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淺談電影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
[摘 要] 電影音樂是電影的一部分,它成為構成電影文化背景的一部分。電影中的音樂是整體聲音元素的一個組成部分,雖清搭然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但必須融入影片的整體視聽構思之中,與視覺元素相結合,一同產生功能。電影音樂在影片中通常不會連續不間斷地存在,而是隨著劇情的發展,在需要的時候適時出現,起到抒發情感、渲染氣氛、突出主題等一系列作用。本文從電影音樂的功能、使用原則、獨立性和獨特藝術魅力的角度來探討電影音樂在電影情節發展中如何起作用、電影中為何會有音樂以及電影音樂對電影所產生的深刻影響。
[關鍵詞] 電影音樂;功能;使用原則;獨立性;獨特魅力
音樂是用神奇的音符在時間的鏈條上展現的藝術,它通過有組織的樂音產生的藝術形象,表現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現實生活,被稱為人類心靈的語言。音樂在感情上的概括力是任何其他藝術所不及的。電影中的音樂是整體聲音元素的一個組成部分,雖然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但必須融入影片的整體視聽構思之中,與視覺元素相結合,一同產生功能。電影音樂在影片中通常不會連續不間斷地存在,而是隨著劇情的發展,在需要的時候適時出現,起到抒發情感、渲染氣氛、突出主題等一系列作用。
一、電影音樂的功能
經典電影音樂在技巧上、美學上以及影片的情緒上具有以下功能:情感表現、連貫性、敘事提示以及完整性。
(一)情感表現
音樂可以催眠我們,使我們相信影片中虛構的世界,使所有似是而非的影片類型如幻想曲、恐怖片、科幻片得以建構。在所有這些影片類型當中,音樂不只是支持銀幕上真實的畫面,更多的是使我們感受到看不見的和聽不到的所表現人物的精神過程和情感過程。
(二)連貫性
當聲音或畫面有間斷的時候,音樂可以填補這個缺口。音樂通過使這類較為粗糙的地方變得連貫,隱藏了電影中技術層面的東西,以免觀眾出戲。當配上音樂時,空間上不連續的鏡頭也能保持一種連貫的感覺。
(三)敘事提示
音樂可以幫助觀眾確定背景、人物以及敘事事件,讓你有一個特定的視角。通過給畫面提供情緒闡釋,音樂能夠提示敘事,如提示危險的到來或搞笑的場面。
(四)敘事完整性
正如作曲有它自身的結構一樣,音樂通過運用重復、變奏、對位等手段,能夠幫助形成影片的形式統一,這也是對敘事的支持。
優秀電影配樂的反諷是那種不想被聽出來,或至少不是有意讓你聽出來的音樂,通常對於作為主要敘事載體的語言和畫面來說保持從屬的關系。如果音樂不大合適或不太可信,以致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那麼此時音樂很可能從敘事情節上吸引了注意力。如果音樂太復雜或過於裝飾,那麼音樂很可能會失去情緒表現的功能,從而起不到強化故事的心理效果。音樂的目的是聯系場景中的感情,引導觀眾共鳴或認同。
(五)標題性的音樂
這種特殊形式的音樂用於表現某些故事當中的情節或事件,會更像「米老鼠」之類的視覺形象結合。其中一個例子是羅伯特•朱丹做了大量的研究《粉紅豹》的主題音樂,就像貓輕知正閉輕地往上爬,然後下來,然後再往上爬一樣。音樂節奏和動物的動作節奏一樣,根據身體上的緊張和放鬆來調整和聲,同時,旋律也跟隨著身體動作。通常,對於戲劇性電影來說標題性音樂被認為是老套的,但對於喜劇片來說效果相當不錯。
(六)情緒音樂
大多數電影音樂都是伴隨畫面上任務的情緒來進行的,情緒音樂有意採取發生的戲劇和感情無關的立場。當音樂與所發生的事情無關時,反諷能夠形成一種強烈的對位讓觀眾更深刻地理解所發生的事情。這種情況能夠產生強烈的效果,當表現大悲劇或大災難時,使用會喜慶的音樂形成對位,只會讓我們更明確地跟受搭裂害者靠得更近,如影片《發條橙子》。
二、電影音樂的使用原則
電影音樂的創作又稱為配樂,這個名稱隱含著電影音樂的使用原則,它絕不能游離於影片之外獨立存在,而是要緊密配合影片的主題和風格,保證和影片的具體場景情節在情緒上的一致性。在電影藝術中,音樂的作用極為重要。
電影音樂可以突出影片主題,成為影片風格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美國影片《泰坦尼克號》以20世紀初發生的一場海難為題材,以凄涼哀婉的音樂拉開回憶的序幕,讓觀眾不由自主地潛入大西洋那深深的海水中,探尋當年在這里上演的驚世戀歌。�My Heart Will Go On�這段主題音樂在影片中出現多次,尤其在生離死別的關鍵時刻成為凸顯主題的最佳手段,賺取了無數觀眾的眼淚。這首曲子至今仍留在許多人的心中,成為至死不渝的永恆愛情的象徵。
雅克•貝漢執導的《喜馬拉雅》也是以音樂突出主題的典範,那寂寥、空靈、富有地方特色的宗教音樂作為主題音樂,在影片中反復出現,頗具象徵意味。藏族民歌與西方弦樂的完美演繹,彷彿象徵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對話。在這里,影片的主題音樂呈現出交響樂式的結構布局。當兩代領袖帶領商隊前進時,音樂是兩股洶涌的潮水,呈現出一種強弱對比的節奏:伴隨著年青人有力的步伐,音樂總是剛勁有力,還跳動著一些零亂的音符,彷彿年輕人不安分的性格;伴隨著老年運鹽隊的音樂,低沉穩健,彷彿老當益壯的宣言。
在《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中,傑瑪對拉提卡的純真愛情貫穿始終,那既是傑瑪參加比賽、挑戰難題的原動力,也是影片最打動人的地方。所以每次傑瑪排除萬難、竭盡全力尋找拉提卡的時候,總會響起一段溫馨、柔和而舒緩的音樂,象徵著傑瑪對拉提卡無比純潔和真誠的愛。影片結尾,贏得了千萬獎金的傑瑪呆坐在牆角,巨額獎金並不能令他興奮,他多希望能與心愛的人重逢啊!茫然中,他的腦海里飄過那個站台――那個他們曾經相約見面的地方。果然,一個裹著明黃色頭巾的女子正在焦急地尋找他。轉身、回眸、相見,歷經坎坷之後的拉提卡與傑瑪終於幸福地擁抱在了一起。此時,溫馨、柔和而舒緩的音樂再次響起。這幾段溫馨的音樂很好地詮釋了影片的主題――傑瑪從未放棄過對拉提卡的愛,拉提卡是他―生的夢,他願意用生命、用那兩千萬盧比換取和拉提卡在一起的機會。
在《南京!南京!》中,曾經的風塵女子在目睹了日軍對中國人的凌辱後,逐漸意識到這場戰爭的殘酷。為了換回難民營的安全,為了其他婦女不再受日軍的姦淫,她毅然第一個站出來去當慰安婦。伴隨著那隻緩緩高舉的手,影片出現了難得的溫暖、深情又不失纏綿的音樂,帶著深深的哀怨和無奈,既是對同胞的真情流露,也是與同胞的無奈告別。曾經的妓女,曾經被人不恥的女人,在此刻卻彰顯了人格中偉大的一面。
三、電影音樂的獨立性
電影的主題歌和插曲最能體現電影音樂的獨立性。許多歌曲,本來只是電影音樂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作用相當於對影片的一種註解,後來卻脫離了電影的母體,成了膾炙人口的流行曲目。電影史上,有的影片本身已被人們淡忘,但其中的歌曲卻依然在傳唱。電影歌曲在中國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許多中國觀眾是聽著電影歌曲長大的。
如果說電影中的配樂在烘托環境、渲染氣氛、表情達意方面是間接的、委婉的、側面的,那麼電影中的歌曲則是直接的、強烈的、正面的。因為相對於配樂,歌曲不但有音樂旋律,還有可以直接傳情達意的歌詞,更能直抒胸臆,體現劇中人的所思所想所感。因而在許多電影中,當主人公遇到難以言說的情境或者簡單的言語不足以表達熾烈的情感時,往往會採用歌曲的方式。《紅高粱》中的《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酒神曲》,無不彰顯著生命的張揚和熱血沸騰的原始沖動。《小武》《站台》《任逍遙》等片中的流行歌曲,猶如一本音樂檔案,記錄著時代的變遷和人們心靈的變化,喚起無數人對那個特定時代的記憶。而《重慶森林》里貫穿全片的歌曲�California Dreaming�與王菲飾演的女店員夢境般的心態和行為相契合,鏡頭也呈現出夢幻般的朦朧與曖昧。《魂斷藍橋》中那首古老的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不僅旋律優美流暢,還把有情人的生離死別刻畫得肝腸寸斷。
在某些影片中,音樂可以起到結構影片、揭示主旨的作用。《城南舊事》的導演吳貽弓透過小英子的眼睛,帶領觀眾踏上了回歸童年,回歸傳統的懷舊之旅。人生的美麗、無奈和傷感,通過「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的《送別》歌曲,緩緩地流淌到觀眾心間,產生了含蓄、雋永的美感。在「離別」中成長是影片的鮮明主題。《送別》的歌詞述說著「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離別多」的傷感,用這首歌來闡釋影片的主題是非常恰當的。因為音樂的每一次出現都是一個故事的結束和一個人物的離去,同時也伴隨著英子對人生離別的體驗和成長。
在影片《黃土地》中,富有民間特色的信天游出現多次,它們既是顧青下鄉采風的主要目的,也是影片敘事的有機組成部分。一段段「酸曲」不僅宣洩了黃土地的民生疾苦,還成為刻畫人物的有力手段。如翠巧在不同場合吟唱的信天游有五六段,每一個唱段都絲絲入扣地道出了她的心聲,表現了她孤立無援的悲慘處境。
四、電影音樂的獨特藝術魅力
《莫扎特》是著名導演米洛斯•福爾曼的一部傑作。影片敘述了莫扎特與維也納宮廷樂隊御用作曲家薩列里之間的矛盾和沖突。電影告訴我們,作為肉身的莫扎特在反抗中失敗了,但他的音樂卻獲得了永久的勝利。該片曾獲1984年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獎。片中最吸引人的無疑是莫扎特那些美妙與感人的音樂,如《費加羅的婚禮》《魔笛》等著名歌劇,還有協奏曲和《安魂曲》的片段。音樂與敘事完美融合,推動著劇情的發展。
音樂在這部電影中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從開頭的第25交響樂,到結尾第20鋼琴協奏曲,以及中間精彩的歌劇片斷《魔笛》《唐•喬萬尼》《後宮誘逃》,等等,莫扎特的音樂無處不在,時而柔和優美,時而雄渾高亢,與劇情結合得恰到好處,極大地觸動了人的靈魂。在這部電影中,音樂已然不能叫配樂,而是絕對的主角。許多人喜歡這部電影,就是迷戀於莫扎特的天才音樂。
陳可辛導演的《甜蜜蜜》將音樂作為一種重要結構元素融入敘事之中。在這部影片中,鄧麗君的歌曲成為推動影片情節發展的重要元素。尤其是《甜蜜蜜》這首歌,不僅貫穿了影片的始終,還成為男女主人公情感的見證者和成全者。影片的成功既得益於導演對愛情題材的獨特處理方式,更得益於鄧麗君歌曲的時代記憶和情感魅力。
在影片開頭的1986年,黎小軍和李翹各自搭乘火車從內地到香港打拚,雖然命運為他們創造了一次相識的機會,但僅僅是背背相靠之緣,還沒來得及注意對方,命運就將他們引向了不同的道路。幸好兩人都喜歡鄧麗君,喜歡聽她的歌,這歌聲總能在不同的時間、地點,令兩顆隱隱相吸的心迸射出愛的火苗。
由於鄧麗君本身有著廣泛的受眾,觀眾總能很快找到共鳴,在她悠揚的歌聲里,兩人的感情也顯得格外動人。影片藉助鄧麗君的歌曲,巧妙地把握住了都市化大潮中人們的特定心理狀態。片中的《甜蜜蜜》不只是首耳熟能詳的愛情歌曲,更是聯結主人公命運和串聯故事的關鍵元素,它是一個特定的文化符號,點出了男女主角相似的身份。而《再見,我的愛人》《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歌曲總能恰到好處地出現,既彰顯了男女主角的復雜心情,又推動著劇情的發展,也展現出了電影音樂的獨特魅力。
[作者簡介] 王鐵梅(1969― ),女,河北滄州人,牡丹江師范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舞蹈理論。
2. 電影音樂的介紹
電影是音畫藝術,眼睛和耳朵兩個器官是在第一時間接收信息的。人們坐在電影院里看電影的一大原因,就是想聽聲音刺激。電影能從無聲發展到有聲,這也正是人們對動效和聲音的需求,期望能有除了攝影美術之外的表達形式。你看那些好萊塢大片,從開始到結束,大量的音樂充實著劇情的不斷發展,甚至於當電影出現某種色調時,音樂都能起到增強作用。
其次,電影具備多種節奏功能,比如主觀節奏、客觀節奏、導演心理節奏和觀眾心理節奏等等。只有音樂這種形式和電影在節奏上是非常統一的,其它藝術形式就略差一些。音樂可以通過不同的音樂節奏和音樂語言,來表達這些節奏,迎合故事不同的風格、不同的場景。從某種程度上說,音樂對電影的作用是任何形式都不能替代的。」王黎光曾對他的研究生們做過一個實驗,為他們放映《加勒比海盜》的同時,將國際聲道的聲音頻道全部關掉,結果不出20分鍾,有人就看不下去了。
為電影而創作的音樂,是電影綜合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演奏通過錄音技術與對白、音響效果合成一條聲帶,隨電影放映而被觀眾所感知。電影音樂是20世紀新出現的音樂體裁,有音樂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在當代人的文化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電影音樂的主要特徵視聽統一的綜合性 電影基本上是一種視覺藝術,但聽覺要素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輔助部分。電影音樂與對白、旁白、音響效果等其他聲音因素結合後,如與畫面配合得當,能使觀眾在接受視覺形象時,補充和深化對影片的藝術感受。電影音樂如脫離畫面單獨存在,則失去其視聽統一的綜合功能。但特別完整的片斷,仍可作為獨立的音樂作品予以演奏和欣賞。
電影音樂是在影片中體現影片藝術構思的音樂,是電影綜合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戲劇性和氣氛方面起著特殊作用。電影音樂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現代音樂體裁。
3. 音樂在影視電影中起著什麼重要的作用
1、通過音樂主題的貫串發展、矛盾沖突、高潮布局,達到對劇中主要人物的歌頌或批判,幫助明確電影的意義。
2、用音樂加強人物的動作性、心理活動,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形像更加鮮明生動,可以為電影加不少的分數。
3、暗示劇情的進展或延伸。這樣的音樂,有時先於畫面的視覺形像出現,例如在困難的時刻預示勝利和希望,在順利的時刻預示艱苦挫折;有時後於畫面視覺形像出現,延展戲劇情緒。
4、引起一定時間(古代的或現代的)、空間(人類世界的或外空間)、環境(人間或仙境)的聯想。
5、加強影片的總的藝術結構。電影音樂雖然是分段陳述的,但是通過分段陳述的結構,能反映出影片總的藝術結構。
6、增加立體感。人類習慣於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感受客觀事物。結合音樂的聽覺形像,音樂旋律的起伏,和聲、對位的織體,色彩豐富的配器等等,能更有效地表現聽覺形像的立體感。音畫結合可形成「四維時空」的運動著的立體感。
4. 【電影《音樂之聲》的音樂藝術賞析】 音樂之聲中音樂的藝術價值
[摘 要] 電影《音樂之聲》可謂家喻戶曉。劇中運用的很多經典音樂,使這部電影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同時電影中的音樂也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本文主要探討了劇中音樂的藝術賞析,研究其審美價值。本文的第一部分重點介紹了《音樂之聲》的背景,主要從電影基本劇情和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兩方面來探討。得出的結論是,《音樂之聲》的音樂藝術可從音樂融合度高、通俗易懂、內涵豐富和畫面感強四個方面進行賞析。
[關鍵詞] 電影;《音樂之聲》;音樂;藝術
美國著名電影《音樂之聲》,堪稱電影的經典佳作。電影里所採用的悅耳動聽的音樂,引人入勝的情節、優美的自然風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無一不引發觀眾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熱愛之情,其中所採用的音樂是非常成功的。電影《音樂之聲》由美國著名導演羅伯特?懷斯將百老匯的同名音樂劇進行改編,改編後的電影中,音樂仍然佔有很大的比重。電影仍然把部分對白用歌曲演唱的形式來表現,用舞蹈來代替電影角色的人物動作。採用音樂烘托環境氣氛,表達人物的心理活動,推動劇情向高潮發展。電影《音樂之聲》中音樂的成功運用,極具欣賞與審美價值。
背景介紹
(一)電影基本劇情
《音樂之聲》在 1959 年於紐約的紐倫特?豐泰納戲院首次公演取得成功,得到廣大影迷的肯定,到目前仍然可以吸引大批觀眾。電影採用音樂劇的形式,塑造了一批性格鮮明的人物。影片生活氣息濃厚,自然風光優美,令人心馳神往,講述了一個人與人之間充滿理解、愛心的故事,感人肺腑。《音樂之聲》這一故事發生在誕生著名鋼琴神童莫扎特的奧地利薩爾茨堡,在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夕。故事的主人公是修道院見習修女瑪麗亞,她酷愛唱歌、熱愛自然、生性活潑善良。她希望自己能做一個合格的修女,但是由於她熱愛自然,經常忍不住跑到遠山放聲高歌。修道院眾多修女認為她種種行為表現破壞了規則,院長也認為瑪麗亞不適合在修道院做修女,讓她到特拉普上校家給7個小孩做家庭教師。瑪麗亞是特拉普上校家的第12位家庭教師,剛到上校家時毫無例外地受到孩子們的百般刁難,但她用體諒和關懷贏得了孩子們的尊重。為了解除孩子們的束縛,還原她們的天性,瑪麗亞把他們帶到郊外,在美麗的原野里快樂地吃晚餐、放聲高歌、翩翩起舞,讓孩子們享受充滿歡樂的生活。同時,瑪麗亞還教會了孩子們唱歌,重新將歌聲帶回了這個家庭。特拉普上校也被瑪麗亞的聰明善良、積極樂觀的性格所吸引,兩人產生了美好的愛情,最後,瑪麗亞與特拉普上校相互愛慕,最終在孩子們的支持下結為夫妻。二人正處在濃情蜜意的蜜月中時,奧地利被德國合並晌汪稿,希特勒勒令海軍上校特拉普在其政權里擔任軍職,愛國的特拉普上校不願做**政府的殺人工具,一家人利用音樂節,在修道院眾多修女的幫助下越國境逃往了鄰國瑞士。
(二)影片中音樂的地位
這部由老百匯音樂劇改編而來的電影,音樂宴孝在這部電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影片內與影片外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1]在電影里,音樂始終是劇情中重要的一部分,是電影的重要表現形式。而影片外部,這裡面所採用的音樂至今廣為傳唱,例如Edelweiss、A lonely goat herd和Do Re Mi,這些歌曲堪稱英文經典曲目,從影片播出之後便廣為傳唱,家喻戶曉。可見,陵灶音樂在這部戲中扮演了雙重角色,既是電影所要重點描述的內容,也是電影重要的表現手段。
《音樂之聲》這部電影大量使用音樂來烘托劇中的環境氣氛,描述和推動劇情,表達主人公內心的矛盾與掙扎。毫無疑問,這些美妙的音樂在整部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部劇之所以堪稱經典與其所採用的經典音樂密不可分。例如,影片的開頭,採用緩慢流出的管弦樂與連綿起伏的群山、林中不時傳出的鳥鳴融為一體。遼闊秀麗的自然風光,女主人公初次出現在觀眾的視野,此時與交響樂恢宏壯麗的效果相互融合,生動地向觀眾展示了美不勝收、和平寧靜的奧地利。當瑪麗亞現在美麗的原野之上後,隨即面向原野,獨自演唱了歌曲《音樂之聲》。無限深情地歌頌了大自然的美麗,表達了主人公對音樂與生活的無限熱愛之情,將瑪麗亞的內心活動與性格特徵生動地刻畫了出來。而修道院里,其他修女正在議論令她們哭笑不得的瑪麗亞。
《音樂之聲》的音樂藝術賞析
(一)音樂融合度高
《音樂之聲》中的音樂藝術所達到的高度是不容置疑的。其中一個最大的藝術特徵就是音樂的電影劇情的高度融合。雖然電影是上世紀拍攝,但現在再次看這部電影時,還會令人覺得賞心悅目,使人感覺如沐春風,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激動不已。電影中選用的音樂能夠很好地烘托環境氣氛,推動劇情發展,刻畫劇中人物心理狀態。這部電影中,音樂之所以能夠起到如此大的作用,正是由於劇中選用的音樂符合影片的需要,音樂曲調簡潔流暢,表達的感情真摯而朴實,與劇情高度融合而不著痕跡。
例如,電影的開頭,瑪麗亞在碧綠俊美的原野上高歌一首——《音樂之聲》。旋律優美動聽,與阿爾卑斯山的自然風光融為一體。這首歌曲不僅拉開了影片開始的序幕,也向觀眾們展示了主人公對自然對生活的贊美。接著修道院的院長與眾多修女採用宣敘調的演唱方式,音樂風格顯得幽默詼諧。表達了各自對瑪麗亞的看法,顯出了瑪利亞充滿青春活力,個性活潑好動,行為調皮狂野——“她溫柔!她狂野!她是謎語!她是孩童!她是令人頭痛!她是天使!她是個姑娘!”內心熱情奔放,她常獨自跑到野外欣賞美景以致祈禱遲到。修女們認為瑪麗亞狂野開朗的性格會破壞修道院略顯庄嚴肅穆的氣氛,一方面,修女們喜歡瑪利亞善良真誠的個性,能給她們帶來歡樂;另一方面,瑪利亞渾身散發著青春活力、狂野不羈的性格令她們哭笑不得。正如歌詞所描繪的“她像天氣一樣難以預測,像羽毛一樣飄忽不定”[2]。劇中所採用的幽默詼諧的宣敘調的演唱方式十分符合修女們議論瑪麗亞性格的情景,同時與瑪麗亞所具有的個性也十分相符。同時看起來令人耳目一新,容易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興趣。
(二)音樂通俗易懂
劇中的音樂之所以能夠達到家喻戶曉、廣為流傳的程度,與音樂通俗易懂、雅俗共賞具有很大的關系。劇中音樂旋律優美而簡潔流暢,音樂所表達的感情朴實而真摯,劇中採用的插曲悅耳動聽,唱起來也朗朗上口。例如,瑪麗亞在教孩子們學唱歌的時候,設計了讓從未學過音樂的孩子輕松學習音樂的歌曲Do Re Mi。歌曲幾乎全部由“1 2 3 4 5 6 7 ”這些自然音階的七大骨幹音構成。[3]其餘歌詞都是與這七個骨幹音相結合的用來將這些抽象的音形象化的句子。使得樂曲顯得十分簡單,唱起來朗朗上口,觀眾幾乎能跟著旋律進行哼唱。在劇中,孩子們載歌載舞,音樂與劇中不斷流動的畫面相結合,給觀眾展示出一幅美好的生活圖景。這首通俗易懂的歌曲,既滿足了劇情中,主人公要教從未開口唱歌的小朋友學習音樂,從而要教很簡單又旋律優美動聽的音樂。另一方面,與整個電影所採用的線條明晰、旋律優美、簡單易懂的音樂特徵也一致。劇中所採用的插曲Edelweiss、A lonely goat herd等無一不具有這樣的特點。由於音樂具有通俗性,才能吸引人們對此欣賞,使其廣為傳唱經久不衰。
5. 電影音樂的性質與特點
電影成為綜合藝術之後,音樂雖然仍保持著本身所具有的藝術表現的特殊性。如擅長抒情、不擅長敘事、需要聽覺來感受、需要時間的過程展現形像、通過演奏和演唱的再創作才能欣賞,但是,在表現的方式上卻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①音樂構思須根據電影的題材內容、風格樣式、人物性格及導演的藝術總體構思,使音樂的聽覺形像與畫面的視覺形像相融合,體現綜合性的美學原則。除神話片、童話片、科學幻想片以及現代的實驗性的電影以外,電影中的人物造型、表情、動作、語言、環境氣氛等,大都是接近現實生活的自然形態。因而,電影音樂也不象一般供音樂會上演出的純器樂曲和舞台演出的歌劇音樂、舞劇音樂那麼誇張和程式化。
②音樂常常與對話、自然音響效果相結合。在無聲電影時期,有時音樂是唯一的聲音,從頭至尾貫串全片。由於錄音技術的進步,進入有聲電影時期,除音樂之外,還可以錄制語言和自然音響效果,解脫了在無聲電影時期音樂超負荷的現象。導演和作曲家從電影的真正需要出發,只有在表現抒情性、戲劇性氣氛的時候才恰當地、有效地使用音樂。這樣,既符合音樂的藝術規律,又提高了電影綜合藝術的美學功能。這使音樂真正地發展成為電影綜合藝術的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對電影音樂形成分段陳述的結構,也有促進作用。
6. 影視音樂賞析論文
影視音樂是音樂和影視的結合,當音樂一旦融入影視之後,就成為影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並迅速發展成為一種新的音樂體裁。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影視音樂賞析論文,供大家參考。
影視畫面與影視音樂相結合,不僅可以使影視作品的畫面更加有活力,而且還能將視覺的東西聽覺化,讓作品所要表達的感情更為深刻。比如,我們會在燈光閃耀或者是星光燦爛的時候用鋼片琴表達,也可以用雙簧管或者是長笛來描述生機勃勃的清晨,還可以在微風吹拂的時候加上一些小提琴的顫弓效果使這種感覺更形象化……這樣的情景交融可以讓觀眾在視覺享受的同時感受聽覺上的美,視覺和聽覺相結合,共同感受作品的情感。以實例來說,鋼琴所抒發的感情是非常優越的,因此,在紀錄片《冬獵》中,當冰雪覆蓋自然的景象出現時,就會響起一陣透徹且明亮的鋼琴聲,為了突出樹掛的特色,鋼琴快遞下行的琶音就能形象地將枝頭掛著冰凌的景象表現出來,通過音樂使整個畫面更有激情,刻畫的景象更深刻。音樂既能展現畫面真實的感覺,同時還能將所要展示給觀眾的意境傳達出來,在形似的同時做到了神似,使畫面極富感染力。
畫面往往只能表現主人公外在的一面,而往往主人公的內心是無法形象地表現的,這時,影視音樂就能很恰當地解決這個問題,它可以通過烘托背景氛圍來側面揭示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1.烘托環境的氛圍。影視作品的環境氛圍是不能通過視覺觀察出來的,而影視音樂則可以通過旋律和樂器的變換來烘托背景氛圍。例如,電視劇《紅樓夢》,這部作品主要是通過展示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悲情愛情故事,來展現一個封建社會大家族的興盛和衰敗,以此來表達封建社會註定會終結的主題。根據這一作品,作曲家創作出了一系列以悲為美的音樂作品。使整個作品從頭至尾都貫穿著悲涼的氣氛,細膩地表現出了主人公的內心世界。這些音樂作品不管是歌詞、旋律還是和音響,都將這種悲情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使整個作品的背景都展現出一種悲傷的氛圍,讓劇中主人公的情感以及命運都在悲傷的氛圍中得以最自然的流露。
2.烘托時代的氛圍。影視作品還能通過影視音樂來烘托時代的氛圍。比如,電影《祖國的花朵》,它的一首插曲《讓我們盪起雙槳》曾經紅遍大江南北,被許多的青少年所傳唱。因為這部電影是一部有關兒童的電影,所以,這首插曲就能讓人感受到濃厚的童真童趣。歌詞和旋律刻畫了一副孩子們在課余時間在美麗的北海公園劃船遊玩的景象。展現出孩子們在最純真年代的幸福生活,將北海公園的美和孩子的歡樂描繪得出神入化,讓我們每當看到這部電影或者聽到這首歌曲,思想都能很自然地回到那個美好的時代。這正是影視音樂對時代烘托的最好的例子。
3.襯托地域之美。地域的美不僅從影視作品中可以感受得到,影視音樂也可以將其襯托得很完美。例如,電影《黑駿馬》,這部影片攬盡了草原遼闊坦盪的風光,同時捕捉到了草原上豁達強韌的生命力,向觀眾呈現出一種寬闊的胸襟,而由騰格爾作曲的主題曲《天堂》更是完美地將草原的美通過音樂展現出來,每當音樂響起的時候就能讓人想到遼闊的草原。
4.烘托民族的特點。音樂常常可以將一個民族的特點表現得尤為突出。例如,張藝謀導演著名的作品《十面埋伏》,這部電影的插曲《十面埋伏》運用中國的傳統樂器琵琶,將十面埋伏的那種場景表現得淋漓盡致,一方面深化了電影的主題,同時也將我們的民族特點得以突出。
音樂對觀眾的影響往往是經過潛移默化的,它會帶著觀眾走進影視作品中,感受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使觀眾可以在聽到影視音樂的時候自然而然聯繫到影視劇中的橋段,以此來將影視作品與影視音樂聯系起來。例如,曾經紅遍中國的香港電影《甜蜜蜜》,其中由鄧麗君演唱的主題曲《甜蜜蜜》堪稱經典。影片中的兩位主人公在初次相遇時,既浪漫又心動,這首歌曲用甜美的聲音唱出了主人公內心的甜蜜和幸福。隨著故事的發展,由於現實的壓力,主人公分分合合,最終在異鄉無意間聽到《甜蜜蜜》時四目相對,好像經歷了好幾個世紀,讓主人公心中的情感得以表現,因此,這首歌曲貫穿整部作品,將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描繪得生動、形象、具體。
自1893年愛迪生發明了電影視鏡並創建“囚車”攝影場,“電影”就轟轟烈烈地登上了歷史的舞台,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藝術的鑒賞能力的提高,電影製片商發現單純的影視作品再也滿足不了觀眾的需求,於是影視音樂登場,它在擴展電影內涵、豐富電影美感上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在當時音樂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發展,結合影視劇情的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音樂電視”也應運而生,它使音樂和影視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音樂更加富有內涵,而影視也更加傳神。
(一)連接影視劇情
電影的藝術表現手法多種多樣,太過繁復的劇情有時因為時間關系並不能細細講述;而多個主線同時發生的時間也不能同時描繪。所以經常會出現多個片段連續剪輯的鏡頭,這時,單純的畫面已不能圓滿地表達清楚細節,就需要利用音樂來銜接劇情,讓觀眾更深刻地領會電影內涵。比如在《無間道2》中,隨著劇情的發展,倪家為了鞏固自己黑幫的地位,而決定殺害其他四位合作者,而由於倪永孝心思縝密,計劃周全,鞍山行動幾乎在同時進行,所以導演用了大量剪切鏡頭分段描述刺殺四位頭目的過程,這時背景音樂開始演奏,從行動開始就彌漫著一曲凄涼的口琴演奏,舒緩、哀傷、壓抑。使觀眾沉浸其中,大量鏡頭的切換也顯得自然、流暢,更讓觀眾深刻地體會到男主角倪永孝的心狠手辣,也領悟到黑社會的殘酷。設計非常巧妙,背景音樂在此時承擔了非常重要的銜接的作用。
(二)總結影視內容
在電影劇情發展到一定階段,各種因果塵埃落定之時,再多的鏡頭畫面都不能更深入地表達內涵的時候,音樂的另一個作用就體現了出來,那就是總結、評價電影,給觀眾靈魂上以更深刻的沖擊,而且如果使用得當既不會使音樂顯得突兀,也不會讓畫面太過尷尬。比如:在電影《花木蘭》中,戰爭開始,泥土血水漫天,戰馬旌旗飄揚的戰場上,披堅執銳策馬奔騰的花木蘭出現。此時《木蘭情》這首音樂開始演奏,詞曲融入大量中國風,能使人產生較強的民族感,而且插曲旋律遼闊而大氣,以馬頭琴為主、古箏為輔的演奏工具更鮮明地表現出戰爭場面的震撼,與影片整體以及場景非常符合,結合強勢的背景音樂讓觀眾看著在血流漂櫓的戰場上廝殺的花木蘭,都會不禁心生感慨,為花木蘭的命運多舛而感到同情,同時也為花木蘭的堅強而自豪。這時的背景音樂就很完美地起到了一個點題的作用,無需再多的畫面描述,花木蘭那種在命運面前不輕易低頭、勇於直面困境的頑強心態得以完整地呈現在了觀眾面前,而且以音樂的形式烘托出來更讓觀眾有種只可意會的快感,更加強化了電影的效果。
(三)深化影視主題
一般來說成功電影的內涵並不容易讓人輕易領會,但台詞和音樂都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導演的真實想法,這就需要觀眾去結合音樂細細品味,比如:在《大話西遊》中,初次看這部電影,大多數人都會以為這只是單純的一部喜劇片,但如果你細細品味就會發現其實並沒有這么簡單,在影片最後,孫悟空踏著七彩祥雲出現,與紫霞仙子在空中糾纏時,背景音樂《天地孤影任我行》開始演奏,最後紫霞仙子為孫悟空擋住了牛魔王的一擊之後說“我猜中了前頭,可是我猜不著這結局”,音樂也達到了高潮,那種凄美的愛情結合蒼涼雄厚、豪氣悲壯的音樂頓時讓人淚流滿面,這時全篇主旨才慢慢浮出水面,觀眾才突然醒悟,這根本不是一部喜劇片,而是講述凄美愛情的黑色幽默劇,劇情的轉折固然有重要作用,但明亮庄嚴的音樂才讓觀眾有了醍醐灌頂的覺悟。不得不說影視作品中音樂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深化影視的主題。
根據本文論述我們可以看出,背景音樂是影視藝術中一項重要的表現手法。音樂這種特定的表現手法創造了一種將人的情感超脫出畫面,外化成為一種動感意向的形式,以虛幻又充滿張力的聲音運動幫助觀眾進行審美思維的塑造,最終成就了影視音樂獨特的魅力。
一、影視音樂節奏與其他影視聲音形成的復合的聲聲節奏
影視音樂作為聲音要素在影視作品中與之伴隨的還有人聲和自然聲,由於同屬於聲音物質,影視音樂的節奏一定會受到這兩種聲音要素的直接影響。在某些學者的觀念里,整個影視聲音就像是具體音樂,也就是其他聲音就是音樂的組成部分,從而可以把整個影視聲音作為特殊的音樂來認識。這里我們雖然不能完全同意這樣的觀點,但音樂與其他聲1342013年第4期音之間的緊密關系我們不能忽略。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影視聲音設計中,由於其他聲音要素的客觀性和確定性較強,而影視音樂卻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和隨機性。作為一個獨立的聲音要素,它在創作中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技術性和主觀能動性,而其中重要的一個技術性原則就是節奏。下面,我們分別來分析音樂與人聲、自然聲形成的復合的聲聲節奏的形態特徵。
(一)音樂與人聲的復合節奏
在有對白的情節中,人聲與音樂的的結合主要是縱向結合,它們結合形成的節奏形態可以分成主要三個類型:對應、對比和互補。在這里,我們不太可能也沒有必要像多聲部音樂一樣去量化分析兩個聲音層的節奏,但我們可以用它們表現出來的節奏特徵進行分析。在某些節奏點上,有時甚至可以用主觀與客觀結合的方法進行分析。從多聲部音樂的節奏特徵來看,對應性節奏基本上不改變原來的節奏特徵,但可以起到豐富和加強的作用。這在影視音樂與人聲的結合中是一樣的,比如快速的人聲對白與快速節奏的音樂的結合。在影視作品中,音樂會加強對白的節奏,同時還會加強語言的情感性。節奏的對比就是一個節奏層為快速,另一個節奏層為慢速。從理論上來說,快慢速節奏的結合就是互相綜合。如慢速的人聲對白與快速的音樂結合時,人聲的速度感增強,同時情感性增強。而快速的人聲與慢速的音樂結合時,人聲的速度感減弱。這種節奏形態帶來的另一種情況就是節奏對比打破了視聽聯覺的習慣,音樂節奏成為前景,視聽感官感受削弱,思想情感增強。音樂與人聲的互補就是兩者的節奏在橫向上都是變化的,但在縱向上結合起來就是一個復合的規律性節奏。在這里,由於音樂與人聲形成的音色節奏的加入使節奏的動力性更強,如人聲的節奏在橫向上是快慢快的進行,同時音樂的節奏在橫向上是慢快慢的節奏進行,那麼人聲與音樂就會在縱向上形成快慢結合,但在橫向上卻會保持相對穩定的聲音的復合節奏。音樂與人聲形成的復合節奏的節奏形態對於我們在給影片進行聲音設計時,特別是為一個有對白的情節配樂時,應該特別關注其他聲音在音樂節奏中的參與。比如有時為了聲音節奏的表現,我們會重新設計音樂的節奏。又如音樂可以參與復合節奏,但要考慮人聲的內容的表現。明顯的音樂節奏會影響語言內容的表達,所以特別在語言內容非常重要的地方,我們的聲音設計應該是,要麼音樂在聲場中置於背景,而語言為前景;要麼把音樂的節奏動力弱化。
(二)音樂與自然聲的復合節奏
自然聲與人聲一樣,許多時候會受到情節內容與畫面的影響,所以它的節奏非常具有客觀性和確定性。由於規律性節奏對於非規律性節奏的控製作用,當它與音樂結合時,人們會不自覺的讓它參與到音樂的節奏中。我們拋開自然聲的寫實以及表情的功能,從節奏的角度來分析它與音樂結合的復合節奏的形態以及特徵。自然聲與音樂的復合節奏同樣存在對應、對比和互補三種形態。如快步的腳步聲與快速的節奏的音樂的結合就是節奏的對應;密集的槍聲的快節奏與長音旋律的慢節奏的結合就是對比;格鬥中偶爾一記重拳與緊跟的音樂重音形成的一個以自然音為重音開始的音響片段就是節奏的互相補充。這里有一點特別值得我們關注,因為人聲的表意性大於它的節奏性特徵,所以它參與音樂的節奏的傾向性較弱,而自然聲的節奏特徵卻比較明顯,所以在與音樂的結合時與人聲不一樣的是它參與音樂節奏的傾向性大大增強。此時如果自然聲與音樂在縱向復合節奏上不能體現節奏的一致性的話,就會形成不協和節奏,如果不協和節奏不是我們此時的表現需要的話,一般在聲場上採用音樂成為背景,而讓自然聲成為前景的聲音設計,或者讓音樂的節奏動力弱化,突出自然聲的節奏和自然聲的寫實和表情功能。
二、影視音樂節奏與畫面節奏形成的復合的聲畫節奏
(一)影視畫面節奏的理論
從文章前面的論述我們知道:在音樂的節奏理論中,發音點、時值與停頓是節奏構成的三個必不可少的要素。這可以認為是音符的一次運動或一個節奏點,而多次運動或多個節奏點就會產生節奏感。這種神經反射的時間間隔存在於聽覺神經系統對聲音的反應中以及其他所有的感覺系統中,如視覺對對象活動的反應所具有的時間間隔形成會構成視覺的節奏體驗。用音樂的節奏觀念,我們就可以來理解影視畫面要素中剪輯、鏡頭、畫內信息的節奏。在剪輯節奏的構成要素中,一個鏡頭的第一幀可以認為是發音點,持續時間可以認為是時值,最後一幀可以認為是停頓;鏡頭的節奏要素可以理解為鏡頭運動的開始,持續和結束,也就是從鏡頭的起幅到落幅的過程。而畫內信息主要是人和物的運動,節奏也就是人和物的運動的開始,持續和結束。
(二)聲畫節奏觀念
影視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音樂形態,它不僅受其它聲音要素的影響,而且也會受到畫面節奏的影響。也就是說,影視音樂可以與畫面結合形成影視聲畫節奏。在無聲電影時期,音樂被認為是電影的伴奏,它的功能更多是增加娛樂性和滿足人們的視聽習慣。當然後來人們努力使音樂與電影協調一致,例如在情感和節奏上,但許多時候音樂與畫面在節奏上基本沒有什麼聯系。在有聲電影時期,音樂成為畫面的附屬,畫面的運動和節奏許多時候會配上相應節奏的音樂,這種方式被稱為按動作配樂,也叫米老鼠式編曲。當今時代,影視音樂成為影視藝術視聽要素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音樂不是單純的附屬要素,而是有機的成分,音樂積極的參與敘事,表情以及運動。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節奏成為重要的載體。電影中聲音與畫面結合所形成的聲畫節奏的形態特徵的發展變化是一個從單一要素結合到多種要素復合的過程,也是一個從偶然、隨機到主觀、互動的的過程。影視作品中畫面的節奏主要由剪輯、鏡頭運動和畫內信息運動構成。在實際作品中,它們有時也有主次或前景背景之分。如某些畫面節奏主要是由剪輯節奏構成,而有的畫面節奏主要由鏡頭運動節奏構成。一般情況下誰的節奏速度快,誰就是主要節奏層次或者說是前景節奏。如剪輯節奏的速度超過鏡頭運動和畫內信息運動時,剪輯節奏就是主要節奏層次和前景節奏。
(三)影視音樂與畫面的聲畫復合節奏形態
與音樂、人聲和自然聲的節奏關系一樣,影視音樂與畫面的復合節奏主要有三種形態:對應、對比和互補。三種聲畫節奏形態體現不同的聲畫節奏表現特徵。聲畫節奏對應就是音樂與相同節奏速度的畫面剪輯、運動、信息節奏的結合而形成的聲畫復合節奏。當影視畫面的節奏較快而此時音樂的節奏也屬於快速的話,它們就屬於對應性節奏。節奏對應時,聲畫節奏又可能出現兩種狀態,如以畫面節奏為前景的聲畫節奏和以音樂節奏為前景的聲畫節奏。以畫面節奏為前景時,畫面內容的重要性被突出,內部節奏成為主要節奏層;音樂節奏為前景時,視聽感受被突出,外部節奏成為主要節奏層。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它們互相都不是前景和背景的關系而是音樂的節奏點與畫面的節奏點形成節奏重音。由於節奏要素的增加和節奏的一致性特點,節奏重音的動力性會大大增強。對比性節奏就是音樂的節奏速度與畫面節奏的速度形成對比,也就是一個節奏層次的速度快而另一個節奏層次的速度慢。它們之間會形成節奏動力互相影響的情況。如快節奏的畫面節奏與慢節奏的音樂節奏結合時,由於對比節奏的出現,外部畫面節奏減弱,內部心理情感節奏感增強。由於視聽節奏的不一致而使人們會去主動感受外部畫面節奏之外的內部情節節奏。而當畫面節奏為慢速節奏而音樂為快速節奏時,由於對比節奏的出現,外部視聽節奏感增強。互補性節奏實際上就是畫面節奏與音樂節奏兩者的節奏點互相補充。如剪輯節奏為慢速時縱向上音樂節奏為快速,橫向上當音樂節奏變為快速時此時縱向上剪輯節奏則變為慢速。互補節奏只是節奏的要素發生變化而節奏的特徵保持不變。互補節奏有兩個方面值得我們關注,如由於要素的增加,它的聲畫節奏動力被加強;還有就是在情節中聲音和畫面互相加強而互不幹擾。如在音樂與人聲的互補節奏中,音樂與人聲的相繼出現可以使人聲表達的信息內容不受到其他聲音要素的干擾。
三、影視音樂與其他聲音和畫面形成的復合節奏
7. 電影《花樣年華》的音樂分析
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是一位非常具有特色的導演,他的作品雖不多,但個個堪稱經典。王家衛對音樂的感知極其敏銳,對音樂在電影中運用尺度的拿捏也十分到位,並且擅長利用音樂元素渲染氛圍、推動情節發展、塑造人物形象。電影音樂的巧妙運用已成為王家衛的電影作品的重要風格,也是對其作品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王家衛電影音樂整體風格
音樂在王家衛的作品中已經超越了附屬於電影的地位,成為電影本身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擅長利用音樂元素渲染氛圍、推動情節發展、塑造人物形象。王家衛電影音樂的整體風格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形式多,數量大,偏愛使用環境音樂。
王家衛電影作品中幾乎包含了流行樂、搖滾、爵士、華爾茲、戲劇、歌劇等各種音樂形式,每種形式、各個地域、不同年代的音樂都能夠被王家衛放進電影中,並發揮它們獨特的作用和效果。
音樂數量之大在王家衛電影中的表現也十分明顯。如影片《重慶森林》中各種音樂累計時長達48分鍾,超過整部電影時長的一半。《東邪西毒》中的17首曲子也佔到整部影片近50%的長度。
王家衛作品中還偏愛使用環境音樂。無論人物角色獨處在家,或是在快餐店、酒吧、舞廳,都會有相應的環境音樂相伴,以此營造特定氛圍,表現人物的心理狀態。
二、電影《花樣年華》中的音樂分析
影片《花樣年華》是由梁朝偉和張曼玉主演的一個關於婚外戀的故事。該片故事情節較為簡單,沒有太多的曲折懸念,卻斬獲多項國際大獎,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男主角梁朝偉也憑該片榮獲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影片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的綜合,但其中獨具匠心的配樂,是該片獲得的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一)“借來”的主題音樂
主題音樂是一部電影中最具代表意義的音樂,是影片主題的音樂表現形式。電影《花樣年華》的主題音樂是借用日本導演鈴木清順的《夢二》中的插曲Yume jis Thene,該曲出自在亞洲電影配樂領域中久負盛名的日本作曲家梅林茂之手。這首曲子在影片中共出現7次,貫穿了男女主角的相遇、相識、相知、相愛的全過程,也是給觀眾留下印象最深的插曲。
Yumejis Theme是一首以g小調作為主曲調的大提琴協奏曲,曲子中大提琴的撥弦音強勁有力,極富節奏感和律動性,和圓舞曲柔美圓潤的節奏相互交映,使得整首曲子的旋律更顯復雜多變,神秘優雅,營造出一種蔓延整部電影的誘惑和曖昧的氛圍。
陳太太和周先生成為隔壁鄰居之後,在房東的麻將桌上不期相遇,這時他們只是普通的鄰居。當身著旗袍搖曳多姿的張曼玉和帥氣優雅的梁朝偉在麻將桌邊擦肩而過時,導演採用了慢鏡頭的方式,並配上這首充滿了曖昧情調的曲子,暗示了兩人之間將要發生的感情糾葛。一段時間之後,男女主角已經比較熟悉,愛人經常不在家,他們都喜歡在樓下的面攤吃飯,陳太太買過飯回去的時候,就和下樓吃飯的周先生在樓梯口相遇,此時,音樂再次響起,畫面依然變慢,並運用了蒙太奇的手法,表現了他們在相愛前雖有交集卻互相平行的生活。音樂第三次出現依然是在狹窄的樓梯口,依然是在來回面攤的途中,這時他們都已經發現了愛人出軌的痕跡,卻礙於他們自身性格和骨子裡傳統文化的約束,都沒有勇氣打破身份的界限,但彼此已經心照不宣。
在確定自己的伴侶已經出軌之後,在憂郁的音樂聲中,兩個人都露出了寂寞和無奈。在他們尋找自己的配偶開始婚外戀情的原因時,兩人的關系迅速發展,變得越來越親密無間,並且發現了共同的武俠小說情結,就經常在一起研究武俠小說,這段時間也是他們在一起最快樂的時光。房東的流言飛語又讓陳太太對於和周先生的交往開始變得謹慎,刻意躲避著他。直至他們互相表白心跡之後,陳太太忍不住趴在周先生的肩膀上失聲痛哭。最後,當世事變遷,花樣的年華已經悄然流逝,緩慢而悠長的主題音樂再次響起,依然採用慢鏡頭的方式,音樂和畫面高度吻合,表現出當時間如流水般從指尖淌過,曾經的真摯情感卻依然在心底揮之不去,不免讓人欷歔感嘆、滿心傷懷。
這首主題音樂貫穿於故事開始、發展、高潮、結尾的全過程,成為男女主角愛情發展的最好見證,也細膩真實地展現出男女主人公心理的微妙變化,渲染出曖昧憂郁的氛圍,推動著故事情節的連貫性發展。在談到為何要“借用”這首《夢二的主旋律》作為電影的主題音樂時,導演王家衛說:“我一聽到《夢二的主旋律》這首曲子,就覺得它無論是在節奏上還是旋律上,都和影片《花樣年華》十分搭配。因為這首曲子是個華爾茲的旋律,是周而復始的迴旋曲,需要男女雙方的互動,和電影中張曼玉和梁朝偉間的互動關系恰好吻合。”正是這首“借來”的主題曲,完美詮釋了電影的主題,與影片的內容韻味、男女主角的表演都配合得十分默契,對電影的主旨和內涵起到了重要的升華作用。
(二)老歌《花樣的年華》
在電影的結尾,男女主人公隔著一道牆各自獨坐,收音機里傳來周旋的老歌《花樣的年華》:花樣的年華,月樣的精神,冰雪樣的聰明,美麗的生活,多情的眷屬……在優美柔情的歌聲中,本就深陷懷情思舊情緒中男女主人公更加心事重重。電影鏡頭在二人之間緩慢來回平移,表現出他們在情感和社會的雙重壓抑下的苦惱和矛盾。當花樣的年華悄悄溜走之後,只能選擇將彼此的感情放在心底,保留著那份美好的回憶。
歌曲《花樣的年華》是1946年歌手周璇在其主演的電影《長相思》中所唱的一首插曲。電影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周璇扮演的李湘梅在戰爭中和自己的丈夫失去了聯系,被迫淪為一名舞女,受盡了生活的折磨。在李湘梅一次生日時,非常感觸,唱了這首《花樣的年華》,表達了自己對美好生活、美滿家庭、和諧社會的嚮往和對愛情的追憶。《花樣的年華》這首歌曲在電影《花樣年華》的結尾出現,主要作用有兩個。首先,我們不難發現,電影“花樣年華”的名稱就是來自於周旋的這首歌曲名,說明這部電影要表達的主題就是對年輕時經歷的單純美好愛情的追憶,和歌曲《花樣的年華》的主題和意義非常契合。在講述完了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之後,將這首曲子放在電影的結尾,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揭示了電影的主題,引起觀眾對青春年華的思考和對如煙往事的回憶。第二,歌曲在電影中的出現採取了有源音樂的形式。所謂“有源音樂”,是指觀眾既能夠聽到音樂,又能看到音樂的來源(如該片中的收音機),是敘事體內音樂的一種。這首曲子以有源音樂的方式出現,使得主題的揭示更具有寫實性,能夠給觀眾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引起強烈的共鳴,也是對電影情節畫面和人物內心世界更為真實完整的表現。
(三)《花樣年華》中的戲劇音樂
影片《花樣年華》中還用了京劇《桑園寄子》、粵劇《紅娘會張生》、粵劇《情探》、評彈《妝台報喜》等戲劇音樂元素。筆者認為,導演選取戲劇音樂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影片故事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那時收音機中經常播放的京劇、粵劇等戲劇音樂廣受歡迎,因此,戲劇音樂形式的選用是那個時代社會文化的寫照;另一方面,電影主題涉及對自由愛情的追求和傳統文化束縛之間的矛盾,運用戲劇等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也暗示著傳統文化在普通群眾中的根基還是很深厚,短期內突破傳統思想的束縛有很大困難,這也是造成男女主人公愛情悲劇的最重要原因。
電影中雖然幾次出現了戲劇元素,但是戲劇音樂的聲音在片中被壓得很低,斷斷續續,似有似無。這樣既做到了不喧賓奪主,使視覺畫面處於主體地位,又准確反映出傳統文化思想已經式微的時代背景,突破傳統思想的約束,勇敢追求自己的愛情的文化土壤已若隱若現。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影片中張曼玉的丈夫和梁朝偉妻子的出軌行為也有一定的社會文化基礎。
(四)拉丁情歌和《愛的心境》
善於在影片中運用外國音樂元素,是王家衛電影的一大特色。影片《花樣年華》中的外國音樂主要有:黑人歌手納京高的三首拉丁情歌和作曲家邁克爾·加拉索的《愛的心境》。
三首拉丁情歌都具有很強烈的感染力,加上納京高極富磁性又略帶沙啞的嗓音演唱,為影片營造出一種既浪漫感人又憂郁傷感的基調,反映出男女主人公在愛情和傳統道德之間苦苦掙扎、欲罷不能、矛盾無助的心理。觀眾即使聽不懂曲子的葡萄牙語歌詞,也很容易跟隨著音樂的節奏進入一種無限傷感的失語狀態。當音樂聲隨著主人公一句“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走?”的愛情表白響起,巨大的蒼涼和悵惘情緒侵佔了每一位觀眾的思緒,使他們在音樂的旋律和動人的情節中徹底沉陷。
《愛的心境》是邁克爾·加拉索專為該片創作的曲子。電影的結尾,周先生在吳哥窟的牆洞中藏下了心中的秘密,並用一撮小草塞住了牆洞口,為他們的這段愛情故事畫上了句號。整個過程都回盪著《愛的心境》的音樂,簡單的撥弦伴奏和大提琴低沉的聲音,正是主人公在經歷了這場刻骨銘心愛情之後內心情感的傾訴和表達。觀眾在這曲音樂的旋律中看著男主人公以這種獨特的方式結束自己的這段愛情,不禁為他們感到傷感和嘆息。
三、音樂之外的啟迪
通過對影片《花樣年華》中音樂風格的詳細分析,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導演對樂曲獨具匠心的選擇和運用在影片中達到的絕妙效果,也讓我們更深刻認識了“王家衛式”的電影美學。這里的電影音樂,除了應用在影片中實現某種特定的藝術效果,還給我們帶來了音樂之外的一些啟迪。
首先,影片《花樣年華》的成功,離不開音樂元素的有效使用,更離不開畫面、情節、色彩等多種元素的有機配合。我們可以再次感受到,電影作為一種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形式,要想獲得成功,需要在製作過程中把握好每種元素的作用,充分發揮每種元素的作用和意義,共同為電影主題的闡述服務。
其次,縱觀電影《花樣年華》中的音樂,無論是“借來”的主題音樂,還是其他音樂,都實現了音樂與視覺畫面的完美組合,都是導演對現代都市人群內心精神世界敏銳捕捉後的精確再現。讓我們通過這么一個簡單哀傷的故事,重新窺視到受多元文化沖擊的香港,都市人群面臨的情感失落、精神困頓和歷史迷茫的“病態”現象,帶給我們對歷史和人生更深層次的思考。
8. 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
音樂進入電影以後,成為電影這個綜合藝術的一個有機部分,是一種新的音樂體裁。
它在突出影片的感情、加強影片的戲劇性、渲染影片的氣氛方面起著特殊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在溶入電影以後,在它的表現形式上也發生了相應的較大的變化。
具體表現在:
1電影音樂的創作和構思必須根據電影的創作要素,即題材、內容、風格樣式、人物性格等因素和條件,使電影音樂的聽覺形象和畫面的視覺形象完美融合,體現導演的總體構思和美學欣賞原則。
2 電影音樂根據影片劇情和畫面長度分段陳述間斷出現,並受電影蒙太奇的制約,曲式概念有了新的發展。
3電影音樂改變了以前音樂必須是用"樂音"構成的傳統觀念,和電影中的話語、音響等結合,形成了新的分段陳述的結構,並和"噪音"一起相結合,有時音樂與語言結合,有時音樂和音響效果結合,有時與兩者都結合去恰如其分地表現抒情性、戲劇性氣氛,成為一種新形式。
4另外,電影音樂的演奏、演唱必須經過錄音、洗印等一系列電影製作工藝,最後通過放映影片才能體現它的藝術功能和效果。
同時,隨著錄音技術和器樂、配器技術和發展,已極大地豐富了電影音樂的音色和配器效果。
電影音樂按照在影片中出現的方式分為現實性音樂和功能性音樂。
現實性音樂又叫客觀音樂,在影片畫面上看到聲音來源:如畫面音樂會表演的器樂、聲樂節目;劇中人物的唱歌、拉琴、街頭演唱以及畫面中的收音機、錄音機播放音樂等。
功能性音樂又稱主觀音樂,在銀幕上看不到聲音來源而有作曲家為電影創作的音樂,著中表現畫面人物的心理活動、情緒和渲染環境創作的音樂,著中表現畫面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情緒和渲染環境氣氛等。
好的電影音樂應當和影片畫面結合得天衣無縫,音樂本身也優秀,並能離開畫面作為一種新的音樂讓人欣賞。
電影音樂和畫面的結合關系通常分為音畫同步和音畫對位兩種。
音畫同步表現為音樂和畫面的情緒一致,節奏配合,視覺內容統一,並起到烘托、渲染畫面的作用。
音畫對位則是讓音樂和畫面作不同側面、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表現,使節奏、速度、情緒、和意境都表現不同,聲音和畫面相反相成,對立統一。
"對位"本是音樂術語,在這里來表現聲畫的結合目的在於更能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反映生活的復雜性、多面性,從而表達影片豐富的內涵。
電影音樂根據影片需要,需要確定音樂的風格、主題音樂的性格特徵、音樂布局和 *** 的設置、音樂和影片中語言音響等聲音的有機結合和安排、每段音樂的起止、情緒氣氛以及畫面的關系。
電影作曲往往需要用大量音樂資料加以剪輯來改編成電影音樂,這需要熟悉音樂資料、善用音樂資料。
電影音樂作曲必須懂得樂隊、樂器和配器,在作曲的時候考慮用什麼樣的樂隊、用什麼類型音樂、如何配器,另外電影樂團的作曲和指揮對音樂的長度和演奏速度的把握能力也尤為突出,在和畫面配音時這方面的適應能力也特別強。
在音樂進入電子化時代後,對各種新穎樂器和電聲樂隊也必須駕輕就熟,掌握它的音響特點和表現特徵。
電影歌曲是電影音樂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分主題歌和插曲,對推動情節和揭示情感有著重要的作用,極富感染力。
專業電影工作者最常用的辦法是雇一位作曲家,讓他為電影的不同場景作曲,但有時也啟用一些現成的音樂作品,可以是舊的,也可以是新的,只要獲得它的版權。
電影音樂的作曲是安排在剪接好畫面以後,所以有時間的緊迫性,作曲是後期製作的最後一個創作人員。
通常電影音樂綜合了導演的作曲家的意見,一旦標定了音樂後便開始創作,作曲家還必須了解影片在音樂製作方面的預算,控制費用不超支。
使用流行樂作為影片音樂需要辦理版權許可證,這是個花錢的過程。
有雄厚資本的劇組才敢問津。
入行途徑:
先入音樂那行再入電影音樂這行。
不一定要科班出身哦,嚴肅音樂以外的一些地下音樂工作者也有可能為電影音樂作曲。
9. 影視音樂在電影中的功能和作用
分類: 娛樂休閑 >> 電影
問題描述:
影視音樂(片頭音樂、主題音樂(歌)、插曲、場景音樂)在電影中的功能和作用。
知道答案的請逐一說明,謝謝
解析:
簡單的說,片頭音樂起開場白的作用,主要用於給觀眾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主題音樂貫穿始終,起到品牌效應的作用,用於辨識,使觀眾對整部片子留下獨特的印象;插曲起到調節氣氛的作用,對影片情節推波助瀾,增加整部影片的節奏感;場景音樂是渲染氣氛的不二法門。這是從商業角度提出的觀點。從藝術角度說來,好的影片一氣呵成,同樣音樂也要貫穿始終。從多種角度使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和美好印象。
詳細地說,這寫一篇論文都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