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朗讀者》《革命之路》中擔任主演的女演員是誰呢
經典電影朗讀者和革命之路中,那個美麗的女主角是凱特溫絲萊特,在英國伯克郡雷丁市一位當地居民的家中,一個七八歲左右的女孩站在浴室鏡子前,拿著一瓶假裝獎杯的洗發水,在發表她的獲獎演講,她沒想到,未來的某一天,她居然會站在頒獎典禮的舞台上,從頒獎嘉賓手中接過一個沉重的獎杯,激動地告訴大家,這真的不是一場洗發水瓶,她就是以泰坦尼克號走紅全球的凱特溫絲萊特。
凱特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照顧孩子上,也陸續拍過一些作品,但與其他好萊塢女星相比,她的生活更加自私和自由,她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她,也不擔心照顧孩子會影響她的事業,她說,她的孩子永遠是她的第一位,她已經看清楚了,名利太虛無,無法把握,或許上一秒還在雲端,下一秒就可能跌倒在地,因為這樣好的態度,她活得比很多演員都輕松。
㈡ 如何評價電影《朗讀者》
沒讀過原著,沒看過相關影評,只是沖著凱特·溫斯萊特去的,驚喜地發現還有拉爾夫·費因斯,就這樣慢慢地看下來了。說實話,第一次看電影的時候,看到漢娜在審判庭上驚慌無措,面對其他人眾口一詞的推卸、指責而不發一言時,我是十分不理解的。我不明白,難道文盲在當時是那麼令人可恥以至於寧願背負牢獄之災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個文盲?!所以當時的我是有同情、憐憫卻也暗藏著一絲憤怒的,我不解於她為什麼不反駁,有點兒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之意,再看的時候感受卻不盡相同了。
這部電影是一部根據暢銷原著改編的獲得奧斯卡獎並助溫斯萊特斬獲當年奧斯卡影後的文藝片。怎麼說呢,可能很多人看這部電影是沖著原著去的,畢竟原著影響了許多人,在我,從沒有讀過原著的人來說,理解起來有點困難,幸運的是,我看了不止一遍。
米夏對漢娜的迷戀是基於青春期荷爾蒙的萌動,而成年後他願意提供給漢娜不管是磁帶還是書籍甚至願意提供給她出獄後的住處是基於他的愧疚,但是,他從不回她的信、拒絕再與她進行心靈上的溝通,這樣才導致漢娜如此絕望以致在出獄前選擇自殺吧,她該是多麼絕望啊。
我在這部電影里看到的是悲哀,無盡的哀傷與人性的荒涼。他們可以開始於少年的迷戀,分別於二人的日漸增長的爭吵,可是他們不會圓滿地團聚,因為沒有人想要被原諒,也沒有人想要原諒。
在米夏,他在多年後再見漢娜有的只是震驚,隨後發現事實後的恍然大悟以及愧疚,但也只是止於愧疚;而漢娜,她的大半生都用來掩蓋她文盲的事實,不惜入獄,她不覺得自己有能力或者說有權利去原諒。我第二次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就是這種感受。
我們誰都沒有權利去指責他人,我們也都沒有理由去原諒。
㈢ 電影朗讀者中,漢娜為什麼最後選擇了自殺
漢娜也是為了美好的愛情,而選擇另一種方式去追求。
《朗讀者》這部電影從劇情的內容上看也是有很大的啟示作用。不僅有催人淚下的劇情,也有主人公對愛情的執著之情。整部影片對於個人來講還是深受感動。而且在每次看完的時候,心裡都有一種莫名的傷痛,也為漢娜做出了犧牲而感到憐惜。
最後第三部分就是講他們感情的磨滅。隨著當時的政治格局影響兩人對情感的歸宿也一直處在內心深處,所以對於漢娜這一生,是很多人對她的虧欠。所以到最後的結局,漢娜也是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對愛情的忠誠。
㈣ 如何理解電影《朗讀者》(The Reader)
《朗讀者》是一部奇妙的電影,可以從很多個角度來觀看、思索,而都會是一部完整的電影。
它可以是關於一個男孩的成長故事,它可以是關於一個女人的一生和她在尊嚴和苦難之間的痛苦選擇,它可以是關於兩個人貫穿一生的復雜感情的記述,它可以是關於精神的力量。同時,它也可以是用兩個人之間的故事,來記錄的對歷史的拷問和反思。影片骨子裡其實是厚重而悲愴的歷史。
幕後花絮
導演史蒂芬·戴德利對於女主角的第一選擇就是凱特·溫絲萊特,但凱特·溫絲萊特此時要拍攝《革命之路》,所以影片公司選擇了妮可·基德曼。但當妮可·基德曼正式開始參與該片拍攝時,卻因懷孕而放棄了這個角色,此時凱特·溫絲萊特有了空檔期,她最終正式出演該片。
㈤ 電影《朗讀者》主要講了什麼
《朗讀者》是由美國韋恩斯坦國際影業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史蒂芬·戴德利執導,凱特·溫絲萊特、大衛·克勞斯、拉爾夫·費因斯領銜主演。該片於2008年12月10日在美國紐約首映 。
《朗讀者》根據德國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20世紀五十年代少年邁克和中年女子漢娜展開的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故事的結尾,早為人父的男子帶著女兒去緬懷這位女士,並對她說出所有的實情,以此來告知女兒自己所背負的東西。從表面上看,故事將的是這個男人,但是其實質上卻說的是德國人面對二戰之後矛盾的態度,犯罪的人是自己的國家,民族,也是自己的親人,朋友。如果你有裁決的權利,而犯罪的人又是你的親人,你能讓他去死嗎?這是一個血淋淋的命題。當然其實故事也說明白了,該死的其實都沒有死,受審的大部分都只是替罪羊而已。
㈥ 《朗讀者》電影劇情解析是什麼
《朗讀者》改編自德國同名暢銷小說,故事講述的是一段不可磨滅的忘年戀,一個15歲少年愛上了一個36歲的電車女售票員。這是一個少年心裡自然發生的事,影片並沒有刻意渲染其中的畸形成分,而注重表現出它像任何真實愛情一樣誠摯動人的一面。男女主人公在一起的時候,常常就是男孩為女人朗讀,讀希臘神話《奧德賽》,也讀《陰謀與愛情》。
片子拍得很忠實於原著,在表現手法上倒沒有對原書亦步亦趨地效仿,那種跳脫的敘述方式很好地保持了書中疏離和冷靜的基調,沒有刻意用順敘讓觀眾的情緒一點點累積起來然後爆發。對於沒看過書的人來說所謂的事實真相可能還是有點戲劇性的,有點懸疑的感覺。
《朗讀者》帶來的思考:
人性的愚笨,人性的執著,人性的荒謬,沖突卻又是那樣的自然,值得同情,甚至是值得尊敬的。道德是沉澱性的歷史從眾審美。由此才有主流和非主流,才有羞恥感和那些所謂的秘密。漢娜熱衷於傾聽朗讀,因為不認識的文字,她對文化的理解,對小說的知曉,都是來自男主的為他錄的磁帶。
她對文化世界中的美好事物,其實有嚮往越強烈,那種尊嚴真的有點不可理喻,為了保持秘密,她寧願終生監禁。一個美麗而哀傷的愛情故事,一個納粹罪與罰的故事,一個背負德國年輕一代與老一輩心結和情感掙扎的嚴肅故事。
從藝術的角度看,最後的審判是個高潮,相當震撼,因為揭露了人性,因為個人在社會意志面前的無力,對錯的相對。想到了「紐倫堡審判」時法官的困惑,最後一個天才法官提出了「法外之法」才解決了納粹的「詭辯」。女主對於身為文盲的羞愧以致於寧可放棄自由也不願被人知道使我感到莫名。
當人到中年的男主在家中日以繼夜地用磁帶錄下當年為漢娜朗讀過的書籍,當漢娜借來人生的第一本書,一個字一個字地標記,並親筆給米夏寫信,已經超越一般的愛情,那種獲得的震撼無以言表。
凱特·溫斯萊特演活了外表刻薄固執,內心極度復雜的女人。他的朗讀給她太多希望,也給她罪惡感,最終隔閡讓希望成為絕望,風燭殘年的漢娜懸梁自盡的身影。對缺憾的依戀,當生無可戀的時候,她值得依賴的世界崩塌了。她不再屬於這個世界。米娜選擇結束生命,多年的米夏留下沉默的淚,背負了一生的感情債。
理性與尊嚴的抗爭,理性永遠敵不過真實的生活,最後的結尾看著有點壓抑。魯迅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相比電影而言《朗讀者》文字更顯深邃小說里那愛情只是少部分,總體而言這是於理解與譴責,反思與迷惘。
㈦ 電影朗讀者完整版
朗讀者/生死朗讀
(2008)
狀態:BD720P中字
別名:為愛朗讀 / 讀愛
類型:歐美愛情劇情
主演:凱特·溫絲萊特大衛·克勞斯拉爾夫·費因斯詹妮特·海因
片長:124 分鍾
語言:德語 中文字幕
《朗讀者/生死朗讀》高清完整版的短評:
如果十五歲的你熱戀上中年獨居女鄰居,與她的戀情即便在你們分手後還深深影響著你。然而八年後情傷未愈的你突然發現她竟是一名劊子手,而你的證詞能使她免遭終生監禁,你,該怎樣做? 這是The Reader呈現給我們的難題。 對Holocaust的控訴、描述和反思,電影中我們已經擁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