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節假日到來,最適合帶小孩看的電影有哪些
引言:節假日的到來是讓我們對忙碌的生活進行一個休息。所以當節假日來臨,我們可以帶著自己的孩子去看電影。你知道有什麼電影適合小孩子觀看嗎?其中父母和孩子一起觀看電影,可以促進感情。所以我們一起去發現有什麼適合孩子觀看的電影吧。
因為大人與孩子的思想方式是不一樣的,對所喜歡看的電影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就拿其中的一部電影來說吧。就是小鞋子這部電影,雖然這部電影沒有任何華麗的音樂,也沒有對一些社會的批判,但一切十分的自然可信度高。而且他講述了一個打動人們心靈的小故事,這些小演員們表演的都是超級棒。故事樸素且有力量,而且在藏著一絲溫暖。孩子的愛永遠是那麼純潔無瑕,對於貧窮他們也選擇有尊嚴地活著。這樣的電影可以給予孩子思考,讓孩子懂得自立自強,有自尊。
⑵ 《留夏》影評:讓孤單不那麼孤獨
很朴實的一個電影,是描述關於農村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一個暑假,描寫了一個孩子和奶奶在家的暑假生活。小孩子玩彈珠,捉蜻蜓,采荷花,射彈弓,捉小鳥,打架,所有事情的發生給人一種孩子確實是孩子,但留守兒童多了些懂事,無奈,讓人心疼的感覺在裡面。
電影中的幾個細節很觸動我,讓我想起了我的奶奶,我的爸爸媽媽,我的小時候。或許媽媽看這個電影能感觸更深一些,那時候的媽媽輩就像現在的我們,跨越一個人生階段,更能感觸到在我們小時候的那種年輕人的無奈。生活不得已,把孩子丟給爺爺奶奶照顧,到了上學的年紀,接到城裡念書。順理成章,理所當然,卻又多了些生活所迫的心酸。
看到電影里,奶奶給兩個娃玉米桿子吃,想到在小的時候跟著爸爸媽媽去玉米地里,很熱很熱的天,他們幹活,媽媽給我撥玉米桿子,拿著當甘蔗一樣吃。無憂無慮的年紀,不知生活苦,只覺得是純真的快樂。
看到電影里,場景很美,很真,很真實的莊稼地,田野和水池。小時候爸媽帶我下地,(遠眺邙山,近是沁水河)現在都記得媽媽講的:這有山有水,當旅遊玩了。會心一笑。
看到電影里,孫子被爸爸接回了城裡,奶奶一個人回家,同時腦子里就閃現出這樣的一幕:我想到也是一個暑假,爸媽把我帶回奶奶那,也打電話給奶奶說,讓我少看電視,把作業寫完。奶奶不讓我看電視,我鬧著不願意,奶奶給我錢,說,拿著錢寫作業去,你媽交代我讓你少看電視。以前說起這一幕的時候是玩笑,現在想起這一幕的時候,玩笑變成了思念,眼淚刷刷往下掉。
看到電影里,奶奶在地里辛苦幹活,看到孫子,笑容掛在臉上。想到的還是奶奶,回老家去地里找她,她拿已經用了好久的毛巾那樣一抹擦擦汗,笑著收拾東西跟我回家。路上碰到鄰居,說,不幹了,孫女回家啦!像個孩子。
看到電影里,爸爸回來接孩子,奶奶問住一夜再走么?爸爸說不住了,一會就走。奶奶嘴上說著,也行,省得我麻煩,落寞與失望掛在臉上,從眼睛裡流露出來。同樣的場景我在現實中也看到過好多次,當我回家看爺爺,說不留下吃飯的時候失望,說在家吃個飯,就高興的去社裡割排骨,買菜。後來,只要回家,都盡量在家裡多待會,吃吃飯再走,能陪一會是一會。
看到電影里,奶奶給孩子夾排骨,腦子里閃現出來我去姥姥姥爺那,我說我早上過去,也沒講在家吃不吃早飯。我早上9點到,兩老口都還沒吃飯等著我一起吃,姥爺早上騎電車跑到鎮上給我買的魚和豬頭肉還有幾個菜。早飯喝個粥,給我整大黃色的陽瓷碗……吃不完吃不完,我盛出來,他們說你吃的少,吃著吃著,端著豬頭肉的盤子就往我碗里撥。
那天我看到一個有趣的問題,你朋友圈裡最羨慕的人是誰?與其說羨慕,不如說是內心深處有機會,或者是在一定條件下想成為的人。我問了幾個小我幾歲的,也問了幾個同齡的,小我幾歲的說羨慕獨立的女性,有錢有閑有顏,同齡的說希望家人身體健康,羨慕平平淡淡的生活。
不同的年齡有著不同的心境,我打電話給媽媽,我問她你羨慕的人是什麼樣的?她回答我,兒女健康,家裡熱熱鬧鬧,有錢花,有事做。但是你說羨慕吧,我也是很多人羨慕的對象,有兩個女兒,不愁吃喝,還有事情做。
生命輪回,以前我是電影里的小孩子,爸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是爺爺奶奶,後來我們長大了,我們這代人變成了爸爸媽媽,爸爸媽媽變成了爺爺奶奶。回不了家,就多一些問候,盡可能也讓他們感覺到不那麼孤單。
⑶ 有哪些中國導演拍攝的,有關農村題材的好電影值得推薦
下面是我看過的。
《暴裂無聲》《嘉年華》《一個都不能少》《隱入塵煙》《紅河》《那山那人那狗》《一九四二》《一念無明》《陽光普照》《東北虎》
⑷ 節假日到來,比較適合帶孩子看的電影有哪些
《留夏》從片名上看,「留夏」諧音「留下」,那麼導演想告訴我們影片想要留下什麼呢? 可能是留守兒童在鄉下爺爺奶奶身邊生活的經歷;童年的某個夏天記憶很深刻,因為這個夏天有好朋友;也可能是老一輩人對孩子們回家的期望,電影中的父親每次打電話都是三言兩語,母親的失望溢於言表。這部電影,是關於童年、友情、親情、成長但主題表達得不夠深刻,情懷還
⑸ 留夏電影觀後感100字
《留夏》有感
《留夏》一部感人的電影,它就像是我童年的縮影。留夏,留下美好的夏天,或者說是再也回不去的夏天。
現在的童年或許大多都是千篇一律,而我們曾經的那個童年,那個夏天它將永遠被定格,被成為了永遠的記憶:玻璃彈珠,滾鞦韆,網蜘蛛網,偷西瓜,偷蘋果,玩水,打架,惹禍……太多的記憶看了這部電影,彷彿一切都在昨天。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留守兒童和他奶奶生活在農村裡的故事,奶奶每天辛勤勞作,盡管每天下地幹活回來很累,但是還是換著花樣的給這個調皮可愛的張翰翔小朋友做吃的,張翰翔想吃什麼都滿足,張翰翔因為隔壁鄰居欺負了他的朋友張子樂,他拿起轉頭把隔壁鄰居家孩子頭打出血了,奶奶啥話沒說,就把家裡的雞蛋和身上的錢全部拿去賠禮了。張翰翔因為知道新來的隔壁鄰居喜歡上了小胖的哨子,他不惜拿自己的傳家寶玉佩和偷了奶奶的錢去和小胖換那個並不值錢的竹子哨子,但是在小孩的世界裡,是沒有錢的概念的,他只知道這個哨子可以使鄰居那個小女孩開心,奶奶知道他把玉佩弄丟了很是生氣,(因為在奶奶看來那是他的護身符,保平安健康的,比什麼都重要)拿著竹竿追著要打他,但是張翰翔跑得比兔子還快,奶奶根本追不上,來回幾圈,奶奶本來就身體不好,蹲在地上喘氣的艱難舉動被他發現了,似乎從那一瞬間開始,張翰翔長大了,他把他心愛的一整盒玻璃珠子去向小胖換回了自己的玉佩,奶奶氣消了,也高興了,從惹禍,到這次事件,張翰翔似乎懂事了許多,會學著幫奶奶做家務,陪奶奶看病了。隔壁鄰居小女孩被爸爸接走那天,他把那個哨子送給了小女孩,還特意清洗過的[微笑],在幫奶奶幹活回來路上看見小胖子散落一地的玻璃珠子,張翰翔啥話沒說過去就幫他撿起來。小孩的世界永遠都是那麼簡單快樂,後來胖子被張翰翔撿玻璃珠子這一舉動感動了,還回了他的珠子,但是張翰翔沒有要,最後兩個商議一人一半。兩個在歡樂的笑聲里從此和好了。故事接近尾聲,張翰翔的爸爸要把張翰翔接進城裡讀書了,他很糾結很難過,一邊是嚮往的城裡,一邊是養育自己心疼自己的奶奶,其實奶奶心裡更是難過的,她捨不得自己的孫子離開……當爸爸來接張翰翔時,奶奶送別的目光,瞬間催化了我們的淚點,當他們出走了一段,張翰翔又跑回來教奶奶:如何接通電話,打電話,如何充電時,奶奶的淚花在眼邊打轉了。人間最難過的莫過於離別時的難舍分,張翰翔小小的年紀就知道了這樣的情愫。當奶奶獨自走在回家的大路上時,看著那個背影,有種莫名的心疼與難過,這個夏天註定是快樂的,奶奶的下一個夏天還會這樣嗎?
如今的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真的是一曲難以釋懷的傷感曲,不知道到什麼時候才可以不在有那麼多傷感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