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人說 描寫大提琴家杜普雷生平的電影,除了《她比煙花寂寞》,還有一部,是什麼
沒有的 只有以她的故事為藍本的電影《Hilary and Jackie》翻譯為 她比煙花寂寞或者 狂戀大提琴。 杜.普蕾,英國女大提琴家,1945年出生,1987年因患多重硬化病去世,琴技超群,然而生命短暫,才活了42歲。據說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有次乘車,聽見廣播里正播放大提琴曲,便問旁人是誰演奏的。旁人說是杜普蕾。史塔克說:「像這樣演奏,她肯定活不長久。」好厲害的史塔克,真是一語成讖啊!也許只有頂尖的藝術家才能理解自己頂尖同行的水準,史塔克聽得出,杜.蕾是用生命在演奏,為了琴藝的完美,可以不惜一切。杜.普蕾一直是許多古典音樂樂迷心中的一個嘆息. 還可以的,你可以試試哦
『貳』 求幾部關於音樂家的電影。
《翠提春曉》The
Great
Waltz(1938)
導演:
朱利恩·杜維威爾
Julien
Duvivier
維克多·弗萊明
Victor
Fleming
...
主演:
路易絲·賴納
Luise
Rainer
Fernand
Gravey
Miliza
Korjus
...
青年時代的斯特勞斯酷愛音樂,卻因上班寫曲被開除。在女友波蒂的鼓勵下,他嘗試在咖啡館演奏自己創作的作品。後來他結識了譽滿維也納的女歌星卡拉,並在卡拉愛的影響下,寫出了著名的《維也納森林》和《只有你》。波蒂出於妒忌,持槍來到劇院,但卻被卡拉的歌聲和斯特勞斯的音樂所感動,她才猛然醒悟到卡拉才是斯特勞斯的知音,於是主動找到卡拉,表示願意成全他們。卡拉被波蒂的品德所感動,毅然告別斯特勞斯,孤獨地乘船沿多瑙河而去。
本片獲第11屆奧斯卡(1938)最佳攝影獎。約瑟夫.魯頓伯格在本片中以高超的攝影技巧,將許多動人的場面拍得美不勝收。
本片是關於奧地利作曲家——「華爾茲王」約翰·施特勞斯的音樂傳記片。主要介紹了施特勞斯因酷愛音樂而被解僱後專門從事華爾茲舞曲的創作,他的舞曲得到古典派的蔑視,但同時也得到平民的歡迎,及有關他與妻子波蒂和皇家歌劇院卡拉·唐納之間的三角關系。青年時代的斯特勞斯酷愛音樂,卻因上班寫曲被開除。在女友波蒂的鼓勵下,他嘗試在咖啡館演奏自己創作的作品。後來他結識了譽滿維也納的女歌星卡拉,並在卡拉愛的影響下,寫出了著名的《維也納森林》和《只有你》。波蒂出於妒忌,持槍來到劇院,但卻被卡拉的歌聲和斯特勞斯的音樂所感動,她才猛然醒悟到卡拉才是斯特勞斯的知音,於是主動找到卡拉,表示願意成全他們。卡拉被波蒂的品德所感動,毅然告別斯特勞斯,孤獨地乘船沿多瑙河而去。
《貝多芬傳》
《一曲難忘》肖邦和李斯特同時彈奏,背對背,還各騰出一隻手來握手,簡直太酷了
《她比煙花更寂寞》
英國大提琴家——杜普雷
《馬勒傳》
紀錄片《肖斯塔科維其反戰交響曲》
『叄』 找一部歐美電影,男主角是歌手,女主角是大提琴演奏者,還有一個小男孩是音樂天才。知道的請告訴我,謝謝
八月迷情
講述了孤兒奧古斯特·拉什(August Rush)(弗雷迪·海默飾)為尋父母來到紐約,在遇到神秘陌生人(羅賓·威廉斯飾)後成為街頭賣藝者,奧古斯特依靠自己非凡的音樂天賦最終與自己父母相認的故事。
『肆』 找電影、歐美的、女主角會拉大提琴
她比煙花寂寞
Hilary
and
Jackie
(1998)8.4
狂戀大提琴
|
無情荒地有琴天
|
希拉里與傑基
導演:安南德·圖克爾
主演:艾米麗·沃森
瑞切爾·格里菲斯
傑姆斯·弗萊明
...
這部表現英國大提琴家傑奎琳·杜普雷的電影有著獨特的敘事結構,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復雜,兩位女主角的表演出神入化。
詳細內容
『伍』 奧黛麗赫本拉大提琴是哪部電影
《黃昏之戀》(Love in the Afternoon)由比利·懷爾德執導,加里·庫珀與奧黛麗·赫本主演。改編自當時蘇聯作家Claude Anet一部非常流行的小說。據其改成的舞台劇由蘇聯流傳到了巴黎,聯同I.A.L. Diamond 重新改編,才寫完《黃昏之戀》的劇本。
『陸』 大提琴家馬友友演過音樂電影,片名叫什麼
那個不是電影,是馬友友的巴哈大提琴無伴奏組曲,你到音像店就能買到,大概15元/盤,好像總共有3盤
如果你真的喜歡巴哈大提琴無伴奏組曲的話,我推薦你買羅斯特羅波瑋琦的,相當剛勁,我很喜歡
麥斯基的有點半男不女,我不是很喜歡
友友的太柔弱了,這是我的看法,可能對你選購CD有幫助
『柒』 國產的大提琴電影,求名。
應該不是80年代的,而是上影廠1996年拍攝的影片《樂魂》。
主演是劉子楓和戚慧。
故事梗概:
沈廓是音樂學院的教師,由於他不拘泥於教學大綱,被迫離開他心愛的教大提琴的崗位。
在一家夜總會,偶然遇到即將被開除的音樂學院的學生陳科,他認為陳科很有天分,要收他作自己的學生。幾經周折,並給校長立下保證,終於說服學院讓他收下了這個學生。
師徒倆開始了沒有假期、不分黑白天的刻苦訓練和研究。他有一套別人不理解的教學方法,他讓學生一開始就領略帕格尼尼,他說期峰也就是基石。就連沈廓的父親也不理解他的那套教學方法,他指責兒子,父子倆在一起談得很不愉快。
沈廓的同學崔藝嶺從國外歸來,在他心中掀起波瀾。他回想起往事:他和崔藝嶺都師從沈廓的父親沈自軒。沈先生不存私心,只認藝術,他認為兒子不堪造就,便將全部心血投到崔身上,甚至在困難時期,把配給自己的一點豆漿也給了崔藝嶺。崔藝嶺學成出國了。
藝嶺這次回來,衣錦還鄉,他理解沈廓,勸他同自己一道去美國,沈廓動搖了.但走到美國領事館又折了回來,他看到陳科,那是他的希望。 師徒倆又開始了近乎痛苦的教和學。為了不受干擾地練琴,他們把自己關在防空洞里。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突然一天,沈感到胃部一陣刺痛。 匯報演出是他們的決定性時刻,陳科在沈老師的幫助下,克服了緊張和慌亂,使觀眾聽到帕格尼尼的大提琴練習曲如行雲流水。
半年後,陳科在全國青年弦樂比賽中獲第一。沈自軒從電視中看到了兒子的成功。 在成功和榮譽面前,作為老師沈廓想到的是陳科的深造。他知道自己到頭了,下一步該把陳科交給崔藝嶺。陳科聽從老師的意願到美國去了。看著心愛的學生飛去,沈廓一陣眩暈,跌倒在地。沈廓住進了醫院動了手術,父親沈自軒到市場為兒子買豆漿,以還40年前欠下的感情債。沈廓看到豆漿,臉上露出笑意,當父親的面喝下滿滿一大瓶。陳科聽到老師病的消息,放棄參加威尼斯比賽,同崔藝嶺來看他。沈廓硬是將他趕走,要他去威尼斯參加比賽。在學生的演奏聲中,沈廓安靜地離開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