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的聲音部分有幾元素
電影聲音主要包括三個部分:語言、音響、音樂。
語言就是人嘴說出的話;音樂是電影中經過加工的、要通過演奏、演唱才能形成的聲音;音響是電影中除了語言、音樂之外的所有聲音的統稱。
一、語言的分類
1、對白(對話):電影中人物之間進行交流的語言。它是電影中使用最多,因此也是最為重要的語言內容。
2、獨白:劇中人物在畫面中對內心活動所進行的自我表述。三種情況:
①、以自我為交流對象的獨白,即「自言自語」。
②、對其他劇中人物。如演講、祈禱等。
③、對觀眾。《個人問題訪問記》。
3、旁白:以畫外音的形式出現的人物語言。主要有兩種情況:
①、第一人稱的自述(畫面中沒有說話的人);
②、第三人稱的介紹、議論、評說等。
二、音響的種類
動作音響:人和動物行動所產生的聲音。如人的走路聲,打鬥聲,動物的奔跑聲。
自然音響:自然界中非人的行為動作所發出的聲音。如風聲、雨聲、鳥語蟲鳴。
背景音響:通稱群眾雜音。
機械音響:因機械設備的運行所發出的聲音。汽車、火車、輪船、飛機聲,電話聲、鍾表聲。
特殊音響:經過變形處理的非自然界的音響。神話、科幻片中多用。
三、電影音樂的出現方式
1、有聲源音樂(畫內音樂):畫面中出現發出音樂的人(唱歌)或物(收音機、錄音機、電視等)。
2、無聲源音樂(畫外音樂):畫面中沒有發出音樂的人或物。
Ⅱ 淺談電影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
[摘 要] 電影音樂是電影的一部分,它成為構成電影文化背景的一部分。電影中的音樂是整體聲音元素的一個組成部分,雖清搭然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但必須融入影片的整體視聽構思之中,與視覺元素相結合,一同產生功能。電影音樂在影片中通常不會連續不間斷地存在,而是隨著劇情的發展,在需要的時候適時出現,起到抒發情感、渲染氣氛、突出主題等一系列作用。本文從電影音樂的功能、使用原則、獨立性和獨特藝術魅力的角度來探討電影音樂在電影情節發展中如何起作用、電影中為何會有音樂以及電影音樂對電影所產生的深刻影響。
[關鍵詞] 電影音樂;功能;使用原則;獨立性;獨特魅力
音樂是用神奇的音符在時間的鏈條上展現的藝術,它通過有組織的樂音產生的藝術形象,表現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現實生活,被稱為人類心靈的語言。音樂在感情上的概括力是任何其他藝術所不及的。電影中的音樂是整體聲音元素的一個組成部分,雖然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但必須融入影片的整體視聽構思之中,與視覺元素相結合,一同產生功能。電影音樂在影片中通常不會連續不間斷地存在,而是隨著劇情的發展,在需要的時候適時出現,起到抒發情感、渲染氣氛、突出主題等一系列作用。
一、電影音樂的功能
經典電影音樂在技巧上、美學上以及影片的情緒上具有以下功能:情感表現、連貫性、敘事提示以及完整性。
(一)情感表現
音樂可以催眠我們,使我們相信影片中虛構的世界,使所有似是而非的影片類型如幻想曲、恐怖片、科幻片得以建構。在所有這些影片類型當中,音樂不只是支持銀幕上真實的畫面,更多的是使我們感受到看不見的和聽不到的所表現人物的精神過程和情感過程。
(二)連貫性
當聲音或畫面有間斷的時候,音樂可以填補這個缺口。音樂通過使這類較為粗糙的地方變得連貫,隱藏了電影中技術層面的東西,以免觀眾出戲。當配上音樂時,空間上不連續的鏡頭也能保持一種連貫的感覺。
(三)敘事提示
音樂可以幫助觀眾確定背景、人物以及敘事事件,讓你有一個特定的視角。通過給畫面提供情緒闡釋,音樂能夠提示敘事,如提示危險的到來或搞笑的場面。
(四)敘事完整性
正如作曲有它自身的結構一樣,音樂通過運用重復、變奏、對位等手段,能夠幫助形成影片的形式統一,這也是對敘事的支持。
優秀電影配樂的反諷是那種不想被聽出來,或至少不是有意讓你聽出來的音樂,通常對於作為主要敘事載體的語言和畫面來說保持從屬的關系。如果音樂不大合適或不太可信,以致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那麼此時音樂很可能從敘事情節上吸引了注意力。如果音樂太復雜或過於裝飾,那麼音樂很可能會失去情緒表現的功能,從而起不到強化故事的心理效果。音樂的目的是聯系場景中的感情,引導觀眾共鳴或認同。
(五)標題性的音樂
這種特殊形式的音樂用於表現某些故事當中的情節或事件,會更像「米老鼠」之類的視覺形象結合。其中一個例子是羅伯特•朱丹做了大量的研究《粉紅豹》的主題音樂,就像貓輕知正閉輕地往上爬,然後下來,然後再往上爬一樣。音樂節奏和動物的動作節奏一樣,根據身體上的緊張和放鬆來調整和聲,同時,旋律也跟隨著身體動作。通常,對於戲劇性電影來說標題性音樂被認為是老套的,但對於喜劇片來說效果相當不錯。
(六)情緒音樂
大多數電影音樂都是伴隨畫面上任務的情緒來進行的,情緒音樂有意採取發生的戲劇和感情無關的立場。當音樂與所發生的事情無關時,反諷能夠形成一種強烈的對位讓觀眾更深刻地理解所發生的事情。這種情況能夠產生強烈的效果,當表現大悲劇或大災難時,使用會喜慶的音樂形成對位,只會讓我們更明確地跟受搭裂害者靠得更近,如影片《發條橙子》。
二、電影音樂的使用原則
電影音樂的創作又稱為配樂,這個名稱隱含著電影音樂的使用原則,它絕不能游離於影片之外獨立存在,而是要緊密配合影片的主題和風格,保證和影片的具體場景情節在情緒上的一致性。在電影藝術中,音樂的作用極為重要。
電影音樂可以突出影片主題,成為影片風格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美國影片《泰坦尼克號》以20世紀初發生的一場海難為題材,以凄涼哀婉的音樂拉開回憶的序幕,讓觀眾不由自主地潛入大西洋那深深的海水中,探尋當年在這里上演的驚世戀歌。�My Heart Will Go On�這段主題音樂在影片中出現多次,尤其在生離死別的關鍵時刻成為凸顯主題的最佳手段,賺取了無數觀眾的眼淚。這首曲子至今仍留在許多人的心中,成為至死不渝的永恆愛情的象徵。
雅克•貝漢執導的《喜馬拉雅》也是以音樂突出主題的典範,那寂寥、空靈、富有地方特色的宗教音樂作為主題音樂,在影片中反復出現,頗具象徵意味。藏族民歌與西方弦樂的完美演繹,彷彿象徵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對話。在這里,影片的主題音樂呈現出交響樂式的結構布局。當兩代領袖帶領商隊前進時,音樂是兩股洶涌的潮水,呈現出一種強弱對比的節奏:伴隨著年青人有力的步伐,音樂總是剛勁有力,還跳動著一些零亂的音符,彷彿年輕人不安分的性格;伴隨著老年運鹽隊的音樂,低沉穩健,彷彿老當益壯的宣言。
在《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中,傑瑪對拉提卡的純真愛情貫穿始終,那既是傑瑪參加比賽、挑戰難題的原動力,也是影片最打動人的地方。所以每次傑瑪排除萬難、竭盡全力尋找拉提卡的時候,總會響起一段溫馨、柔和而舒緩的音樂,象徵著傑瑪對拉提卡無比純潔和真誠的愛。影片結尾,贏得了千萬獎金的傑瑪呆坐在牆角,巨額獎金並不能令他興奮,他多希望能與心愛的人重逢啊!茫然中,他的腦海里飄過那個站台――那個他們曾經相約見面的地方。果然,一個裹著明黃色頭巾的女子正在焦急地尋找他。轉身、回眸、相見,歷經坎坷之後的拉提卡與傑瑪終於幸福地擁抱在了一起。此時,溫馨、柔和而舒緩的音樂再次響起。這幾段溫馨的音樂很好地詮釋了影片的主題――傑瑪從未放棄過對拉提卡的愛,拉提卡是他―生的夢,他願意用生命、用那兩千萬盧比換取和拉提卡在一起的機會。
在《南京!南京!》中,曾經的風塵女子在目睹了日軍對中國人的凌辱後,逐漸意識到這場戰爭的殘酷。為了換回難民營的安全,為了其他婦女不再受日軍的姦淫,她毅然第一個站出來去當慰安婦。伴隨著那隻緩緩高舉的手,影片出現了難得的溫暖、深情又不失纏綿的音樂,帶著深深的哀怨和無奈,既是對同胞的真情流露,也是與同胞的無奈告別。曾經的妓女,曾經被人不恥的女人,在此刻卻彰顯了人格中偉大的一面。
三、電影音樂的獨立性
電影的主題歌和插曲最能體現電影音樂的獨立性。許多歌曲,本來只是電影音樂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作用相當於對影片的一種註解,後來卻脫離了電影的母體,成了膾炙人口的流行曲目。電影史上,有的影片本身已被人們淡忘,但其中的歌曲卻依然在傳唱。電影歌曲在中國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許多中國觀眾是聽著電影歌曲長大的。
如果說電影中的配樂在烘托環境、渲染氣氛、表情達意方面是間接的、委婉的、側面的,那麼電影中的歌曲則是直接的、強烈的、正面的。因為相對於配樂,歌曲不但有音樂旋律,還有可以直接傳情達意的歌詞,更能直抒胸臆,體現劇中人的所思所想所感。因而在許多電影中,當主人公遇到難以言說的情境或者簡單的言語不足以表達熾烈的情感時,往往會採用歌曲的方式。《紅高粱》中的《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酒神曲》,無不彰顯著生命的張揚和熱血沸騰的原始沖動。《小武》《站台》《任逍遙》等片中的流行歌曲,猶如一本音樂檔案,記錄著時代的變遷和人們心靈的變化,喚起無數人對那個特定時代的記憶。而《重慶森林》里貫穿全片的歌曲�California Dreaming�與王菲飾演的女店員夢境般的心態和行為相契合,鏡頭也呈現出夢幻般的朦朧與曖昧。《魂斷藍橋》中那首古老的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不僅旋律優美流暢,還把有情人的生離死別刻畫得肝腸寸斷。
在某些影片中,音樂可以起到結構影片、揭示主旨的作用。《城南舊事》的導演吳貽弓透過小英子的眼睛,帶領觀眾踏上了回歸童年,回歸傳統的懷舊之旅。人生的美麗、無奈和傷感,通過「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的《送別》歌曲,緩緩地流淌到觀眾心間,產生了含蓄、雋永的美感。在「離別」中成長是影片的鮮明主題。《送別》的歌詞述說著「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離別多」的傷感,用這首歌來闡釋影片的主題是非常恰當的。因為音樂的每一次出現都是一個故事的結束和一個人物的離去,同時也伴隨著英子對人生離別的體驗和成長。
在影片《黃土地》中,富有民間特色的信天游出現多次,它們既是顧青下鄉采風的主要目的,也是影片敘事的有機組成部分。一段段「酸曲」不僅宣洩了黃土地的民生疾苦,還成為刻畫人物的有力手段。如翠巧在不同場合吟唱的信天游有五六段,每一個唱段都絲絲入扣地道出了她的心聲,表現了她孤立無援的悲慘處境。
四、電影音樂的獨特藝術魅力
《莫扎特》是著名導演米洛斯•福爾曼的一部傑作。影片敘述了莫扎特與維也納宮廷樂隊御用作曲家薩列里之間的矛盾和沖突。電影告訴我們,作為肉身的莫扎特在反抗中失敗了,但他的音樂卻獲得了永久的勝利。該片曾獲1984年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獎。片中最吸引人的無疑是莫扎特那些美妙與感人的音樂,如《費加羅的婚禮》《魔笛》等著名歌劇,還有協奏曲和《安魂曲》的片段。音樂與敘事完美融合,推動著劇情的發展。
音樂在這部電影中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從開頭的第25交響樂,到結尾第20鋼琴協奏曲,以及中間精彩的歌劇片斷《魔笛》《唐•喬萬尼》《後宮誘逃》,等等,莫扎特的音樂無處不在,時而柔和優美,時而雄渾高亢,與劇情結合得恰到好處,極大地觸動了人的靈魂。在這部電影中,音樂已然不能叫配樂,而是絕對的主角。許多人喜歡這部電影,就是迷戀於莫扎特的天才音樂。
陳可辛導演的《甜蜜蜜》將音樂作為一種重要結構元素融入敘事之中。在這部影片中,鄧麗君的歌曲成為推動影片情節發展的重要元素。尤其是《甜蜜蜜》這首歌,不僅貫穿了影片的始終,還成為男女主人公情感的見證者和成全者。影片的成功既得益於導演對愛情題材的獨特處理方式,更得益於鄧麗君歌曲的時代記憶和情感魅力。
在影片開頭的1986年,黎小軍和李翹各自搭乘火車從內地到香港打拚,雖然命運為他們創造了一次相識的機會,但僅僅是背背相靠之緣,還沒來得及注意對方,命運就將他們引向了不同的道路。幸好兩人都喜歡鄧麗君,喜歡聽她的歌,這歌聲總能在不同的時間、地點,令兩顆隱隱相吸的心迸射出愛的火苗。
由於鄧麗君本身有著廣泛的受眾,觀眾總能很快找到共鳴,在她悠揚的歌聲里,兩人的感情也顯得格外動人。影片藉助鄧麗君的歌曲,巧妙地把握住了都市化大潮中人們的特定心理狀態。片中的《甜蜜蜜》不只是首耳熟能詳的愛情歌曲,更是聯結主人公命運和串聯故事的關鍵元素,它是一個特定的文化符號,點出了男女主角相似的身份。而《再見,我的愛人》《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歌曲總能恰到好處地出現,既彰顯了男女主角的復雜心情,又推動著劇情的發展,也展現出了電影音樂的獨特魅力。
[作者簡介] 王鐵梅(1969― ),女,河北滄州人,牡丹江師范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舞蹈理論。
Ⅲ 電影聲音指什麼
電影編劇在重視電影的視覺造型的同時,還應重視對聲音的描寫,應當善於把兩者結合起來。電影中的聲音應包括3個方面:人聲、音響和音樂。這三個方面,都是電影劇作者在用文字塑造銀幕形象時必須考慮到並處理好的。電影劇作者應使聲音成為劇作的元素。
人聲主要是指人物語言,另外還有喘息聲、呼吸聲以及群眾場合中的嘈雜人聲、交談聲等等。如果編劇能夠考慮到上述種種人聲的運用,自然會有助於創造出真實環境中的氣氛來。
音響在整個電影聲音中是佔比重最大的一種,一般來說,它約占聲音總和的2/3,這不僅意味著觀眾從一部影片中獲得的音響藝術感受最多,而且也意味著它所能起到的藝術功能是多方面的。比如為顯示環境的真實,火車汽笛聲能把人帶進候車室,上課的鈴聲使人感覺到已置身於教室之中……創作者往往利用觀眾的聽覺經驗,選擇具有特徵性的音響來充分展示環境空間。
聲音中的另一個元素是音樂。音樂是最善於表達人的內心世界和表現節奏的。因此,電影音樂也就成為電影在敘述故事、表現情緒、完成影片節奏等方面的有力手段。電影音樂基本上分為2大類:一是故事內的音樂,二是畫面空間外的音樂,又稱表現性音樂,或假定性音樂,具體來說,這類音樂不是畫面中的人物發出的,而屬於畫面外的音樂。
Ⅳ 從專業角度分析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的聲音都包括哪些
電影中的聲音包括什麼
早期影視製作者對於聲音抱有忠厚老實的態度,電影中充斥著大量的對話,以至於一部電影看到最後讓耳朵疲憊不堪。後來人們發現另一種能夠使電影敘事更加靈活的手段——不可見的聲音。不可見的聲音突破了物理空間的局限,讓人們能夠展開豐富的聯想,同時也暗含了中國意境的做法,無聲勝有聲。電影中的聲音按照生源特點可以分為:人聲、自然音響和音樂;按照聲音的錄制方式分為同期聲、對白配音、解說和畫外音、音效、音樂。
對白
對白也就是畫面中人物開口說話的語言,一般來說對話意味著信息,在一個相對靜態的畫面里,只要其中人物開口說話,觀眾的注意力就會立即被對話吸引,就不回去注意畫面中其他元素。這個角度說,對話會妨礙其他視聽元素的表現,對話過多和過於冗長,信息量小、沖突不夠都會造成場面沉悶。
例如《御賜小仵作》中,在辦案場景中經常會出現人物的內心獨白,對案件的分析,這些獨白體現出人物觀察事物的能力。旁白是敘述人物跳出故事情景對故事的評價,以敘述情節和交代故事信息為主要功能。旁白分為兩種:角色旁白和非角色旁白。所謂角色旁白是故事中的人物對過往事件的回憶講述,例如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的旁白是劇中的瑞德,通過他富有情感的講話賦予整部影片濃厚的回憶色彩。非角色旁白是敘述人根本不在影片中只是向觀眾講述一段自己知道的故事,情感上更加超脫。例如電視劇《人世間》裡面的旁白,通過李道明深沉、磁性的嗓音給電視劇帶來獨有的年代感。解說詞多用在紀錄片和新聞中,目的在於解釋畫面中沒有的信息,或者是為畫面中的信息增色潤彩。例如《舌尖上的中國》中的解說詞以美食製作過程為主要功能,語言簡潔卻意蘊深長,具有古老的東方智慧。
Ⅳ 電影的聲音包括哪些部分
人物聲:話語是人物聲的基礎,正是由於銀幕上出現了說話聲才擺脫了字幕解說,結束了電影的默片時代,也正是因為銀幕上的人開口說話,才使得電影更貼近生活。此外,機器、飛機、汽車、街道、車站、碼頭的聲音也是人物聲的組成部分。
自然聲:指我們在自然界能聽到的一切音響,包括風聲、雨聲、流水聲、波濤聲、動物叫聲。自然聲是電影用來烘托氣氛、抒發情感、創造意境的重要手段。
電影音樂:電影藝術的重要表現手段之一。以音樂揭示角色的內在情感和烘托情境。由於受劇情發展與銀幕時間的限制,一般較為簡練、扼要、主題鮮明。
畫外音:聲源在畫面以外的各種聲音。聲音與畫面實現對位式分離之後,成為一種特殊的銀幕形象,因此,畫外音具有強大造型能力。它能突破畫幅的限制,把電影的表現空間擴展到畫面之外,來豐富畫面的內容和表現力。畫外音還用以創造真實的聲音環境,烘托氣氛,加強生活場景的真實感。旁白、解說等也是畫外音,它們在塑造人物、結構時空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電影創作者的重視。
Ⅵ 影視作品中的聲音形式有哪些
電影聲源的種類分為三種形式:人聲、自然音響、音樂。
一、人聲
人所發出的由音調、音色、力度、節奏等因素所組成的聲音以及人的話語。是人類在交流思想感情中所使用的聲音手段。
二、自然音響
除了人聲以外,在電影時空關系中所出現的自然界的和人造環境中的一切音響或雜訊。有時群雜聲亦起自然音響的作用。
三、音樂
從純音樂形式轉化而來的電影視聽手段的一個組成部分,由於它被納入了電影的時空關系之中,從而獲得一個為純音樂所不具備的電影空間,因此其性質完全不同於純音樂。
電影音樂基本上分為聲源處於事件或敘事空間的音樂和非事件或非敘事空間的音樂,前者如影片《城南舊事》中英子在音樂課上唱的《小麻雀》或《離別歌》,後者如影片《城南舊事》中片頭出現的管弦樂隊演奏的「離別歌」。
Ⅶ 電影聲音的聲音構成
電影的時空結構是通過視聽因素體現出來的,因此必須將聲音作為結構的一部分來設計,使它交織在結構之中。聲音構成的設計應考慮幾個方面:①作為主題或動機的作用;②在事件或情節發展中的作用;③在描繪環境氣氛中的作用;④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⑤在表達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⑥在節奏上的作用。
人聲、自然音響和音樂是聲源的 3種不同形式,它們都具有傳達信息、刻畫人物、推動事件發展以及描繪環境、 氣氛、 時代、地方色彩的功能,在聲音構成中,這 3種形式根據創作者的不同風格,具有互換性和諧和性。例如,影片《鄰居》沒有用非敘事性空間的音樂,但這並不意味著這部影片沒有提供使用這類音樂的可能性,故事片不一定要模仿歌劇的模式,一定以序曲為開場,或以終曲為結尾。在影片《黑炮事件》中,使用電子琴演奏的無調性的音樂與自然音響結合成有機體,貫穿全片,表達了影片的主題和感情。例如,扔黑炮子的那場戲是大卡車聲接音樂接噴氣飛機的轟鳴聲。在影片《小城之春》中貫穿全片的女主人公的內心獨白似乎是重復了畫面上的視覺動作,但是它的語調起到了視覺畫面所缺少的音樂性情緒的作用。
聲音在電影中的功用 在相對時空結構方面 ①聲音給電影帶來了更為豐富的內在運動,使它增加了內在的理性思維運動──言語及內在的感情運動──音樂。從而使電影形成更為復雜的時空結構。從敘事形式的電影來說,聲音可以使情節更為復雜曲折,人物性格更為豐富和完整,思想感情和情緒更加細膩。②光波和聲波均屬波動現象,它們具有相同的反射、折射、干涉與衍射等性質,因此聲音和光一樣,是塑造電影空間的主要手段之一。③由於光波與聲波的波長范圍不同,衍射條件不同,聲音可以使在無聲電影空間中無法直接表現的、看不見的聲源直接表現出來(聞其聲而不見其人),從而擴大了電影的空間。④聲音進入電影的時空結構後,加強了鏡頭內的時空關系,豐富了鏡頭內的空間層次和涵義,同時也豐富了鏡頭與鏡頭之間的時空關系。由於聲音的出現,兩種時空關系、鏡頭內的時空關系以及鏡頭與鏡頭之間的時空關系之間的界限進一步地削弱了。⑤體現人眼視野的畫框是框不住各方面傳播的聲音的。聲音使畫框內的空間和畫框外的空間相結合,形成了新的電影空間連續體。⑥聲音帶來一個可以與事件或敘事時空同時並列的、全新的非事件或非敘事的時空(如解說詞和評介性音樂),豐富了超敘事時空,從而形成同步的強調或非同步的對位,豐富了不同時空之間的變化關系。⑦在無聲電影中由純視覺因素體現出來的最小時間單位,在有聲電影中又增添了聲音的因素,因而使電影作品中的節奏結構成為類似復調音樂那樣豐富多采和錯綜復雜的節奏結構。
在電影語言方面 ①聲音的出現,使電影語言由純視覺語言變為另一種全新的視聽語言,這種語言以直接紀錄(有別於文字的間接描繪)外部的視聽世界為素材,從而增強了電影的逼真感,大大削弱了無聲電影時期所形成的程式。②人的視聽感官不同的神經傳遞速度所造成的視聽神經差,使過去的純視覺語言中的視覺因素在視聽語言中改變了性質。③視覺因素不再承擔表現聲音的作用。④音樂擺脫了為視覺伴奏的從屬地位,成為和其他因素具有同等價值的表現因素。⑤「無聲」由原來無聲電影存在的條件變為視聽語言的一部分,它的作用如同樂曲中的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