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黃土地》讓陳凱歌走上神壇,這部影片到底優秀在哪裡
《黃土地》這個部影片拍攝於1984年,同時這部影片也是陳凱歌的開山之作。當時一個偶然的機會讓陳凱歌擁有了這部影片的導演權,也是因為這部影片讓陳凱歌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內。那麼這部影片到底優秀在哪裡?還有很多小的細節,我們也需要在影片中不斷的去摸索去學習,所以說大家還是最好去看一下這部影片,這樣就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了。
⑵ 誰能告訴我中國電影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
中國電影發展史有4個階段。
1、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為了向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祝壽,拍攝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劇《定軍山》。中國電影一開始,就和中國傳統的戲曲和說唱藝術結合起來,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電影類型。
2、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17年間,涌現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鋪子》等一大批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銀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次高潮。
3、九十年代初,《開國大典》、《大決戰》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和《焦裕祿》、《鳳凰琴》等現實題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4、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照實說,中國電影先後實施了影視合流改革、電影精品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電影股份制、集團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藝術質量和形式都有嶄新的突破和提高。
(2)電影黃土地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第一部電影介紹
《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在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並在前門大觀樓放映,該片由任慶泰執導,譚鑫培主演。影片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歷史。
影片《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
⑶ 《黃土地》影片的影像特點及時空形式是什麼
畫面構圖在陳凱歌的每部影片中都是十分講究的,他十分注重人為空間的設置,我這里想著重分析一下《黃土地》。《黃土地》的藝術手段與其前的影片相比是新的,電影的特點是表現運動,《黃土地》從形式上看它利用了圖片造型結構手法、技巧,但表現出來的整體銀幕形象卻是電影化的,這是當時電影處理的一個新的開拓。如顧青要走那場戲,翠巧一個人坐在門外,這是用長鏡頭處理的:用景小全,方位、角度固定不變,沒有推拉搖移和變焦,而是從頭到尾靜止不動,對話極長,然而銀幕形象並不因為處理簡單畫面靜止而顯得枯燥,相反卻十分感人。這場戲是通過一個人在鏡頭前,一個人在畫外,一隱一現的表演來表現的。翠巧的情緒波動,通過演員細膩的表情動作及對白中語調的節奏變化生動揭示。這里用全景、固定不動的拍攝,除了表述外,似乎是冷漠無情的環境的化身。對人們的喜怒哀樂,攝像機似乎都無動於衷,漠然置之。再如翠巧見媒婆一場。翠巧擔水途中,看見顧青教憨憨唱歌,很受感動。前一場犁地送飯,顧青的行為及談論已在她心中掀起波紋,她也想有朝一日像延安的女孩子一樣念書寫字,掌握自己的命運。美好的未來激勵著她,她臉上露出笑容,兩只水桶也輕了許多。她快步如飛地推開家門,一眼看到媒婆在家坐等,她一下子呆了,歡快激越的心緒頓時盪然無存,進退不得,木然佇立。這時的畫面是以同樣的節奏突然跳成一個中近景,靜止不動。畫外是她爹用深沉語調絮叨的聲音。翠巧聽著聽著,思緒萬千,但最後還是忍痛應允。這里的一切表現手段都變成了形象的銀幕語言。影片製作者在這里主要運用了下列四種造型因素:[1]選用恰當的景別,中近景能看清演員的表情,物距對頭;[2]靜止拍攝,沒用推拉,具有表意作用;[3]有效利用了光線。該片整個內景處理的調子是較低的,一般在中灰以下二級或二級半左右。拍攝對象最暗的部分剛剛看得見。這個畫面處理在一腳門內一腳門外的位置上,因此它的亮度比內景高,這個亮度層次對看清演員細致表演是最理想的。我們設想一下,如果這個畫面被處理在室內,臉上的亮度起碼應在中灰級以下,那就會因為室內過於陰暗而影響表演效果。由於畫面一腳門內一腳門外,這給用中灰級亮度提供了現實依據,光效也沒有變化,加上靜止的鏡頭,恰當的物距等各種戲劇造型因素結合在一起,把她那種經過痛擊之後產生的驚恐、痛切、哀怨、無可奈何的心理狀態及客觀環境的冷漠、沉滯生動地展示出來。這里的一切構圖因素都變成了一種形象的藝術語言。⑷《黃土地》的畫面構圖,就單個來看似乎是不平衡的,但從總體來看卻是完整的。如犁地一場,翠巧爹蹲在犁起的地壠旁,面對畫面邊緣。這樣的構圖方式前後出現過兩次。單看這兩個畫面本身是堵塞的,但是若同上下鏡頭連接起來單個畫面的堵塞感就消失了,因為整場戲的構圖是完整的。在翠巧爹眼裡顧青無非是個公家後生,是個動嘴不動手的讀書人,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還會犁地,這引起了老頭的深思。把人物放到這里,和翻開的土地線條進行對比,加上前後鏡頭的銜接,形成了構圖上的注意中心。這個堵塞只是總體中的個別處理,這個個別處理把這段戲所負載的情緒如實地表達了出來。因此它是個完整形象語言的有機部分。如果這場戲就只有這兩個鏡頭構成那就不完整了。這組獨特結構的畫面之所以是電影的,就在於該具體情況下它給予觀眾視覺上的一種運動鏡頭無法表達出來又無法代替的美感。
然而,這部影片在拍攝上並不是十分到位的,它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就拿「腰鼓」這場戲來說。「腰鼓」出現在翠巧不幸婚姻之後,蒙太奇的合理剪輯使它看起來很有氣勢和沖擊力,表現了一種精神力量和力度,但在構圖處理上仍讓人感到有些許不足。既然這場戲要從寫意中表現一種力度,一種可以沖破一切的驃悍精神,那攝影就應該用盡一切手段將此種意圖具體表現出來。盡管攝影師也運用了手提攝影機跟拍、搖甩等技巧,但仍有兩方面做得不足,使原來立意的力度沒有達到應有的極限,即沒有達到「切點」限度,顯得差那麼一點點。一方面拍攝角度的變化太小、太平。正常視角看對象,表現的是正常的透視關系,對象必然以原本的面貌顯現,如果角度大俯大仰,必然出現能展現力度的變形效果。第二方面是景別變化不夠。電影畫面中很少有大的打腰鼓人的穿行閃過和前景中不同景別的變換。如果景別有強烈變化,電影畫面中的人物反復穿行、遮擋,前景中不時有幾個打腰鼓人局部的大動作占據畫面,其效果遠比一直用全景強烈得多。低角度、鏡頭前閃過、用廣角鏡頭誇張形象和動勢會更有效地增強其粗獷豪放之勢。如果再增加一些造型手段可能會更好。
《黃土地》是陳凱歌執導的第一部影片,上面所說的不足可能在當時存在很多技術上的局限,這種狀況發展到《荊軻刺秦王》就基本上得以改觀,裡面對秦國的戰爭場面的拍攝就活了許多。在他後來的幾部影片中,他開始運用誇張、對比、隱喻等手法,最後終於形成了構圖穩重中又變化、運動中見個性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