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趙雷的電影作品
1952年《新紅樓夢》飾-小生 1953年《殘生》飾 -吳德華
1953年《小夫妻》飾 - 聞子揚
1954年《鳥語花香》飾 - 桂大為
1954年《誘惑》飾 - 徐德懷
1954年《人鬼戀》飾 - 楊畏(即楊於畏,改編於《聊齋志異》之《連瑣》)
1955年《自君別後》飾 - 陳志元
1956年《零雁》飾 - 靜山
1956年《花落又逢君》飾 - 艾蒙
1956年《水仙》飾 - 盛玉麟
1956年《亂世妖姬》飾 - 魏仲華
1956年《喜臨門》飾 - 林樂華
1957年《黃花閨女》飾 - 庚虎
1957年《神秘美人》飾 - 杜君孟
1957年《春光無限好》飾 -高朗
1957年《蓬萊春暖》飾 -吳韻
1957年《移花接木》
1957年《夜來香》飾 -石顯同
1958年《給我一個吻》飾 -劉連城
1958年《丹鳳街》飾 - 胡大狗
1958年《一夜風流》飾 - 侄少爺(劉道甫)
1958年《貂蟬》飾 -呂布
1958年《大馬戲團》飾 -趙仁(飛人之王)
1958年《借紅燈》飾 -林逢春
1958年《人約黃昏後》飾 - 萬家良
1959年《江山美人》飾 -正德皇帝
1959年《飛來艷福》飾 - 劉大偉
1959年《嬉春圖》飾 -陳牧
1959年《雙雄奪美》飾 - 文質彬
1959年《紅粉干戈》飾 - 平青隊長
1959年《偷情記》飾 - 宋子羽
1959年《淘氣千金》飾 - 袁可風
1960年《特嫁春心》
1960年《第二吻》
1960年《江水東流》飾 -趙永生
1960年《我的愛人就是你》飾 - 大偉
1960年《倩女幽魂》飾 -寧采臣
1961年《猿女孟麗絲》
1961年《燕子盜》
1961年《雲開見月明》飾 - 魏雲昌
1961年《手槍》客串 - 巴士乘客
1962年《紅樓夢》客串 -賈政
1962年《楊貴妃》客串 - 刺客
1962年《白蛇傳》飾 -許仙
1962年《荒江女俠》
1962年《夜半歌聲》飾 - 宋丹萍
1963年《趙五娘》飾 -蔡伯喈
1963年《武則天》飾 - 唐高宗李治
1963年《夜半歌聲續集》飾 - 宋丹萍
1963年《杜鵑花開》飾 - 林仰山
1963年《原野奇俠傳》飾 - 張單峰(即張丹楓,改編於《萍蹤俠影錄》)
1964年《玉堂春》飾 -王金龍
1964年《寶蓮燈》飾 - 二郎神
1964年《西太後與珍妃》飾 -咸豐皇帝
1964年《王昭君》飾 - 漢元帝
1964年《賣油郎獨占花魁女》飾 -秦重
1964年《啼笑姻緣(上集)》飾 -樊家樹
1964年《啼笑姻緣(下集)》飾 - 樊家樹
1964年《深宮怨》飾 - 順治皇帝福臨
1965年《三朵玫瑰花》
1965年《西施》飾 -勾踐
1965年《金玉奴》飾 - 莫稽
1966年《空谷蘭》
1966年《嫦娥奔月》飾 -後羿
1967年《第一劍》
1967年《危險人物》
1967年《蘇小妹》
1967年《女人!女人!》
1967年《原野遊龍》
1967年《鐵馬銀玲》
1967年《扇中人》飾 -劉子固
1968年《血酒紅玫瑰》
1968年《風塵客》
1968年《麒麟寨》
1968年《紅梅閣》飾 - 裴舜卿
1968年《雁翎刀》
1968年《玉龍吟》
1968年《決斗惡虎嶺》飾 - 張凱英
1968年《七大盜》
1968年《千手佛》飾 -羅丹
1969年《亡命八傑》
1969年《嘉嘉》
1969年《盜璽》
1969年《楓林渡》
1970年《翠寒谷》
1970年《壯士血》
1970年《神槍手》
1972年《伏虎榜》
1972年《偷情世界》
1972年《騙術大觀》
1973年《騙術奇中奇》
1973年《牛鬼蛇神》
1973年《浪》
1973年《麒麟掌》
1974年《至尊寶》
1974年《絕招》
1975年《艷窟神探》
1975年《忠烈圖》
1975年《橫沖直撞小福星》
1975年《強中更有強中手》
1976年《新孫悟空72變》
1977年《蛇山蠱女》
1978年《交貨》
1978年《新紅樓夢》客串 - 賈政
1979年《盤古開天地》
1979年《百戰保山河》
1979年《發達之人》
1980年《風流人物》
1980年《釋迦牟尼》
1980年《金枝玉葉》
1981年《貓頭鷹》
1982年《新目蓮救母》
1989年《義膽群英》
B. 楊貴妃曾經扮演過的演員都有哪些
1,林芳兵
林芳兵,1965年6月30日出生於江蘇省揚州市,原籍浙江寧波。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內地女演員。1986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90年在《唐明皇》里飾演楊貴妃。
2,周潔
周潔,上海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舞蹈演員,中國當代舞蹈界代表,中國舞蹈家協會理事表演藝術委員會委員,歷屆CCTV全國電視舞蹈家大賽評委,藝術家,1994年在《楊貴妃秘史》里飾演楊貴妃。
3,陳秀珠
陳秀珠(Rebecca Chan),1958年10月20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潮陽,中國香港女演員。1979年參選香港小姐並與TVB簽約,1983年在《歡樂長安》里飾演楊貴妃。
4,范冰冰
范冰冰,1981年9月16日出生於山東青島,華語影視女演員、製片人、歌手,畢業於上海師范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2007年在《大唐芙蓉園》里飾演楊貴妃。
5,伊能靜
伊能靜(Annie Shizuka Inou),本名吳靜怡,1969年3月4日出生於台灣台北,祖籍山東濟南,中國台灣歌手、演員。1987年發行首張音樂專輯《有我有你》進入娛樂圈,2009年《李白》里飾演楊貴妃。
C. 邵氏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中祝英台是誰唱的
邵氏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中祝英台是樂蒂演唱的。
樂蒂(藝名),原名 奚重儀(1937年8月29日—1968年12月27日),香港國語片演員。
樂蒂自小受京劇四大家熏陶,接受過京劇基本訓練。在古裝電影獨創古裝京劇加生活化動作,細膩多變化入神演技,演繹古代仕女著名。2005年9月2本樂蒂個人紀念專書同時在台灣發行。作品有《倩女幽魂》、《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台》、《崎人艷婦》等。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紅梅閣 飾演 李慧娘
風塵客 飾演 慕容雪
太太萬歲 飾演 張瑞娟
亂世兒女 飾演 馬秀芸
鎖麟囊 飾演 薛湘靈
太極門 飾演 沈玉蘋
決斗惡虎嶺 飾演 段燕燕
扇中人 飾演 姚阿綉、仙子
嫦娥奔月 飾演 嫦娥
最長的一夜 飾演 阿翠
獲獎記錄
戛納國際電影節 ▪1960 第14屆 最佳女演員 《倩女幽魂》 (提名)
台灣電影金馬獎 ▪1963 第2屆 最佳女主角 《梁山伯與祝英台》 (獲獎)
D. 劉德華在《失孤》中被群演扇巴掌,他究竟有多敬業
劉德華是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明星,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不僅帶給了我們很多經典歌曲,更是有很多精彩的影片呈現。
在劉德華所出演的電影中,我對於《失孤》的印象最為深刻。劇中劉德華飾演的雷澤寬, 是一位失去孩子的父親;在孩子被拐走以後,他就開始了慢慢的尋子之路。
作為一位天王巨星,劉德華在《失孤》,這部電影中付出了很多。其中有一個鏡頭,是自己趕到福建去辨認兒子;但卻被孩子的養母趕來制止,而且當時直接抓著頭發扇巴掌。
可能在我們看來,這些都是逢場作戲;但當時劉德華為了要逼真的效果,讓群演真的扇巴掌,而且最後還掉到了水裡。
正因為他在電影中,付出了很多;所以才讓雷澤寬這個角色,非常的深入人心。
E. 關於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 電影
《王昭君》
《貂蟬》
《楊貴妃》
《西施》、《扇中人》
F. 那些人演過西施 我的是全部 電視劇
一、1965年香港粵語電影 白茵 -《西施》
二 江青版西施、1965年台灣黑白電影 江青 -《西施》(李翰祥導演)
三、1967年香港國泰電影 樂蒂 -《扇中人》
四、1983年浙江電視台 董智芝 -《西施》
五、1986年亞視 黎燕珊 -《西施》
六、1987年台灣電視劇 馮寶寶 -《西施》
七、1995版 蔣勤勤 -《西施》
八、1997年內地電視劇 曹穎 -《古吳春秋》
九、1998年台灣電視劇 張敏 -《戰國紅顏》
十、2005年大陸劇 周揚 -《越王勾踐》
十一、2005年大陸劇 安以軒 -《卧薪嘗膽》
十二、2006香港無線 郭羨妮 -《爭霸傳奇》改名為爭霸
G. 聊齋志異有哪些篇章已經改編成影視作品
《聊齋》、《聊齋之艷蛇》、《聊齋志異之孽欲狐仙》、《胭脂》、《馬介甫》、《三生》(又名《殘生》,原著同名)、《人鬼戀》(又名《冷月香魂》、《連瑣》、《倩女幽魂》、《湖山盟》、《狐諧》、《嬰寧》、《花姑》、《畫皮》、《嫦娥奔月》、《扇中人》、《翩翩》、《陸判》、《荷花三娘子》、《連瑣》、《伍秋月》、《勞山道士》、《美人首》、《鬼皮》、《鬼屋麗人》、《綠衣女》、《荷花三娘子》、《胡四姐》、《長亭》、《鬼叫春》《鬼戀》、《畫中仙》、《聊齋艷譚1·艷魔大戰》、《聊齋艷譚2·五通神》、《聊齋艷譚3·燈草和尚》《聊齋艷譚之欲焰三娘子》、《聊齋艷譚之玉女聊齋》、《畫皮之陰陽法王》、《狐仙》、《聊齋金瓶梅》、《聊齋金瓶梅之深喉》、《聊齋驚艷》、《敦煌夜譚》、《倩女幽魂2人間道》、《倩女幽魂3·道道道》、《靈狐》、《嶗山鬼戀》、《陰陽判官》等。
多是香港拍攝的。
H. 誰知道香港電影公司邵氏電影的資料
邵氏電影的光輝歷史
對許多人而言,邵氏電影已是一個經典,在中文影史上,更是一個重要的光影標記。
提及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最輝煌的年代,人們總會想起它當年的口號: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邵氏在最風光的時期,幾乎是香港的電影王國,它的成功與聲勢,當然不是一蹴而就。而這一切需要從頭說起。
就從50年代中期說起,當年東南亞的電影事業還在萌芽時代,而香港電影已開始蓬勃,可說是手執東南亞電影業的牛耳。在50年代中,香港影壇其實有三大勢力,就是邵氏、電懋(國泰)和左派的長城與鳳凰公司。它們的特色就是以拍攝華語片為主流,拍片數量多且穩定,而且製作都比其他獨立電影公司認真嚴謹。
以當時的情況而言,邵氏的實力與聲望,起初都不及新馬影業大亨陸運濤手創的電懋。當時電懋財雄勢大,明星與導演陣容強大。單論明星,電懋就有林黛、尤敏、林翠、葛蘭、葉楓、李湄、丁皓、王萊、蘇鳳。小生則有張揚、雷震、陳厚、喬宏、田青等。電懋的導演陣容則有岳楓、陶秦、唐煌、易文、王天林等。更有高級職員宋淇、秦亦孚,更有張愛玲編劇助陣。在鍾啟文的領導下,成就蒸蒸日上。
迎頭趕上 與電懋一爭長短
在50年代初期,尚是邵氏父子電影公司的邵氏,可說是處於電懋下風,明星陣容不及電懋強大,除了同樣有當時兩邊走的林黛與林翠外,只有後來由長城轉投入的樂蒂,而斯時尤敏則已跳槽電懋,生角只有趙雷較知名。在此時期,連李麗華、嚴俊、張仲文等,起初都是為電懋效力。
50年代中,邵氏改組為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由新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主政。邵逸夫更由新加坡到香港主持電影拍片工作,與電懋一爭長短。可以說,香港的電影事業,其實是由南洋幫新馬大亨創立的。邵逸夫是商業奇才,在他的領導下,邵氏一洗頹風,迎頭趕上,甚至後來居上,把電懋拋在身後。
早期的電懋電影和邵氏電影的主要分別,簡單的說,電懋的電影時代氣息較濃,它電影中的女主角,都是穿西式洋裙的。而邵氏的則多數都還穿著唐裝衫褲。舉個例子,電懋出名的《四千金》、《曼波女郎》、《玉女私情》、《青春兒女》、《空中小姐》,這些女主角們都是典型的香港50年代的新城市女性,她們都穿著搖曳生姿的西洋大傘裙。而邵氏同期的電影如《春光無限好》、《丹鳳街》、《夜來香》、《窈窕淑女》、《黃花閨女》、《月落烏啼霜滿天》等,女主角都還穿著當年大部份婦女所穿的唐裝衫褲,有些更是民初裝。
單從服裝,就可以看出50年代早期,邵氏和電懋電影的不同風格。電懋較城市化,邵氏則著重鄉土化與唐人街風味。
在邵逸夫入主邵氏主持大政後,就有明顯的不同,首先他拉攏了當年最紅的林黛與李麗華,成為邵氏基本演員。小生陣容也加強,除了原本當家的皇帝小生趙雷外,也拉攏了陳厚跳槽加入,之後關山也由左派陣營投入邵氏,鍾情與張仲文較後也加入邵氏。
單是有大明星還不夠,邵氏此時更下大資本拍大片,影片改成綜藝體闊銀幕外,更投下重資拍彩色片,觀眾趨之若鶩。《江山美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成了那一年香港最賣座的中文電影。有一個「笑話」說,就因為《江山美人》這部片,香港觀眾此時才知道除了任劍輝和芳艷芬外,還有一個明星叫林黛。有這個笑話產生也不出奇,當年香港的主流市場是粵語片,而華語片則是以新馬南洋一帶有主要市場,電影都是在「南洋」上映。
迎合口味 帶起黃梅調熱潮
邵氏電影票房後來勝過電懋電影,是因為邵氏更會做生意,邵逸夫知道南洋觀眾的口味。以前的電影觀眾以婦女為主,她們喜歡的除了先苦後甜的「家庭倫理文藝大悲劇」外,更喜歡歌唱片,歌愈多愈受歡迎。
在早期的《桃花江》、《曼波女郎》時期,邵氏在歌唱片輸了腳步,但它更自傲的是,它帶起了另一個更風靡觀眾,轟動期更長久的港式黃梅調電影熱潮。在《江山美人》之後,《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王昭君》、《楊貴妃》等彩色闊銀幕大製作,更令邵氏真正擦亮了金字招牌,熠熠生光,相形之下,它的主要對手電筒懋已黯然失色。
在邵逸夫領導時,邵氏也拉攏了當年的大導演岳楓和陶秦加盟,如虎添翼,和原本的李翰祥等人,為邵氏開拍各類型大片。
岳楓除了可以拍《畸人艷婦》和《嬉春圖》這類時裝片,他也可以拍古裝片《花木蘭》、《寶蓮燈》、《妲己》,甚至武俠片《盜劍》、《奪魂鈴》,堪稱多才多藝。陶秦雖不擅拍古裝電影,但邵氏名作《不了情》、《曉風殘月》就是他的作品。陶秦更屬當年少數會拍歌舞片的導演,《千嬌百媚》、《萬花迎春》、《花團錦簇》、《歡樂青春》,都是他的作品。
邵氏公司的發展此時節節搶先在電懋之前,不僅因為走對了古裝歌唱片的路線,也因為邵逸夫是人在香港直接主持業務,而電懋方面大事則都要向新加坡方面報告等候批准,步伐節奏就已經慢人一步。
邵氏還有一個成功要點,就是擴大業務,建立邵氏影城,擁有多個攝影棚,並搭立古裝實景,方便拍片,省時省力也省錢。
它還有一個成功點,就是大量栽培新人,它設立了「南國演員訓練班」,招考新人,然後簽下有潛質的新人予以力捧,成為紅星。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必付出驚人的片酬拉攏天皇巨星加盟。胡燕妮、鄭佩佩、何莉莉、李菁,就是邵氏一手捧紅的大明星。甚至連早期拍福建片的小娟,也是由邵氏捧成紅極一時的凌波。
寫到這里想到,邵氏的演員訓練班叫「南國」,它的官方宣傳刊物則叫《南國電影》,它是暗示它的根源在南洋新馬嗎?
邵氏最高峰時期
邵氏在60年代中,成了香港雄霸一方的電影王國,也有兩個外在原因,其一就是國泰大老闆陸運濤在台灣參加亞洲影展時墜機身亡。陸運濤當時本已有心要大施拳腳與邵氏一決雌雄,誰知出師未捷身先死,易名為國泰的電懋群龍無首,出品每況愈下,大明星更紛紛息影,影片成績差強人意,終於結束拍片。
還有一個外在原因就是香港1967年暴亂,造成左派電影公司沒落。
這時就只剩下邵氏公司獨占天下了。
邵氏公司腦筋快,眼光准,在黃梅調、山歌片漸漸被觀眾厭倦時,它在張徹導演的領導下,及時開拓了「武俠電影世紀」,由《邊城三俠》和《江湖奇俠》打頭陣,掀起了歷久不衰的陽剛電影熱潮,更改變了香港電影素來以女主角為主的風氣,此後的電影都是由打仔小生如王羽、羅烈、岳華、張翼、姜大衛、狄龍、陳觀泰、傅聲等掛頭牌,他們才是牡丹,女主角則只是綠葉。
邵氏的最高峰時期就是此時。
隨後,每個人都知道了,邵氏開始減產,甚至停頓了生產。但這么多年來,提起香港電影,人們首先想起的還是邵氏電影,邵氏足以驕人矣。在邵氏之後,沒有電影公司可稱「電影王國」。
重溫邵氏電影光輝(二)古裝片與黃梅調年代
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氣魄與膽識過人,是邵氏成為香港電影王國主要原因;而李翰祥為邵氏拍攝的彩色古裝巨片與黃梅調電影,除了令財源滾滾流入邵氏,也使當時的中文電影界展示了另一番新氣象,如此回首,我們稱之為:經典。
在50年代末,香港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聲勢,已迎頭趕上宿敵電懋,與之並駕齊驅,到了60年代初,更有漸漸凌駕電懋之勢。這當然是邵氏兄弟領導英明有方,但座下重臣,也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在拍攝電影方面,有兩位大導演對邵氏功勞殊大,他們是已故的李翰祥與張徹。他們為邵氏執導的某些電影,不僅令邵氏聲名遠播,更流芳至今。在商業上,更協助邵氏發掘了電影票房的黃金礦場。
先說李翰祥,他率先為邵氏拍攝的古裝巨片與港式黃梅調電影,令財源滾滾流入邵氏。
如果要推舉最流行的黃梅調長青歌曲,相信不少人都會選出《扮皇帝》和《戲鳳》這二首歌曲。至今在卡拉OK,樂齡歌唱比賽中,仍時時聽到這兩首歌。而這兩首歌曲就是邵氏招牌產品,李翰祥執導的《江山美人》的插曲。
膽識過人 為邵氏賺大錢
《江山美人》是邵氏,也是香港影壇第一部出巨資拍攝的華語片,當年的製作費令人咋舌,由此可見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氣魄與膽識過人。在他們的領導下,邵氏成為香港電影王國絕對不是僥幸的。
但物有所值,《江山美人》不僅為邵氏賺大錢,更錦上添花地得到1959年在吉隆坡舉行的亞洲影展的最佳電影金鑼獎。因《江山美人》的成功,邵氏決定拍攝古裝宮闈傳奇故事黃梅調電影,這一著可說走對了路線,而這一著也是電懋最弱的一環。
因為電懋是擅長拍時裝片,甚至連旗下的演員,除了尤敏和雷震外,其他的都因外型過於時代化,而不太適合拍古裝電影。
在這一點,邵氏就勝過電懋,它手中有林黛、李麗華和樂蒂,宜古宜今,且都是拍攝古裝片的能手。
在《江山美人》之前,邵氏兄弟已拍了彩色片《貂蟬》,票房鼎盛,之後邵氏就走巨片路線,彩色拍攝古裝電影,而電懋仍停留在黑白片時代,自《紅娃》、《空中小姐》與《龍翔鳳舞》之後,要隔了好久才重新拍攝彩色片,步伐已經又慢於邵氏。
此時邵氏的古裝彩色巨片就有《王昭君》、《楊貴妃》、《武則天》、《倩女幽魂》、《紅樓夢》,除了《紅樓夢》是袁秋楓執導外,前4部都是李翰祥的作品,尤以《倩女幽魂》和《武則天》成就最高。李翰祥重考究,楊貴妃所穿的古裝,也令觀眾大開眼界。
這時邵氏還未全面走黃梅調路線,但凡古裝片中的歌曲,都已以黃梅調唱出。樂蒂和任潔主演的《紅樓夢》,也是一部黃梅調電影。
反串魅力 凌波一片成名
拍閩南片出身的小娟,此時已入邵氏,初名沈雁,後由何冠昌為她改名為「凌波」,提到邵氏的黃梅調電影,不能不提凌波,因為她也是令邵氏黃梅調電影興盛至白熱化的功臣之一,她擁有反串魅力。
凌波因在《紅樓夢》中幕後代唱賈寶玉,受李翰祥賞識,提拔和樂蒂合演《梁山伯與祝英台》,平地一聲雷,令凌波一片成名,炙手可熱,當年整個台北更掀起了令人吃驚的凌波熱潮。
邵氏也在此時正式邁入黃梅調電影時代,但同時也面臨人事變遷。首先是樂蒂拒絕再和凌波合演《七仙女》 ,跳槽電懋,繼後李翰祥又帶了《七仙女》的女主角江青到台北,自組國聯影片公司,搶拍《七仙女》。
邵氏這時開始重用新人,由方盈出任《七仙女》的女主角,影片一樣受歡迎,令邵氏知道影片質素最重要,此後更大膽起用新人如李菁、秦萍等主演古裝片,由大紅大紫的凌波帶起她們,這是60年代中的事。
所以雖然此時林黛已自殺身故,樂蒂跳槽,李麗華已離開,但邵氏新人女星如百花齊放,不愁沒有女主角。
但此時的黃梅調熱潮也帶來了一起不良的後遺症--陰盛陽衰。在這些古裝黃梅調電影中,所有的「男主角」幾乎都由女生反串,特別是凌波,更是「反串王」,她可以說是華語片中的「任劍輝」。
男演員此時都英雄無用武之地,陳厚和趙雷也在邵氏黃梅調熱潮中,先後跳槽電懋。
話說當年的古典美人樂蒂和皇帝小生趙雷,在效力已改名為「國泰」的電懋後,兩人也合演了多部黃梅調電影,如《嫦娥奔月》、《紅梅閣》、《鎖麟囊》、《金玉奴》、《扇中人》等,但不知為何,這些古裝片就比不上他們當年在邵氏拍攝的古裝電影,也足證邵氏拍古裝片確有一手,可稱謂之為「邵氏風格」。
黃梅調盛極而衰
在邵氏影城建竣之前,邵氏除了拍攝彩色古裝片外,也同時繼續生產黑白片,如《不了情》、《一毛錢》、《畸人艷婦》、《姊妹情仇》、《後門》、《手槍》等。其中《不了情》、《一毛錢》與《後門》,更可說邵氏名作。在彩色時裝片則有《千嬌百媚》、《花團錦簇》、《萬花迎春》等。
到了邵氏影城正式啟用時,邵氏從此摒棄黑白影片製作,正式全面投入彩色片時代。
這時候邵氏的「片頭」口號是「邵氏出品、必屬佳作」。在影城方面則是「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甚至連外國《生活》雜志都來采訪,作為封面故事。
黃梅調電影在大銀幕上連唱好多年,觀眾也開始膩了,邵氏此時又因中國大陸的《劉三姐》賣座,拍攝山歌片如《山歌戀》、《山歌姻緣》等,但不能掀起熱潮。
這時因為黃梅調盛極而衰,邵氏製作已沒有一個明顯的主幹,除了繼續拍一些古裝片如《蝴蝶杯》、《盤絲洞》、《鐵扇公主》外,也拍了好一些時裝片,題材多樣化,如《人頭馬》、《寒煙翠》、《香江花月夜》、《垂死天鵝》,此時的最佳時裝電影,應以陶秦執導的《船》為邵氏名作。
重溫邵氏電影光輝(三)武打片 高潮疊起年代
在60年代中,古裝黃梅調電影式微,邵氏幸運的開拓一條新的戲路———武俠打鬥片。
邵氏的武俠打鬥片不僅令公司賺到更多錢,也使邵氏公司的名字在海外地區更響亮,因為武俠打鬥片不僅在東南亞華人社區大受歡迎,世界其他非華族地區的觀眾也趨之若鶩,掀起了功夫片熱潮。
論起邵氏武俠打鬥片的輝煌成就,就絕不能忽略張徹導演,他是邵氏找到新黃金礦場的大功臣。
張徹導演可說是個多才多藝的人,文章寫得好,早年以「何觀」為筆名,是著名的影評人,更寫過不少劇本。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曾被人誤以為是台灣高山族民謠的《高山青》,其實是張徹譜曲。
張徹其實還譜了另一首歌,是《碧蘭村的姑娘》。
張徹在邵氏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都是古裝黃梅調電影《蝴蝶杯》,可能這非張徹所長,結果要勞煩高立協助補拍。當時誰都不看好張徹,誰都沒有料到,張徹後來憑武俠打鬥片的成就,成為香港殿堂紅導演。
張徹有後來的成就,旁人也要佩服邵逸夫的眼光,邵是伯樂、張是千里馬。沒有邵逸夫的信任與重用,張徹縱有天大才華也耍不出來。
很多人以為張徹是在進入邵氏才成為導演,其實張徹的第一部執導的電影叫《野火》,是李湄自組的北斗公司出品,由李湄和高原主演。
張徹帶動的武俠打鬥片,還有另一個更直接的稱呼「陽剛電影」。
在這之前,香港影壇一直是重女輕男,陰盛陽衰,排名都是女明星領先,女明星的片酬更遠遠超過男明星。
但在陽剛電影風氣席掛香港影壇後,正合了「風水輪流轉」這句俗語,在60年代中王羽帶頭,香港電影轉為「重男輕女」,男主角才是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壯丹,女主角已變成綠葉,「林黛時代」一去不返。
武俠世紀 從摸索到成功
邵氏的「武俠世紀」一開始是摸索時代,這個時期的產品有《邊城三俠》、《江湖奇俠》、《鴛鴦劍俠》與《文素臣》等。到了《大醉俠》與《獨臂刀》面世,邵氏的武俠電影又走上了成功之道。
說起武俠片,一定會先想起邵氏,因為確是邵氏帶頭拍武俠片,但很諷刺的是,在60年代中,第一部最出色的電影卻是左派長城公司拍攝的武俠片《雲海玉弓緣》,由梁羽生原著改編。
在《雲》片中,王葆真凌空一劍,姿勢美妙、劍招凌厲,令觀眾嘆為觀止,而這部電影的武術指導正是劉家良與唐佳。
邵氏不久獲得劉家良與唐佳加盟效力,在武打招式特技上更如虎添翼,獨步香港影壇。
邵氏拍攝的武俠片多不勝數,但人們如果要選一部邵氏最好的武俠片,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推選《大醉俠》,這是胡金銓為邵氏執導的唯一一部武俠片,邵氏當年沒有留下「小胡」繼續效力實在可惜。
除了《大醉俠》,邵氏的武俠片代表作尚有《大刺客》、《金燕子》、《盜劍》、《奪魂鈴》、《十二金牌》。
《盜劍》與《奪魂鈴》是老牌名導岳楓的作品,其中《奪魂鈴》的劇情是改編自義大利牛仔片《裘尼祖馬》,但整部電影卻青出於藍,氣氛極佳。
《奪魂鈴》可能是當年邵逸夫最欣賞的公司成品,因為它時常代表公司去參加各類電影展。
邵氏的武俠片也把許多名不見經傳的新人捧成了大明星,最紅的自然是王羽和鄭佩佩,也是當年的票房之寶。
張徹開創時裝打鬥片
在1969年左右,張徹又開創了另一條電影新路線,就是摒棄刀劍的時裝打鬥片,打頭陣的是《死角》,由李菁和狄龍主演,其後還有《小煞星》、《拳擊》、《叛逆》等。
憑著這些電影,張徹又為邵氏捧紅了兩名皇牌新星:姜大衛與狄龍。
姜大衛更因主演了張徹的《報仇》,成為香港第一個「亞洲影帝」。《報仇》是以民初為背景,亦是邵氏此時的代表作之一。
邵氏的武俠打鬥電影基本上就是以張徹執導的電影為主線,這時張徹的作品除了時裝打鬥片外,也同拍清末或民初的打鬥片,有《馬永貞》、《仇連環》、《刺馬》。前兩部影片捧紅了陳觀泰。
《刺馬》是張徹代表作之一,亦是邵氏這個時期的名作,在這部片中,狄龍真正脫胎換骨。
整個邵氏影城,是陽氣勃勃,除了鄭佩佩外,無人可與男星一比長短,張徹不僅捧紅了狄龍、姜大衛等,也提拔了不少「配角演員」,如來自新加坡的陳星、日本的倉田保昭,以及王鍾,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綠葉演員。
邵氏當然不僅張徹一個導演,文藝片導演極多,但是一提起武俠片打鬥片年代提邵氏就必然和張徹脫不了關系,張徹作品就是邵氏最受歡迎的作品。
邵氏此時的作品又有《洪拳小子》、《洪拳與詠春》,捧紅了英年早逝的傅聲,他的頑皮與叛逆大受觀眾寵愛。
傅聲的其他電影還有《射鵰英雄傳》、《絕代雙驕》、《冷血十三鷹》、《五郎八卦棍》等。
劉家良指而優則導
在70年代中,邵氏又來了一位出色的武打片高手導演,他是「指而優則導」的著名武術指導劉家良。
劉家良的風格與張徹不同,他走的武打片招式美觀,拳拳到肉且招招可睹,有異於其他影片中的花拳綉腿,打得真實是劉家良影片的特色,所以大受歡迎。
劉家良與張徹一樣,拍片快捷生產,作品有《少林卅六房》、《神打》、《洪熙官》、《陸阿采與黃飛鴻》、《武館》,以及使惠英紅贏得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長輩》等。
邵氏此時更有一部《天下第一拳》打入歐美市場,此片是由韓國導演鄭昌和執導,羅烈主演。
在觀眾看膩了時裝、民初打鬥片後,邵氏亦沒有放棄「刀劍拳腳」路線,這時由楚原執導的《流星蝴蝶劍》,掀起了古龍電影熱,楚原也再度翻身,從粵語片大導演成功轉變為華語片大導演。
邵氏拍的古龍電影,還有《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等,在70年代末期大行其道。
邵氏的古龍電影,令狄龍更上一層樓成為真正的大紅星,《三少爺的劍》也令新人爾冬升走紅。
電影王國 美麗的記憶
來到80年代,古龍式電影可以說是邵氏電影最後一個高潮的燦爛煙花。
之後,電視節目越來越精彩,搶走了大批電影觀眾。生活節奏越來越匆忙,人們都沒有餘暇和閑情逸致上電影院。
以前的邵氏導演,一個一個的離開影城,邵氏電影也逐漸少掉以往的特色,金字招牌也再無以往的光芒四射。
然後,它減產,甚至下來是停頓生產。
當邵氏後來大規模拍片的年代,不僅代表了一個電影王國成為美麗的記憶,香港電影業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熠熠光輝映亮整個東南亞。
I. 有背景是古代的鬼片嗎,不要倩女幽魂,聊齋
001.1923年?月——無聲黑白《清虛夢》(《勞山道士》)上海商務印書館
002.1923年?月——無聲黑白《孝婦羹》(《珊瑚》)上海商務印書館
003.1925年02月——無聲黑白《胭脂》(原著同名)香港民新製造影畫片有限公司
004.1926年?月——無聲黑白《馬介甫》(原著同名)上海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
005.1927年?月——無聲黑白《田七郎》(原著同名)上海明星影片公司
006.1931年?月——無聲黑白《巾幗須眉》(《仇大娘》)上海復旦影片公司
007.1936年04月——粵語黑白《馬介甫》(原著同名)香港南華影片公司①
008.1954年05月——國語黑白《殘生》(《三生》)香港邵氏父子有限公司
009.1954年11月——國語黑白《人鬼戀》(又名《冷月香魂》;《連瑣》)香港邵氏父子有限公司
010.1955年08月——粵語黑白《阿綉》(原著同名) 香港雲峰影業公司
011.1955年10月——粵語黑白《新馬仔瓜棚遇鬼》(?)香港星月影片公司
012.1957年05月——廈語黑白《風月奇案》(?)香港閩聲公司
013.1957年05月——粵語黑白《半世老婆奴》(《馬介甫》)香港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
014.1957年07月——粵語黑白《仙袖奇緣》(《鞏仙》)香港邵氏父子有限公司
015.1957年09月——粵語黑白《插錯美人頭》(《陸判》)香港漢藝影業公司、國華影業有限公司
016.1957年09月——粵語黑白《陰陽配》(《聶小倩》)香港邵氏父子有限公司
017.1959年12月——廈語黑白《阿綉賣胭脂》(《阿綉》)香港榮華製片公司
018.1959年?月——國語彩色《一隻鞋》(《毛大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019.1960年08月——國語彩色《倩女幽魂》(《聶小倩》)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
020.1960年11月——潮劇黑白《蓮香戲鞋》(又名《蓮香傳》;《蓮香》)香港東山影業公司
021.1962年02月——粵語黑白《富貴神仙》(《張鴻漸》)香港中聯電影企業有限公司
022.1962年09月——粵語彩色《湖山盟》(《連瑣》)香港新聯影業公司
023.1962年10月——粵語黑白《紅梅仙借屍還魂記》(?)香港立達影業公司
024.1963年08月——評劇彩色《花為媒》(《王桂庵·子寄生附》)吉林長春電影製片廠、香港繁華影業公司
025.1964年08月——呂劇彩色《姊妹易嫁》(原著同名) 香港華文影片公司
026.1965年05月——國語彩色《聊齋志異》(包括《狐諧》、《嬰寧》、《花姑》三篇;前二篇原著同名、《花姑子》)香港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
027.1966年02月——國語彩色《胭脂魂》(?)香港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
028.1966年07月——國語彩色《畫皮》(原著同名)香港鳳凰影業公司
029.1966年09月——粵語彩色《書劍幽魂》(?)香港玉聯影業公司
030.1966年10月——國語彩色《辛十四娘》(原著同名)香港國聯影業有限公司
031.1966年12月——國語彩色《聊齋志異續集》(包括《翩翩》、《陸判》、《荷花三娘子》三篇;原著同名)香港國泰機構有限公司
032.1967年03月——國語彩色《扇中人》(《阿綉》)香港國泰機構有限公司
033.1967年11月——國語彩色《連瑣》(原著同名)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
034.1968年11月——國語彩色《狐俠》(《蓮香》)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
035.1969年07月——國語彩色《聊齋志異第三集》(包括《伍秋月》、《勞山道士》、《美人首》三篇;原著同名)香港國泰機構有限公司
036.1969年07月——國語彩色《人鬼狐》(《蓮香》)香港第一影業公司
037.1969年08月——國語彩色《雪娘》(又名《李三娘》;《畫皮》)台灣萬邦影業股份有限公司
038.1969年08月——國語彩色《王者神劍》(《書痴》)香港萬聲電影有限公司
039.1970年02月——國語彩色《小翠》(原著同名)台灣中央有限公司
040.1970年03月——國語彩色《雲翠仙》(原著同名)台灣花禧有限公司
041.1970年03月——國語彩色《鬼狐外傳》(《青鳳》)香港新和興有限公司
042.1970年06月——國語彩色《鬼屋麗人》(《書痴》)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
043.1970年07月——國語彩色《四季花開》(又名《富貴花開》;《王桂庵·子寄生附》)台灣華明影業公司②
044.1970年07月——國語彩色《俠女》(原著同名)台灣聯邦影業有限公司、香港國際影片有限公司
045.1970年09月——國語彩色《喜怒哀樂》(《樂》——《王六郎》)台灣藍天影業有限公司
046.1970年09月——國語彩色《鬼皮》(?)香港國泰機構有限公司
047.1971年11月——國語彩色《俠女之靈山劍影》(《俠女》)台灣聯邦影業有限公司、香港國際影片有限公司③
048.1971年11月——國語彩色《狐鬼嬉春》(融匯《綠衣女》、《荷花三娘子》、《胡四姐》、《長亭》四篇)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
049.1974年09月——國語彩色《秋燈夜雨》(《竇氏》)香港鳳冠影業公司
050.1975年01月——國語彩色《寒夜青燈》(《聶小倩》)香港鳳冠影業公司
051.1975年08月——國語彩色《藍橋月冷》(《章阿端》)香港鳳冠影業公司
052.1979年03月——國語彩色《鬼叫春》(《畫皮》)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
053.1980年03月——國語彩色《三隻狼》(《狼三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054.1980年?月——國語彩色《胭脂》(原著同名)浙江電影製片廠
055.1981年?月——國語彩色《嶗山道士》(原著同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056.1982年12月——國語彩色《精變》(《小翠》)長春華文影業公司
057.1982年?月——國語彩色《蛐蛐》(促織)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058.1984年05月——粵語彩色《嶗山鬼戀》(?)香港鳳凰影業公司
059.1985年?月——國語彩色《鬼妹》(《小謝》)西安電影製片廠
060.1986年?月——國語彩色《狐緣》(《辛十四娘》)西安電影製片廠
061.1986年?月——國語彩色《碧水雙魂》(《晚霞》)上海電影製片廠
001.1987年07月——粵語《倩女幽魂》(《聶小倩》)香港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
002.1988年03月——粵語《畫中仙》(《聶小倩》)香港嘉禾電影有限公司
003.1988年?月——國語《金鴛鴦》(《韋公子》)峨眉電影製片廠、安徽電影製片廠
004.1989年?月——國語《人鬼狐新傳》(《蓮香》)台灣龍祥有限公司
005.1990年?月——國語《狐仙》(又名《狐道》、《鬼狐》;《長亭》)香港呂小龍影業公司、廣西電影製片廠①
006.1990年05月——粵語《聊齋艷譚之艷魔大戰》(《五通》)香港嘉禾電影有限公司
007.1990年07月——粵語《倩女幽魂2·人間道》(《聶小倩》)香港金公主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008.1991年07月——粵語《倩女幽魂3·道道道》(《聶小倩》)香港金公主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009.1991年01月——粵語《聊齋艷譚之五通神》(《五通》)香港大路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010.1991年05月——粵語《聊齋花弄月》(《畫皮》)香港王漢華電影有限公司
011.1991年05月——國語《敦煌夜譚》(《蓮香》)香港銀都機構有限公司
012.1991年06月——粵語《聊齋金瓶梅》(《鴉頭》)香港東山電影創作社
013.1991年10月——粵語《靈狐》(《長亭》)香港穎豐電影有限公司
014.1991年?月——國語《聊齋驚艷》(《聶小倩》)台灣春華有限公司
015.1991年?月——國語《古墓荒齋》 (以《連瑣》為基幹,融匯《連瑣》、《嬌娜》、《畫皮》、《聶小倩》四篇)北京電影製片廠
016.1992年03月——粵語《聊齋艷譚之燈草和尚》(《畫壁》)香港大路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017.1992年11月——粵語《聊齋之欲焰三娘子》(又名《聊齋荷花三娘子》;《聶小倩》)香港威靈影業公司、香港吉星影片公司
018.1992年?月——國語《幽魂奇戀》(《梅女》)湖南瀟湘電影製片廠
019.1992年?月——國語《蓮花公主》(原著同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020.1993年?月——國語《痴男狂女兩世情》(《魯公女》)湖南瀟湘電影製片廠
021.1993年?月——國語《菩提幽魂》(又名《肉身菩提》《菩提戒》;《梅女》)台灣
022.1993年09月——國語《畫皮之陰陽法王》(《畫皮》)香港新達寶影業公司
023.1994年?月——國語《古廟倩魂》(又名《古剎幽魂》;《聶小倩》)北京電影製片、浙江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
024.1995年03月——粵語《聊齋金瓶梅之深喉》(?)好時電影有限公司
025.1995年05月——粵語《縱欲聊齋》(?)香港
026.1995年?月——國語《山中艷譚》(?)台灣
027.1996年?月——粵語《聊齋嬰寧》(《嬰寧》)香港
028.1997年07月——粵語《小倩》(《聶小倩》)香港電影工作室有限公司、PolyGram K.K.、永盛娛樂有限公司、國泰亞洲影片私人有限公司
029.1997年11月——粵語《聊齋艷譚之幽媾》(?)香港京億有限公司
030.1997年?月——國語《聊齋之和尚奇緣》(?)台灣合眾電影有限公司
031.1998年?月——國語《玉女聊齋》(《陸判》)台灣電影少年有限公司
032.1998年?月——國語《聊齋新傳之驅魔大師》(?)台灣東山電影公司
033.1999年04月——國語《聊齋之艷蛇》(?)香港名威影業有限公司、嘉誠電影公司
034.2000年?月——國語《聊齋·席方平》(《席方平》、《小謝》)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公司、中國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
035.2000年?月——粵語《聊齋花弄月之追魂物語》(?)香港合眾電影有限公司
036.2002年?月——粵語《聊齋志異之孽欲狐仙》(《小謝》)香港縱橫製作有限公司
037.2003年01月——國語《陰陽判官》(《陸判》)湖南瀟湘電影製片廠、上海金仕廣告傳媒有限公司
038.2003年?月——粵語《聊齋艷奇之月宮寶盒》(?)極品院線錄像發行有限公司(?)
039.2003年?月——粵語《聊齋艷奇之陸判性經》(《陸判》)極品院線錄像發行有限公司
040.2003年?月——?《聊齋畫皮》(《畫皮》)?
041.2004年04月——粵語《倩女失魂之天師捉妖》(又名《神劍誅妖》;《聶小倩》)廣東星際輝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042.2005年?月——國語《家有狐妻》(又名《非娶狐妻》、《幻境靈狐》;《長亭》)?
043.2005年10月——國語《鬼妹》(《小謝》) ?
044.2005年?月——國語《兒女仙蹤》(《王六郎》、《連城》、《小謝》)山西電影製片廠、海門廣播電視台、上海派納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045.2005年?月——國語《俠女復仇記》(又名《春狐香婚》;《小翠》、《長亭》)山西電影製片廠、上海派納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046.2006年?月——國語《連瑣》(原著同名)中國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047.2006年?月——國語《俠女》(原著同名)中國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048.2006年?月——國語《白秋練》(原著同名)中國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049.2008年09月——國語《畫皮》(原著同名)香港泰吉影業有限公司、新傳媒星霖公司、上影集團上海電影製片廠、寧夏電影製片廠、北京鼎龍達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香港泰吉影業控股有限公司、北京世紀佳映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武漢華旗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
050.2009年?月——粵語《聊齋畫皮》(《畫皮》)?
051.2009年?月——粵語《連瑣》(原著同名)?
052.2009年?月——國語《怪哉》(《白蓮教》)中國seen工作室
053.2011年04月——國語《倩女幽魂》(《聶小倩》)中國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泰吉世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責任公司、香港泰吉影業有限公司
054.2011年06月——國語《狐仙》(《嬰寧》)中國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
055.2011年09月——國語《畫壁》(原著同名)北京光線影業有限責任公司
056.2011年?月——國語《聊齋系列之桃花劫》(《宮夢弼》)中國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
057.2012年06月——國語《畫皮2》(《畫皮》)中國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電影發行分公司、北京中影數字電影發展有限公司
058.2013年09月——國語《白狐》(《小翠》)浙江東陽四月天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059.2014年04月——國語《非狐外傳》(《畫皮》、《小翠》)珠江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香港峻東娛樂有限公司、珠影數字音畫傳媒有限公司
060.2014年04月——默片《海公子》(原著同名)
061.2015年?月——國語《聊齋之宅妖》(又名《捉妖記》;《宅妖》)北京新時刻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安樂影片有限公司、北京安樂電影發行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