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評價張藝謀電影《英雄》
《英雄》在國內外之大相徑庭的評價和口碑。國內的影評人和觀眾對這部電影多持負面態度,統一的認為這部電影缺少內在精神價值判斷,充斥藝術靈魂的空洞,華麗有餘而內容不足;而西方媒體和觀眾卻視這部電影為神作,例如我一個畫畫的美國朋友認為此片是他看過最好的非英語電影,用「無盡的詩意」和「純粹的藝術想像」去贊譽它。
第一,「武俠」的概念是主觀的。沒有一個今天的人是真的生活過在一個「武俠」的世界裡的,也有沒有一個字典或一本教科書來給出「武俠」這一含義的標准解釋。所以,人們對於武俠的理解都是基於文學、美術、影視等人為創造的、間接建構的信息,那麼,這個「武俠」的概念和觀點就是絕對主觀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武俠」,一千個「江湖」。張藝謀拍的是一個自己臆想里的「武俠」精神,所以,有人叫好,有人批評,是很正常的。
第二,「武俠」不是張藝謀成長的世界,也不是他骨子裡的精神。張藝謀是個典型的「中國式」導演,他的成長環境、審美品位、藝術理念,都是很傳統的,中國式的大紅大綠,透露著人多、地大、黃土高坡的壯美和豪情。所以,類似於《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等傳統文化的、鄉土環境的、內陸氣息的、現實主義的電影題材才是張藝謀根子里的東西。他深有體會,包含情懷,所以這類題材的電影他拿捏得當,立意深刻,飽受好評。較徐克這樣的導演而言,《英雄》想表達的武俠世界絕對不是張藝謀的主場,也不是他的專長,所以電影拍得不進油鹽滋味,可以理解。
第三,《英雄》是張藝謀的野心之作。不可否認的,張藝謀拍《英雄》是受到了李安的《卧虎藏龍》的影響,他也想拍一個叫西方人大開眼界的視覺奇觀,並進軍好萊塢,最好能拿個奧斯卡。新千年後的張藝謀,已經憑借《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包括《我的父親母親》在國內獲得了無數的聲譽,已經是國內一線大導演,於是野心放大,想征服國外市場,也是情理之中。這種國內大導演想在國際市場獲得認可的心態在後來的馮小剛身上體現的更明顯。作為一個賣座但不得獎的導演,馮小剛自己也坦言,《夜宴》算是他進軍國外、企圖得獎的野心之作,最有趣的是《卧虎藏龍》、《英雄》、《夜宴》有一些一以貫之的元素,例如章子怡的形象,譚盾的電影音樂(這三部電影音樂完成了譚盾自己的「武俠三部曲」)。所以,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應該明確,張藝謀拍《英雄》的主要目的是給外國人看的。他選擇了一條自己不擅長走的題材道路,目的是證明自己的視覺藝術控制力,至於結果怎麼樣,我們細細來看。
就中國電影進程來看,《英雄》毫無疑問是中國電影「大片時代」的里程碑。自此之後,中國電影拉開了商業大片的時代帷幕。砸投資,拼明星,狂宣傳,這開始成為一種商業操作的模式。
② 如何評論譚盾為電影《英雄》所作的曲子
我覺得判斷一支曲子,尤其還是電影配曲的創作水平高低,拋開技術層面。單單聽曲腦海中能浮現出一幅幅畫面,這些畫面和你眼睛看到的幾乎完全重疊。或者聽到這些曲子,你會和電影主人公一起心碎或一起興奮。或者乾脆就讓你放下手頭的事情,停下趕路的腳步......無疑,譚盾的創作基本都達到了這些高度,那麼這就是高水平!
③ 急求電影《英雄》或《卧虎藏龍》的影評
轉的不知道算不算。。 英雄可以是「言不必信,行不必果」的人。
誠信免談,承諾再講。
友情可叛,半途能廢。
宣稱「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12月20日上海電台的報道導演的說法)的《英雄》所編制的情景,卻是——
無名從說謊編故事開始(不是我教你詐),編的故事是殘劍和飛雪的相互不忠和背叛、愛侶之間相互不誠信不寬恕(不是我教你狠)。
無名讓長空把他生命交給了自己,卻輕易地不假思索地放棄了,朋友以身相托的任務,影片似乎感到連交待一下也不需要。而秦王把「知己」的無名翦除更是理所當然,只是因為自己對自己的部下「擺不平」,就可以輕描談寫地把另一名英雄拋棄……這些以義相見的俠客尚且不誠不信,目標游移,出爾反爾,別說一般不懂字的精神、書法的精神、劍術的精神和英雄
相惜的凡夫俗子了。
這是哪個朝代的事呀?
堂堂英雄;凜然壯士,變得這般卑微委瑣。為了票房和「有名」,對「無名」的戲路未加深思熟慮,就胡編一氣。結果衍生出這么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意義系統。摯友和愛侶之間也無法溝通,武藝和劍術和禪悟也無法讓戰友心有靈犀一點通,非得用編計、設局、佯裝、亂殺來解決這些愛國志士之間的關系和事件的走向。
最後,「無名」的臨陣變卦,一下子宣告了:背叛「長空」的信託是合情合理合法的。秦王背信棄義誅殺「尤名」是合情合理合法的。為編導的某一想法而把積淀在千百年歷史中的壯士和大俠的人格和形象侏儒化和負面化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或者說,為了給外國人看,亂改中國故事和中國文化精神,是合情合理合法的。為了票房,一切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對話文字粗糙直白,是影片內涵膚淺和支離破碎的後果,敘事本身缺乏一以貫之的動勢,隨意切割的段落和鏡頭又沒有內在連接組成一個整體。於是,在「好看」的片段之間發生短路時,幾句自報家門式的表白臨時粘接特技和酷鏡,是最廉價的手法。當眼球被畫面和動作吸引時,貧乏的語言往往被觀眾忽視,這正是電視的弊端。電影也走上這條道,片面追求畫面的沖擊力,定然是一個原因。
在秦王和他的三千黑衣兵的眾目睽睽下,「無名」英雄出場了,在秦王冷光逼人的視線中,「無名」開講故事了;在弓箭手虎視眈眈中,「無名」等待著自己生死的判定……鏡頭都給了誰?「無名」的視點在哪裡?編導可以有第三個視點,但失去了視點的「無名」們,從一開始就「低人一等」,英雄氣短。
零次方101代編劇
咱封的,還沒有寫過劇本。
但他正在考慮2004年的賀歲片。
是轟轟烈烈的勢頭刺激了他,重新勾起他從小做編劇的夢想。當然劇本是否正規那就另當別論了……
不過他勇氣可佳。第一個劇本就向著賀歲片發起挑戰真的是有一點今天的那些名導演的風范,如馮小剛、張藝謀這樣的大牌導演,要玩就玩大,挑戰自我,沖向新的山峰。不過那零小子連山峰都沒見過,還沖新的山峰,真的是看得高,望得高啊!傻得厲害來著。
蟑螂
著名記者,專門為國內的娛樂報刊雜志撰稿,但為了求得一身自由也就不與任何媒體簽約,這可是今天流行的Ⅳ國際自由人一族哦。
零:我在考慮2004年的賀歲片,我現在有很好的想法,絕對靈。
蟑螂:是么,那我倒要聽聽了,我這人娛樂圈裡里外外啥事不知道啊,2004年的賀歲片不來點絕活,你對得起2003年和2002年的賀歲片不?
零:那是!那是12002年的賀歲片是啥?就是那馮小剛的《大腕》么,那2003年的賀歲片是啥?不就是那張藝謀的《英雄》,想想看,這當中有什麼聯系不?
蟑螂:聯系?看不出,一個是玩現代的一個玩古代的;一個玩幾個大明星,一個只用兩個大明星。一個是用盡了王家衛、徐克電影里的招牌大明星,完全是不一樣的東西,我看不出有什麼聯系。哦(故作恍然大悟狀)!片名都兩個字!這算嗎?
零:還真虧你娛樂圈內混那麼長時間,白混。真是娛記,咱就不算了,你真不注意觀察。《英雄》和《大腕》之間當然沒有絕對的聯系,但你想想,《大腕》是反映什麼的,而《英
雄》前期又是玩什麼的?
蟑螂:明白了!炒作!《大腕》預兆了《英雄》,《英雄》唱響了《大腕》!
零:恭喜你,你終於在這一時刻混出來了。我的想法就是以《大腕》的手法演義《英雄》的前期炒作,片名為《大腕英雄》,說白了也就是,是個大腕他就是英雄。
蟑螂:絕!那你的不就是賀歲片 賀歲片:賀賀歲片,他們一個票房超過4千萬,一個票房超過1億幾千萬,那你不超過1億4千萬不罷休么!
零:少來!那2005年的賀歲片別人不就會馬上定為《大腕英雄大腕》啦!當然防盜版也是要做好的,張藝謀是空投膠帶,這招用過了,不新鮮,來個絕的,花1000萬買斷盜版商,讓他們絕對獲利後他們也就不會盜版你的片子了。
蟑螂:這個是,《大腕》內有一段台詞絕對絕,對於這盜版問題真的是一針見血。我來說給你聽聽,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
中國這音像產業這油水(兒)大著呢。沒!我跟你講啊,中國現在有兩千七百萬台DVD,每一台機器每年消費十張DVD,每一張DVD我們抽一塊錢的版稅,這一塊錢乘十是十塊錢,十乘兩千七百萬,這就是兩億七千萬哪。兩億七千萬?沒錯!
相信張藝謀肯定也想到過這點,所以他當年防盜版的工作做得如此之好,真是難為他了。連我這種資深的娛樂記者都沒辦法帶照相機進入首映式……
零:哈哈!所以呀,不過我想張藝謀肯定是這樣算筆賬的:
中國電影產業油水大著呢。沒錯!
我跟你講啊,中國現在有13億人,每個人平均每年看一部電影,如果每一部電影我們拿票房2圓,二乘十三億人,這就是二十六億哪。二十六億?沒錯!
中國的評論界,特別是娛樂評論,有種很奇怪的現象或者說習慣:什麼新鮮人新鮮事一出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是一陣熱捧,覺得差不多了,突然180度大轉彎,以前的好處一筆抹殺,彷彿那根本就不是他們寫的。余秋雨如此,趙薇如此,《英雄》自然也沒能倖免。看來娛記們是下決心將這項優良傳統發揚到底了。
本文的重點不在討論媒體的態度,而是想說明,無論周圍人如何評價,《英雄》我是一定要看的。首先,能引起爭議的東西往往比有口皆碑更讓我好奇;而且我做了多年的武俠迷,除了時下熱播的蹩腳古裝戲外,可說是逢武必看;加上是這么一部國產「大」片,又誕生在電腦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你很難用非議把我從它身旁趕開。
關於電腦特技,有人說,《英雄》做得也太完美了,已經蓋過了故事本身的內涵;又有人說,《英雄》根本就沒有故事,全靠武打的花架子撐著。特技在影片中該佔多少比重才合適,這個問題見仁見智,姑且不談;僅就質量而言,《英雄》所做的似乎並不像傳說中那麼完美。我就從介紹中看到過很煞風景的:秦王把劍扔在李連傑面前,說:「你自己選擇吧。」那把劍
飛在空中的樣子要多假有多假。我以為內地影片在這方面追不上《指環王》,至少也得好過《天脈傳奇》,怎麼說你也比人家有人有錢呀!可是一看到秦王那個片段我就起了個念頭,要見識一下《英雄》的不完美可以到什麼程度。這也算我想看該片的一個小原因。更大的吸引力自然來自演員。老張也不知哪來的面子,竟將我的「舊愛」<陳道明、張曼玉、梁朝偉、李連傑)、「新歡」(甄子丹)一網打盡。(章子怡就算了,越看越像花瓶,沒什麼新東西可挖。)說實話我對此次的張藝謀本來不抱太大期望,因為覺得他的根在《老井》中那個農民那裡,拍城市題材已是失敗,所謂的「豪情武俠片」可想而知。張自己也說,拍武俠僅是一個夢;奇怪的是居然有這么多影帝、影後級的大腕肯幫他造夢,這種奇跡般的片子不看,我都覺得過意不去。
說來說去,說到音樂上。譚盾近年的風頭不可謂不勁,先在奧斯卡風光了一回,又搞「永恆之水」,再和某樂評家論戰,知名度一路飈升。人的風格一旦成型就很難改變,出名後尤其如此;體現在作曲者譚盾身上,就成了《英雄》配樂抄襲《卧虎藏龍》的嫌疑。我個人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的。《神秘園》的曲風還不是大同小異,唱片照樣一張張的出,熱銷得很。何況《卧》片配樂得了奧死卡,今年《英雄》又要沖奧,譚盾順手揀個現成朝評委賣個乖也在情理之中。至於兩片音樂到底有多像,還得看電影的時候慢慢體會。
中國電影現在正走到瓶頸。一方面第六代導演的許多好片拿不到公映許可證,一方面第五代又給人江河日下、江郎才盡之感。這時馮小剛、張藝謀、李安等人挺身而出,力圖憑借「敲洋木魚念中國經」的運營方式,使國產片與世界電影工業的大潮接軌。此種嘗試的效果姑且不論,就沖這份勇氣,我也會買下在國內罵聲一片的《卧虎藏龍》的VCD,也會死心塌地地去影院看《英雄》。
④ 電影《英雄》的影評
吊足了的胃最終吃了一頓飽飯。在一片狼籍的中國電影飯桌,英雄是一道真正的招牌菜。
集中了華人乃至世界頂尖的製作群體,投入3000萬美金,英雄成為我所見過製作最為精良的中國電影。很久沒有一部中國電影讓眼睛,耳朵如此興奮了。張藝謀的專業精神令人敬佩,如果誰要向張藝謀豎中指,還是先鞠個躬再說。
看過片子絕對同意這種評價:英雄是一場視覺上的盛宴。我覺得如果早些時候拍出來,英雄還可以拿去做申奧片。所有關於中國的符號,英雄里都不遺餘力地再現:圍棋,書法,劍,古琴,山水,竹簡,弓箭,威威樓宇,漫漫黃沙,青山碧水,紅牆綠瓦。英雄電影的畫面,極具中國畫的意境。如果不去做申奧片,英雄還可以去做中國旅遊的廣告片,或是愛國主義教育範本,的確,我相信每個看過電影的都會為我大好江山,我泱泱大國擊節贊嘆,相信這部電影全球放映後,會加快留學人員歸國效力,加大各國人民來華旅遊觀光力度。
有幾個鏡頭給人留下強烈印像:李連傑一劍刺中甄子丹,為描述劍之快,鏡頭在李連傑的臉一點點穿破雨水的畫面中一一定格。李連傑與梁朝偉在九寨溝一場對決戲,二人蜻蜓點水,水面及水下的鏡頭,絕對可以寫入武俠片視覺經典。我也相信很多人在章子怡和張曼玉比劍那段漫天黃葉的戲中瞠目結舌,盡管那段戲倒更像屬於日本人的意境。
在聽覺方面,英雄把武俠片的音效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不再像以往武俠片強調刀劍,拳腳,飛行的強烈誇張表現,相反,英雄的錄音和擬音方面都相當克制,他們更重視體現"綿長""幽遠"的意境,更強調聲音的質感。這些克制後表達出的竟境令人大開"耳"界。在影院,正對畫面,背景聲安靜得像清澈的湖水,在一片衣袍揮舞和鼓聲的中低音中,劍聲劃破空氣的銳響,配合人影騰挪的聲音,槍劍相撞後的漸弱的震顫聲,極富韌性極具質感。讓人印像深刻的是為描述李連傑劍法之准,他一劍橫貫毛筆,從劈裂筆桿竹質到筆尖毛質聲音的變化。還有在九寨溝對決的劍戲,人腳踏在平靜的水面聲,劍挑破水,震開的一圈圈漣漪聲,人耳悶在水裡到躍出水面後撲面而來的空氣感。影片配樂依然是譚盾,看到最後,我幾乎有點迷乎了,那鼓聲,琴聲,包括伊扎特帕爾曼的小提琴,都真的很像《卧虎藏龍》。
編劇李馮和張藝謀用紅,蘭,白,黃四段視覺的變化把故事的不同版本分段講述,還加了不少辯析的色彩,這讓人想起《羅生門》。這個故事講得很別致而且基本能自圓其說。再一想到電影的短短的拍攝周期,讓人對老謀子心生敬意。而畫面上,英難更像一部部精美的MTV或廣告片的聯播。
英雄是一部符號化的電影,所有的符號都在傳達一個標識:"MADE IN CHINA"。在這樣的視覺聽覺轟炸中,演員的表演成為影片中最為弱化的環節,如果不是出於商業的考慮,估計誰來演都可以完成任務。大牌明星們的表演徘徊在扮酷或更好的扮酷之間,說狠一點,劇本給他們的空間,無法演出"人味兒",他們的內心活動,表情都不再重要,重要是他們要服從服裝顏色變化的需要,電影的主角是服裝,布景,道具,這些符號代表著忠,義,情。演員是人,但是有一群神一樣的攝影舞美燈光,人便不再是人,是英雄,於是一個歷史故事最終變成一個超現實故事。
⑤ 如何評價張藝謀電影《英雄》
毋庸置疑,《英雄》是張藝謀最具爭議的電影作品。最有意思的是,《英雄》在國內外之大相徑庭的評價和口碑。國內的影評人和觀眾對這部電影多持負面態度,統一的認為這部電影缺少內在精神價值判斷,充斥藝術靈魂的空洞,華麗有餘而內容不足;而西方媒體和觀眾卻視這部電影為神作,例如我一個畫畫的美國朋友認為此片是他看過最好的非英語電影,用「無盡的詩意」和「純粹的藝術想像」去贊譽它。 官方信息來看,美國《紐約時報》曾用整整兩個版面報道這部電影,稱「《英雄》這部電影經典得就像中國的《紅樓夢》,也是我們美國奧斯卡的無冕之王。」 而在2005年美國《時代》雜志評選的「2004年全球十大最佳電影」里,《英雄》更是排名第一,成就了華語電影首次問榜登頂的神話。
⑥ 如何評價張藝謀電影《英雄》
《英雄》評價:
《英雄》是導演張藝謀面對電影全球化和商業化的背景,實現自身藝術轉型的一個重要標志。明星雲集,場面宏大,畫面精美,武打設計揮灑寫意,將中國傳統意境於動作片的暴力美學造型相結合,創造了中國大陸電影新一輪的票房神話和電影產業化模式。
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英雄》真正拉開了中國大片時代的帷幕」。同時,《英雄》在商業與藝術之間的宏大敘事策略,也在知識分子、普羅大眾、官方意識形態和電影專業人事件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
其風格、色彩、意境的東方風格,美輪美奐的視聽奇觀,華語大明星的組合,杜可風、程小東、和田惠美、譚盾等跨國跨地區製作團隊的建構,為後來中國的商業大片提供了可以復制的模式。
劇情簡介
戰國後期,戰火紛擾、群雄並起。先後盛極一時的七雄中,唯有秦國雄霸一方。秦王為一統天下,發動了對趙國等諸侯六國的討伐戰爭。秦王野心,激起了各諸侯國俠士的強烈不滿,紛紛伺機刺殺秦王。 趙國刺客長空、情侶刺客殘劍、飛雪三人最為秦王忌憚。
秦王下令:凡能緝拿刺客長空者,可近秦王20步,擊殺殘劍、飛雪者,可近秦王10步,封官加帛。 3年前,情侶刺客殘劍、飛雪雙雙闖入秦宮,刺殺秦王,但在最後時刻,殘劍放棄了親手血刃秦王的機會;殘劍此舉,飛雪甚為不解。從此,兩人生怨。
3年後,秦國俠士無名,實為趙國人,為報「國仇家恨」,也加入到刺秦行列。他潛入秦國,花了10年的功夫,練就了一身最為上乘的功夫「十步一殺」,即在10步之內,可擊殺任何目標。
無名前來與長空、殘劍和飛雪商議刺秦事宜。同門師兄長空為能讓無名接近秦王,在漏頂棋館,佯敗在無名劍下。無名求助殘劍、飛雪,遭到殘劍的斷然拒絕。殘劍的態度更引來了飛雪的不滿。殘劍力勸無名放棄刺秦,這使無名大為不解。
在無名赴秦的路上,殘劍以兩字相贈無名:天下。並解釋說,這是他多年悟出來的道理,秦王不可殺。積怨已深的飛雪再也不能理解殘劍的勸阻行為。殘劍為證明對飛雪的感情以及對社稷蒼生的期待,幽怨地死在飛雪的劍下。飛雪深為愧疚,最後雙雙戕身戈壁大漠。
剩下痴心的女僕如月(章子怡飾)獨自垂淚。秦王召見無名。無名講述刺殺三刺客的經過,取得了十步於秦王的最高規格。無名抓住機會,飛身刺向秦王。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無名最終放棄了。無名以社稷蒼生為由,要求秦王一統中國,結束經年戰爭和歷史恩怨。
(6)電影英雄音樂效果怎麼樣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無名演員: 李連傑
本為孤兒,性孤冷,精神內斂,胸藏血氣,為了替全家報仇,為了拯救趙國於危難,潛心練劍,,他練的只有一式:十步一殺,十年後,,修成絕世劍法。後帶著從長空3人那裡「借」來的憑證,帶著3人不同的殷切希望,無名走進了秦宮大殿。
2、殘劍演員 :梁朝偉
與飛雪為情侶,原亦為刺秦之人,3年前與飛雪雙雙闖入秦宮,刺殺秦王,但在最後時刻,殘劍放棄了親手血刃秦王的機會。因此二人生怨。無名前來求助時,力勸無名放棄刺秦,以兩字相贈無名:天下。
⑦ 如何寫好電影觀後感
如何寫好電影觀後感範文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視頻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悲喜劇與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觀後感是對電影更加具體深入的欣賞,但是著筆寫觀後感,卻是大多數人頭痛的事。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如何寫好觀後感的方法,並附有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閱讀。
方法:
(一)
電影觀後感到底怎麼寫?怎樣才能寫好?近幾年,我在指導學生寫觀後感中「摸著石頭過河」,漸漸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聚「睛」會神,觀感共鳴
要寫觀後感,首先要「會看」電影。也許有人會發笑:只要眼不瞎耳不聾,誰不會看電影?可是為什麼許多人看完影片留不下印象呢?更不必說寫出感想了。因此,提醒學生在看電影時要「投入」,要讓自己沉浸在影片所營造的情感世界裡,與主人公同悲歡、共休戚。同時,還要並用眼、耳、腦各種感官,留意細節。所謂細節,是影片畫面中對表現對象的局部或細微的變化進行精要細致的描繪。細節包括人物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道具的運用,色彩的調度,聲音的變化等。典型的細節對展現人物性格、設置懸念、推動情節發展都起著積極作用。如《大轉折》中先後三次出現蔣xx的背影,每一次出現都預示著國民政府軍隊下一次的失敗,通過三次背影的刻畫,將蔣xx政權日薄西山的局面溢於言表地體現出來。觀眾觀看影片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視聽享受的過程,既是視覺美感逐漸積累的過程,也是情感刺激不斷深化的過程。只有聚「睛」會神,我們在觀看時獲得的感受才能愈豐富、強烈,對影片內涵的理解也就愈深刻、透徹,寫觀後感就更有基礎。
寫觀後感,要從自己觀賞影片的感受出發。可是,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我強調學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五六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
要寫好觀後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電影《英雄》運用了音樂與情節的和諧搭配,提高了人們的觀看情緒,又用紅、黃、藍這三種色彩清楚地說明了三個不同的故事。音色相配使《英雄》的視覺觀賞效果達到了中國武俠電影一種新的境界。可是看了《英雄》後,學生認為無法聯系實際。我就這樣啟發學生:那麼這部影片中,誰才是真正的英雄呢?是為了殺秦王可以犧牲自己性命的長空和飛雪;還是為了國家、人民能得到統一,而放棄報仇的殘劍和無名;或是為了宏圖大業,明明不忍心卻狠下心殺了無名的秦王;又或者每個人都是英雄,因為英雄的特質在他們身上都得到了體現?然後我再要求學生用比較法,針對現今社會,看是否有不同於秦王等大英雄的無名英雄?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些英雄人物?這樣,學生馬上想到了當今社會上的各種英雄行為,想到了如今並不太平的世界大勢。同學們暢所欲言,彷彿一下子有話可寫了。後來,班上小葛和小陸同學的《英雄》觀後感陸續在《新視野作文》上發表。如今小葛上了名牌大學又進入新聞系學習,也許是當初的鼓勵激發了她與文字結緣吧!
引導學生觀感「共鳴」,聯系實際寫好觀後感,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認識能力,還能起到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作用,比老師嚴肅地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二、曲徑通幽,挖掘要深
從寫作訓練的角度講,觀後感屬於評析性的議論文一類。電影觀後感,即對影片發表評論,抒發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它又有別於影評:影評--重在「評」,在挖掘了主題之後,應當對主題的成功與否、主題的表現所依賴的環境是否真實,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現實生活以及電影語言的運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開評價與論述;觀後感--重在「感」,表達方式以抒情、敘述為主,內容多為電影對觀眾的啟發,觀眾看了影片後的感想等。
在影片中可感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從主題、人物、細節、場面、語言等方面入手;就多部影片來說,有的側重於思想內容,有的側重於表現形式,有的截取影片的某個場面、某個事件。「感點」的選擇,各具特色,可資借鑒。
寫電影觀後感,要選擇好角度。一篇幾百字的觀後感,容量很小,而一部電影所牽涉的內容卻很多,切忌面面俱到,必須選好角度,把重點放在一個側面上,這就叫「口子要小,挖掘要深」。選擇角度,一方面要看影片本身的特色,另一方面要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麼地方。角度選得好,對立意、選材、構思、謀篇都直接產生連鎖反應,有利於把觀後感寫好。
如電影《少女穆然》記敘了一個女孩短暫、坎坷而又富有意義的一生,表現了她勇於戰勝困難、挫折乃至疾病、死亡的獨特經歷,謳歌了堅強、善良、樂觀的理想主義精神。
也可以從細節寫起:「『生命不是質量,而是一個量詞……』這是影片《少女穆然》中張穆然墓碑上的一句話,它的含義或許只有真正嘗試過垂死掙扎的人才能體會,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也在消耗生命,你是否體會到你生命中獲得了什麼?體會了什麼?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意義嗎?」
三、厚積薄發,調「兵」遣「將」
寫電影觀後感,要充分而又妥貼地運用學過的語言。民間有一個給「語言」下定義的謎語:「不是蜜,但是它可以粘住一切。」高爾基也說過類似的話:語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文學的第一個要素是語言。」電影是一種藝術,電影觀後感自然要牽涉到方方面面,沒有足夠的語言儲備,就無法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對影片沒有真切而深刻的感受,自然寫不好觀後感;有了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如果語言貧乏,同樣也寫不好電影觀後感。
比如有一個同學,他在寫《少女穆然》觀後感時,先將整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先寫張穆然如何跟著父親從貧窮落後的陝北農村來到北京求學,再寫張穆然在學校中如何被嘲笑,如何進步,接著寫張穆然怎樣擔負起繁重的家務,如何為辦理母親的戶口問題一再來到派出所,然後寫她突然患病,接受一個個嚴酷的考驗,在病床上怎樣寫下自傳體小說,怎樣接受《實話實說》欄目組的采訪。最後結尾時才寫到:「電影看完後,我感覺到張穆然真是太偉大了,我要向她學習,做生活中的強者。」
針對這樣一篇觀後感,作者盡管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和語言要求上看,都是不合格的。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語言平淡無味,很難吸引讀者的眼球。
(二)
許多同學都害怕寫電影觀後感,看時激動不已,寫時無從下筆,要麼通篇復述影片內容,要麼不著邊際地空發議論。那如何寫出真情流露的觀後感呢?
一、正確把握文章內容。
常見的觀後感一般包括三大塊內容:1、內容簡介。用簡單幾句話概括影片內容,就像我們平時讀了一篇課文歸納主要內容一樣,做到既完整又簡練。2、發表評論。寫這部分時,同學們可向自己提這樣幾個問題:你對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為什麼?哪個人物你最喜歡,為什麼?哪個場面最使你感動,為什麼?只要選擇其中一個問題深入思考並寫下來,就構成了自己對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個鏡頭的個性評價。3、抒寫感受。這是觀後感的主體部分,學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號。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較:或將片中人物與自己比較,尋差距,找不足;或與身邊熟悉的人相聯系,闡發自己的觀點;或將電影中的先進事跡與生活中、社會上的現象比比較,從正反兩方面談感受。在寫作時,同學們可簡單列舉一些親身經歷、耳聞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敘議結合。一句話,只有聯系自己,聯系生活和實際,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二、找准寫作的切入口。
一部電影人物眾多,內容紛繁,情節縱橫交錯。寫作時不能面面俱到,必須找到一個切入口展開全篇,好像一條紅線將「簡介-評論-感受」三塊內容串連起來。下面簡單介紹幾種方法:1、選擇一個人物。一部電影看完,有的同學對主角贊不絕口,有的對某一配角記憶深刻。不管怎樣,只要挑選一個人物,透過其言行舉止走入他的內心,由此而發表評論,抒寫感受。2、截取一個片斷。即選擇影片中的一個小故事或一個獨立的情節展開。如電影《任長霞》中,表現任長霞一心為民的事例很多。同學們就可選擇其中的一個小故事作為切入口,聯系實際談感受。3、描寫一個鏡頭。即採用特寫或素描的方法,生動描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一個鏡頭,引發自己的情感共鳴,進而談體會說感受。
三、循序漸進寫出特色。
初學觀後感的同學可按照常見的「簡介-評論-感受」三段式順序謀篇布局,這樣容易上手。有時,「評論」和「感想」可合二為一,邊點評邊寫感受。有了一定基礎後可突破固定結構,採用邊敘邊議邊抒情等方式,圍繞一條中心線索,寫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獨特感受。
範文:《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這部影片講述了郵輪弗吉尼亞號上的一個傳奇故事。主人公1900是一個棄嬰,他被發現在頭等艙的一架鋼琴上,老船員丹尼收養了他,為了逃避法律,1900作為一個不為人知的孩子存在於世,就好像這個世界,他根本不存在一樣,1900在8歲那年,丹尼因為一個意外去世,他失去了他唯一的親人。當丹尼的遺體投向大海的那一刻,他便真的是以海為生了。那一天,他聽到了遠處船上傳來的聲音,有人告訴他,那是音樂。也許是天註定,他對音樂非凡的天分讓他不到十歲就能演奏出讓人感動的音樂。這一切,他無師自通。他是一個音樂天才。 影片中最令我震撼的有3幕。其一,是當風暴來臨時,1900坐在鋼琴上與他後來的好友康隨船滑翔,伴著美妙絕倫的音樂,享受海洋的顛簸。那一刻,是如此的驚心動魄,又是如此的安逸。1900彈著悠揚的樂曲,彷彿在海上起舞,音樂是那樣的切合情景。那一刻,他不僅為海而生,更是為鋼琴而生。其二,是他與另一個著名鋼琴師比賽的場景,影片用誇張的手法向觀眾表現了1900驚為天人的鋼琴演繹天賦。當全場為之安靜的那一刻,當香煙被琴弦點燃的那一瞬間,1900贏了,他贏得了全場的贊嘆,也讓那個著名鋼琴師黯然離去,他用他自己的海洋贏得了所有人的喜愛。其三,便是結尾時,1900含著淚告訴老友:「在船上,我擁有鋼琴,我可以在他的88個琴鍵上奏出我所喜歡的無限音樂,在這里,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可當我看到面前那個陌生世界的時候,我突然感到恐懼,那是一個無限的鋼琴沒有限制,你行走其中永遠都不會知道你要去彈什麼。在這樣的世界我要怎麼去生活呢?」這是他的遺言。1900一生都未曾下過船,這個超然物外的鋼琴師始終沒有邁出那跨越的一步,即使岸上能使他有令他譜出無比華美樂曲,令他砰然心動的女孩,即使踏上岸能使他聽到他嚮往已久的另一種海的聲音,他還是選擇了停留,即使這個決定的砝碼,是他的生命。
1900的死也許太過遺憾,他與輪船一起被炸毀升天,一代音樂奇才沒有留下任何完整的著作便離開世界,他留下的只有那些震撼,那些回憶,那些人們的遺憾,還有懷念。
看完這部影片,最終,我的遺憾和惋惜占據了上風,有那麼些無奈,他是孤獨的,也是封閉的。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需要封閉和退守的天地,就如同1900的「船」和「鋼琴」,每個人都離不開自己的習慣,而且對習慣和制度產生著無限的依賴甚至與之共生死,如1900一樣與弗吉尼亞號共歸於盡。1900喜歡船,喜歡搖滾和漂浮的大陸,喜歡那些匆匆的過客從眼前走過,因為他已經徹底的習慣了,已經與船和鋼琴融為了一體。一旦離開那裡,他會感覺到陸地在搖晃和顫抖,習慣了動盪,是不是也就拒絕和厭惡和平和寧靜呢?
他喜歡看別人實現夢想的人生匆匆來去,喜歡自己在鋼琴前獨唱主角,這種喜歡是不是也說明了一個人思維定式對人生價值觀的禁錮?一個不能適應環境變化、不能隨環境變化而改變自己角色的人註定與那個時代一起消亡,這是社會的也是自然的生存法則,那麼1900的結局也許也是註定的,他喜歡自由和恬淡,他有自己的理想世界,那就是他的海洋,他的船,他的鋼琴。1900代表的是一種童真和純潔,代表的是人類對自身無窮無盡的慾望的恐懼,當1900站在舷梯上猶豫不決的時候,面對塵煙四起的現代工業文明,1900終於下定決心從此不再離開自己漂浮的世界。
如果說把弗吉尼亞號看做是1900的家的話,那麼這個價就是他的全部的世界,1900終究沒有勇氣走下船的原因,是他一直生活在這樣一個單一的世界裡。1900愚蠢的一點在於他沒有勇氣去接受一個未知的世界,但他的智慧之處也就在這里。人的盲目之處就是過高的看待了自己的水平,其實有些東西是可以駕馭的,但有些則不是,對於前者要全力把握,對於後者就要懂得如何去放棄,否則就是「致命的自負」。自負是一種無知的表現。對於1900而言,他能把握的鋼琴中的音樂世界和弗吉尼亞號上的小人際社會,而岸上的世界無疑太大,太復雜。1900的聰明之處在於他懂得捨去,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於是,這種單純讓我們看到了一絲可愛,這是他的本心。
1900的故事倒是提醒了我,在世界中流浪的時間久了,我們對於本心的認識究竟是多了還是少了,倘若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越來越淡薄,那麼該如何去認識周圍的世界呢?我也很迷惑。
;⑧ 電影<<英雄>>的主題
主要就是改編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吧~
《英雄》電影,張藝謀導演--武俠巨片.
片名:英雄
英文片名:Hero
又名:
國家/地區:中國
區域:中國大陸
出品:北京新畫面影業有限公司 銀都機構有限公司 精英娛樂有限公司
發行: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北京新畫面影業有限公司
類型:武俠 愛情
導演:張藝謀
編劇:李馮 張藝謀 王斌
製片:李馮 張藝謀 王斌
主演:李連傑 梁朝偉 張曼玉 陳道明 章子怡 甄子丹
分級:美國PG-13
片長:96分鍾
上映時間:2002年12月14日
全部劇組成員:故事原創: 張藝謀, 李馮, 王斌
編劇: 李馮, 張藝謀, 王斌
文學策劃: 王斌
攝影指導: 杜可風
武術導演: 程小東
美術: 霍廷霄 , 易振洲
服裝-人物設計: 和田惠美
錄音: 陶經
剪揖: 翟茹
作曲: 譚盾
製片主任: 張震燕
劇情: 一、秦宮,黑色。開篇。
戰國末期,六國征戰,秦國最強。秦王嬴政(陳道明飾)懷著一統天下的抱負,卻成為眾多刺客的刺殺目標。
這一天,嬴政將要召見一位名叫無名的小官吏(李連傑飾)。無名一襲黑衣,氣宇軒昂,走進青黑色的大殿。
這也許是中國歷史上最空的一座皇宮。沒有宮女侍衛,沒有任何裝飾,一派肅殺之氣。嬴政一人高居王座,與無名遙遙相對。
自從三年前的某一天,兩名刺客沖破三千侍衛的阻擋,殺入殿內,嬴政就一直處於深深的恐懼之中。為了不給刺客以藏身之處,這個大殿成了世界上最空的一座皇宮。甚至侍衛,也只能守候在殿門之外。
除非,誰能夠像無名這樣,殺死嬴政的心腹大患。
[無名,與嬴政遙遙相對,開始講述他如何殺死嬴政的第一個心腹大患,刺客長空(甄子丹飾)。]
二、棋館,黑色。無名的講述。
雨天,棋館里,在盲人老者的撫琴聲中,長空擊敗秦國七大高手,正待走出棋館,無名一聲斷喝留住了他。"慢!"
古箏聲中,雨水順著棋館青黑的屋檐流淌,兩個黑衣人上下翻飛。狀如舞蹈,然而卻是一場生死角逐。
無名一劍刺出。與劍的快速相比,雨珠的滴落變成了緩慢的滑行。
長空倒地。
【殺死刺客長空者,能近秦王百步。重賞之餘,無名獲准與嬴政相隔百步。他開始講述如何殺死令嬴政三年不能安寢的另外兩個心腹大患,刺客殘劍(梁朝偉飾)與飛雪(張曼玉飾)。】
三、趙國,紅色。無名的講述。
無名一身紅衣,以向殘劍求字為名來到殘劍飛雪隱居地,趙國書館。殘劍正在沙地練習書法。盡管一身紅衣,卻掩不住他一臉的落寞。如月也是一身紅衣,侍奉在旁。此時,秦軍大兵壓境,箭如飛蝗般撲來。藏書閣眾人紛紛中箭,未中箭者卻依然堅持練習書法。趙國書法正是以剛烈而著稱的。
箭中,殘劍奮筆疾書。
飛雪無名奮力擋箭。
箭陣停了。殘劍寫完了他的字,是一個血紅的"劍"字。
為對付兩大頂尖高手,無名決定採取離間計。他與二人相約比武時說,長空在被自己殺死之前,托他轉交給飛雪一樣東西。
在把那樣東西交給飛雪的同時,無名把嫉妒也放在了殘劍心裡。
是夜,殘劍撕開如月的衣裳。如月放肆地笑著,彷彿笑給飛雪聽。
嫉妒是拌著蜜汁的烈性毒葯,這種毒葯沒有解葯。當無名精心炮製的這份毒葯終於發作時,飛雪的劍穿過木門,殘劍頹然倒地。
凄美的黃葉林,如月向飛雪尋仇。她們彷彿在刀刃上踮起足尖,展開絕望的舞蹈。黃葉在飛旋,撲打著她們,彷彿那令人窒息的愛情。只有當她們在黃葉林之巔飛行時,藍天偶然呈現,卻更快地被她們或將她們拋棄。
如月一次次發出絕望的攻擊,她慘淡的青春,曾經只被一個男人而照亮了一瞬間。而現在,她只想讓這所謂的青春被仇恨全部點燃,然後燒盡。
她只是個侍女,她只能擁有一個侍女的武功以及全部的悲哀。
她被結果了。
一切都變得血紅,那曾經的黃葉,那曾經的藍天,都沉浸在一片血色之中。
飛雪也因此心神大亂,被無名一劍刺死。
【無名講完,將巨幅"劍"字獻予秦王。嬴政宣布更豐厚的重賞。同時,無名獲准與嬴政相隔十步。在他們之間,燭火向著嬴政燃燒著,呼呼作響,嬴政突然說,無名,你在撒謊。】
四、藍色。嬴政的猜想。
三年前,嬴政曾與殘劍飛雪有過難忘的較量。在嬴政的印象之中,殘劍、飛雪頗有俠者風范,怎麼可能如無名描述得那樣狹隘,受情慾所困?而最大的可能是:
無名也是一名刺客!
無名練下一門"十步一殺"的獨門武功,這種武功可以在十步之內迅速致對方以死地。但是秦宮戒備森嚴,只有殺死著名的刺客長空、殘劍、飛雪,才能夠獲得近嬴政十步的機會。
長空,其實是無名的朋友,甘願自殺。棋館一幕,其實是兩人商量好,在秦國捕快面前上演的一場好戲。
殘劍與飛雪為保全對方,爭先赴死,而終於被飛雪偷襲成功,飛雪偷襲刺傷殘劍,孤身赴死。
嬴政還猜想,殘劍與無名在九寨溝的湖畔還有過一次真正點到即止的君子間的比武。
湖面飄浮著小亭,飛雪的屍體躺在那裡。兩個男子,輕柔地飛過湖面,有如翩翩驚鴻。他們彷彿是在水面上進行著憂傷的舞蹈。為了不得不的使命,必須讓愛與柔情漂流。
【巨大的"劍"字下面,嬴政講著他的猜測,還有他將要統一天下的抱負。"那將是一片大大的疆土。"在他與無名的十步之間,燭火呼呼作響。嬴政接著說,"你知道我是怎麼猜出來的嗎?我從這燭火中感覺到了殺氣。可是,"他又懷疑地問,"為什麼,它又開始搖擺?"】
五、綠色,白色。無名講述真實故事。
三年前,殘劍飛雪聯手刺秦。
那時的秦宮,還有著巨大的綠色幔帳。然而,當他們闖入這綠色幔帳的秦宮,見到嬴政時,殘劍卻放棄了。在漫長的練習書法修習武功的過程中,殘劍領悟了什麼。
飛雪為此三年未同殘劍講一句話,她不肯原諒,他那功虧一潰的收手。
現在,無名又一次在他們面前提起"刺秦"兩個字。
藏書閣,無名演示著他精準的劍法。他的劍精確地剖開一桿纖細的毛筆,穿過筆尖。他的劍能夠准確地穿過人體的兩個穴位,從而保證被刺者當時的倒地只是一時的假死狀態。事實上,長空並沒有死。而殘劍和飛雪也可以不必死。
然而,畢竟這仍然是冒險。
次日,殘劍飛雪赴約。路上,兩人都准備動手,但到底是飛雪搶了先,殘劍眼睜睜地看著飛雪赴死。
在無名奔赴刺秦之路時,殘劍攔住了他,在地上寫了兩個大字。
六、秦宮,黑色。
是哪兩個字?
"天下。"
在這兩個字面前,個人的仇恨似乎顯得微不足道。這正是無名與嬴政之間的燭火搖擺不定的原因。
嬴政將劍擲在無名桌前,說:"你選擇吧。"
而當他背過身去,面對殘劍寫下的那個巨大的"劍"字時,嬴政忽然明白了殘劍在三年前領悟到的東西:
"第一重境界,手中有劍,心中亦有劍;"
"第二重境界,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第三重境界,手中無劍,心中亦無劍;"
無名垂下了雙手。
他轉過身去。
他走出大殿。
他來到黑色的宮門前。
而三千黑衣侍衛皆已涌來。一片涌動的黑色中,他們的紅色的帽纓星星點點,分外醒目。
"殺,還是不殺,請大王定奪。"
嬴政沉呤著。
"若不殺,則有違大秦律令,有礙統一大業。"
聲潮洶涌。
嬴政手向下一揮。
萬箭齊發。
七、雅丹地貌,白色。結局。
消息終於傳來。飛雪惱怒地揮劍與殘劍比拼。終於,飛雪一劍刺出,殘劍卻並不躲避,坦然承受。
沒有鮮血流出,因為一切都是那樣潔白。
飛雪自殺。
"殘劍飛雪,人不離人,劍不離劍。"
那裡,帝王實踐了"天下"的理想。無名被隆重其事地厚葬;
這里,他們實踐了不離不棄的諾言。風吹動了他們潔白的衣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