
影片劇本靈感自1945年的音樂片《關夜鶯的籠子》,導演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亞7、8歲時看過這部電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採用倒敘的手法,在劇中有一位大音樂家莫朗奇,影片剛開始他的母親就過世了,莫朗奇回到老家參加母親的葬禮,而就在老家回憶的時候,一位自稱皮比諾的童年玩伴找了過來,給了他一本回憶錄,一起回憶起那段灰暗又充滿光明的童年。
在當時有一所全封閉的的學校,而莫朗奇和皮比諾都是這里的學生,但是這里的學生不是失去雙親就是打架鬧事的,全都是問題學生,很多人都沒有正眼看待這群孩子,覺得都是問題學生,是社會的渣渣。
老師就越來越壓迫他們,學生也越來越來叛逆,久而久之行成惡性循環,成了大多數師生所謂的「臭名昭著」的學院。
克萊門特.馬修,一個懷揣音樂夢想的教書匠,就是在這樣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被分配到這所「池塘底」學校。他到來的第一天,負責學校日常起居的大叔就被調皮的學生使壞砸到了眼角。
馬修親眼看到調皮的學生是如何叛逆如何刁蠻,校長哈森是如何的蠻橫不講理,體育老師又是如何的強勢打壓,這一切都讓他感到心力交瘁。桀驁不馴的學生,和老師們似乎都站在對立面,成為了永遠解不開的死敵。
馬修原本也想像其他老師一樣,熬完一段時間就走,可是偶然一次,他發現了孩子們唱歌很有天賦,音樂夢想在心裡重新燃燒,他打算用歌聲重新感化孩子們。
他組建了合唱團,偷偷的唱,那些純粹的天籟之聲,像是從天堂傳來,如春風化雨,漸漸感化了孩子們的心靈。
他開始深夜為孩子們寫歌。就是因為這樣這群孩子一個個都開始改變了,開始往好的方向發展,就這樣,董事會前來參觀,而當孩子們在董事會面前唱歌的時候,校長哈森在董事會面前極力的吹捧自己,而且將合唱團的功勞歸於自己,馬修雖然無奈卻也沒有抗議,而且看著孩子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也並沒有說什麼。
但是之後的一場蓄意已久的大火,讓他斷絕了與孩子們的緣分。大火中並沒有一個人受傷,校長哈森卻失去了晉升資格,自私且殘酷的哈森惱羞成怒,解除了馬修的教師資格。
無奈的馬修走出了校園,無數的紙飛機伴隨著孩子們的歌聲傳了出來。當馬修提著行李,攥著紙飛機離開的時候。
他說:我想告訴全世界,可我又能告訴誰呢?克萊門特.馬修,一個失敗的音樂家,一個失敗的學監。克萊門特.馬修。馬修一輩子也沒能成為音樂家,可是他卻拯救了一個天賦異凜的音樂家,他拯救了一群孩子的未來。
(6)音樂家電影是真實改編的嗎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克萊門特·馬修老師
他到了一間外號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學校當助理教師。學校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學校的校長只顧自己的前途,殘暴高壓。
性格沉靜的他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他重新創作音樂作品,組織合唱團,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熱愛音樂事業,把最無私的愛奉獻給孩子們。
2、少年皮埃爾
擁有非同一般的音樂天賦,但是單親家庭長大的他,性格異常敏感孤僻。長相帥氣,是學生中的代表人物,因為家庭原因為人喜歡惡作劇,但本性善良,尤其是歌聲嘹亮,音色俱佳,頗受馬修老師的器重,長大後成為首屈一指的大音樂家。
3、拉齊校長
最惹人討厭的人,自私自利,為人冷酷,完全不考慮孩子們的感受,而且喜歡奪取別人的勞動成果,最後被聯合投訴而下台。
⑦ 電影《鋼琴家》講的是真實的事情嗎
這部電影是根據波蘭猶太作曲家和鋼琴家席皮爾曼的自傳《鋼琴師》改編的。
《鋼琴師》一書於1946年在波蘭出版,原名《城市之死》。這是波蘭廣播電台著名鋼琴師維拉德斯婁·斯普爾曼用生命和靈魂書寫的一部回憶錄。他懷著清晰而痛苦的記憶,用樸素的語言和一顆經受過死亡洗禮的心,以平淡而毫不誇張的語氣講述那段猶太人和整個華沙城一起被毀滅的經歷。
(7)音樂家電影是真實改編的嗎擴展閱讀:
電影原型背景:
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作為猶太人,瓦迪斯瓦夫·席皮爾曼的父母、親戚相繼被送到集中營。他被迫開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幫助下四處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陰影時刻相伴。
直到一位熱愛音樂的德國軍官維爾姆.霍桑菲爾德被他的鋼琴曲打動,決定冒險保護年輕的音樂家。在他的庇護下,斯皮曼苦撐到二戰結束。
那個救了他的德國軍官的名字是:威廉·霍森菲爾,僅知他於1952年死於俄國的戰俘營。
⑧ 綠皮書是真實故事改編的嗎
和電影一樣,真實的故事主要發生在1962年。
音樂家謝利出生在哪裡?
許多文章都說唐·謝利出生在牙買加的金士敦,其實不然。《綠皮書》的真實故事披露,謝利1927年1月29日出生在佛羅里達州的彭薩科拉。他的父母是牙買加移民。父親埃德溫是一名牧師,母親斯特拉是一名教師。作為一個神童,謝利從2歲開始彈鋼琴,18歲開始在波士頓流行樂團專業演奏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謝利真的因為他是黑人就被告知不應該從事古典音樂嗎?
是的。白人戲劇製作人索爾·胡克對二十多歲的謝利說,他不應該從事古典音樂事業,理由是美國觀眾不願意看到一位「有色」鋼琴家出現在音樂舞台上。相反,胡克建議謝利專注於流行音樂和爵士樂。他最終還是聽從了胡克的建議,把古典音樂和爵士樂以及其他類型的流行音樂融合在一起,創造出自己的風格。盡管膚色阻礙了謝利作為古典鋼琴家在音樂舞台上的光芒,他的流行音樂仍然大放異彩。
謝利很討厭彈琴的時候,會在鋼琴上放一杯威士忌嗎?
謝利討厭夜總會,因為他覺得聽眾對他的音樂不夠尊重。他還覺得爵士鋼琴演奏家在夜總會表演有失身份。謝利在1982年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有些鋼琴音樂家「邊彈邊抽煙,把一杯威士忌放在鋼琴上,如果不像阿圖爾·魯賓斯坦(19世紀著名的鋼琴演奏家)那樣受到尊敬,他們就會發火。但你不會看到阿圖爾·魯賓斯坦一邊抽煙,一邊把杯子放在鋼琴上……」
謝利真的住在卡內基音樂廳樓上的公寓里嗎?
是的。正如電影《綠皮書》中描述的那樣,謝利在卡內基音樂廳樓上一個高雅的藝術家公寓里住了50多年。有時,他也覺得自己被困在城堡的塔里,希望自己能在下面的音樂廳里演奏。1955年,他在卡內基舞台上舉行首次演出,演奏了艾靈頓公爵的《New World A-Comin' 》。以後,每年他都和他的三重唱在那裡演出一次。
為什麼人們稱呼唐·謝利為「謝利博士」?
據《紐約時報》報道,謝利被朋友和觀眾稱為「謝利博士」,但他從未上過研究生學院。人們認為他的頭銜可能是指他的兩個榮譽學位。
唐·謝利總是在施坦威鋼琴上演奏嗎?
根據托尼的說法,這是真的。電影中,托尼在謝利即將表演的場地發現鋼琴是舊的,也不是施坦威鋼琴,這個場景的靈感來自真實的事件。「當我打開它的時候,我看到鋼琴里有雞骨頭,」托尼回憶道,「我說,如果8點之前我們還沒有施坦威鋼琴,音樂會就沒法舉行了。」雖然最近的施坦威鋼琴在40-50英里之外,但托尼的堅持得到了回報,鋼琴及時到了。在現實生活中,托尼並沒有說這是故意對謝利進行種族歧視,也沒有提到在場的任何人發表種族主義言論。他回憶起當時的地點是一所高中,那裡可能真的沒有更好的鋼琴。
謝利真的拒絕用手吃炸雞嗎?
是的。就像電影里一樣,托尼大大咧咧的性格與保守嚴謹的音樂家謝利形成了鮮明對比。在電影里,我們看到托尼勸謝利去吃炸雞。謝利在沒有刀叉的情況下,用蘭花指捏著那塊炸雞,不知道如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