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電影音樂音樂教案

電影音樂音樂教案

發布時間:2023-06-04 00:39:03

❶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案《功夫熊貓》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准備好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案《功夫熊貓》,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案《功夫熊貓》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閱讀動作圖譜,並能根據不同音樂形象創編動作。

2、喜歡參與功夫熊貓律動表演,體驗創編、表現的樂趣。

活動准備: 動物形象的圖片、PPT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交流功夫熊貓的電影,引導幼兒回憶影片中功夫熊貓及其夥伴的形象。

師:你會功夫嗎?(請個別幼兒試試打武術)會什麼功夫?(如果幼兒不會教師示範,幼兒猜猜是什麼功夫。)看過功夫熊貓嗎?

2、介紹功夫熊貓阿寶的師兄師姐們。(一一出示圖片)

二、聽音樂觀看功夫操

1、虎拳功夫熊貓的巡迴演出開始。聽聽先出場的是誰?

(1)欣賞虎拳音樂師:這段音樂會是誰呢?為什麼?(很有力量、非常兇猛的樂曲)

(2)教師示範虎拳*幼兒講述虎拳動作*幼兒模仿虎拳動作師:老虎是怎樣的動物?(小結:打虎拳動作要有力,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睛要看著手。)

(3)教師出示虎拳圖譜*聽音樂打虎拳

2、蛇拳

(1)欣賞蛇拳音樂師:仔細聽這段音樂會是誰?

(2)看蛇拳圖譜師:給你們看看蛇拳的秘笈,看得懂嗎?表示什麼意思?(幼兒自由講述,並模仿動作)

(3)集體根據圖式練習蛇拳動作(無音樂伴奏)

(4)集體根據音樂練習蛇拳動作

3、熊貓拳

(1)幼兒創編熊貓拳的`打法

(2)幼兒討論如何畫熊拳秘籍

4、完整看功夫熊貓不同大師的表演要求:

1)仔細看錶演,說一說看到了哪些大師的表演?為什麼?

2)仔細聽音樂,說一說每位大師表演時的音樂都一樣嗎?

5、討論:

1)看到了哪位大師的功夫表演?

2)從哪個動作看出是哪個大師在表演?

3)排一排大師們的出場順序

6、PPT驗證大師們的出場順序。並分段聽音樂,學一學大師的功夫。

7、集體表演功夫操由老師帶領幼兒集體表演功夫操,提醒幼兒注意音樂的變化

三、游戲"聽音樂練功夫"仔細聽音樂根據音樂的變化變化角色的武功動作。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案《功夫熊貓》 篇2

【活動目標】

1、跟隨教師仔細觀察模仿學習虎拳的動作,了解伴隨動感的音樂創編武術招式的基本方法。

2、通過集體討論與小組討論,伴隨音樂依次創編螳螂拳,仙鶴拳和蛇拳的動作。

3、通過游戲情境體會中國武術的氣勢,明白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就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活動過程】

1、律動游戲引出活動

(l)教師與幼兒扮演阿寶端面從教室外走進來找位置坐下學吃面的動作。

(2)故事引導,引入活動

2、A段音樂動作創編及游戲

(1)了解「蓋世武俠」並知道他們的拳法

——嬌虎(虎拳)——螳螂(螳螂拳)——仙鶴(鶴拳)——靈蛇(蛇拳)——金猴(猴拳)(幼兒根據自己經驗說出蓋世武俠,請幼兒依次觀察圖片,運用觀察模仿學習的方法創編各拳法的典型招式!)

(2)學習虎拳的連貫動作,並引導幼兒創編螳螂拳、鶴拳、蛇拳的連貫招式。教師根據幼兒回答,請幼兒嘗試創編動作,引導幼兒跟著音樂做自己創編的動作,請一組創編較好的幼兒示範,並集體跟著音樂練習一次。

(3)教師扮演大浣熊師父做帶頭人,帶大家跟A段音樂練習武功。

——在最後蛇拳時,請大家定住(封穴)。

(運用數學概念以及空間概念幫助幼兒回憶動作順序)

——教師帶領幼兒跟隨A段音樂有氣勢的練習虎拳,螳螂拳、鶴拳以及蛇拳,A段音樂結尾出(蛇拳後)教師讓幼兒定住。

教師簡單評價,提升幼兒的動作和表情。

請幼兒挑戰,自己跟A段音樂游戲一次,教師「封穴」。

(運用情境語言,引出B段游戲)

3、學習B段音樂游戲

(1)教師扮演阿寶被封穴,請一名幼兒扮演師父給阿寶解穴。

(2)教師扮演大師兄,給阿寶們解穴。B段音樂游戲一次。

(3)教師簡單評價,學習絕招一一神龍解穴手和打完收功的動作。

4、完整游戲

(1)教師扮演浣熊師父帶幼兒完整游戲。

(2)選出「大師兄」帶大家完整游戲。

(3)升級武功,頒發神龍秘笈。

——浣熊師傅頒發神龍秘笈,讓幼兒明白只要堅持夢想,每個人都會成為自己的英雄。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案《功夫熊貓》 篇3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功夫熊貓的基礎上,嘗試用彩墨畫的形式變換熊貓的肢體動作,表現不同的武術姿勢。

2、喜歡中國武術,體驗彩墨畫的樂趣。

重難點:嘗試用變換肢體動作的方式來表現武術的動作。

【活動准備】

1、前期經驗:在個別化學習活動中嘗試劃過熊貓;了解並模仿過中國武術的一些動作。

2、其它:課件、彩墨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了解熊貓的外形特徵。

(環節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圖片,讓幼兒了解熊貓的外形特徵。)

1、(出示PPT)

提問:今天我給你們請來一位客人,看看他是誰?

2、關鍵提問:熊貓長什麼樣?它的身上哪些地方是黑色的?

3、引導幼兒為熊貓起個名字。(樂樂、歡歡……)

小結:熊貓的身體胖嘟嘟的,耳朵、眼睛、尾巴和四肢是黑色的,其他部位是白色的。熊貓是我們國家的國寶。

二、做一做——感知功夫熊貓的武功和不同的動態。

(環節設計意圖:通過觀看功夫熊貓的視頻以及模仿武術動作,讓幼兒感知功夫熊貓的武功和不同的動態。)

1、(播放功夫熊貓視頻)今天我還請來一位武術明星。

提問:你們喜歡功夫熊貓嗎?為什麼?

2、過渡語:樂樂也想成為一名功夫熊貓,可是他沒有武功秘籍,不能練習武功,你們願意幫助熊貓樂樂設計製作武功秘籍嗎?

3、想一想、做一做:你們會做哪些武術動作?做出來看看,做的時候做做要有力。(引導幼兒做出各種武術動作)

4、(觀看PPT)功夫熊貓也有很多的武術動作,我們來學一學。

(欣賞功夫熊貓的武術動作,講解不同動態的畫法。)

小結過渡語:功夫熊貓的這些武術動作真厲害,我們快快把這些動作畫下來,幫熊貓樂樂完成武功秘籍!

三、畫一畫——幼兒設計武功秘籍。

(環節設計意圖:通過繪畫,鼓勵幼兒表現出熊貓不同的武功動態。)

1、教師講解繪畫要點:用淡墨中鋒畫熊貓的頭和身體,用濃墨表現熊貓的耳朵、眼睛和四肢。

2、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重點關註:幼兒能否畫出熊貓身體和四肢胖乎乎的特點並表現出不同的武功動態。

3、交流分享:幼兒相互分享交流作品,教師肯定大膽創新的幼兒作品。

4、熊貓功夫秀,鼓勵幼兒將設計的各種作品隨著音樂用肢體動作秀出來。

小結:今天我們合作完成了這本武功秘籍,我們快快把它帶到教室里讓其他朋友也來學一學!

❷ 大班音樂教案:孤獨的牧羊人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准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大班音樂教案:孤獨的牧羊人,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音樂教案:孤獨的牧羊人1

教學目標

1、欣賞樂曲,體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了解樂曲基本的節奏型,能夠看指揮用打擊樂器為樂曲配伴奏。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重點難點:

欣賞樂曲,體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環境與材料:

1、幼兒已有了牧羊的概念,了解牧羊人。

2、播放這首樂曲,使幼兒熟悉旋律。

3、自製大樂譜,大羊、小羊、牧羊人、牧羊鞭圖片若干。鈴鼓、鑔、雙響筒、碰鈴、三角鐵。

4、音樂錄音帶。

重點指導:

了解樂曲基本的節奏型

一次備課

一、看圖講故事

教師結合音樂,邊擺圖片邊講故事(圖片擺放格式按樂譜的格式):

[1—2]小節:"草地上走來四隻羊"。教師講完這一句話之後,邊哼唱[1—2]小結的旋律,邊在大樂譜上每拍擺一個大羊圖片,並試著拍一拍。

[3—4]小節:"草地上又走來七隻小羊"。教師講完這一句話之後,邊哼唱[3—4]小結的旋律,邊在大樂譜上相應的位置,每半拍擺一個小羊圖片。

[5—6]小節:同[1—2]小節。

[7—8]小節:同[3—4]小節。

[9—10]小節:"牧羊人大步走來"。教師講完這一句話之後,邊哼唱[9—10]小結的旋律,邊在大樂譜上相應的位置,每拍擺一個牧羊人的圖片。

[11—12]小節:"牧羊人揮舞著鞭子"。教師講完這一句話之後,邊哼唱[11—12]小節的旋律,邊在大樂譜上相應的位置,每拍擺一個牧羊鞭的圖片。

[13—14]小節:同[9—10]小節。

[16—17]小節:同[11—12]小節。

[18—20]小節:同[1—4]小節。

[21—23]小節:同[5—7]小節。

[24]小節:"牧羊人揮舞著鞭子,把大羊、小羊趕到了一起"。教師講完這一句,邊哼唱[24]小節的旋律,邊把牧羊人、牧羊鞭、大羊、小羊的圖片擺在[24]小節相對應的位置上。

二、配樂器

教師啟發幼兒根據音樂形象選配樂器。

三、演奏

1、在教師的指揮下看圖譜演奏。

2、請幼兒做指揮,進行演奏。

活動反思:

上本課時,我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喚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興趣和熱情,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表現欲。充分挖掘作品所蘊涵的音樂美,用自己對音樂的感悟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加深了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同時,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藝術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通過和學生一道參與各種音樂實踐活動,如:旋律模唱、體態律動、情景表演等形式,讓大家在舉手投足、分工合作演奏、創造性表演中鑒賞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讓學生在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華、獲得審美體驗、享受成功的喜悅的同時,獲得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本課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整體構思清楚,能從不同角度設計、穿插多種學習活動,最終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2、注重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出發,運用多種藝術形式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提倡個性張揚。在愉悅的學習氣氛中體驗、表現和享受音樂,提高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並獲得心靈感悟和情感體驗。

3、積極構建民主、開放、合作的教學模式,採用互動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音樂實踐中感受教學的民主性。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感受美、表現美的意識和能力,教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學會創造。

不足的是,

1、本課的主要目的在於感受樂曲的幽默和約德爾調的風格,所以拓展時選擇影片中具有活潑快樂情緒的音樂進行欣賞,讓學生感受這樣的情緒,逐步培養他們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如果能找到更多的約德爾調的歌曲作為拓展欣賞曲目,效果會更好些。

2、課堂容量較大,有些環節學生探究的不夠深入。

小網路:牧羊人所謂牧羊人就是放養羊的人,電影牧羊人

大班音樂教案:孤獨的牧羊人2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大意,嘗試唱歌曲中襯詞部分,感受歌曲活潑詼諧的風格。

2、理解「孤獨」,知道在孤獨時,可採取唱歌等積極的方法使自己和別人快樂。

活動准備:

音樂視頻、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導入,引出歌曲

組織幼兒聽歌曲《叨來咪》,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首歌曲嗎?」

師:這首歌曲是電影《音樂之聲》的插曲,他是一部和音樂有關的電影,裡面還有很多好聽的歌曲,如《孤獨的牧羊人》

二、完整欣賞歌曲,感知歌曲的旋律,演唱速度及襯詞的活潑詼諧

1、播放視頻,介紹歌曲名稱《孤獨的牧羊人》,理解「孤獨」的意思。

師:哎,那你們知道「孤獨」是什麼意思?(寂寞、一個人、沒有朋友、很憂傷、很可憐)那我們現在來聽一下《孤獨地牧羊人》這首歌曲,看看歌中的牧羊人是不是像小朋友說的那樣。播放視頻,聽了這首歌後,你認為他是一個孤獨的牧羊人嗎?你是從哪裡聽出來的?

2、完整欣賞歌曲,引導幼兒從歌曲的旋律、演唱的速度及演唱方式等方面感受音樂性質,理解「牧羊人」不是孤獨的,而是快樂的。

沒聽出來,沒關系,我先給小朋友們講一個故事:一個牧羊人感覺自己特別孤單,就來到山頂上唱歌「來咿噢都來咿噢都來咿噢」,歌聲嘹亮,城裡的人們在遠處就聽到了這好聽的聲音,這時候城邊的王子、挑扁擔的農民、餐桌旁的人們、喝啤酒的人們都聽到了他的歌聲,這時一個小姑娘和她的媽媽聽到牧羊人的歌聲後,也用相同的歌聲回應他。

現在咱們再來聽一遍歌曲,但是是有任務的哦。你認為歌曲什麼地方最有趣、好玩?(襯詞「來咿噢都來咿噢都來咿噢」、低音處、唱歌中聲音等好玩。)為什麼?好像在做什麼事?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3、教師示範演唱襯詞「來咿噢都來咿噢都來咿噢」部分,請幼兒跟著學唱。進一步體驗歌曲活潑詼諧的風格。(為下一個環節的對唱作好准備)

三、出示相應的圖片,分段欣賞歌曲,知道快樂的方法

1、欣賞歌曲第一段。師隨音樂貼牧羊人、人們圖片,畫圖譜,引導幼兒跟唱襯詞。

提問:這個牧羊人到底是孤獨的還是快樂的?(快樂的)他用什麼方法使自己和別人快樂的?(通過歌聲將所有人都吸引過來,用歌聲給自己帶來快樂)

2、欣賞歌曲第二段。師隨音樂貼王子、農夫、餐桌、啤酒圖片,引導幼兒看圖譜跟唱襯詞。

提問:牧羊人的歌聲都把誰吸引過來了?他們都聽到了什麼歌聲?

3、欣賞歌曲第三段。師隨音樂貼小姑娘、媽媽圖片,引導幼兒看圖譜跟唱襯詞。

提問:誰用歌聲回應了牧羊人?怎樣唱的?

4、小結:

你在孤獨的時候,除了唱歌還會用什麼和他不一樣的方法,使自己和別人快樂呢?

(引導幼兒說出:可以開玩笑、看漫畫書、看電視、跳舞、找好朋友聊天、玩游戲等多種方法來排除孤獨。)

5、播放歌曲,師幼邊唱邊跳,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歡快活潑。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唱唱這首歌曲,做一個快樂的牧羊人吧。

大班音樂教案:孤獨的牧羊人3

【活動設計】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新課改形式下的這句話成了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也成了幼教界教育理念的一大主流。幼兒不感興趣的事物,即使我們教師花的心思進行揣摩,那也只能算是灌輸式教育模式,到頭來仍是事倍功半的成效,且有悖於新《綱要》精神。

《孤獨的牧羊人》以其有趣、形象的木偶為素材,通過欣賞木偶劇的形式,融音樂於劇情的發展中,讓幼兒在欣賞木偶劇的同時,主動接受了音樂信息,潛移默化進入音樂氛圍中,為音樂教育開啟了另一種形式的門。

教師通過對教材的處理,如:拎出音樂中詼諧有趣的「襯詞」部分,進行細致分析,並賦予其角色形象,使音樂教育擺脫以往聽賞式的傳統教育模式,符合大班幼兒的心理和年齡特點,有助於音樂活動的開展。

【活動目標】

1、能用不同的速度、音色表現歌曲中高音區和低音區兩種不同音區的襯詞分。

2、根據音符的高低位置,掌握襯詞旋律,按角色的形象特點用相應的歌聲演唱。

3、在學唱過程中體驗師生合作的協調和快樂。

4、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奏律動。

5、初步感受歌曲中親切的情緒,用親切的語調唱歌。

【活動准備】

歌曲圖譜、視頻材料、鋼琴、老山羊、小山羊圖片;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之聲》插曲《do,re,mi》營造音樂氣氛

播放音樂,教師帶幼兒進入活動室,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動作,調動氣氛;

二、介紹劇情,觀看視頻材料

1、今天老師不僅給你們帶來了好聽的音樂,還有一樣好玩的東西呢!

2、教師出示木偶,提問:這是什麼東西?知道它是怎麼玩的嗎?你們有沒看過木偶劇?

3、教師介紹劇情:老師今天帶來的這個木偶人是有個牧羊人,他個他的羊群——老山羊和小山羊住在一個高高的山頂上,他沒有朋友,覺得自己很孤單。但是他有一樣愛好,就是喜歡唱歌,他的羊群們看到主人唱歌,也跟著唱了起來。他們的歌聲非常好聽,吸引了王子,登山的人們,旅店裡的人,酒店裡的人,小姑娘。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歌聲吧。

4、播放視頻,完整欣賞;

三、欣賞木偶劇,感知襯詞旋律

1、完整欣賞後,提問:音樂里,唱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什麼?

2、你們的耳朵真靈,老師送你們兩個大拇指。「來伊噢嘟」在這首音樂里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襯詞」。這首音樂里,好多地方都出現「來伊噢嘟」,那它們在每一個地方唱的都是一樣的嗎?

3、幼兒自由討論,並嘗試學一學;

4、播放兩句襯詞,讓幼兒感受襯詞的旋律;

5、幼兒模唱襯詞,教師伴唱;

四、藉助圖譜,學唱襯詞

1、老師還請來了五線譜和音符寶寶來幫助我們學習這些襯詞。這五條線放在一起叫做五線譜,像豆芽一樣的叫做音符。我們來跟它們打聲招呼。

2、教師把這些音符請到了五線譜上,就能變出好聽的音樂來。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音高。現在請你們猜一猜,位置高的音符唱的音樂高還是位置低的音符唱的高?

3、請你們比較這兩張音符的位置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4、音符往上爬的我們叫它高音區,它唱起來就像爬樓梯一樣,一級一級往上爬。音符平過去的我們叫它低音區,唱起來像走路一樣,平平穩穩的。

5、幼兒與教師一起做手勢看圖譜演唱一次。

6、這兩句襯詞分別表示贍養公公和小山羊唱歌的聲音,請你們猜一猜哪句是老山羊唱的,哪句是小山羊唱的?為什麼?

7、教師引導幼兒說出老山羊老了,嗓子會發出怎麼樣的聲音?小山羊呢?

8、用不同的速度、音色來表現襯詞

A、高音區——小山羊

B、低音區——老山羊

9、觀看視頻,並模仿一下老山羊和小山羊的聲音。

10、請孩子們到鋼琴旁邊,分別學習老山羊和小山羊的聲音,男孩子當老山羊,女孩子來當小山羊,並請個別幼兒模倡;

五、師幼合作表現襯詞,體驗師生合作的樂趣。

1、小朋友們剛剛唱得特別棒,老山羊的聲音都表現出沙啞、粗重、慢吞吞的樣子,小山羊也表現出歡快、明朗、悅耳的樣子了。下面老師請你們跟老師來合作,你們唱襯詞的地方,老師來唱牧羊人的聲音。

2、播放視頻,師幼合作演唱歌曲;

3、有些小朋友還不知道地方是牧羊人唱的,哪些地方是羊群們唱的,不要緊,老師也請來了五線譜和音符寶寶來幫忙,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4、出示音樂圖譜,請幼兒找出老山羊和小山羊演唱的地方,並貼上相應的圖片;

5、教師當牧羊人,男孩子當老山羊,女孩子當小山羊,一起演唱歌曲;

六、結束部分。

1、牧羊人現在還孤單嗎?為什麼?

2、教師小結:牧羊人再也不孤單了,因為他不僅有羊群們陪他一起唱歌,還有我們小朋友跟呢。現在老師請你們跟牧羊人一起表演吧。

播放音樂,教師擺弄木偶,幼兒邊唱,邊隨意做動作,出活動室。

【課前反思】

歌曲《孤獨的牧羊人》選自堪稱經典之作的影片《音樂之聲》。音樂以木偶為主要線索,貫穿始終,為我們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各種形象,並通過多姿多彩的各種形象來提升幼兒對音樂的審美情趣。

這首音樂最有特點的地方就是它的襯詞部分,詼諧、有趣,又朗朗上口,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從幼兒角度出發,木偶劇的欣賞恰好是「投其所好」,木偶劇間接成為一種教學手段。從教師角度出發,要剖析音樂內部結構,找出幼兒的興趣點——襯詞進行模仿、創造,並幫助和引導他們領悟到音樂的深層結構(這首音樂表現的是牧羊人和羊群們之間的事情),挖掘幼兒的興趣所在,使他們在耳濡目染中主動接受新的知識,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生出新的課題。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和揣摩,《孤獨的牧羊人》向幼兒展示的是一幅富有童趣的畫面:一個孤獨的牧羊人,通過自己那清脆而嘹亮的'歌聲吸引了王子、登山人、旅店裡的人、喝酒的人、小姑娘等。為什麼他的歌聲能達到這種效果呢?就是因為他的羊群們為他的歌聲進行了伴唱,這句是其中的襯詞部分。於是對襯詞的學習便成了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

單單學習襯詞的演唱,形式過於單一,再繼續深入挖掘其教材,我們會發現,原來可以賦予襯詞相應的角色形象——老山羊的歌聲和小山羊的歌聲。從兩種形象其自身的形象特徵出發,以聲音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對音樂理解的升華部分。讓幼兒在學習掌握襯詞演唱的基礎上進一步創生出新的知識點,這就需要教師的「指點迷津」了。

從幼兒的情感體驗來分析,與教師合作完成一樣東西,便是一次愉快的體驗,由此也可以達到師幼互動的良好氛圍。「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是必要的,師幼師幼合作演唱歌曲,也將成為歌唱藝術中不容忽視的一種手段。

以上便是本人對此活動教材的粗淺分析,並在基礎上做的一些藝術處理。可能還有不到位的地方,敬請批評指正,謝謝!

小網路:牧羊人所謂牧羊人就是放養羊的人,電影牧羊人

大班音樂教案:孤獨的牧羊人4

教學目標

1、欣賞樂曲,體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了解樂曲基本的節奏型,能夠看指揮用打擊樂器為樂曲配伴奏。

3、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4、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重點難點

欣賞樂曲,體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環境與材料

1、幼兒已有了牧羊的概念,了解牧羊人。

2、播放這首樂曲,使幼兒熟悉旋律。

3、自製大樂譜,大羊、小羊、牧羊人、牧羊鞭圖片若干。鈴鼓、鑔、雙響筒、碰鈴、三角鐵。

4、音樂錄音帶。

重點指導

了解樂曲基本的節奏型

一次備課

一、看圖講故事

教師結合音樂,邊擺圖片邊講故事(圖片擺放格式按樂譜的格式):

[1-2]小節:"草地上走來四隻羊"。熟悉舞蹈音樂及動作結構,學習跟隨音樂跳集體舞。教師講完這一句話之後,邊哼唱[1-2]小結的旋律,邊在大樂譜上每拍擺一個大羊圖片,並試著拍一拍。

[3-4]小節:"草地上又走來七隻小羊"。教師講完這一句話之後,邊哼唱[3-4]小結的旋律,邊在大樂譜上相應的位置,每半拍擺一個小羊圖片。

[5-6]小節:同[1-2]小節。

[7-8]小節:同[3-4]小節。

[9-10]小節:"牧羊人大步走來"。教師講完這一句話之後,邊哼唱[9-10]小結的旋律,邊在大樂譜上相應的位置,每拍擺一個牧羊人的圖片。

[11-12]小節:"牧羊人揮舞著鞭子"。教師講完這一句話之後,邊哼唱[11-12]小節的旋律,邊在大樂譜上相應的位置,每拍擺一個牧羊鞭的圖片。

[13-14]小節:同[9-10]小節。

[16-17]小節:同[11-12]小節。

[18-20]小節:同[1-4]小節。

[21-23]小節:同[5-7]小節。

[24]小節:"牧羊人揮舞著鞭子,把大羊、小羊趕到了一起"。教師講完這一句,邊哼唱[24]小節的旋律,邊把牧羊人、牧羊鞭、大羊、小羊的圖片擺在[24]小節相對應的位置上。

二、配樂器

教師啟發幼兒根據音樂形象選配樂器。

三、演奏

1、在教師的指揮下看圖譜演奏。

2、請幼兒做指揮,進行演奏。

反思

歌曲《孤獨的牧羊人》選自堪稱經典之作的影片《音樂之聲》。音樂以木偶為主要線索,貫穿始終,為我們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各種形象,並通過多姿多彩的各種形象來提升幼兒對音樂的審美情趣。

這首音樂最有特點的地方就是它的襯詞部分,詼諧、有趣,又朗朗上口,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從幼兒角度出發,木偶劇的欣賞恰好是「投其所好」,木偶劇間接成為一種教學手段。從教師角度出發,要剖析音樂內部結構,找出幼兒的興趣點——襯詞進行模仿、創造,並幫助和引導他們領悟到音樂的深層結構(這首音樂表現的是牧羊人和羊群們之間的事情),挖掘幼兒的興趣所在,使他們在耳濡目染中主動接受新的知識,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生出新的課題。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和揣摩,《孤獨的牧羊人》向幼兒展示的是一幅富有童趣的畫面:一個孤獨的牧羊人,通過自己那清脆而嘹亮的歌聲吸引了王子、登山人、旅店裡的人、喝酒的人、小姑娘等。為什麼他的歌聲能達到這種效果呢?就是因為他的羊群們為他的歌聲進行了伴唱,這句是其中的襯詞部分。於是對襯詞的學習便成了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

單單學習襯詞的演唱,形式過於單一,再繼續深入挖掘其教材,我們會發現,原來可以賦予襯詞相應的角色形象——老山羊的歌聲和小山羊的歌聲。從兩種形象其自身的形象特徵出發,以聲音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對音樂理解的升華部分。讓幼兒在學習掌握襯詞演唱的基礎上進一步創生出新的知識點,這就需要教師的「指點迷津」了。

從幼兒的情感體驗來分析,與教師合作完成一樣東西,便是一次愉快的體驗,由此也可以達到師幼互動的良好氛圍。「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是必要的,師幼師幼合作演唱歌曲,也將成為歌唱藝術中不容忽視的一種手段。

以上便是本人對此活動教材的粗淺分析,並在基礎上做的一些藝術處理。可能還有不到位的地方,敬請批評指正,謝謝!

大班音樂教案:孤獨的牧羊人5

一、預設目標

1、繼續欣賞樂曲,體會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了解樂曲基本的節奏型,能夠看指揮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3、感受集體合作演奏的快樂。

二、活動准備

(一)知識准備:

1、幼兒已經有了牧羊的概念,了解牧羊人。

2、幼兒已經熟悉這首樂曲的旋律。

(二)物質准備:

1、音樂《孤獨的牧羊人》。

2、自製打擊樂圖譜、樂器標記圖。

3、打擊樂器若干(碰鈴,圓舞板,鈴鼓,沙錘)

三、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完整的欣賞樂曲《孤獨的牧羊人》一遍。

提問:

1、前兩天我們一起聽了一首曲子,誰還記得叫什麼名字?《孤獨的牧羊人》。

2、孤獨的牧羊人在放牧的時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你們想不想知道?(他的羊群里有大羊有小羊,剛到山坡下,他的羊看到青草一下子都跑了,大羊跑,小羊追,牧羊人這下可著了急,為什麼呢?他怕羊跑丟了,於是他拿著牧羊鞭連忙追過去,你們猜他追上了沒有?)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看圖譜學習節奏兒歌,並分組通過肢體動作練習節奏型。

1、看圖譜,讀兒歌熟悉節奏型。

①、教師示範看圖譜讀節奏兒歌。

前奏:做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拿起鞭子的准備動作。

A段:(重復1遍)

大 羊 大 羊 | 向 前 奔 跑 |

小羊小羊 小羊小羊 | 快 快 追 0 |

大 羊 大 羊 | 向 前 奔 跑 |

小羊小羊 小羊小羊 | 追 0 0 |

B段:

我 是 | 牧羊 人呀 |

揮 起 | 小皮 鞭0 |

我 是 | 牧羊 人呀 |

揮起 小皮 | 鞭0 0 |

間奏:做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拿起鞭子的准備動作。

A段:(重復1遍)

大 羊 大 羊 | 向 前 奔 跑 |

小羊小羊 小羊小羊 | 快 快 追 0 |

大 羊 大 羊 | 向 前 奔 跑 |

追呀追呀 追 上 | 了 0 0 ||

②、看圖譜練習讀節奏兒歌。

師:我知道你們都是有愛心的小朋友,那你們可以幫他一起追他跑掉的羊嗎。牧羊人說了,只有學會了這首兒歌,才可以啊。你們有沒有信心把兒歌用最快的時間學會。我們來試一試。

③、聽音樂練習讀節奏兒歌。

師:加上音樂來一次好不好?

2、分組練慣用肢體動作打節奏。

①、一起確定4種角色的身體動作。

師:我來看一看圖譜上有大羊、小羊、牧羊人、和揮皮鞭,現在我們要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大羊,小羊,牧羊人和皮鞭,比如大羊可以用拍腿動作來表現,誰來說一說小羊用什麼動作?牧羊人用什麼動作?揮皮鞭用什麼動作?好的我們一起說著兒歌試一試。

③、分組嘗試邊聽音樂邊打節奏。

師:好我們現在分成四組,大羊組,小羊組,牧羊人組和揮鞭組,到誰的時候誰做動作。

(三)、根據音樂形象選配樂器並分組進行演奏

1、根據音樂形象選配樂器

師:終於追上了,牧羊人要慶祝一下,你們瞧他還帶來了樂器呢,看看都有什麼? (碰鈴、圓舞板、鈴鼓、沙錘、)

師:大羊,小羊,牧羊人和揮鞭分別應該用哪種樂器演奏呢?誰來說一說?

(教師綜合幼兒建議在圖譜上貼上相應的樂器圖片,並一起嘗試。)

2、分組進行樂器演奏練習

①幼兒自由選擇樂器。

②分組練習運用樂器看圖譜練習演奏。

3、嘗試看指揮分組演奏樂曲

教師跟隨音樂指揮,幼兒看指揮集體演奏。

活動延伸:

師:牧羊人說今天他一點也不孤獨因為有小朋友們為他演奏,他的大羊和小羊也為他跳舞呢,他還說演奏時再可加入一種樂器會更好聽,你們猜猜是什麼樂器,好的,下一次我就把它帶來跟小朋友一起演奏好不好?

大班音樂教案:孤獨的牧羊人6

教學目標

1、能情緒愉快地用不同速度,不同音色表現歌曲中襯詞部分,並能按不同角色的形象,用相應的歌聲演唱。

2、在學唱過程中體驗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協調與快樂。

教學准備

1、電視機、影碟機、電影《音樂之聲》片斷。

2、錄音機、《孤獨的牧羊人》音樂伴奏帶。

3、《牧羊人》圖譜一張

教學過程

(一)聽《牧羊人》音樂,自由用各種動作跳進活動室。

(二)看錄像,了解歌曲內容,引起學唱興趣。

1、聽了剛才的音樂,你有什麼感覺?

2、第二次聽有歌詞的音樂一遍。你知道她在唱什麼嗎?不過有一句我們可以先來學一學,它是這首歌的襯詞。

3、根據圖示學唱襯詞部分。

(三)欣賞歌曲,並初步學唱襯詞。

(四)出示圖片,教師教唱歌曲。引導幼兒在回答中理解歌詞,根據幼兒回答,教師歌詞,並學唱歌曲

1、圖片上的人是誰?它在什麼地方?

2、他在干什麼?

3、又有誰來了?

(五)對不同角色的襯詞部分進行處理。

1、引導幼兒用不同音色演唱襯詞

(1)牧羊人在很高的地方唱歌,你覺得他的聲音應該怎麼樣?

(2)老山羊年紀一大把,它唱起歌來會怎麼樣?

(3)小山羊最可愛了,它的聲音我們也來學一學

2、以游戲形式,分角色演唱襯詞部分。

(六)即興打擊樂演奏,充分感受樂曲旋律。

今天我們又唱又跳,又看錄像又打擊樂器,這首好聽的歌曲就叫做《孤獨的牧羊人》。

❸ 《讓我們盪起雙槳》音樂教案和教學反思

《讓我們盪起雙槳》是一首優秀的二聲部童聲合 唱歌 曲,歌曲曲調優美抒情,娓婉動聽,富有詩情畫意。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讓我們盪起雙槳》的音樂教案設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讓我們盪起雙槳》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以欣賞為主線,引導學生感受歌曲輕快、優美的情緒。

2、引導學生用能夠用飽滿的情緒、優美親切的聲音,富有感情地演唱。

3、通過聽、想、說、唱、動等音樂實踐活動,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審美情趣,使學生具有初步感受音樂的能力。

教學重點:

1、體驗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2、引導學生有感情演唱。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1、教師彈奏影視音樂。師生問好:上課!等一下老師要彈(吹)奏幾段樂曲,請同學們仔細聽,猜一猜是什麼樂曲。

師:彈奏樂曲《大風車》、《西遊記》、《紅星歌》和《豬八戒背媳婦》各小段。

生:即興的隨音樂演唱、做動作。

師:邊彈邊問師生互動,學生齊聲回答。

師:看來你們都很熟悉啊!是在電影和電視劇里聽到的吧!

生:齊聲說:是!

師:是的!剛才這幾首樂曲都歸屬於影視音樂。影視音樂:簡單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為電影節目和電視節目服務的音樂。它分為歌曲和器樂曲兩種。其中歌曲分為主題歌、插曲和片尾曲。

2、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影視音樂的插曲《讓我們盪起雙槳》

【寓教於樂】

1、介紹曲詞作者。

2、介紹歌曲背景。

《讓我們盪起雙槳》是電影《祖國的花朵》的插曲,當時影片的畫面是:北京市一小學的五年二班,被評為最優秀的班級。為了慶祝同學們來到北海公園劃著小船,微風吹過臉龐,柳樹在隨風搖擺,美麗的白塔倒映在水中……多美的景色,就在這時音樂響起,把整個畫面推向了高潮。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來聆聽一下這優美的旋律,想像一下,彷彿自己真的來到了北海公園,劃著小船,微風吹過……(教師播放錄音范唱,要求學生即興的隨音樂做動作。)

3、初聽歌曲,設問:好!聽過之後你有什麼感受?(旋律高低起伏很優美、抒情!歌曲非常好聽、聽到了歌曲我彷彿真的劃著小船。)

4、 學唱歌 曲,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很優美的歌曲,《讓我們盪起雙槳》的第一段。學唱 曲譜 。在學唱之前,我們要解決一個難點,就是歌曲的弱起部分。弱起:強拍處有空拍而且在最開頭 (從弱拍或次強拍起的小節)或稱為不完全小節。

(1)學唱0X XX 弱起小節

(2)唱第一樂段旋律,引導學生用有強弱變化的聲音演唱。( 教師彈琴反復教唱,並及時糾正學生在演唱時出錯的樂句,使之改正直到教會為止。)

(3)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4)學唱二聲部合唱。教師彈琴反復教唱,並及時糾正學生在演唱時出錯的樂句,使之改正直到教會為止。

(5)加入歌詞。

(6)融入自己的感情再來唱一遍! 老師感覺歌曲的情緒還應該更優美,抒情。希望發揮你們的 想像力 和創造力自分小組用你最喜歡的方式來表現歌曲,下面開始。(教師巡視指導,要讓學生做好充分的准備,保持住激情。)

【創編表演】

師:老師感覺歌曲的情緒還應該更優美,抒情。平時啊!我們的音樂課,同學們的表現形式都很獨特,創新。這首歌曲可不可以用你喜歡的形式來表現一下你對歌曲的理解哪!(教師巡視指導,要讓學生做好充分的准備,保持住激情)

小組匯報表演:

師:好!老師看你們做的都很認真,表現形式也很有新意!下面請同學們匯報表演。哪個小組先來。(教師及時點評和學生互評)

【完美結課】

1、下面請大家來 說說 ,我們都學到了那些?

2、最後啊!請同學們欣賞老師收集的一些影視作品。(教師播放影視錄音,學生聆聽,即興的隨音樂演唱、做動作)

《讓我們盪起雙槳》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本歌曲,能夠用情緒飽滿、優美親切的聲音演唱。

2、培養孩子們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情感,使學生感覺到生長在社會主義祖國無比幸福。

3、通過表演歌曲,培養集體觀念和合作意識。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全班齊唱歌曲《保衛黃河》。新課教學

2、節奏練習:

2/4 O X X X X X X X X X X-

學生先讀節奏,然後打節奏,最後邊念邊打。

3、學唱歌曲:

(1)初聽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緒

(2)作品及作者簡介:歌曲創作於50年代中期。詞作者喬羽是中國音樂文協主席,著名詞作家。曲作者劉熾是我國著名的作曲家。

(3)跟琴視唱歌曲旋律

(4)請三位同學分別有表情的朗讀歌詞。

(5)再聽范唱,學生跟著小聲哼唱。

(6)跟琴學唱第一段歌詞,教師糾正部分未唱準的字音,並對演唱的感情提出要求。

(7)學生跟琴學唱第二段和第三段歌詞。

(8)全班一起演唱全曲。

4、表演歌曲:

(1)跟隨錄音,手握筆或尺作槳,啟發學生想像在湖面上劃船的情景,創造性的表演,活躍氣氛,使音樂課堂進入高潮。

(2)先請女生演唱歌曲,男生做動作,然後交換。

(3)將全班同學分成兩個小組,一小組演唱歌曲,二小組同學做動作,然後交換。

(4)分組演唱歌曲。

(5)請三位同學分別演唱歌曲的三段歌詞,其餘同學做劃槳動作。

(6)全班演唱歌曲。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一個音樂知識點:弱起節奏,還學唱了一首創作於50年代的優秀 兒童 歌曲《讓我們盪起雙槳》。這首歌成功地描繪了孩子們在灑滿陽光的湖面上劃著小船愉快歌唱和遊玩的動人情景。抒發了他們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感。同學們要思考“是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生活”?我們怎樣去做才能報答黨的恩情?

《讓我們盪起雙槳》教案篇三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兒童歌曲的歌詞,作者是著名的詞作家喬羽。題目《讓我們盪起雙槳》,既是對生活在新中國的少年兒童幸福生活的真實描繪,同時也是對少年兒童未來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這首歌詞描述了少年兒童泛舟北海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的情景,抒發了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黨、熱愛祖國的真摯感情。詩由少年兒童盪起雙槳泛舟北海寫起,先寫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後寫盪舟湖上的喜悅心情,第三小節則以一個問題將詩歌立意進一步拓展升華。

教材理念:

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開闊視野,使他們感受到讀書的快樂,通過閱讀歌詞,,來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使之對即將閱讀的材料產生強烈的好奇,從而急切地進入閱讀過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唱歌曲。

2、認識本課10個生字。

3、感受課外生活的豐富多彩和美好,懂得珍惜幸福的生活。

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詩句的理解,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

教具准備:

語文課件

教學時數:

>>>下一頁更多精彩“《讓我們盪起雙槳》教案”

❹ 《孤獨的牧羊人》歌曲教案

歌曲《孤獨的牧羊人》選自堪稱經典之作的影片《音樂之聲》,音樂以木偶為主要線索,貫穿始終。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孤獨的牧羊人》的教案設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孤獨的牧羊人》教案一
活動目標:

1、能用不同的速度、音色表現歌曲中高音區和低音區兩種不同音區的襯詞分;

2、根據音符的高低位置,掌握襯詞旋律,按角色的形象特點用相應的歌聲演唱;

3、在學唱過程中體驗師生合作的協調和快樂;

活動過程:

一、 播放《音樂之聲》插曲《do,re,mi》營造音樂氣氛

播放音樂,教師帶幼兒進入活動室,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動作,調動氣氛;

二、 介紹劇情,觀看視頻材料

1、今天老師不僅給你們帶來了好聽的音樂,還有一樣好玩的東西呢!

2、教師出示木偶,提問:這是什麼東西?知道它是怎麼玩的嗎?你們有沒看過木偶劇?

3、教師介紹劇情:老師今天帶來的這個木偶人是有個牧羊人,他個他的羊群——老山羊和小山羊住在一個高高的山頂上,他沒有朋友,覺得自己很孤單。但是他有一樣 愛好 ,就是喜歡 唱歌 ,他的羊群們看到主人唱歌,也跟著唱了起來。他們的歌聲非常好聽,吸引了王子,登山的人們,旅店裡的人,酒店裡的人,小姑娘。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歌聲吧。

4、播放視頻,完整欣賞;

三、 欣賞木偶劇,感知襯詞旋律

1、完整欣賞後,提問:音樂里,唱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什麼?

2、你們的耳朵真靈,老師送你們兩個大拇指。“來伊噢嘟”在這首音樂里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襯詞”。這首音樂里,好多地方都出現“來伊噢嘟”,那它們在每一個地方唱的都是一樣的嗎?

3、幼兒自由討論,並嘗試學一學;

4、播放兩句襯詞,讓幼兒感受襯詞的旋律;

5、幼兒模唱襯詞,教師伴唱;

四、 藉助圖譜,學唱襯詞

1、老師還請來了 五線譜 和音符寶寶來幫助我們學習這些襯詞。這五條線放在一起叫做五線譜,像豆芽一樣的叫做音符。我們來跟它們打聲招呼。

2、教師把這些音符請到了五線譜上,就能變出好聽的音樂來。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音高。現在請你們猜一猜,位置高的音符唱的音樂高還是位置低的音符 唱的高?

3、請你們比較這兩張音符的位置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4、音符往上爬的我們叫它高音區,它唱起來就像爬樓梯一樣,一級一級往上爬。音符平過去的我們叫它低音區,唱起來像走路一樣,平平穩穩的。

5、幼兒與教師一起做手勢看圖譜演唱一次。

6、這兩句襯詞分別表示贍養公公和小山羊唱歌的聲音,請你們猜一猜哪句是老山羊唱的,哪句是小山羊唱的?為什麼?

7、教師引導幼兒說出老山羊老了,嗓子會發出怎麼樣的聲音?小山羊呢?

8、用不同的速度、音色來表現襯詞

(1) 高音區——小山羊

(2)低音區——老山羊

9、觀看視頻,並模仿一下老山羊和小山羊的聲音

10、請孩子們到鋼琴旁邊,分別學習老山羊和小山羊的聲音,男孩子當老山羊,女孩子來當小山羊,並請個別幼兒模倡;

五、 師幼合作表現襯詞,體驗師生合作的樂趣

1、小朋友們剛剛唱得特別棒,老山羊的聲音都表現出沙啞、粗重、慢吞吞的樣子,小山羊也表現出歡快、明朗、悅耳的樣子了 。下面老師請你們跟老師來合作,你們唱襯詞的地方,老師來唱牧羊人的聲音。

2、播放視頻,師幼合作演唱歌曲;

3、有些小朋友還不知道地方是牧羊人唱的,哪些地方是羊群們唱的,不要緊,老師也請來了五線譜和音符寶寶來幫忙,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4、出示音樂圖譜,請幼兒找出老山羊和小山羊演唱的地方,並貼上相應的圖片;

5、教師當牧羊人,男孩子當老山羊,女孩子當小山羊,一起演唱歌曲;

六、 結束部分

1、牧羊人現在還孤單嗎?為什麼?

2、教師小結:牧羊人再也不孤單了,因為他不僅有羊群們陪他一起唱歌,還有我們小朋友跟呢。現在老師請你們跟牧羊人一起表演吧。

播放音樂,教師擺弄木偶,幼兒邊唱,邊隨意做動作,出活動室。
《孤獨的牧羊人》教案二: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進一步的了解歌曲內容及結構形式,並能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引導幼兒通過肢體動作練習,熟悉節奏,學習分聲部演奏打擊樂曲,並體會演奏效果。

3、培養節奏感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活動重點:

熟悉掌握2/4拍節奏,感受音樂歡快的情緒,並能使用打擊樂器合拍的演奏。

能夠掌握八分音符節奏,並能與指揮和同伴之間互相配合默契協調的演奏。

活動准備:

1、課前熟悉歌曲,會哼唱歌曲旋律,了解牧羊人。

2、節奏圖譜、樂器圖片。

3、鈴鼓、碰鈴、圓舞板人手一個。

4、《孤獨的牧羊人》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當牧羊人,小朋友當小羊,以游戲的形式引入情景。

二、了解歌曲內容,熟悉歌曲旋律。

1、課前我們一起聽了一首好聽的歌曲,現在我們在來聽一聽。(完整欣賞歌曲)

提問:①這首歌曲叫什麼名字?《孤獨的牧羊人》

②你知道歌曲內容講述了一件什麼事嗎?

2、教師小結:歌曲的內容講述的是一個牧羊人獨自一人在山上放羊很孤獨,但是他每天會在山上快樂的唱歌,歌聲傳到了遠處的城裡給大家帶來了歡樂,所以他也是快樂的。

3、歌曲共分為兩段(A段和B段),引導幼兒分段聽。

①引導幼兒說一說聽完A段有什麼感覺。(A段比較歡快活潑)

②B段與A段有什麼不同?(B段與A段相比較來說較輕柔一點)

4、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歌曲,並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教師 總結 :

這首歌曲來自美國電影音樂之聲里的一首插曲,歌曲旋律非常歡快幽默。

三、出示節奏圖譜,引導幼兒根據圖譜打節奏。

1、看圖譜熟悉節奏。

①老師為這首歌曲做了一個好看的圖譜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提問:圖譜上都畫有什麼?(大羊、小羊、鞭子)

②引導幼兒看到大羊叫咩X,看到小羊叫咩咩XX。 並學一學甩鞭子的動作。

2、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打節奏。

①引導幼兒看圖譜創編肢體動作節奏,並注意強弱拍的體現。

教師:請小朋友想一想大羊、小羊、鞭子應該用我們身體的哪個部位來打節奏呢?為什麼?

②引導幼兒多次變換不同的肢體動作練習節奏。

③在熟悉的基礎上帶領幼兒聽音樂練習肢體動作節奏。

四、運用樂器演奏

1、引導幼兒探索打擊樂配器方案.

①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三種樂器看一看都有哪三種樂器?(碰鈴、圓舞板、鈴鼓)

②引導幼兒根據圖譜討論應該怎樣配選樂器?

教師:大羊、小羊、鞭子分別應該配用哪些樂器呢?為什麼?怎樣演奏?

③教師綜合幼兒建議在圖譜上貼上相應的樂器圖片。

2、組織幼兒分聲部進行樂器演奏練習

①幼兒自由選擇樂器。

②引導幼兒運用樂器看圖譜練習演奏。

③教師跟隨音樂指揮,幼兒看指揮集體演奏。

④交換樂器進行演奏並請幼兒注意交換樂器時不爭搶、不讓樂器發出聲音等。

3、成立小樂團

教師當指揮,小朋友當演員一起匯報演奏歌曲《孤獨的牧羊人》。
孤獨的牧羊人歌詞
The Lonely Goatherd - Maria and the Children 孤獨的牧羊人

MARIA (sings)

High on a hill was a lonely goatherd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ee hoo

Loud was the voice of the lonely goatherd

Lay ee odl lay ee odl-oo

Folks in a town that was quite remote heard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ee hoo

Lusty and clear from the goatherd's throat heard

Lay ee odl lay ee odl-oo

Above the stage, the children work the puppet strings. On stage, goats dance alongside the shepherd.

CHILDREN (singing)

O ho lay dee odl lee o, o ho lay dee odl ay

O ho lay dee odl lee o, lay dee odl lee o lay

MARIA (whispers) Marta! Marta!

Marta unrolls a new backdrop: a castle.

MARIA (whispers) Gretl! The prince!

Gretl shoves a prince puppet onstage.

MARIA (sings)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ee hoo

Two bearded male puppets with backpacks walk on.

THE BOYS (singing)

Men on a road with a load to tote heard

Lay ee odl lay ee odl-oo

A curtain rises to show: A beer hall. A puppet carrying many mugs of beer to two men sitting at a table with forks and knives at the ready. Marionette musicians play while marionette customers drink mugs of marionette beer.

THE CHILDREN (singing)

Men in the midst of a table d'hote heard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ee hoo

MARIA (sings)

Men drinking beer with the foam afloat heard

Lay ee odl lay ee odl-oo

Marta blows the foam from a beer and splashes Maria who coughs. A girl puppet with blonde braids appears to join the shepherd.

MARIA (sings)

One little girl in a pale pink coat heard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ee hoo

BRIGITTA (sings)

She yodeled back to the lonely goatherd

Lay ee odl lay ee odl-oo

The blonde girl's bosomy mother appears and pushes the girl to the shepherd.

MARIA (sings)

Soon her Mama with a gleaming gloat heard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ee hoo

What a et for a girl and goatherd

MARIA AND THE CHILDREN (singing)

Lay ee odl lay ee odl-oo

Mother and daughter dance with the shepherd. Three couples dance the polka as the band continues to play. Above them, Maria and the children manipulate the puppets with all the consummate skill of professional puppeteers like, oh, for example, Bill and Cora Baird. Max, the Baroness, and the Captain laugh with delight.

MARIA AND THE CHILDREN (singing)

Ummm (ummm) ...

Odl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ee hee (odl lay hee hee)

Odl lay ee ...

Maria breaks out into a serious case of yodeling. She sighs, wipes her brow, and signals to Marta for the next backdrop. Onstage, a boy and girl goat replace the shepherd and his girlfriend.

BRIGITTA (sings)

One little girl in a pale pink coat heard

MARIA (sings)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oo hoo

BRIGITTA (sings)

She yodeled back to the lonely goatherd

LIESL (sings)

Lay ee odl lay ee odl-oo

The girl goat's mother appears and bucks her daughter into the boy goat.

MARIA (sings)

Soon her Mama with a gleaming gloat heard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mm hmm

What a et for a girl and goatherd

Lay ee odl lay ee odl-oo

The two goats snuggle and that's all it takes for a baby goat to appear and dance with them. Apparently, the Austrian mountain goat is equipped with some very advanced biological mechanisms.

MARIA AND THE CHILDREN (singing)

Happy are they lay dee olay dee lee o ...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ee hoo

Soon the et will become a trio

MARIA (sings)

Lay ee odl lay ee odl-oo

MARIA AND THE CHILDREN (singing)

Odl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ee hee (odl lay hee hee),

Odl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odl lay (odl lay odl lay),

Odl lay odl lee (odl lay odl lee)

Odl lay odl lee (odl lay odl lee)

Odl lay odl lay odl lay

THE CHILDREN

Whoo!

猜你喜歡:
1. 兒歌《風娃娃》優秀教案設計

2. 大雨和小雨兒歌音樂教案

3. 兒歌仿編教案

4. 幼兒園大班語言課教案

5. 大班兒歌《小雪花》教學設計反思

6. 大班音樂

❺ 《小小少年》音樂公開課教案

《小小少年》音樂公開課教案(通用6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准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小少年》音樂公開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小少年》音樂公開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結合具體事物說出「誰比誰多」「誰比誰少」以及「誰和誰同樣多」。

過程與方法:通過做游戲,使學生體驗多、少和同樣多的含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做游戲,激發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體驗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能結合具體事物說出「誰比誰多」「誰比誰少」以及「誰和誰同樣多」。

難點:使學生體驗多、少和同樣多的含義。

教學准備:

課件、椅子和花片

學習方式:

游戲活動、體驗交流、動手操作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教師談話引入: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這節課,我想請幾位同學來玩做椅子游戲,誰想來?(教師在教室前面准備好5把椅子)6個小朋友玩做椅子游戲,其他同學觀察結果。

二、探究與體驗

(一)認識多少

1、提問:發生了什麼事情?

2、提問:椅子為什麼不夠啦?你知道了什麼?

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對應的圖,提問:誰比誰多,誰比誰少?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教師小結。

(二)認識同樣多

1、師:同學們真聰明,能夠從游戲中學到知識,真棒!現在老師又拿來一把椅子,我們再來做一次游戲,怎麼樣?

2、這一次的結果怎麼樣?

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對應圖,提問:小朋友和椅子怎麼樣?(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教師小結)

學生自由發言。

學生討論,知道有6個小朋友,5把椅子,小朋友多,椅子少。學生全班交流,說出小朋友比椅子多,椅子比小朋友少。 6個小朋友接著做游戲,其他學生觀察討論。學生自由發言:得出這回都有座位了。全班交流,小朋友和椅子同樣多。

三、實踐與應用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教師提出要求:擺黃色的花片要與紅色的花片同樣多。

2、完成練一練第2題,小朋友與帽子哪個多?

3、出示水果圖,提問:哪種水果多?哪種水果少?你是怎麼知道的?

學生動手擺,動口說。

學生觀察水果圖,重點說一說自己是怎麼比的。

《小小少年》音樂公開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課文意思。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看圖說話,培養、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看圖說話,培養、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課前准備:

1.製作多媒體課件。

2.熟讀課文,預習生字。教學過程:

一、游戲形式,鞏固識字反義詞對對碰。

師:我們做個「說反義詞」的游戲吧!師:我說大。生:我說小。師:我說多。生:我說少。師:我說上。生:我說下。師:我說里。生:我說外。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形式,教學中設計了「對對碰」的游戲,使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加深對生字的認識。

二、指導書寫,掌握字形

1.過渡:同學們對反義詞掌握得這么好,相信字也寫得非常漂亮、工整。

2.復習田字格的位置名稱。齊讀兒歌: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3.學生根據兒歌找到田字格每一個小格的位置,教師巡視指導。

4.出示會寫的字,指導書寫:小、少、牛、果、鳥。少:①復習筆畫「丿」,教師寫,學生書空。

撇:露鋒起筆,稍停後即向左下出撇,略有弧度,中間部位不宜細,收筆漸提,慢出。

書寫「少」的筆順。

示範書寫,講清楚每一筆的位置。提醒學生書寫的姿勢要端正。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予以指導。

小:復習筆畫「豎鉤」「點」。

豎鉤:

①中鋒下行;

②提筆;

③自右向左圓轉;

④頓筆;

⑤逐漸提筆向左上平出鋒。

點:向右下行筆,由輕到重,到結尾微微頓筆,逆向收筆。牛、果:豎在豎中線上。

鳥:學習新筆畫——「豎折折鉤」。

三、齊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

五、板書設計:

大---小前---後7

大小多少

多—少左—右

《小小少年》音樂公開課教案 篇3

教學過程

對號入座活動

一活動准備

1、准備5組學生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照片

2、准備課件

事先准備好的5組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照片編號後打亂出示,以小組為單位請學生對號入座,找出學生的成長路線,時間愛你最短者獲勝

3、分析:

(1)活動中為何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

(2)男生女生變化一樣嗎?

(3)這些變化說明什麼?

4、播放課件青春期的心理變化

5、學生討論:喜歡這些變化嗎?面對這些變化相說些什麼?

補充資料,解決學生不明白的生理問題,引導學生正視自己的生理變化

6、總結:同學們你們在長大,青春期已悄悄來臨。青春期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發生的心理變化時正常現象。我們不必為自己的正常發育而遮遮掩掩感到不好意思。讓我們挺起胸膛健康的成長,使自己變的更加陽光,更加漂亮。

《小小少年》音樂公開課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小小少年》是德國電影《英俊少年》的一首插曲。大調式,4/4拍,弱起的一段體結構。

第一、二樂句旋律變化重復,在句尾作六度、七度的上下跳進,歌曲情緒愉快,充滿孩子的朝氣;

第三、第四樂句旋律同樣是變化重復,在句頭使用六度大跳,曲調舒展而起伏,唱出少年在成長中的煩惱,也表達了他充滿歡樂、樂觀、愉快的心情。

教學重難點:

解決大跳音程的音準、附點節奏、弱拍起的問題,用優美、連貫的歌聲演唱。

教學過程:

1.聽傾聽歌曲錄音,熟悉歌詞,體會歌曲情緒,說出自己不理解的歌詞含義。

2.看觀看電影片段,了解歌曲中的「小小少年」形象,自我解惑——「很少煩惱無憂無慮」又為何「憂慮煩惱都來了」?

3.唱重點解決好幾處大跳音程的音準及附點節奏、弱拍起的問題。

4.演學生扮演主人公「海因切」上立演唱。要求唱出樂觀自信、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

5、電影《英俊少年》簡介德國電影《英俊少年》拍攝於1969年,但80年代初期才在中國上映。描述了一個英俊少年捍衛家庭幸福的動人故事,是一曲親情與友情低聲吟唱的美好頌歌!英俊少年海因切自幼喪母,與父親卡爾相濡以沫,生活平靜而幸福。海因切的外公——實業家貝特霍德因反對卡爾與女兒的婚約而與其父子一刀兩斷。

銀行行長的兒子為敲詐貝特霍德,偷走銀行的十二萬元並栽贓到卡爾頭上,而貝特霍德對此不聞不問,卡爾因此被捕入獄。海因切在律師的幫助下寄養在外公家中。貝特霍德漸漸喜歡上了聰明的海因切,一曲《最後的玫瑰》使他在女兒和外甥間找到了重合的焦點,海因切給陰郁古怪的貝特霍德冰冷的生活帶來了一抹陽光。一次偶然的機會,海因切得知爸爸入獄事件的.真相,在艾倫和警察的幫助下,追拿到罪犯,真相大白。海因切甜美的歌聲在五光十色的游樂場上空回盪。

《小小少年》音樂公開課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唱《小小少年》這首歌曲,能夠使學生明確在成長的過程中,煩惱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引導學生可以通過例如唱歌、運動、傾訴等方式排解自己內心的煩惱,積極向上地生活。

2、過程與方法:

了解《英俊少年》故事梗概,在聆聽歌曲及逐句學唱中,能夠大致准確、有朝氣的演唱歌曲,並掌握歌曲中經典的節奏動機。

3、知識與技能

掌握八分附點音符的正確演唱方法;基本可以當堂學唱好《小小少年》歌曲;大致了解弱起小節的意義;了解二聲部演唱在歌曲演唱效果中豐富音響效果的功能。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可以通過例如唱歌、運動、傾訴等方式排解自己內心的煩惱,積極向上地生活。

難點:

(1)掌握不完全小節的基本原理;

(2)掌握│XX—節奏的演唱方法。

教具學具准備:

電子琴、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導入】

1、我們做發生練習的歌曲體裁形式,大家還記得嗎?——幻燈1部分

電影插曲——在故事影片中,為了劇情的發展需要,偶爾出現,更好的襯託故事情節。

2、在《音樂之聲》中,七個小朋友各有各的煩惱,但是都被女主角很好的疏導了。今天,我們也來認識一位同樣因為煩惱而不開心的小少年。——幻燈2部分

3、老師想請同學說一下,整個歌曲的節奏、情緒是怎樣的呢?(整體感知)

【新課講授】

1、聽完這首歌曲之後,歌詞中有一句說「小少年有煩惱」,那麼歌曲中的少年究竟遇到了什麼事情呢?

這首歌曲是德國電影《英俊少年》中的一首插曲。

這部影片講述一個叫海因茨的英俊少年,因為母親去世,父親被人誣陷貪了銀行的錢,於是被寄養在那個對父親一直反感而且個性自私保守的外公家裡。

起初外公對這個孫子也是橫挑鼻子豎挑眼,但後來經過與純真朴實的海因茨交往才慢慢發覺這個孫子的可愛與懂事。前來幫助海因茨的女律師也很喜歡他,並跟他父親互相產生好感。

後來海因茨找到了真正的兇手,但卻被真凶發現並綁架,而勇敢聰明的海因茨跟匪徒鬥志斗勇,成功喚來警察並制服匪徒,與外公、父親和女律師一起組織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所以,剛才大家也提到了,整首歌曲的情緒是輕松、積極向上的,因為最終電影的結局就是完滿幸福的。

2、學習歌曲之前,我們依舊要對節奏進行一個復習,尤其請打擊樂興趣小組的同學認真體會哦!

復習:X│XX—X│XX—│

聽老師的節奏:

同學們,在之前我們復習的節奏組合中,藍色部分做了變化還是紅色部分做了變化呢?

3、一下這個節奏吧!

4、熟悉了今天的新節奏組合之後,老師請同學們聽一聽歌曲的開始部分,我們一起來找一下,像這樣的新節奏,一共出現了幾次呢?

好,同學們體會的不錯,那麼,就讓我們走進歌曲,來了解一下少年小海因茨的內心世界吧!

5、聽完這首歌曲之後,哪位同學能夠大膽說一下,歌曲一共有幾大部分呢?

歌曲的第一部分說的是小小少年小的時候,他無憂無慮,有陽光,希望童年可以永遠幸福。第二部分則是說小少年長大啦,有了煩惱了。

6、我們就先來和小少年一起唱一唱他小時候的生活吧!

7、第一段學習完了,我們看一下,第二段和第一段相比,在演唱形式上有什麼不同呢?

我們歌曲的第二段用了我們常見的二聲部演唱,通過兩個聲部的共同努力,將歌曲的情感又推進了一步,整個聲音更加飽滿了。

那麼就請大家和老師一起看一看,歌曲的第二部分小小少年有什麼變化呢?

第二段歌詞中,描述了小小少年的3個變化,你能找一下嗎?

我們用演唱的方式來學習一下小小少年的幾個變化吧!

8、那麼同學們能否完整的唱一下第二段呢?

9、小小少年中小主人公遇到了煩惱,沒有他被煩惱打倒,而是用唱歌來訴說了自己的煩惱,那麼我們就整體的來聆聽一下,小小少年的心聲,加深一下對歌曲的印象吧!同學們可以在心裡默默的跟唱哦!

【鞏固與提高】

1、同學們認為,這首歌曲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演唱呢?

歌詞是在敘事,節奏比較簡單,情緒上比較平穩。小少年正是有活力的時候,聲音應該嘹亮、悠揚、情緒飽滿。

那就讓我們用嘹亮、情緒飽滿地聲音再來鞏固一下歌曲的旋律吧!

2、同學們,我們的歌曲中的小主人公遇到了不少的煩惱,他是怎樣做的?(通過唱歌解決問題等)

在日常生活中,也許你也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煩惱,你會如何排除煩惱呢?

希望同學們向他一樣用自己的智慧和愛心將困難克服掉。勇敢的迎接生活的挑戰。做一個生活的強者!

【小結與作業

1、最後,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小小少年》在《英俊少年》中的電影部分,大家想看嗎?

2、我們這首歌曲是電影中的插曲,那麼我們同學們能否自己做一個小演員,配合著歌曲和歌詞,也來自己扮演一下小小少年呢?

《小小少年》音樂公開課教案 篇6

一、課題 :小小少年

二、課時 :一課時

三、課程性質 :新授

四、歌唱/欣賞 :歌唱

五、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作品《小小少年》,感受歌曲樂觀向上的情感,養成勇敢面對挫折的良好習慣。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小小少年》的演唱,並配以討論、分析等方法,學生能夠提高音樂欣賞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知識與技能】

掌握附點八分音符的演唱及運用,並能夠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六、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夠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難點】

附點八分音符的演唱及運用。

七、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講述海因切的故事,順勢揭示課題《小小少年》。

(二)初步感知

1.教師用多媒體播放歌曲《小小少年》,並提問歌曲情緒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愉悅地。

2.教師再次播放歌曲,並提問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歌曲速度是中速。

(三)學唱歌曲

1.發聲練習,教師提醒學生採用「wu」的聲音進行發聲練習,注意嗓音保護。

2.教師播放音頻,學生跟唱。

教師提問:歌曲的旋律線起伏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並組織學生練習。

3.教師范唱,其餘學生演唱譜例。

教師提問:附點八分音符應該怎樣唱准?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引導學生先探索,之後總結並講解:附點八分音符在演唱時前長後短,類似「蘋果」「葡萄」,並組織學生進行分組練習。

4.完整演唱譜例。

5.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誦歌詞,並請學生思考:歌詞表達了怎樣的內容?

學生小組討論並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表達了主人公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

6.教師引導學生加歌詞完整演唱歌曲,糾正歌詞及旋律的對應問題。

請學生思考:歌曲表達的情感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歌曲的情感是積極向上的。

7.完整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教師多媒體播放電影《英俊少年》中的插曲《小小少年》,學生進行欣賞。

(五)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回顧附點八分音符的演唱方式,引導樹立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

布置課後作業:搜集《小小少年》的背景資料。

八、板書設計

;

❻ 《音樂之聲》教案

下面是我整理提供的《音樂之聲》教案,歡迎閱讀與參考。

《音樂之聲》教案(一)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根據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把握人物性格特徵;

3、體會作品在反復比照與矛盾沖突中凸顯人物性格的方法。

【學習重點】

滑銷1、把握人物性格特點;

2、體會作品中多處進行比照的用意。

【學習過程】

一、導入

播放《哆來咪》這首歌,讓學生傾聽後隨意地說說這首歌帶給自己怎樣的一種情緒或感覺。以“先聲奪人”的方式建立學生與影片女主角瑪麗亞的初次“鏈接”,既而引領學生去課本中認識這位快樂活潑的姑娘。

二、簡介影片

根據音樂劇改編而成的電影《音樂之聲》攝制於1965年,它取材於1938年發生在奧地利的一個真實的故事,獲得了1965年第3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音響獎、最佳改編音樂獎和最佳剪輯獎五項大獎。

《音樂之聲》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電影之一,在各國民意測驗中經常被評為最受歡迎的影片。影片節奏明快、細膩感人,既富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音樂之聲》中善良美麗、不受繁文縟節約束的修女瑪麗亞,奧地利迷人的阿爾卑斯山山坡、清澈的溪流、明媚的陽光,以及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還有反抗納粹統治、追求自由的精神打動了全世界觀眾的心。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節選的部分講述了怎樣的情形。

2、課文中的情節發生在怎樣的不同場景中?它們各自具有怎樣的特徵?你認為這樣兩相比照有什麼意味?

四、朗讀課文,把握人物性格特徵

1、學生分角色上台表演朗讀課文。

要求“演員們”模擬修女們和瑪麗亞的動作、表情和說話語調,體會動與靜、活潑與古板、率性天真和壓抑收斂之間的對比,以及在對比中呈現出來的矛盾沖突與美感趣味。深化對不同人物性格的體會和把握。學習一些舞台表演技巧。

2、文中的各位修女是怎樣評價瑪麗亞的?她們喜歡她嗎?你從何得知?

從文中找到修女們的評價是很容易的,而她們對瑪麗亞的態度則分為兩類:以院長嬤嬤為首的眾多修女對瑪麗亞是似“恨”實愛,而貝爾塔的態度則較為嚴厲。不過她們的觀點是一致的:都認為瑪麗亞不適合留在修道院。

五、探討性閱讀

1、瑪麗亞是一名見習修女,你認為她合格嗎?如果你是院長嬤嬤,能執掌瑪麗亞的去留大權,你會讓她留下嗎?

應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看法。從遵守規矩方面來看,她不算一個合格的修女;而她品質淳良友善,內心充滿愛意,就這一點來說,她也可以說是一個好修女。院長留她,可以信余游助她修身養性;不留她,是不勉強她的個性發展。應該說怎樣做都是有道理的。

2、課文中存在哪些沖突?把它們找出來,說說作者這樣設計有什麼好處。

品味課文中隨處可見的沖突是一件饒有趣味的事。劇本就是要在有限的空間里盡可能多地集中矛盾沖突和變化,將人物性格展示其中。課文中體現得最為明顯的是一班恪守修道院“清規戒律”的修女與無拘無束、無視“清規戒律”的瑪麗亞的沖突。在沖突中我們對雙方的原則、觀點、性格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此外,還有:

⑴景色的比照:阿爾卑斯山山坡上比照修道院里,一是純自然景觀,一是被施加了更多人的意願的人文景觀,二者的不同恰恰暗示著瑪麗亞和修女們之間必然產生的矛盾沖突。

⑵語言節奏的比照:群口雜唱《瑪麗亞》一段節奏很快、很緊湊,把眾修女七嘴八舌數落瑪麗亞的情態描摹得惟妙惟肖;而之前的一段問答節奏很慢,似乎在我們眼前活畫出幾位修女在尋找措辭的樣子。語言節奏富於變化,使人讀來興味盎然。

⑶同類人物不同語言和態度及性格的比照:院長嬤嬤比照貝爾塔,身份同屬修女而性格、修養迥異。作者描繪群像而絕不千人一面。

⑷同一人物前後神態、動作的比照:瑪麗亞在山坡上自由自在的樣子比照瑪麗亞在修道院里發現眾人嚴肅的目光之後小心翼翼的樣子。

……

在頻繁的對比沖突中,情節豐富了、形式更多樣更活潑了,劇本的主題也更好地顯露出來。

3、讀完本課,我們彷彿看到瑪麗亞就站在我們面前,活靈活現的。作品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作品既為毀鋒我們正面展示了瑪麗亞的舉止、語言,又通過眾修女的評價從側面對瑪麗亞的形象加以豐富,所以我們感覺到瑪麗亞其人如在眼前。

4、介紹故事梗慨,請學生設想特拉普上校一家逃離奧地利以後的情形。請注意,設想應以人物本身的性格特徵為依據。

故事梗概:

女主角瑪麗亞是一個性格開朗、熱情奔放、愛唱歌、愛跳舞的見習修女。她熱愛大自然的清新、寧靜、美麗。她常常溜出修道院的大門,在蒼翠的群山之間像雲雀一樣歌唱,在清澈的溪水邊和潺潺的流水合唱。因為她不拘的天性,被認為不適合成為一名真正的修女而離開了修道院。

與此同時,戰爭的陰影籠罩了奧地利。為了不當亡國奴,他們一家不得不離開家園,奔向自由的地方。

【重點、難點】

1、重點:

積累部分實詞、虛詞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2、難點:

⑴ 文章高超的勸說藝術;

⑵ 墨子的反侵略主張。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了解墨子及《墨子》

⑵ 了解部分實詞、虛詞的含義和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⑶ 了解孟子的反侵略主張

2、能力目標:

⑴ 繼續培養學生運用工具書和注釋理解文章的能力

⑵ 學習說理中運用排比句式,加強語言氣勢,增強說服力的說理方式

3、情感目標:

⑴ 揣摩人物語氣,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⑵ 體會文章高超的勸說藝術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墨子及《墨子》。

2、積累文言知識。

3、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語氣,欣賞品味墨子的勸說藝術。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2、學生交流了解的有關墨子的生平,思想。(完成目標一)

(方法:學生課前搜集,課堂交流,教師歸納。)

3、初讀課文,整知文意:

⑴ 學生自讀課文,藉助工具書和注釋掃清語言障礙。

⑵ 分角色朗讀課文,初步讀准語氣,揣摩語意。

⑶ 學生再自由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理解文意。

(此環節,初步完成目標2和3,可採用讓學生藉助工具書,注釋來理解詞語,解決文意,學生四人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4、細讀課文,揣摩人物討論的語氣、語意。

⑴ 教師有感情地誦讀課文,力求讀出人物的語氣;

⑵ 教師指導學生揣摩人物對話的語氣,語意;

課件展示:文中有關墨子、公輸盤的對話

(此環節完成目標3,採用的方法是:學生自行默讀課文,結合課件演示的內容,揣摩,交流對話的語氣,語意,教師巡視釋疑解惑;)

⑶ 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力求讀准人物對話的語氣,教師予以糾正;

⑷ 出示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積累文言知識

課件展示:出示內容“古今異義字”“一詞多義”“通假字”“疑問、反問句式的翻譯”“特殊句式”

(此環節完成目標2、3,採用的方法是:組織學生開展小組競賽,看哪個小組能夠運用已掌握的文言知識解決問題,對於解決問題最多的小組給予表揚;也可印發資料,課堂測試。)

5、研讀課文,理清結構:

課件展示:

⑴ 本文對應的雙方是誰?主要表現的是誰?墨子前往楚國的目的是什麼?

⑵ 請抓住一個“見”字,討論全文由幾部分組成。

(方法: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指導點拔。)

6、品讀課文,欣賞品味墨子的勸說藝術

⑴ 研讀課文,探究墨子使公輸理屈詞窮的原因

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1~2段。

⑵ 課件展示:a文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幾個動詞是什麼?反映了墨子怎樣的態度。

⑶ 墨子見到公輸盤就請他幫助自己去殺人,而且進一步說可以“獻金”,其真正意圖是什麼?

⑷ 墨子抓住公輸盤“吾義固不殺人”一詞,怎樣批駁了他的“義”?

⑸ “公輸盤服”試推想公輸盤此時真的服了嗎?他取消攻的計劃了嗎?

⑹ 墨子善罷甘休了嗎?從文中哪一句話可以看出來?

方法:分小組交流、探究,組長做好探究記錄,推選代表全班交流發言。

7、引導學生欣賞品味墨子的勸說藝術:

課件展示:結合上面幾個問題的思考,請你談談墨子在第一回合中是怎樣讓公輸盤理屈詞窮的?

(此環節完成目標3,採用的方法是學生結合對以上五個問題的思考,品味,交流墨子勸說的藝術,教師鼓勵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

8、課時小結。

9、反饋訓練。

《音樂之聲》教案(二)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根據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把握人物性格特徵;

3.體會作品在反復比照與矛盾沖突中凸顯人物性格的方法。

學習重點:

1.把握人物性格特點;2.體會作品中多處進行比照的用意。

學習過程

一、導入:

播放《哆來咪》這首歌,讓學生傾聽後隨意地說說這首歌帶給自己怎樣的一種情緒或感覺。以“先聲奪人”的方式建立學生與影片女主角瑪麗亞的初次“鏈接”,既而引領學生去課本中認識這位快樂活潑的姑娘。

二、簡介影片:

根據音樂劇改編而成的電影《音樂之聲》攝制於1965年,它取材於1938年發生在奧地利的一個真實的故事,獲得了1965年第3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音響獎、最佳改編音樂獎和最佳剪輯獎五項大獎。

《音樂之聲》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電影之一,在各國民意測驗中經常被評為最受歡迎的影片。影片節奏明快、細膩感人,既富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音樂之聲》中善良美麗、不受繁文縟節約束的修女瑪麗亞,奧地利迷人的阿爾卑斯山山坡、清澈的溪流、明媚的陽光,以及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還有反抗納粹統治、追求自由的精神打動了全世界觀眾的心。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節選的部分講述了怎樣的情形。

2.課文中的情節發生在怎樣的不同場景中?它們各自具有怎樣的特徵?你認為這樣兩相比照有什麼意味?

四、朗讀課文,把握人物性格特徵

1.學生分角色上台表演朗讀課文。

要求“演員們”模擬修女們和瑪麗亞的動作、表情和說話語調,體會動與靜、活潑與古板、率性天真和壓抑收斂之間的對比,以及在對比中呈現出來的矛盾沖突與美感趣味。深化對不同人物性格的體會和把握。學習一些舞台表演技巧。

2.文中的各位修女是怎樣評價瑪麗亞的?她們喜歡她嗎?你從何得知?

從文中找到修女們的評價是很容易的,而她們對瑪麗亞的態度則分為兩類:以院長嬤嬤為首的眾多修女對瑪麗亞是似“恨”實愛,而貝爾塔的態度則較為嚴厲。不過她們的觀點是一致的:都認為瑪麗亞不適合留在修道院。

五、探討性閱讀

1.瑪麗亞是一名見習修女,你認為她合格嗎?如果你是院長嬤嬤,能執掌瑪麗亞的去留大權,你會讓她留下嗎?

應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看法。從遵守規矩方面來看,她不算一個合格的修女;而她品質淳良友善,內心充滿愛意,就這一點來說,她也可以說是一個好修女。院長留她,可以助她修身養性;不留她,是不勉強她的個性發展。應該說怎樣做都是有道理的。

2.課文中存在哪些沖突?把它們找出來,說說作者這樣設計有什麼好處。

品味課文中隨處可見的沖突是一件饒有趣味的事。劇本就是要在有限的空間里盡可能多地集中矛盾沖突和變化,將人物性格展示其中。課文中體現得最為明顯的是一班恪守修道院“清規戒律”的修女與無拘無束、無視“清規戒律”的瑪麗亞的沖突。在沖突中我們對雙方的原則、觀點、性格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此外,還有:

①景色的比照:阿爾卑斯山山坡上比照修道院里,一是純自然景觀,一是被施加了更多人的意願的人文景觀,二者的不同恰恰暗示著瑪麗亞和修女們之間必然產生的矛盾沖突。

②語言節奏的比照:群口雜唱《瑪麗亞》一段節奏很快、很緊湊,把眾修女七嘴八舌數落瑪麗亞的情態描摹得惟妙惟肖;而之前的一段問答節奏很慢,似乎在我們眼前活畫出幾位修女在尋找措辭的樣子。語言節奏富於變化,使人讀來興味盎然。

③同類人物不同語言和態度及性格的比照:院長嬤嬤比照貝爾塔,身份同屬修女而性格、修養迥異。作者描繪群像而絕不千人一面。

④同一人物前後神態、動作的比照:瑪麗亞在山坡上自由自在的樣子比照瑪麗亞在修道院里發現眾人嚴肅的目光之後小心翼翼的樣子。……

在頻繁的對比沖突中,情節豐富了、形式更多樣更活潑了,劇本的主題也更好地顯露出來。

3.讀完本課,我們彷彿看到瑪麗亞就站在我們面前,活靈活現的。作品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作品既為我們正面展示了瑪麗亞的舉止、語言,又通過眾修女的評價從側面對瑪麗亞的形象加以豐富,所以我們感覺到瑪麗亞其人如在眼前。

4.介紹故事梗慨,請學生設想特拉普上校一家逃離奧地利以後的情形。請注意,設想應以人物本身的性格特徵為依據。

故事梗概:

女主角瑪麗亞是一個性格開朗、熱情奔放、愛唱歌、愛跳舞的見習修女。她熱愛大自然的清新、寧靜、美麗。她常常溜出修道院的大門,在蒼翠的群山之間像雲雀一樣歌唱,在清澈的溪水邊和潺潺的流水合唱。因為她不拘的天性,被認為不適合成為一名真正的修女而離開了修道院。

她來到前奧地利帝國退役軍官特拉普上校的家裡做家庭教師。特拉普上校是一個脾氣古怪的鰥夫,他愛他的孩子但卻不懂得教育孩子,他的七個孩子因為感受不到父親的愛而變得異常頑劣,曾氣走了11位家庭教師。瑪麗亞本人就具有孩子般的性格,她愛孩子、理解孩子,待他們以誠懇和真誠,很快贏得了孩子們由衷的喜愛。她教孩子們唱歌,帶孩子們去郊遊,歌聲與笑聲灑滿了田野和山谷。瑪麗亞的到來給死寂的家庭注入了生機和活力。瑪麗亞和特拉普上校相愛了,他們建立了和諧幸福的家庭。

與此同時,戰爭的陰影籠罩了奧地利。為了不當亡國奴,他們一家不得不離開家園,奔向自由的地方。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把握人物形象和特徵;

2.學習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和技巧;

3.學習欣賞電影並加以評論。

學習重點:學習欣賞、評論電影。

學習過程

一、導入:

音樂,是人類發自內心世界和靈魂深處的藝術結晶,是人類情感最美好的表達方式之一。喜愛音樂的人是快樂的,有音樂相伴的人生是幸福的。今天課文中將與我們見面的就是一個與音樂締結了生命聯盟的姑娘。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向大家描述你心中的瑪麗亞形象。播放電影《音樂之聲》的開頭部分,和你心中的形象做一個比照,說說女主角的扮演者是否正是你心目中的瑪麗亞的形象,她是否很好地表現了這個人物。

課文為我們呈現的是一個天性活潑率直的姑娘,她在音樂里浸著,在快樂里浸著,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最舒適的心靈棲息所;她拒絕接受條框規章對自己本性的修改,她在不經意間嘲諷了所有的壓抑與限制;她是那麼善良,毫無心機,她是那麼個性鮮明,讓人頭疼更惹人喜愛……

應鼓勵學生對人物進行個性化的、獨出胸臆的理解。

文本為我們的多元解讀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間。而電影在使人物形象呈現更為具體生動的面貌的同時,也終止了我們在頭腦中構思人物的過程。先給學生充足的餘地去構想,然後談談自己心目中的主人公形象,再與電影中的形象加以對照,在吻合與不吻合的討論中,人物形象會在學生的頭腦中逐漸鮮明和立體起來。

三、探討性閱讀

1.課文中的修女們用什麼來比喻瑪麗亞?你認為這樣的比喻恰當嗎?為什麼?你也試著用一兩個比喻去形容一下瑪麗亞。

修道院院長把瑪麗亞比作“皎潔的月光”和“天上的雲彩”,真是抓住了她的神韻之所在!學生一定有更多新穎別致充滿妙趣的比喻,盡情去欣賞和稱贊他們吧,因為孩子是與詩最接近的人。如果有的學生感到困難,可以點撥他從扣住人物的性格特點入手,或強調她的靈動不羈,或強調她的能歌善舞,或強調她的不拘小節,或強調她的善良可愛──重在體會和表現本體與喻體之間的神似意會。

2.如果要你用一個詞來概括瑪麗亞的精神實質,它會是什麼?

也許那該是一個“愛”字吧。愛音樂、愛自然、愛孩子、愛生活,無處不得歡樂,無處不可放歌,這是一個與音樂聯誼的心中充滿愛的姑娘。她身上散發著聖潔的愛的光輝,是那麼光彩照人!

3.文中的場景描寫有什麼作用呢?如果影片中的故事發生在一片陰冷的愁雲慘霧之中,你認為怎麼樣?

文中有兩處場景,都很美麗。但山坡草地上的風光充滿野趣,而修道院里的景緻優雅、肅穆。這樣的場景描寫一方面襯託了人物的行動與性格體現,另一方面又構成了一種對比。在兩相比照中,越發突出了身處自然風光中的瑪麗亞是多麼歡快活潑,也顯出身處修道院中的瑪麗亞收斂得何等艱難。

對於第二問,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理解。如果有學生認為故事發生在陰冷的場景中更能突出女主人公樂天的性格,並使她的歌聲和容顏如陽光般具有驅散愁雲慘霧的功能,也是不錯的想法。不妨對他改換角度思考問題予以贊揚。

四、拓展延伸

1.組織學生欣賞電影《音樂之聲》,品評譯名。

世界各國的人們在譯名上曾發揮想像力,做了多次再創作。香港的譯名是《仙樂飄飄處處聞》,強調影片中優美動聽的歌曲;台灣的譯名是《真善美》,道出該片的真諦;埃及的譯名是《柔情蜜意》;葡萄牙的譯名是《心靈深處的音樂》;泰國的譯名是《天樂的魅力》;西班牙的譯名是《笑與淚》;阿根廷的譯名是《富有反抗精神的新人》,側重刻畫女主角的性格;德國的譯名是《我的歌,我的夢》……當你欣賞完這部影片之後,請你品評一下,你最喜歡哪一個譯名?你還有更好的譯名建議嗎?

2.為什麼《音樂之聲》能獲得五項奧斯卡大獎?你認為它堪當此殊榮嗎?出示電影海報,要求學生選取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片段或就自己最感興趣的角度發表看法,如人物形象、故事內容、音樂運用、場景設置等。

3.影片中的故事發生在阿爾卑斯山山麓,那裡的湖光山色令人迷醉;而素有“音樂之鄉”之稱的薩爾茨堡是音樂大師莫扎特的故鄉,濃郁的音樂氛圍使這一片優美的自然景觀變得更具靈氣。影片中的許多歌曲更是集真善美於一身的獻給人類靈魂的高尚禮物,半世紀傳唱不衰。讓我們來學唱這些經典歌曲,在優美的旋律中獲得精神境界和美感的提升。附:《音樂之聲》中的經典曲目:《哆來咪》(DoReMi)、《音樂之聲》(TheSoundofMusic)、《雪絨花》(Edelweiss)。

❼ 《雪絨花》優秀的教案設計_《雪絨花》優秀教案

《雪絨花》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一首插曲,優秀教案的制定能夠使得教師們更加順利的在課堂上授課,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雪絨花》的優秀教案設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雪絨花》教案設計一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悠長的氣息和優美的聲音演唱《雪絨花》,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2、通過學習歌曲,達到能有表情的演唱的要求。

3、通過學習三拍子以及分組體驗,達到能感知音樂要求。

重點與難點:

1、能有表情的演 唱歌 曲為重點。

2、學習三拍子以及分組體驗,進而能感知音樂為難點。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放磁帶《哆來咪》的音樂進教室,師生互相問好

(二)、 故事 導入:

進教室時同學們聽到的是什麼歌?喜歡這首歌嗎?你知道這首歌的來歷嗎?(美國電影《音樂之聲》插曲)。《音樂之聲》這部電影還有一首比《哆來咪》更受歡迎的歌曲,那就是《雪絨花》。想聽《音樂之聲》和《雪絨花》的故事嗎?今天老師來給大家講講

《音樂之聲》的故事發生在70多年前的奧地利薩爾斯堡。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有一位叫瑪麗亞的年輕修女,她活潑善良,會彈吉它,喜歡唱歌。有一天,瑪麗亞來到一位海軍上校家當家庭教師。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間,她教上校家七個沒有媽媽的孩子學會了許多歌曲,通過歌唱,她還和孩子們結成了好朋友。《哆來咪》就是其中的一首。當上校回家時,瑪麗亞和孩子們用甜美的歌聲迎接她。上校很感動,他也邊彈吉它邊演唱了一首歌。同學們猜猜,上校唱的什麼歌?對,就是這首《雪絨花》。從上校的眼神里,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對幸福安寧生活的熱愛之情。後來,瑪麗亞成了七個孩子的媽媽。不久,德國納粹分子佔領了薩爾斯堡。上校為了不背叛祖國,決定舉家逃亡。在音樂節上,他們全家再次唱起了《雪絨花》,當這首象徵著祖國幸福、生活安寧的歌曲回盪在劇場時,聽眾非常激動。他們懷著對祖國必勝的信心,一齊高唱起來,歌聲使敵人膽戰心驚

(三)、 學唱歌 曲:

1、了解了電影概況,想聽老師用中文來演唱這首歌嗎?

2、(在音樂背景中提出問題)

歌曲通過對“雪花”的贊美,表達了主人公什麼情感?(表達了上校渴望幸福、安寧的生活和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之情。)

3、那就讓我們跟隨著電影中的人物一起走進《雪絨花》這首歌中,感受歌曲所表達的真摯情感,並且大家可以邊聽邊輕輕地跟哼唱。

4、有了大家情感上的投入,很多同學已經能跟著唱了。那就讓我們最和諧、最抒情的歌聲、完整地來唱一遍這首歌

5、唱得真不錯,太棒了!你們覺得還有那些困難的地方?

(五)、口琴練習(有條件的班級可以試吹《雪絨花》)

《雪絨花》教案設計二

教學目標

1、通過歌曲的演唱,表達對祖國的祝福與熱愛之情。

2、在聆聽的過程中感受歌曲的情緒與風格。並能以優美深情的歌聲演唱《雪絨花》。

3、自編動作感受歌曲三拍子的節拍特點。

教材分析

《雪絨花》是一首抒情歌曲。歌曲運用中速(或緩慢)及優美的情調,以雪絨花“小而白,純又美”的形象來表達人民對祖國的祝福的一片純潔心靈。歌曲為C大調式,帶再現的二段體結構。第一樂段由兩個平行的樂句組成,第二樂段也包含兩個樂句,其中第二樂句是第一樂段的原樂句的再現。第一樂段舒展而婉轉的旋律是對雪絨花的贊頌,節奏多為“ X-X |X--|”。第二樂段的開始兩句以“XO OX X |”及“X-X|X-X|X-X|X--|”與第一樂段形成對比,後又再現第一樂段的音調與節奏,使兩個樂段既統一又有對比。最後四小節是全歌的高潮,也是歌曲的點題——為我祖國祝福吧!

教學重難點

用優美深情的歌聲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欣賞韓紅的歌曲。

以韓紅的歌曲《絨花》過渡到《雪絨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揭示課題。

二、新課教學

1、聆聽歌曲《雪絨花》

1)初聽:歌曲的情緒如何?是幾拍子的?

(優美深情 三拍子)

2)復聽:自己設計動作來感受三拍子的節拍特點。

3)再聽: 說說 歌曲唱了哪些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2、學習歌曲《雪絨花》

1)隨琴用“lu”模唱旋律,身體輕輕搖晃。

引導學生唱好第三句旋律和最後一句 曲譜 。

2)按節奏朗讀歌詞,讀准字音。

第一遍音樂教師朗讀歌詞,第二遍音樂學生朗讀歌詞。

3)教師播放歌曲錄音范唱,學生邊聽邊默唱。

注意歌曲是用怎樣的聲音演唱的。(輕聲 柔和地 深情地等)

4)學生學唱歌詞。

引導學生輕聲、優美深情地演唱歌曲,表達對祖國的祝福與熱愛之情。

三、拓展歌曲

1、感受英文版歌曲風格。

出示英文歌詞。

教師播放英文歌曲《雪絨花》,學生感受英文歌曲的風格。

聽後說說:歌曲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2、學生隨錄音范唱一起用英文深情地演唱。

四、小結

學生在《雪絨花》英文演唱歌聲中離開教室

《雪絨花》教案設計三

(一)導入:利用圖片和談話的 方法 引入課題

師:上課,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請坐下

師:同學們,我們小欖人最喜歡什麼花呢?

生:菊花

師:說的對,那我們小欖鎮還有一個別稱是什麼?

生:菊城

師:對,其實很多國家和地區也會以花來代表它們的形象,那我們國家的國花是什麼花呢?(看幻燈片)

生:牡丹

師:對,那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幾張其他國家的國花。(看幻燈片)

師:那麼你們又知道這是什麼花呢?

生:(知道的就說出來,不知道的就不出聲) (幻燈片定在血絨花)

師:大家知道這是什麼花嗎?

生;不知道

師:這叫“雪絨花”,是奧地利的國花。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它有什麼特點呢?

生:又小又白,很美(學生自由說)

師:大家觀察的很仔細它是“小而白,純又美”。 (幻燈片)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以奧地利國花命名的歌曲——《雪絨花》。

(二)學唱《雪絨花》:

師:同學們,首先讓我們帶著兩個問題來聆聽一次歌曲:一是《雪絨花》是幾拍子的歌曲?二是演唱者用了怎樣的情緒和速度來表達歌曲?(放音樂學生聽)

生:四三拍子、深情、中速。

師:對了,那四三拍子的節奏特點是怎樣的?(老師先拍掌讓學生看。)

生:第一拍強,二、三拍是弱。

師:同學們說的對,四三拍子的力度就是 強- 弱- 弱,下面請同學們把雙手攤開,用打蚊子的方法來表達強弱弱。(師提示找感覺,學生照著學)

師:同學們做的很好,下面再請同學們從上、下、左、右不同方向做簡單的律動。(師示範,學生照學)

師:真是太好了,下面還請同學們用捻指的方法:先拍掌、左捻響指、右捻響指;(師示範學生照學)

師:同學們很聰明一教就會。那我們除了用剛才的方法來體會三拍子的節奏特點外,我們還應該知道四三拍子的簡易指揮是怎樣的:(幻燈片,師講解,生隨老師動手劃拍)

師:我們剛才已經清楚了三拍子的節奏特點,接下來就學唱這首歌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並隨著老師的指揮一起把《雪絨花》的 歌譜 學唱一遍。(師教,生唱)

師:同學們唱的不錯,但有些難唱的音不夠准,比如第三大句的第一小節,要注意它的七度大跳和休止符的應用,請同學們聽老師唱一次。(師示範並帶唱。)

師:這次同學們唱的好多了,這首歌不單旋律好聽,歌詞寫的也很好。下面呢就讓老師來把歌詞朗讀一遍。請同學們邊聽邊理解一下詞意。(老師有感情的朗讀歌詞,生聽)

師:下面請同學們一起來把歌詞有感情的來朗讀一遍。(學生朗讀歌詞)

師:同學們讀的好極了,下面再請同學們聽老師把這首歌演唱一次。(師范唱)

師:聽完了老師的演唱,下面就請同學們來唱了,在唱這首歌之前,我們要注意演唱姿態:口腔打開,面帶微笑,氣息貫通。(師彈琴帶唱,生邊大拍邊唱。)

(三)歌曲簡析(幻燈片)

師:剛才大家唱的很好,既然我們已經學會了這首歌,那請大家告訴老師這首歌總共分為幾大句?(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思考)

生:四句。

師:假如第一大句用a表示,第一句第二句和第一句比較有什麼不同?

生:第二的後四小節不同。

師:對,那我們就用a1來表示。第三大句和第一、第二大句相同嗎?

生:不同,

師:那用什麼符號來表示好呢?

生:用b來表示。

師:好,那麼第四大句和哪句相同呢?

生:第二大句,用a1,表示

師:歌曲的四大句就用:a+a1+b+a1表示。 (放幻燈片)

師:如果這首歌分兩段的話,該怎樣分?為什麼?(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思考)

生:前兩大句比較溫,後兩大句比較激動。(生自由說)

師:說的好,那麼《雪絨花》這首歌是二段體樂曲,四大樂句,結構方整。曲式結構是A(a + a1) + B(b + a1)。 (幻燈片)

(四)歌曲藝術處理:(幻燈片)

師:我們已經清楚了這首歌的曲式結構,那請同學們告訴老師曲中哪一句樂曲反復出現?它表達出了什麼情感?

生:是 3 - 5 | 2 - - | 1 – 5 | 4 - - |這一句,踏出現了三次,表達的是歌頌祖國,祝福祖國之情。 (生自由回答)

師:說的好,老師再問,這首歌曲哪一句比較特別呢? (師提示:如音高、節奏、

情緒等方面,生思考)

生:第三大句節奏變化,情緒較為激動,力度相對加強。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我們根據剛才對歌曲的分析,已經掌握了如何處理這首歌曲的情感,現在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來歌唱,我們來分一下角色,第一、第二大句男同學用“嗚”來唱,(老師示範“嗚”的口型)女同學則輕聲唱詞,第三第四大句男女同學齊聲高歌。(生唱,讓學生用飽含深情的歌聲來歌頌祖國,祝福祖國。)

(五)拓展:

師:同學們,您們看過電影《音樂之聲》嗎?《雪絨花》在電影中共出現幾次?

生:(生七嘴八舌的說)。

師:讓老師來告訴你們,《音樂之聲》本來是音樂劇,由於演出非常成功,後來才改拍成電影。我們剛才學習的《雪絨花》就是這部電影的插曲,這首歌共出現了兩次。第一次是特拉普上校一家在沒發生戰爭時家庭和睦幸福,在家中面對家人和朋友深情的演唱《雪絨花》。第二次是不久祖國和家鄉被德國法西斯侵佔了,上校是個愛國軍人,他不想為德國法西斯服務,舉家逃往瑞士,整裝逃跑之際被敵人發現,謊稱整裝是准備去參加演出。在舞台上面對著可惡的敵人和熱愛祖國的觀眾,上校又唱起了《雪絨花》。當這首象徵祖國的歌曲在會廳回盪時,引起觀眾們的共鳴並一起高唱起《雪絨花》,嘹亮的歌聲使敵人感到恐懼。現在請同學們來欣賞電影歌曲《雪絨花》兩個片段。 (幻燈片顯示二個片段)

師:在第一片段和第二片段中,這首歌在不同的地點演唱有那些不同的情緒?

生:在家對家人和朋友演唱時很溫馨,在禮堂面對著敵人和愛國觀眾演唱時百感交集,又悲傷又憤怒。 (學生自由發言)

師:同學們都說的很好,那在這兩個片段的演唱中用了那些不同的演唱形式?(師提示,生思考)

生:第一片段是獨唱,第二片段有獨唱、小組唱、齊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師:大家說的對,由於演唱形式不同,起的效果就不同,第二次的演唱形式多樣,

起到威懾敵人和激勵愛國熱情的作用。現在我們來用不同的形式來演唱這首

歌,老師獨唱第一大句,女同學是小組唱,唱第二大句的前四小節,後四小

節男同學小組唱,三四大句就一起齊唱。 (師生演唱互動。氣氛熱烈)

師:唱的太棒了,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和感想?(學生認真思考)

生:(學生自由發言談自己的收獲和感想)略……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

(六)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是祖國為我們創造這和平而美好的社會環境 ,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認真讀書,將來報效祖國。同時,在祖國母親六十華誕的日子裡,我們高聲祝福母親永遠幸福安康!願同學們將《雪絨花》的優美旋律和愛國情懷永遠珍藏在心中!

(七)布置作業:

師:請同學們課後把這首歌背唱下來,溫習相關的音樂知識,並預習下節課內容。

師:好,我們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學生在《雪絨花》的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❽ 九年級下《音樂之聲(節選)》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1.學唱《雪絨花》

2.表演《哆來咪》

3.欣賞《孤獨的牧羊人》

二、教材分析 ? 1、歌曲背景?《雪絨花》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一首插曲隨著電影的播放而傳遍全球?成為全世界人民喜愛的歌曲之一。 2、歌曲分析?歌曲為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採用四三拍子和中等的速度?就決定了它的格調優雅恬靜?情緒沒有較大的起伏 ,歌曲通過對雪絨花的贊美?寄託了主人公對祖國深深的祝福。

三、教學目標 ? 1、 學會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雪絨花》?能以滿懷深情的歌聲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德育目標:通過欣賞《音樂之聲》中的三部插曲,讓學生明白:只有和睦相處,才能有和諧的家庭、班級、校園。2、通過學習三拍子以及分組體驗?達到能感知音樂要求。

四、重點與難點 ? 1、感受三拍子的強弱律動感?並能在歌曲中很好地表現出來。 2、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五、教具 ?吉他、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演唱一段旋律讓學生聽辨,引起學生探知的興趣並導入課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符合初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興趣很快的集中到課堂上進入教學氛圍,由此引入教學內容,學生們參與游戲的興趣很高,也很開心,雖然不能夠一次猜准,但是學生們都能積極動腦思考,師生間的互動很好,課堂氣氛活躍。

2、介紹《音樂之聲》的創作背景和故事情節。

師:同學們對《音樂之聲》中的歌曲印象深刻的有哪幾首?通過提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參與課堂實踐。

生:《哆來咪》。

二、展開課題

1、把學生分成七小組,每一組演唱音階中的一個基本音級,並組織學生用和諧統一的聲音練習一遍:Do-re-mi-fa-so-la-ti-do 。師生配合共同演唱《哆來咪》。

2、還有一首好聽的歌曲,是這個家庭教師為了改變上校的教育方式,而舉行了一次家庭音樂會,在這場音樂會中,他們創編了一場木偶劇《孤獨的牧羊人》,下面我們來欣賞這首歌曲。

三、拓展實踐

1、師:同學們在孩子們生動活潑的表演中一同感受了音樂帶來的歡樂和溫暖。假如我們在欣賞這幕木偶劇時沒有電影配樂,大家試想下會是什麼感受?(引導學生創新思維)下面由同學們和老師一同合作來給消聲的木偶劇配樂。

由老師和學生合作給電影配樂,讓學生直觀感受電影音樂的作用和須要。在師生合作中促進學生的感知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2、范崔普上校被瑪利亞和他的孩子們的表演所打動,他抱著吉它和他的孩子們一起演唱了我們所熟知的歌曲《雪絨花》。

四、學習新授

1、師抱吉他用中英文示範演唱一遍《雪絨花》,請學生說說上校在電影中第一次演唱《雪絨花》的情境和情感表達。引導學生理解故事主人公第一次演唱的感情,為後面的內容作鋪墊。

2、請學生模唱一遍英文歌詞,注意Edelweiss 、 greet、Blossom 、bloom、Bless 等英文發音。師:雪絨花有名雪絨草,是奧地利國花,雪絨花象徵勇敢,因為它生長在環境艱苦的高山上,上校唱了這首歌,表達了贊美和熱愛祖國之情。

3、歌曲處理:(學生討論如何來演唱)

體會三拍子的節奏韻律,認識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強-弱-弱。學生發言比較積極,也能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自己的想法,從不同的角度(歌曲表達感情、演唱時的情緒等)對樂曲加以分析,雖然語言不是很專業,但是說的都比較正確。

4、重點指導

播放電影片段:A(父親在家中為孩子們演唱)

師:同學們請你們跟隨上校一起演唱,那麼通過觀看和演唱,你覺得父親當時是一種什麼樣的情緒?

生:隨電影音樂一起演唱。

生:a:我感覺當時的心情很高興,因為他回家看到自己的孩子為他唱了那麼好聽的歌曲

b:上校他很幸福,他的歌聲也很優美,看他的表情好象看著什麼美好的東西似的很慈祥。

電影片段B(逃離家鄉,在薩爾茨堡演出時)

師:同學們下面請你再次和父親演唱這首《雪絨花》仔細想想和第一次演唱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生:隨音樂演唱

生:a:我感覺父親這次演唱不象剛才那麼高興了,而且好象很悲傷。

b:這次爸爸演唱時我看到有一個地方他都唱不下去了,好像特別的激動……

師:這時候歌曲演唱的情緒比第一次在上校家中演唱有什麼不一樣??

生:更加激動?更加愛國?

師:讓我們再次用激動飽滿的情緒唱一次。

本課小結:

今天我們體驗了深情無限的《雪絨花》,感受了歡樂有趣的《哆來咪》,欣賞了幽默風情的《孤獨的牧羊人》,通過這三首曲子,我想讓同學們明白,只有和睦相處,才能有一個和諧的家庭,和諧的班級,和諧的校園。音樂課帶給我們快樂、歡笑、願同學們都能唱出歌曲中對祖國的愛。

一、設計思想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本節音樂課以學習演唱《雪絨花》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通過感受音樂、演唱音樂、體會情景、分析人物等方面來培養學生音樂鑒賞和評價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觀,從而使學生理解音樂深層所表達的愛國主義的情懷,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態度,堅強的品格以及愛國主義精神

2、以音樂特點為中心,重視學科綜合

鑒賞和演唱優秀歌曲作品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通過對音樂作品的形式、情緒、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學生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裡受到陶冶、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品格。通過多學科的整合功能達到和諧統一的教育目的。

3、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創造能力,重視音樂實踐

本節課從音響出發,以音樂為本,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倡導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為終身學習和享受傳統音樂奠定基礎。激發學生參與音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創造意識,從而獲得審美體驗和音樂創作相結合的統一,將腦海中的音樂想像通過各種形式與音樂傳導的音樂語言相輔相承。經過老師的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來表現音樂場景,學生在活動中積極地探索聲音、體驗音樂,並在相互的合作配合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二、設計思路:

(一)分析教材

本節課選自義務教育標准音樂實驗教材《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第13冊第六單元《雪絨花》。音樂劇《音樂之聲》中有很多十分著名的插曲,《雪絨花》就是其中之一,該音樂劇在1965年被改編成為同名電影,同年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歌曲為C大調、3/4拍,歌曲旋律優美、曲調朴實感人,帶有濃厚的奧地利民歌風格,和深切的愛國情懷。

(二)分析學生

通過對學生年齡特點、掌握的音樂知識情況、及他們的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分析,為教學設計作好准備,本節課的授課對象為初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在12歲左右,這一年齡段的學生還處於少兒階段對新鮮事物非常感興趣,充滿好奇心,對於各種問題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他們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音樂知識,歌曲《雪絨花》的學習內容也是學生比較熟悉的,歌曲涉及的相關知識內容比較廣泛,所以在教學設計上通過各種方式(如:游戲、律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歌曲《雪絨花》的旋律特點比較受到女同學的認可,為了使男同學對學習內容同樣感興趣,在教學設計上充分挖掘了教學內容中男同學的興趣點(如:雪絨花特殊的高原生長的環境,以及特拉普上校軍人的高尚品格等)。

閱讀全文

與電影音樂音樂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米奇電影網站 瀏覽:411
權相佑電影結尾音樂 瀏覽:715
電影裡面主角能冰凍 瀏覽:94
經典英文電影插曲大全 瀏覽:362
成龍演過幾部電影 瀏覽:326
電影院廣告晶 瀏覽:240
泰國電影里有個叫阿水的 瀏覽:535
驗屍官電影在線看完整版 瀏覽:127
賭霸電影完整版粵語版 瀏覽:982
美國經典殺人的電影大全集 瀏覽:456
世界十大電影獎項標志 瀏覽:686
跨過鴨綠江電影觀後感六年級 瀏覽:841
台灣校園電影中正高中 瀏覽:255
泰國恐怖電影鬼營在線播放 瀏覽:710
第一部真人秀電影 瀏覽:470
電影院喝女友的尿 瀏覽:620
蜀山電影林青霞圖片 瀏覽:977
信用卡電影票活動 瀏覽:886
力大無窮點石成金電影名字 瀏覽:123
動作電影在線完整免費觀看 瀏覽:740