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88年代的新電影雜志封面圖片

88年代的新電影雜志封面圖片

發布時間:2023-06-05 15:42:37

『壹』 電影雜志的介紹

《電影雜志》月刊1924年5月創刊,宗旨為:扶植中國電影事業;介紹外國先進經驗。辟有《藝術論壇》、《影片評論》、《新片劇本》、《著名電影家小史》、《電影界消息》、《析疑錄》等欄目。1925年秋停刊,共出13期。顧肯夫、程步高,朱瘦菊主編(第10期起由李懷麟主編,第13期由蔡曉白主編),40年代後期,《電影雜志》半月刊用主要篇幅來報導好萊塢消息,並辟有像「影星標准譯名」和「外國電影在上海」之類的專欄,按製作公司的順序列出好萊塢電影的中英片名。蘇聯對中國電影的影響可能不像好萊塢那麼直接,因而也就很難估計。

『貳』 大眾電影的封面

《大眾電影》1979年第一期(復刊號)是粉碎「四人幫」後《大眾電影》復刊的第一期,內有茅盾先生書寫的祝詞,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上官雲珠追悼會通知,電影《祥林嫂》、《蝶戀花》、《哪吒鬧海》的介紹,《紅河激浪》的平反紀實以及楊麗坤的公開信等等。所有的這些都從側面見證了那個年代中國電影不屈不撓的旺盛生命力,中國電影人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那些歷久彌新的影像。
1980年《大眾電影》第二期
該項期封面李仁堂在影片《淚痕》中扮演朱克實,獲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和上海電影文匯獎最佳男主角獎。
《淚痕》是北京電影製片廠1978年拍攝的彩色故事影片,於1979年春節公演。該片描寫了粉碎「四人幫」以後,新上任的縣委書記朱克實針對縣里存在的嚴峻現實和復雜的歷史問題,頂住「四人幫」余黨設置的重重阻力,大刀闊斧平反冤假錯案的艱難過程。影片以「瘋女人」孔妮娜為主線,圍繞著被迫害致死的前縣委書記的歷史疑案,以及現實中大幹快上、勞民傷財的「土石嶺工程」,把七十年代末期全國范圍的撥亂反正工作濃縮到了一個基層縣,是當時撥亂反正題材影片的代表作品。
1980年《大眾電影》第三期
該期封面取自影片《歸心似箭》劇照。下方是斯琴高娃,扮演劇中山民玉貞。
《歸心似箭》由八一電影製片廠1979年攝制。1939冬,抗聯連長魏得勝在激戰中負傷與戰友失散,並被捕。他設法逃出,並到金礦幹活,伺機找部隊。後又被日寇抓獲到煤礦做苦工。魏再次逃出,被山民玉貞所救。兩人產生了感情,但為了抗日魏得勝毅然告別玉貞。踏上了歸隊的路。
1980年《大眾電影》第四期
該期封面女郎程曉英,在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第一部故事片《櫻》中扮演女主角森下光子,較為成功地表現了一個含蓄多情,內心豐富的日本知識婦女形象。
1980年《大眾電影》第五期
該期封面女郎張瑜,在《廬山戀》中扮演女一號周筠。
1980年電影《廬山戀》,號稱是中國第一部吻戲,不僅完美地呈現出了廬山的景色,而且還創造了多個紀錄。比如《廬山戀》是「文革」後國內首部表現愛情主題的電影,並且出現了當時罕見的吻戲;女主角張瑜片中的服裝,換了43套,遠遠超過《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23套旗袍;當年的新人張瑜也憑這部《廬山戀》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觀眾心中的「夢中情人」,並當選第一屆金雞獎和同年百花獎的「雙料影後」。
1980年《大眾電影》第十期
該項期封面女郎邵慧芳,在影片《幽靈》中扮演女主角夏征蘭。
1980年《幽靈》轟動了影壇,影片的女主角夏征蘭是由邵慧芳扮演的。邵慧芳身材高佻,緊身的喇叭褲穿在她身上,襯托出了她的「魔鬼身材」,不誇張地說,在沒有服裝模特的80年代初,邵慧芳首先讓人們知道了身材美的標准。《幽靈》中女主角是一個文革期間被迫害的芭蕾舞女演員,邵慧芳以她純熟的肢體語言和茫然哀怨的眼神,入木三分地刻畫了這個角色特有的外貌。這個角色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演員的氣質與外貌和角色的要求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也可以說是非邵慧芳莫屬。
1980年《大眾電影》第十一期
該封面取自影片《苦戀》一張劇照。從這張劇照上我們看到了演員黃梅瑩年輕的面孔。
民眾誰也沒有看過《苦戀》。因為該片當時在中南海遭禁。
《苦戀》的劇本由白樺創作,劇本寫了歸僑畫家凌晨光的遭遇。在美洲的某個國家,凌晨光享受著有別墅、汽車、畫室的豪華生活。祖國解放後,凌晨光夫婦返回祖國。在輪船駛入祖國領海看到五星紅旗之時,他們的女兒降生了,並取名為「星星」。回到祖國享受了短暫的快樂時光後,「文革」開始,凌晨光一家被趕到沒有窗戶的昏暗鬥室。女兒星星覺得在這個國家已經不能容身了,決定到國外去。凌晨光表示反對,女兒反問父親:「您愛這個國家,苦苦地戀著這個國家……可這個國家愛您嗎?」凌晨光無法回答。此後,凌晨光被迫逃亡,藏身蘆葦盪,成為一個靠吃生魚、老鼠生活的荒原野人。劇終時,雪停天晴,文革剛結束,凌晨光的生命之火已經燃盡,他用最後一點力量,在雪地里爬出「一個碩大無比的問號」,屍體就是那個問號的點。
電影基調沉鬱,畫面反復出現大雁在天空寫成人字,從開頭貫穿到晨光的死去,像「電影詩」一樣含蓄、雋永。電影圈內人士普遍看好,所以當時的《大眾電影》在封面重點推薦。
1980年《大眾電影》第十二期
該期封面女郎高英,在影片《燕歸來》中扮演女主角路燕。
1980年的影片《燕歸來》,是一部描寫右派的故事片,影片雖然是控訴「四人幫」迫害知識分子的有悲劇色彩的電影,但電影拍攝的很美,一經上映,立刻得到了觀眾的好評。作為影片的女主角,高英的表演自然、流暢、深沉、細膩,把一個深受迫害的知識分子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從而達到了高英表演生涯的新的高峰。男演員達式常,因成功出演主角林漢華這個角色,一舉獲得了1981年百花獎的最男演員獎。
1981年《大眾電影》第十一期封面人物——白楊(影片《祝福》劇照)
由著名表演藝術家白楊1956年主演的影片《祝福》,1957年獲第十 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1958年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1984年《大眾電影》第一期封面人物——潘虹(影片《寒夜》劇照)
《寒夜》根據巴金同名小說改編。1944年,在大學教書的汪文宣帶全家逃到陪都重慶,靠當小職員的微薄收入供養家庭。妻子曾樹生(潘虹飾)不甘於這樣的清貧生活,主動出去做「交際花」來貼補家用,但最終受不了汪母的冷嘲熱諷而離家出走。抗戰勝利後,曾樹生回到家中,丈夫卻已經不幸病故。
1984年《大眾電影》第十期封面——攀登
1984年10月是令人難忘的。國慶當天,北京舉行了隆重的35周年慶祝儀式,我和我的同學們訓練了半年時間,為的就是能在國慶之夜到廣場去表演集體舞。而這一期的《大眾電影》也破天荒地將封面與封底連在一起,刊登一批當時活躍在銀幕上的中青年演員照片。
1987年《大眾電影》第一期封面人物——宋佳
宋佳,1962年生於山東青島。 1981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榮獲第十三屆、十四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1993年前往美國耶魯大學學習戲劇, 1998年正式回國重返演藝圈,成功塑造了電視劇《嫂娘》中張敏的角色。獲第二十屆「飛天獎」最佳女演員、「金鷹獎」、「五個一」工程獎、「神農獎」。
1987年《大眾電影》第五期封面人物——張曉敏
張曉敏,1963年9月13日生,北京人。1982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非常大總統》是張曉敏表演最為突出的一部影片,她在該片中飾演國母宋慶齡,她不追求形似而追求神似,從一個眼神,一個運作等細枝末節上與宋慶齡靠攏,影片上映後,觀眾居然認定了張曉敏就是宋慶齡,在第十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評選中,四項表演獎有三項被影片《芙蓉鎮》奪去,唯獨最佳女配角獎落在了張曉敏的頭上,張曉敏憑實力擊敗了在《芙蓉鎮》中有上乘表演且奪魁呼聲很高的兩位女配角,這在當時一時傳為佳話。1998年張曉敏去了美國。
1989年《大眾電影》第三期封面人物——鍾楚紅
1986年—1989年鍾楚紅主演影片《秋天的童話》(1987)、《月亮·星星·太陽》(1988)、《流金歲月》(1989)、《伴我闖天涯》(1989)。
1989年《大眾電影》第四期封面人物——蓋麗麗
蓋麗麗,1967年10月4日出生,山東青島人。1986年進入上海戲劇學院深造,影片《瀚海潮》(1985)是蓋麗麗第一次走上銀幕的影片,隨後,她分別在《金鴛鴦》、《老少爺們》、《斷喉劍》、《滴血黃昏》、《天朝國庫之謎》、《天出血》、《山神》、《月落玉長河》等影片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1989年《大眾電影》第七期封面人物——陳沖
陳沖1981年赴美留學。隻身勇闖好萊塢,出演《大班》(Tai-Pan,1986)、《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1987)。
1989年《大眾電影》第十期封面人物——鞏俐
鞏俐1987年主演《紅高粱》,1988年主演《一代妖後》、《代號美洲豹》,1989年主演《古今大戰秦俑情》。
1990年《大眾電影》第三期封面人物——周潔
周潔主演的影片《楊貴妃》、《垂簾聽政》、《解放大西北》等使她獲得了電影「百花獎」和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主角「學士獎」的殊榮。
1990年《大眾電影》第七期封面人物——賈宏聲
1990年主演電影《銀蛇謀殺案》、《北京你早》。
1990年《大眾電影》第八期封面人物——張艷麗
1990年在電影《龍年警官》中飾演女模特阿玲

『叄』 60歲陳沖雜志封面太美了,這些年陳沖都經歷了什麼

陳沖是我國著名的影視女演員,說起陳沖這個名字,想必老一輩的觀眾對她相當熟悉,不過對新一輩的朋友而言,可能會顯得比較陌生,畢竟在當下這個年代,陳沖已經很少活躍在影視圈當中。

60歲的陳沖被曝光的雜志封面盡顯優雅本色

5月9日,久違的陳沖在網路上被曝光的最新雜志封面,在封面當中,此時的陳沖也是展現出她的端莊大氣,一頭利落的短發增添了幾分干練。陳沖也是比較慵懶的挨坐在椅子上,表情透露出一絲絲的桀驁不馴,雖然她的臉上只是掛著淡淡的妝容,不過依然也是顯得如此的優雅自然,即便陳聰今年已經60歲了,但是在封面上的她穿上一件黑色的V領長裙也將她的完好線條身材展露無遺,通過陳沖在此次封面照片當中所流露出來的眼神和鏡頭,也能感受得到她從骨子裡面所發出來的自信優雅是如此的不可觸手可及。

如今的陳沖已經慢慢的淡出大眾的視線,不過終究作為曾經影視界的一位老戲骨前輩,也算給一代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記,希望陳沖在未來的日子裡面都能一切安好吧。

『肆』 美國最著名和權威的電影雜志

1、《綜藝》

《綜藝》源自創刊於1905年的美國領袖級娛樂商業媒體《Variety》,該刊物隸屬於瑞得商訊集團(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有「好萊塢聖經」之美譽,是全球傳媒娛樂業的風向標,也是全球業內人士的必讀刊物!

2、《娛樂周刊》

《娛樂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屬娛樂,1990年創刊。脫胎自《人物》,雖然同樣集中於影視娛樂領域,但因為其側重於對娛樂行業的決策的報道,把娛樂當作一門生意。

並把自己置身於其中,作為通往娛樂世界的指南,正是《娛樂周刊》的安身之道。作為美國市場增長最快的訂閱型雜志,其運營成績也惹人側目。

3、《好萊塢報道》

《好萊塢報道》創刊於1930年9月1日,是美國娛樂界兩大報刊之一,最初只報道好萊塢電影新聞,在1950年代電視普及後亦開始報道電視新聞,並成為其中的佼佼者。它的報道和評價在好萊塢通常代表著終極權威之聲,作為好萊塢娛樂產業的風向標,其對歐美明星圈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4、《人物》

《人物》雜志創刊1974年,視角專注於美國的名人和流行文化,是 Time Warner 媒體集團旗下雜志。每個星期,《人物》都會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報導名人和普通人的故事。

《人物》雜志最初的創辦宗旨就是講述平凡人的不凡故事,但除了報導普通人,也報導明星,每期雜志的封面人物都是讀者希望獲得更多了解的人。



(4)88年代的新電影雜志封面圖片擴展閱讀

創刊歷史:自從1974年創刊以來,《人物》雜志已經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分。每個星期,《人物》都會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報導名人和普通人的故事。

《人物》雜志最初的創辦宗旨就是講述平凡人的不凡故事,但除了報導普通人,也報導明星,每期雜志的封面人物都是讀者希望獲得更多了解的人。

『伍』 60歲陳沖最新雜志封面曝光,出道多年她在娛樂圈的口碑如何

出道多年的陳沖在娛樂圈的口碑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的,因為她的演技可以說是眾多女明星當中的天花板,從影多年,也獲得了非常多的獎項,還是奧斯卡獎終生評委。由此看來,陳沖的演技是無可置疑的,在圈內也受到了很多業內人士的尊敬。

陳沖早年在娛樂圈的發展可以說是非常順利。

在中國電影發展並不是特別景氣的年代,顏值出挑、氣質清純的陳沖在眾多女演員當中脫穎而出,憑借自己的長相直接拿下了很多影視作品的女主角,出道起點也是非常高的,年僅19歲的陳沖在電影《小花》當中完美地發揮了自己的表演天賦,一舉拿下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項。在那之後,陳沖一戰成名,受到了很多觀眾的認可,也受到了很多導演的青睞。八年後更是憑借大型歷史類型電影《末代皇帝》火遍大江南北,也拿下了非常多的獎項,其中包括含金量非常高的奧斯卡獎項。

『陸』 大眾電影雜志還有嗎

截至2021年,大眾電影雜志還有

《大眾電影》是創辦於1950年6月的電影雜志,80年代單期947 萬冊印量保持了電影雜志一期銷售量最高的世界紀錄。

2014 年《大眾電影》雜志攜手萬達集團全新改版,秉承「電影點亮生活」的宗旨和有料、有趣、有品的編輯風格,《大眾電影》以普及電影文化、推動電影發展、引領電影生活為使命,將建立起涵蓋平面媒體、網路媒體、市場調研、行業咨詢、電影推廣及會務在內的系列產品和服務。

《大眾電影》特點

《大眾電影》以「新片評介」、「電影觀賞」、「問題討論」、「電影人物」、「國內外影訊」、「電影史話」等欄目最受讀者喜愛,對提高讀者的審美水平,了解電影的過去和現狀,新片拍攝動向等都起到良好的作用。

「銀幕上下」、「讀者論壇」、「影院人語」等欄目密切了讀者、觀眾與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流和聯系。從1962年起,每年舉辦電影百花獎,是群眾性最為廣泛的讀者評獎活動。

『柒』 60,70,80年代最難忘的經典影視作品有哪些為什麼

第2部影視作品則就是在81年所拍攝的「霍元甲」,這部作品在當時激發了很多年輕人心中的一腔熱血,也影響了很多年輕人在日後的人生道路,在當時很多人都是因為這部電視劇而踏上了軍旅的路程,而在其中的主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更是成為了非常經典的歌曲,再後來更是廣為流傳。

第6部影視作品應該就是最經典的88年所拍攝的「西遊記」,這部作品也開創了中國影視圈的一個新時代,更是影響了好幾代人的童年生活,給他們創造了一個充滿美好幻想的世界,這也成為了一部影視圈中無法超越的經典著作。

『捌』 大眾電影的出版情況

1950-1966年度
《大眾電影》1950年6月1日在上海創刊,當年出刊6期。1951年出刊24期,兩年連號共出30期
5001《大眾電影》創刊號(1950年)—蘇聯電影《團的兒子》中的小英雄凡尼亞。5001b封底也採用了進口片《詩人萊尼斯》的一個鏡頭。 曾再版四次。
5004《兩家春》
5107《大地重光》
5114《解放了的中國》
5114《武訓傳》主演趙丹
5116《鋼鐵戰士》
1952年文藝整風運動中,《大眾電影》被迫停刊數月。 1952年5月,《大眾電影》和北京出版的《新電影》合刊,重新出版。當年出刊15期,其中1-2是合訂。
5215《南征北戰》
1953年共出24期
5303《龍須溝》主演於是之
1954年共出24期
1955年共出24期
5511《南島風雲》
1956年共出24期
5601《夏天的故事》
5605《董存瑞》張良主演
1957年共出24期
5706《家》
5711《李時珍》主演:康泰和趙丹
5715《羅漢錢》
5719《寂靜的山林》主演:王心剛
5721《鳳凰之歌》
1958年共出24期
5802b《護士日記》電影《護士日記》中王丹鳳飾演的簡素華
5816《英雄虎膽》中曾泰,主演於洋
1959年共出24期
5905《紅色的種子》中華小鳳,主演秦怡
5910《千女鬧海》主演向梅
5917《青春之歌》 主演謝芳
5919《花逢春雨》主演張圓
1960共出24期,
6011《向海洋進軍》
1961年改為12期,但有05-06合期,也有分期,不明白,0102為合期。
1962年共出12期
6210《碧海丹心》中的金小妹
6210b《錦上添花》中的鐵英,李長樂扮演
6211《南海潮》主演吳文華
62116b《冰山上的來客》
6212《停戰以後》中張平飾演的顧青
1963年共出12期,0506為合期
6302《鄂爾多斯風暴》主演溫錫瑩
6305-06《李雙雙》主演張瑞芳
6305-06b《哥倆好》主演張良
6307《紅日》演員:高博和張伐
6307b《萬木春》主演梁音
6308《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李亞林和金迪
6308b《金沙江畔》曹雷扮演的卓瑪
1964年共出12期,0203,0809均為合期
6401《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主演金迪
6402《奪印》主演李炎
6402b高寶成(左)
6403b趙丹
6405《農奴》主演旺堆(藏族)
6405b張伐(左)和張良
6407b中叔皇
6408-09《霓虹燈下的哨兵》
6408-09b《草原雄鷹》中的卡得爾(阿不都熱赫曼。阿瓦孜飾)
6410-11b《千萬不要忘記》
1965年共出12期,0809,1011均為合期
1966年由於「文化大革命」停刊,本年共出6期,至此文革前累計共出版的306期
6601b電影《紅色背簍》主演史大千
6602《三進山城》主演梁音
6603b電影演員於洋
6605《草原英雄小姐妹》 1979年1月在北京復刊,
1979年度
1979年第一期(復刊號)封面是影片《大河奔流》的一張劇照,左為電影演員張金玲。張金玲是80年代著名的「北影三朵花」之一,另二朵是劉曉慶和李秀明。1979年第2期《大眾電影》用《阿詩瑪》劇照作封面。
1979年第三期 張玉紅.
1979年第四期封面取自話劇《報童》一張劇照。
1979年第五期封面陳沖
1979年第5期封底英國電影《水晶鞋和玫瑰花》,起爭議。
1979年第6期《大眾電影》封面刊登了《婚禮》中盛敏(劉曉慶扮演)的劇照,
1979年第七期封面取自影片《從奴隸到將軍》一張劇照。左為楊在葆,右為張金玲。
1979年第8期《大眾電影》以孫道臨作為封面人物。
1979年《大眾電影》第九期封面為潘虹
1979年《大眾電影》第十期封面為電影表演藝術家趙丹(1915-1980)。
1979年《大眾電影》第十一期封面女郎冷眉。
1979年《大眾電影》第十二期封面女郎李元華。
1980年度
1980.01該期封面人物祝希娟在影片《啊!搖籃》中扮演李楠。
1980.02該項期封面李仁堂在影片《淚痕》中扮演朱克實。
1980.03該期封面取自影片《歸心似箭》劇照。上方是男主角趙爾康,下方是女主角斯琴高娃。
1980.04 該期封面女郎程曉英。
1980.05 該期封面女郎張瑜。
1980.06 該期封面女郎陳沖。
1980.07 該期封面女郎劉曉慶
1980年8月封面:影片《今夜星光燦爛》中的何戰雲(唐國強飾)和楊玉香(李秀明飾)
80年8月封底:影片《白蛇傳》中的白蛇(李炳淑飾)
80年9月封面:影片《紅牡丹》中的紅牡丹(姜黎黎飾)
80年9月封底:影片《好事多磨》的劇照
80年10月封面:影片《幽靈》中的夏征蘭(邵慧芳飾)
80年10月封底:日本影片《絕唱》的劇照
80年11月封面:影片《苦戀》中的凌晨光(劉文治飾)和綠娘(黃梅瑩飾)
80年11月封底:日本著名電影演員中野良子
80年12月封面為高英,在影片《燕歸來》中扮演女主角路燕。
本年度達到發行最高950萬冊。
1981年度
81年1月封面:上影演員張瑜
81年1月封底:峨影演員潘虹
81年2月封面:影片《孔雀公主》中的勐奧東板公主 ;穆魯娜(李秀明飾)
81年2月封底:《愛情啊,你姓什麼?》中的三個青年演員顏正安、洪學敏、陳鴻梅
81年3月封面:故事片《傷逝》劇照
81年3月封底:義大利籍女演員索菲亞·羅蘭
81年4月封面:故事片《山重水復》劇照
81年4月封底:香港電影演員陳思思
81年5月封面:故事片《南昌起義》劇照
81年5月封底:故事片《沙鷗》劇照
81年6月封面:第四屆百花獎最佳女演員張瑜(《廬山戀》中周筠飾演者)
81年6月封底:第四屆百花獎最佳男演員達式常(《燕歸來》中林漢華飾演者)
81年7月封面:故事片《七月流火》劇照
81年7月封底:美國影片《雨中曲》演員賽德·查理斯
81年8月封面:《被愛情遺忘的角落》中的荒妹
81年8月封底:青年演員王馥荔
81年9月封面:《知音》中的蔡鍔
81年9月封底:青年演員姜黎黎
81年10月封面:《海囚》中的唐金龍(達奇飾)和姚杏春(隋永清飾)
81年10月封底:日本著名電影演員山口百惠
81年11月封面:《祝福》中的祥林嫂(白楊飾)
81年11月封底:香港影星石慧
81年12月封面:《西安事變》中的張學良(金安哥飾)和楊虎城(辛靜飾)
81年12月封底:《潛網》中的羅弦(劉曉慶飾)
1982年度
82年1月封面:《駱駝祥子》中的祥子(張豐毅飾)和虎妞(斯琴高娃飾)
82年1月封底:《勿忘我》中的雯雯(方舒飾)
82年2月封面:影片《牧馬人》中的李秀芝(叢珊飾)
82年2月封底:《苔絲》中苔絲飾演者娜斯塔西婭·金斯基
82年3月封面:體育、電影明星聯歡特寫(周曉蘭和龔雪)
82年3月封底:《當代人》中的蔡明(張甲田飾)和王維丹(張曉磊飾)
82年4月封面:影片《杜十娘》中的杜十娘(潘虹飾)
82年4月封底:北影廠青年演員楊海蓮
82年5月封面:「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獲得者張雁
82年5月封底:「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獲得者李秀明
82年6月封面:《喜盈門》中的水蓮(溫玉娟飾)
82年6月封底:《鄉情》中的翠翠(任冶湘飾)
82年7月封面:第五屆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王心剛
82年7月封底:《石榴花》中的石榴花(龔雪飾)
82年8月封面:青年演員斯琴高娃
82年8月封底:《茶館》中的王利發(於是之飾)和小丁寶(尚麗娟飾)
82年9月封面:中日兩國青年電影演員在一起(左為沈冠初、右為紺野美沙子)
82年9月封底:《閃光的綵球》中的輔導員(趙靜飾)
82年10月封面:《心靈深處》中的女軍醫歐陽蘭(劉曉慶飾)
82年10月封底:《人到中年》中的陸文婷和傅家傑(潘虹、達式常飾)
82年11月封面:《陌生的朋友》中的女主角(李羚飾)
82年11月封底:《甜女》的甜女(洪學敏飾)
82年12月封面:《大地之子》中的海雲(娜仁花飾)
82年12月封底:《這不是誤會》中的李曉青(陳燁飾)
1983年度
83年1月封面:《秋瑾》中的秋瑾(李秀明飾)
83年1月封底:上影演員郭凱敏
83年2月封面:《城南舊事》中的小英子(沈潔飾)和瘋女人(張閩飾)
83年2月封底:美國女演員德博拉·拉芬
83年3月封面:《青春萬歲》中的楊薔雲(任冶湘飾)
83年3月封底:峨影演員潘虹
83年4月封面:影片《都市裡的村莊》中的丁小亞(殷亭如飾)和杜海(韋國春飾)
83年4月封底:青年演員蕭雄
83年5月封面:《夕照街》中的石頭(遲志強飾)和小娜(黎蘋飾)
83年5月封底:世界著名演員英格麗·褒曼
83年6月封面:潘虹與斯琴高娃 第三屆金雞獎和第六屆百花獎
83年6月封底:小演員方超與王佳瑩
83年7月封面:影片《快樂的單身漢》中的丁玉潔(龔雪飾)
83年7月封底:第六屆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獲得者姜黎黎
83年8月封面:《血,總是熱的》男主角羅心剛(楊在葆飾)
83年8月封底:青年演員趙娜
83年9月封面:《我們的田野》劇照
83年9月封底:電影演員宋春麗
83年10月封面:《雷雨》中的繁漪(顧永菲飾)
8 3年10月封底:日本電影演員松坂慶子
83年11月封面:《鍋碗瓢盆交響曲》女主角劉俊英(殷亭如飾)
83年11月封底:青年演員叢珊
83年12月封面:《大橋下面》中的女主角秦楠(龔雪飾)
83年12月封底:朝鮮女演員金貞花
1984年度
84年1月封面:影片《寒夜》中曾樹生(潘虹飾)
84年1月封底:女演員劉曉慶
84年2月封面:影片《十六號病房》中的常琳(李羚飾)
84年3月封面:影片《藍色的花》中的妞妞(沈丹萍飾)
84年3月封底:電影演員王馥荔
84年4月封面:《道是無情勝有情》中的袁瀚(朱時茂飾)和妻子(牛翠敏飾)
84年4月封底:電影演員倪萍
84年5月封面:《風吹嗩吶聲》中的德琪(金鑫飾)
84年5月封底:日本演員櫻田淳子
84年6月封面:第七屆百花獎、第四屆金雞獎最佳女演員龔雪
84年6月封底:第七屆百花獎、第四屆金雞獎最佳男演員楊在葆
84年7月封面:第四屆金雞獎最佳女配角宋曉英
84年7月封底:第七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劉信義
84年8月封面:故事片《邊城》劇照
84年8月封底:電影演員張偉欣
84年9月封面:影片《人生》中的巧珍(吳玉芳飾)
84年9月封底:香港電影演員鍾楚紅
84年10月封面封底:攀登(自左至右:趙越、錢勇夫、張曉敏、宋春麗、叢珊、沈丹萍、倪萍、林芳兵、沈冠初)84年11月封面:《高山下的花環》劇照(梁三喜和韓玉秀)
84年11月封底:電影演員陳燁
84年12月封面:影片《花園街五號》中的劉釗(龐學勤飾)和呂莎(方舒飾)
84年12月封底:美國青年電影演員戴安·蓮
1985年度
85年1月封面:青年電影演員朱琳
85年1月封底:日本電影演員吉永小百合
85年2月封面:影片《譚嗣同》中的譚嗣同(達式常飾)
85年2月封底:美國新星波姬·小絲
85年3月封面:電影演員劉曉慶、張瑜
85年3月封底:台灣電影演員林青霞
85年4月封面:第五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李羚
85年4月封底:法國影壇新秀瓦萊里·卡佩絲姬
85年5月封面:《紅衣少女》中飾安然的鄒倚天
85年5月封底:日本演員田中裕子
85年6月封面:《日出》中的陳白露(方舒飾)
85年6月封底:日本著名電影演員大竹忍
85年7月封面:本屆金雞獎、百花獎選出的最佳女主角李羚、吳玉芳
85年7月封底:被譽為影、視、歌三棲明星的香港演員陳美齡
85年8月封面:《代理市長》劇照
85年8月封底:香港影星葉倩文
85年9月封面:《末代皇後和皇妃》中的婉容(潘虹飾)
85年9月封底:日本著名演員山口百惠
85年10月封面:《無情的情人》中的娜梅琴措(劉曉慶飾)
85年10月封底:美國影星娜塔西婭·金斯基
85年11月封面:法國影星伊莎貝爾·阿佳妮
85年11月封底:中國青年演員殷亭如
85年12月封面:青年演員林芳兵
85年12月封底:美國影星泰坦·奧尼爾
1986年度
86年1月封面:青年演員朱琳
86年1月封底:電視劇《紅樓夢》中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
86年2月封面:青年演員叢珊
86年2月封底:蘇聯演員伊利娜·舍甫丘克
86年3月封面:青年演員方舒
86年3月封底:日本演員朝比奈
86年4月封面:青年演員白靈
86年4月封底:香港演員胡慧中
86年5月封面:青年演員娜仁花
86年5月封底:美國影星戴安·蓮恩
86年6月封面:青年演員許亞軍
86年6月封底:美國演員詹妮弗·康奈莉
86年7月封面:青年演員傅藝偉
86年7月封底:日本演員田中裕子
86年8月封面:第九屆百花獎最佳女演員方舒
86年8月封底:義大利演員奧爾內拉·穆蒂
86年9月封面:台灣影星林青霞
86年9月封底:美國影壇新秀塔妮·韋爾奇
8610封面:張小敏
8611封面:林芳兵
86年12月封面:青年演員李小燕
86年12月封底:美國青年演員梅莉莎·吉爾伯特
1987年度
87年1月封面:青年演員宋佳
87年1月封底:好萊塢華裔演員趙家玲
87年2月封面:青年演員萬瓊
87年2月封底:美國演員戴安·蓮恩
87年3月封面:青年演員王姬
87年3月封底:日本青年演員澤口靖子
87年4月封面:電影演員朱琳
87年4月封底:台灣演員呂秀菱
87年5月封面:青年演員張小敏
87年5月封底:美國演員戴安·蓮恩
87年6月封面:青年演員麥文燕
87年6月封底:香港演員鍾楚紅
87年7月封面:青年演員張小磊
87年7月封底:香港演員王祖賢
87年8月封面:譚小燕
87年8月封底:布魯克·希爾茲
87年9月封面:青年演員李小燕
87年9月封底:世界著名影星奧黛麗·赫本
87年10月封面:劉曉慶
87年10月封底:美國演員伊麗莎白·泰勒
87年11月封面:青年演員李芸
87年11月封底:香港演員汪明荃
87年12月封面:青年演員劉冬
87年12月封底:阿蘭·德隆
1988年度
88年1月封面:青年演員張小敏
88年1月封底:美國著名影視明星謝麗·哈克(左)傑克琳·史密斯(中)雪莉·萊德
88年2月封面:青年演員柳荻
88年2月封底:美國著名演員瑪麗蓮·夢露
88年3月封面:青年演員陶慧敏
88年3月封底:法國影星蘇菲·瑪索
88年4月封面:《紅高粱》女主角扮演者鞏俐
88年4月封底:美國演員戴安·蓮恩
88年5月封面:青年演員薩仁高娃
88年5月封底:香港影星周潤發
88年6月封面:青年演員徐莉莉
88年6月封底:美國影星詹妮弗·康奈莉
88年7月封面:青年演員李鳳緒
88年7月封底:美國影星菲比·凱絲
88年8月封面:青年演員毛阿敏
88年8月封底:香港影星利智
88年9月封面:青年演員呂麗萍
88年9月封底:香港演員成龍
88年10月封面:台灣演員胡慧中
88年10月封底:著名演員潘虹
88年11月封面:電影演員宋春麗
88年11月封底:美國演員辛西亞·吉布
88年12月封面:青年演員馬羚
88年12月封底:台灣演員王祖賢
1989年度
89年1月封面:青年演員譚小燕
89年1月封底:台灣演員劉瑞祺
89年2月封面:青年演員趙越
89年2月封底:華裔美國影星尊龍
89年4月封面:青年演員蓋麗麗
89年4月封底:美國演員亨弗萊·鮑嘉
89年5月封面:台灣演員林青霞
89年5月封底:青年演員張其
89年6月封面:著名演員費翔
89年6月封底:青年演員梁玉瑾89年7月封面:著名演員陳沖
89年7月封底:台灣演員齊秦
89年8月封面:青年演員史可
89年8月封底:青年演員申軍誼
89年10月封面:青年演員鞏俐
89年10月封底:台灣演員秦漢
89年12月封面:台灣影星劉瑞琪
89年12月封底:青年演員東方聞櫻
1990年度
90年1月封面:青年演員張曉敏
90年1月封底:美國演員艾莉莎·米蘭諾與香港演員葉蘊儀
90年2月封面:青年演員傅藝偉
90年2月封底:美國演員布魯克·希爾茲
90年3月封面:青年演員周潔
90年3月封底:香港影星鄭裕玲
90年5月封面:青年演員苗苗
90年5月封底:蘇聯演員娜塔麗婭·涅果達
90年7月封面:青年演員賈宏聲
90年7月封底:香港影星張曼玉
90年8月封面:青年演員張艷麗
90年8月封底:美國演員詹妮弗·康納莉
90年9月封面:台灣影星林青霞
90年9月封底:美國影視明星傑克琳·史密斯
90年10月封面:青年演員金夢
90年10月封底:美國影星艾麗莎·米拉諾
90年11月封面:青年演員陳紅
90年11月封底:美國演員莉·湯普森
90年12月封面:青年演員夏菁
1991年度
91年1月封面:青年演員張豐毅
91年1月封底:青年演員馬曉晴
91年2月封面:青年演員史蘭芽
91年2月封底:香港影星鍾楚紅
91年3月封面:青年演員岳紅
91年3月封底:台灣影星劉瑞琪
91年4月封面:青年演員凱麗
91年4月封底:台灣演員齊秦
91年5月封面:青年演員蓋麗麗
91年5月封底:日本演員松坂慶子
91年6月封面:青年演員張曉敏
91年6月封底:台灣影視明星張佩華
91年7月封面:鄭爽
91年8月封面:青年演員張晏
91年8月封底:美國青年影星薇諾娜·賴德
91年9月封面:青年演員傅麗莉
91年9月封底:美國影星詹妮弗·康奈莉
91年10月封面:青年演員賈妮
91年10月封底:青年演員瞿穎
91年11月封面:青年演員劉爽
91年11月封底:美國演員朱莉婭·羅伯茨
91年12月封面:青年演員林芳兵著唐代服裝參加賑災義演劇照
91年12月封底:美國演員梅甘·福洛斯
1992年度
92年1月封面:青年演員許晴
92年1月封底:台灣演員席曼寧
92年2月封面:青年演員路遙
92年2月封底:青年演員閻青
92年3月封面:青年演員茅海童
92年3月封底:美國演員德諾薇·賴德
92年4月封面:青年演員周潔
92年4月封底:美國演員珍妮特·傑克遜
92年5月封面:青年演員鞏俐
92年5月封底:美國演員詹妮弗·康奈莉
92年6月封面:青年演員何晴
92年6月封底:美國演員克里斯蒂·斯旺森
92年7月封面:青年演員辛穎
92年7月封底:法國演員瑪蒂爾達·梅
92年8月封面:青年演員張弘
92年8月封底:美國演員艾莉莎·米蘭諾
92年9月封面:青年演員瞿穎
92年9月封底:美國明星麗塔·海沃絲
92年10月封面:著名演員劉曉慶
92年10月封底:法國演員安妮·帕里勞德
92年11月封面:青年演員孔琳
92年11月封底:美國演員米拉·喬娃薇琪
92年12月封面:青年演員寧靜
92年12月封底:香港演員劉德華
1993年度
93年1月封面:青年演員馬羚
93年1月封底:美國影星莎朗·斯通
93年2月封面:青年演員石蘭
93年2月封底:香港歌、影紅星葉玉卿
93年3月封面:青年演員鄭爽
93年3月封底:俄羅斯女演員伊琳娜·阿賈洛娃
93年4月封面:蓋克
93年4月封底:香港影星王祖賢
93年5月封面:青年演員許晴
93年5月封底:美國影星薇諾娜·賴德
93年6月封面:青年演員張弘
93年6月封底:美國女星希瑟·洛克莉爾
93年7月封面:青年演員閻青
93年7月封底:影壇新秀苗乙乙
93年8月封面:青年演員蓋麗麗
93年8月封底:香港女星陳玉蓮
93年9月封面:青年演員艾敬
93年9月封底:青年演員楊揚
93年10月封面:青年演員陳紅
93年10月封底:香港歌星郭富城
93年11月封面:青年演員傅麗莉
93年11月封底:美國女星朱莉婭·羅伯茨
93年12月封面:青年演員茅海童
93年12月封底:香港影星楊紫瓊
1994年度
94年1月封面:青年演員鞏俐
94年1月封底:香港演員關之琳
94年2月封面:青年演員趙明明
94年2月封底:青年演員潘婕
94年3月封面:青年演員林芳兵
94年3月封底:台灣演員王祖賢
94年4月封面:《鳳凰琴》女主角扮演者劇雪
94年4月封底:青年演員辛穎
94年5月封面:青年演員於慧
94年5月封底:青年演員茹萍
94年6月封面:青年演員江珊
94年6月封底:英國演員加布里埃勒·安瓦爾
94年7月封面:青年演員王志文
94年7月封底:美國演員莎朗·斯通
94年8月封面:劉曉慶扮演的武則天
94年8月封底:青年演員都嘟
94年9月封面:許晴
94年10月封面:青年演員王姬
94年10月封底:青年演員閻青
94年11月封面:青年演員左玲
94年11月封底:美國女演員莎朗·斯通
94年12月封面:著名演員葛優
94年12月封底:美國女演員布麗吉特·方達
1995年度
95年2月封面:著名演員鞏俐
95年3月封面:青年演員陳煒
95年3月封底:美國女演員德魯·巴里摩爾
95年4月封面:青年演員陳紅
95年4月封底:張瑜、尤勇在《天龍之生》
95年5月封面:青年演員趙明明
95年5月封底:香港女星周慧敏
95年6月封面:青年演員田岷
95年6月封底:香港女星陳松齡
95年7月封面:張曉敏
95年7月封底:成龍
95年8月封底:青年演員陶紅
95年10月封面:青年演員鄭爽
95年10月封底:美國影星艾麗西亞·希爾弗斯通
95年11月封面:青年演員茹萍
95年11月封底:青年演員史蘭芽
95年12月封面:青年演員陶慧敏
95年12月封底:青年演員張豐毅
1996年度
96年1月封面:青年演員許晴
96年之後的《大眾電影》封底全部給了羽西化妝品做廣告
96年2月封面:陳紅的新角色
96年3月封面:青年演員李穎
96年4月封面:青年演員謝蘭
96年12月封面:青年演員袁莉
1997年度
97年2月封面:青年演員趙明明
97年4月封面:胡忻
97年5月封面:李琳
97年6月封面:孫淳
97年8月封面:蓋麗麗
97年9月封面:李勇勇
97年10月封面:蔣文麗(即蔣雯麗)
2014年改版後封面:
2014年《大眾電影》第一期葛優--《私人定製》
2014年《大眾電影》第二期倪妮--《等風來》2014年《大眾電影》第三期陳思誠--《北京愛情故事》2014年《大眾電影》第四期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2014年《大眾電影》第五期趙薇2014年《大眾電影》第六期廖凡 --《白日焰火》柏林電影節影帝2014年《大眾電影》第七期徐崢
2014年《大眾電影》第八期黃曉明2014年《大眾電影》第九期張藝謀
萬影網始建於2012年2月,專門為全網用戶提供在線電影觀看,萬影網免費為您提供最新免費電影,最新電影,在線電影,在線觀看免費電影最新電影,在線電影盡在萬影網。
萬影網(onemovie.com)是《大眾電影》旗下新媒體產品。是一個用戶可參與的電影行業資訊與觀點互動平台。

『玖』 香港新浪潮電影知識介紹

香港新浪潮電影知識介紹

香港電影新浪潮是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一般認為是1979年—1983年期間)香港電影的一個潮流,參與者多是在外國留學、有電視製作經驗的年輕導演,如徐克、許鞍華、嚴浩、譚家明、方育平等等。香港新浪潮的導演主要在美國或英國攻讀電影課程。他們在1970年代回到香港後都加入了電視台發展。他們在電視台接受一番磨煉後,離開電視台發展電影事業,在此期間拍攝的一批風格清新的影片。1978年8月18日出版的電影雜志《大特寫》(《香港電影雙周刊》的前身)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香港電影新浪潮:向傳統挑戰的革命者》,首次用新浪潮一詞來期待香港的新電影。

出現背景

七十年代末期,國際形勢動盪不安,香港經濟的高度發展和騰飛、獨立電影製片機構的風起雲涌,具有正義感的影視工作者鄙棄「四頭」(噱頭、拳頭、枕頭、鬼頭)影片而開拓新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批從國外電影學院畢業回港並從事電視編導工作的年輕導演,他們本著對電影的熱誠,及年青人的獨特創意和社會觸覺,拍攝出了一批完全不同於傳統香港電影的充滿個人色彩的新潮電影。為香港電影帶來了富神采而短暫的變奏。這批影片的賣座雖然不是特別高,卻為港片在編導手法和攝制技術上呈現出異於傳統香港片的新風貌。

1976年,梁普智、蕭芳芳導演的《跳灰》一般被認為是新浪潮的先聲,1978年,嚴浩導演了《咖喱啡》,打響了新浪潮的第一槍。之後是1979年,三位青年導演分別推出了他們的電影處女作:徐克把科幻和武俠合二而一,推出了「未來主義武俠片」《蝶變》,許鞍華的《瘋劫》根據一起真實案件改編,把懸念和推理結合起來處理兇殺案件,章國明的《點指兵兵》以逼真自然的光影展示警探和罪犯的搏殺。這三部影片標志著新浪潮的正式誕生。隨後,嚴浩、劉成漢、方育平、蔡繼光、譚家明、黃志強、單慧珠、唐基明、張堅庭、黎大煒、於仁泰等相繼掘起,拍攝了《父子情》、《夜車》、《投奔怒海》、《似水流年》、《喝彩》、《慾火焚琴》、《師爸》、《山狗》、《冤家》、《表錯七日情》及《牆內牆外》等新觀念與新形式相結合的影片,形成了一股強勁的沖擊波。在短短的時間內,竟有幾十位銳氣十足的年輕導演拍出了他們的處女作。不僅票房價值頗高,還獲得了電影界和觀眾的一致好評,同時也受到製片人的青睞。

此後,不少電視界的人才加入香港電影界工作,兩者的互動日益頻繁,甚至有電視節目改編拍成電影(如蕭芳芳主演的《林亞珍》)。電視界舉辦的選美比賽和歌唱比賽等,也陸續發掘了一批新掘起的一代,促成了往後10多年香港影壇「明星制度」的勃興。

香港電影新浪潮的特徵

「新浪潮」的「新」,帶有與多傳統及及傳統分別的意味。同時亦意味著一種創新和實驗取向,力求突破傳統而別具一裁。如義大利五十年代的「新現實主義」是對法西斯主義極權統治後的電影事業的一次重新評述及振興,而法國的六十年代「新浪潮」是源自對法國五十年代的商業電影工業機制的不滿,通過嶄新的電影手法表現當代人的生活狀態,是對當時主流的「優質電影」的反叛。香港「新浪潮」,電影則標志著香港電影與上一代中國本位粵語片的決裂。五、六十年代的粵語片往往背負著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創新。「新浪潮」電影則帶有濃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強烈的本地感性,這跟導演們在香港成長、受西方教育很有關系。

「新浪潮」導演雖然都被冠以「新浪潮」之名,其實每位的電影都極富個人色彩,並沒有陷入香港電影類型化的傳統模式。許鞍華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銳;徐克有一股神經質的張力;方育平作風朴實,真實感濃厚;嚴浩浪盪於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間;譚家明走中產美學;章國明擅拍警察和匪徒片等等,這些特質都體驗到新浪潮電影的「作者論」美學。

大體上「新浪潮」導演具有這樣一些共同特徵。由於「新浪潮」主要導演大都有留學海外專業培訓的背景,因而具有開放的視野和自覺的電影影象意識。他們重視電影語言創新,真實、鮮明、大膽、飽滿、具有視覺沖擊力的畫面效果。在影片的敘事、結構、節奏等方面,尤其是在電影取景、色彩、自然光使用,剪接等方面,具有強烈的形式感和風格化特徵。

不過,新浪潮導演在強調突出個性的同時,並未走向實驗電影的極端,而是巧妙地將藝術性和商業性結合起來,兼顧電影的商業因素和觀眾的娛樂要求。在「滿足個人」和「滿足觀眾」間求得平衡,以追求商業上的最大成功。他們是對香港主流電影的突破,但並非徹底拋棄。比如,香港「新浪潮」電影大都從類型電影入手,然後進行創新和改造。徐克將科幻電影與武俠電影合為一體,刷新了香港電影對於武俠電影的觀念,熟練有力的`導演手法也令觀眾耳目一新;在《瘋劫》中,許鞍華將一件真實的兇殺案編寫成一個極富懸疑和推理性的故事,創造出逼人的驚竦氣氛;在《點指兵兵》中,章國明則描繪警察與兇手的摩擦,刻意表現警察焦灼的心理狀態,拍攝十分講究光源,主張推回自然。這些影片強調並突出個性,在「滿足個人」和「滿足觀眾」間求得平衡,而又偏重於「滿足觀眾」,以便追求商業上的最大成功;這些影片重視電影語言的創新,善於用較新的技巧創造「外在真實的表象」,以造成真實、鮮明、大膽、飽滿、具有沖擊力的畫面視覺效果。這說明新浪潮導演從一開始就十分重視觀眾。

此外,這時期的電影是低成本,不用大明星,這同後來港片標榜明星陣容,動輒千萬製作的營運模式截然不同。香港的電影界從來都是以商業掛帥,新浪潮電影叫好不叫座,自然難免被淘汰的厄運。年輕導演們對電影的熱愛與藝術抱負,在香港高度競爭的商業生產制度下,沒有個機構和資金支持,迅即被商業浪潮裹卷而去。香港「新浪潮」電影,從1979年掘起至1982年已成了強弩之末,到八十年代中期,新浪潮即宣告結束。大部分新銳導演都融入主流電影,成為商業電影的生力軍。「新浪潮」後勁不足,究其原因,首先是香港是一個極商業化的投機城市,電影劇作始終以純大眾娛樂為綱領。其次,香港亦因為其中西文化樞紐的位置,迅速收各類型文化資金,但亦因為急功近利,迫切於商業效益的應驗,故每當欲把題材和形式推進至較深層面時,便往往顯得情理不足,根基薄弱,而陷於一片混亂。許鞍華、徐克、章國明、譚家明、方育平、嚴浩、吳宇森等創意的電影創作者,都在劇作上出現這種情況。盡管如此,「新的浪潮」對整體影業仍然帶來新血和沖勁,有助於主流電影的革新和轉型。

「新浪潮」在八十年代中期分成兩種取向,一是繼承社會和政治題材取向,如《男與女》(1983)、《家在香港》(1983)以及方育平的電影《父與子》(1981)、《美國心》(1986)等。另一個「新浪潮」是側重藝術形式與主題追求的影片,具有代表性的是譚家明的《烈火青春》(1982)、《最後勝利》(1987)等。譚家明影片著重龐大復雜的劇作結構,利用如「青春片」及「黑幫片」等類型電影模式,而衍生出類型電影敘事模式外的情感描述。

意義

香港新浪潮運動只持續了兩三年,其中嚴浩、許鞍華和徐克等導演,更成熟的影片反而出現在八十年代中後期。所以,新浪潮對香港電影的最大貢獻,並不在影片本身的藝術價值,而在於:一方面它為香港電影培養了大批人才,給了一些有新想法的年輕人進入電影工業的機會,另一方面,它開拓了香港電影的思路和視野。香港新浪潮的電影語言觀念與方法上的前衛性讓人眼界大開,從而改造了主流電影的現狀,使之製作方式和包裝手法得以更新;另外,其操作的中和性又使得一般的電影人與電影觀眾容易接受,從而使不同的電影類、樣式都得到改造,由此形成新的多元化的電影創作格局。這些新浪潮導演其後叱吒香港影壇達20年。「雖然發展不一,但上世紀70年代末確實是他們獨領風騷的年代,也在精神上啟發了台灣和大陸的新浪潮」(焦雄屏)。

評價

三十年悠悠過去,如果以法國新浪潮的標准來比較,香港新浪潮的作品數量和成就明顯遠遠不及。不少論者認為沒有共同的信念和宣言,是香港新浪潮曇花一現的主要原因,影評人澄雨甚至毫不留情地批評新浪潮「姿勢多於實際,包裝多於內容」。在這當中不可忽略社會和時代的因素,好像歐洲新浪潮是伴隨著反戰、學運出現;日本方面,《美日安保條約》引起國內的不滿,也激發了大島渚、寺山修司等影人的創作。而台灣新電影出現時,更是正值解嚴的關鍵時期。香港呢,新浪潮卻與本地的社會運動失諸交臂,七十年代末社會走向穩定,新浪潮的爆發難免顯得格格不入。

港產片八十年代以後的興盛,固然有新浪潮的一份貢獻,但最後獲勝的其實還是主流電影,新浪潮大部分導演拍了幾部片後便退下火線。一路走來,到今天仍活躍電影圈的就只有徐克、許鞍華二人,然而際遇已大不如前。近年《深海尋人》和《女人不壞》雖然仍可見到徐克的無限創意,觀眾卻似乎不太領情,未能引起話題。至於許鞍華難得仍然堅持著人文關懷,但是《天水圍的日與夜》要到獲得金像獎後才受到注目,最近的《天水圍的夜與霧》也是票房慘淡。

回看新浪潮電影,雖然當中不無粗糙、單薄的瑕疵,但所流露出的真誠、沖勁、熱情、勇氣,隔了三十年後,仍然看得人熱血沸騰,而這一份精神不正是今天港產片所缺乏的嗎?

代表作品

徐克

《蝶變》(1979)

《第一類型危險》(1980)

《地獄無門》(1980)

許鞍華

《瘋劫》(1979)

《投奔怒海》(1981)

嚴浩

《茄喱菲》(1978)

《夜車》 (1980)

《公子嬌》(1981)

方育平

《半邊人》(1981)

《父子情》(1983)

余允抗

《山狗》(1980)

《師爸》(1980)

;
閱讀全文

與88年代的新電影雜志封面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世界十大電影獎項標志 瀏覽:686
跨過鴨綠江電影觀後感六年級 瀏覽:841
台灣校園電影中正高中 瀏覽:255
泰國恐怖電影鬼營在線播放 瀏覽:710
第一部真人秀電影 瀏覽:470
電影院喝女友的尿 瀏覽:620
蜀山電影林青霞圖片 瀏覽:977
信用卡電影票活動 瀏覽:886
力大無窮點石成金電影名字 瀏覽:123
動作電影在線完整免費觀看 瀏覽:740
網上買電影票用哪個網站好 瀏覽:641
韓國電影懷孕妻子被害叫什麼名字 瀏覽:578
梅西小時候電影名字叫什麼 瀏覽:328
電影院圖片長圖 瀏覽:662
國產蛇電影大全電影 瀏覽:930
探險電影的英文主題曲 瀏覽:850
oddball電影中文名 瀏覽:322
40年前的公共愛情電影 瀏覽:307
成龍2006電影 瀏覽:62
法國電影冬眠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